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人间》是一部让人深有感触的小说,通过主人公苏小暖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一个女性在爱情、事业、家庭等多个方面的奋斗历程。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一
一直以来都觉得做喜欢的事儿,没什么值不值得,也没有具体的为什么。热爱很抽象也很具体,喜欢这感觉是抽象的,落实的行为是具体的。读完汪老的《戏梦人间》也更加觉得有个爱好或是喜好,就相当于心里有了个点牵挂的事儿,能纯粹的喜欢一件事儿,说起来,还真是挺幸福的。 这种喜欢也挺真实,就好比是食物,喜欢就是喜欢,没有还行,喜欢和还行,那完全就是两码事。说到戏曲,大部分人都停留在国粹的那个概念,好像只有社会名流喜欢京剧,才符合“规律”,好像只有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才最懂戏剧。但汪老却偏偏爱上了京剧,很多人都觉得小说和戏是不相关的事,因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怎么会写京剧呢?”这种就是现实中很多刻板的印象,大家固有的意识里就觉得你应该做什么?就好像一个文静朴素的女孩子,在舞台上劲歌热舞是件出格的事儿。
但是无论是谁碰见了喜欢的事,都有权利去追,喜欢听歌的叫歌迷,那喜欢听戏的就是票友,别说是知识分子,还是市井小人,遇到了喜欢的事儿,大家都一样,一旦认真起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戏中的角色就是一个浓缩的故事,多多少少都会有谁的影子,也许戏本身不在于戏,而是在于戏与曲之间的绝妙搭配。 书中有汪老对戏曲片段的看法,以及一段感慨文字,不华丽,像是个爱讲故事的人,在和你讲一些他所经历的事儿,也有从浅层到深层的领悟,比如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一个把小说写的精彩的人,在戏曲上也同样有造诣,这也许就是很多事情之间都有相同关联的道理。
汪老说决定一个剧种的兴衰,首先是它的文学性,而不是唱念做打。我觉得文学性就相当于戏曲的魂,你总得表现什么,体现点什么,不然空洞洞的唱段,俨然就成了流水。汪老说,京剧的确存在危机,他谦虚的说开不出药方,但确实指出了两条明路。喜欢戏曲又钻研,再精通之后,又开始悟出深刻的道理,“不经意的”从长远角度考虑民族文化的危亡,无论是文人还是爱戏者,能够有这份真知灼见和纯粹浓烈的热爱,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二
前段时间看了本沈从文的自传,了解了这位先生的诸多故事,知道了先生的为人,对这位“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的文人产生了极高的崇敬感。当时就在想,要是有那个缘分,做先生的学生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可是,真有一个人,那么幸运,那就是汪曾祺。这俩师徒啊,占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半边天。过去,我所了解到的汪曾祺是个文人,他擅长写作,不论是小说,亦或者是散文,在他的笔下都生出了各种艳丽的花朵。 还记得上次阅读汪曾祺的《生活自有闲适处》,被他笔下的赵树理、金岳霖深深吸引;阅读《肉食者不鄙》时,被他笔下的各种食物挑逗的口水直流。如今,当看到这本《戏梦人间》时,我又再次被他带进了戏曲世界。 印象中的戏曲是台上穿着戏服的生、旦、净、末、丑咿咿呀呀地吟唱声,台下戏迷们闭眼沉浸地摇头晃脑。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唱出一出好戏来的老板们的风姿想必是相当动人。《戏梦人间》里,让我看到了汪曾祺的另一面,或者说是最令人惊奇的一面。他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都与戏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身处小县城的他,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除了过节、参加宴席,唯有看戏算是小孩子们的最大消遣。泰山庙、螺蛳坝时不时会出现他的身影。他的父亲多才多艺,画画、刻章、弄乐器,在幼小的他眼里是无所不能的。在父亲音乐的伴随下,他跟着学唱,《坐宫》、《霸王别姬》等等,倒是练就了一副好嗓子。由唱青衣到昆曲,再到吹笛、写戏,似乎与戏的缘分是接二连三地被拉紧了。 且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他的笔下有痴迷于戏的票友们,他们平时是知识分子、政府要员、贩夫走卒、窈窕淑女,一遇到戏通通变了模样,精气神瞬间汇聚全身,俨然一个个戏中角色,那瞬间明亮极了。他的笔下,有那么一批批从事戏曲的花旦们、青衣们、武生们,他们生活在最底层,饥一顿饱一顿,吃尽了苦头,却爱死了戏曲,甚至愿为热爱的戏曲奉献一生。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却毫无意外喜欢着一件事,一生只爱戏。 感谢汪曾祺,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戏曲世界,知道了一些热爱着戏曲的人,明白了戏的魅力。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三
很多人和很多事结缘都会有一个缘由,就像郎朗弹钢琴只因从小被家人逼迫;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却是因为一个苹果;张爱玲也是受到了启蒙老师的赏识,才开始慢慢走上文学的道路;还有快乐大本营的何炅老师之所以会走上主持的道路,最开始是因为金龟子姐姐的信任。也许在他们没有遇到这些人和事之前,生活轨迹会完全不一样,何炅老师在节目里就说“如果没有遇到金龟子姐姐,也许自己只会是一个大学的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可见,一个人的轨迹与遇到的人多么重要。
我之所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汪曾祺原本是写小说的,却意外机缘写了戏曲,可最开始的他从没想过写小说,一心只想像父亲那样:一间屋子、一张纸、一支笔和一砚墨,对着花朵植物抒写胸怀,好不惬意。但是汪曾祺到底是没有走上父亲的这条路,即便他在不惑之年的时候,仍然有从头学画的念头,可这念头终究没有落到实处。
汪曾祺的小说之路源于高北溟先生,高北溟先生担任了汪曾祺八年的国文老师,在汪曾祺最是年少芳华的时候给与了他最宝贵的意见,也是他人生的导师、引路人。后来又人事了韦子廉先生,还有幸做了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学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精髓,包括写人要贴到人物来写、写景要从真实感觉出发,这些在汪曾祺以后的写作生涯中都尤为重要。
说起汪曾祺为什么后来又写起了剧本,也是有点心酸的味道。他写的第一个剧本是叫《范进中举》,没想到这个剧本会在北京的戏曲汇演中得了一个奖,这也是汪曾祺写戏曲的开篇,后来还因为这件事帮助他重新回到了北京,再后来他的写作生涯中就多了一个戏曲,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也许是和他从小生活在有戏看的县城里有关系吧,从小耳濡目染,也是熏陶出来了一个兴趣爱好,在他的人生中画下了浓烈的一笔。
读这本《戏梦人间》总觉得有一种踏在人间,却又飘在梦中的感觉,真实却又梦幻。在书中写了很多关于戏曲的故事,故事源于生活。听这些寻常人讲述着耐人回味的故事,总能出现那一幕幕别致的人物景致,好似身临其中。这就是汪曾祺文字的魅力,没有太多的纠结造作,却给人一种率性真实的体验。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四
戏曲,京剧在如今距离我的生活,好像遥不可及一样。通过作者的讲述,好像一下子把我拉到他的世界,他那个年代,近距离的了解戏曲,了解祖国传统文学艺术。 大千世界,新鲜事物繁多,总会觉得戏曲太旧,可谁又曾真正走近它,深入了解它呢? 戏曲和话剧是有共同的东西,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而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 戏曲有自己独特的演绎形式。戏曲的语言是韵文,思想的直接现实。唱词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唱词是写戏曲的基本功,唱词有格韵、要押韵而且还要准确,流畅,自然。 戏曲和戏剧是有共同的东西的,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 而戏曲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戏要夸张,要强调;小说要含蓄,要淡雅。 戏曲非常注意用气,换气、偷气。和句读有密切关系的是气口。一般来说,气口还得干净利落,落字清楚,顿挫分明,这样才能每听入耳。很少有人能把一个长腔一口气唱到底,当中不换,而李多奎就是这样一个人,裘盛戎在晚年精研气口,可见用气是个多么重要的环节。 京剧作为一种“非书面文化”,其影响之深远,也许只有国画和中国烹饪可以与之相比。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京剧原本是没有剧作者的。而现在戏曲的不景气,不上座,观众少,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太陈旧了。看京剧的观众老了,不仅仅是他们年纪大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艺术观过于陈旧,过多注重戏曲的形式美。相当一部分戏曲剧目一个致命弱点“缺乏思想”。戏曲需要更新,观众群才能更新。戏曲需要青年观众,要争取青年观众。首先要认识,研究他们的特点。从戏曲的形式美中赋予一些积极的思想,给予启迪,引起思索生活问题。 看一个时代的戏曲,就要多读一点当时的作品,在那些作品里“熏”一“熏”从中了解一些当时的背景,哪怕是一些皮毛,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戏曲中蕴含的精华,了解祖国传统文化艺术。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五
戏曲,京剧在如今距离我的生活,好像遥不可及一样。通过作者的讲述,好像一下子把我拉到他的世界,他那个年代,近距离的了解戏曲,了解祖国传统文学艺术。 大千世界,新鲜事物繁多,总会觉得戏曲太旧,可谁又曾真正走近它,深入了解它呢? 戏曲和话剧是有共同的东西,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而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 戏曲有自己独特的演绎形式。戏曲的语言是韵文,思想的直接现实。唱词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唱词是写戏曲的基本功,唱词有格韵、要押韵而且还要准确,流畅,自然。 戏曲和戏剧是有共同的东西的,比如都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性! 而戏曲不像电影,小说那样有很多细节。传统戏曲也不完全都是注重细节描写,细节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则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戏要夸张,要强调;小说要含蓄,要淡雅。 戏曲非常注意用气,换气、偷气。和句读有密切关系的是气口。一般来说,气口还得干净利落,落字清楚,顿挫分明,这样才能每听入耳。很少有人能把一个长腔一口气唱到底,当中不换,而李多奎就是这样一个人,裘盛戎在晚年精研气口,可见用气是个多么重要的环节。 京剧作为一种“非书面文化”,其影响之深远,也许只有国画和中国烹饪可以与之相比。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京剧原本是没有剧作者的。而现在戏曲的不景气,不上座,观众少,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太陈旧了。看京剧的观众老了,不仅仅是他们年纪大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艺术观过于陈旧,过多注重戏曲的形式美。相当一部分戏曲剧目一个致命弱点“缺乏思想”。戏曲需要更新,观众群才能更新。戏曲需要青年观众,要争取青年观众。首先要认识,研究他们的特点。从戏曲的形式美中赋予一些积极的思想,给予启迪,引起思索生活问题。 看一个时代的戏曲,就要多读一点当时的作品,在那些作品里“熏”一“熏”从中了解一些当时的背景,哪怕是一些皮毛,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戏曲中蕴含的精华,了解祖国传统文化艺术。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六
编辑部走点心
【个人感悟】
【精彩摘抄】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七
知道汪曾祺先生,是来自于去年所读的由他所著的那本《慢煮生活》,在这之后便对其所有的文字作品都很感兴趣,看到是他的书便想收入囊中,有机会那更是要细细的读上一读。
之前通过《慢煮生活》读过了汪曾祺先生对于吃的品味,通过《活着,就得有点滋味》感受到了汪曾祺先生对于生活情趣的琢磨,在读《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时又看到了他对于人情事故经历的回忆。而这一次的《戏梦人间》这本书中,所集结的却都是汪先生与戏剧的不解之缘。
当下每日面对各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种类的各种剧集产生选择性困难症的我们,怕是很难能够理解汪曾祺先生所处的那个年代对于各种舞台戏剧的热爱与眷恋。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在心中被誉为国粹文化,实际却很难有耐心去观看研究的戏剧,在那个时代却是人们难得的精神消遣。
汪先生与京剧的结缘是从儿时开始的。那时他的家乡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看戏便成为了一种乐趣。可即便是这样,这看戏也不是随时随地能够享受到的快乐,总得等到过节或是有婚丧嫁娶之时才可以看到。好在他的大伯父家中有一架留声机,可以通过它来听到许多戏曲,时间久了汪曾祺先生也跟着你学会了不少戏。再往后,汪先生从当票友、参加曲社再到改写编撰京剧剧本……他与戏剧的不解之缘就这样结下了。甚至还因为曾经写过的一个京剧剧本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人的遭遇,常常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汪先生对于自己的这段经历,是这样品评的。
既然对于自己的人生都能够有所顿悟,那么对于戏剧中的故事。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在这本《戏梦人间》中我们能够看到汪曾祺先生对于一些戏剧曲目的品评,一些当时戏剧名家的介绍,还有一些对于京剧的思想感悟和精准分析。对于一些戏剧中出现的人物、地区根源,汪先生也为其单独列出一个篇章来讲述。追逐逸闻与八卦可不是当下这些人的专利。但凡是喜欢某种事物,总是会不自觉的去探寻与之相关的各种细节与传说的。在这一点上,汪曾祺先生也不例外。
人生其实本就是一出戏,我们都在这个大舞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剧本,同时也在别人的故事中客串演出。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何时回谢幕离开,但求能够唱好属于自己的那出戏。顺带忙里偷闲的瞧瞧别人的戏是怎么唱的,对于戏剧的想法又是如何。比如可以选择看看汪曾祺先生的这本《戏梦人生》。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八
看完我真的觉得现在影视从业者真的该好好读读戏论,很多创作原则其实都是相通的。
比如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导演演员之间的无间合作,他们的艺术思想是那样的一致,以致使全戏的剧本和演出像是同时生长出来的,不是两件事。”
再比如这里面提到一位搞创作的领导在讨论初稿时,会首先问剧作者:你是不是觉得你写的人物,好像已经站在你面前了,否则就不要写。以及“一个作家首先是观察了生活,理解了生活,才能在这基础上塑造形象,才会意识到这形象所具有的、所可能产生的道德力量和思想力量。” 要是现在影视从业者也能有点儿这种敬畏心就好了,创作的作品悬浮脱离现实,观众不买账就开始怪天怪地怪审查怪观众,反正就是没有自己的原因。
再如提到历史剧不能忽略它们的认识作用,通过这些历史人物能够让我们了解那个时期,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某些特点,某些观念。让我们“知道了,并且相信了过去曾经有过那样的事。”所以基于历史剧这样的认识作用,打着创作自由的幌子搞歪曲历史/历史虚无可以说其心可诛。
除了这些还有几样印象深刻的,
一是《<西方人看中国戏剧>读后》这篇里提出的论点,也就是把戏曲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考察。“中国文化重要的一点,是受儒家思想的支配,儒家思想的根源是伦理观念,中国人基于伦理而形成一种文化模式。” 伦理观念不但是戏剧的思想内核,而且直接影响戏剧形式,“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己性格的协调,便是京剧剧本的冲突性。”而重伦理导致中国戏偏重教育功能,又使中国戏剧多大团圆结局。
二是 《晚翠园曲会》里对这些曲友的描述:“在百物飞腾,人心浮躁之际,他们还能平平静静地做学问,并能在高吟浅唱、曲声笛韵中自得其乐,对复兴民族大业不失信心,不颓唐,不沮丧,他们是浊世中的清流,漩涡中的砥柱。”多好的文化人格。
最后,其实全书最喜欢的其实还是最前面汪老自述那篇,“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希望自己,时刻谨记。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九
一直以来,我以为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与散文写的极好,却从未想到过汪先生在戏剧方面竟然也有着不俗的造诣。因此,当看到这本汪曾祺的《戏梦人间》的时候,很是吃了一惊,汪老先生与戏剧一道又有着什么样子的故事呢? 虽然汪老先生学过戏剧,也写过戏剧,但是《戏梦人间》里面,却并未收录汪老先生的戏剧作品,但是却收录了许多汪先生对于传统戏剧评论的文字。其实,对于中国的戏剧诸如京剧、黄梅、川剧等等,一向是无感的,我没有耐心去坐下来,听那咿咿呀呀的唱念做打,一句对白经常要几分钟才可以唱完,这对于我一个戏剧的门外汉实在是一种折磨,因此,我是无法理解中国的戏剧文化的。但是在看了汪曾祺老先生对于中国戏剧有关于唱功、念词以及戏剧的文化底蕴等等的品评之后,我好像对中国的戏剧文化,有了那么一点兴趣。因为,在我们看来平平常常的一句唱词,当戏剧表演艺术家们将它表演出来,唱出来的时候,竟然会有了一种奇异的力量,触动着我们。就像,汪先生在文中谈到的《打渔杀家》一般。其实,《打渔杀家》于我并不是十分陌生,早在几年前,机缘巧合之下,我便读过这个本子,今天再来看汪先生对于这个本子的一些对话单独拿出来讲的一些内容,你便可以对这出闻名已久的京剧名作有更深的理解了。或者,我也真该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的看上一出戏,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 我一向对于那些文人墨客的典故轶事有着极大的兴趣,当看过了汪先生对于剧目剧本的解读之后,我便好奇那些闻名已久的艺术家们又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记得前些年章先生写过一部《伶人往事》,也是专门记录艺术家们的典故故事的,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今日已不可得。而在汪先生的《戏梦人间》里面,同样单独的拿出了一章来记录那些梨园名伶们的轶事。让我多少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趣味了。汪先生笔下的梨园名伶们名气或许不甚大,但是他们的故事却一样的充满了各种的耐人寻味。比如裘盛戎,他对于艺术的那种忠贞执着于与挚爱着实让人感动不已,病榻缠绵之际依然心心念念的是《杜鹃山》,心心念念的是重返舞台去演上一出《杜鹃山》,只是裘盛戎一直到死也没能实现这个心愿,真是让人黯然心伤了。至于书中所提到的其他艺术家如张君秋如赵燕侠等也都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故事,但是他们之间相同的便是那份对戏剧的热爱与执着吧! 汪曾祺先生对于戏剧的那份喜爱也是深埋于骨子里的。他对于戏曲的品评也极为的中肯,不论是戏曲的人物、结构、语言、创作还是对名角儿的感受都一般的精彩与真实,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枯燥说教,就像是与友人在聊天一般,娓娓道来。因此,我们在读汪先生的文章的时候,宛如春风扑面,好不怡然自得了!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十
早些年读汪老的文字,便是喜欢的很,那些简单的文字深刻而意义深远,干净而传神,没有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淡泊通透,如话家常。印象最深的是“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因为从小生于农村,那时候没有冰箱之类的,每每买来的西瓜都会放去水井,想吃的时候拿出来,,那时的感觉却是如此的。上学时学过的《黄油烙饼》印象也是深刻的很,至今回忆日,还会流有口水的。汪老一生淡泊,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文字颇有朱敦儒的诗句中所写的: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戏梦人间》是汪老品戏品曲的文章合集。在这之前走不曾想过汪老还在写戏词,因为我很少接触戏曲并不懂得其中韵味。京剧,黄梅戏等戏曲所熟悉的那些也都是家喻户晓的,不过我对黄梅戏还是较为喜欢的或许是因为流传下来的故事。汪老从戏的结构与意义深层的将给我们,就好比如你从新去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对于戏曲,汪老是真的喜爱,在汪老的字里行间娓娓道来,我们很多时候对于戏曲并不是很了解,多数时候是听个热闹,年幼的时候奶奶偶尔也会唱起那么几句,比如杨家将,比如天仙配,好多故事我也是从奶奶那断断续续的唱曲中了解到的。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多年前在小说里看过这句话,但却不知道出处,才知道,原来是《武家坡》中薛平贵与王宝钏的唱词。我想,能写出这样的一句话,该是有多深的感触。京剧我我国的国粹,流传已久,相对于其他戏种,受众面要广一些,每年的春晚上,也会准备出一两个节目,然而这似乎也是给老人准备的,而如今的年轻人早已经有更多的娱乐项目了。可是,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人,去喜爱这样的戏曲,有一部分人愿意传承着这种文化。
《戏梦人间》是汪曾祺先生对戏曲的认知,对戏曲的品读,我们在这里也从新了解认识了戏曲。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在虚构与现之间体会感受生活,把梦变成现实,将现实过的如梦般。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十一
歌手杭天琪有一首歌名为《唱脸谱》,歌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说的虽然是京剧,但用来指除京剧之外的其他中国戏曲艺术也是较为恰当的。戏曲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各行当,有脸谱,讲究“行头”,有一定的程式——但更主要的一点,戏曲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而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到舞台上的人生与生活中的人生诸般相同与不同的,汪曾祺无疑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也学到了沈从文的精髓,在小说、散文创作中都有其出众之处。他的《戏梦人间》收录了汪曾祺品评戏曲的文章。虽然汪曾祺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但他和戏曲之间却并不陌生,在北京京剧院好歹也是“熏”了二十多年,感受还是既深刻且颇有见地的。从《戏梦人间》中诸篇就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谈戏曲人物,还是说结构、语言,甚至是创作,汪曾祺都能够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他的这些和戏曲有着极深渊源的散文作品,也和他谈“吃”以及谈人生的那些散文作品一样,非常具有可读性,让人一时随之入戏,舍不得放下;直到读完,仍有一种余音缭绕的现场级感受。
《戏梦人间》,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汪曾祺一以贯之的那一份恬静冲淡。在第一篇《两栖杂述》中,汪曾祺戏称自己是“两栖类”,也谈了自己与戏曲结缘的前前后后以及感想。这一篇不仅对于理解整个《戏梦人间》都是极其有用的,其实在谈自己的整个创作心得方面都是具有非常深刻意味的一篇——那两句话更是有用:“要贴到人物来写”以及“千万不要冷嘲”。其实,不仅对于文学创作需要如此,对于每个人理解生活、对待生活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具体到戏曲来说,戏曲虽然与生活相异,却在对生活的某种再现和升华:写的是戏,却与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在说戏曲而已就不以为然,否则,收获是会大打折扣的。
在《戏梦人间》中的四十余篇中,汪曾祺较为详细地谈了自己与戏曲之间的关系以及心得。在某种程度上,他与戏曲的结缘虽然事出有因——是为了返京——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戏曲的方方面面,其实就是生活的再现和反映。戏在舞台上演出,生活也在日复一日地继续,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比如对于汪曾祺来说,一开始,他是“想来和京剧闹一阵别扭的”,但随后呢,却并不是这样,而是想让它变得更好,甚至于“返哺”他的小说创作。在整个《戏梦人间》中,汪曾祺不止一次谈到了这些方面的内容。
其实,说到底,两个字就足以概括汪曾祺的这本《戏梦人间》了——那就是“认真”。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的话,汪曾祺就是例子。他确实认真,所以虽然他以小说、散文创作知名,但说起戏曲来,谁又能看得出他居然曾经是个“门外汉”呢?!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十二
汪老先生的书我是很喜欢的,他的文字很朴素又真实,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回味无穷。我知道汪先生对于花鸟鱼虫很有研究,在《生活是很好玩的》他对于花草的分类生长、北京人的“提笼架鸟”、虫的叫声和特征都十分了解。我还知道先生对于“吃食”有着一番讲究,《人间滋味》是老先生吃食的精髓。先生对于各地游玩也甚是有趣,所见所闻所感别有一番风味。但先生对于戏曲也有研究这是第一次知道,我只记得曾在哪本书里见到过他讲自己去某地游玩看戏的场景。没想到原来老先生不仅看戏,居然还自己写戏编戏,这让我对才华横溢的先生又多了几分敬佩。
《戏梦人间》
我对于戏曲了解不多,小时候在电视上跟着大人听了一些,但也从来没想过要真正去了解它,我总认为这是很难的东西,没有一些文化底蕴是听不懂的,但看了先生的讲述后,发现自己对中国戏曲有很大的误解。许是从小受父亲的熏陶,让小小年纪的汪先生与戏结缘。不仅学会了唱戏,还爱上了戏曲这门艺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改了一出《范进中举》,这个剧本在演出时大受欢迎且得了奖。先生的戏曲工作就此展开。对于戏曲他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想把京剧变成“新文学”,让传统京剧有所突破和改善。汪老先生谈中国戏曲通俗易懂,在里话家常之间让人了解这门艺术。在字里行间能看出老先生对于戏曲的热忱与研究,举了很多京剧的例子一一说明其精华之处,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不只是理论性的款款而谈,在谈论时也不失韵味和风趣。
说到戏曲,自然少不了梨园名伶。汪老先生在书中提到了很多京剧界名人们的故事。京剧界一代才人裘盛戎把自己的一生精力都用在了京剧上,却因身体原因不能站在舞台上演戏而遗憾终生。“一个艺术家离开了艺术,是会死的。”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让他们演,能让他们唱,便是再苦再累也值得。他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退役老兵马少波先生也因为戏曲而越活越年轻,他的坚持创作与对戏曲的不离不弃也成为他不老的原因。北京京剧团的“五大头牌”马、谭、张、裘、赵各有各的表演风格与特色,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奉献与传承精神让我感动不已。只有真正爱戏、懂戏之人,才能做到如此。
《戏梦人间》完备地收录了汪老先生对戏曲品评的文章。他谈自己与戏结缘,谈自己对戏曲的看法和观点,谈自己写戏编戏的一些经验之道,谈戏曲与小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分析戏曲落后的原因并给出一些合理可靠的建议,还谈到了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在谈笑风生之间将戏曲娓娓道来,让人乐趣无穷。
戏梦人间读后感篇十三
文 / 浩宇
入手汪曾祺老先生的《戏梦人间》一书,完全是冲着老先生去的。
这位“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短篇小说我是读过一些的,像《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等。汪老先生的小说无不充溢着浓浓的“中国味儿”。这正是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挚爱,所以在创作上他不懈地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文化中去。在文本语言的构建上,汪老则强调着力运用极富中国味儿的朴实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浓郁文化美感,首先在于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发现,以及他极力以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
平心而论,汪老先生最令我佩服、喜爱的还是其散文作品,其《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等,我想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吧!汪曾祺的散文读起来没有一丁点的书卷气,细细读来,就如在和一位老者话家常一般,平淡质朴而又娓娓道来。汪老先生散文笔下的每一个话题都是生活中极其琐碎、极其微不足道的事物,然而就是在这些极具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素材当中,他却能够使“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不得不说是老人家的过人之处。其实,这也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艺术是源于生活的,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散文的创作是绝对不能够脱离,甚至违背市井生活的现实状况的。
在我看来,汪老先生散文作品的另一个过人之处就在于其行文的随遇而安,没有一点刻意安排与做作的意味,老先生的散文从来不注重某种特定思想观念的灌输,但却能发人深思。某一个小小的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小物件,在老先生随口一说之间就能引发出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高深道理出来,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道理的引发绝不是读者刻意为之,而是在不知不觉间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了。了不起!汪老先生。
手头这本《戏梦人间》,收录了汪曾祺品评戏曲的好多文章,这为我更进一步了解汪老先生又多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对于戏剧,说实话我的认知程度就仅仅止于那曲时常飘荡于寻常巷陌的《沙家浜》中胡传魁的那几句唱词: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
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哄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
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那曾想,在书中还真就有一篇详细讲述关于样板戏《沙家浜》创作始末的,原来,那曲家喻户晓的《沙家浜》还和汪老先生有不解之缘啊!了不起!
读罢《戏梦人间》一书,我对他的定位是一本“戏普书”,它所做的,依我看,重点还在于向人们阐述戏剧、戏曲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戏剧、戏曲与常规文学创作的关系。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讲,不管你懂戏还是纯粹是一戏盲,相信在读罢这本书后,你都会有颇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