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湖烟湖水曾相识读后感精选

湖烟湖水曾相识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7 18:15:13
湖烟湖水曾相识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2-27 18:15:13   小编:

《湖烟湖水曾相识》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湖边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小说描绘了湖水湖烟间的美丽风景,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读后让人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叹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湖烟湖水曾相识读后感篇一

阳春三月,江南多了几丝绵绵阴雨,也多了几分诗意。以江南第一避暑胜地而著名的德清县,又迎来了一次文化的盛宴。那便是该县年轻作家——朱炜先生又进行了新作的研讨会和首发仪式。他签的那本书名为《君自故乡来》,去年年底我拜读完毕,已作了大致介绍,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不日将出姊妹篇——《莫干山史话》,他说会有更多的看点,这点我完全相信。 2017年底,他大婚之际,亦不忘给我寄来他2013年出版的那本——《湖烟湖水曾相识》,这是我仰慕已久的一本书,他签上大名快递于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本书,写的是杭城,一个令无数文人墨客倾倒迷醉的城市。朱炜真是少年才俊,借杭城求学见习之机,笔耕不辍,竟将此城写就了一本书。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苏小小到李清照,从秋瑾到俞平伯,每个人物都是那样鲜活饱满,那样生动有味。这是一本史书,更是一本散文诗,他完全是在用文学的笔调来书写历史,让我读之不倦,思之不寐。 一座城,往往因一个人而闻名;一个人,常常因一本书而成名。城市的魅力离不开文化的底蕴,文化的底蕴离不开文人的才气。杭州自然是不缺少文化底蕴的,一个西湖之上就交错着“白堤”和“苏堤”,一个是唐代的才子,一个是宋代的文豪,两个人竟用两座堤彪炳了千秋。能在杭城求学,真是人生之幸事。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也曾是那里的“幸运儿”,每逢周末,常约上三五好友,骑上一辆单车,带上一张地图,按图索骥地在杭城遍访古迹。近处有岳王庙、雷峰塔、虎跑泉,远处有玉凰飞云、云栖竹径、九溪十八涧…… 然读罢朱炜贤弟的《湖烟湖水曾相识》,我还是有点不小的惊诧,“他何以小小年纪,写成如此老成之作?”不仅文采了得,而且思想深刻,全然不像他这个年龄所思考的程度。他的果实的确是相当丰厚的,在杭城求学,就写杭城;在德清工作,就写家乡;在莫干山任民国图书馆馆长,就为莫干山立传。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分分秒秒都在写作,不然何以著述丰厚呢?借用他书中的话,他的阅读思考和写作,完全是“处处天天丝丝点点些些”! 心向往之,才会心念系之,才会上下而求索。朱炜对德清乡贤的崇拜,其实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是一种神往,一种膜拜。他笔下之俞樾、俞平伯、赵紫宸、赵萝蕤,这些乡贤中的精英,一直是他魂牵梦萦的精神偶像,他一直在追寻着他们的步伐奋勇跋涉,尽管路途遥远而漫长,可他总是以笔为杖,用脚书写,一步一个台阶地艰难前行着。 我似乎已经看到了他那成功的背影——面朝故乡,春暖花开。

湖烟湖水曾相识读后感篇二

那天,我陪着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到西湖边散步。微风送爽,两人聊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天就暗了下来。告别之际,朋友半开玩笑地对我讲:“我很嫉妒你,你瞧,你在这座城市有着这样好的一个湖。”

是啊!多好的一个湖,很美,也很神奇。仿佛再坚硬的人心,到了西湖似乎就会变柔软;而再激烈、决绝的往事,跟西湖拉上关系,也会凭空生出几分和缓的韵致出来。

可话说回来,西湖再好又怎样?在很多人眼里,西湖不过就是一池水,一个没有淡季的景点,最多是一种若有似无的自我慰藉罢了。我答道:“西湖?是很好的啊,不过我已经好久没去了,太忙……”

现实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了西湖被标签,所以,才会一边言之凿凿地说“爱”着西湖,一边却一次又一次地忽视她,冷落她,躲避她。有一天,当我们开始真正地憧憬她,怀念她,不顾一切地奔向她时,却发现,她其实离我们很远很远。总之,我们的“爱”有点虚。

幸运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起码朱炜就完全不是。

说起来,我跟朱炜也不过一面之缘。那时的他还没毕业,在杭州图书馆社会文化活动部见习,而我,作为《中学生天地》的编辑去采访他。我了解到这个个头不高、说话温声细语的男生,古典诗词功底深厚,看过很多闲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并热衷于大学生社团活动。无意中,他告诉我,他还有骑单车的习惯,刚来杭州读大学的时候就去西湖骑了一圈。

现在我才明白,当时朱炜所谓的“骑西湖”,绝不仅仅是走马观花——他已经在开始他的欣赏、感知和沉思。那些远去的背影,那些瞩目的历史事件,浪漫的、凄婉的,厚重的、飘渺的,完整的、残破的,他都饶有兴致地一一探访,查证,并记录下来。而后回到寝室,在灯下,精心组成一篇篇千字稿,投给相关的副刊,其中多数都发表了,如写苏小小、苏东坡、苏曼殊的几篇被争相转载。两年下来,最终有了这本不属于这个年纪应有的,却真真出于他手的西湖文化随笔。

乍一看,这本书可称作最新版的“西湖攻略”,虽写西湖的书多了去了,可少有这样别出心裁的。再读,这纯然是作者朱炜一个人的西湖,没有你的事,甚至你会觉得他不太“识趣”。书中所写既不好玩,也不实用,讲了一大堆有关西湖的典故和情感。往下读,稍有些感觉了,偏不得法,读到喜欢的,你就像一口气喝了半瓶水,或者“煲”完一个电话粥。效果还是有的,可少喝这点水、不打这个电话又如何?你还是你,西湖还是西湖。唯一令你纳闷的是,朱炜怎么会如此有心,在意,全身心地投入,关键他还不是杭州人,所有缘起皆因他心中有西湖,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山水的由衷热爱。他给我看过他填的《忆江南》词牌。

春来早,最好坐西湖。拂面珠风消歹意,红桥柳舍起平芜。鸪鸟矮浮屠。

(《湖上闻鹧鸪》)

丹青恼,泼墨绘吴宫。堤笼烟霞云湿镜,舟行桥板水如龙。山色有无中。

(《雨湖》)

而读他的西湖散文,不禁使你想到俞平伯、黄文中、倪锡英那一帮人。他和他们的执着精神一样可爱,身上的文士气一样古典。他笔下的西湖是升华了的西湖,是卓尔不群的西湖。他有意要还原西湖的文化语境,他对西湖的深情就仿佛西湖是与他命运相连的恋人一样。所有这些,都是令我感佩的。

很明显,朱炜是我们这个讲求效率和强调“超能力”时代的“不合时宜”者。他的世界没怎么变,尽管他的脚步与我们一样忙碌,而许多人已不知自我,只剩下节奏和不该有的欲望。我们日复一日地穿梭于影院、商场、咖啡吧之间,试图购买充实与欢乐,换回的却是难以排解的孤独和疲倦。有多少人,甚至已无法做到在一块石碑、一副对联、一丛花、一棵树的面前,静静地坐下来,感受天地,回看自己。我们太需要这样安静的时候,于闹市之中寻找内心踏实的所在。

所以,年轻的朋友,我非常乐意向你推荐朱炜的这本书。如果可以的话,还希望你能抽出一点点时间,带上它,走到西湖边,坐下来慢慢品读;或是跟随朱炜的脚步,同经历阴晴雨雪。总有那么一刻,你会发现,你面前的这个湖,重新变得熟悉、灵动、丰富了起来,就像你自己。

《中学生天地》编辑 翁云骞

2013年6月30日于杭州

湖烟湖水曾相识读后感篇三

西湖人物志的散文化书写——读朱炜《湖烟湖水曾相识》

胡耀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西湖之所以为西湖,一半因湖,一半因人。说湖,自然是湖本身的迤逦风光,吸引了游人到访。说人,则是人的活动为西湖的美景增添了人文色彩。因此,自然地理角度的西湖和人文历史角度的西湖,不可偏废。就前者而言,郑瑾所著《杭州西湖治理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便是学术角度对西湖历史的梳理。就后者来说,除了王国平主编的煌煌三十册《西湖文献集成》(杭州出版社,2004年)之外,还有大量散见的关于西湖的诗文集,是对于西湖人文历史来说不可或缺的文献。而最新出版的德清朱炜所撰《湖烟湖水曾相识》(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便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一种。

此书是作者最近数年来关于西湖的散文合集,每篇多以一位与西湖有关的历史人物为主角,从作者寻访旧地开始,把这一人物与西湖的种种往事娓娓道来。彷佛一位导游,带我们领略西湖的人与景。正如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袁逸先生在序一《来点掌声》中所说:“他于传统文化发乎内心的嗜爱,用心浸润其间,陶然其中,指点湖山,恣肆激扬,叩首故土,深沉幽远;或阐发警世,或挥洒明志。”亦如《中学生天地》编辑翁云骞先生在序二《非常推荐》中所说:“跟随朱炜的脚步,同经历阴晴雨雪。”

对于笔者来说,最感兴趣的是此书本身的核心,即所写与西湖有关的人物。除了第一篇《杭城的雨季》并无专门的主人公,可算引子之外,此书其余每篇文章所涉及到的主人公大约有50多位。此书所有文章,亦按所涉及人物的年代顺序,从最早的南齐名妓苏小小,至最近的湖州书法家费在山(1933-2003.7.12)先生,基本囊括了大部分与西湖有关的文化名人。此外,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中,又有两个姓氏的人物最多:林、俞。

此书所涉及的林氏人物,计有:奉化林和靖(967-1028)、平阳林升(生活于宋孝宗时代)、据说是林和靖直系后裔的林净因(生活于元末)、侯官林则徐(1785-1850)、上杭林汝霖(?-1860)、侯官林启(1839-1900)、闽县林纾(1852-1924)、侯官林寒碧(1886-1916)、和县林散之(1898-1989)、闽县林徽因(1904-1955),凡十位。此十人中,真正是近亲的当属林寒碧和林徽因,林寒碧是林徽因的从叔。但闽浙两省林氏一族多与西湖发生联系,则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这除了林氏族人在文化方面本身的贡献这一原因之外,还与梅妻鹤子隐居于西湖的林和靖先生有莫大关系。虽然后代的林氏并非都能追溯到林和靖,但作为林氏历史上的名人,其巨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正如人们会把苏小小附会为苏东坡的妹妹一样,对于同姓名人的亲缘联想,是中国人重视家族观念的体现,也是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方面表现于正统观念,比如古代家世不显的开国帝王一般会把自己的谱系上溯至古代的名人,比如汉高祖刘邦自称上古御龙氏刘累后裔,魏武帝曹操自称汉初开国功臣曹参后裔,唐太宗李世民自称老子李耳后裔等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于家族文化,比如中古时期的墓志制作中,最开始的部分就是对墓主人先世的揭示,远溯上古得姓始祖,中溯历史上本家姓氏的名人,近溯高祖、曾祖、祖、父数代。对此,笔者在一篇论文中以“远祖”、“中祖”、“近祖”指代这三种“祖先”形象(参见胡耀飞:《上党雍氏考——藩镇时代下层武将家族个案研究》,待刊稿),林和靖先生若出现于明清以来林氏族人的墓志铭书写中,基本就是“中祖”的形象。当然,这些祖先形象的具体时代区分在此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祖先形象对于同姓后人的示范作用。就林氏家族而言,林和靖与西湖的亲密关系,使得林氏后人对于西湖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从而造成了本书近五分之一的主人公皆为林氏的现象。

林氏之外,又以俞氏最多,包括俞樾(1821-1907)、俞陛云(1868-1950)、俞同奎(1876-1962)、俞平伯(1900-1990)、俞泽民(1931-),凡五位。这五人,皆属近代文化世家德清俞氏的族人,其中俞陛云是俞樾之孙,俞同奎是俞樾胞兄俞林之孙,俞平伯是俞樾曾孙,俞泽民是俞平伯之堂侄。这是作者身为德清人的特殊关注点,即德清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化世家。明清以来,德清县(当时的德清县仅包括今德清县的东部地区)在文化、仕宦方面素有徐、胡、谈、蔡四大家族(本书中尚有一篇关于德清蔡家与西湖的文章)之称,而俞氏则是四大家族鼎盛期过后,新兴的家族。这归功于晚清朴学大师曲园先生俞樾的开创,又因二十世纪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先生而声名在外。但毕竟俞氏一族自俞樾幼年离乡后,一直在外漂泊,他们与德清的关系每代愈弱,反而与杭州西湖建立了深厚的渊源。其中引领家族与西湖渊源之风尚者,即俞樾主持西湖边孤山下诂经精舍数十年这一经历。

近年来,对明清近代文化世家的关注,日渐盛行。关于德清俞氏,即有俞润民和陈煦合撰《德清俞氏:俞樾、俞陛云、俞平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马晓坤《清季淳儒——俞樾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其他文化世家,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所出“浙江望族家族史研究系列丛书”中陈连根和张银龙合撰《人贵自立:湖州钮氏家族文化研究》、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周扬波《从士族到绅族:唐以后吴兴沈氏宗族的变迁》、毛策《孝义传家:浦江郑氏家族研究》、周淑舫《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等,都是相关兼顾学术与普及的研究。本书作者朱炜将要出版的另一部大著《花落春仍在:寻访德清俞氏》,则是对德清俞氏三年多关注的集大成者,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说到最后,也不能忽略本书其他内容的精彩,特别是关于苏东坡的一组文章,以及对其他与西湖有关,但名气稍小的文化人。如果把此书作为一部《西湖人物志》的话,那么这是一种散文化的人物志书写,比枯燥乏味的地方志中的人物列传,可读性无疑大大增强了。希望能够多一些这样的散文化的人物志。

刪節版刊於《天香》第四期,第2版,蘇州:蘇州圖書館,2014年7月。此為未刪節原文。

湖烟湖水曾相识读后感篇四

我不清楚,朱炜为何找我写这序。他来电说认识我,听过我的课,我却不无茫然。真的。初,不识朱炜几何,年岁、经历、才学、志趣、品性……原以为,无非是文艺青年的习见不免骄持自得,往往是不痛不痒的浅吟低唱或为赋新诗强说愁;直至,认认真真品读完了他的所有篇章。是的,是“品读”。一页一页,全神贯注地看,一篇不落,饶有趣味地赏,逐行逐句,用心亦受用。

年后,连续用了十来天时间方读毕这十几万字。从2月22日起,每天五六篇左右,静心,慢读,摒却繁杂干扰。在以往,却不是这样的。于我,为人作序从来是个勉为其难,笑比哭还难看的苦差事。往往是,接了写序委托后,敷衍了事,一目十行,浮光掠影,不消半天光景,一部书稿已大致浏览一遍;再费尽心思挤出些漫应凑数的文字来。这次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后面出现的变化:由漫不经心到喜欢上这些文字,从要我读到我要读,进而喜欢上了这个多少还有点陌生的年轻人。感觉,朱炜的书好看,有料,值得;除了文采秉赋,更因了其真切而难得的在这样年纪少有的古典情怀、历史视野。朱文下得功夫,博览广收,肚里有货,笔下异彩。举例来说,其超过半数的篇章涉及杭州的名人遗迹、风物掌故,虽久居杭州、年届花甲、同样喜好文史的我,于其篇章中仍得益甚多,眼界频开。如,于《四百三十九甲子》中第一次得知这种以六十天为单元的干支纪年岁的独特用法;于《俞楼往事》等篇获知,吾家居近傍的横河桥许家竟与德清俞氏有着如此密切的姻亲之缘;于《殉学烈女惠兴》一篇感知著名的“杭州官立惠兴女学堂”的创办人惠兴女士以身殉学的悲壮,以及其对清廷最终开放女学的深远影响,于《节妇郑淑嫦》得悉清同治朝降低节妇标准的史实:“不论妻妾,但年三十以前夫死而守节至五十岁者,或年未五十身故,其守节已及六年者,均谓之节妇。”读来,犹感觉一如今天评职称的破格条件,标准降了,教授、研究员便多了起来。

朱文中,即使是一些已知的内容,如写苏东坡、岳飞、柳如是、秋瑾等,也多富创说异见,颇新耳目。不怕你笑话,读的过程我还摘录了不少感兴趣的资料,如林纾的“棺铭”及《湖滨补读图》、莫干小学“耕读”图案的校徽设计等,又存录诗词典实若干。更为意外的是,竟于《西湖小浮梅俞》篇中发现了光绪五年该船装饰有玻璃窗的记载。一直以来,因对读书题材的关注,我也顺带着搜集玻璃窗在清中后期的民间应用的目的,无奈,此类记载非常难得,无线索,无规律,可遇不可求;往往是数载下来仅得三五则零星资料。故这样的觅得可说是欣喜。

《湖烟湖水曾相识》一书,凡七十篇,以历史名人与杭州西湖之因缘为线索,探幽述胜,凭吊抒怀,于清丽文辞中时见少年老辣。尤写德清俞家影事几篇,经由这位小老乡的灵秀笔墨,其佚闻掌故多有可采、可叹、激励后学者。同样令我意外有获的是,我从此书中获得了我馆的老馆长——曾于清末执掌浙江图书馆事务的著名学者俞陛云先生的事迹,特别是一些细节,弥补了以往的粗疏。是集若说有什么不足,我的感受是,个别的篇幅无论是内容还是文采都略显平乏,不免说教,亦见重复,若能更加精炼,可能更好。

读朱文,字里行间总能感觉挥之不去的民国范、江南忆,他是适合于这类杨柳晓月的景致腔调。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书中最能洞悉著者古典情怀、小资浪漫的是《杭州的雨季》。其悼惜传统江南之逝亡哀而不伤:“在我记忆中,濛濛的,悠悠的便是江南的雨。我喜欢看那雨中屋瓦的青黛色,看那被雨烟熏得幽微的粉墙。……可是,现在的我已很难找到江南最初的印象,或许是我想的太旧了。……虽然江南换上了‘新颜’,但我依旧难忘它的过去,爱它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正是,我心戚戚!要命的“日新月异”已让我们故国梦萦,魂魄无依。

我不知道,朱炜是否会后悔让我作序。不容否认,他确实找到了赏识他也能大致读懂他的人,却并不一定是适合为他的集子作序的最佳人选;更不能于他的前程有所提携、识拔。吾辈一介布衣,况已老朽。在读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汗颜和难以胜任,自古英雄出少年,朱炜在许多方面的功底和表现在我之上,尤其在古典文学修养及文笔禀赋,还有那滋滋生发、拔节破土的气象。我真怕狗尾“序”貂,坏了他的精彩与美好。

始终觉得,朱炜这样的青年在当今浮躁功利之世已不多见,不因他的才情,亦不因他出了这么一本文集;而是觉得,他于传统文化发乎内心的嗜爱,用心,浸润其间,陶然其中,指点湖山,恣肆激扬,叩首故土,深沉幽远;或阐发警世,或挥洒明志。其在《偶闻敬文先生》一文中写钟敬文:“在他,少年也识愁滋味,游景记之,却每每氤氲着诗意的魅惑。读着这些浮于纸面的文字,仿佛是看老画,浓淡正好,深浅相宜。唯一画中人却是十分模糊的。”我却分明觉得,这模糊的人写的正是他自己。时时留意皆学问,处处用心常收获。如今,他总归收获了这金灿灿、沉甸甸的一份果实。如果以一句作评价,这是一个有不俗追求、识见、情怀的后生,而好学、勤思、力行,则是其鲜明的个性标注。曾经,在其二十岁前的六年间,他每晚读一首唐诗,从无间断;非为父命师训,无须刻苦坚持,只是因为喜欢,投合。性所愿,心向往,沁润其中,不亦乐乎。

来点掌声,为小荷露尖角;

来点掌声,为杨柳长新枝。

而我,眼下最想对朱炜说的是,就这样,从汝所好,一路继续。不急于展示什么,获取什么,成就什么。

风轻云淡,来日方长。

浙江图书馆研究馆员、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 袁 逸

2013年3月6日于杭州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