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张雨生:1994创作辑的读后感大全

张雨生:1994创作辑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0 16:40:26
张雨生:1994创作辑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10 16:40:26   小编:

《张雨生:1994创作辑》是一本回顾张雨生创作历程的专辑。文章描绘了张雨生1994年的音乐旅程,从他的音乐风格到创作灵感的源泉,展现了他独特的才华和对音乐的热爱。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音乐天才的创作过程,感受他音乐中的情感和力量。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一)

作為歌迷,我很感動,在張雨生逝世25年後還能有這樣一部介紹張雨生音樂作品、以及張雨生個人音樂史的著作,為25年後的當代人更好地理解張雨生這樣為華語樂壇做出卓越貢獻的傳奇音樂人和他留下的寶貴音樂遺產。

《卡拉OK·台北·我》一直是我心目中張雨生最佳的作品,原因有很多,包括足夠新穎、足夠前衛、足夠“有思想”、足夠“另類”等等(本人比較幼稚淺顯的喜好),可閱讀了本書,我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在這些我不能再熟悉的旋律當中蘊含著怎樣的被我忽略的細節,也加深了我對張雨生個人音樂創作風格、態度、思想的認知。

出乎我意料的是,本書雖然聚焦於《卡拉OK·台北·我》這一張專輯,但同時穿插連貫了張雨生整段音樂生涯以及後世影響,這是我過去理解張雨生過程中沒能做到或沒能做好的部分。

作為歌迷,我很感激作者蛋泥兒君,他的音樂欄目《音樂魔術師張雨生》我從來都是準時收聽,欄目一直在幫助我、其他歌迷以及圈外人士豐富對雨生音樂、歷史的認知,發掘雨生的價值,延續雨生的音樂生命。我也想感謝所有參與雨生的未來、延續雨生音樂生命的朋友,雨生永遠不會被遺忘,雨生永遠在我們心中。

晚安,永遠的張雨生。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二)

张雨生于1997年11月12日因车祸去世。在我的中学时代,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孙燕姿、蔡依林、梁静茹等歌手统治了整个华语乐坛,但即使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依然不时有同学在军训、元旦晚会等场合唱张雨生的《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歌曲。我不熟悉这个歌手,对这些歌却是十分熟悉。

有的人是因为特别喜欢一个歌手,所以去看关于他的书籍;有的则是因为读了与这个歌手相关的书籍,莫名喜欢上这个歌手。对于张雨生,我一定是属于后者,因为通过《张雨生:1994创作辑》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张雨生这个人及其音乐作品。

作者蛋泥儿君既是一个乐评人,也是一位张雨生资深铁粉,这本书可以视为他为张雨生所写的一部乐评集、随笔集,更是他写给偶像的一封情书,其中包含了深深的怀念和热爱,是用文字表代替歌声进行的一次颂唱。

张雨生在台湾有“音乐魔术师”的美名,代表作有《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口是心非》等。在周杰伦之前,他便大大拓展了华语音乐的边界。当时音乐充斥着无病呻吟的爱情和矫揉做作的情感,张雨生的音乐已是“我口唱我心”,对环保、逐梦、弱势群体关怀、动物权利等都通过流行音乐给予了关注。罗大佑评价他,“他做了我们这一辈人不敢做的事情”;萧敬腾也特别景仰这位音乐前辈,“他启发的是大社会,当代台湾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由他开始突破的。他的音乐风格、前卫创作,打破了当时音乐的限制”。

在张雨生生前发布的创作专辑中,《1994创作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所谓的《1994创作辑》,也就是《卡拉ok·台北·我》,这张专辑收录了13首歌曲,分别为《我是多么想》《动物的悲歌》《灵光》《永公街的街长》《子夜抒怀》《兄弟呀》《这一年这一夜》《我的心在发烫》《后知后觉》《蝴蝶结》《跟得上我吧》《我期待》《再见兰花草》。而这本书正是以这13首歌曲作为每章的名字,“打破时间线性,对专辑作品作了全景式分析,挖掘和分享这张专辑背后包含企划、制作等方方面面的故事,全方位回顾张雨生的音乐历程”。

斯人已逝,但音乐长存。通过这本书,我们再次追忆张雨生,并回味他那些动人的音乐作品。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三)

或许现在的很多小朋友都不太认识张雨生,但对于我们来说,那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大海》这些受众范围很广的经典作品,我相信我家还是会哇的一声,原来这是他的作品呀。而《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小时候也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抄过歌词。

本书主要从《卡拉OK·台北·我》这张专辑中十三首曲目出发,了解这张专辑背后的故事、以及从这张专辑回顾张雨生的音乐人生。在了解歌曲背后的之后,会发现这十三首曲中有些曲目很有独特的风格比如《动物的悲歌》、《永公街得街长》、《我是多么想》等等,同时在歌中探讨社会性问题。专辑当中有硬式摇滚、轻爵士、还有和古典结合的曲目,可以说这个专辑包含了不同种类的音乐类型。

这张专辑确实从销量上来说卖的不好,当然张雨生也表明过自己的看法,这种专辑不仅在于市场与音乐本身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唱片公司也不愿意花两倍甚至三倍的宣传费到大家认为另类的一个领域,去投资一个他们认为会血本无归的专辑上,所以在推出这张专辑后,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度,甚至成为了小众音乐。但时间会证明一切,这张专辑从现在的网络数据上来看,要比当年张雨生销量更好的演唱专辑拥有更高的关注度以及更好的口碑,同时也是张雨生自由度很高的一张专辑。

自己比较喜欢的是《卡拉OK·台北·我》中的《永公街得街长》,这是一首总时长达到9分50秒的超长曲子,不禁让你想如此长的歌曲,张雨生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呢,曲子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呢,我会有耐心将整首曲子听完吗?不得不说这首歌在听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感觉拖沓,细细品味里面的口白与歌词、如舞台剧一幕有一幕轮番上演的乐段的节奏变化,完全展现了张雨生的构筑画面、营造氛围的能力,里面出现的台语也是很惊喜的部分,希望歌中人物的故事能有继续的讲下去。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吧,采用了《卡拉OK·台北·我》专辑的封面,而专辑的封面是由台湾的设计大师杜达雄所设计,以黑色为基调照片,加上红色的鲜艳文字,这样的设计确实让人很难不爱。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四)

八里台音像,一代天津音乐爱好者的时代记忆,之前在桥下,后来搬到天大后面藏起来了,没有了足够的音乐受众也没有适时地改变宣传和销售方式,在时代的更迭里迅速消失了,但可喜的是正是这样一个当时流行音乐的宝库培养了很多有独立精神的音乐发烧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成为了现在音乐鉴赏圈的中流砥柱,他们音乐基础扎实,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眼光和品评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很到位,对新音乐风格也有很强的接受能力,既有能力,又有情怀,为现在的音乐鉴赏和推广做着不遗余力的努力,值得我们尊敬,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忧秀的音乐推广人,借助这本书向我们深入的介绍了张雨生的音乐人生,很值得一看。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从看到《我的未来不是梦》中挥洒着青春气息的张雨生到后来构入他一张张专辑的经历,很有一点小迷弟成长史的意味,作者的关注点也从爱听他那高亢的嗓音到了解张雨生的个人经历,再到费尽心力搜寻他出版的专辑,直到写出这本书,向我们介绍张雨生除本每张专辑背后的故事和他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作者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向偶像致敬并追忆一下自己的青春岁月,再向大家推介一位逝去的伟大的歌者,简单明晰,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歌迷应有的修养和品性,他做到了,你我呢?惭愧。

全书分为十三章,以作者收集时间最长过程最艰辛的且收获最完满的一张专辑《卡拉OK 台北 我》的十三首歌曲为段落,从专辑出版的过程,专辑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成就,聊到词曲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张雨生本人的人生经历,歌曲风格以及演唱风格形成的过程,再聊到其他专辑出版的一些趣事,张惠妹啊,陶晶莹啊,以及合作过的一些音乐人,唱片公司等等等等,慢慢的为你勾画出一整个张雨生的音乐生涯,让这个平时不是太被我们关注却是传唱最广的艺人多了很多的了解,也对当地的出版公司的运作和态势有了一点了解,笼统的说法就是那些年的那些事,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在看书的过程中找到这张专辑听了一下,很欢快很有青春的气息,张雨生圆润带点叛逆的嗓音一直萦绕在脑中,这张专辑对张雨生来说是很特殊又带有一点疯狂的尝试,对作者来说是五味杂陈的回忆,对我来说,是一张可以听很久的随行专辑,很好,很美。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五)

记得上学的时候最爱看的杂志是《当代歌坛》,当新的一期出刊,被同学买了,大家会一起看,一起谈论。最热闹的东四步行街,播放的是张雨生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大海》、《天天想你》等等,他是我学生时代最喜欢的歌星。

《张雨生:1994创作辑》这本书不单单是对《卡拉OK·台北·我》这张专辑的音乐评论,更是向我们述说了他的为人事,生活观念和对音乐的执着,使我们了解了幕后的他。

作者介绍的《卡拉OK·台北·我》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的前奏是不同的方式,我回听了一下,确实是这样的,之前都没有关注过。张雨生被大家所熟知的身份是歌手,他带给我们正能量满满的歌《我的未来不是梦》,当我毕业面临找工作的时候,很迷茫,不知前路几何,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听听这首歌,给自己打打气,情绪会很高昂,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有希望就会有动力,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奋斗着。

张雨生是喜欢动物的人,会在与动物的互动中获得灵感。他有很多歌都是根据亲身的经历而写的,比如《动物的悲歌》,就是看到公路上有两条狗,一只不停在叫着已经动不了的狗狗,快点离开这个危险的公路。《一步一徘徊》,是张雨生和小鸟的一唱一和,产生了共呜。他的音乐中加入了多种元素,给听者不一样的感受,他惊人的创作才能,惊叹了世人。后来他为张惠妹制作的专辑获得了成功,自己也参加了舞台剧的演出,但音乐人士生活时间不规律,而车祸的发生,导致年仅31岁的他被带走了。

张雨生的悟性很高,也有超出常人的音乐天分,但没有后天的勤奋、努力,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他的歌曲至今仍在我们8090后身边回响,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他活跃歌坛将近十年的时间,听者遍布全中国。他希望我们都可以保持自己独力的思考与判断,不被误导,避免盲从。

张雨生一直尊敬“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无可替代。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曾写道:我期许中国的通俗音乐能有专业且不同的类型,这样才是使音乐升级的正途,才能培养长久且世界性的艺人及乐手。他的音乐会一起陪伴着我们......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六)

蛋泥儿君:“张雨生是个悟性很高的人,也有超出常人的音乐天分。但若无后天的勤奋、努力,张雨生不会成为在离世25年后仍值得我们用一本书的体量去解读的音乐人。”

本书《张雨生:1994创作辑(“大声”系列)》作者蛋泥儿君是“蛋泥儿音乐咖啡”主播Danny,其英文名源自他的偶像陈百强(Danny Chan)。

蛋泥儿君是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的84年巨蟹座胖大叔。

蛋泥儿君不仅是Beyond的资深歌迷,还是张雨生的歌迷之一!

“张雨生是凝练文字的高手,他非常擅长细腻的描写、多层次的情感抒发以及精准的观点表达。”

在本书中,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读懂作者对有“音乐魔术师”之称的张雨生的诸多代表性歌曲的感性解读,走进张雨生的音乐世界!

张雨生:“两年前,从小与我最亲的妹妹,在梨山附近的山涧不幸溺死,那一年她才15岁。虽然从头到尾,我没有掉一滴眼泪,但这个伤口一直在我心中。她是那么可爱,那么懂事,而且歌声又那么好。老天真不公平,妹妹他一直比我更爱唱歌,唱得比我更好。”

自幼喜爱音乐的张雨生原先并没有成为歌手的打算,直到他唱歌很好的大妹张玉仙在1986年,他上大一时因意外溺水身亡后,他才产生了为妹妹完成心愿、成为歌手的想法。

当张雨生在歌坛成名多年后,陈绮贞成了他的学妹,张惠妹(A Mei)成了他的徒弟。

在张雨生逝世的周年纪念日里,陈绮贞曾抱着吉他,浅唱着他的《天天想你》,张悬也曾翻唱张雨生的《如果你冷》……

传唱度极高的歌曲《大海》让我初次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张雨生这样独特嗓音的歌手,启民智又励志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则让我意识到他的非凡之处。

尤其是在20世纪末苦情歌泛滥的时代里,张雨生的歌曲是如此的清新脱俗!

张雨生:“我期许,我能走出摇滚坦荡大路,进而使TW的通俗音乐能有专业且不同类型,这样才是音乐升级的正途,才能培养长久且世界性的艺人及乐手。”

在本书中与作者一道重温张雨生的风华时代,谛听他真切的人文关怀清醒之音,看到曾经前卫的创作型偶像歌手转身为真正的音乐人推手后,对音乐的认真与执著,感受何为真正的音乐魂与希望!

张雨生:“状况与变数终会过去,唯有作品会留下来,那些用心、那些灵光闪动瞬间的惊喜会不断带给后继的人希望!”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七)

张雨生,出道9年发行了11张专辑,从1988年到1997,从《天天想你》到《口是心非》,从年轻歌手到音乐教父。他的一生结束的太早,每每想起总有天妒英才之感。他文笔出色,留下了5000余字的感言,流行乐坛罕见的手笔之大。用功之深,亦是流行乐坛罕见之。

《张雨生:1994创作辑》这本书的作者蛋泥儿君,通过这本书向更年轻的朋友完整介绍了张雨生的创作生涯,作者揉杂了《卡拉OK·台北·我》这张超越了时代的前卫专辑。这张专辑的名字大长了,所以很多人就叫它“94创作专辑”,整张专辑中的歌曲完全是跟随着张雨声的心意创作的,这张专辑里描绘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面盛满了张雨生对于人生的理解。

虽然这张专辑正如他自己所言:“状况与变数终会过会,唯有作品会留下”,叫好不叫座的专辑,按市场经济眼光看,它就是失败的。这张专辑成了张雨生销量最差的一张专辑! 在当时台湾娱乐圈的宣传体制下,歌手大多数要去上各大综艺节目中打歌,在嬉笑打闹的偏娱乐性质的综艺中去宣传一张概念专辑很是行不通的。回过头来再来听这张专辑,考虑到当时台湾流行音乐的大环境,就更能体会到张雨生做这么一样张专辑,需要在创作、制作及其他方面,要面对的诸多困难。

《我期待》可以看做是张雨生对于自己创作历程的回顾和总结,这一路上崎岖坎坷,但是他在音乐中告诉自己,不可迷失自我,整首歌张雨生从词曲唱到中间的吉他间奏,他的参与度很高,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手完成的了。

在张雨生过世后,丰华唱片更以现代录音技术让原来由张雨生的独唱版加上陶晶莹的声音,合成了对唱版。 键盘手 koji在专辑创作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期待》是 koji编曲的第一首歌。因为有他,张雨生才能把他喜爱的古典音乐真正运用到他创作的作品中,并让他的音乐质感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让弦乐四重奏进入白金录音室录音,在同年代的华语流行音乐制作中,从理念上讲是极为超前的,从制作成本角度上讲是极为“疯狂”的。 如果可以还是亲自去读下这本书,会帮助您了解到更全面、更立体的张雨生,让他的音乐声生不息。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八)

今日是谷雨,我正好读完《张雨生:1994创作辑》,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而张雨生离开已经26年。

提起张雨生,还停留在阳光大男生的印象里,《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条游来游去的鱼》《大海》《天天想你》,高亢清亮的嗓音一直回荡在耳边。

也有听到《口是心非》听到挖掘又捧红张惠妹,心里还小小惊讶一下,才华出众哦,但印象里还是《大海》MV里那个一人一琴一狗淡然恬静的男生或者《我的未来不是梦》里活力四射学生仔。

所以我对这本书里详细描写的《卡拉ok•台北•我》是陌生的,翻开书第一时间去喜马拉雅找了蛋泥儿君的电台“音乐魔术师张雨生”,大致了解张雨生这张专辑的特点。

书做了一个唱片封套,有心

专辑里除了张雨生的声音是熟悉的,音乐编排,歌词语句都很陌生,在1994年,他就玩这么实验的东东?《永公街的街长》这么长的叙事诗风格虽然在欧美民谣里听过,不过在华语乐坛真的是少见啊,又是对街上的普通人的歌。

听电台时间易过,过耳烟云易逝。还是回来读书,边读边听。

作者蛋泥儿君专业乐迷,虽然也很自谦,但听(看)出来很专业,对台湾乐坛门儿清,一个个乐手,吉他手,贝司,混音,和声,唱片制作的台前幕后如数家珍,侃侃道来,非常有料。而且很细心,文案夹缝里的一句致敬也会注意到,串联起一个个付出努力的人。

我不读这本书不会知道张雨生是这样有追求的人,而且才华横溢,精进,有人文视野有情怀也为之努力,只是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太可惜了,假以时日,又一个罗大佑也不为过。

越听越读,越觉得可惜,这么又有才华又努力的人。

这本书32开,封面加了一个唱片封套,又别致又复古,非常贴。除前言后记外十三章,对应唱片的13首歌,每一首歌详细记录有关这首歌的一切,有作者的感受也有张雨生当时的文案,这是张雨生第二张全创作专集,他被公司放手按自己喜好所作的一张专辑,虽然当时销量不佳,他之后不得不用两张大卖专辑来迷补,过去了20多年,这张专辑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当然有象作者这样专业的乐评人推动有关。

这张专辑“惊世骇俗”,13首曲目,绝大多数超过5分钟,《永公街的街长》9分50秒。封套也张显与众不同的气质,有深度有创意的作品,张雨生这时的形象金黄色头皮,电影导演式的装扮,衬衣马甲,创作者的样子,脱开偶像学生歌手形象。

作者在书中不但论及张雨生的成长以及追求和影响力,还详细记录了幕后功臣混音和声乐手的努力。

张雨生还是一个音乐剧制作人,他的早逝太可惜了。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九)

今日是谷雨,我正好读完《张雨生:1994创作辑》,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而张雨生离开已经26年。

提起张雨生,还停留在阳光大男生的印象里,《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条游来游去的鱼》《大海》《天天想你》,高亢清亮的嗓音一直回荡在耳边。

也有听到《口是心非》听到挖掘又捧红张惠妹,心里还小小惊讶一下,才华出众哦,但印象里还是《大海》MV里那个一人一琴一狗淡然恬静的男生或者《我的未来不是梦》里活力四射学生仔。

所以我对这本书里详细描写的《卡拉ok•台北•我》是陌生的,翻开书第一时间去喜马拉雅找了蛋泥儿君的电台“音乐魔术师张雨生”,大致了解张雨生这张专辑的特点。

书做了一个唱片封套,有心

专辑里除了张雨生的声音是熟悉的,音乐编排,歌词语句都很陌生,在1994年,他就玩这么实验的东东?《永公街的街长》这么长的叙事诗风格虽然在欧美民谣里听过,不过在华语乐坛真的是少见啊,又是对街上的普通人的歌。

听电台时间易过,过耳烟云易逝。还是回来读书,边读边听。

作者蛋泥儿君专业乐迷,虽然也很自谦,但听(看)出来很专业,对台湾乐坛门儿清,一个个乐手,吉他手,贝司,混音,和声,唱片制作的台前幕后如数家珍,侃侃道来,非常有料。而且很细心,文案夹缝里的一句致敬也会注意到,串联起一个个付出努力的人。

我不读这本书不会知道张雨生是这样有追求的人,而且才华横溢,精进,有人文视野有情怀也为之努力,只是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太可惜了,假以时日,又一个罗大佑也不为过。

越听越读,越觉得可惜,这么又有才华又努力的人。

这本书32开,封面加了一个唱片封套,又别致又复古,非常贴。除前言后记外十三章,对应唱片的13首歌,每一首歌详细记录有关这首歌的一切,有作者的感受也有张雨生当时的文案,这是张雨生第二张全创作专集,他被公司放手按自己喜好所作的一张专辑,虽然当时销量不佳,他之后不得不用两张大卖专辑来迷补,过去了20多年,这张专辑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当然有象作者这样专业的乐评人推动有关。

这张专辑“惊世骇俗”,13首曲目,绝大多数超过5分钟,《永公街的街长》9分50秒。封套也张显与众不同的气质,有深度有创意的作品,张雨生这时的形象金黄色头皮,电影导演式的装扮,衬衣马甲,创作者的样子,脱开偶像学生歌手形象。

作者在书中不但论及张雨生的成长以及追求和影响力,还详细记录了幕后功臣混音和声乐手的努力。

张雨生还是一个音乐剧制作人,他的早逝太可惜了。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十)

《张雨生:1994创作辑》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蛋泥儿君撰写的一本,介绍张雨生在1994年创作的专辑《卡拉OK 台北 我》的书籍。张雨生作为华语音乐世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一位音乐魔术师,由他演唱的经典歌曲,比如《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一天到晚游泳的鱼》等等,都是永恒的经典之作,但是作者没有过多地再去讲述这些老调重弹的东西,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他认为是张雨生最具代表性的一张没有太多传唱度的专辑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这张专辑的问世、创作、以及里面十三首曲目每一首细致入微的分析,来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张雨生。作者蛋泥儿君本身就是一名资深的音乐发烧友和唱片收藏爱好者,他对于华语音乐界可以说是有着相当深厚的了解。唯有此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沉淀,才能将这样一张专辑的真正意义书写出来,以飨读者。

其实严格的说来,我并算不上是张雨生的铁杆的歌迷。原因很简单,他不幸离世的太早。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学会欣赏音乐,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消遣,一种排遣寂寞的存在。但是张雨生这个名字却仍然是如雷贯耳,特别是《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初中、高中时,每天上课前都要集体合唱一首歌振奋一下学生疲惫的灵魂,《我的未来不是梦》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生遇到的问题和苦闷也就越来越多,求之不得,爱之不得的事情和感情也越来越令人难以忍受。这个时候再去听张雨生,就好像是一位知心大哥在安慰你,抚慰你的心灵。

说实话,《卡拉OK 台北 我》这张专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完全没有任何印象的。或者说,我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过这张专辑。如果不是歌者是张雨生,想必但看这个名字恐怕就不会有任何的兴趣吧。书中也写到,这张专辑的名字确实是非常的怪异。但这却是张雨生有意而为之。读完此书,再重新欣赏这张专辑,一定会让你觉得,认识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张雨生。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十一)

作为一名对音乐有着特殊情感的乐迷,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华语乐坛的巅峰与衰落,曾经叱诧华语乐坛的音乐才子意外陨落,唱功了得的歌手也被逐渐埋没,他(她)们的离开与淡出为华语乐坛的巅峰期画下了一个句号,也让众多乐迷在歌声陪伴的岁月里逐渐成长。

本以为口水歌抢占的音乐市场早已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却意外的发现,总有一些人、一些歌一旦再次出现,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重塑辉煌。比如凭借一首《爱你》再次爆红的王心凌,翻唱《阿刁》的张韶涵等,物是人非却唱功依旧。

但有些音乐奇才离开便是一眼万年。认识张雨生的人大多是因为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青春励志的歌词、激荡的节奏、动听的旋律以及张雨生那独特的嗓音,让人过耳难忘。即便时隔多年,这首歌仍然是励志榜单上的榜首。

一夜爆红、出道即巅峰用在张雨生的身上毫无违和感,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开创了华语乐坛的一个奇迹时代。然而天妒英才,一场意外车祸带走了这个时代华语乐坛的一颗巨星,将他的名字定格在了1997年11月12日23时48分。

从1988年因《我的未来不是梦》爆红,到1997年发行创作专辑《口是心非》,十年乐坛生涯张雨生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音乐作品,也为我们种下了太多的青春梦想。直到现在《大海》《天天想你》《口是心非》《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以及和阿妹合唱的《最爱的人伤我最深》仍被广泛传唱。

一个音乐鬼才的作品再多,也会有被蒙尘于世的作品,就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蛋泥儿君创作的这部《张雨生:1994创作辑》中的作品,是我们很少甚至未曾听过的张雨生创作作品的音乐类型与风格。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因为有了《未来》,我重新认识了张雨生和他的音乐,了解到原来他有《卡拉OK·台北·我》这样一张旷世巨作!

在我们看来,这既是一部张雨生《1994创作辑》的全景式解析,也是张雨生创作生涯突破式的再现,作者引用大量的文字与音视频资料,让一个全面、立体张雨生在十三首曲目中重生,带我们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与雨生一起重走辉煌的音乐历程。

还记得张雨生在最后一张专辑上写下的那句话吗?“这当然不是最后一张专辑”,虽然他食言了,但他的人、他的音乐却永远地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十二)

我学生时代生活比较枯燥,除了看书没有什么特别爱好,但也在同学的推荐下听了一些流行歌曲,在我的记忆里,张雨生就是一个乖乖仔的形象,有一段时间他的发型还比较流行,但是相同的发型在男同学们身上再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更别说他那特别高亢清亮的歌喉,无人可以模仿,现在提到张雨生,我的脑中还会自动循环播放《大海》和《我的未来不是梦》。

音乐类播客“蛋泥儿音乐咖啡”主理人蛋泥儿君,是资深乐迷和唱片收藏爱好者,作为专业人士,他选用张雨生1994年发行的个人专辑《卡拉OK·台北·我》,来做《张雨生:1994创作辑》串联的主线。为什么要选择这张知名度并不高的专辑?张雨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因车祸戛然而止的年轻生命历程中,他是创作歌手,是金牌制作人,不仅自己站在了流行音乐的前端,更帮助张惠妹从默默无名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有台湾“音乐魔术师”之称,《卡拉OK·台北·我》虽然在当时销量不佳,但却是张雨生真正意义上自己原创的,这张专辑不但是一张杰出的唱片,更代表着当时华语音乐对Band Live录音方式实验的最高水准,其中所尝试的音乐类型与风格之多样性,歌词涉及内容之广度远超一般流行音乐专辑。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意识至,在张雨生的音乐理念、音乐生涯或者对当时流行音乐乐坛来说,这张专辑是非常有价值、非常特别的。

《张雨生:1994创作辑》是以张雨生《卡拉OK·台北·我》这张音乐专辑为主题的乐评类书籍,我不是音乐发烧友,在翻开本书之前,我没有听过这张专辑里的任何一首歌,我翻开它,是因为张雨生这个名字。翻阅本书之后,我去找了这张专辑里的歌来听,和我印象里的张雨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比如耳目一新的《再见 兰花草!》引用了我们熟悉的《兰花草》的歌词,是张雨生向台湾民歌时代的前辈们致敬之作,也做到了他在歌词中所说的“你只要给我五分钟 我给你完全不同的感受”。

拨动人心弦的音乐,不止会流行一时,经过岁月的淘洗,它仍会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停回响,例如张雨生的歌。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十三)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提起张雨生,我的脑海里就自动出现了这首《大海》,这首经典将张雨生清亮而又高亢的声音展现的淋漓尽致,是永恒的难以超越的经典, 但是对他的了解,也就停留在他的几首经典歌曲里面,包括《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条游来游去的鱼》《天天想你》《口是心非》等等,停留在知道天妒英才,年纪轻轻的他英年早逝的事情,对他的印象也定格在那个阳光大男孩的画面中。 仅此而已,还有更多的了解吗?好像没有了,但是又那么那么的喜欢他的歌,所以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对他能多一些了解。 这本书书做了一个类似唱片的封套,真是有心了。封面的唱片设计很有年代感,是我挺喜欢的风格。 边翻看书边找到了作者蛋泥儿君的电台“音乐魔术师张雨生”,在这首专辑的音乐里,边看边读了这本书。 作者蛋泥儿君是资深乐迷,对老音乐,老音乐人很专业很了解,书中不难看出特别是对台湾乐坛很熟悉,一个个乐手,吉他手,贝司,混音,和声,唱片制作的台前幕后如数家珍,读来让人大开眼界。 张雨生在乐坛的地位,可以说出道即巅峰,可惜就是时间太短了,如昙花一现,却留给世人无尽的思念。这本书中对应唱片的13首歌,每一首歌详细记录有关这首歌的一切前因后果,创作经历,有作者的感受也有张雨生经历,这是张雨生第二张全创作专集,是他放手按自己喜好所作的一张专辑,虽然当时销量不佳。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被人翻出来提及。 也许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这张专辑有点太超前了,超前的有点“惊世骇俗”,同时公司当时的宣传不到位,又让很多人错失了听到这张专辑的机会,所以这也是作者深感痛惜所以用一本书来谈论这张专辑。这张专辑包括13首曲目,绝大多数超过5分钟,《永公街的街长》更是长达9分50秒。封套也张显与众不同的气质,张雨生这时的形象金黄色头皮,衬衣马甲,也与他学生偶像歌手的不太一样 张雨生唱歌是好听,但是他早已不满足只是唱歌而是不断努力去扭转在歌迷心目中的偶像歌手的形象,他还是一个音乐制作人创作人,但是这些在他自己的歌曲中没有得到很大的反响,反而为张惠妹打造的《姐妹》爆火,让人们认识到他的创作力。 这本书中有很多熟悉的歌星的名字,看看她们仍然活跃在乐坛的身影,再想想张雨生的英年早逝,越读这本书越是唏嘘。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十四)

- 我最爱张雨生那首《我是一棵秋天的树》。第一次听直到歌曲结束很久,才发现自己满脸泪水。 听歌的人之所以动容,是因为在歌里找到了自己的悲与欢,期盼与遗憾。 - 这首歌里,张雨生这么唱: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时时仰望天等待春风吹拂, 但是季节不曾为我赶路,我很有耐心不与命运追逐。” . 漫长又美好的前奏,清简又悠游的曲子,认真安静地讲述着一棵树的心情。 再也没有为一棵树写歌的人了吧。 - 蛋泥儿君的《张雨生:1994创作辑》,是在客观的专业性中为我们展露出张雨生的感性、理想和鲜活。 - 我们都看到了张雨生作为歌手的一面,蛋泥儿君带我们看到了张雨生作为创作者的一面——用逐字逐句解读张雨生专辑《卡拉OK•台北•我》的方式。 - 我终于体会到,一位天才音乐人是如此立体又真实,而一位粉丝也可以如此学术又长情。 - 张雨生写歌,不仅是希望歌迷去听,还“希望你在这一个多小时内,有因为什么而想一想了。” . 我也突然发现,张雨生的歌原来那么丰饶: 他热爱历史,反思历史; 他阐述自己的公益观念; 他将民族音乐与摇滚乐美妙融合; 他喜爱动物,他把日常与动物互动中获得的灵感写成歌; 他写爱情,写理想,写社会,写家国,写宇宙…… . 听张雨生的歌,感动着,温暖着,也生出几分大义来。 - 蛋泥儿君剖析《永公街的街长》,可以说是共情与专业的完美融合,这一章太绝绝子。 - 蛋泥儿君说,《永公街的街长》里的一段歌仔戏和口白利用“加噪”的处理方式,营造出旧日时光之感。 而这首歌里张雨生的人文与善良也体现到极致。 在张雨生的这首歌里,街长不痴不傻,在樱花缤纷里玩耍。 他想描写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重互谅,他做到了。 - 蛋泥儿君对张雨生这张专辑剖析的非常细腻,还加入了张雨生的生活,追求,创作和理想。 仿佛在拆解张雨生人生的每一秒,一帧一帧去解说。 - 遇到这样的作者,是张雨生歌迷的幸运。 - 少年时听张雨生的《大海》,虽然莫名感动,但不理解为什么非要让大海带走哀愁和全部的爱。 后来啊,终于像个大人一样繁忙奔波,渐渐学会把不甘与失去的痛苦藏起来,也才明白大海只是对往事一笔勾销的仪式感——哪怕这片海,只存在于脑海中。 - 人生何其长,大海何其阔。 宇宙苍穹之下,我们都不过一粒微尘。 写歌的人已逝去,听歌的人终会老。

《张雨生:1994创作辑》读后感(十五)

《张雨生: 1994创作辑》的作者蛋泥儿君是“蛋泥儿音乐咖啡”主播Danny,是张雨生的歌迷之一! 他在很多的平台他有他的博客或者是他的频道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呢可以去关注一下

那这本书的创作架构是根据卡拉ok台北我这张专辑的十三首歌的曲目去安排整本书的架构,也就是说每一张对应这张专辑当中的一首歌曲。可是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局限在要写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而是把张雨生的几乎整个音乐生涯融会贯通到整本书当中,甚至是把台湾地区流行音乐或者是整个华语地区流行音乐的来龙去脉是放到这本书的写作当中的那所以这本书不光光是对于卡拉ok台贝我这张专辑,更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记录了90年代这个所谓我们觉得的华语音乐黄金期的一个缩写。写这本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做了很多的资料的收集工作,就光这一点,这本书作为一本资料的收藏也是很有价值。

这本书是大声系列丛书的第三本,那么第一本是一位非常资深的文化娱乐记者甘老师写的邓丽君的淡淡幽情。第二本是林忆莲的野花。而这一次突破了之前8万字左右的篇幅, danny 用了10万字详尽记录了张雨生: 1994创作辑的前世今生。

首先,资深音乐迷可能会注意到这本书的装订很特别, 他会有一个侧标, 而这个侧标正是专辑上所配有的, 一下就跟张雨生: 1994的专辑呼应上了, 这设计也是非常的巧妙。接下来在这本书里,我们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读懂作者对有“音乐魔术师”之称的张雨生的诸多代表性歌曲的感性解读,走进张雨生的音乐世界。大家如果注意下这本专辑里提到的诸多话题, 有两只狗狗之间的动人情感, 也有对反战类型主题, 不知不觉间我们跨越十年来到周董元年, 我们会发现雨生的很多音乐理念和创意都神奇般的与周杰伦的作品有着重叠和跨时空的碰撞。我突然觉得会不会雨生老师正正就是带给周董音乐启发的那位导师,周董继承了他的音乐理念和精髓, 并把他们发扬光大呢?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卡拉ok台北我这张专辑之所以具有非同往常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他是完完全全由张雨生创作出来了, 此次在创作上有着100%的自由度,因此那时的飞碟唱片老板正处于半隐退状态,把当时的管理权交给了张雨生的好友, 所以才有了诞生一本如此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专辑。真的非常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这本书, 对你们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会有非常大的贡献。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