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部描写成长与家庭的小说。主人公弗朗西丝在纽约布鲁克林度过了一段成长时光,与家人、朋友之间的羁绊令人感动。小说通过弗朗西丝的视角,展现了家庭、友情、爱情等多重关系的微妙变化,让人回味无穷。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一)
每读一本国外名著,一开始总是不能习惯开篇的各种介绍,让人乏味无感。而后慢慢的了解到故事情节,都能让我感觉自己就在故事中一样。这样就深深的吸引我了,总想期待这故事的发展。小说中弗兰西生活,成长让我感触之深。
1/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二)
我在想我读这本书是不是太迟了,我已经完成学业了,无法再依靠书本来改变我的命运了。读书获取知识是一种努力的方式,庆幸的是我做的还不是太糟。其他努力的方式也是浇灌树的营养,只要努力,只要有信念,只要不放弃,这棵树就会茁壮的长大。
2/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三)
看过很多书,这本是特别的,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让人沉醉的修辞,但是翻着书页总是能感觉到淡淡的情感,淡淡的压抑,淡淡的快乐,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喜悦,还有那淡淡的人情味.没有阳光,但是可以嗅到阳光味儿~
3/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四)
在译林版的《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发现了很多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非常无语。不知道是译者的问题还是后期校对的问题。读过译林的几本外国小说后,觉得译林的制作太不严谨了,这些作品有《奇风岁月》、《远离芝加哥的地方》等。读着读着就不通了,译林到底是怎么了????
4/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五)
无论看多少次,还是会被弗兰西感动。
在艰苦的环境里自学,喜欢看书,不断积累知识,不得不的说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种激励。
文中讲到她和弟弟买圣诞树,觉得弗兰西就像一棵树,不断吸收养分,茁壮成长。很开心的是,弗兰西一直坚持,努力让自己变成一棵最好大树。
5/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六)
布鲁克林是贫穷的,可是还有小小的图书馆,小小的碗,碗里还有小小的花,书可以从A看到Z,孤独的孩子还可以找到一方乐土,令中国的多少孩子羡慕不已。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甚至是小城市,书店少的可怜,免费的图书馆更是难求。读书是一种奢望时,在无望的贫穷中怎样逃离?关注孩子吧,在那些遥远的地方
6/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七)
细小琐碎的生活小事,但凡你留心观察,也是带来愉悦。
凯蒂用自己不同于布鲁克林小镇其他女性的教育观以及生活关坚强生活,她独立、先进,不放弃,为了孩子的学业拼尽全力,是一位很坚强伟大的母亲
7/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八)
苦难是不值得赞美的。然而,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布鲁克林有棵树》的意义,正在于这种面对苦难时明亮的心态
这本书深深吸引,弗兰西似乎不幸却又很幸运,不幸的是遇到一个酗酒的父亲,幸运的是遇到会动脑的外婆跟坚强的妈妈,虽生活艰辛但整个读书的过程没有一丝苦涩的感觉,一切都充满希望。
8/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九)
女孩的爸爸是个酒鬼,但是很爱他们,她的妈妈是个打扫的清洁工,但是总是把家里的弄得仅仅有条。穷人,但是拥有富有的心,像富人一样生活。积极,阳光。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接受不完美,努力经营好生活,默默努力,该有的都会有,属于你的终究回来到!
9/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
这无疑是一首对生活的颂歌。不管是它的美,它的乐,它的苦,这本书都一视同仁,给予了最真挚的赞美 这个故事很平凡,很真实。所以好像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弗兰西身上,从这个家庭身上,从这个故事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的影子。正因为它反映生活本身,所以它才有着一种无声的力量,得以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片柔软中荡起阵阵涟漪
10/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一)
爸爸去世的时候,他们一家都没有人让人看出情绪上太大的波动,但是还是看哭了。弗兰西毕业收到了爸爸六个月前写好的贺卡,送的花,又一次泪目。弗兰西妈妈看到两个孩子第一次领工资拿回家十块钱的时候,突然转身回卧室掉眼泪。跟着弗兰西一起成长,有很多感同身受。感觉到妈妈的坚强,自尊与隐忍,两个孩子的善良,纯真,坚强与成长。
11/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二)
试读了前几个章节,感觉跟书评上说的差点,没那么好。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不够精准,看这些外国翻回来的小说,总感觉差那么一点,不像日本的小说,翻译到中文,一样可以保持细致精到、好理解。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和理解的难点。
先搁一搁,哪天有闲了再买来看看,闲静时阅读,感觉会不一样。最好再找来原版看一看,必竟语言的美是难以翻译的。
12/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三)
这棵树不仅是弗兰西,也是弗兰西的妈妈
我看的译林版,前面有曹文轩的评语,乱极了,真不知道他是干嘛的,到处都有他的名字
不过译者翻译得很好,还加了很多注释
评论还要有字数限制?
13/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四)
《你好,旧时光》《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和这本书,都讲述了小女孩的成长。
不过,时光两本,似乎是从透视镜中看世界,世界更美好,更单纯了。
这本书则多视角,更加复杂、深刻的看了这个世界。
同时光两本一样,我看完这本书也流泪了,也同样喜欢这本书!
甚至,我有女儿的话,我更推荐她看这本书,因为,更接近现实!
好书!
14/15页《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五)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让人洞悉个体如何能变得更坚强、坚定、睿智的书。最重要的,它谈及人要生存所需的人格力量,也就成了一篇关于爱、信任与磨难的文章。正是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平生第一次认识到,尽管磨难是一次艰难的考验,但它确实是个人所能体验的最积极的人生影响因素之一。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