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中国话读后感锦集

中国话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2 13:00:34
中国话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6-22 13:00:34   小编:

《中国话》一书是中国文化的一次探索,作者从语言、文化、历史、民俗等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话语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文化的新视角,也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参考资料。

中国话读后感篇一

从语言和文字看文化发展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距离很远的人群为何对同一物件叫法一致;在同一族群中为什么一个东西有不同的叫法;同样一个字为什么古代的发音和现代不同。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需求自发出现的,因此它也最能反映当时人类的现状和需求,只是从远古至今上千年的历史中,各类语言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而又有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消失,真要钻研起来难度不小。

本书选取了几个方面,用一些字的演变来推测历史进程,还是有些意思的。如果说有问题,应该也只是因为过于着眼于字音,让阅读门槛提高了不少。有一些段落大量细数各种语言中一个字的发音,让人有些懵圈。

不过总体来说,从立意到角度都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毕竟每解释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中国话读后感篇二

读完中国话,突然感觉自己对自己使用的语言发展了解甚少,这本书有点严肃,欧欧给我的预设是关于中国语言的,怎么突然扯到中国食物比如米的历史来了,徐徐读来渐入佳境才明了原来这本书本来就是语言发展的历史的。然后作者从我们熟悉的食用植物如稻米之类,然后到动物如猪,再到地理,人际关系里称呼构建了整本书。 读这本书有些让我为难的是作者对语言的涉猎深广,里面很 多提到少数民族如彝族的发音,还有其他国家的语言日语,泰语,之类的其他语言。没有音频,除了极少数标注能看懂拼音的发音,读来一阵懵。这部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很多困扰,只好跳过。最后部分说以后可能出音频,挺期待的。因为关于语言的真的很需要听才了解讲的啥。 这本书有很多部分也是蛮有趣的,比如唐朝时候,因为皇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在哥哥这个称呼上居然可以同时有“父兄”的意思,不单单是当下的兄长意思。类似的部分对我而言更感兴趣! 整本书读来还是蛮挑战的,里面的不单单有看不懂的语言及发音,还有不少生僻字,除了本身讲述的文字语言发展的部分,还有引用的古文。某方面也提醒我,自己懂的真的太少了!

中国话读后感篇三

饶有趣味的一本小书,读来有趣,又似乎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最基本的三要素(时空、能量、信息)之一,所以语言实在是“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线索——人群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人群的标识,人群历史与语言历史间呈现出极其紧密的关系——从语言的演变来理解“历史”与“文化”,还是颇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感触比较深的是下面这段:

“独龙江所在区域是著名的“三江并流”地区,加上独龙江其实可称为“四江并流”。破碎的地形、复杂的人群迁徙使得这一片的民族语言分布极其芜杂。但是大体而言,这片地区的居民都是说汉藏语的,祖先是从几条大江的河源地区南下的古代氐羌部落。当汉族的先祖向东进入华北平原,藏族的先祖向西迁入青藏高原时,这些古老的部族则沿着诸大江的峡谷南下,进入今天的滇西北地区。”

恰巧最近走丙察察进藏,深入的进入了怒江流域,对那里的地域和文化特征感触颇深。

不仅想到,上古时期同属一脉的部族,有的东进川西,有的西入青藏,有的沿江下滇西北。而未知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水平,却令他们后面前年的发展和境遇天差地别。同为拓荒者,在同样让人敬佩的同时,多少也有些唏嘘。

中国话读后感篇四

很早之前就在亚马逊上看到这本书,最开始是被封面设计吸引,还发给设计师同事作为参考,最近拜读下来才发现内容非常妙趣横生。

初识语言学,是《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对太平洋各岛国族群起源的探索,利用语言的分化判断台湾是大陆向太平洋诸岛扩散的中转站。当时对语言学在历史考古、人文演变等方面的作用就很惊叹。

这本书提及的九大领域,涉及面就更广了,对生活中本习以为常的地方风俗、人口迁移、民族融合、动植物驯化、地理风貌、饮食习惯等都做了探讨,逻辑清晰,资料来源丰富,特适合拍成纪录片,包括书中文字也有纪录片的风味。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动在于不同族群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语言学家旁征博引的能力和对各类已经细致入微的研究和联想,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了,语言学作为专业科学,即使书中有很多音标标识了某个字的读音,依然没办法体会读音的演变(读不出来)。而且有太多生僻字和其他语言的文字,只能大概地掌握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结论,而不能对演变和推理的过程(各种读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另外书中缺少语言学的入门基础介绍,比如壮侗语系我在最后才反应过来不属于汉藏语系(事实是曾经属于,后来独立了),所以最开始我对很多语言的分类认知也是错误的。

还有一点,文中引用的国内方言,很多都很生僻,覆盖面很窄,而使用人数更多的粤语、闽南语、吴语等语音的引用却比较少,按照以往的认知,这些语音都保留了比较多古汉语的成分,可能从专业角度来看,不足以作为论证的依据,但还是很希望对这些语言有更多的讨论。

中国话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是很好的语言人类学科普。

正如基因是生物学领域的“考古材料”,是每个生命体自带的史书,语言也是每个文化体自带的史书。

和生物基因疤痕式积累不同,语言进化留下的疤痕很容易灭失,需要用关联的其他语言的疤痕来还原现场。整个证据锁链的追踪体系浩若烟海又丝丝入扣,令人叹为观止。

由衷感谢在这个领域奋斗的专家,他们抢救性的研究为今人徐徐吹散了厚重的历史迷雾,还原出我们从何而来的波澜壮阔又让人唏嘘不已的历史画卷。让读者由衷地认识到每个文明的小颗粒——那些错过文明演化主线的人类生活经验的宝贵。

比如,书中有一节专门探讨亲属称呼。很多人注意到中国很多地方用“爷”来称呼爸爸的爸爸,也可以用于称呼爸爸,甚至兄长。这种“混乱”在极为强调人伦的传统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但奇怪的是,这确实就是发生了。

书里通过梳理突厥等草原语族的亲人称谓、发音流变,找到了混乱的起源。

各种研究推断,这应该和游牧民族的“还子习俗”有关,即长子会把自己的第一个小孩交给自己的父母扶养,这样游牧民族就有了把自己年龄大的父系男性亲属统用一个称呼的现象。

而中国人,由于那个时期发生的不少历史事件,和游牧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从三国到唐朝的几百年间完成了一次亲属称呼的重新组合。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范式,这个学科从单纯的、孤立的语言学中脱胎,把人类语言流变和人类礼俗演化连接起来,从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打量文明进程演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是本专业的专职研究人员,只是一名爱好者。但就是因为这个身份使得这本书变得很精彩。因为只有“票友”(非民科)才视研究为生命最精彩的一部分,而有些专业学者只是不幸选择了这个行业作为营生而已。

某种程度上,语言人类学是很多地方性领域文史研究的照妖镜,期待科学的光明能驱散更多迷雾。

中国话读后感篇六

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句话很好地印证了郑子宁这本《中国话》的主题,通过对一些语汇的语音探析,书中应用了很多东南亚甚至更远地方的语料,佐证了中文语言中部分常见概念的源起与传播。

在阅读《中国话》的过程中,仿佛回到了10年前,彼时在中文系学习,和语言学专业的同学们一起死磕专业课,在寝室抄《说文解字》的时光。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其有声无声之间,它们有的时候就像文化的活化石,其发音的演变,揭示了会说话的时光秘密。作为较为专业的语言学著作,《中国话》自然不可能时时保持高度娱乐化,但细品字里行间抽丝剥茧,会发现其中独特的迷人魅力。书里的内容可谓包容万象,涉及了生活的点滴,从粮食话题起始、依次涉及生肖、动物,金银器物、亲戚、头衔、地名,最后以茶点收尾。以吃为始,以食为终,其结构很好地代表了中国语言中同样“民以食为天”的特性。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的确当属其中涉及食物的篇章。比如无论是在电视剧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江山社稷经常成对出现。而吊诡的是,作为中国人祖先最神圣的五谷之首——“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物,现代人早已知识匮乏,不仅很难看到实物,甚至概念也模糊不清,常与怪蜀黍的“黍”傻傻分不清楚。更令人惊奇的是,“稷”原本竟是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与高贵毫不相干的狗尾巴草是它地地道道的祖先,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论是语言还是粮食作物,都终将沉浮于历史的不确定洪流之中。

再举一个同样在生活中出镜率极高的例证,外卖经常点的“海南鸡饭”。在越南语和马来西亚语中的“鸡油饭”一词中,都包含了形音类似于“hainan”的语素,这正是鸡油饭做法源于中国海南在语言中留下的历史痕迹,东南亚各国的人们在海南习得了美食的做法,回国后各自对菜肴进行改良,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热爱的各具特色的“海南鸡饭”。

郑子宁在书中提到:“除了稻以外,茶可能是中国人对地球农业的最大贡献,……世界上大部分语言中的‘茶’都借自汉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语中的茶,现在的发音“梯”感觉和中国话差距相对较大,但其实,这是因为英语在历史上发生过元音的大迁移,在更为古老的时期,茶的发音更接近于粤语中“茶”的发音。从各个国家开始交流以后,文化的交融也在同步进行,而语言的演变、融合正是这种沟通与友谊留下的记忆。

挖掘考证历史上语言的珍珠,并将其和友邻异邦的珍珠相互串联起来,实在是一件辛苦但极有情怀的乐事,从这一角度来了解一个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文化史,作为读者,何其幸运。

中国话读后感篇七

语言的魅力无需多言。很多人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了民族的意志,语言是时间浓缩集成的,犹如微雕般的历史的体现,于我而言,语言更多是体现人类在交流沟通这个层面上所受的影响及应对、适应的,一种类似“病例”集合的资料。所以,在考据语言的时候,有如医生看病,警察办案般,需结合历史事件、民族迁徙情况、地理环境、社会及文化建构等多重因素,有时一个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件,足以影响到一个小部落乃至一种小语言的存亡。而这种小语言里,可能就包含着很多关于某字缘何成为某字,某音缘何成为某音的答案。

这种考据的过程令人心驰神往。

然而,这种工作的难度也令前番被挑起兴致的人望而却步。这项工作最难的,其实并不是找到许多已经湮没在历史滚滚烟尘中的档案、文库、卷本、乃至歌谣、戏作、谚语,而在于通过种种蛛丝马迹,甚至是一瞬即逝的灵感,拨开重重迷雾,发现其中的诸多关联性,从而穿起一条较为完整的逻辑链。为什么是“较为”完整呢?语言极易受影响,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北京的人,从虹桥机场打车路上,就能学会在问句后面带个“伐”字;语言也难以受影响到,可以从语言中,考据出千年前的历史遗存。这样丰富、庞大、多变的客体,要求如同做实验一样精确、完整地去假设和推论、设计和验证是不可能的。考据语言永远没有办法剔除掉所有的干扰因素,建立一个“理想环境”,但语言也因为其包罗万象的庞大复杂,没有任何人可以去在其中充分体现其个人的意志,你可以说,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是比历史还要可信的历史。

本书在中国话向外传播的空间维度上,往北的俄罗斯、东欧、蒙古,东北的日本、韩国朝鲜,南向的印度及太平洋诸岛,东南亚,西向的西亚中东,尼泊尔等地,脉络清晰,资料翔实,从向外的脉络又及时反推回来,最终得以呈现中国话和周边的数百种大小语言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演变的部分状况。切入点准确,联想丰富,叙述的语言中带着类似纪录片解说的一种风趣幽默,让人读来时常忍俊不禁,为语言中富含的智慧暗自叫好。

说回考据一事,在天干地支/数字输出一节和动物中猪的一节中,一次是感到在论据过程中略微有些过于发散,一次是感到“巧合”貌似有点多了,举个例子好像正在讨论A-B的关系,突然说起了 A/C 和A/F,D/E,最后绕回来A-B,如果这是推理小说,恐怕就要有读者发牢骚,这是没有把所有证据都摆在读者面前的天神降世式解谜了。当然这只是个人一点微不足道的感受,语言和社会、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注定只能以切片的方式呈现,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知识不够渊博,跟不上作者“此起彼伏”的思路了。

书还是好看的,希望大家多看,也希望能看到作者更多的写中国方言的书,读者有实际生活经验来印证,更容易理解些。看这本书想起去年看的一本《读完本书你可能会成为一个话唠》,那本更偏消遣一些,要是这两本书的作者能够对谈一下,想必会特别有趣吧!

中国话读后感篇八

郜元宝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说:“语言问题很容易混乱而空洞。海德格尔说谈语言犹如谈沉默一样危险。索绪尔认为再没有什么比语言学的对象更变幻莫测。这都是经验之谈。我思考汉语现代化问题,往往苦于不得其门而入。这需要语言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诸学科通力合作,但或许最终还是无解。生活于其中,诚心看守语言的家,应该更重要。海德格尔区分‘研究语言’和‘体验语言’,对我启发很大。”

但是“生活于其中”“体验语言”并不能解决语言的混乱和我们的困惑。作为普通的我们,在语言问题上需要的也许不是“研究语言”的著作,但我们需要有人在“研究”的基础上带领我们“体验”语言,厘清混乱,解疑答惑。

郑子宁先生的《中国话》正是这样一本书。

五谷六畜、天干地支、生肖计数、金银铜铁、亲戚里道、城市江河......《中国话》带领我们上溯远古,远赴太平洋诸岛,跟随先人和他们的语言翻越青藏高原,凿空西域大漠,通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诸要素追踪语言的传承和变化。

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多多少少地解答了我的一些疑问。

一、这是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生活的小镇有一条河,河不大,枯水期徒步就可以趟过。当时我住在河北,奇怪的是,一河之隔的河南,口音和河北很是不同,甚至对同一事物的称呼,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我现在生活的地区,有一个乡镇叫美丽河镇,“美丽河”是蒙语的音译,蒙语的发音大致是“mouleihe”,原意是“干涸的海”。一个地方,却有了两个意思不同甚至有点相反的名字。

三、还是小时候的事,还是那个小镇。那个小镇的人把一种植物叫做芫荽,后来搬到县城和市区生活,才知道县城和市区的人都把这种植物叫做香菜,想当然以为香菜才是这种植物的学名,芫荽这个名字从此逐渐从生活中消失了。后来查了一下,知道芫荽才是它的学名,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是西汉时(公元前一世纪)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当时就想,不知道一个偏僻的北方小镇,何以在漫长的岁月里,保留了芫荽这个称呼。

但是,在解决了疑问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些困惑。语言的融合必定预示着语言的丧失,当普通的“香菜”代替了神秘的“芫荽”,当我们只看到“美丽的河”而忘记了“干涸的海”,我们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大约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被宣告死亡的世界,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的消亡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是一种语言的消亡正是从字、词、句子的消亡开始的。一种语言的消亡背后消亡的是一种事务、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这个多彩的世界。

期望在郑子宁先生的下一本书里找到答案。

中国话(普通话)无疑是当今世界上的一种优势语种,随着教育和商业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会越来越有市场。在中国话(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存废之争、文白之争、繁简之争。所以,评价一本以《中国话》为主题的书,我真应该向胡适先生在汉语文白之争时那样简洁的表达:

“干不了,谢谢。”

中国话读后感篇九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过于广泛,几乎意识不到它也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无所不包的学科。就如同我们很少考虑100的100倍为什么被叫做“万”,很少奇怪为什么爸爸的兄弟们有的叫“叔叔”有的叫“伯父”,很少琢磨起源于青藏高原的两股水系为什么流到北方叫“黄河”流到南方就叫“长江”。

作者郑子宁化身侦探,从各种经史典籍中提取语言为线索,尝试去解开这些古怪案件的幕后真相。

在《中国话》之前,我已经读过作者的另一本著作《东言西语》,两本书的共同点很多:

第一都角度清奇,在读书之前,我根本就不清楚这些话题背后牵扯的内容如此广博,更没想到真相竟隐藏于文字和读音的变迁演化之中;

第二都旁征博引,为了推导出结论,作者引用的事例横亘古今中外,全方位多角度地将线索立体呈现;

第三都不绝如缕,尽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还是有许多问题的答案游离在史料记载之外,这些被尘封的真相无论再如何接近都难以触及,只能留待后人继续探寻。

当然,两部书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而易见:

《东言西语》以结构化的方式讲解,从浩如烟海的语言碎片中提炼出共性,然后分门别类地阐述它们与历史间的关系,追求的是层次感。但是,当视角从聚焦于解读语言上抬升,最终定格在纯粹的人文领域,却突然出现许多无根据的推论以及缺乏支撑的判断,甚至还夹杂着主观色彩浓厚的评价,显得不是很有参考价值。看来郑子宁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名侦探,在推理的时候罔顾证据和过多代入自身喜恶可是破案的大忌啊!

《中国话》虽然起了一个无比宏伟的标题,内容却相当见微知著。作者以话题为依据划分章节,每章开头先立起一根有代表性的图腾柱,然后围绕其进行细致考究,多角度切入,螺旋式递推。尽管很多情况下无法给出确切结论,但求知的过程中自然流畅地串联起图腾上每一处优美纹饰,get到了很多有趣并不知有没有用的杂学知识。《东言西语》的各章节之间完全没有联系,甚至有不同章节引用同一段典籍的情况,显然是把不同时期完成的各个篇目整合在一起成书,而《中国话》中的不同章节则前后呼应,前文提到的概念作为后文补充,逻辑清晰了不少,大段雷同的内容也不复存在。很明显,郑子宁开始具备做名侦探的基本素养,已经渐入佳境了。

两本书共同的问题是举例相当不清晰,尤其是涉及语音辨析的时候,满页都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文字和音标,对小白读者来说门槛过高,根本无法将落在纸面上的内容和声音信息形成对应关系。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假如用有声书的形式展现会更直观,但在现有条件下,采取汉字或拼音注音的笨办法也不失为替代手段。起码可以避免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细致论证,意义仅在于让作者用来炫技掉书袋,读者直呼“好家伙”的尴尬境地。

中国话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就已经惊艳到我了。封面封底统一是饱和度不高的红蓝配色和米色打底,类似报纸的豆腐块排版模式也很有设计感。标题样式的文字简明地提出文中几个核心的问题,勾起读者的兴趣:有的是一章或一小节的话题,如“中国人的七大姑八大姨”“新疆的老虎”;有的直接提出一个问题,如“煎饼果子里的‘果子’究竟是什么”。所选的话题都很贴近日常生活,而让人倍增阅读的兴趣。本书所用的纸张略有一点薄、白,通过纸张的正面能够较清晰地看见背面的文字,在有图表的情况下显得有些不太令人舒适。翻开书,内页的文字排版中规中矩,大小标题和区隔上相当简洁舒服。不同地区词汇的对比的图片相当不错,但是针对文中提到的内容进行配图的时候质量不是太高。

本书的宣传口号是“以语言为考古工具,重现国人的文化史”。在阅读后能感受到本书和其宣传标语基本符合,从相当日常的生活环境出发寻找问题,用语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落到文化研究的领域。在实际阅读中,无论从冷知识的补充获取,还是从研究方式的参考借鉴的角度,读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有所得。书中从日常的不同角度切入,发掘食物、动物、亲属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如“舅舅这一亲属称谓在汉藏语系中是通用的”“菓、粿、稞都来自于‘果子’”。

就个人而言,全书中最喜欢的部分是“中国人用过的衔头”一章节,各种头衔的意义转变、贬值、跨文化传播,一连串的事实罗列持续冲击读者的认知,读起来非常过瘾。从历时演变的过程到不同语言对同一头衔的罗列,体现出作者在探究问题上的两个主要思路——通过历时性的研究,勾勒出文化演变的源流;通过跨文化的证据辅助推求文化的源流或是论证演变的合理性。

本章中所论述的头衔的贬值并不是什么很罕见的现象,相反,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对演员的称呼从演员,到主演,到领衔主演,头衔贬值的背后隐藏的是语言的通货膨胀现象,程度更重的情况是语言形式和内容的不匹配。但这样常见的现象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也有可能是太普遍而让人熟视无睹,因而将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和叙述,就足以说明作者发现问题的敏锐度。

关于发现问题,本书的序中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它不必有答案,但我们需要有疑问。”放在序的结尾掷地有声。读到这里的时候只觉得,虽然这听起来很像是一种对无法解决问题的回避,但确实触到我的短处,于我而言振聋发聩。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篇序太动人,而使我在阅读正文的时候始终没有办法全情投入,始终觉得再也越不过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序中打动我的这句话也正是这本书有所缺失的地方。本书更着重于提出问题,摆出现象,而不在于试图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机理。上述“中国人用过的衔头”一章中几乎只有对现象的铺排,而没有对贬值问题为何产生、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阐述,这多少会造成阅读时体验的下降,毕竟在非常尽兴的现象之后少了理论性的解释多少显得有些遗憾。或许这样的缺憾意味着读者需要更多地将本书当做一本知识性读物来看。

此外,本书在编排上也有一定令我不满意的地方。章节切入点的选取固然非常新颖而又贴近自然,但是在章节之间却没有太明显的联系,使整本书显得缺乏系统性。同样,章节内部细分的小节之间也没有非常强的整体性,而显得更像是想到哪写到哪,读来就少了点淋漓的爽利之气。

在阅读对象的设置上,虽然本书的封底给出的陈列建议是“大众读物”,但本书却没有那么“大众”,对潜在的阅读对象有所要求,希望读者能有现代语言学和古代汉语的知识基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本书在写作时并未对一些术语作出解释,如频繁提到的两大上古汉语发音体系,在没有前置知识的时候很容易一头雾水。不仅如此,用国际音标来统一标出各语言中不同的发音固然是一种更为规范和省力的方式,但是这也给大多数不能熟练拼读国际音标的读者带来不便。在每一处出现国际音标的地方都要停下进行辨认和尝试拼读,对阅读节奏产生严重的干扰。如果能在书中插入二维码,插入发音的音频,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读者自由播放,或许能够减少对阅读进程的打断次数。总之,在目标读者的标定上,本书做得并不好。

于我,本书一出现就是最高峰,后续内容确实有精彩之处,但总体无法掩盖序和封面的光芒。

中国话读后感篇十一

大多数人知道作者,应该是从一席讲“蓝瘦香菇”那期开始。而我则是多年前疯狂检索郑张尚芳先生和潘悟云老师的资讯时偶然了解到这个名字,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参与配音的上古音版《封神榜》,更难忘的是每个类似视频下乌烟瘴气的评论区。

在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年轻读者对语言学、音韵学的水平还停留在,可以清楚认知到隔了一条村有时口音都不同,自己爷爷奶奶讲方言时用词发音和自己都不一样,却无法理解北宋皇帝讲的不是跟自己现在一样的开封话的情况下。很难让他们理解普通话没有入声跟胡化不沾边,鸟语一样的越南语一定程度上比自己家乡话更贴近古汉语,更别说去理解汉语和藏语能有亲属关系。因此,作者的两本科普书《东言西语》《中国话》能成为畅销书,实在是功德无量。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群痴迷方音语言的孤独怪人,譬如尚在轻微症状的本人,和同乡聊天,有时会刻意保留老一辈的口音用词,以致被认为老土;和朋友外出,时常莫名心血来潮问一句xx在你们方言怎么说,而朋友一开始往往表现出极大热情,三两次后便会厌烦,对于l声母是否还像旧音系记载那样读t,对于某个词是否借自自己没听过的壮侗语并不感兴趣;此外,每初相识一人,总试图了解其籍贯,并借机绕一圈聊到方言,心下又自我告诫,不能过于突兀和直接,对方一开始可能会因一北方人居然知道客家话而好奇,但也并不会因此就有耐心听我跟他絮叨“涯”的本字、四川湖南也有客家,甚至陕西还有客家话变体,在确认隔壁村确实有人讲潮汕话,年轻人会模仿讲广州口音白话后,也并无意愿知道隔壁村讲的话跟闽南语,甚至千里之外的雷州话、海南话又有何关系。这样一群疯狂的怪人,如果不是音韵学方言学研究者,而只是作为一名爱好者时,注定更不会被理解,他们往往会在网络抱团,结成小圈子,在微博、贴吧、豆瓣等各种社交软件隐秘的角落刷一些如“华夏正统在嘉绒”的梗,圈子内津津乐道,外人常常不解其意。他们不屑于与“一票之差党”“隔壁村古化石党”“粤吹吴吹”争辩,更不会无聊到一一解释没有留声机怎样搞中古拟音,而选择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

作者的两本书,恰恰是破冰出圈的一个良好尝试。作者耐心科普音韵常识,古今例证娓娓道来。时而讽刺一下粤吹吴吹,时而调侃一下写字楼里的Jessie。举例引证多详实客观,只从科学演变角度来说明。如果微博评论下聒噪的网友,能花百分之一的精力读完这两本书,语言类的评论区将会清净99%。

相比之下,《南腔北调》(即重印之后的《东言西语》)由一篇篇小札记组成,相互之间较为独立。普通读者易于接受。作者从生活中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切入,用大量的案例、严谨的推理向大家科普语言学知识,颠覆了大家长久以来的认知。去年读罢《南腔北调》,总觉不过瘾。今年《中国话》甫一出版,便拜读一过。《中国话》算是《南腔北调》的进阶,对于我等方言控来说,自然更加酣畅淋漓。但平心而论,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中国话》似乎不那么好读。因为此书类似一个个小专题,每个专题由数篇小札记组成,札记之间彼此例证,由今到古,由东到西,有时推理略显枯燥,如果不是有极大兴趣或极大热情,一定会读到一半呼呼大睡,或是一头雾水,需要不时往回翻。作者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南腔北调》中直接告诉读者答案的快感,而想分享自己对语言的热情,分享自己是怎样思考求证做研究。然而,在普通读者看来,或许有点炫技,又有点莫名其妙。

《中国话》的优点各家书评可谓详尽矣。我就补充一些自己认为作为“科普书”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1、首先是“开脑洞”与“推导链”,此书中有大量的“可能”“可能”,比如为了证明古汉语某个现象,但今天的汉语方言基本都已不这么表述了,作者就会搜寻整个汉藏语系,甚至壮侗语系,乃至可能有接触的中亚语言,某一个村操某一种语言的还这么讲,便会认为历史上存在这样的借入,再反推可能的历史接触演变。我当然不怀疑作者的科学性,因为作者一定读过大量专业论文,可能这其中的证据链早已有论述,但在这本小书里,作者又不可能一一展开,普通读者如果缺乏基础,便会觉得脑洞太大。

2、其次是作者为了解释历史上可能的某种A演变,但担心证据不那么充分时,在1、2章论述A之后,往往会引入B演变来佐证A的可能,所以从3章开始,突然讲了好几章的B,第7章又话锋一转,因此,A……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科学论证方法,但对普通读者来说,较为考验知识储备,因为读了七八章后,晕头转向,已经无法理解为何B能佐证A,甚至隔了几天再读,已经记不清前面说了什么,不是A说过了么,在说B了么,怎么又倒回A了,是不是翻错页了。倒回重读,每一页又好像全都读过,掩卷回想,又不明所以,最后往往直接弃坑。

3、再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就只能挑一下音标的问题了,作者在用现代语言证明演变时,往往直接罗列印欧语系单词的写法,或是壮侗南岛语的罗马转写,粤语吴语闽语又引用其各自拼写方案。作者在附录里专门有《本书标音说明》。但实际上,很多常识,诸如英语单词不一定按其拼写直接读,吴拼台罗区分清浊、粤拼又不区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他们并不会觉得这些不同拼写之间的读音能够那么相近。建议作者下一本书,尽可能在每一个拟音、单词之后附上国际音标,虽然普通读者并不都认识国际音标,但从拼写的近似度来看,这些音标符号A有B也有,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各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

中国话读后感篇十二

“发育迟缓”的语言达人

听《忽左忽右》,知道了郑子宁。让我敏感的是,郑子宁谈到他小时候被幼儿园老师认为可能发育迟缓,因为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不大说话。而郑子宁很早就应该是 “语言达人”,进而成为“语言研究者”。博客节目中他谦虚地说,外语他其实也只会英语,法语、泰语、老挝等仅仅可以用来简单交流、点个餐问个路而已。别人眼中的“凡尔赛”,可能是人家的认真。无论从他的书和讲座来看,他应当掌握了众多的中国方言以及上古及历史上很多的语言。这样的一个语言达人会因为语言的问题被怀疑发育迟缓,让人觉得无奈。

越读越觉得自己没文化

对《中国人》和《东言西语》两本书的推荐语中,大多是把语言和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维舟老师在《中国话》中的序言中提到陈寅恪先生的一句名言,“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就是这一代表。但在我读来,这两本书除了语言与语音之外,涵盖的内容太丰富了。历史、文化是贯穿始终的,此外,地理、化学、数学、农业、法律、动物、民俗,以及教育,众多学科的内容,这两本书都涉及。要想证实我的判断,读者得亲自去读书,我就不重复书中内容了,只放几张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图。

也许这些内容本身就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但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兴趣中能同时关注众多门类的知识,应是不易的。关于郑子宁的个人学术历程,我查到的不多,1989年出生,毕业于墨尔本大学。从书中引用的文献来看,他的涉猎很广,应该是“古今中外”了吧。这两本书出版间隔时间不长,容易会被质疑是否都具有“创新性”。两本书读完,确实有一点点重复的内容,但可忽略不计。《东言西语》的内容在作者接受的采访以及“一席”演讲中有些展示,新书《中国话》写得更好!

读《中国话》会发现自己很没文化,很多字不认识,更不用说能读准确了,非常期待作者所说:针对本书标音,未来能用有声书的方式为读者呈现。

斜杠\杂家\通识

再回到引言,除了对两本书内容的兴趣,给我的启发,是对教育的思考。斜杠青年\杂家\通识人才,应当有个共同的特点:博学。

就个人理解,斜杠青年,“多重身份多重职业多元生活”,他们所储备的多元知识,可能属于同一类型,但也可能差别性较大。通识人才具有的多元知识,广博且更为深入。杂家所具有的多元知识更多展现在广博上,深入性可能不及通识人才。

感叹过古希腊学者的博学,也佩服西南联大师生的博学,令人兴奋的是,年轻一代的学者中博学者越来越多!随着教育改革与教育的国际化,中小学的分科意识弱了一些,近年来的新高考制度也更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学科,学子们也可以在校内或是依靠家庭接触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不知郑子宁的教育是否已经受益于此?期望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进一步合理、开放、多元、综合;高等教育对专业的思考更为深入,学科壁垒要消除,让学生选择更丰富,能更自主地投入到感兴趣的学习中。

郑子宁,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普通话吴语双母语者,了解英、法、土耳其、老挝等语言以及常州、上海、西安、广州、海口话等多种汉语方言。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过与历史、文化、民族尤其是语言相关的文章近百篇,其中有不少产生过巨大影响。

今最早用大段拼音文字记录的汉语可能当属唐朝时吐蕃汉人用藏文拼写的汉语。

有人喜欢引用赵元任教授的游戏之作《施氏食狮史》来讲述拼音化的不可行: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十时,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勢,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如果用拼音的话,就会出现所有文字拼写都相同的一幕 Shi shi shishi shi shi, shishi, shishi shi shi。 Shishishi shi shishishi shi, Shishi, shishi shi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shi shi, shi shi shi, shishi shi shi shi shi。 Shishi shi shishishi, shi shi shi, Shishishi, shishi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shi shi shishishi。 Shishi, sh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 shishishi

中国话读后感篇十三

东晋有一个人叫郗鉴,这个人可不得了。他是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重臣。一生殚精竭虑维护东晋世家大族王谢庾三家平衡发展,平祖约、苏峻之乱。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电视剧《书圣王羲之》中李光复饰演的郗鉴

重要的是他女儿郗璿是王羲之的夫人。王羲之七子一女均为郗夫人所生。其中次子王凝之娶谢安侄女谢道韫;七子王献之娶郗鉴次子郗昙的女儿郗道茂;唯一的女儿王孟姜嫁给了南阳刘畅,生女刘氏又嫁给谢玄的儿子谢瑍,刘氏和谢瑍生了个孩子就是“李白的爱豆”——谢灵运。

那么问题来了,王羲之和谢灵运是什么关系?

答:王羲之是谢灵运的外曾外公。

又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亲属的称谓这么麻烦?

要解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爸”、“妈”是怎么来的入手。

自古以来,父亲在汉语书面语中一直写作“父”,但这个父跟今天的读音不一样。“父”在上古时期的读音更像是今天的“爸”,这是从原始的汉藏语系继承下来的词。但是ba这个读音过于口语化,以至于到今天的东三省和山东等地区,还能听到很多ba结尾的口语——力巴、瞎巴、哑巴、结巴、瘸巴、扣巴、瘫巴、傻巴、潮巴,你听吧,就没一个好词。这些基本都是口语词汇,一旦落实到书面中就显得那么土气。

所以,在漫长的读音变化过程中,书面中的父(ba)逐渐被更加文气的fu读音取代。但是由于父(ba)的使用频率太高就用另一个汉字“爸”来承载他古老的发音。跟“母”和“妈”的关系是一样的,大部分书面语和口语之间都会有类似的借字承音的现象。

汉语隶属于汉藏语系,但是汉语对外来语言又有着非常开放的态度,自古以来汉语对其他语言或采纳或驯化,得以自用。体现在称谓上,“哥”的出现就很明显。

翻开任何一本南北朝以前的书,里面出现的“哥”都是“歌”的意思。而从上古到三国以前表示比自己大的同辈男性一直都是用“兄”。“哥”开始逐渐替代“兄”出现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名曾经对让他拜见的尚宫不屑一顾,直接说一句“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为?”而当时“哥”除了能表示“兄”,也可以表示“父”,李世民给儿子李治写信落款就是“哥哥敕”。

请叫朕 哥哥

这种“父”“兄”不分,乱辈分的行为,在汉语亲属系统中不可能出现。但是考虑到唐朝皇室在南北朝时期和鲜卑贵族大量通婚,这样的叫法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了。

但是强大的中国话,一步步将这些外来词统一、驯服。从三国到唐朝的几百年时间里,中国话的亲属称谓完成了一次重新组合,旧的称谓逐渐消失或者暂时隐匿了,新的称谓以符合中国话的形象出现了。

汉语的亲属词汇分类相当细致,一个亲戚该怎么叫要根据这个亲戚和自己的辈分关系,去看是父亲这边的还是母亲这边的,再细化到这个亲戚和自己父母的年龄大小。比如,爸爸的哥哥要叫大伯或者大爷,弟弟则要叫叔叔,“伯叔”的叫法则是由“伯仲叔季”排行演变的。

语言学上亲属的称呼根据分类范围颗粒度不同大概分两种:即类分法和叙称法。

类分法是大杂烩,差不多的亲戚就用同一种名称表示。英语中的 cousin 就是典型,只要是自己的同辈,不管是伯父、叔父还是舅舅、姨妈家的孩子,都是 cousin。

叙称法则正好相反,这种系统中的称谓则明确锁死了该亲属与自身的关系,汉语里堂弟一定是父亲兄弟的儿子,而且比自己年纪小;表姐则是姑姑、姨妈、舅舅家的孩子,而且比自己要大。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都对应自己的亲属称谓系统。19 世纪,人类学家摩根将全世界的亲属称呼分为六个大类,基本上能涵盖今天地球上的人类文明。

在摩根的分类系统中,最简单的亲属称谓系统是夏威夷系统,差不多把类分法用到了极致,只区分性别和辈分:如家族中跟母亲同辈的女性都叫 makuahine,跟父亲同辈的男性都叫 makuakane,和自己同辈的女性则都是 kaikuahine,男性则是 kaikua'ana。

最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则为苏丹系统,苏丹系统中大量采取叙称法,一个亲属称谓对应的亲属关系非常少。该系统的特点是对直系和旁系的亲属都采用叙称。

中国的亲属称谓基本上就是苏丹系统。

爱迪生和他的留声机

语言的发展是复杂的,特别是在1877年爱迪生设计的留声机诞生前,我们根本无法准确记录声音。所以现在研究19世纪以前的文字读音都是靠拟音的方法,我们现在较常用的是郑张尚芳拟音系统。毕业于墨尔本大学的语言学达人郑子宁,就曾经用郑张尚芳拟音系统给电视剧《封神榜》配过上古音。

郑子宁从小生活在吴语区最西北和江淮官话交界的常州的一个普通话家庭里,对复杂的语言环境有与生俱来的体会。去年一本《东言西语》横空出世,一扫一众营销号的谣言讹传,为语言学的科普做了很大的贡献。

今年郑子宁这本《中国话》,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一方面以时间维度为轴线,纵向分析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而另一方面又打破了空间隔阂,探索同一时间节点不同地区的语言传播和交流。两相结合,给我们展示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汉语语言发展的根茎脉络。

摘自郑子宁《中国话》

除了刚才提到的称谓问题,这本《中国话》还涉及到了饮食、数字、动物、地名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郑子宁用他一贯幽默风趣的文风,把庞杂繁复的语言学知识拆开揉碎,融入到这本书里。

语言学的研究复杂且困难,但还是有一代一代学者为之而努力。这是因为语言学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人群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人群的标识。一个人类文明的存亡和语言亲密结合在一起。著名华人语言学家王士元在《观察历史的三个窗口》一文中,就把语言学与考古学、遗传学并列,作为考察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凡解释一字即作一部文化史“”——陈寅恪

这本《中国话》就是窥见中华文化史的别样窗口。

北漂的搬砖党,白天辛苦搬砖,抽空写写读书日记。争取日更,大部分可能是闲话,偶尔有书评、书摘、信息整理,也可能会送书。欢迎—关注~转发~在看~素质三连~爱您(づ ̄3 ̄)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