《中国神话》读后感:通过阅读《中国神话》,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其中所描绘的神话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更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探索与理解。这些神话故事,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对人类智慧的珍贵财富。
中国神话读后感篇一
这本《中国神话》不是神话故事的罗列,而是茅盾先生根据自己所读过的《山海经》、《楚辞》等书,从中抽象出来的,对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推论。本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涉及较多的如上述的经典书目,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涉及到北欧、希腊、日本和印度等的神话传说等,作为自己观点的支撑。
书的最终结论并不复杂,但是论述过程非常有意思,虽然所列举的内容颇为枯燥,而且由于过去各种材料的缺失和互相矛盾,所以在列举的时候,能得出的结论是比较有限的,但是这个根据已有的极为有限的内容,得出有意义结论的过程,很有意思。
首先最基本的论据是现存的中国神话是北方、中部和南方三部分神话的断片混合品。而这论据源于先生的分析——即太古之时,南北各地人类交流必定极小,所以存在的涉及具体地域的神话,一般都是当地流传的,如“愚公移山”之王屋太行,皇帝蚩尤战于涿鹿,都代表着北方神话体系;而《楚辞》中的《九歌》之《山鬼》、《东君》描述的自然境界、表现的情绪都是湘、沅之地的;再者,两汉以前饿古籍中都没有天地创造的神话,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而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主要源于三国时期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所以可以猜测推理,是由于汉代和南蛮交战颇多,因此两广地区的神话流传到北方(吴地),进而流传的。由于材料的缺乏,只根据这些材料来看,这样的猜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但是确能自洽。
后面则是神话的保存与修改、演化与解释这两部分内容。这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由于前人(如文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对于太古材料的修正以符合当代的主流或者个人观点、为了迎合帝王宣传与教化目的使得神话故事更加正派、流传过程中的勘误和记忆错误等原因,借助各类材料中,西王母的形象演变实例——从兽人形象不断变化,至老人形象,甚至是三十多岁的艳丽女子形象等例子,说明现存的神话基本都经过了过度的不合理删减或者改动,导致现存的各种材料互相矛盾或者缺失的现状。
而后,介绍的是宇宙观、巨人族及幽冥世界、自然界的神话及其他、帝俊及羿和禹的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的异同。包含了共同的世纪大灾难(洪水)、盘古(冰巨人)身化万物等相同之处,但是冰巨人是北欧的冰雪世界神话人物,而盘古则是两广所在的亚热带和热带的神话人物等细节差异。此外,关于夸父和蚩尤等巨人多次死亡,让人猜测这些词语指代的是巨人一族而非个体;星月云雨风雷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故事;湘君、山鬼、精卫、刑天等人类和兽互相变化的神话故事;关于中国神话的主神猜测——非伏羲、非皇帝而是帝俊;羿的神性和人性的两个个体猜测等。这几章颇为杂乱,算是前文材料的丰富和补充。
最后,茅盾抛出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即“通过极为缜密的考证和推论,也许可以创造一个不会十分荒谬武断的中国神话系统”、“神话故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持续演化,具有时代化特点,甚至会加入各个时代新产生或新发现的神话故事”和“古来对于灾异的迷信颇深,这些情况和神话的关系颇为杂乱,难以梳理”。因此,如果要得出中国神话的系统,需要考据研究的事情还有很多。
中国神话读后感篇二
中国关于本土神话故事的书有很多,我也给自己的孩子买过很多。中国神话的体系很繁杂,有《山海经》系列,三皇五帝系列,《西游记》系列,《封神榜》系列,民间故事等等。
这些神话故事中间有时候互相会有一些穿插,比如哪吒就出现在《封神榜》和《西游记》中,有时候又完全不相关,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没有完整的关于中国神话的体系。
我看到了这本茅盾先生编撰的《中国神话》眼前一亮。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大家对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在1929年第一次出版的时候,用的是茅盾先生的笔名玄珠。这又是一个知识点。
从目录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这本书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讨论中国神话体系的?
这本书并不是茅盾先生收集的中国神话故事的合集,而是茅盾先生对于中国古典作品中涉及神话部分的一些评论与考据。
比如说,书中有矛盾先生对于《山海经》的看法。很多人把《山海经》视为神怪小说,有的人把《山海经》看作是一本地理书。茅盾先生则认为《山海经》是一本集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为一体的对于自然界的认知集合。
《山海经》中有一些客观存在的地理元素,也有一些主观的对于自然的幻想,综合了这些古人的观察和联想,使得《山海经》成为了一部非常奇异的古典作品。
而中国的神话故事为什么并不如西方的神话故事那样成为完整的体系呢?
这本书中引用了胡适先生的观点,我觉得特别有趣。胡适先生认为,因为中国民族是一种朴实而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因为天然的供给没有南方民族丰富,所以不能像热带民族那样懒洋洋的睡在棕榈树下,白日见鬼,白昼做梦,所以中国的神话故事并不丰富。
我觉得这个逻辑未免有点主观,而茅盾先生认为中国没有完整的神话故事体系,是因为中国有历史记录得比较早。我们熟知的夏商周之前其实已经有历史记录了。再往前才基本属于神话故事的范畴,包括水神共工与蚩尤大战等等。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神话与历史分割得并不明显。才导致了神话不及历史体系完整。我觉得茅盾先生的推理更可信一些。
在这本书中还论述了很多神明,妖精的来历和演化。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西王母的身份演变。
西王母是一个比较神奇的神话人物。在我小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皇后。长大了才发现西王母与玉皇大帝是完全分开的两个神仙。
西王母曾经出现在《山海经》中,《穆天子传》中《汉武故事》中,在一系列作品和传说中一直有些许的变化,直到最后变成我们后来在《西游记》中看见的样子。一直延续至今。
西王母曾经是妖精的统领者,到最后成为驾凌众神之上的一名神仙,中间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化,参与了很多的神话故事,让人觉得形象不太固定。这也是中国神话故事人物的一个通病。
总的来说,这本茅盾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让人对中国神话中的一些人物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是一本极有趣的神话故事考据读本。
中国神话读后感篇三
茅盾说,“神话”这个词,中国向来是没有的。但也因如此,他写了《中国神话》一书,讲述中国神话诞生与演化的过程。透过对各种版本描述神话的史料,茅盾带着我们不仅从中了解时人如何修饰与神化故事,也认识到不同时代国人不同的宇宙观,及其蕴含的哲理。
《中国神话》成书于1928年,当时茅盾身在日本。写这本书时,“手头没有应参考的书”,能用的材料亦十分有限,但他仍可对中国神话的来源与演化相关知识信手拈来,并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把这本书,当作是“开荒”,是“绪论”,因此——虽然茅盾自称这本书是科普性质——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关注中国神话叙事演变的学术小书,而非中国的神话的科普读物,如果读者抱着“看有趣味性的中国神话”的期待,买下或翻开这本小书,怕是心里有不小的落差;相反,如果想着手研究中国神话的文学叙事与它的历史化过程,不妨将其视为入门读物。
史料比较法是茅盾写这本书(研究“中国神话”这一问题)采用的基本方法。除去各个朝代的古籍文献,他个人最推崇的是《山海经》。他还指出,汉以前《山海经》就为时人所用,东汉时期更将其视为“实用的地理书”,明代的胡应麟又将《山海经》视为“古今语怪之祖”,由此看出古代人对“神话”的看法之变化。不过茅盾皆不同意两种说法,他反而认为,《山海经》是初民的知识积累,所谓古老神话,正是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他们的宇宙观等等的体现。因此,《山海经》是《中国神话》所用史料之基础版本,茅盾以此去比较各个朝代神怪描述的版本,找出变化的关键。此外,茅盾也以此梳理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异同之处,窥探中西方文化与思想之区别。
《升天图·软侯子墓》(局部),湖南省博物馆藏
换言之,茅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且能吸引我们注意的——中国的神话——了解古人宇宙观与哲理的方式。一般而言,我们对于“神话”大都持以猎奇心理,却鲜有深入的一探究竟,更别说了解古人为何这样说故事,这样构造一个个经典的人物。茅盾在《中国神话》中提醒我们注意,我们现在(他虽然提出此观点是在1928年,但“现在”之词仍适用于我们当下)所认识的神话,“几乎没有一条不是经过修改而逐渐演化而成的。”在他看来,原始人基于强烈好奇心与对自然敬畏的迷信,创造了神话,神话被后人利用,依附于宗教信仰留存下来,再后来又被统治阶层与文人精英以满足自己需求而进行增删与修饰,后者更让神话在文学上有了另一种发展形式(“雅化”)。“最后来了历史家”,把可能虚构的神话抄写入史册,“说不定也要随手改动几处”,久而久之,中国神话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模样。
茅盾留下了三个问题:
茅盾在写这本书时,“中国神话”仍处于碎片、散落的状态,未成系统,他当时希望这个方面的研究日后能有更多的探讨,或许今天众多“生死观”、民间信仰方面的研究,可以视为对他的关怀的回应,但真正系统整理出一部真正的科普性质的中国神话巨著,似乎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T形帛画
如果我做这本书,我可能会优先考虑民国风格的装帧方式,包括书中的绘图。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展现了古人对生死的理解,对死后世界的浪漫想象。其中就不乏有神话色彩。现代插画风格的插图是否能切实传达茅盾在书中罗列的众多的古文献之意?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再者,书中插画画名被排版至后一页,随之又是茅盾的正文,稍不注意,便以为这是正文的题目,让读者不免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丰子恺曾强调插图对于文本的重要意义,它是协助读者理解书中内容的重要“工具”,何况这本书可能初设的定位是“科普”。如果“图不对文”,不仅浪费绘者的心血,也让文本的价值难以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