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100字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5 19:00:31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25 19:00:31   小编:

《阶级的道德意义》这篇文章探讨了阶级对道德的影响。文章认为,阶级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的划分,它还在道德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阶级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因此,要实现社会的道德进步,必须解决阶级问题,消除阶级差距,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一)

从科学与理性进入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以来,道德维度的评价便被视为“主观”与“非理性”,甚至是应当被摒弃的角度。而阶级也逐渐淡出社会学视野,更多采用社会分层的角度。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重提阶级与道德两个概念,并在布尔迪厄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创新。

情绪是对人们无法控制的环境的评价性判断。 对惯习概念的发展:承认秉性与有意识的深思熟虑之间的密切关系,能动性的力量与世俗反思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通过处理行动者的规范性倾向而表现出的、情绪和承诺之间的亲密关系。 承认是研究阶级政治和身份政治的有效概念。承认可分为无条件承认和有条件承认,不同阶级之间缺乏充分的承认,因此会产生种种负面情绪或结果。承认与分配是相联系的,现实中的承认实现与否一定程度上需要以资源的分配作为参考条件。 将布尔迪厄的客观阶级重新发展为客观社会位置,以便于将性别因素纳入到阶级分析中。 道德行动是阶级冲突的核心所在。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二)

《阶级的道德意义》是安德鲁·塞耶所写的一本分析人们亲历的阶级不平等的道德层面的著作,从整体上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阅读门槛,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理论确实比较高深,特别是穿插了很多关于布尔迪厄的研究成果,更是因为其中的许多专业名词和我们的日常用语有很大不同,比如惯习、惯域等,在阅读的理解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障碍。

但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的问题,就是大量运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所提出的理论,比如秉性的习得途径可以有死记硬背或者理解记忆,这一下就可以唤起我们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对于书中理论的理解和阅读状态的延续都是大有裨益的,整体的阅读体验也犹如过山车一般。

回到本书的内容,阶级的差异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我们未必真正去思考或观察过它,但我们的行动和思想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它的影响。它影响着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形塑着我们获得一个圆满生活的机会。本书的内容正是涉及这个平时我们不会深入思考的领域,读来大有裨益。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三)

安德鲁在此书中提出的一个阶级观点便是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利益和名誉同时也受到伦理问题即道德的支配。在批判主流社会学研究轻视道德的同时,深刻讨论了道德与社会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在阐述深刻理论的同时也穿插大量经验实例来解释论点,使读者受益匪浅。

本书共有八个章节,第一和第二章给出了整本书的框架,安德鲁在第二章中阐述到人的各种行为不仅仅是潜意识或条件反射驱动,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不仅仅是适应比赛或游戏而是希望自己和世界也可以变得不一样。

第三章讨论分配和承认的关系,第四章则进一步论证布迪厄的理论。

第五章对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道德方面进行分析。在这里提到,道德是阶级冲突的核心。

第六章到第八章更为详细的分析道德和阶级的交织关系,如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本书总的来说,理论性较强,并且书中含有大量布迪厄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社会学知识的读者读起来可能会更轻松。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四)

假如是一个对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感兴趣而还没有开始阅读的人,我会推荐此人读一读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部分。

本书的理论主体建立在对布尔迪厄理论的道德纬度的再展开上(而布迪厄本人没有在上面做像塞耶做的这么丰富的工作,所以这也有塞耶本人的原创之处。)而前期三分之一的内容作者都一直在对布迪厄的理论体系概念不断地梳理和阐述,在阅读体验上给我感觉并不比《反思社会学导引》 差(此书乃布迪厄理论导读必读书之一)。

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在他还在世时就被许多学者批判其中有着太多的决定论和悲观主义者的气息,而塞耶写这本书也正是要冲散那种悲观的气息,而通过修改和再阐释布迪厄。塞耶或许真正做到了一部分。

布迪厄的作品在阶级上讲了很多,但内容上他更多的花在了诸如教育精英再生产,艺术品味,国家机构上,可以说并没有在阶级的道德上做太多的工作,塞耶就代替他在其中耕耘。

在阶级中我们行为上时时刻刻都会携带着道德的影响。在认识阶级的过程里,道德究竟承担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还有支配者阶级之间如何相互看待离不开道德的影响,我们究竟如何对待和认识他人离不开道德的影响,我们在面对阶级之间的差异和感受离不开道德的影响。道德究竟是怎么运作和形成的,它怎么才能,怎么会是好的适宜的,塞耶给出了一个丰富的答案。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五)

开场白依旧是感谢,感谢鉴书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让我读到了这本好书。

“承认的平等是当前主流政治中的一个突出主题,至少在修辞层面上是如此。”这句话有点直击要害,的确,很多词可能在表面上或者修辞上表达了它的意思,但在社会上并没有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其真实的含义。在这本书中,作者试图分析和解释对阶级的主观经验中常常受到压抑的道德维度,以及这种道德维度为何重要。作者充分借鉴了社会学和社会理论的论著,还有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诸如阶级不平等如何影响人们的承诺和对益品的评价和追求等问题进行分析。

这是一本专业的社会学著作,因为有很多专业名词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非专业人士读起来稍微有点吃力,但又因其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所见所闻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吸引力,如爬一座山,虽略有辛苦,但收获颇丰。

虽然我们在否认阶级的存在,但是它不是你否认它,它就不存在的,虽然我们承认平等的存在,但是它也不是你承认它,它就存在的。

如果书名真的是作者在序言里提到的《你自认高我们一等,不是吗?》,可能会更吸引眼球,但我还是更喜欢它现在的名字。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六)

这本书读起来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一定社会学或社会科学的阅读背景会有点难读,正像作者说的那样,书中会集中与布迪厄、亚当·斯密等人的经典作品对话,以此来重新挖掘和强调阶级的道德意涵。

虽然作者的写作年代在2005年,但今天的情况依然如此——人们对于阶级的兴趣愈发淡薄了,更多的关注点转向了性别、种族等其他议题。阶级变得越来越不酷了。正如作者所言,平等主义在一些前沿议题上取得进展,但同时在阶级议题上退步了,从而使得传统的分配政治明显转向了新的承认政治。学界亦如此,社会科学本身对阶级的关切近来也一直在消退,尽管社会分层的研究仍在继续。

那么,今天我们还在研究阶级议题有何意义呢?正如作者认为的那样,当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去关注“身份政治”和“文化政治”了,那么“阶级政治”自然也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这个时代的阶级问题并未消失。我们要警惕的是“文化视角”和“承认政治”带来的研究的单一性和简化论,由经济不平等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由上述视角解释清楚,当下仍要呼唤阶级政治研究的回归。

书中,作者通过借鉴道德哲学和社会理论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阶级的实证研究,作者认为,阶级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物质财富的分配和不平等,还会深刻影响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和人际关系,以及影响到重视何种行为的途径选择,包括对他人的认同与尊重,从而会塑造自我的价值感。简言之,阶级塑造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过上充实生活的机会。

阅读后,可以发现,不同的行动者对于阶级的理解不同,这会使得他们赋予阶级不同的道德重要性。书中大量借鉴和对话布迪厄的“惯习”、“场域”与“象征资本”等理论,重点分析了行动者在社会场域内的斗争,即个体和群体对于益品的竞争性争夺,恰是因为不同阶级的行动者拥有了不同量的资本和优势,所以争夺过程显示出阶级的差异性。随后,作者关注的重点从人们对各种益品的追求,转向探讨人们对他人、自己以及行为所做出的、与阶级地位相关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评价,在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这一语境之中的一些重要情感,如宽容、同理心、正义感、嫉妒等。再之后,作者重点讨论了行动者对于他人的评价,以及对于阶级本身的反应,从而发展出“民间”(folk)社会学和哲学。最后,作者得出阶级道德性之重要性的观点,以及对阶级视角分析的实质(即阶级分析究竟与其他分析视角有何本质不同和优势)做了论述。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七)

这本书阅读起来有一点点难度,尤其是对社会学没有了解的人,但是如果对布尔迪厄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这本书。

这本书对布尔迪厄的理念进行了扩充和再解释,也引入了一些亚当·斯密的内容(《道德情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需要先要对一些专业词汇有一些了解。如益品,惯习,社会场域等等,还有布尔迪厄的帕斯卡尔式行动观(通过关注社会中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和实践,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运作),这些词光看字面不容易理解。

感觉社会学小白可以先从第四章开始看起,理清一些概念。如果对p95的要点已经接受可以跳过这部分。

社会学的内容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新的,甚至连阶级之前也没有特别深入地思考过。阶级是一个让人不安的话题,但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不平等语境,它决定我们能做什么,也影响到我们如何受到他人的判断。书中提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和布尔迪厄的阶级概念,很明显这两种概念完全不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下的阶级概念以生产关系为支撑,而布尔迪厄认为,社会位置是由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等组合、影响形成,他们指涉的是社会世界的不同方面。布尔迪厄的阶级概念比较详尽地说明生活机会,生活方式和经验,承认与其他主轴上的不平等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作者主要运用的是布尔迪厄的概念,但也修正了性别和阶级的关系,它们不是彼此修饰,本身就是各自独立的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轴线。然后作者还发展布尔迪厄的经济资本概念:身份敏感机制与身份中立机制。

为了理解阶级差异,人们会尝试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忽略出身阶级的巨大影响,阶级再生产机制和象征性支配机制,认为阶级差异反映了道德价值差异或其他类型的功绩差异,另一种就是直面自身的道德运气,承认自己的优势或劣势是不应得的。通常人们接纳两种论点,并对此感到不同程度的道德情绪,产生道德反映(平等主义行为,对尊重与可敬的追求,阶级自豪感和道德划界),这四种反映各以不同的方式抵制阶级不平等,但由于这些不平等具有持久性结构性和具身化的特征,这些反英都遭到了挫败,再次强化阶级的存在 。另外,人们在思考的时候可能也会发展民间社会学来解释他人的行为与特征。

(因为难度有点高,还需要补充其他知识再来看看这本,对《世界的苦难》兴趣大增,《区分》也提到多次,布尔迪厄的概念还是挺容易接受的)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八)

阅读这本书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有阅读门槛。

书中在导论中说到:“阶级是一个令人困窘和不安的主题。…当我们提及阶级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工人’阶级这样的委婉语来指下层阶级,用‘中产’阶级涵盖上层阶级。这一困窘反映了阶级具有在道德上可疑的本质。”这是吸引我继续生啃这本书的动力。

第二章,从惯习、伦理秉性、情绪等方面对阶级进行具身化的理解,理解对于阶级的感受、有关阶级的评价以及阶级对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由不平等的感受引发的对于承认与分配的讨论,阶级政治中讨论的承认与身份政治中的并不相同。“穷人他们不仅想要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希望他们在道德价值方面获得承认和尊重,或许还包括一些文化方面。”戴安娜·库莉在文章中将阶级界定为“结构化的经济不平等,它通常与价值、视角、实践和自我身份方面的文化差异相关,但并非主要由文化差异所造成。”

第四章,两种决定经济资本的机制:身份中立机制与身份敏感机制。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经济资本不平等起源和阶级道德意义的角度。

第五章,“阶级不平等产生了并塑形着斗争和竞争、支配和抵抗,以及人们的服从,不管人们处于自愿或勉强为之。”而“斗争和竞争不仅是反抗他人,更是为了争夺特定的‘益品’(不只是商品和承认,还包括被看重的环境、实践、关系和生活方式)”。

第六章,评价反映了最主观的阶级体验。“人们拥有的这些情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经验”。“阶级蔑视形成了人们作出审美判断、施事性判断和道德判断的背景。阶级蔑视可以修正这些评价,在其中引入双重标准。”

第七章,对阶级的四种反应:平等主义、尊重(可敬)、阶级自豪感与道德划界,是从主观体验深入对客观的社会结构、资本分配、层级与差异、话语与文化价值的反应,四种反应以不同的方式抵制阶级不平等,但也受阶级所形塑和挫败,更加强化了阶级的存在。

第八章,人们对阶级本身的态度,既表现他们想根据阶级做出道德区分,也表明他们对这种阶级道德感到不安。

直面阶级的存在及不平等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借用《相约星期二》小说中的一段话“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妒忌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九)

在很多人眼中你有钱还是没钱,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坏的问题,不仅仅是你自己能从老家拿到多少经济支持的问题,或者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挣钱或者是赚钱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道德的问题、阶层的问题。

你没能力没钱,天生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你来自一个不那么富裕的阶层,你来自一个比较穷的阶层,你的个人品性就是有问题的,你的个人品性有问题,社会中的资源就不会向你靠拢,比如说作为性资源的女人就不会青睐你,比如十多年的老梗“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把这种情况说的相当犀利。

在当今社会,阶级不平等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安德鲁·塞耶的《阶级的道德意义》提供了一种深入的、全新的解读视角。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阶级不平等的道德层面,还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所提出的理论,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议题。

首先,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是值得称赞的。塞耶在书中引用了布尔迪厄的研究成果,将其与自己的观点相结合,深入剖析了阶级不平等的道德影响。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现实社会的深入观察和理解。此外,塞耶还运用了许多专业名词和日常用语的不同之处,比如“惯习”、“惯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对于那些愿意付出努力、深入思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财富。

然而,《阶级的道德意义》并非只是一本理论性的著作。塞耶在书中大量运用了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所提出的理论。他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为我们解释了秉性的习得途径可以有死记硬背或者理解记忆等不同的方式。这种写作方式不仅使得理论知识变得更为生动、易于理解,还让读者能够更好地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这种阅读体验犹如过山车一般,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生活的温度。

回到本书的主题——阶级的差异与道德的关系。塞耶指出,阶级差异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和思想,更影响着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获得一个圆满生活的机会。这是一个平时我们不会深入思考的领域,但这本书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理解阶级的道德意义,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还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总的来说,《阶级的道德意义》是一本理论深度和实用性兼备的著作。它为我们揭示了阶级不平等的道德层面,引导我们思考社会阶级与道德的交织关系。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这些理论,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议题。对于那些愿意深入思考、探索社会现象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读物。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十)

作为一本理论著作,在此之前,对于“社会学”和“道德哲学”知之甚少,也从未经过系统化的学习。相当于说,这是我的“第一本”专门涉及社会学和道德哲学的书。

老实说,作为一个理论小白,读起本书,是有困难的。不说书开篇提到的核心概念“常民规范性”我看的一知半解,后面根据“模范性”又分化出“规范性问题”、“规范性结构”等等。当然,这些我都可以去搜索查阅,但是我这人很懒,总是希望直接从书里直接获取。

其次,我发现即使此书外文原版已在05年就已经出版,但是直到今年才出简体中文版,纵使有繁体版,但书里的这些名词,在我们国内的研究中,提及很少。因此,要想去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往往要去直接读英文释义了,有种读论文既视感。所以我更加不想进一步探寻了,大家别骂我,我是真的有点懒。

所以说,如果想要把这本书作为“入门书”呢,大家可以另觅他处,找本更简易的、轻松一点的,先把入门前的这些名词给了解。

当然,如果直接读也没关系,我就是直接读的,虽然我不懂这名词含义,但我在读的过程中,自个儿揣摩,也隐隐约约能够捉到这些词的一片影子。当然了,我已经没打算去严肃的从中学习到什么了,我打算只是通过阅读,去碰撞一下,我能够读懂的思想。

幸运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议题——阶级。对它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经常听到,陌生是大多数停留在书本上,仅仅是“阶级”两字。它到底什么含义,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此前,在我印象里,不同阶级之间好像是不能共存的,“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又想到在很多时刻,不同身份的人,也可以聚在一起,那为什么有不能共存的理由呢?不同阶级的人,就是天生的敌人吗?

阶级不能由我们决定,这种带有偶然性的东西,真的会影响我们吗?我想,的确是有的。但这些年里来,对于阶级的探讨,好像不那么明显,甚至在我看来,它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阶级我们不可避免,在读的过程里,我想到了我妈跟我说到的一件事:她总吐槽自己在别人家当保姆,自己永远也做不到像面对家人一般,及时那家主人说把他们家当自己家,这种事情也是永远不可能发生。为什么呢?是不是终究还是“阶级”在我们之间隔了一层透明的膜?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挺难读的,但对于那些被我忽视了的,与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议题被拿出来探讨,倒是激起了我对于这个社会的探索欲,我想看看,到底为什么呢?

我要慢慢读了,先写到这里。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十一)

开篇我想引用某篇国内论文的一个叙事的基调:“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马克思的批判社会学常被宣告“死亡”,但每当人类陷入重大危机时它又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足见其生命力的顽强。“ 在这个常规矫情的基调下,我也带着为某某正名的主观偏见翻开这本书。印象中,Andrew Sayer的这本书出版于Axel Honneth的《再分配。还是承认?》的英文版的两年之后,在序言中,Sayer坦言,Honneth当时的研究是他作为理论参照的。

近年来,在英美的主流社会学研究领域,阶级已经被视为一个“过时的分类法”。除了偶尔提到“下层阶级”,政府的言论已经与阶级术语划清了界限。然而,在英国,新工党政策以及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仍然隐含在阶级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基础上。人们对社会学中的阶级越来越感兴趣,但鉴于最近的大多数研究都在权力关系理论中使用布迪厄的概念,如资本、权力和习惯行为,Sayer强调了美德、邪恶、善良和自私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影响我们作为人类受苦或繁荣的能力。《阶级的道德意义》通过对阶级情感的关注,对阶级主体性进行了独特的探讨。这本书以Sayer认为对行动者的幸福最重要的情感——道德为中心,关注人们所感知的“何为正当的”。他所关注阶级规范的意义,包括什么被认为是“好的”行为,性格,实践和生活方式。尽管“阶级不是道德价值或需求的反映,它与价值的关系在童年时期为零,后来更多的是因果关系”,但阶级的道德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影响着阶级群体内部和阶层群体之间的日常互动。他也强调,认真对待“世俗规范”和“民间社会学”,探索日常生活伦理背后的理论基础。

在第二章到第四章,Sayer探讨了阶级和世俗道德的意义。第二章对布尔迪厄惯习概念进行了修正,使之包含了嵌入式的、居间的反身性。他强调,道德行为主要是基于人们的道德情感,并受到日常互动的影响,而不是将道德降低为一种监管规范系统。此处作者主要运用了布迪厄和亚当·斯密的理论资源。

第三章讨论道德在认知中的重要性——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形式——以及这与经济再分配的关系。Sayer认为,有必要以抽象和更具体的方式对阶级进行理论化,他论证了这两种理解形式并不总是相互排斥的。

在“社会领域的斗争”(第五章)中,作者探讨了斗争的本质以及不同群体如何追求不同和相似的物品,第六章分析了阶级的道德和不道德情绪。在第七章中,关注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的阶级互动,考察阶级间的动态如何不仅包含敌意,还包括尊重。第八章探讨了“民间社会学”的发展,人们如何理解他人的行为,以及阶级的作用。特别关注围绕阶级的回避和尴尬,这“反映了阶级的道德问题本质,源于人们的生活机会和他们成为谁受到出生阶级的偶然事件和由此产生的不平等的强烈影响”。在结论(第九章)中,Sayer认为,为了理解社会生活的道德维度,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规范问题。他强调阶级的持续相关性,它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区别,以及阶级的道德品格在阶级的生活经历中是如何突出和淡化的。也许是因为涉及到道德哲学,这本书对社会学家来说可能很难读,也可能不适合社会学学生。

这是一本偏社会理论理论专著,虽然它涉及到一些社会哲学的、甚至是哲学的术语,不少概念被作者抽象地使用,而并未清晰界定,也有时从过往的实证研究的发现或结论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对了,这个研究的重点除了阶级问题,也有涉及到性别议题,其特点是在抽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的证据。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追问是,一个主要基于对英国白人的实证研究的理论,是否仅仅在文化和经济上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群体?

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对阶级道德和不道德情绪的讨论(第六章),它提供了对嫉妒、羞耻、羞辱、同情和仁慈等情绪的哲学和社会学分析。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十二)

《阶级的道德意义》是一本深刻探讨社会阶级与道德关系的书。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审视了阶级结构如何影响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强调了普通民众对阶级的体验以及道德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

阶级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指出,在不同的社会阶级中,人们的道德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善与恶的判断标准上,还体现在对权力、义务和责任的理解上。例如,上层阶级可能更重视维护现状和传统价值观,而下层阶级则可能更倾向于追求平等和社会正义。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的阶级的各种资本和社会位置所决定的。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道德并非是孤立和绝对的,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阶级斗争与道德发展:在不同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中,新的道德观念不断产生和发展。例如,资产阶级在与封建贵族的斗争中,提出了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后来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道德基石。这说明,道德的发展并非是平静的,而是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个人道德选择的社会性:作者探讨了个人的道德选择如何受到其所处的阶级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阶级中,个人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往往受到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

道德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社会变迁中发展和完善的。阶级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个随着阶级差异逐渐缩小的未来社会,会形成一种更加普遍和包容的道德观念。

整体阅读体验,门槛略高,需要有一些基础的社会学、哲学常识。专业名词过多。

其他资料(一些读书笔记):

提到的社会学、哲学家:

皮埃尔·布尔迪厄:(1930~2002)布尔迪厄指出,社会阶层的再生产是通过文化资本实现的。“品味被打上阶层的烙印。”致力于阐明品味与人的阶层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亚当·斯密

黑格尔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

名词解释:

惯习:

惯域:

社会场域:源自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理论,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同领域或领域,如艺术、教育、政治等。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规则、权力结构和社会互动方式。

文化资本:

符号支配:符号权力(法语:pouvoir symbolique,英语:symbolic power,又译象征性权力),又称符号支配(domination symbolique,symbolic domination,象征支配)或符号暴力(象征暴力),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引入,用于解释日常社会习惯中在有意识的主体身上维持的隐晦的、几乎无意识的文化/社会支配模式。符号权力解释了用来确认个人在社会等级制度中的位置而对他人使用的纪律,它有时出现于个人关系中,但最主要是通过制度体制 。

符号权力也称为软实力(soft power),它包括具有歧视性或伤害性意义或影响的行为,例如性别支配和种族主义。符号权力通过在特定场域的社会矩阵中的对权力关系的错误认识来维持其影响。虽然符号权力需要支配者,但它也需要被支配者接受他们的地位来实现二者的社会价值交换。

社会化:

污名化:

证成:證成(justification)是知識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證成不是東西,而是東西的性質。當我們說一個東西是有證成的,或是被證成的(justified),我們就是在說,我們有好理由支持,或者接受這個東西。在知識論上,通常會被談論證成與否的東西有︰信念、主張、命題、理論、道德規範、法律等等。

道德运气:道德运气(英语:Moral luck),指人因为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行为导致不同的后果,但却因此受到不同道德评价的现象。例如两名尝试救援溺水者的人,一人因救人成功而受到正面的称赞,另一人因救人失败未受到称许,尽管两人行为的动机一致,却因行为结果不同受到不同的道德评价。该词汇由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所提出。

常民规范性:这个术语可能指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通常是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形成的,反映了普通人对于“正确”和“错误”的直观理解。

社会学化约论:将社会学理论应用于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契约论的方法。在这种观点中,社会契约和道德规范被视为社会结构和关系的产物,而不仅仅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具身化:

他者性:

伦理秉性:

微观政治:

先验:

帕斯卡尔式:

社会地理学:

规范性意函:

.....待续吧

《阶级的道德意义》读后感(十三)

写在前面:最近太忙,只读完了1-6章,后续看完了再来补充。我的立场(防杠声明):基本同意安德鲁·塞耶,兼布迪厄理论爱好者。

去年年底很火的一篇观点文章叫《如何戒掉布迪厄?》,抛开这篇文章应对当前学界对布迪厄的“滥用”的策略不谈,其实这篇文章认为布迪厄的理论有两大缺陷:一是认为布迪厄的理论就是“调色盘”全部化用自前人理论,创新性很弱,能火是因为布氏孜孜不倦地用经验去论证他的理论;二是认为布迪厄的理论没有“美感”、没有情感,对人性的假设(纯粹理性人)非常丑陋。一定程度上来说,后者的观点是和《阶级的道德意义》想补全布迪厄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呼应的,只是刘思达老师没有很准确地指出他所认为的“美感”缺乏的实质——布迪厄完全忽略了道德在人类行动中的位置(这个观点是我发布的xhs帖子里一位网友敏锐指出的)。

当前的社会科学是否已经排除了道德?刘的观点文章反而是一个侧证,他虽直观感受到布的理论不美,却意识不到这是他自己的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s)道德的审美品味(moral taste)在起作用。我接受社会学学术训练四年多了,也是最近才意识到道德在社会科学语境中的缺失。我和我导讨论这个发现,她反驳我说是你本科的社会学欠缺吧,你看我们学校社会学系……(有没有可能贵校才是极少数呢?)为了印证我的感受,我去浏览了国内社会学唯一顶刊《社会学研究》今年发的论文,截图近几期大家看看标题,很直观:

除了有一篇涂尔干的书评,大多数论文确实给人感觉不需要道德我们也可以进行社会分析,用许多科学主义的术语 “嵌入”“社会资本(是的大家还是很爱用)”“制度优势”等等打造了离人本身、普通人(常民性)“距离”很远的“区隔”。从这个粗略的观察来看,安德鲁·塞耶指出的社会科学中的实证性与规范性思想的分离在我国当代已经很彻底了,无怪乎我本科从未意识到道德也可以是或说是研究必要视角。

况且布氏的理论也不是不美,对于喜爱它的人来说,它有一种冷酷的、尖锐的美。就像布迪厄自己说的“把社会学作为武器”,因此,道德情操只会拖慢他拔剑的速度。现在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是拥护科学主义维护学科正当性,还是和布氏一样姑且不论道德以保持理论穿透力,还是两者都不只是和我过去一样没意识到还有道德维度存在呢?

没有完美的理论,布氏理论缺乏道德考量且因其巨大影响力可能使后世社会学发展遁入道德虚无主义,因此《阶级的道德意义》的作者安德鲁·塞耶希望给布迪厄的理论补上道德的拼图。

前面虽说我过去没意识到道德维度的存在,但我对道德相关的经验有自发的兴趣,而且也是与阶层有关的。我的理论品味使我倾向于相信各个场域里都是有层级的,而这种阶层划分必然关联人的尊严、承认,以及负面的一些情感体验比如自尊受挫、失败不足感等等。我的本科论文立论就是基于Richard Sennet的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那是一本讨论美国白人工人阶级的认同与情感的作品。这基本和安德鲁·塞耶的关注是一致的,因此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他反复引用的很多学者我都很眼熟。

为什么阶级的道德意义很重要?作者开篇就给出了答案。阶级不平等影响人们的承诺和对益品(goods)的评价和追求何影响人们的伦理秉性(ethical dispositions)。换言之,斗争不仅仅是为了权力和地位,同时也关乎如何生活(p3)。

除了“关乎生活”这个核心立场,当代的社会思潮还有这样一种风险——即认为阶级不平等的存在是公正的,例如优绩主义就会解释阶级是按照功绩分配的,阶级就是你能力+努力的写照,完全消解了阶级原本存在的实体性,好像所有人都是从0开始一样。优绩主义把原本的阶级不平等隐藏起来,使得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关于阶级身份体验时感到加倍费解。大多数人认同并遵循着“能力+努力=成功”的等式,但是却是现实中的失败者,是能力不足还是努力不够?自我怀疑和否定又带来了新的痛苦体验。

以及,道德或许才是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的纽带。正如作者在第二章提到,道德思想包含一个generalizing moment,可以跨越社会群体的界限。社会学过于投入社会划界和“他者化”,忽略了我们受到他人的友善对待或恶意对待,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无关,不同社会群体的人都有可能这么做。

前六章给我最大启发的就是作者在讨论益品的性质的时候做了两种划分,一种是使用价值(use-value)和交换价值(exchange-value)的区分;另一种是内在益品(internal goods)和外在益品(external goods)的区分。

两种价值的区分肯定让人联想到马克思。布迪厄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可以相互流转就是从交换价值上来理解资本的,把它们都放在了一个没有言明的单一尺度来比较,得量化,不然它们根本不可比。安德鲁·塞耶却认为布迪厄忽视了这些资本,或者用他自己的称呼“益品”有自己的使用价值,这是从质的角度来说的。这是看似浅显其实极有洞见的区分,因为不只布迪厄、不只社会科学界,许多人在生活当中的处事逻辑也是只看交换价值的。举个例子,大学生上“水课”就是为了混学分、好成绩(交换价值),而不是为了在课上学到东西(使用价值);大学生做科研为了加综测评分、青椒科研为了发论文(可数且有等级指标),不是为了真正的兴趣和真正解决社会问题难点痛点。还有最贴近生活的——工作,很少有人把职业当志业,只是为了赚钱而已。只看交换价值的思考有什么危险呢?对个体而言最表浅当然是失去很多满足感等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对社会而言很容易滑入集体的虚无主义,因为做一切事都是没有其自身的意义的,只是为了追求衡量交换价值的那套标准(布迪厄说的各个场域中的规则)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人本身存在的正当性也被消解了,毕生所求只是受外在尺度的驱使,其自身存在是没有自足的根基的。

第二种区分和使用/交换价值的区分有部分是重叠的。内在益品是指自身就有价值的益品例如具体的成就、“卓越”的实践,外在益品是指给持有者带来相对优势的益品,和行动的性质无关。内/外在益品的区分和使用/交换价值的区分最大的差异在于内/外在益品不是商品的属性(这个我还没解读太明白,可能也要结合马克思思考),且更广泛地涉及活动、技能、成就、情感和承认。

内在/外在益品的区分是对社会学化约论的抵抗。作者举的例子是来自底层的孩子“不切实际”的抱负本身就很重要,这表明行动者对实践*及其内在益品的评价不能完全用社会学化约论解释(我:出身决定产生什么抱负)。这类实践*包含能带来成就感、社会价值以及到的目的的益品。我理解内在益品有点类似匠人精神的内涵——do something for its own sake。比如说我去健身房健身,社会学化约论就会说这是一种中产生活方式+社交名片(外在益品),但健身本身也能给我带来好的身型体态、沉浸和满足感(内在益品),这是咄咄逼人的社会学化约论不愿承认的。

排除道德维度的社会学至少混杂了两种阶级道德体验。

假如学科也有阶级(布迪厄也讨论过),社会学的位置是很尴尬的。和文史哲等古典人文“贵族”学科相比,社会学平民性很强烈。真“中了布迪厄的毒”的时候,你会觉得所谓经典、古典不过都是upper class的文化资本罢了,你不相信有不变的恒定的“高雅(the posh)”和“善(the good)”。安德鲁·塞耶也指出了“高雅”一词含义的双重滑移: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立场不认为存在真正“高雅”,所谓高雅不过是上层阶级发明出来给自己贴金的词汇而已,还要取信于民获得较低阶级的人的尊重,动机非常坏。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刘思达老师为什么说布迪厄对人性的假设非常丑陋原因所在。布迪厄式的社会学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阶级阶梯中的低位,向上突刺的姿态,将道德划作“伪善”都归属于要攻击的上层阶级的附属品,或者较低阶层为经济劣势辩护的说辞,不承认道德有generalizing moment。这种社会学形态就有点像“愤青”,既不相信“善”的存在又要进行阶级斗争,最后不过是伪善的支配循环而已。

但社会学和法学、经济学甚至新闻学等社科“暴发户”相比又很落魄,就像孔乙己一样有脱不下的长衫。这种清高体现在排除道德的实质是忽略了安德鲁·塞耶反复提及的常民规范性(lay normativity)。社会学的长衫的左边是它的实证范式,因此社会学者用数据认识人,用类型认识人;长衫的右半边是诠释社会学,用建构出来的一整套理论解释来认识人,用框架流程图来认识人。这种社会学无法“纡尊降贵”看到面目模糊的研究对象背后的挣扎、羞耻、怨恨、嫉妒等等(不)道德情感。明明是人的科学,但是却坚守物的范式,何尝不是异化呢?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