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符图谱》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图书,作者通过插图和文字巧妙地展示了符号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本书以幽默的方式介绍了各种符号的含义和用途,让读者对符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符号故事和历史背景,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知识。阅读《漫符图谱》让我对符号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日常生活中的符号有了更敏锐的观察力。
《漫符图谱》读后感(一)
最初對此書感興趣,自然是由於我對語言的熱愛,被其在漫畫中的魅力吸引了。在這裡我們討論的是廣義上的語言,亦即意識的翻譯,而非現今人們使用的口頭或書面的文字或具有複雜結構規律的模型。
這裡的語言不是language,更像是expression,一種表達。語言一定也是翻譯自意識的,我對翻譯的過程癡迷,無論在任何層面,漫畫和做飯以及做夢也都是一種翻譯。
我們先將意識翻譯,這時就有了expression,然後以符號或塗鴉的方式表現出來,以紙張或者聲音、器樂作為媒介,以此完成了語言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這本書像一本字典,很有趣,但我們讀這本書不是為了真的把漫符書作為講義和圖鑒,我們一定不是為了記住並只去使用這些漫符。如果讀者能夠把此書當做是一種語言的演變去研究,一定會發現更多樂趣。
人類的口語及文字已經相當成熟,其表現就是幾乎統一的含義和規律被一代代使用、輕微改變、繼續傳承。而漫符相較之下,更像是處於原始人時代,一切都還不是定數,即便有一定共識了,但個體性還是很強。因此,此書不是要讓畫畫的人和看畫的人被框住,而是跳出這個框架去觀察它。
不同的人,在同樣的符號面前產生相同或不同的理解,基於共識和誤解來使用這些符號,基於集體意識和個體記憶,基於直覺的解讀和深思熟慮的分析……
在看似沒有漫畫的生活裡,我們也在不斷地使用著漫符,例如emoji,顏文字,以及簡單的符號構成的一些表情。我們無時無刻離不開符號,紅綠燈上的小人、緊急出口、路牌、警示、廣告……
其實這本書可以被無限地寫下去,讀完此書的讀者將發現生活裡的語言學有多麼趣味恆生,語言學終於可以不再是學者的專屬了。
我讀此書之後最好玩兒的發現在於,最簡單常用的漫符就是我們的五官組合,我們真切的表情,也是意識的第一手翻譯,直接保留了我們意念的頻率和指向,精准度也是最高的,不過依然,既然是符號、翻譯,就一定存在誤解。
而所謂誤解,在字典裡,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一詞多義了。實在是很有意思。
書裡也有許多漫符是我沒有注意到過的,看著很陌生,用起來也覺得有點生硬,大概也是有地域特色吧。
作者以四格漫畫為“例句”,讓運用漫符變成了一件簡單輕鬆的事情,特別偉大的一本書,很棒的研究,無比喜歡。
《漫符图谱》读后感(二)
每个做漫画出版审校的编辑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在读这本漫画时,我时不时会浮现出这个念头。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本《漫符图谱》应该是漫画知识的知识科普漫画。(笑)
这是漫编室新近出版的一本书。
作者河野史代,日本漫画家,代表作是改编成大热动画电影、真人日剧的《在这世界的角落》,走的是以恬淡、温暖的风格表达对战争、社会进行思考的路线。
而这本《漫符图谱》也是她对漫画思考的总结。
漫画是有符号的。
角色头上表出三滴汗,表示紧张、尴尬、着急。
眼睛变成心形,是对关注人或事物的喜爱、热恋。
头上冒出一团乱线,表示无语或想不明白……
猜一猜,这个分镜里有多少个漫画符号?
这些漫画符号,简称【漫符】。
作为漫画读者的我来说,这些符号就像呼吸空气一样,习以为常。
但是当看到作者将这些符号整理,归纳,分类,并用漫画展现出来时……
这些不曾在意的小细节成为了夺目的主角,明晃晃地对我说:
作者是如何让这些符号登上舞台的呢?
她援引了(可能是)日本最古老的漫画《鸟兽人物戏画》的各种角色:兔子、青蛙、猫头鹰、猴子、乌龟……
用这些生动活泼的角色,通过四格搞笑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每个符号的作用。
比如一条蜿蜒的曲线带着一片枯叶,在漫画里,它常表达两个意思,一个冷风扫过落叶,一个是空荡凄冷。
那要如何传递这个意思呢?
如下图:
缠着围巾的兔子走在枯叶吹过的街道,她要去看望没来学校的青蛙同学。【这是这个漫符的第一次出现】
但是去到青蛙同学家时,客厅却空荡荡。嗯,他们去哪了呢?【此时又出现了这个漫符,表达冷清】
客厅有个指示,说有事打开地板。
打开之后,发现青蛙一家在地下围着烤炉看书休息。青蛙同学对探头下来把学校东西送给他的兔子说:抱歉啊,我正冬眠。
【这里又严格契合了四格漫画最后一格要反转搞笑的规律】
在这本漫画里,你会看到100多个漫符的漫画故事,每个故事的动物们可爱好玩,独具个性,而作者也尽力在每一则漫画里展现一个漫符能使用的多种场景。
当我把视线移动到这些细节的时候,才意识到:“真是辛苦你们这些小绿叶孜孜不倦的付出哇~”
回到开头,为什么我想给漫画审校的编辑看这本书。
这也是我最近在播客和朋友提到的某个我们忽略到的问题:
漫画,其实是有阅读门槛的。
不仅是初接触漫画的小朋友,连大人也用他们惯有的思维,来曲解某些画面表达的意思。
漫画审校闹出来的笑话还真不少。
不说对台词文字莫名其妙的修改。
我有个漫画家朋友,他画了一个漫画,经常要做各种画面调整,常常叫苦不迭。
最近又被打回来重改一个画面:角色遇到一个尴尬的事,紧张得一只眼睛演闭一只眼睛睁开,惊慌失措。
审校把这个眼睛标出来,说:不合理……
很搞笑是不是?也很荒诞。
外人听起来像笑话,苦的是创作者。
真的有太多类似这样咂舌的事,才觉得,这样的漫画知识科普漫画,至少送给相关人员看看学习一下。
作者在后记也说到为何要做这个漫画。
她的母亲是看不懂漫画的。
而且的确有很多人也和她母亲一般,看不懂漫画。
基于这个理由,作者把【漫画符号】单拎出来,让大家从四格漫画里,去接触在漫画里的隐藏线索。
虽然在作者创作过程中,她母亲去世了。
不过,这个世界上,多了一本这样的小漫画,也是幸事一件。
如果你是标准的漫画爱好者,可以读一读,加深对漫画的理解。
如果你从来没读过漫画,也不妨读一下,先不说理解漫画,至少,四格里的动物们,真的很可爱哟!
《漫符图谱》读后感(三)
从我们开始推出第一弹时,就遇到不少人问:“漫画到底怎么读?”
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读?画面里的箭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那么多种字体和字号?不同的对话框代表什么?
《漫符图谱》,河野史代 著
第六弹的最后一部作品,就是河野史代的《漫符图谱》,它是目前相当少见的漫画符号趣味科普,非常基础的漫画表现论。
什么是“漫符”?就是漫画特有的表现符号。
漫画是平面而静态的媒介,既无法运动,也没有声音,所以漫画家们为了拓展漫画的表现力与可能性,开始使用拟声拟态词,以及各种漫画符号。
这些漫符,来自一代代漫画家的创造和积累,同时也为后来的漫画表现提供了基础与参考。
河野史代就收集了一百多种漫画符号,讲述它们的缘起、延伸和用法,并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展现了它们实际的应用方式,希望能让喜欢漫画的人,进一步了解漫符背后的故事,也为读不懂漫画的人,提供一个友好的入门。
关于“音符”的用法——
②(复数出现时)多用于表现真正的音乐声。
关于“水滴”的用法——
关于“补丁”的用法——
本书的目录也兼具索引功能,贴心地把漫符分成三大类——
可单独表义的漫符,需要附在某人或某物上的漫符,以及属于动作或身体一部分的漫符。无论是表现动物的鸣叫或无机物碰撞发出的音响,无论是高兴时的喜悦还是悲伤时的静谧,都可以使用符号。
除了漫符的缘起、分类和用法,河野史代也在书中说明和演示了漫画的阅读方式和画格顺序——
气泡框形式、字体字号——
以及经常在背景里出现,表现各式各样的场景气氛或状况的“效果线”——
更有趣的是,《漫符图谱》中的角色形象,来自《鸟兽人物戏画》,这是日本的国宝绘卷,其中将兔子、青蛙、猴子等动物拟人化描绘的一卷最为著名,因部分手法近似现代漫画,也被视为日本最古老的漫画。
河野史代选择其中形象来科普漫画符号,不得不说是用心精巧。
《鸟兽人物戏画》(12世纪-13世纪)。
《漫符图谱》的封底。2018年
而她画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为自己那搞不懂如何读漫画的妈妈。踏实、不炫技,为讲清“漫画怎么读”的耐心与欢乐,每页可见。
并希望你觉得:“有这样一本书真好啊。”
以后,你向朋友安利一部漫画作品时,如果遇到朋友说“漫画怎么读啊”“感觉看不懂”“阅读顺序是怎样的”“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时,就可以送对方一本《漫符图谱》,可谓省心又有趣。
《漫符图谱》读后感(四)
缘起
之前曾有位朋友邀我写篇关于漫符文章,但说实话,尽管我总是看到它们,却从未想过要特别的关注它们,或者深入的了解它们。于是为了写这篇文字,我在网找文献,还问了xj关于日本漫画中漫符的事情,xj说他也不太了解,甚至是因为我问了这个事情,他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专门的词汇,想想我当初也是因为看这本书时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个专门的词汇。于是,在xj那,我成了研究漫符的人。漫编室找到我的时候,就转述的xj的这段话,这也就是这些文字的缘起。
但实在的说,我即没有符号学基础,也不太了解日本漫画,我只能从我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操作上说它们。但好在漫画中出现的元素都是有意义的,所以,这篇文字,权当是一个引子,或者一个视角。
1 充满疑问
在我准备写这篇关于漫符的书时,也就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躺在沙发上,把每页出现的文字与漫画中对应的示意一条条的做了批注,并将自己的疑问以及平日使用中的不同观点写在了每个页面上。
实际上《漫符图谱》这本书我之前看过,那是在六年前,我的编辑在台湾逛书店时买了它的繁体版,看到书后,我们一致觉得这本书太好了,我一直觉得好的书都有一个共性,也就是将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最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本书就是这样。
那么,现在呢?我在看这本‘当时觉得非常好的书’时,却在一页页的‘挑毛病’,而且我发现,如果自己将这本书视作论文参考资料来看时,它似乎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也就是同时,我打开了漫编室在码字人书店做的直播链接,这是第六弹的新书发布会的现场,正在我迷茫的时候,有了这个直播的出现,我想有些不解的问题,或许可以听听编辑是怎么说的。我继续一页页的划线,并同时听着直播。在批注上,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似乎是无止境的,我的疑问会越来越多,且为了求证这些疑问的答案,或已超过了我要写一篇关于此书的评论文字。我忽然想起之前看繁体版时,读过作者的一段通过漫画画出来自述,为了确认我的记忆,我翻到了书的后边,这是关于她为什么做这本书的一段记录,她是因为母亲看不懂漫画【图一】
图一
所以才做这本书的,也就是说,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说是一本向母亲介绍漫画的‘说明书’。看到这里我便释怀了,因为在阅读书中漫画部分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一种沟通的语气,且很多文字的注释也很温和,像是给孩子或者老人慢慢的读句子般。
所以,我应该清楚这本书所针对的读者,它并不是一本纯粹意义上的字典,而更多是一本私下里向不懂的人解释常规用法的图例合集,只不过它以一种类似字典的格式表现出来了。
2 另一个事情
在一边看书一边听编辑讲书的同一时段,朋友转发了另一个直播,是关于原生艺术的,我自己十分喜欢这类,当然我也有很多缘分与此有关,比方我的画廊做过几期的素人艺术展,妻子在研究生时期是一直在研究原生艺术的,甚至她出去驻地的时候,也在查找相关资料,家中至今还有很多当时买到的原生艺术的资料和书籍。我听到讲座中,由瑞士洛桑原生艺术博物馆馆长介绍的原生艺术作品,她讲到:“这些现在被定义为的原生艺术家的人,之前有些是在精神病院中的,他们从事绘画,并且这些绘画并不是给特定的人看的,只是他们的一种表达。”然后她又说:“现在我们在精神病院不会再看到类似这样的‘艺术家’了,因为他们已经被放置到了其它地方。”我忽然注意到这种‘提取’的方式,当我们意识到一种反复出现的东西后,也就是发现了精神病人的绘画在某种程度上是艺术的时候,这些绘画便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呈现,当这种价值出现后,这些作品与完成它们的精神病人,就被称为是艺术与艺术家了。
3 共通性
所有事情都不是偶然出现的,我会发现,这些画被变成作品的过程与一些特殊的线条被提取成漫符的过程有某种共通性,这也是在我阅读这本书时体会到的。当我们现在定义这些出现在漫画中的一些特别的‘图或线条’时,并在一定范围内,找到了它的规律,它便被集中的拿出来,当作一种符号去解释。但我们应该保持察觉的是,这些符号在具体场景中的出现,它确实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替代或加强图和文字的功能,以达到更明确的传达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途径。
4 可能的来源
现在,我想让大家再次回到那个还没有漫符概念的漫画世界中看看,比方在早期漫画中,作者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与读者沟通——也就是‘角色表演’的方法,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也同样具备所谓的准确性。那么,在什么时候人们注意到了这些在画中的‘符号’呢?最开始的几个符号都是与运动有关的,它有几种可能的来源,其中最重要一个分支是——动画,这种符号的加入,是否是一种新语言(动画)出现后的借用呢?就像我们把一些外来语直接使用到汉语之中一样(我们可能会知道,日语更甚),这种借用是为了让人习惯于一种新的视觉习惯——运动感呢?而这种运动感,在本来(也就是早期的漫画中)可以不需要注释的漫画表演中,被强行安置了。我们来看看速度线,在书中被解释为视觉残像【图二】,先暂且不管它在方向上的问题,仅就这个原始的来源而言,它一定是摄影术之后才出现的,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早期的速度线,它的来源中倾向方向的部分是多于倾向残像部分的。当然,这只是解释问题的角度不同,这点与所有语言共通,没有任何语言是可以同步解释所有面向的。与此相似得是,‘漫符’这种东西的含义,也是解释这种替代性的一种角度,它并不是全面的。
图二
5 修正与变体
图三
在漫符中,有几个地方可以深入的探讨,此处仅作一个引子。比方,书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引申义的漫符,这点很像文字语言。其中“水滴”【图三】这个符号,书中写道“它原型为水滴,表现湿漉漉的状态(这是一种引申),然后在出现于角色身上时,它又表示流汗或泪水(这是一种在物质上的相似性),接着又解释道“但比起表现真正的汗水和泪水,多延伸为会导致出汗或流泪的心理状态(如感到抱歉或伤心)。”(这又是第二种引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符号,也多由这种类似的层级关系而来,不知道您在实际的感受中,是否意识到,这种引申实际来源于我们对一个东西的看法的递进吗?
让我们再次回到来源上,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从没有漫符的漫画变成了有漫符的漫画呢?其中在其他语言影响下的互动关系是不可忽略的,人的视觉观看有一种整体性,虽然我们分为不同的媒介,或者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我们会自动的在其中找到一种关系,漫画中的图是一种静态的移动方式,也就是需要你去阅读它才会‘动’起来,您可以注意到,这里的‘动’实际上并不等同于动画或电影的‘动’,漫画的动更多是一种关于‘动’的假想,也就是建立在两格关系中的一种想象,并且在可以动的观看媒介没出现前,人们看到的动的故事,多来源自表演,舞台等同于格,而表演者等同于角色,但方向和力量感,以及最为难画的速度,您会发现它们在漫画中只能通过背景和前景的关系来表现,在人们逐渐习惯于另外一种新的语言(动画或电影)对速度的表现后,特别是如果我们看到了胶片在播放时的运转后,应该会很直接的得到一种画法,也就是相对于眼睛跟踪的角色外,形成角色在运动的,其实是角色过去的时间,而时间在图像上的流逝,也就是可以用它的残像来表示,但和上面说的一样,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描摹角色的样子来体现残像的话,您也许会发现,如果它被画技拙劣的画师绘制时,它可能看上去并不能到达‘速度’这样的含义,而说不好会显得像灵魂出窍般。所以,将水平移动的角色用水平线的方式勾勒出它的轮廓是最两全其美的方式。这些按照轮廓描出的线,由于有了共同的认知,便可以产生出变体,比方减少它的宽度,甚至只是粗略的绘制几根线,就像现在看到的这些漫符一样。
图四
所以,现在我们的看到的漫符,就其来源,一是源于对某些语言的表达借用。二是源于某些语言的引申义。然后,这些再通过互相的叠加生成新的漫符,如【图四】,我们以由对话框概念引申出的各种变体漫符举例,您可以发现其中即存在层级关系,也具有引申的变化,左侧是减少,右侧则为增加,我们可以看到某些漫符是需要参与到表演当中的,这也就是这本书中为什么将漫符分做几大类的用意,而有些漫符则可以独立存在。
6 结语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漫符在漫画语言上,并不是一种必须性的存在,它只是一种用于强调的符号,它具有将表达准确的功能,就像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句话的所有字知道它的含义,如:“快跑啊”和加入感叹号“快跑啊!”,其实我们在阅读出来时,这个感叹号并不会影响什么情绪,只是您可以知晓这种在文字层面上的强调。漫符就是这样的存在。它是一种语言进化必然得到的东西,当然您在阅读这本书时,可能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符号啊(其实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存在,这也从另一面说明漫画是种比较系统的语言),而且在这之外其实还有。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有些符号是用于一般情况的,也就是它已具备普遍性的含义,并且不会有巨大改变。有些则是特殊性的,它会根据时间或时代改变它的含义,这种在引申义的漫符中居多,当然您也会发现,某些引申义在经历了一定时间后,便被固定了,变成了一般情况的漫符,而有些则转向成新的释义。
希望这段文字能为您了解漫符是什么做一个辅助性的引入。所有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漫符也一样,我们需要知晓其各自的用法,并在足够开放的层面去运用它,以达到最大的可能性。希望有更多人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