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李白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李白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3 03:40:25
《李白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03 03:40:25   小编:

《李白传》是一部描写李白生平的传记作品,通过对李白的一生经历和诗歌创作进行深入解读,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不凡才华和豪迈个性。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以及他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追逐。

李白传读后感篇一

全文大致以编年史的形式概述了李白的一生。但其中哪些是史料哪些是作者的想象却让我很迷惑。有些内容读起来像穿越小说,但情节有没有那么刺激。有些内容想作为史料乃至野史把它记下来,却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可能是李白也没做过像样的官,官方的记载非常的少。以至于整本书的内容非常干瘪。作者无奈只能通过不着边际的想象来填充。可为什么不干脆写本网络小说呢?我只想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不再值得信赖了。

1/4页

李白传读后感篇二

人们似乎一直以来都将李白脸谱化,近日《长安三万里》上映,恰好近期读李白。有人对电影里李白的形象感到不满,认为李白就应该是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超凡脱俗,超然物外,淡泊功名。但是当我们细读李白的一生,会发现,他不是仙,只是个才华出众,郁郁不得志的“社会散人”罢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在出世与入世间反复横跳的失意政客,而且在传记中表现的情商极低而又对家国天下充满热忱。李白在政治上表现的很天真天真的幻想,天真的行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白有如此大的魔力?

补:私以为作为传记来说,这本书不够完美,但胜在安旗先生有编《李白全集编年笺注》一书,合而读之,两厢成趣,是了解李白的不二之选。

2/4页

李白传读后感篇三

我亦是读完王水照《苏轼传》接着读这本《李白传》。《苏轼传》是带读者魂穿千年真切地去感受苏轼的一生,而《李白传》多带有“假大空”写作色彩,嵌入了作者自以为“臆想”之类。前期感受上吾亦诸多不适,一度读不下去。但秉着“谪仙诗”为历代所推崇第一而对李白一生经历的好奇,硬着头皮读了下去。(读过《苏轼传》就知道苏轼对于李白的评价很高的,尤其是在苏轼游庐山那里)后来仔细思考原因:一,其实作者文笔不差,女人神经更为细腻,所以文中可能感性思维没有收住。二,李白诗稿多散佚,有些稿件(比如李白给杜甫的回诗没有底稿,而杜甫则给李白的诗都自己抄录)无从考证,所以后人多觉杜甫单方面更欣赏李白而李白不回应杜甫。三,李白最后具体卒年不详,所以一生有很多细节恐怕无法一一细说。苏轼则不然,每诗词书法画作都写文记之。当然以上对这本书的个人看法看法。开卷了,才知道以当时社会背景来说,李白确实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姚崇宋璟之时。李隆基确实平得了韦氏之乱,治得了国。奈何“盛极而衰”的道理恒古不变,李白便是搭上了大唐盛世的末班车却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一点点摧枯拉朽而无能为力。 一生处处碰壁,终于42岁之时,奉诏入宫。其后骊山温泉宫内却又是“长安第一红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其后曲曲折折最后贫病交加。观其一生,“千金一掷买春芳” 真真性情中人也!

3/4页

李白传读后感篇四

2023年8月4日开卷,8月13日读毕。

本书是安旗先生与薛天纬、阎琦、房日晰合作《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的“副产品”。安先生立足李白的作品,结合李白的交游、诸人的作品及年谱,以想象和虚构的形式为李白作传。同时,文中也吸收了当时最新的学术成果,如“玉真公主荐李白于玄宗(旧说是道士吴筠所荐)”、“李白三入长安”。此外,也摒弃了一些无从考证的传说,如“郭李互救”、“李白骑鯨飞升”。

如作者所言:“真正的文学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所根据的推测,合乎情理的想象,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显示人物的生平,以期符合历史的真实。这样的虚构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就不成其为传记,更不成其为传记文学,而只能算是大事记。”(新版前言)

看完此书才发现,责编竟是李俊兄。2017年去马鞍山参加李白学会,与君结缘。日常在微信中又多得李君推荐好书,品读高论。想起有司斋有句曰:“眼见同学成大佬,悔恨当年不读书”。

4/4页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