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Digital Minimalism》的读后感大全

《Digital Minimalism》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5 21:30:34
《Digital Minimalism》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8-15 21:30:34   小编:

读完《Digital Minimalism》后,我深感数字时代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数字化生活对我们的影响。书中提倡拥抱数字极简主义,摒弃无谓的数字干扰,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专注。通过调整自己的数字生活方式,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幸福。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一

邹波

每次看到西方人写这样一些书,感觉至今他们还在走向孤独的岁月静好的路上,尽管网瘾是难戒的,但他们的戒除是单一的,单向的,不是两难的,这表现在他们的观念里,社交网络是绝对的不好,孤独是绝对的善,他们还在说,孤独——没有他者的思想在场的状态——已经不可能了,他们还在回归梭罗的那同一次归途之中,“一次戒掉一点点设备,或者设备的一点点”,因为没什么额外的社会压力,他们还处于对孤独的第一轮回归第一轮反思之中,在一个没有什么社会追求的、“历史终结”的成熟社会里,社交媒体反而的确是可以被完全废除的,可以完全是“坏“的(但反而又是这里的人创造出来这样一种工具),而我们,孤独和社交媒体都是既好又坏,要么一直是既孤独又被他者的噪音混合浸泡的福尔马林状态,要么就已经在社交媒体的好处和坏处之间拿起放下过无数次,在负气到天涯和忍辱负重继续在微博发声的状态之间倒腾过无数次了。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二

和作者之前的《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不一样,当我在美国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发现作者的很多想法没有跳脱自己白人精英的世界观。

就比如说对参加社区活动,网瘾戒断30天,不断的陈述上瘾的坏处。但是作者的解决方案却并不优秀。作为一个上班族,如果每天上了很久的班,周末还去社区做义工,那我是不干的,累死累活一整周就等着周末休息了,还要我去做事?宁愿刷刷抖音微博,和朋友小聚一下。

然而作者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时间自然就自由很多。但是他似乎也没有把他的时间投入到社区活动上。

关于上网成瘾这一点更是不能认同。你以为我现实中美如天仙的女朋友我不爱,玉盘珍馐我不吃,纽约上东区的鸡尾酒会我不去,豪华游轮我不坐,全球美景我不看,就单恋我的Facebook?问题是,我上网是因为我单身,没钱,前途还很一般,上网对我来讲已经是沉闷生活中的最廉价的休闲方式了。去不了瑞士冰岛卢森堡,我网上看看行了吧。没有酒会社交刷刷instagram 可以了吧。

作者说的不外乎常识。我要是大学终身教授我也清高自傲不上网。把精英的生活方式包装一下,写本书,看的人不管怎么做,也成不了精英的。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三

本书提供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视角,审视自己与数字工具的关系: "Digital minimalists see new technologies as tools to be used to support things they deeply value—not as sources of value themselves." 。

“眼球经济”下,你的注意力就是商家的营收能力,这本书有点醍醐灌顶的作用,数字工具发明的初衷,是让生活更便利、更有序、更美好,以工具来辅助自己实现所想,而不是成为被商家收割的“韭菜”。本书值得称赞的另外一点是,提供了“断离舍”数字工具后,你空余出来的时间的填充。否则多出来的时间,很容易因为突然的无所事事,又重现坠入数字工具的hook里面(社交工具的开发,就是为了让你尽量多的时间留在它们上面)。这些时间里,你可以发展一个兴趣爱好(建议多偏体力向,完成后更有满足的成就感),并为之付诸有计划性的行动。

还有一个比较认可的观点是:少点“赞”。多做语言上思想上的交流,而不是这种1个比特的“塑胶友谊”。

总而言之,做好对数字工具的“脱敏”计划,才能更好地掌控这一“脱敏”的过程。

但作者表述了他最终的观点是:并不是要完全抛弃这些数字工具,毕竟它们是人类智慧及进步的结晶。工具从来都不是问题本身,怎么用它们才是。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四

社交平台等新鲜科技在千禧年之后纷至沓来。年轻人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科技,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开始嘲笑中老年人对科技的迟钝。可是当我们只要稍微闲下来就停不下来刷手机的时候,我们脑海里是否闪过一刻的空虚?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能主动把这些帮助我们的工具用好吗,还是会被科技所控制?

科技公司的发布会往往是令人激动、充满希望的;不过科技可能并没有他们在发布会上声称的那样中立、单纯。科技工作者们花很多钱去做feature engineering,利用人性的弱点——想要持续的积极强化(intermittent 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社会认可,让人对他们特别研发的功能上瘾,不断去刷到广告、在键盘上引战。多么完美的商业模型,多么漂亮的财报。他们往往激动地(对投资人)解释为什么人们需要用科技,而从来不提人们需要怎么用科技。

过多使用科技的危害,在iGen一代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些1995-2012年出生的年轻人,很多已经出现了不少精神问题:他们失去了处理、解释自己情绪的能力;不会思考自己是谁,什么是重要的;不会去构建强人际关系;也不会给大脑处理的时间,把能量放在其它重要的认知任务上。因为社交媒体挤压了线下交流的时间,所以他们越使用这些服务,越有可能觉得孤立。祖国的花朵,未来堪忧。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有的科技工具往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它们不能很好地支持个人实现自己价值——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朋友,每周抽出一些固定的时间段集中刷新鲜事(而不是只要稍微没事就开始刷)也足够满足人的需求,通过点赞和评论建立连接不如线下亲自见面维护关系质量高。意识到这些的人们开始花更少的时间在科技上。去学习并应用新的技能。

而我,也决定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自主的、科技极简的人。做一个能不用手机客户端就不用的人,做一个不看或少看社交媒体和标题党公众号文章(用高质量的报纸杂志内容代替)的人。关爱自己,重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用我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情绪换取科技公司稳定的季度增长。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五

在goodreads的评分还不错,但是在豆瓣上的打分不是很高。 总的观点是在强调:your time = their money(你的时间就是“友商”赚的钱) 不过在试了一个多月每天使用两小时的屏幕使用时间之后,身体确实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欲望减小了。 作者举了很多历史上的例子如林肯漫步构思奴隶解放宣言、梭罗在工业时代开始时瓦尔登湖的生活等,来引入对专注、独处所带来的好处之讨论。

本书值得一试之处应该是30天智能手机戒断实验。

-选择要戒断的apps, 网页,电子游戏之类的,列个清单放在随处可见的地方提醒自己(但不要影响你的工作)

-30天内如果必须要用,要考虑何时并且怎样使用这些app

-30天后,按作者的说法,人们可能对使用这些需要戒断的东西有更清醒的认识,并尽可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一面,而避免人们在此身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书中其他人的经验:

-可以用一些保持专注的网页插件

-在闲暇时间听一整天博客或者新闻总结,而不是去浏览网页,不断点击链接

-留给自己独处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漫步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用手机,不用耳机,不听音乐,不听博客)

-给自己找点除使用电子产品外的其他事做,比如研究一道菜,自己修东西,做手工,写代码

-注重现实世界与人的连接(在现实世界连接的多了,虚拟世界自然就短了)

当然,最后作者强调,数字极简并不是对科技抱有敌意: 正如把“I used to a human being.”改成“Because of technology, I'm a better human being than I ever was before.”

我认为无论数字极简也好,不简也罢,这可能也只是提升生活幸福感和充实感的一种方式。或许每个人方式都不同。如果过度使用手机或者玩游戏使人感到空虚,或者所谓的”不舒服“,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六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digital minimalism提供几个例子,包括详细地解释坚持digital minimalism可以提升哪些方面,何为digital minimalism哲学,哪些策略可以帮助自己践行digital minimalism哲学。

总而言之,全文所表达的哲学为:将自己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花在极少的,精选的,经过信息优化的应用上,并保证这些时间能实现你某些看中的价值。这个观点咋看之下,让人觉得很有负担。毕竟平常的工作学习,消耗了太多时间和精力,而在可以使用手机的时候,不去尽兴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而要费时费力去选择“有用”的资讯,生活未免也太沉重。但如果是这么看待作者的观点,又显得太偏颇:毕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工作学习,有不少人即便在工作学习,也因为拖延症爆发而沉迷digital world。

里面提及的几个观点,还蛮有趣的。举例如下:

最后还提到了三十天尽量少使用电子设备,除非是工作必须的应用,使用替代设备比如古老的简单手机来联系别人,思考每个应用与设备对自己的重要性,什么时候使用之类的,这都是对电子设备的“解毒”过程。

在书的practice部分,提到的接受孤独也很有意思。与注意力被剥夺同时发生的,还有人们对孤独感的不适,而孤独可以启发更多有益的思考。同样的作者给出几个小建议,比如把手机放在家里几天,找个时间独自在路上走路思考,以及使用笔记记录想法等。这么多个建议中,我对使用笔记特别赞同。加入现在的公司之后,已经使用四五本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工作内容,我所理解的公司服务,产品内容,还有学习之后的各种感悟,对自己帮助很大。小时候一直做不成的事情,现在居然能轻松完成,真是不可思议。

这是我第一次看Cal Newport的书,自然无法对作者同样的书作比较。断断续续在公交上看了挺久,虽然部分章节冗长啰嗦,但还是颇有同感的。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七

前两天把这本Digital Minimalism看完了,这本书讲的是“数字极简主义”,表面上是论述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实际上在聊关于数字媒体与人的关系,正如副标题所说,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在嘈杂的世界里选择专注生活。有些老话题重谈的意味,所以这本书没有读得很细。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2019年末出版,几个月后遇到全球疫情,封闭在家人们充分体验到了互联网社交带来的安抚与伤害。在社交媒体上,信息在成群的转发中被放大万倍,情绪的流动更快速汹涌,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与善意亦是如此。在疫情隔离期间不知道作者有没有继续数字社交极简的生活。

讲一讲书中提到的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概念,高质量独处(high quality solitude)。书里先是介绍了“孤独剥夺”(solitude deprivation),A state in which you spend close to zero time alone with your own thoughts and free from input from other minds.讲的是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涌入,是我们缺少与自己思考和体验的相处,从而更引发一系列焦虑、抑郁等的心理感受。

这种负面心理来源于什么?其中一部分来源于欲望的投射。将他人或大多数人(社会)的欲望投射到自己身上所造成的混乱感,即迷失自己所想要的和所拥有的。在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有简单的他人观点和感受,还有巨大利益方操纵的隐秘引导,从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到生活方式。如何把自己的掌控权拿到自己手上?回到一种高质量独处的状态,并不是简单指独处,而是如何与自己相处。其中讲了很多方式,比如不带手机出门、独自散步、不要在社交媒体点赞等等。

但事实上这些点,即便在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也是需要的,社交媒体只承担人与人信息与情感交流的放大镜和加速器的职责。

全书都在写支持数字极简主义的观点,作为一个有超过半年以上时间体验的人,对我来说数字极简化,甚至生活极简化确实带来了一些益处,比如生活方式更简单,专注力提高,更爱自己。但也有一些负面的感受。比如进入现实世界,长期来看依旧与现实世界是割裂的。因为你所关注的范围更小了,周围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加密符号”,当你的朋友和你聊起什么,你一无所知时,有一种奇怪的“迟钝感”,你所生活的世界不是大家所生活的世界。现实社交的交流中会出现“加密符号”,而现实社交会一种简单的物理行为,比如,吃饭时只聊吃饭,游泳时只聊游泳,而你沟通时摄入的“信息”变成少数者的简单信息。聚焦当下的活动,短期是一件令你轻松享受的事,长期来看会厌倦,因为你减少使用社交媒体,总会靠用社交媒体的人,带入新的话题进入你的生活。

另一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会发现生活里的朋友他们所聚焦的点,关心的点,与你不一样时,没有一个融合的切入点去打破这种差异。同时现实社交也陷入一种复杂化,比如朋友带朋友,涌入太多,以后也并不会多交流的陌生人进入你的生活。最后回到,并不是总有时间约朋友出来,也并不是总有很多话题与朋友交流。在有限的社交中,又回到一种极其自我的世界里。(当然每个人从事的行业是否需要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信息,包括生活中的社交群体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对数字极简主义的体验不一样。)

如果社交媒体对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或者社交媒体成瘾的人,可以试着时不时使用数字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但无论数字极简主义,还是极简主义生活,都在提倡一种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找到属于对自己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人与数字媒体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似的,信息与情感总会涌入生活,不分线上和线下。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八

吃着早饭读着自己的欧洲行前准备书,看见某人还在入迷地刷着Reddit,想起几天前我推荐他读Digital Minimalism,他只是心不在焉地一口答应之后把书随手放在了床头柜上,于是忍不住开始跟他突然地谈人生。我说起了我们平时一直手机不离手地刷碎片内容(小红书,Reddit),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地需要摄取那些内容,而只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内容去填补生活中的空白/void,而刷手机上的碎片内容刚好是最方便易得的手段。

某人说我们应该互相监督,确保双方都能够限制在这类App上的使用时间,甚至是降级到非智能手机来限制我们对于多余功能的使用。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之前的失败尝试:哪怕我在手机上开启了App的使用时间限制,到了每次跳出锁屏提醒时,我依然会轻描淡写地点击忽略限制,继续痴迷地重复下划下划这个行为。我认为,这些外部的限制手段约束力毕竟有限,要想解决对于手机的过度依赖,根本的问题不在于这些手段不够强势,而在于,我们内心里依然没有认可一个观点:好好地生活,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碎片化外部信息,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手机使用时间。

某人在我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伸手按在我腿上,无奈地说,I love you, but I’m still in the middle of slowly waking up. This is way too much information for me to process right now.

Digital Minimalism里的Digital detoxing操作指南让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我们在日常的下意识行为中,混淆了“使用手机是因为我必须这么做”和“使用手机是因为方便”这两个观念。而这种混淆,即是造成我们过度地依赖于手机的一部分根源。“我需要跟在学校的孩子沟通什么时候来接他/她放学”更接近于”必须使用手机这么做“,而“我跟我好久不见的朋友需要在Messenger上互相沟通”更接近于“用手机比较方便”——跟朋友沟通有很多种方式,打电话、线下约个咖啡馆见面、Messenger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都是其中的一种,而文字聊天,未必是效果最好的一种。隔着屏幕聊天,有时候能减少很多社交的焦虑,但相比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它极大程度地削弱了与他人和社会产生联结的效果。

由此想来,我整个冬天的烦躁和焦虑,其实根源都出在这里: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哪怕再内向再需要独处,我们都至少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外部联结,而这些联结,在我的当下生活里太匮乏了。我们需要生活在人类社会里——我们需要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人类社会里。居家工作省去了非常多的麻烦:早起化妆、通勤、外食、在办公室里来回奔走找一个空余的会议室、跟同事和陌生人的small talks。乍一看,仿佛经济又实惠、省钱又省力——但其实,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其实正是填充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感觉到自己存在于社会中,与外界发生着联结”的必要手段。也许疫情前的生活中,这些内容太多了,让人容易产生疲于奔命的感觉;可是现在,又有些矫枉过正,这些内容太少了,让人感觉空虚。

昨天恰好也看了一篇豆瓣用户的推送,标题是“生活一定在你附近一公里之内”。作者举了几个自己生活里的小例子,最后说“不是说全盘反对诗和远方,而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不需要到很遥远的地方去融入其他圈子,而是我在哪里生活圈子就跟到哪里。”

我这一个冬天,焦躁地盼签证A。盼来了签证A,又盼签证B。一直有无数的可能性让我焦虑,一直有无数的最坏的设想让我操心。我宣称是因为我厌倦了西雅图的天气,厌倦了西雅图乃至整个西海岸文化艺术贫瘠的氛围,我向往春暖花开,我怀念欧洲一步便是一段历史和艺术的城市生活。我的烦躁,甚至影响到了某人。他不止一次地在睡前,欲言又止后又问我,是不是不快乐。他希望我能开心,否则他也会跟着难过。我那时候,还以为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都来自于对生活在别处的希冀。可是在读了Digital Minimalism之后和这篇帖子之后,我突然就意识到了,我不快乐的根源,并不是西雅图的文化贫瘠,并不是被困在美国不能够出入境,而是我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在此处”,不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

我的恍然大悟本身,突然就开解了我自己。因为一旦知道了问题的症结,就很 容易找到解决方案。去咖啡馆听白噪音,看人来人往,看别的人类坐在一起聊天吹牛,甚至要求经理多组织一些team events,都确实是合理的开解自救手段。我依然期待旅行,依然期待去欧洲的这里那里走一走,可是我也深知,旅行带来的多巴胺不是我困境的最终解药。我要与生活的琐碎和解,我要与在社会里的自我孤立和主动融入和解。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九

Checking likes is the new tobacco。 (数点赞数量是新型香烟)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被手机屏幕吞噬得所剩无几的时候,往往会尝试用自己的意志力来跟各类app做斗争——关掉提醒,限制自己的使用时间。

结果却往往不太如意。没有提醒的时候,好像会更多的去刷刷看有没有人发来了消息,自己的社交网络上的点赞量是不是有多了几个。

作者说:这些不怪你们,对于大公司来说用户粘度和用户在app上花的时间是他们挣钱的根本。他们有整个团队的心理学家,产品经理利用人类的弱点来让人上瘾。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间歇性正反馈(Intermittent 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对社会认同的渴求(the drive for social approval)

这两大武器一起打来的时候,一般人完全无法招架,只能在不停刷手机中深深陷入了各大科技公司的商业计划之中。

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作者这时候亮出了他的新武器——数字极简。

独处

独处的好处似乎不用多说。

不要点赞

点赞和简单的回复无法带来高质量的交流——说白了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认真写感谢发邮件,打电话,面对面的交流都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回归兴趣

当无效手机利用退出生活的时候,有大片的时间可以做别的事情。这个是实操第二步的关键——只有重新发现(发展,开发)了自己的兴趣,让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才不会需要在滑手机中寻找意义。

保持注意力

实操的步骤很详细,值得尝试。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狠下心来快刀斩乱麻。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十

Your Time=Their Money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找回时间的把控权。(这是一本教人数字极简,本身文字却并不极简的书。但也感谢它,帮我实现了数字极简路上的临门一脚。)

1. Intermittent positive reinforcement

2. The drive for social approval

❤️Clutter is costly

❤️Optimization is important

❤️Intentionality is satisfying

❤️Step1: Define your technology rules

Put aside a thirty-day period during which you will take a break from optional technologies in your life.

❤️Step2: Take a thirty-day break

During this thirty-day break, explore and rediscover activities and behaviors that you find satisfying and meaningful.

❤️Step3: Reintroduce technology

At the end of the break, reintroduce optional technologies into your life, starting from a blank slate. For each technology you reintroduce, determine what value it serves in your life and how specifically you will use it so as to maximize this value.

1. Spend time alone/ Solitude

——Leave your phone at home

——Take long walks

——Write letters to yourself

2. Conversation-centric communication

——Don't click "Like"

——Consolidate texting

——Hold conversation office hours

3. Reclaim leisure

——Prioritize demanding activity over passive consumption

——Use skills to produce valuable things in the physical world

——Seek activities that require real-world, structured social interaction

4. Join the Attention Resistance

——Delete social media from your phone

——Turn your devices into single-purpose computers

——Use social media like a proffessional

——Embrace slow media

——Dumb down your smartphone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十一

总的来说,这本书写得很好

- 较同类讨论更进一步,主要是思考更有深度,超越了一般的hacks (比如怎么防止自己看手机),提出做更有深度的事、更丰富地社交

- 最好能自己读,因为能跟着一起思考、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如果只看"how-to", 其实没什么帮助.

- 不过,作者的讨论并不全对。这类问题其实有钱有闲的人才有, 以及忽略了remote work的发展

我们花太多时间看朋友圈、抖音了,怎么办?书中几点说得特别好(而不是简单的防沉迷小技巧)

(1) SNS值得我们花多少时间?

统计发现人均8小时/周在各类SNS上,可我们真的要花这么多时间吗?

其实2小时就够了

知道这点,我才意识到自己应该、也完全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时间,因为实在没什么价值

(2) 面对面沟通

日常沟通,大多是微信留言、点赞

但更好的方式,是面对面沟通,因为能感受到对方更多,也更能建立彼此间的关系

这是困扰过我的问题。新认识的朋友,见面聊比较好,网上交流可能就仅止于此了

(3) 做有难度、专注的事情

业余时间用来刷SNS很浪费,其实有更好、更有价值的用途

比如运动、乐器、读书社(最好是现实世界中、能让人专注的事情),哪怕做菜吧。。。

这点和我的经历很相符,我以前周末踢球训练,是非常专注的事情、能有提升的事,对放松平时的脑力劳动非常有效,而且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1 富贵病

谁会有这种"科技成瘾"的问题?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人显然是,但很多人都不是 —— 送快递的小伙、楼下快餐店的老板、便利店的大妈...

对他们来说,闲下来了,打开手机看看快手、朋友圈,是一件有意思、幸福的事,还能和老婆、孩子语音,科技是真的在改善大家的生活的

我也不一定算,我现在每天下班后也就2小时时间,稍微休息、上上网,基本也就没空,又如何能投入到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中?

这种问题,只有Work/Life balance, 挣到足够多钱、工作时间正常的人才有,实在是富贵病

而且这类人也未必多,如果天天刷抖音、Youtube,其实很容易刷腻,休息够了、时间长了,自然会找更有意义、价值的事情,不会沉迷太久

2.2 科技比我们想得更好

- 如果说科技使人隔阂,那远程工作(Remote)的出现,如何理解?

- 支付、地图、打车出行 ... 科技能带来的便利性是很多的,很难简单放弃

2.3 Explore & Exploit

作者把刷Youtube归结为"成瘾"

但也可以看成explore & exploit problem

因为我们总想看有没有更有意思的东西,所以会打开各种渠道(朋友圈、微博、知乎豆瓣等等), 看有什么值得深挖。其实,也就是大众缺乏好的探索世界的方式,只能"一条一条看".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做了几个小工具,部分解决了我的问题

(1) Tech2Pocket

订阅RSS源时,常出现的问题是订阅源一多,文章就太多了,而不一定每个博客的每个文章都是有价值的。因此,我对每篇文章做简单的自动化分析,筛选出有意思的文章后排序。这样不必每天看有什么更新,每周看一次,就能看到最好的

具体见: https://www.douban.com/note/629305645/

(2) LearnbyReading

找书读时,也是类似的情况,一本本看评价很慢,于是我爬了亚马逊上感兴趣的书的类别,做一些简单的自动化分析,筛选出评价好的书,按时间排序,就能马上知道最近的好书是哪些,也不必经常上花时间找书看了

具体见: https://www.douban.com/review/8667119/

也就是说,如果能帮助大众更好的了解当前数据中有什么内容,最好的是哪些,就很容易不刷了

上述方法和一般推荐算法的区别在于,推荐算法常通过Feed/消息流呈现,是无限的、没有总览。但我则是以时间为限制(一周内的),排序看最好的,不用反复刷、不断尝试新的内容

接下来我打算解决刷豆瓣和微信公众号的问题,等我被裁了就有时间搞了~

2.4 Default Network

书中关于default network的说法,和之前读到的the net and butterfly中的说法互相矛盾了

最后,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是重新告诉了我社交的方式 —— 不是点赞、关注,而是面对面、谈话、更丰富的交流

尽管本书是反社交App的,但然在想,有可能做出更好的社交产品吗?毕竟,科技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社交也存在不少问题

- 为什么需要手动关注?能预测、推荐我想关注、认识的人吗?怎样创造双向、而不仅是单向的关系?

- 怎么找到自己的date, 加入有意思的团队?我们认识的人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 怎样让人们产生更丰富的社交互动、面对面的沟通,而不仅仅是点赞?

我们不需要创造更多网红,而需要织更多的网。或者说,我们"关注"的人可能太多了,但"互相关注"的人太少了

另:书中介绍了Facebook的Hard questions系列,当中一些内容非常有意思,比如hate speech的判断 —— 怎么判断SNS上,哪些言论是真正有害、需要删除的,而同时又保持人们的言论自由?

关键词:社交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十二

大部分人花了太多时间在手机上,不少人会觉得这浪费了可观的时间,但很少有人去深入思考这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

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想单纯用意志力或一些小技巧夺回被手机吞噬的时间,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许多互联网公司打着「社交」、「连接一切」的空泛旗帜,但其盈利模式依赖于用户长时间使用 App。对聪明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来说,用户往往只是数字、小白鼠和韭菜。在绩效和升职的压力之下,没有人会抗拒指标的增长。稍有节操的公司,会平衡商业收入和所谓「用户体验」。然而,衡量用户体验的指标依然是「使用时长」、「流失率」之类的数字,本质上还是平衡公司自己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用户的使用时间越长越好,频率越高越好。至于这是否增益了用户的幸福感,who cares?这样的问题太虚无,太不华尔街。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在产品的设计和实现上,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让用户成瘾。作者提到了两种常见的机制:

成瘾之后的幸福感呢?研究表明面对面的沟通对增强人的福祉(well-being)很有帮助,但使用社交 App 对幸福感的增益则存疑。针对社交网络的一些研究表明,使用社交网络越多的人越感到孤单 [2]。Facebook 的研究 [3] 则多少防御了一下自己:和真正亲密的人进行定向沟通与幸福感正相关;过多地关注泛泛之交的动态,只是互相点赞则与幸福感负相关。 我想正是这些研究让 Zukerberg 在 2018 年壮士断腕:鼓励更有意义的交互, 增加幸福感,即使这减少了用户使用时长 [4]。但就算如此,作者还是认为大家使用 Facebook 的时间太长、方式不对,作者鼓励通过线下、电话的方式,维持少量高质的亲密关系。

在手机 App,以及更广泛的数字产品使用上,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严肃地思考它们对我们的注意力、幸福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要因为有一点好处就安装 App 或者注册某个社交网络。关闭通知,卸载 App。如果工作实在离不开这些产品,在使用上也要进行优化,尽量在限定时间内使用电脑 Web 版本。对于资讯网站,应该锁定少量高质量的作者,而不是追求获得第一手新闻的新鲜感。从手机夺回时间后,也要培养高质量的休闲习惯来填补心智的空缺,不然很容易在无聊当中又陷入旧的模式。

读罢此书,我又想起罗素在《幸福之路》里的很多段落,不由感慨:

[1] https://adage.com/article/digital/sean-parker-worries-facebook-rotting-children-s-brains/311238/

[2] 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7/03/06/518362255/feeling-lonely-too-much-time-on-social-media-may-be-why

[3] Burke, M., & Kraut, R.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use and well-being depends on communication type and tie strength,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1(4), 265–281 (2016). http://dx.doi.org/10.1111/jcc4.12162

[4]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ark-zuckerberg-users-50-million-fewer-hours-facebook-2018-1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十三

【数字信息成瘾的两大原因】:

【数字极简主义的三个原则】:

【报酬递减法则/第二原则】:

【Amish人的生活方式/第三原则】:

【数字断舍离的步骤要点】:

【重新引入生活的筛选问题】:

【使用闲暇时光】:

【灵感】:

引申阅读:

《What technology wants》——凯利;

《漂泊者及其影子》——尼采

《手工制作:分心时代的创意专注》——罗格斯基

Freedom——无线上网限制app

数字极简30天记录 | 持续更新

5月19日:读完《Digital Minimalism》,进行要点总结。

Digital Minimalism读后感篇十四

千万不要被这本书的主标题所迷惑,其实书的副标题才是真正的主题: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作为一位计算系的教授,作者在本书中所倡导的并不是反对一切数字工具,恰恰相反,作者建议人们能够更加理智地利用这些数字工具,然而这样的选择非常困难。

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大多数的数字工具都是经过巧妙设计的,通过各种 UI / UX / onboarding mechanism 来诱导用户更频繁地使用。如果你不信,可以翻翻 Hooked 这本书,基本上每个产品经理都读过,所以每个数字产品里或多或少都有让人‘上钩’的设计:无论是看似简单的按钮,还是复杂的 gamification,这些设计只为了一个目的:让用户尽可能更频繁地,更长时间地使用。越多的用户使用,才越有可能赚钱。几乎所有的书在产品无一例外都遵循这样的理念。所以作为用户的你我,能不上钩吗?我们能不被掌控吗?

Hooked

8.2

Nir Eyal / 2014 /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正是因为这些精心设计的各种购儿,所以让我们轻易地摒弃这些数字工具变得无比困难。和实物极简主义不同的是,数字极简主义面临更多的心理上的挑战,比如完全卸载某个 app 之后,不消多日,就很有可能把它装回来。原因很简单,之前已经完全上钩了,不管这个 app 带来的价值有多大,我们已经习惯它的存在;简单的卸载,要么导致我们的生活不便,要么让我们变得无比空虚,所以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装回来。如此一往复,这样的数字极简主义必定失败。

作者所倡导的数字极简主义,其实是期望我们对这些数字工具有更好的掌控,而不是被掌控。

不像实物极简主义,我们可以简单地扔扔扔,就像《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所倡导的;数字极简主义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重新培养自己的心智。

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7.9

Marie Kondo / 2014 / Ten Speed Press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8.0

〔日本〕近藤麻理惠 / 2012 / 译林出版社

阿米绪人一直因为他们的与世隔绝而闻名,这种与世隔绝似乎是建立在他们反对一切先进科技上的:人们以为他们完全不用电力,不用汽车,不用电话。事实上,阿米绪人完全掌控了如何使用这些先进科技:他们不用电网的电,只用太阳能产生的电,有限的电力保证他们可以把电只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他们自己不买汽车,但是会搭乘别人的汽车,这样不但省钱,也不会有了汽车而过度使用;他们的个体不拥有电活或者手机,但是在教会里会有公用电话。阿米绪人对自己的传统如此自信,他们允许年轻人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回归,最后高达八九十的年轻人都回来了。相较于其他有强制性限定的宗教,阿米绪简直如奇迹一般。

作者所倡导的数字极简主义正是向阿米绪人学习:善用数字工具,而不是一味被它们掌控,或者一味地把它们完全摒弃。

书中的前三章详细地阐释了作者对于数字极简主义的定义,而后面四章介绍了如何实践数字极简主义。后面四章略显冗余,如果可以做成 to do list,会更加清晰。

学会独处

人本来就是 social animal,各种社交 app 正好满足了我们的这种需求:只要打开 app,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 connected。渐渐地,我们变得沉溺其中,就像微信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变成了朋友圈 + 公众号 + 通讯工具。我们不再满足于只是收到朋友的消息,更期望朋友给我们点赞或者看到朋友的最新状态。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逐渐失去了和自己独处的能力。

简单地卸载这些 app 并不完全解决问题,所以作者倡导有机地戒断:

不要点赞

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点赞带来的熵非常有限,同样的简单评论也是如此。如此有限的信息并不能带来高质量的交流,因此,请不要给别人点赞。如果真的要夸别人,可以试试认真写下自己的感想,打电话,或者安排面对面的交流。

重拾爱好

难以戒断社交 app 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它们充斥我们的生活,一旦戒断,我们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所以作者建议找一些手工活/线下活动来填充这些时间,一来填补空闲,二来可以产生新的价值。当然,这些活动需要事先安排好时间,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不被原来的坏习惯干扰。

保持注意力

数字工具最主要侵占的还是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要重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如下步骤是作者建议遵循的。之前我也总结过一些技巧,可以参考 ProdNotes 02 夺回被手机吞噬的时间。

总之,这本书希望帮助我们多会对数字工具的掌控,精华在前三章,后面的实践因人而异,也需要读者自己慢慢摸索。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提高生产力的文章,可以在 The ProdNotes Collection 这个豆列里找到。最后放上几本作者提到的书籍。

Deep Work

8.3

Cal Newport / 2016 /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solitude

评价人数不足

michael harris / 2017 / penguin random house uk

The Attention Merchants

8.7

Tim Wu / 2016 / Knopf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