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你知道的太多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你知道的太多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1 04:35:19
你知道的太多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1-11 04:35:19   小编:

《你知道的太多了》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描写了一个关于知识和权力的故事。主人公因为知道太多而成为了政府的目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命运,探讨了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发了对权力和控制的深刻思考。

你知道的太多了读后感第一篇

与我不同,小驴是对待写作很严肃的人。第一次读他的小说便能体会的那种男人写作时别致的认真与深刻。他是一个很直接的人,家里面的陈设归类整齐单纯。他自称自己很慵懒,却还是很细致的把自己读过的喜欢的诗用便利贴贴起来。尽管我是个读书向来不求甚解的人,见着别人这样用心也是不得不钦佩的。

三十而立的小驴同我们一样对人生对这个时代充满着困惑、迷茫。作家眼见的事情多,真正能细致深刻描述下来的少。这一本书算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男人对人生的感和悟吧!也许并未能达到文成泣鬼神的境界,看看他所见所闻也未尝不是一种对自身的拔高。小驴这本书的名字起得很好《你知道的太多了》,让人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知道些什么?我们想要知道什么?我们口口声声的说着要爱要幸福,我们真的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诉求吗?长久的思索,也许并不一定能寻求满意的答案。但我们依旧要去思索,我们的存在、价值以及意义。也许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悲剧,也许人生并不可知,但我想让它壮丽哪怕是昙花一现。也不要萎靡不振的死。

我想作家天生就是要用来发现问题的。小驴,加油。

你知道的太多了读后感第二篇

郑小驴有丰沛的想象力,灵敏的感觉力,文字的鲜活和精准已非同寻常。如能获得思想和经验感受的持续补位配置,定能根深叶茂,一飞冲天。

——韩少功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一个年轻人有思想,且将之表达得恰到好处,必是历练的成果。郑小驴的文字,是值得期待的。”

——葛亮

一个被低估的作家。

——阿乙

小驴的文字像个拳头,很快就读完了,但是闷在心里很久,仿佛一个有脾气的活物。手工点赞。

——冯唐

你知道的太多了读后感第三篇

2011年,我在刚刚创刊的纯文学杂志《天南》首期刊上第一次看到了80后作家郑小驴的名字,过了不久便见到本尊。当时我对他一无所知,仅仅只读过他在《天南》上刊载的中篇小说《弥天》,我们没什么可聊的,再说可以看得出来他非常腼腆内向,我也不奢望第一次和他聊天就能成为亲密的朋友,我们只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便互道再见。

然而正是这次会面,却让我产生了了解他的欲望:他仅仅比我小几岁,却写出了十分成熟的小说,文学上的前途不可限量,虽然我没有从事文学创作,但毕竟是中文系毕业,克制不住地羡慕他的才华。我想了解他,他那时已经落户《文学界》杂志。小驴实在是一个不太善谈的家伙,不善谈到让人怜惜。一次酒后,仗着自己毕竟比他大几岁,虽然他并不在场,我还是忍不住对他当时的女朋友说出了这种怜惜,我说小驴封闭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你应该承担起他与世界沟通渠道的责任。

可能是他的女友将我酒后的胡言传达到了小驴的耳中,自此之后,我们再见面时,小驴对我亲切了很多,看得出,他将我当成了朋友。我们的关系随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小驴搬到了与我相邻的小区,走路二十分钟可到,开车仅仅需要五分钟左右。我到他的书房去聊了两次,到他家吃过几次饭,和他一起散步聊天。他将自己新出版的小说集送我,我开始收集、阅读他以前出版的作品,开始知道他的生活经历和写作经历,我在慢慢地了解他,即将了解他创作的全部秘密。遗憾的是,他在长沙最快乐的时光倏忽而逝,而我作为他当时信任的朋友之一,偏巧担当了尴尬的角色,再见他时,我们彼此之间都难免掺杂着小心,说话的情绪话题的范围都无法放开——他本身就不是一个放得开的人。此后,我突然得知他已经决定离开,前往海南,入职《天涯》杂志。

我没有为他送别,我在期待他的回来,我始终希望有一天能了解他创作的全部秘密。此后的日子,除了在朋友圈为他的跑步点赞,也没太多交流。忽然有一天,他将最新出版的随笔集《你知道的太多了》送给我了,我以前就知道他在编辑这部作品,他甚至曾经为遥遥无期的出版而感到绝望。因为拖延症而忙碌不已的我还没来得及翻看这部新作,他便回来了,为这本新书做宣传,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初第一次见面时的郑小驴。在新书发布会的现场,他面红耳赤地表示自己不太善谈,仅仅十分钟不到,说完这本书的构成之后,他便将现场交给了主持人。好在当时在场的,大多都是文学圈的朋友,大家对他的木讷早就熟悉,并不觉得场面尴尬。他回来不过两三天,却有太多的酒局早就在等待,我们没有机会聊天。直到回家清理要运到海南的东西,他打电话让我给他送一个充电宝,我才踏进他的家门。一天后,我再次在诗人远人家见到他,他似乎尚未从这几天的沉醉中醒过来,我和远人聊天,他没有参与。等到晚餐时,我才知道,他又要前往北京,去中国人民大学读创意写作的硕士。虽然有些经济上的压力,对他的文学道路来说,这当然是好事,我看得出,他开朗了不少。

郑小驴是第二天凌晨的火车,我在当晚终于打开了这本《你知道的太多了》。老实说,我并不喜欢这本书第一辑的文章,我觉得小驴并不适合就公共话题发表议论性质的言论,这倒与他的素养无关,我知道除了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他也读过不少社会评论性的书籍,对徐贲尤为赞赏,然而正如他说话时经常会情绪充满胸腔却憋在嘴边磕磕巴巴吐露出来一样,他对社会上各种负面的现象有着极其强烈的正义感,你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到他的赤子之心,然而文字中却难免有着他性格中的那种内向,拧巴,我不觉得读起来让人舒畅,此前没有接触过郑小驴的文字的人,甚至可能会产生这个人文笔不行的误解。但是如果这位读者能够先读到第四辑“芭茅溪札记”,第五辑“散文”,就可以领略到他的文笔到底有多老练,他对底层生活对底层人的那种关切有多么本真多么深入骨髓。

对于早就接触过他的我来说,《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二辑“云南好色记”简直让我目瞪口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神采飞扬的郑小驴。他写自己在《大家》杂志的朋友,写自己在云南见的人,在云南吃过的东西,在云南看到的风景,都是活脱脱一个快乐少年的语调。他在洱海边骑车,车被横风吹倒,即使不在现场,你都能透过文字看到他笑着倒下笑着爬起来,感受到他的开朗愉悦。这样一个少年,怎么就钻进了“百愁之门”?

《百愁之门》是第三辑中的一篇,也是他回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创作谈。这原本是我最想了解的部分,“我是怎样开始写作的”,然而这也是作为朋友读得最为伤感的一辑。在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郑小驴从童年开始就已经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无法融入同龄人,无法交到朋友,他没有其他途径,只能渴望“讲故事可以让他们臣服于我”。他和盘托出自己最核心的秘密,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作家的文字背后,有多少生活的酸楚(他人的,自己的)。他的故事终于可以使我们臣服,但是有什么用呢?在小说中,他可以去探索揭示最幽暗的人性;在生活中,面对最简单的花招却依然茫然无措。“对这代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像前几代人那样靠文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但是已经走上了这条无法回头的道路,除了怀揣“无法与身边人分享的孤独”继续前行,还能怎么办?也许这本《你知道的太多了》不会有多少读者,也许郑小驴的小说也不会有太多读者,但是,小驴,我们还是可以为自己找到慰藉,起码,“生活在报复你,文字在偿还你”。

发表在《中山商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