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生动还原了三位苏氏父子的真实形象,深入解读了他们家族的家风传承。从苏洵的勤奋好学,苏轼的豪气干云,到苏辙的正直才情,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人生故事。通过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了三苏家族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执着,他们的家风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对于学问和品德的追求。这篇文章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并激励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坚定的品德追求。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一)
眉州三苏的流量密码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二)
本书讲述了苏洵、苏轼和苏辙的生平事迹。 三苏之中名气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苏轼。绝大多数人想到苏轼,都会脱口而出几句他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洵是苏轼的父亲,苏辙是苏轼的弟弟。 苏洵,擅长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早期的苏洵,和王阳明一样,也喜欢“任侠”,并不刻苦读书。直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失败后,才痛定思痛,发奋图强,终成一代大家。 在苏洵的循循善诱下,两位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苏轼就不必多言了,大家都非常熟悉。 苏辙与父兄一样,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位列高官,去世之后被追封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可见成就。 现如今,很多人调侃苏辙为了捞一把不断被贬官的哥哥苏轼,一路往上爬,官职越来越高。其实苏辙的官场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和哥哥苏轼一样,他也被贬官数次。 但不管命运如何坎坷,生活如何艰难,两兄弟的感情是非常好的。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写给苏辙的。 三苏,是历史上少有的一门出三大家,“光耀门楣”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成就。 本书读来甚是有趣,可以从中学得许多知识与人生道理,更可以透彻了解三苏的生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哈。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三)
这本书主要讲了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读他们的故事,总会在我们人生失意之时,给与我们心灵的激荡和抚慰
在学生时代,三苏的诗词我就烂熟于心了,苏轼是苏洵的儿子,是苏辙的兄长。
他们身上有很多人性的闪光点值得我们探究学习
苏洵,一代散文大家,为什么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奋发图强,认真读书?
他有不断丰富思想,充实内心的思考力,
苏轼他命运坎坷,一生被贬数次,却为何始终旷达乐观?
在遇到人生艰难时,却将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以及质朴的日常生活当中,他有很高的思维高度。
苏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天才,苏轼外向,苏辙内向,苏轼永远乐观,苏辙永远值得信赖。
他们父子三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闪光点,虽然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却各具魅力,并相互成就。
他们与命运抗争、与世事周旋,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壁沮丧时,他们的精神能够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慰籍和永恒的激励。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四)
唐宋八大家,三苏近其半。眉州一家三苏的文学与文化成就,上下几千年无人匹敌,世代传为佳话。 那么从三苏的人生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郦波老师这本《眉州三苏》就是要解答这个问题。通过讲述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人生故事,郦波老师描绘出这样的三个人物形象:苏洵,本质上是一位政论型的思想家;苏轼,本质上是艺术型的大宗师,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苏辙,本质上是学者型的政治家。父子三人性格不同,特长各异,为何能够共同成就这一千古佳话? 这与苏门优良的家风有直接关系。苏轼的祖父苏序,就是一位有勇气、有智慧、有仁心的豁达之人,苏轼的性格颇有乃祖之风。苏洵年轻时浪荡不羁,二十七岁如梦初醒,从此闭门读书十载,胸中积累万言,终如大江大河奔涌而出。他思想深锐,却考运太差,终与功名无缘。 与苏洵相比,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却堪称天才人物。父子三人同应试,二子皆高中。从此眉州三苏之名天下皆知。二子如此优秀,除天赋之外,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关键因素。在两兄弟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指导不拘一格,因材而异,注重培育他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母亲相夫教子,以身垂范,更是满满的温情和正能量。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相伴成长,一生亲密无间,互助相持。“你陪我长大,我护你周全”,堪称“千古一兄弟”。他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那么多名臣志士与之为师为友,士人风骨撑起北宋黄金时代;坏的是变法与党派相伴兴起,包容之精神逐渐丧失,变法失败与党争不断让北宋逐步走向衰败。 政治环境不尽如人意,苏氏兄弟一生颠沛流离,却也成就了文坛史上的巅峰人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原本不就是这样么?!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五)
提到唐宋八大家,我们很可能都比较熟悉。而其中的苏洵,苏轼与苏辙是一家人,让人羡慕,也让人惊叹。他们不仅文学成就非常高,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
在《眉州三苏》这本书中,作者较为详细全面的介绍了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其中,苏轼是苏洵的儿子,又是苏辙的兄长。
首先,让人好奇的是他们有怎样的家庭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因为家族里的教育条件对于一个人能否成人成才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好的家庭条件不仅仅是指有一定的经济支撑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文化学习方面的教育与支持。
其次,我们去看三位主人公的人生旅途,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交集,也有各自要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一代散文大家苏洵,实际上在刚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时并不顺利,其中有好几年他选择了游山玩水见世界,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奋发图强,认真读书。
苏辙性格宽厚、弘毅,性格特点在于他超凡的行动力与合作精神。他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而大多数人更熟悉的苏轼的人生,更是一波三折,极高的才学并没有让他拥有顺顺利利的人生。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贬谪,许多无奈,才让他的作品变得更加厚重,更加动人吧!
“三苏祠”大殿有清人杨庆远题的一副对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才学,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与人性中的光辉,会永远值得我们记住与深思。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六)
我觉得全民阅读形象大使郦波写的《眉州三苏》这本书特别有嚼头。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仅是为了介绍三苏的故事,那你就错了。 一门出三苏,更重要的是,三苏带给我们今人的启迪启发,我们会从中感悟到什么,会对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 父亲苏洵,二十七岁发奋读书,三十七岁深研《六经》和诸子百家,四十七岁,无论是文章还是思维都已经达到了时代的顶峰。 在他的教导下,两个儿子也不负所望,尤其是苏轼的文章深受考官喜爱,如果不是欧阳修刻意压制,头筹怕是非他莫属了。 然而,这些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得名之欢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失意时、沮丧时、低谷时,人该如何自渡。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看的答案: 沮丧时不失意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东坡被贬。沮丧的他主动要求外放,离开京城。做了三年通判,他想通了许多事情,于是就有了那首豪放派的诗词《赤壁怀古》。 后来到了苏州,因为水患,城内的人心大乱。东坡带领全城百姓齐心合力,开始了与洪水的争斗;之后还组织人员勘查煤矿,解决了当地人冬天燃料短缺的问题。 苦难时不失志 44岁的时候,苏东坡受到了沈托的刻意陷害,为其制造的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苦熬了103天后得以重见天日。 那段时间新旧党人争斗中,苏轼的人生也是大起大落,以罪官之身份被贬黄州。生活虽囧,心有悲凉,但从不缺少对生活的斗志。外表沧桑,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他亲自种庄稼,与农夫为武,渐渐融入了百姓生活里。 尽管身处逆境,但苏轼从未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深知生活需要调味剂,而那碗精心烧制的香气扑鼻的东坡肉正是他内心深处的一抹阳光。 于我们而言,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名利和功成名就,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和乐观的心态。无论是沮丧时还是苦难时,都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和才华回应了命运的挑战。 喜欢这本书,更重的是从中可以学到一种人生的态度,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在苦难中增强勇气,不畏生活的挑战,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愿你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的人生答案,成就人生的精彩。 ——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七)
中国文学史上英才辈出、人文荟萃,其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常常有父子、兄弟困在文坛上并驾齐驱而被人们合称。要论蕞有名、所创造的文学与文化成就蕞高的,毫无疑问当属北宋苏洵、苏轼、苏辙之“眉州三苏”。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家祖上在眉山,苏洵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没中进士的一个,并不是他没有实力,而是受困于当时另类严苛的科举制度,无法真正将才华施展。
一次次失望后他索性放弃科考,苏洵的仕途走的并不是很顺利,官阶也不高,相比之下他的两个儿子,苏辙和苏轼对后世的影响更为热烈。
苏轼,字子瞻。是北宋时期的精英,在经学、史学、诗词、文章、书画、医学、宗教、水利、政z等领域,几乎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准。
苏辙人如其名,性格淡泊,踏实沉稳,无奈哥哥苏轼的光环太过强大,其实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实力也不容小觑。苏轼一生并未取得宰执之位,而苏辙则做到了副宰相。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因为性格不同,因此际遇也不同,苏轼太过于耿直,仕途走的极其不顺,“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他的命。是苏辙一直在背后保他,在经济上支持他。
相比苏辙,苏轼的人生很坎坷,后半生一直被贬,但好在他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要说最能表达他人生状态的一首诗,莫过于这首: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眉州三苏”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的风景,他们与命运抗争、与世事周旋、与家人相惜,尤其是苏轼,面对命运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折没有被打倒,永远是一副乐观、积极向上的姿态去面对。
林语堂评价苏轼:“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当你生活不顺、遇到困境,就读一读苏轼吧!他一定会给你带来力量!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八)
一句话总结全书: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历程与启示。
书的内容先后讲述了三苏的成长经历、文学创作、以及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人生品质。可以说是集人生观教育、历史、文学于一体。整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对于三苏每一首诗词创作境遇的介绍,这样更能丰富诗词的丰满度以及读者的“设身处地感”。
但在看整本书的过程中,这本书引起我思考的或许不是书本身的内容,而是我对于这本书的追问——我们现在为什么需要读文学作品?
对成年人而讲,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艰难之处,在当下,年轻人被各种实用主义的要求所压制,但在我们那个时代,其实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束缚、禁锢。所以说,人活着,只要有一种精神需求在那儿,总会给自己留出那么一点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你是自己的,你是自由的。如果再没有这点空间,那么我们就彻底被压垮了。所以说,越是有压力,就越需要文学。
而在青少年那里,有些小说很复杂,有时可能给人的可能不是光明,而是某些“黑暗”。但这真的是错误的吗?比如余华的《活着》,福贵一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余华没有告诉你什么是公平的一生,什么是幸福的一生,但他告诉了你,福贵的人生是这样的——一个个人的死亡,幸福一步步远离,最后好像达到了某种超脱,但那真的是一种无奈和悲凉,但这是一种情感教育,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我觉得文学最大的功能真的是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这个情感教育不是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而是它让你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度、多维性。这种情感教育对中国年轻人很有必要,对成年人也很有必要。因为我们以往接触的概念太单面化了,太植入我们的生活了,理想、激情有的时候害了人,因为我们对理想和激情的复杂度并没有真正理解,简单地认为喊完口号,就是理想就是激情了,结果一次次陷入集体的悲剧中。读一本小说可能会使你神清智明,但能否帮助你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变得那么超然,那么有原则,我觉得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但不论如何,读小说,读文学,都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东西。这个美好不是说你变得更善良了,更理智了,而是你会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次生命历程中,体验到了这个世界的全部,你会明白某种道理,即使你不明白,它也会给你带来一个五味杂陈的东西,这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东西。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九)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作者:郦波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在《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这本书中,作者郦波以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学品味,带领读者穿越时光,深入探索了中国文学史上备受仰慕的三位文学巨匠——苏洵、苏轼和苏辙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呈现了一幅生动而感人至深的画卷。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学与历史考察。郦波通过对苏洵、苏轼和苏辙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和作品进行精辟的分析,将他们的个性特点、文学成就以及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生动地勾勒出来。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三位文学巨匠的成就,还能够深入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传承和政治变迁,这为书中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背景支撑。 本书是一本关于三苏的传记,从苏轼的祖父苏序写起,主要从三苏生平、文化成就、家风传承等来讲解三苏。以诗词着眼,作古今观照,去探寻三苏与当代精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郦波在本书不仅讲述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代表性经历以及对三人诗词、散文的品读,更延展了对子女的教育,家风传承。三苏身上有很多具有当代价值、永恒价值的东西在,是可以作为人生范本来加以研究和学习的,值得持续深挖。郦波表示,苏洵思想之深刻,苏轼境界之超越,苏辙意志之坚定,他们在待人接物上的特征、他们面对人生得意与低谷时的态度,现在依然能给我们启示和鼓舞。 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位文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在书中被生动地呈现出来,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坎坷命运和才情横溢而感到钦佩。苏洵的早逝、苏轼的官场坎坷、苏辙的志节坚韧,这些故事都充分展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生活中汲取智慧,感受到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者对三位苏氏兄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他通过对他们的诗词、文集等文学作品的分析,揭示了他们的文学风格、主题和艺术成就。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是一本充满深度和温情的文学历史著作。通过对苏氏兄弟的生平、作品和影响的全面剖析,作者成功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层次、丰富多彩的文学画卷。这本书不仅是一次文学之旅,更是一次时光穿越,让读者与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位伟大的文学家相遇,感受他们的才情和情感,受益匪浅。 #眉州三苏 #苏轼苏辙 苏洵#文学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十)
林语堂在评价苏轼时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而在素有“小桃源”之称的眉山,一门三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就几乎占据了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半壁江山。
父子三人中蕞耀眼的无疑是奇才苏东坡。
他多才多艺、深厚广博,有着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他天性好动、不缺朋友,在北宋各种颇具特色的朋友圈里,无疑都牢牢占据“君羊主”之位。虽然苏轼在散文诗词方面为人称道,但他其实是罕见的全才,在书法绘画、音乐、美食方面也颇有建树。
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伏线之中,他也迷茫、也孤苦、甚至也动过有一了百了的念头。
被贬落寞时,他也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想起已故的妻子,他感叹“十年生si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但他的纯粹、坚韧、达观、温暖,却也一次次救自己于水火。
在被贬之地,他笑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到中年,他轻装上阵、缓步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一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文人,伟大又让人倍感亲切,像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
父亲苏洵在《名二子说》中提到,二子取名轼、辙,皆是车之道,也是儒家根本。这样的期许,伴随孩子终身,成为他们不竭的精神动力。苏轼外向,苏辙内向,苏轼永远乐观,苏辙永远值得信赖。“一门三苏”的佳话,像烟花一般照亮了整个历史的天空。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十一)
从幼年到中年,知晓越来越多三苏的故事。随着脚步,逐步走过那些苏氏父子们生活的地域,在那片土地上去感受那份历史的风。
其实以前很少关注到苏洵的信息,大概知晓的也只有列位唐宋八大家以及教子有方这些事情吧。看到苏洵的事迹以后我看这也是预想之中和意料之内的事情吧,毕竟在接触历史以后你会知晓,每一个人类群星都是如此闪耀。
教育是中国人可在骨子里的事情,从孟母三迁到海淀家长,几千年来没有本质的变化。父母是孩子初始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初始的场所,苏洵在家中刻苦读书以身作则,同时又给孩子带来良好的习惯和规范的要求。
至于苏轼,我们知晓的很多,却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未知。每一本关于苏轼的著作,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学习,新的领悟。文人成就和艺术成就掩盖不了苏轼同样是一名成功的官员,在不同的职务上都有作为,有风骨。
坎坷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在黄州的生活创造了历史璀璨的印记,当千年后我泛舟在这时,由衷地去感受那份感动,是什么样的气度情怀才气,才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那样的文字。在黄州郊外,也有定风波这样的潇洒惬意。
随着长辈年老,逐渐增长了每年在海南生活的时间,在那年的环岛旅行时,我也站在了东坡书院门口,背诗一首,入门内参观。难以想象在那个时间,从北方过来的人们如何适应海南的生活环境,炎热潮湿,蚊虫叮咬。身体环境受到影响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呢?
关于苏轼的家庭和交友生活,其实以前很少关注,这次也了解了一些。过年期间正逢在海口参观苏轼的展览,那些苏轼的、朋友的字画会让你穿越千年。
当苏洵和苏轼列位在前时,就很少有人认真去看苏辙的故事了。但兄弟,本身就是彼此的影子,互相映照互相影响。有相同有不同,在父亲的思想影响成长下,苏澈和苏轼在文学在人生上有很多相似而不同的地方.在官场生涯上体现了更多的不同,在文艺创作上、在家庭责任上,都有苏澈独有的值得我们深思。
眉州,其实不远,现代交通造就了前人难以想象的便捷,这座城市可能现在给人印象深刻的东坡肘子、东坡泡菜,那些生活中的点滴都有三苏的印记,随着时间渐渐发酵。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十二)
中国文学史上人才辈出,常常有父子、兄弟因在文坛上并驾齐驱而被人们合称。
三曹: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
三张:西晋时期的张载、张协、张亢
三苏:北宋时期的苏轼、苏洵、苏辙
三袁:明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他们或开一代文风,或共同创造了足以名垂青史的文学成就。而在这之中,最有名、创造的文学成就最高的,当属北宋三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用300多页的篇幅带我们走进《眉州三苏》的人生。
这本书将苏洵、苏轼、苏辙的人生分为了不同的篇章。在每一位主角登上历史舞台之前,都用几个问题反映了他们的人生。
苏洵:
一代散文大家苏洵,为何直到二十七岁才发奋图强,认真读书?
他如何将两个儿子培养成文学大家,并创造“三苏”的文坛佳话?
苏轼:
他命运坎坷,为何始终旷达?他屡遭陷害,为何始终与人为善?
作为一代宗师和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苏东坡是如何炼成的?
苏辙:
北宋党争中,蜀党以苏轼、苏辙为领袖,苏辙的作用为何更大?
相较于苏轼的耀眼夺目,苏辙又具有怎样独特的个人魅力?
市面上关于三苏的历史书籍和传记数不胜数,但如果你喜欢他们,郦波老师的这本你一定不容错过。作为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郦波老师对三苏的人生概括和划分足够细致,大章节和小章节都引人注目;他用足够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们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
二十七岁发奋图强,却成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
天真烂漫、怀有赤子之心的千古文豪苏东坡
官至宰辅,且永远都是苏轼坚强后盾的苏辙
读这本书,了解苏洵思想之深刻、苏轼境界之超越、苏辙意志之坚定。他们待人接物的特征、面对人生低谷的态度,至今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十三)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
评价人数不足
郦波 /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下之本在家”,有什么样的家教,成就什么样的人。
家族成就文学辉煌世家,三苏与八大家齐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是一本让你欲罢不能的文学宝典,揭秘苏家三父子背后的故事。
“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十四)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家族以其非凡的成就和卓越的才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样的家族非“眉州三苏”莫属。鹂波的《眉州三苏》便是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家族神秘面纱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三苏的文学成就,更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性格和时代背景。 苏洵,作为三苏之首,他的思想深邃、文笔犀利。他的文章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巨匠。 苏轼,作为三苏中的佼佼者,他的才华横溢、作品广泛。他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涉猎散文、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智慧,展现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特色。 苏辙,作为三苏之末,他的才华同样不可小觑。他的文章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他与兄长们一起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书中除了对三苏本人的描述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和政治氛围的细致描绘,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三苏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内涵。 阅读《眉州三苏》,我被深深吸引和打动。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文学历史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性、情感和生活的探索之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文学的认知和理解,也让我更加敬畏和珍视这份文化遗产。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解读三苏家风传承)》读后感(十五)
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曾评价苏轼:“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是法国《世界报》评选的十二位生活在公元1000年前后的东西方人物,“千年英雄”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关于苏东坡的种种我们听到的大多是全才,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茶道、美食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却也是快乐幸福的。
难得有一本书是讲三苏的,郦波老师所著的这本《眉州三苏》我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真的太上头了,我们在学习苏轼的诗词的同时,也能看到他在面对人生得意或低估时的态度,都能给予我们思考启迪。
这本书从三苏的家庭背景以及人生际遇出发,分别介绍苏洵、苏轼、苏辙。正如作者所说:“三苏是一座蕴含永恒价值的思想宝库,是可以作为人生范本来加以研究和学习的。”父子三人性格迥异,却各自成就。从性格特点来看,苏洵思想丰富、思考深刻,苏轼境界豪迈且大气,苏辙宽厚、弘毅重合作。我们还可以从苏轼的祖父苏序来看整个家族,苏序为人谦和风趣,乐善好施,是一位仁者、智者、勇者。这从灾荒之年,他多年来储藏粟米救济乡亲能看出。孔子有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可以说苏序便如此。一个家族对教育重视与否,可以说影响着这里面的每一个人。
我们看到一心求学、重视教育非常重要,因材施教同样尤为重要,苏序给了苏洵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启迪,苏洵在晚年回忆:“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而苏轼的启蒙老师也就是母亲程夫人是苏轼苏辙兄弟小时候最崇拜的人,在他们严重母亲是有着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之人。仁见良善之本性,义见节操与品性。程夫人内心富足且坚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母亲的温度加上父亲的深度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苏轼为什么三处(黄州、惠州、儋州)贬谪流放之地,却是东坡先生的“平生功业”所在?他屡遭陷害,却为何始终与人为善?苏轼的从容淡泊、随遇而安的个性使然。
苏轼一生中重要的三个女人,王弗聪慧像极了程夫人。朝云有才情,人生知己,万里投荒,不离不弃。王闰之质朴无华,却情意深重,在艰难岁月里,默默陪伴着苏轼以及家中老小的人。
这是一本大众读物,无论下至孩童上至老人都是可以读的,通俗易懂,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