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想日》是一篇深情而又充满幻想的文章,作者以独特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读后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也让人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一丝温暖和希望。这篇文章让人感受到了美好与向往,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驰想日读后感(一)
作者陈丹燕“旅行文学”的一本书,她边旅行边阅读,并把这种方式叫做“地理阅读”。
每年6月16日,是爱尔兰的“布鲁姆日”。
布鲁姆是谁呢?大家都听说过《尤利西斯》,我也久仰大名,但一直没有勇气看。布鲁姆就是《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诗人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鲁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间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
“布鲁姆日”是《尤利西斯》的书迷创立的一个节日(真是最有品味的粉丝!)。每年的6月16日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书迷齐聚都柏林,沿着小说中布鲁姆的足迹,边读书边游览。而这座城市也按照书里描写的细节布置,成为独特的文化旅游景点。
作者陈丹燕参加了2013年的布鲁姆日,并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写成这本《驰想录》。这种读书笔记的形式是不是很新颖?
这本书的内页设计很有意思。它穿插了《尤利西斯》中文版的内页照片,和书中提到的都柏林景点照片,引领着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游览。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这本书适合对《尤利西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当作阅读导览,有助于理解乔伊斯、布鲁姆、都柏林和爱尔兰。
驰想日读后感(二)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以时间为序,描述了男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于1904年6月16日1天18个小时之内在都柏林的生活经历。通过对于这一天日常生活的描写,乔伊斯向读者细致刻画了那个时代的整个爱尔兰社会,甚至是西方社会。但本书笔者也是寥寥看了个开头,甚至有人说《尤利西斯》是西方文学界的天书。
“爱尔兰的那朵云,谁也不知道它是这样神奇地向整个文学世界执着地解释了爱尔兰的心跳、生命、与其间的疼痛和挚爱。”这是本书作者陈丹燕在本文开头对于爱尔兰的那朵云—《尤利西斯》的评价。而作者也跟随《尤利西斯》小说中的情节,漫步都柏林,拜访国立图书馆,邂逅坦普酒吧,为我们带来了一份不一样的主题文化之旅。
文章开篇就引用了《尤利西斯》的情节来引出作者的旅行路线,而随时出现的原著文字也让读者了解了这些地点对于原著小说以及爱尔兰都柏林的历史沉淀,让这些红墙砖瓦、街角店铺有了一份文化属性,作者所游历的其实是两个爱尔兰,一个现实中的,一个精神上的,而联系两者的,正是这本《尤利西斯》。
本书内部配有很多爱尔兰当地的精美图片,这些图片的地点很多也在小说中所提及,可以说这也算一种原景呈现。而书中另一个所占篇幅很大的其实是原作中译本的扫描图,这里指的中译本为经典的萧乾老师的旧译本。当然,其中的扫描图片其实可以做的更漂亮一点,也许可能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目前呈现的效果与书中其他图片的风格还是有些差距的。
这是陈丹燕的旅行文学系列的其中一部,作者也同样以一本书为引描绘了自己在塞尔维亚、在俄罗斯等地的旅行经历,这些作品让读者从另一个层面去了解一个国家或者城市,所以对于这类作品通常给与两类读者,一类是读过原著又希望同样来一次寻访之旅的读者,那么本书就像一本旅行工具书一样给与指引,另一类是并未读过原著,但通过本书的介绍,让之后阅读原著有了更深刻的背景了解。所以笔者看完本书之后,就打算继续阅读那本曾经被束之高阁的《尤利西斯》了。
驰想日读后感(三)
知道陈丹燕,是从她的上海三部曲开始,她写上海的悲欢离合,旧时大家闺秀的气质风范,看的我不胜唏嘘。人生在世,怕的是美人迟暮,将军白头,然而时间,恰恰是这么残酷,幼稚的说一声不许人间见白头,那也不过是孩子般的呓语。所以看她的笔下美人不曾因为时间而堕了风骨,也是好的。
因此看到这本书,即使完全不知道《尤利西斯》是多么难懂,也愿意打开来看一看,不为别的,只想看看陈丹燕,这个中国作家里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心心念念的城市,梦绕魂牵再度踏上的土地,她的一段旅行记录,是怎样的婉转悠扬。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没看过原著《尤利西斯》,所以对书中的很多情节都一知半懂,觉得她的笔下往往拗口难懂,很多符号性的象征性的东西也都不能明白,这让我在看书的时候往往觉得很难继续往下读,读书的乐趣也就少了很多。
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得知,《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也是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更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者乔伊斯自称这部小说是一部关于两个民族(以色列和爱尔兰)的史诗,整本小说在时间轴上仅仅发生在一天的时间,讲述的是青年诗人斯蒂芬寻找一个精神上象征性的父亲和布卢姆寻找一个儿子的故事。
“意识流”,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
在此之前我并不太清楚的明白意识流是什么意思,仅仅知道女作家伍尔夫的作品大多属于意识流,下意识的以为想到哪写到哪既可以称得上是意识流,所以一直还隐隐的觉得自己的无头绪的随笔就可以称得上是意识流了,也是天真至极啊……
看《驰想日》的时候,虽然因为书中大量的情节因为要结合《尤利西斯》而不耐烦,但同时稍微能感到有兴趣的地方,大概就是作者陈丹燕借助旅行来回忆和思考自己,她的儿时记忆,她对文学的观点,以及她的“意识流”。
这本书本身可以当作是一本旅行游记,但更多的不如说是一本书上书下的现实思考回忆录,大概是我本身对爱尔兰并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就谈不上喜欢,因此书中关于爱尔兰的这一部分也就读的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这本书里倒是能够借助作者的眼睛来观看爱尔兰这个民族,以及都柏林这座城市,结合了一百多年前书中记录,再回到现在,这种双重观察大概是作者自得其乐的地方所在吧。
对我而言,这本书让我对爱尔兰有了一点点了解,更多的是对意识流的一点思考。看到作者笔下描述意识流的部分,常常让我想到打坐拜忏时我那混乱的思绪,我恍然明白为什么把意识当作河流一样称作流了,因为人的意识每时每刻都在流动无法静止,恰如一条看起来表面平静深处却暗藏汹涌的河流一般。
带着一本书去旅行,也许会让旅行更加有意义。但全书我更感兴趣的还是作者本人的意识流,她的回忆。我们往往以为在旅行中能够发现世界,也许不错,但可能更多时候,我们发现的只是我们自己而已,在陌生的城市,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驰想日读后感(四)
作者拿着《尤里西斯》到乔伊斯的爱尔兰去寻访。走过书中的一个个地理标志,在文学与现实的地标中一次次驻足去阅读相关的章节。这是多少读者向往的阅读体验呀。
陈丹燕这样描述“自己走进书里的感受”:“自己的身体正走在现实的街道上”,“而另一个无形的自己则走在文字搭起来的街道上,走在文字描绘过的故事发生的地方。”当“文字组成的世界”与“地理上的故事发生地”融合在一起时,实在是一场“身心贯通的地理阅读”。我在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可能我会模糊掉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而出现恍惚的神情。 亲身了这样神奇阅读的陈丹燕也说:“那样的恍惚实在是最难忘的阅读经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意外又惊喜。惊喜的是: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想法。我之前就在想,在去一个地方之前,一定要先阅读与这个地方有关的一些书籍、人物传记,去探访名人故居和有文学价值的人文景观。意外在于:作者真的行动并且做到了,而且阅读过程还那么的精彩。
陈丹燕之所以能做到,我原以为是他作家的自由身份,让她有条件去进行这样一次别致的阅读。没想到作者在到达爱尔兰的时候,遇到了一批又一批“扮成书里人物的”的乔伊斯迷。他们也是来做同样的探寻的。在这部分我获得了一个新的名词,让我心动不已——“文学漫游日”。在爱尔兰有来自各个世界的书迷,6月16日就是大家定下的“布卢姆漫游日”。
在这样的文学漫游日里,“作者和故事发生地都在原地等待着在读者的阅读中再活一次”。
在这样的文学漫游日里,“无形的精神世界与有形的地理世界融会贯通,早已逝去的时光与靠文字创造出来的人物,在新旧斑驳的城市里栩栩如生。”
陈丹燕说经历了这样奇特的阅读,她感觉自己“一脚走在结实的大地上,另一只脚则走在梦想之地,那肉眼所不能见的灿烂云朵之上。”
书中让我诧异又感动的是爱尔兰人对于自己的作家所饱含的敬重与爱护:所有在乔伊斯书中出现过的地点与建筑都成为了传统保护对象。而书中出现的一些私人的酒店、咖啡馆有一部分一直在营业,并且保持乔伊斯当年所见的布局和装饰。这里要提到有120年之久的咖啡馆。现如今已成为都柏林最著名的文学咖啡馆——戴维·伯恩咖啡馆。“这家店仍旧是老名字,里面仍保留着布鲁姆喜欢的曲线。”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不仅装修风格保持不变,而且“柜台上也有个似乎是戴维·伯恩的中年男人,‘脸色红胀的像鲱鱼似的,微笑使他的鼻眼显得那么饱满’。当然,他不是。”
这家文学咖啡馆里不仅装饰如旧、店长的样貌服饰如旧,而且连餐单都和书中当年人物所点的一样。
我常想,如果有人能这样刻意保护一位民族作家,当读者拿着书籍坐进去,喝着主人公当年喝过的咖啡,吃着他当年的餐点时再去阅读,那会有怎样不可言的感受呀。那可能就是一种醉醺醺,乐淘淘,不知今夕何夕的感受了吧。
我在想,一个国家的建筑怎么能建立半年,还能够保持原貌不变呢?于是我想到之前看的书中介绍西方国家的建筑大都是石结构的,利于长久保存,我们东方呢是木质结构,拆建都比较容易。当然在这里并没有比较木、石结构谁更优越的意思,只是就其建筑特点来回答自己的疑问。
书中还提到爱尔兰专门开辟了文学漫游旅行专线。并且一路上,只要低头寻找石头地面上镶嵌的黄铜乔伊斯路标就能走在他的书中。在行走的过程当中还能,边欣赏风景,边辨认身旁刚刚走过的是书中的哪一位人物装扮者。与诸多陌生的同行者走在这样的路上,就会叫人更加的恍惚了。更加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
我们国家有如此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学人物。如果我们行动起来,我们自己的文学漫游日会更加的精彩吧。
驰想日读后感(五)
文/夏丽柠
“爱尔兰的那朵云,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样神奇地为整个文学世界执着地解释爱尔兰的心跳,生命,与其间的疼痛与挚爱”。陈丹燕在《驰想日》的开篇用云为爱尔兰刷标签。而在令人驰想的云的背后,陈丹燕想告诉我们的是:走在都柏林的街道上,她遇见了怎么样的《尤利西斯》和乔伊斯。
陈丹燕生于1958年,是中国作家里著名的“背包客”。她像一只行走的蝴蝶,用脚和笔穿越世界。她自创了一套“地理阅读”书系,其中包括讲旅行态度的《我的旅行哲学》、《我的旅行方式》,讲人文旅行的《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里》,以及最近出版的爱兰尔游记《令人着迷的岛屿》和《驰想日》。
在书里,陈丹燕的资深读者可以感受到她在旅行、阅读与写作关系上的蜕变,她试图将阅读作为旅行指南。《尤利西斯》、乔伊斯和都柏林,一本伟大的书、一个未曾谋面的人和一座你身在其中的城市,构成了她旅行元素。恰如台湾旅行作家詹宏志所说“旅行是你用生命认证你所认识的世界”。而这一次,陈丹燕的生命里汇入了乔伊斯的人生。
《尤利西斯》,这本被称作20世纪欧洲文学经典的书,到底与陈丹燕结下了怎么样的不解之缘?从她的慨叹里,我们可知那是她在华东师大读中文系时唯一没有完成的课堂作业。语言跳跃、意识流变和宏篇巨幅,令她的阅读总是处于停滞状态。在来到都柏林之前,她还未读过一遍。“这是一本有语言和知识的傲慢之书。就是因为它傲慢,它一直刺激我阅读的欲望。”在《驰想日》里,她如此解释这种关系。
从书里陈丹燕拍摄的《尤利西斯》老版本的斑驳图片来看,连片的不加任何标点的长句子,的确令阅读喘不过气来。然而,《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在三十五岁才开始创作的巨作,从的里雅斯特到苏黎世于到巴黎,他写了七年换了三个城市。
小说主要讲述了青年诗人斯蒂芬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父亲,实则他生理上的父亲还好好地活着。而广告推销员犹太人布卢姆要找一个生理上的儿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延续香火。因为布卢姆的妻子摩莉是个招蜂引蝶的角色,给布卢姆带来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羞辱,还有精神的折磨。三个人怀着不同的人生目标,在人生里漫游。由于小说语言淫秽,堪称“小黄书”,又为犹太主义唱颂歌,在1921年,该书在英美同时遭禁。可怜莎士比亚书店的比奇小姐,为独家出版这本书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尤利西斯》真是本“大坏书”吗?乔伊斯可不这么看。他说:“如果这本书不适合阅读,那么生活就不适合过!”其实,从将“每个6月16日定为布卢姆日,全城人要进行漫游 ,传统上都喜欢扮成书里第十章中出现的人物”的行为来看,都柏林人狂爱这本书!布卢姆日,真是乔伊斯和妻子诺拉的定情之日呢。
在城市里游逛,猝不及防地会遇到《尤利西斯》和乔伊斯的影子。从沙湾、圆堡和挤奶场,到酒馆、国立图书馆,“人们在漫游,跟随书中1904年的犹太人布卢姆”。城里不仅有刻着布卢姆的黄铜盘,餐馆里还提供标准的布鲁姆早餐:爱尔兰黑布丁、茄汁黄豆、爱尔兰烤香肠、烤培根与煎蛋、烤番茄、热司康饼或者爱尔兰苏打面包,咖啡无限续杯。”想起乔伊斯一生穷困时潦倒,富足时挥霍,能把早餐写得这么丰盛,写的时候一定很饿!
乔伊斯说过,都柏林在他心里永远是世界第一的城市。爱尔兰女作家奥布赖恩曾这样写道:“乔伊斯笔下的人物是活生生的人类,都柏林也不只是为讲述那些人物的可宽恕性而设的背景,而是像人物一样丰富多彩、悦耳动听。再没有哪个作家像他这样出色和详尽地再现一个城市了。”
如果说《尤利西斯》里关于都柏林的描写完美地现场了20世纪初的这座城市和人,那么今天你去都柏林,一样可以找到从前的乔伊斯和他今天的文学同仁。陈丹燕在国立图书馆的《尤利西斯》朗诵会上,就“认识了托宾、吉根,甚至弗兰克∙奥康纳的脸。”都柏林的文学之光永存。
陈丹燕说,“做地理阅读,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这样的时刻:精神与地理、文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此刻藩篱尽除,浑然一体。”倘若如此,我们何不也尝试一次这种美妙感觉。在有生之年,来一次身心舞动的地理阅读!
转载请豆邮联系
驰想日读后感(六)
读陈丹燕,总是与回忆相关。
多年后拿起这本书,依稀记得大学图书馆的午后,暖阳洒满桌面,枯燥的考研复习间隙,拿起借来的《咖啡苦不苦》,就这样慢慢忘记了时间。浓郁的咖啡香弥漫在欧洲的大街小巷,意识的流动透纸而出,就像与旧友走在马牙石铺就的小巷里,窃窃私语。
急不可耐地,又读完了《漫卷西风》,最喜爱的一部。如书中所写,“心里像推开了一扇门一样”,门中是“那些阳光遍地的,有时回荡着钟声又有时回荡着歌声的广场。那些懒洋洋,无须整个吃饭的过程都挺直后背的小饭馆。那些咖啡馆靠窗的桌子,是的,我还记得那些桌子上别人撒下的窸窣作响的砂糖,那是种无意的甜蜜,尽可以想象那是茨威格留下的,或者弗洛伊德的病人,或者刚从东柏林成功逃亡的诗人,或者将被生活碾成碎末的画家。咖啡馆桌子上的砂糖末,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欧洲心得。还有充满了孜然香的阿拉伯碎肉饼摊子,十八世纪伦敦老房子里充满耗子尿气味的旧书店。”那里不光有优美的景色,深厚的文化,卓越的思想,传奇的人物和他们的文字,更重要的是旅行时抱有的态度和心情。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从没出过国门的穷学生,现在每年都会出去走一走,去得最多、最迷恋的还是欧洲,也许是那书写得太美吧。
“一个人,在大半年辛苦工作以后,带着来自海外的版税,背上相机和晕动药,远走他乡,没有旅伴,没有导游,有时甚至连自助旅行的书都没有,凭着一张地图,或住朋友家,或住鸡毛小店,直到将可以用的版税用光,然后回家,再开始新一年像江南的水牛那样辛苦地工作。实在是因为沉迷,如同独自一路沉到深沉海底的那种孤独,紧张,窒息,恍惚和极端的自在。”
作为中国作家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陈丹燕和她的旅行文学,给了我最初的对于旅行的美好回忆。那时,背包客还不像现在这么风靡,没有人有胆量写得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大家不是在埋头学习就是在拼命工作,生怕被改革开放的大浪打得抬不起头,《漫卷西风》和保罗·索鲁《老巴塔哥尼亚快车》就是我最初的旅行启蒙书。
多年后收到这本赠书,心态和眼界已然不同,但字里行间,那个在大学图书馆暖洋洋的午后依然跃纸而出。正如陈丹燕在书中所说:“中年后,我周围有些人又开始重读自己年轻时喜爱的书,对有些书,重读时懂了更多,而有些书则不再具有吸引力;这口味不同里面,滴答滴答,全都是时光走过的声音。”所幸,对我来说,这本书依然是一次很好的旅行。
旅行+文学,陈丹燕将两者奇妙的融合在一起,却丝毫不显单调乏味。都柏林我去过,与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巴黎、布鲁日、布达佩斯、伦敦这些欧洲“名城”相比,都柏林确实显得有些“单调”,对它的最初印象完全来自于乔伊斯的那本短篇《都柏林人》,当然从来没有体验过“布鲁姆日”和“都柏林文学酒吧之旅”。《尤利西斯》我也曾经尝试看过,和大多数爱尔兰人一样,我也从来没能“征服”这部神作,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本书是如此的“乏味”,以至于完全没有脑容量欣赏其中对于都柏林大街小巷细致入微的描写。
乔伊斯曾说,如果有一日都柏林被炸毁,人们将可以根据他作品中对都柏林的诸多描写分毫不差地重建它,他一直喜欢把虚构故事放在能用尺子量的真实环境里。而陈丹燕正是通过这些蛛丝马迹,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尤利西斯》中的都柏林。“无形的精神世界与有形的地理世界融会贯通,早已逝去的时光与靠文字创造出来的人物在新旧斑驳的城市里栩栩如生。”陈丹燕的文字是意向性的,却又如此真实地还原出彼时彼刻的场景氛围。我们可以感受到沙湾上飘过的那朵意义复杂的云;圆堡里潮湿冰冷的房间和床罩上的霉渍;在戴维·伯恩酒吧吃一口散发着臭脚丫子味、布鲁姆曾经点过的blue cheese;或者在国立图书馆与文豪和全世界的乔迷们来一场接力朗读。我们总是能够在她的书中感受到一种悸动,恨不得立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去书中所写的那个地方,照着书中的描述再走一遭。“单调”的都柏林和“乏味”的《尤利西斯》结合起来,立刻蜕变成全世界最棒的文学旅行,这就是地理阅读的魅力所在吧。正如陈丹燕在文末所说:借助地理给予的优势,真正设身处地的阅读,这大概是读书的高境界了吧。
小小吐槽:本书将《尤利西斯》中的原文穿插在游记之中,互相照应,实在是非常巧妙。但为何都是很粗糙的对书翻拍,有些还带着手指头.......按说2012年乔伊斯逝世70周年之时,已不再涉及版权问题,实在是不太能理解,如此潦草的风格与本书所表现出的美学风格其实挺违和的......
关于布鲁姆日:
1、爱尔兰庆祝“布鲁姆日”的活动从4月1日起持续到8月31日结束。按照《尤利西斯》中的描述,1904年6月16日这天,一个神情恍惚的中年人利奥波德·布鲁姆和年轻的斯蒂芬·迪达拉斯(乔伊斯的化身)在都柏林游荡。据此,都柏林旅游部门在6月16日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尤利西斯迷”设计了4条漫游路线,可覆盖书中所涉及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