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一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宋朝和蒙古帝国三百年的历史。通过对两个朝代的兴衰变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读后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和教育意义,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读后感(一)
《宋蒙三百年》,顾颉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应该是顾先生给中学生讲课计划中的一讲。原计划是八十讲,此讲为宋朝各民族关系云云。结果讲课计划似乎未付诸实施,便将此讲拓展成十余万字的书。大家讲入门,也见功力,把这么乱的宋蒙辽金夏史极概括地讲清楚也不容易。总体看,南方不断受到北方的压迫,是几千年的宿命。北方的民族一旦变成南方后,也避不开这个宿命。
《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读后感(二)
有人说,学习写作,是一个学会把话写长,再把话写短的过程——初学写作者,总会为自己写不到规定的字数而绞尽脑汁来“凑”,而学了点皮毛,就又会长篇累牍,极易“废话连篇”,仍然写不到点子。写文章如此,写书治史,同样逃不出这样的套路。尤其是面向大众的历史作品,并不必有太多的探究与论证,只消讲清发生了什么。简单易懂,就已经足够好。
如果有人想要编写这样一部言简意赅的历史作品,那么我很推荐他把顾颉刚先生的这本《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当做范本。本书是顾颉刚先生1924到1925年间为北京孔德学校所作的历史讲稿,围绕各个政权的兴衰起落展开,简述了自南唐末期至元政权趋于稳固这三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本就是为讲授、普及所作,因而作品语言通俗简练,所选之材也尽可能做到“点线契合”——在将历史时期的“时间线”进行完整概括的同时,使读者对历史事件本身有更详尽的感知与更充分的体悟,从而对历史获取充分而全面的认识。
本书由宋的统一写起,经契丹、西夏、女真的兴亡,再到蒙古人的崛起作结,框架简晰,读来也甚是轻快。尽管并非是作者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其对各民族的兴衰把握还是很独到的。至于读者,读史的意义在于“知其从来”,也便是愉快而有收获的事了。
“宋蒙三百年”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国人读史,始终是要习惯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大势”的。而在这三百年里,长时间有多个政权在华夏大地上并立。民族间的冲突在表,而内在的相互作用的悄然进行,无疑也为日后的历史进程与民族性格的融合做了铺垫。
然而事实上,尽管这一时期“颇有看点”,但国人治史时却鲜少谈论,反倒是野史或是文学作品好以其为蓝本。大抵上是由于涉及少数民族政权,所谓“正史”之流传并不可靠,而汉民族在这一时期逐步沦为“配角”,显然也让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叙事多少有些尴尬。但顾颉刚先生的这本《宋蒙三百年》,却难能可贵地将这一时期的“变局”,“正正经经”地做了交代。
本书下编还收录了作者几篇的相关文字,在程度上也同样是侧重于普及的,可以作为专题式阅读和研究的参考之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治史还是读史,对过去的求索与参悟,终究是希望对未来有所“发明”。史家的意义,在于看得多一点,回望得久一点,而他的讲述,会让听者多一份理解与关怀。而历史本身,终还是条意义不明的河,方向总是指向未知,流动是它恒定的状态。
《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读后感(三)
宋蒙三百年,是压迫与被压迫,欺压与被欺压的三百年。 各国交织,各部落纷纭,各人各怀心思。 但不变的是,弱国无外交,弱者无话语权。而这强弱,千百年来都是由武力与军事决定的。 以前中学时候,总认为蒙古族之所以那么强大是因为他们体格天生的强健。可是后来想一想,事实上,以完颜阿骨打为例,否一出生就要四处奔走,在刀口上嗜血,从野兽口中抢食,在诸多部落残忍对抗中求一线生存。 生存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当这些不能打败他时,就注定会变成他的本钱,成为他打败别人的基础。而反观宋国,君主大抵皆如宋徽宗一般,养尊处优,文采风流。正如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孟子说的好,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可是孟子没说,很多东西是没有选择的。 不是我们选择了什么,而是我们被什么选择,或者只能选择什么。 坐在高铁列车上,看到作者写到岳飞那一页的时候,轻描淡写的写道,高宗因为倚他中兴,曾对他说过,“你等到将来打入北方时再喝罢”。从此,他涓滴不饮。写到他一天内接到十二金字牌,然后,十年之功,就在庸君与小人之下毁于一旦。 岳飞的事迹从小就耳熟能详,可是仍然每一次再读,都是一样的愤懑而无力。愤愤不平于岳飞的忠肝义胆报错了国,报错了人,可是他的人生轨迹,谁都无力改变,包括他自己。越以大局观念来看,越是发现,有些东西生不逢时,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 三百年里,宏图霸业如成吉思汗,委曲求全如宋徽宗,精忠报国如岳飞,自私自利如秦桧,百年以后,又有谁不是尘归尘,土归土呢。 身后留下的又有什么。 三百功名尘与土,九万里路云和月。 慢慢的,自己心里也没了波澜,不是波澜不惊,而是默默算计。 人生诸多风景,选择怎么走,走哪一条路,不是看我自己更想看哪条路的风景,而是,走哪一条,才会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以前还蛮喜欢宋朝,因为喜欢宋词,喜欢宋朝突出的学风与士人精神,喜欢宋朝奉行厚待文官、士大夫的政策,喜欢一如清明上河图般描摹的繁华市井。可是,当抛却这些教科书内容,摈弃爱国与爱面子情怀后,以笔者宏观而客观的视角去看宋朝,才发现,这其实一个涂脂抹粉盈盈笑立但其实老态衡钟的虚荣老人,表面歌舞升平一片太平,可惜统治者一代牛过一代的谈判与翻脸能力没能跟上自己的实力。 这本书讲的完整而客观,囊括了宋,金,夏,辽,蒙古,以及乃蛮,克克烈,塔塔尔等许多小国与部落。我想,我们真的需要抛弃自己原本的认知,抛弃一直以来甚至有史以来的大国情怀与爱国理念,站的更高更远更客观的去看待宋蒙交际的这三百年。
《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读后感(四)
文/夏丽柠
顾颉刚,1893年生于江苏吴县(苏州)的书香人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校任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和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在民俗和吴歌的研究上,亦有巨大成就。
《国史讲话》系列丛书,主要源自顾颉刚先生的演讲和讲义稿。《上古》是1939年初在云南大学的讲义; 《春秋》是1936年在燕京大学历史系做系主任时编写的讲义; 《宋蒙三百年》是1924年10月到1925年10月在北京孔德学校演讲的铅印稿编纂而成。
《宋蒙三百年》,由宋代的统一开始,经契丹、西夏、女真及蒙古立国、扩张至各汗国消亡而结束。全书共计12万字,内容详实,短小精悍,与那些“大话历史”的充数书籍,决不可同日而语。
“唐代的藩镇,大家知道了”。开篇的第一句话,便奠定了本书语言朴素,深入浅出的基调。顾颉刚只用短短十页便将赵匡胤统一中原的背景、建宋之后“杯酒释兵权”似的集权方式,以及中央集权带来的地方积弱,土匪横行的状况讲得一清二楚。从而,迅速地切入了“契丹势力南渐”的外族主题。
两宋王朝,前后共计三百二十年,是一段由起初的安抚、平定、反抗,直到被外族消灭的历史。与我们的教科书,乃至畅销历史读物不同的是,顾颉刚以在中华大地上曾留有建国史迹的民族作为本书的线索,将他们或兴起、或建国、或与宋交际作为实体,引领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宋元历史。
如果过去,我们一直站在宋人的立场上评价蛮夷南侵的顽劣。那么现在,我们就跟随顾颉刚从一个民族在各方面发展都成熟的条件下,是如何完成扩张和争服的。此为历史进程使然,并非北宋不出奸相,南宋再多几员武将的假设便能解决的问题。
书里的讲述方法,也充分证明了顾颉刚先生是坚定的“古史辨学者”,诣在解放人们的思想。正如他在书中写道,蒙古铁骑横贯亚欧,杀戮无数,但是“蒙古人的残暴对于后人的好处是什么?是打通欧亚交通的大道”。此语一出,令人深思。
顾颉刚师从胡适。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与傅斯年、罗家伦一样,均是思想激变的先锋一代,他们身上被旧家庭羁绊的影子也一样。顾颉刚与梁宗岱、鲁迅一样,都有旧式的原配夫人。尽管他与发妻无感情基础,无共同语言,但婚后他见她柔弱,仍然主动培养感情,力求婚姻和睦。他其实是个对自己的生活“解放”得不太彻底的人。发妻早亡,幸得再续,也算好人好报地得到一份安稳晚年。
读《宋蒙三百年》,字如珠玑,畅快淋漓。读罢,心里倒多了一丝坦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性命弱小如蝼蚁求生。顾城说,“人可生如蝼蚁美如神”。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转载请豆邮联系
《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读后感(五)
中国历代王朝基本都面领着北方异族的入侵压力,宋时期尤为突出。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到烛光斧影承袭帝位的赵光义,由于其正统地位的不光彩,宋王朝的皇帝总是防着臣下拥兵自重的伎俩反噬其身,所以宋朝历来兵力孱弱,这也给北方的游牧民族得到了窥视中原的机会。而在这广袤的草原上,也进行权力的世代交替。年轻的完颜阿骨打两千人起事、气吞万里如虎,耶律阿保机一统八部、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早已习惯安逸的辽王朝,然而百年之后,草原上一只让全世界都要避其锋芒的雄鹰长齐了它的羽翼。宋辽夏金元征战天下,一代雄豪轮番出场,共同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兴衰成亡。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目前获取历史信息渠道一般都会聚焦于宋王朝抵御外侮的英勇事迹。但这就是所谓的“人皆怜羊,狼独悲怆”。北方王朝的子民也并不全都是吃人恶魔,我们更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从每个方向去看待这段历史每个王朝的角色定位,以及他们全方位的政治历史观。
顾颉刚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代史学大师,用最通俗的小说笔法,为我们将这段历史从各个王朝的角度娓娓道来,也让我们能更全面的去了解宋蒙三百年这一段古事。先生一生都在进行历史教育和推广的工作,书中简介成顾颉刚先生为钱穆先生的伯乐,也主要是指提携乡间教师钱穆先生进入北平高等学府任教,使之跻身学术前沿一事的爱才美谈。对于本书的成书原因,也源自于先生为北京孔德学校所作的历史讲演稿。所以本书脱离了很多历史入门书籍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模板,而致力于让读者不单是读,即使是听也能掌握全书的基本脉络和有趣之处,这跟现今史学开始通过电视媒体,以讲堂的形式兴起一番热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将中国传统历史传播给社会公众,让国人通过历史去吸取其中的演变发展,借鉴与现今社会,是每个史学大师永恒的话题。历史从来不是什么曲高和寡之物,钱穆先生也做《国史大纲》希望唤起每个国民的民族荣誉感。顾先生这本书仅仅不到200页,并不面面俱到的描写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是以每个王朝为单位,突出典型事件和人物,让即使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的读者, 也能很清楚的找到其中的脉络。我认为一本历史科普读物的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在于能不能引导读者很清晰的抓住一条阅读的线,无论是以时间为线,还是以国别为线,否则对于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很可能读完之后顾此失彼,早已忘记了前文,收获甚微。本书排版的一个用心之处就是在正文旁边留出版面,将关键点写在上面,像极了我们阅读说明书的知识要点。也方便读者掌握所谓的阅读历史性读物的那条线。
近些年,对于历史的推广,在中国社会有了一些新的气象,包含了前些年百家讲坛的兴起,包含了当年明月这些用诙谐的笔法演绎历史的作者。这些对于大众去了解我国的历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就如顾先生所倡导的,史学不需要考订派,对于史学的研究是希望为我们现实所用,是为了以史为镜,也是为了能提升我们当代国民的民族历史底蕴。当然,这些的前提依然是对于历史事件的严谨的态度,不能杜撰历史,或者出于自身的目的去将一些东西强加在历史本身。顾先生的这本书,用严谨的态度,趣味的笔法,很简单的为我们勾勒出了宋时期的三百年历史,对于那些想了解辽宋夏金元各个王朝历史的读者来说,应该是本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