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洗牌年代》读后感摘抄

《洗牌年代》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0 23:55:25
《洗牌年代》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10 23:55:25   小编:

《洗牌年代》是一部揭示数字时代变革冲击的书籍。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深入分析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和改变。书中呼吁企业要不断创新、适应变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一篇

非常生活化,充满上海味道的散文作品。一部有关于上海生活场景的散文,从人文、艺术、动物讲到男人和女人......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没有故弄玄虚的花哨文字,很朴实、很贴地气,是上海人喜欢的作品!立体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上海......这是我读过的金宇澄的第二部作品,一个字“赞”!不愧是茅盾文学奖得主!

翘首以待,期待金宇澄先生发表过多更好的作品!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二篇

我一直以为繁花不止是热闹纷繁的生活,盛开的生命,也是指形色各异的男女关系。比如那么逼仄的居住环境,仍有各种轧姘头。又或者纯洁的蓓蒂,美丽的李小姐,人世过一遭,休论什么对不对,每日里的茶饭,身边的人,才是重要的。道德是闲来嚼的。

金老又说了,当时的人人心灵手巧,不过是特殊时期的窘迫而已,称不上美德,现在,不叫外卖,不请钟点工已经难得了。

于是,深情变得无处承载。冯婉瑜可以剥蟹肉装罐给陆焉识带着,今天买个早餐?豪气的买个包包?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三篇

自学生时代,就觉得小说家的散文,格外容易闪烁出创作灵光和源自作者本我的独特魅力,对心里特别中意的小说家,我都会去读他们的散文集,希望能从他们的闲言碎语中找到更原生态的故事,看看那些没被小说技法加工过的原料是什么样的。

看过《繁花》之后,我久久不能释怀,恰好看倒这本《洗牌年代》,买来,读完果然没有失望,阿宝,贝蒂,沪生,阿毛,原本的样子更加令人唏嘘,看来贝蒂在小说里变成金鱼,纯粹是作者美好的臆想,抑或者只是想把毫无征兆的别离,加上一个更有仪式感的幻象。

这里记述的故事多是关于作者特殊年代在东北插队的经历,少数几篇是讲解放初上海变迁,再有就是些风马牛,老虎狗,碎的很,不过依旧不改清隽的文风,点画几下,就是一片风景,极有泼墨山水的意境,摘录一段作者在东北露天澡堂洗澡的文字就可见一段锦绣,“头上是银河,在很暗的电厂的四周,只有天穹是那样醒目和深远,有牛在叫,一两声狗吠,真是静,还有就是暖和。”

写得真好啊,建议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你不会后悔在这书上耗去宝贵的时间的。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四篇

是《繁花》的素材笔记,也是许多尚未提笔且很可能不会提笔的小说的素材笔记。 在与《繁花》无关的文章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写动物的几篇和《此河旧影》。 《此河旧影》,如文字版《清明上河图》。读时,我正在听李宇春的《春风十里》,莫名觉得二者极搭。 写动物的,《马语》让我心惊肉跳,《狗权零碎》冷静到冷酷,《杂记》“科普”了几种鸟又温暖并不乏伤感地写了鸭和龟,而《现实猫》确实挺现实但能读出作者对猫有份柔情。 说到这儿,必须提一下《繁花》。 姝华讲,蓓蒂是让野猫衔到黄浦江里了。 小毛临终前不久,他、阿宝、沪生,沿废弃铁路走,看到一只黑猫和一只黄猫,便说起如黑白电影般的往事。金宇澄为此还配了幅有黄浦江、船坞、起重浮吊以及一深一浅两只猫的手绘图。 小毛病故,跟他告别后的沪生与阿宝等人,发现“围墙旁边铁道荒草里,出现一只黄猫”。 想来,金宇澄(至少在笔下)认为猫是有些妖气的。 猫奴我,觉得不能更好了。 另外,在这本书里,金宇澄两度提到伊萨克·巴别尔,嗯,想看他的书了。

P.S.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五篇

我也是读《繁花》知道的金宇澄,然后迫不及待地找来这本被称为《繁花》素材本的《洗牌年代》。

作者的笔是冷静的,读的时候让我想起吴念真的《那些人,那些事》,但感觉又不一样——同为静,一个是讲故事,不用很思考也能明白意思,一个是随笔,不真正看进去可能就会觉得无聊。

《繁花》是典型的工笔描绘,同是写上海,却与王安忆的《长恨歌》写的是不一样的悲哀。很多人把《洗牌年代》当做《繁花》的扩展读本,就像繁华只是打开老上海的一角,而《洗牌年代》则是从更多的角度,用繁简相加的笔墨比较泛地将老上海的人和事徐徐展开,既有上海知青的东北往事,也有老上海的情与物,不紧不慢,却也饱含深情,传递出淡淡的哀伤,浅浅的怅惘。

记得看《繁花》的时候被阿宝和蓓蒂之间青梅竹马的感情打动,在《洗牌年代》里依然有与他们有关的章节——《合欢》。当年那个“阿宝种花,我就做蝴蝶。蝴蝶喜欢花,喜欢树,喜欢飞”的蓓蒂也“突忽其然地发现,那时的她,已经变得沉静和害羞了”。他们一起找到了那棵孤零零的合欢,也在那混乱难忘的时光里用那棵合欢的树枝,芽,叶和花丰富了蓓蒂的标本夹,最后也没有耽误那场必然的告别。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真的轻轻的疼了一下,年少的情感,过去的时光,青春的岁月,也就是那样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啊!

这样的追忆便也是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就像作者说的,“时间通常就是这样,白天在飞快地溜走,仿佛夜就在眼前”。时间,不也就是这样不知不觉间溜走了吗?

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个留声机,吱吱呀呀地唱着,满是对老上海的回忆和怀想……

下面是几个特别喜欢的段落——

传闻与谣言,永生永世的徘徊。在大动荡或大平静的时代,世象光明剔透,毫发毕现,也是浓云笼罩的黑天鹅绒帷幔,可以揭开和掩盖任何的声音和细节。(《洗牌年代》) 人与事都不必完整,可以零碎,背道而驰。 不必为一个结构写下去。 对固有的记忆提出的疑义。 凡不必说的,可以沉默。 这都是徘徊已久的想法。(《跋》)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六篇

说实话,《洗牌年代》读到一半有点读不下去,我厌倦了金宇澄那些科普性质的文章,觉得除了知识的丰富外,并没有太多的趣味。我更喜欢其下乡背景的故事,和那些上海味道浓厚的文章。后来仔细一想,我觉得还是不太喜欢他的文字风格。同样的内容,如果阿城来写会更有趣,汪曾祺来写会更有味,而金宇澄夹在当中,很难让我提起兴致。

不过,我还是决定要把他的《繁花》买来好好读一读,毕竟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需要读一些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字。我很怀念儿时的上海,那会儿居住环境很差,可家的周围都是有趣的地方和人。迷宫一般的弄堂,一眼看不到底的石库门,每一次路过,都像路过一个神秘的异世界。石库门门框的存在,是一个天然而又巧妙的景框,让天真的第一视角充满想象。那会儿的邻居,那会儿的小摊贩,都比现在的要有烟火气。

正出于这份怀念,我想读一些关于上海的文学,读完《洗牌年代》,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金宇澄是关于上海的行家。他有一些“白相人”的感觉,但又不是王世襄那样的,他工人的身份,让他的市井意味更浓。东北下乡的经历,以及小说家和文学编辑的工作,都让其成分更为特殊。他可以把很多经历、很多人事、很多活计信手拈来,我很佩服他能记住这么多东西,也许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给人浇筑的记忆模子就是那么深,也许只是他个人的天分。不过,总的来说,金宇澄不是天才型的作家,他没有什么才华,有的是太多的经历和记忆。

但是,作为一个上海人,还是有义务要去读金宇澄的。本身作为一个上海人,就是相当尴尬的事实,因为上海缺少一种“故乡”的感觉。它太多变,太现代,太冷漠,同样出门在外,思念别的故乡的程度也许会远高于思念上海。但你要说能够完全撇去“上海人”的身份,也是不可能的,“魔都”有一种魔力,就拽住你的梦。金宇澄笔下的上海,这种魔力要比现在强上很多。换言之,我怀念和神往那种“魔力”。这种“魔力”在减弱,以“上海人”反感的方式,这其中政治因素我觉得更多,但这也不方便多谈。

总之,我会去读《繁花》,但书的排期太满,可能要几个月之后。《洗牌年代》是一本中规中矩的书,对上海人而言,读的意义更大一些,尤其是我的父母辈那代人,一定会勾起许多回忆。但对于金宇澄略微拗口的文字风格,我依旧不甚喜欢。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七篇

金宇澄的散文集《洗牌年代》里有一篇叫“锁琳琅”,讲了一位上海弄堂里的“老炮”阿强(他分明就是《繁花》里的小毛),年轻时是车间工人,二十多年里工厂不断改制,他最后做了夜班看门。他一辈子单身, 而文章恰恰讲的是他一生的各种爱恋。他的恋爱或者暧昧对象有已婚的邻居、短暂相聚的工友、人到中年的同事,甚至楼下洗头房的老板娘。金宇澄的厉害在于他写这些能激起街头巷尾吐沫星子的风流韵事,但写出了其中蕴含的朴素情感,读起来甚至让人有些感动。

阿强住的房子,一楼是理发店,二楼是来娣,三楼是他家。文中写道阿强下了中班,自己开已经打烊的理发店的前门回家。他坐在深夜的理发店里,能看见“楼板缝隙泄露的光”,他听到“移动痰盂的声音和流水声”,就知道楼上的新娘子来娣睡醒起身了。他还知道她拖鞋和文胸放在哪,或许此刻来娣也正透过地缝看着他。两人透过门板缝隙的对望,是弄堂的小楼里隐秘的情话。

阿强后来的女朋友美萍被分配到安徽兵工厂,只留沪培训一年。他俩的恋爱过程本不足为奇,比如阿强为她烫刘海,或者帮她写检查,但她走前发的愿却有情有义得吓人,她说“假如她以后回到上海,路上碰见阿强,假如她抱着小孩,是一定会让小孩叫阿强一声爸爸的。”

后来楼下的理发店变成了洗头房,阿强就经常和洗头妹们看电视,“消磨时间,谈谈人生。”不光这些洗头妹喜欢他,他还和东北老板娘很投缘。“雨天没客人,阿强给她敲背捏颈,最后,她就端了钢精锅,到弄口万春面店买回一碗素浇面请阿强。”

还有阿强老厂的女工同事们,结婚十几年了,时常盼望着与阿强去“廉价早早场”“结结实实”跳几次舞。阿强对她们讲希望她们和老公恩爱和睦,还教她们“一嗲遮百丑”的道理,话说得诚恳,令妇人们感动和信任。

文中还有一段讲阿强怎么在公交车上约。他见一个妇人提着两个大袋,得知是要去洗衣服,他就说他家有洗衣机,还说他一个人过日子。后来妇人真地跟他回了家。他醒来时听见水声,“知道妇人没有睡,她一直在下面洗衣,没用洗衣机。”她还把洗好的湿衣服装入袋子,急匆匆地就要走。

阿强的弟弟觉得家兄“一直是怪诞的”,说他“像关进老房子里的一个老怪物”,但阿强心里其实是满足的,他有一次对老板娘说:“如果他是有妻小的上海男人,他这种条件,过普通男人那种日子,肯定是早就白了头发的。”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八篇

此时正值2017年12月31日晚

微信的朋友圈放眼望去都是各色人等的18岁,我用这些时间读完了金宇澄的18岁

很羡慕上海这座城市,能有这么多作家留下细腻的白描,纪念它的脉络和搏动。张爱玲、王安忆,现在又有金宇澄,老上海弄堂里的慵懒和市井没有多少变化,过了十年,多了卸去一面墙的房屋,再过十年,多了扛着棉被拎着箱子准备去往黑河的青年,还有打铁做家具帮厨样样精通的工人,再过小几十年,就突然有了北外滩就金融街和陆家嘴的对峙。下午在河边跑步,突然想着,几十年或者十几年以后,川杨河会不会就像苏州河一样,成了浦东的标识,而我们的后代,只能在画家的手绘或者作家的笔触中看到浑浊的河水、载货穿行的船只和岸边低矮的居民楼?我想那时候我可以跟生活在物是人非环境中的子孙讲,“进入任何我们可以点赞的朴素风景里,其实是一种很原始的不堪”。

——仔细品读这最后句话,我想金宇澄还是带着他所说的上海人的物欲特征吧,“上海人的习惯就是这样,从来不喜欢两袖清风,家徒四壁的生活,可能也与城市本身强烈的生活倾向有关,一直没有被毁灭,任何年代的人,都带有本土的继承特征”。物欲涌动的上海女人,在本土作家的作品中必须要有点体现,连欧洲男人都对上海女人的雅致垂涎三尺,虽然千挑万选娶到的只是来到上海的女人,谁都不甘心做下等人,生活就是戏,必须出人头地。

然而我还是喜欢上海,喜欢上海人,喜欢上海的环境。北方人初到上海时不适是真,但在上海的第八年,认同书里所说“上海人向来少管是非”的性格,让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变成了历史堆叠的老城和有故事的人。

跟读到的其他两位本土作家相比,金宇澄的笔调又是很清冷的,很多篇幅都出现了“死”,毛老师卧轨的唏嘘,刀锋上跳舞的上海支边青年之死,在愉快与期待中瞬间被钢水浇筑、被球磨机粉碎的工人……可能是经历过十年浩荡那个年代的人,才会对恶、对悲剧、对或者由时代或者由个人导致的生命终结有如此多的着墨。

这篇散文集的特点是,动物和人几乎篇幅一样多,除了黑河的青年用欺骗的手段给马取精外,还有人类和动物的对比与关系:动物世界,雄性动物惯于扮靓,而人类社会则是女性注重装饰美学;最浪漫最理想的狗生,不是吃狗粮穿狗马甲用狗玩具,而是吃狗屎就地野合,回归到祖辈的自由中去。

那么就这样看来,作家还是很崇尚原始的不堪吧——打铁的沪上男工、自制漂亮发夹取悦女人的同事、做家具的准新郎——燕子衔泥的过程,幸福忙碌的过程,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九篇

1.

读到一本好书,忍不住想跟朋友们分享、推荐。

因为喜欢文学和历史,在我这里的好书是:

文字精美

内容精彩

译文精准

深入浅出

多有启发

开阔视野

投我所好

所以,上一篇所述《极简人类史》是深入浅出多有启发的好书;而今天这本《洗牌年代》是很久没有遇到文字精美佳作,可当做新年惊喜。

2.

读到第9页,便大喜,用词之精准形象,一行行文字像一幕幕画面在眼前上演,特摘一段欣赏。

作为一名马夫,当年有幸看到四五百匹发情木马,冲破畜栏,长驱一百二十华里,来到笔者所在的地盘。乡人一见惊跌道:天呢,可了不得!是某军马场良种,一律都三岁口,如何是好!

每一匹母马,毛色绸缎般华美炫目,眼神温情清澈,飒爽活泼,臀尾的黏液湿及后蹄,并无羞愧之色,耳似削竹,腰若枕玉,四肢修长,步态婀娜。良驹的大批抵临,等同于上天掉馅饼,小农思想立即泛滥,民众纷纷上去夺马,立刻马乱人哗。

显然,此地是弥漫了浓烈的公马气味,才招致磁场的局面,于是人追马,马避人——它们直奔公马处去,只要有公马在,不管对方丑陋高矮,独眼龙还是皮癣飞机盒,立刻近拢过去,静如处子,做驯然雌伏状,只等造爱。

饱受压抑欺凌的本地劣等杂牌公马,哪见得这等目不暇接,绯糜奢华世面!所谓“桃花江上美人多”,心乱如麻,蜻蜓点水、花心大少者有之,惊艳嘶鸣踌躇不定者有之,卤莽随意、有首无尾、始乱终弃者有之,当下方寸大乱。

——《马语》

3.

作者金宇澄,上海人,初期到黑龙江农场插队务农,一去便是8年。这8年的插队给予作者丰富的记忆和生命的感知,从这本《洗牌年代》中就能感受到。

本书有大量关于黑龙江插队相关的内容,直接把生于1979年之后的读者拉回到那个年代,感受年轻人远离城市家庭奔赴几千里以外一片荒芜的所见所感所想所得。

与上面摘录《马语》一篇相似,描述插队相关内容都是细微生活点滴,比如阉马、授育、割麦、穿衣等等。正是在这样的细微小事中可见作者对生活的细微观察,文字中又可见作者阅历之广,忍不住放慢阅读的速度。

4.

除去插队,本书还有大量老上海相关的内容。这也让我惊喜。

无知如我,一直以为只有老北京会顾恋着往日时光,不知道老上海也有同样的情愫。字字行行对老上海习俗、景观、市井人物的描写,不仅见真功夫,更见真感情。

一行一行,一幕一幕,读着读着就像搬上了舞台的话剧,聚光灯一打,形形色色的人物们在舞台上就鲜活起来了,似乎每一个眼神和表情都能够被看得真真切切的。

5.

我爱语言大师的作品,中文之博大精深,只有在他们的作品中才能体会到,才能享受整个细龃慢读的过程。所以,每每看到时间沉淀的大家,博学而语言又精益求精,便惊喜异常。

推荐。

洗牌年代读后感第十篇

《洗牌年代》是《繁花》的素材本,后者中的许多人物、故事脱胎于此,抛却了小说的形式感也等于卸下了叙事的包袱,似乎更有助于接近“文坛的潜伏者”。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物,记忆之于我们都是平等的,不同是,有的人记住了沉默了,有的人忘却了逝去了,而有的,则把记忆装裱起来垫在脚下一步登天,这显然让记忆变得功利。记忆需要一个合格的讲述者,对于讲述者而言,如何取舍如何加工,犹如一位高明的厨师面对优质的食材。私人性质的记忆经历何种讲述能够成为公共(Public)记忆的一部分,洗牌或许便是这样的一种潇洒的手势。

记忆自然是带有主观性,我们往往更愿意记住美好的事物,而对苦难、挫折讳莫如深。然而在中国,在当代,这样的常理似乎是被用来颠覆的。饱受挫折、磨难的知识分子与新时代一道“合谋”拥抱苦难,将“伤痕”从生理创伤升华到了时代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你受过“迫害”,你的文字更容易走红,更易于被大众接受。于是“美好”所指称的事物被大大地拓宽了,然而历史的丰富性、生活的可能性却被极大地局限了、窄化了。于是又有了日常写作的诞生,规避这些矫饰的苦难,执着于在新的时代,歌颂日常生活的恒常性,躲避崇高只谈吃饭,正因如此,小资、符号化、怀旧热应运而生。

金宇澄处理记忆的姿态是值得考量的,显然他热爱这些记忆,不,他十分地热爱记忆。

一草一木皆入法眼,一人一物尽显用心。阉割马匹、制作镰刀这样的事情算不上宏大,亦不能说有何种深刻的蕴藉,然而细致的描写,对于操作过程的熟捻以及文白运用的节奏把控,令这些“琐事”变得不再琐碎,相反具有一种形式美,类似匠人的精雕细刻令人神往。某种程度上,《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的魅力也在于此处。细节之美在于将蟹脚里的肉完美地剔出,展现着十足的艺术美感。包豪斯设计有云,是秩序产生美。秩序的产生需要工序,而对于手艺的记忆,对于记忆的书写便是建立秩序的一种途径,美的秩序来自于人的欲望。

与《繁花》一样,这也是一本关于欲望(Lust)的小书。记忆与欲望犹如双生花,有所爱必有所欲。前往东北的船上,“我”遇见的那位陌生姑娘,一片片洒落的年糕片,俨然“动乱时期的爱情”极具画面感。然而作者的把握是克制的,记忆虽然具有塑造性,但故事的发展并未出现读者期许的大起大落,既没有邂逅的浪漫,也没有台湾电影般的青涩潮湿,相反故事显得极其的清爽、淡然。沉默、眼神、故意高声说话,却挪不开接近的脚步,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幻想,而故事也就这样结束了。叹息还是欣赏留给读者,作者只是这样慢悠悠地推演着记忆的沙盘罢了。或许这样的青年不具备“深刻”的思想,不能够表达时代的痛苦,不足以展现上山下乡的谬误,但很真切,当讲述者当着我们的面,剥去了泛黄的底色,撇去了矫情的叙事时,我们找到了前人存在的依据,在我们自身发现了仍旧在奔腾的、低吼的欲念。

“人与事都不必完整,可以零碎,背道而驰。不必为了一个结构写下去。对固有的记忆提出的疑义。凡不必说的,可以沉默。这都是徘徊已久的想法。”作者在《跋》中如是说,若仅仅是为了旧事重提,显然不足以迎合作者自身的叙述野心。野心的中性定义在于打破支配当今文坛的一套叙述体系,我们逐渐丧失了一种传统的、中国的阅读习惯,习惯了西洋快餐之后,难以再定下心来,揣摩崔莺莺、林黛玉们的心思了。记忆本身的能指从历史事件变成了现代的精神召唤,不同于符号化下的简单写作,不把物欲直接于商品划上等号,而是执着于认真地讲述,将记忆描写成原来应该被称为“记忆”的样子,把记忆还给生活本身。

一直觉得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富于生动,极其地耐看,实质上是他将人的欲望与情感拿捏得巧妙,饱蘸着真情,因而风轻云淡之间亦见趣味所在。记忆的珍贵,在于人的价值,这种既超然又不离俗世的特殊位置感在《洗牌年代》中尽显无遗,耐人寻味。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