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精选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21 09:50:58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0-21 09:50:58   小编: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一)

追随者与被追随者其实是一个人,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是同类。 通过旅行的方式来逃离现实的生活。他总在创造离开,却从未有过终点,离去的或归来的。 他一直在思索这种生存状态的意义,但总是陷入更深的疑惑。我的想法是,被追随者就是追随者的另外一面,潜藏于内心或者内心所向往的一面,然而他还未能达到,便被黑衣人身上的某种特质无限的吸引着。文中说到“那个有更多钱的人拥有着更多的爱。”因此他只能是那个追随者,在追随的过程中寻找深层次的思想。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二)

三段旅程犹如三段人生,第一个故事,一段发生在旅行中难人可贵的友谊终究还是被现实打败,犹如恋爱中的男女,当初意气相投然而他极为敏感而他却从未发现,暗地里的较劲最后的分道扬镳,没有谁对谁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若干月后的重逢显得尤为尴尬~

第二个故事在异国他乡,茫茫人海中他认识了他,寥寥数语但彼此产生了一种难以说清的感情,内心纠结,想摆脱眼睁睁着看着对方离去但又抑制不住追上去的冲动,待短暂的分别后毅然踏上了瑞士之行,享受了几周的愉悦最终还是选择默默地离开,无奈结局依旧悲凉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三)

追随者与被追随者其实是一个人,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是同类。

通过旅行的方式来逃离现实的生活。他总在创造离开,却从未有过终点,离去的或归来的。

他一直在思索这种生存状态的意义,但总是陷入更深的疑惑。我的想法是,被追随者就是追随者的另外一面,潜藏于内心或者内心所向往的一面,然而他还未能达到,便被黑衣人身上的某种特质无限的吸引着。文中说到“那个有更多钱的人拥有着更多的爱。”因此他只能是那个追随者,在追随的过程中寻找深层次的思想。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四)

简单来说是三个中篇小说,相互之间联系不大,最喜欢第一篇和第三篇。 这个是我从开头,中间,最后都觉得要打五星的(可能第二篇略微逊色一点,第一篇和第三篇真的很对电波)。 看了一半看豆瓣评论说第三篇一般般,我还没报多大期待,没想到神中神。矛盾爆发的太好了 寒假最佳的小说之一,刚开始有点不适应那些他,我,他,后面感觉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巧妙,有一种突然的灵魂出窍感。文笔很好,故事情节也够曲折,第一篇和第三篇的矛盾尤其爆发的好,第二篇的矛盾反倒没那么印象深刻。翻译也很好,至少我看来是够通俗易懂而且作者那些离奇抽象的比喻也能够体会到。吹不动了,反正真的好看。yysy读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大冰之感...都是旅行和写过去的同伴。就是大冰已经四五年没读了( 不知把它推荐给喜欢大冰的我妈她会不会看,想让她看第三篇... 短评写不下了我去。。第一次 然后我就又写到这里了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五)

看这本书的全程我在思考“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什么,文中提到了一句与题目相关的言论:“他在他古老的国家里游荡了好几个月,从一个空房间流浪到另一个空房间。”似乎这整个社会没有他可以容身的地方,没有一个唤做家的地方。或许,对他来说,哪里都是陌生的吧。

即使是与朋友交换联系方式,他也无法填自己的地址,而是填了他朋友的地址,经常可以看到的是他的“漫无目的”的旅游,而这本书是一本奇特的游记。

这本书总共讲了三次旅行经历:第一次与德国人莱纳结伴同游莱索托,一个在痛苦中享受的“哲学家”,一个漫无目的的旅行者在路上的偶遇,一次旅行的点点滴滴,价值观的碰撞最后让两人离开。

第二次与一个三人旅游小团体在非洲逡巡,似乎有朦胧的同性恋情包含其中,不戳破亦不说破,想见面又不敢见面,离开的痛苦与逐渐的淡忘,究竟哪个才是真相?

第三次是与躁狂症好友安娜去印度。这应该也是三次游记中让人看的最难受的一篇,这篇唤作“保护者”,简单看似乎是达蒙对安娜的保护,但“保护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亦有一个重要之人——安娜的女友。让人心疼、却不让人可怜,这便是安娜。

达蒙的这本书看完之后我还是存在大量的疑惑,或许需要慢慢地思考才可以解答这些问题。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六)

慢慢地喜欢起这部小说 最开始只是好奇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小说主题的转变(国内译介兴趣的转变) 以及奇了怪了的刻意印虚了的字体以及裂痕(多么神奇的装帧趣味,迷,真不是我拍虚了,也不是我拆书的时候划裂了)

第一人称限制视角,追述,回忆,将当时的自己客体化为“他”。 刚开始读的时候,挺混乱的,读进去,挺好。

第一章“我”在希腊偶遇一位德国男子,迷之吸引,男子追到了南非,两人去南非国中国莱索托徒步旅行,中途分手(the follower )。 第二章北上,深入非洲大陆,遇到一位瑞士男子(the lover),四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冲动,一次真正的宁静,家的建构,但爱人却逝去了。 最后一章the guardian,试图承担起朋友生命守护者的身份,来到曾带给自己宁静的印度,但这个生存环境和非洲大陆一样恶劣的国度,没有带来拯救,反倒卷入更多的刻意回避的社会关系,承担更多人的苦痛。

那个一直平静客观观察自己的自己,最后应该是没法维持存在了。依旧在从一间陌生的房间进入另一间陌生的房间。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寻找自我的成长或者公路小说,也不是eat,pray and love和遮蔽的天空这样的“东方主义”,在异域自我救赎的小说。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七)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作品,分为三个章节:追随者、爱恋者、保护者。译者将整个故事概括为主人公达蒙的三次旅行经历:与德国人莱纳结伴同游莱索托,与一个三人旅行小团队在非洲逡巡,与患躁狂症的好友安娜去印度。并写道在2010年9月,加尔格特接受采访时承认小说是以他自己的三次重要的旅行为基础写成的。在小说中,叙述者本人、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构时时发生着分裂与合一,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氛围。

在书中达蒙在旅途中遇见的各种人物,在每个人物中都感受到了另一个自己。小说对于旅行者的描写极其深入人心,尤其在第二章爱恋者中,作者写道:“在他最清醒的时刻,他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对人、对地方或者对事物的爱的能力,他不爱绝大部分人、地方和事物。没有爱,一切都失去价值,一切都无关紧要。” 这段描写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作者对旅行的意义更有着深刻的思考,“旅行不是庆祝,而是一种哀悼,一种挥霍自己的方式。他从一个地方流浪到另一个地方,动力并非来源于好奇心,而是源于定居某处带来的恼人的苦闷。”“他想,如果我与某个人在一起,与某个我爱的人在一起,那么我将会爱上这个地方,甚至也会爱上这座陵墓,我会为自己来到这儿感到快乐。”这本书从始至终都是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与自己对话,对自己做着深入的剖析,而人性中的共性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旅行不仅仅是前往新地方,探索陌生文化和风景,更是一种离开已知审视自己的过程。当置身于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时,将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做法产生质疑和反思。

读罢此书后,我认为书名中所指的“陌生房间”不仅仅指代旅行中住过的各种房间,以及在这个房间内所遇到的人,更是将整个世界形容成一个广阔的房间。其中虽然有描写风景的部分,但更像是一种衬托,用来展示内心旅程的变化。这更是自我认识的一个过程,更象征着自己内心的变化和对环境的感知的体验。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八)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行的路上,就在他书中所说的那个陌生房间里,找自己。

——南非出过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迪默和库切,他们都写种族冲突,反思种族隔离政策对社会成员的杀伤力。可1963年出生的达蒙·加尔格特却不一样。他正在努力抛却南非作家只能写“种族”的标签。本书收录的《追随者》《爱恋者》《保护者》三个短篇,写的是旅行者达蒙在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回忆即虚构”的写作宗旨在他的小说中贯彻始终。达蒙在小说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要高于戈迪默。如此看来,他的《好医生》入围2003年布克奖时,评论界大叫“走开,库切”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可以说,他是南非文坛的希望。

——有趣的是,达蒙所写的不是我们传统意义的“旅游达人”,而是一帮“闯世界”的人。他们是居无定所的流浪者,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然而,即便在这种高强度的未知、变化以及冲突不断的生活条件下,达蒙仍然清醒地认识到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里的身份变化。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自主意识和自知精神。

——在《追随者》里,达蒙与莱纳从偶然相识到结伴而行,他们认为彼此是同类。可由于习惯和认知的不同,却发生了一系列冲突。比如莱纳有钱,一切开销都由他付。那么他就占有了旅程安排的支配地位,这让达蒙觉得很不舒服。达蒙自嘲地写道:“一个人在旅行中拥有多少钱,就标志着他得到多少爱。”所有类似达蒙、莱纳的穿行于世界各个角落的旅者都以为自己逃离了社会,而且正在被社会边缘化。可是,他们不曾想到:旅者之间正在形成一个新社会,而奉行的正是他们想要逃离的原生社会的游戏规则。这正是他们痛苦的根源。旅途中未见快乐。这也恰是达蒙写的“旅行不是庆祝,而是一种哀悼,一种挥霍自己的方式”的真实写照。

——这本书有点像塞利纳的《茫茫黑夜漫游》。与之不同的是,达蒙选取了三个片段,举重若轻。那些无根的,一场又一场的身不由己的旅行,湮没了我们漫长的人生。可那又有什么办法?我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房间,也无法操纵人生这趟旅行。

(原文发表于《文汇读书周报》第1645号,2016年12月19日发行)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九)

旅行这件事,空间上的意义往往是次要的。兜兜转转,那些风光的不同,终究会因时日逾久而模糊不清。可另一方面,每一次聚散离合,在人们心上留下的印记往往深刻而持久。我们旅行,遇见每一个人,又和每一个人告别。在世间,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真正拥有任何自己之外的事物,可是如果走得越远,陌生也会变得真切。

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正是这样一部诠释“旅行”意义的作品。作品共分为三个部分,是叙述者达蒙三次不同的旅行经历。从欧洲到非洲,从南非到印度,达蒙在陌生的地方,遇见了各式各样陌生的人。往往由陌生到熟悉只是一瞬之间,但当熟悉变得再次陌生,之后却是久长的等待和空白。

旅行遇见别处、遇见他者,最终遇见的,却只能是深处的自我。这显然是个十分孤独的断言,而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中,达蒙的经历也正恰切地证实着这一点。他最初的旅行是为了逃避,逃避某时某刻熟悉的生活带来的压抑与窒息,于是他满怀情感上路,也将自己的情感投诸一个陌生人身上。或是爱恋或是向往,这种情感在若即若离之余,总让人期待而释然。

作为一部同性题材的小说,作者加尔格特干净而节制的笔法使得情感的表达变得格外迷人。全书不见丝毫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柔软缓慢的笔触却令人为之动容。在与第一次旅行作别后,第二段行程达蒙走得更久更远,遇到了更多同伴,也更在人群包裹中体会到孤独和孤独意外的喜悦。“重逢的喜悦包围着他们,几个人大声大叫,不停地拍打着对方的肩膀。仅仅是五分钟内,世界就改变了模样,这个在他看来肮脏的、危机四伏的小镇突然充满了活力。”这段写在达蒙与旅伴们重逢后的文字,难得地以直接的方式,展现了人物的情绪。越孤独,越渴望爱,渴望陪伴,渴望重逢,渴望不再分离。

可达蒙毕竟是一个旅行者,告别也必定是他所熟悉的仪式。但在最后一次旅行里,其意义却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升华。达蒙不再是个不必忌惮任何发生的游览者,或者是期待艳遇的孤独症患者。他的朋友遭遇了意外,而他必须陪伴着她,走过一段惊险而揪心的旅程。他成了一个守护者,责任使他的旅行增添了全新的含义。

起飞、降落、抵达、告别。地点的周转在这本《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中可谓司空见惯,但我们却丝毫不见有关风景的描述。这只意味着,所有风景对于“所有”达蒙而言都微不足道——他遇见的自己,在每一个陌生的房间里,或让他牵肠挂肚,或让他体会到生命的重负或情感的丰厚。不变的,是一切依旧陌生,而永远陌生,才是旅行的意义。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十)

对于游记一类的书,并不怎么感兴趣。但是这本《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作者用了一个另类的角度来叙述作者的三段旅程。这里几乎没有风景描绘,更多的是对旅途中发生的故事和遇见的人物的刻画,以及对自己心里感受的记录。

三段旅程:

跟随者:在希腊旅游时,达蒙遇到来自德国的莱纳,互有好感,旅游结束后,二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并开始通信,直到达蒙邀请莱纳到南非,一同策划并开始了一段旅途。两个不同的人走到一起,相互吸引,开始了二人的徒步旅行。可是一天又一天的朝夕相处,二人的不同也渐渐显露,矛盾日渐突出,莱纳的漠然和领导者作风让达蒙无法忍受,于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二人分道扬镳。莱纳继续旅程,达蒙则掉头回家,自此关系破裂,再无修复的想法和可能。尽管二人此后在街头相遇,也是相遇不相识。

爱人:在南非旅行时,达蒙遇到了来自瑞士的双胞胎爱丽丝和杰罗姆,以及来自法国的克里斯汀,于是结伴同行了一段日子,直到杰罗姆一行人必须回欧洲。期间,达蒙虽然与杰罗姆并没有多少单独相处的机会,但二人直接升起的情愫却是不争的事实。没过多久,达蒙应邀去了瑞士杰罗姆家,见到了一身戎装的杰罗姆,相处了一段日子后,达蒙游历欧洲,却没有兑现再次去瑞士的想法,给了杰罗姆一通电话之后,就回家了,然后,就收到了杰罗姆的死讯。

守护者:第三次的印度旅行中,达蒙有了一个同伴,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好友安娜。他给安娜安排了一段旅程以做疗养之用。但照顾精神病人的工作让达蒙精疲力竭,终于难以忍受,尤其是当安娜自杀被抢救过来以后,尽管大家都努力让安娜活着,但不得不中断旅程,偷偷将安娜从当时自杀是一种犯罪的印度送回家后,安娜还是成功地让自己解脱了,只留下依旧耿耿于怀的达蒙……

淡而有味的相遇:

每一次旅途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相遇和分别,作者将这些遇见和同行都记录下来,有些令人回味,有些虽然令人不大愉快但依旧印象深刻。和莱纳、杰罗姆、卡罗琳、杰夫等等的相遇,都是世间美丽的记忆。可这些美好的相遇,也许留在记忆中才是最美的吧。与莱纳和杰罗姆的二次相逢,打破了心中的那份美好,让心里多了一份感慨。

影响深刻的文化碰撞:

到不同的地方,除了看到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之后,还能体验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行事方式。在马拉维边境,入境官员暗示贿赂才能让达蒙入境。在非洲,似乎杀人的案件比比皆是。在印度,医疗条件的落后以及医护人员政策的死板、冷漠、不近人情历历在目。作者旅行时的印度,自杀还是刑事案件,所以安娜的自杀给达蒙平添了诸多麻烦。可是,落后或者冷漠并不是人们的错,环境使然吧,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困境中大家提供的热心帮助更让人感动不已。

旅行让心灵沉淀:

随着时间、年龄、阅历等等的不同,达蒙虽然一直行走在路上,但前前后后的心境似乎也变得不一样了。最初,达蒙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无根的漂泊者,注定要到处去流浪,注定要一直行走在外面大大的世界里,去看遍世间风景和习俗,体验各种人情。可是,渐渐地,有了一个家让达蒙牵挂,那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到的地方,无论走多远,终要回归的地方。达蒙不在是一个无根的浮萍,内心深处有了归宿。

旅行的脚印会被风吹散,我们存在于世的痕迹也会消失,但是留存在心里的那些记忆会不朽。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十一)

我们的一生是不是都是某种旅行呢?

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此前从未读过作者或其他非洲作家的著作,但本书的阅读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在书中以“达蒙”的身份叙述了三个不同主题的旅行故事:“追随者”、“爱恋者”、“保护者”。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伴随某种意外,而意外又总是侵蚀着主人公“达蒙”的心。为什么达蒙要一直旅行呢?即使到书的最后,他又开始了自己新的旅程,“时间在慢慢流逝,他还得赶一趟汽车,还有一段旅程。”从青年到中年,达蒙一直在旅行的路上,经历着一段段心路历程。由曾经居无定所,四处游走,到中年时转换状态,“习惯定居生活了,会在一个地方停留更长的时间,青年时代急匆匆地四处奔波的劲头消减不少”。时间的推移并没有彻底减去“达蒙”的不断思索,反而在一次次经历中更加困惑和迷离,稳定似乎从来对他都是一个陌生词汇,漂泊才是他的本色。

“达蒙”在欧洲、非洲、印度之间穿梭,德国的莱纳、瑞士的杰罗姆、患病的安娜,每个人都曾在“达蒙”心中有过重要位置,甚至对莱纳或者杰罗姆曾有过某些莫名的情绪。但无一例外,由追随者到爱恋者,再到保护者,扮演角色的变化未能改变“达蒙”内心的焦灼与不安全感,反而增加了“达蒙”内心的挣扎。正如在第一篇章中作者写道,“旅行本身几乎包含另一个迥然不同的旅行——一场争夺支配地位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浮出水面。”在与莱纳、杰罗姆和安娜的相处之中,“达蒙”与他们争夺支配地位的斗争不是白热化的,更多是情感上的主动性。莱纳的高调、杰罗姆的含蓄、安娜的狂躁使得“达蒙”的每一步举动都反复斟酌,在挣扎、在犹豫、在纠结,似乎总有太多东西让自己举棋不定,在行动与放弃之间摇摆。但无一例外,在旅行的收尾处,“达蒙”都回归到一个人的境地,情绪也逐渐由显而隐:从“追随者”中的窘困到释然;到“爱恋者”中由克制到无力;再到“保护者”中由努力到沉默。回头看去,“达蒙”始终都还是一个人在旅行。

“爱恋者”篇最后,作者写道,“一次旅行是镌刻在空间里的一种姿势,在它被镌刻之时就消失无踪了。你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再继续走向另外一个地方,你身后不会留下任何印迹表明你曾经到过那里……空气还是那些空气,它像被截断的水流一样在你身后闭合,于是你的存在很快就彻底消失不见……除了在回忆里之外,所有事只有一次机会,不再重复,也不能回头。”一段段经历最终汇聚成某种思想、某种记忆萦绕在“达蒙”的精神世界中,不能撤退,不能忘却,不能不去想。

读至最后,会一直想着“达蒙”的“追随者”、“爱恋者”、“保护者”身份的转换,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我认同的某种不确定。我们是谁,不是别人能够给我们定义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在经历中所获得的。身份的怀疑与定义恰恰是我们对本身认识的反思,作者本身血缘的融合性(祖先为移民南非的欧洲白人)可能也促使作者更多思索身份的多样性与认同性。

那究竟我是谁呢?

我们都是平凡的石子,这石子平平无奇,泯然众石。

清空自己,答案也许就在下一次旅行之中。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读后感(十二)

年少时,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去看清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于是将一切挫折与不如意统统归咎于无法适应现实的自身缺陷。长大后,当我们一点点看穿世界后,又将如何自处呢?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入围2010年布克奖的小说《在一个陌生的房间》,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探讨自我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故事。

小说回忆了主人公达蒙的三段徒步旅行,途经希腊、南非、非洲几国和印度,与不同的旅伴相处,经历了三段不同的情感、扮演三种截然不同的角色,而他也从青年步入中年逐渐成熟起来,仍时时扪心自问,努力寻找现实与自我的天平。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我”,即当下的达蒙,也是他思维中分裂出的另一面,作为“观察员”将往事娓娓道来,记忆与现实交织,亦幻亦真,形式新颖,鲜少对游历的景致的描述,只关乎达蒙孤独的心境以及影响心境的各种细节。

起初,失意的达蒙追寻着在旅途中失重的感觉——屏蔽无法忍受的现实,漂浮于日常琐事之上,背上行囊逃开日常的监牢,旅行成为他的一种存在状态,想利用旅行中必然要面对的恐惧和紧张感来填充内心的虚无。当他分别与莱纳、杰罗姆相遇时,好像有一束内心深处微光召唤着他,一种情感的力量暂时代替了这种虚无,他们给达蒙的旅程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可这种活力是不能持久的,达蒙无法忍受莱纳的冷酷、杰罗姆的谨小慎微,认清彼此之间的关系后,转身逃走,等待他的好像还是无尽的虚无,但他已经在无意识中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似乎已无法容忍爱的缺失。

达蒙•加尔格特的笔触是轻盈的,以其独有的细腻和敏感将人与人交往中那种琢磨不定的复杂情感精准地刻画出来,字里行间看似私密化的内心感受,实为剑指所到之处的社会现实,将非洲和印度人民的生活状况投射到达蒙的经历中加以展现,有很强大的现实意义。

达蒙曾想逃离的现实无处不在——旅行中人和事物,每一天都要面对。他对现实态度的转折点是看到了马拉维当地人的穷困,而来此旅行的外国人利用了他们的穷困,为自己建造了一个伪天堂;此时,达蒙已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触角向自身之外延伸,学会理解他人的苦难。

如果自我和现实能够轻易和解,同样喜欢多角度叙事模式的福克纳就不用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和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了。当达蒙的内心世界正在向所谓的现实靠拢时,杰罗姆的死讯却打破了这一切;几年后,当他带安娜去印度旅行并担当起保护者的角色时,又是事与愿违。

若说前两次结伴的动机是情感使然,那么达蒙最后一次与安娜同行承担的就是责任。但令他颇有把握的责任感受到了现实的严酷挑战,他们遭遇了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幸灾乐祸的医生和愚昧无知的病人。安娜病情的无法控制、行为的不可理喻更是像一座大山压向了达蒙,然而更恐怖的是达蒙内心深处几乎被消耗殆尽的自制力正在消亡,人性的脆弱使他想尽快摆脱困境,责任感渐渐分崩离析,是帮忙的卡罗林、杰夫等人的善良与他内心中强大的自我意志支撑着他。安娜和卡罗琳的苦难实实在在地朝达蒙扑来,他靠屏蔽内心建立起来的保护层被轻易打破,再也无法逃避,不得不直面生活中的残酷——“它没有主题,从中得不到任何道德训诫,除了知道早晨晴朗的天空中会迸发出闪电,会带走你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带走你依靠的一切,把残骸和了无意义留给你。它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可能会发生在你身上。”

自我与现实只能在对抗中两败俱伤吗?也许并不需要这样。尽管达蒙的三段旅程结果都不圆满,但他在这个不断徘徊的过程中获益良多,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知。几年后,他在摩洛哥清空了身上承载的苦难,继续前行。未来的生活也许不会善待他,但他会有更好的心态、更坚实的自我去面对它。就像福克纳的那句话:“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你必须清空自己才能睡着。”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不是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