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罢莲花又一春》是一篇令人感慨的文章。作者以细腻而真挚的笔触,描绘了莲花的美丽与坚韧。文章通过对莲花的赞美和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敬畏。莲花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和春天的艰辛,却依然能够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唱罢莲花又一春》读后感(篇一)
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融合了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只是,很多人对这一舞台艺术缺少足够的了解,并不能欣赏到其中的妙趣。
当代散文家、戏曲家汪曾祺先生,就对中国戏曲有着精深研究和独到见解。汪曾祺的散文作品集《唱罢莲花又一春》这本书中收录的33篇文章,便围绕中国戏曲展开。在这本书中,不仅介绍了戏曲知识,也讲述了一段段与少为人知的梨园往事。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讲述了汪曾祺与戏曲结缘的故事;《名优之死——纪念裘盛戎》追忆了裘派艺术创始人、北京京剧院的奠基人裘盛戎老先生的人生故事;《读剧小札》对中国戏曲理论进行了独特解读。
汪曾祺的散文随笔作品,文字细腻、结构高明,既充满人间难得的真挚情味,又展现出世间诸般美好。读汪曾祺的散文,不仅能够享受文学之美,更可以了解到戏曲知识。
在书中,汪曾祺对西方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进行了一番结构上的比较:西方古典戏剧的结构像山,中国戏曲的结构像水。这样形象生动又切合实际的比喻,让读者直观地感觉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舞台艺术形式。
汪曾祺并没有将探索和讨论的问题局限在中国戏曲本身,而是将戏曲和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一处,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探讨。
比如,汪曾祺将小说和戏曲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比较,既让我们了解到小说的本质特色是什么,也让我们明白了戏曲的核心特点是什么。再比如,汪曾祺通过和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对比,让我们对戏曲的独特表现手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么,我们的戏曲艺术是不是一种十分完美的艺术形式呢?汪曾祺认为,并不是的,戏曲也存在一些缺点。在不同的剧目中,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存在雷同化现象,让观众感觉人物过于脸谱化、简单化。
因此,新时代的戏曲艺术,需要在人物方面下功夫。要给人物注入丰富而充满矛盾的性格。这些都是汪曾祺这位真心热爱戏曲的老先生,提出来的宝贵建议。
在《唱罢莲花又一春》一书中,汪曾祺也谈到过比较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问题:戏曲不景气,不上座,这原因究竟何在。汪曾祺直接指出:正是因为戏曲表现形式过于陈旧了,所以才不能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并逐渐喜欢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却一度出现了没有观众看戏的窘境。汪曾祺非常敢于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他说:现代社会,需要的戏曲剧目是那种能够追上现代思潮的新思想,不然的话,注定要落伍于时代。
但同时,汪曾祺又指出年轻人对于传统戏曲的形式美,表现出的异常热情。汪曾祺尤其提到,新时代的年轻人,是喜欢思索、富于理性的一代,也是面对问题持有敏锐眼光和严肃态度的一代。因此,如果要想戏曲这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就应该在内容上更加与时俱进。
此外,汪曾祺更指出了历史剧的作用。虽然中国戏曲在历史题材方面有着不俗表现,但也正因为大部分戏曲将历史简单化,使得那些原本对历史充满浓厚兴趣的年轻人,面对说教意味极重但又过于简单化的历史剧目,产生了一丝恐惧,并由此而远离了戏曲。
汪曾祺老先生经常用诙谐的语言说自己是“两栖类”,因为他既写小说也写戏曲。正因如此,汪曾祺既能讲得通小说笔法,也能道得明戏曲特色。这也是本书中的一大亮点——在不同种类的艺术中,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
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唱罢莲花又一春》以细腻的笔触、传神的文字描绘出舞台上的人生故事,讲述出人生中的舞台片段。
《唱罢莲花又一春》读后感(篇二)
在散文集《唱罢莲花又一春》当中,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23篇文章,大多都是围绕中国戏曲展开的,其优美的文笔,在真挚的表达中,让人读来深受感染。
戏曲的美,在爱戏的人眼中,有着万种风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折子戏的起伏跌宕也照应了人生的高低起伏。
汪曾祺被称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文字干净而朴实,清澈而通透,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对待世间万物,他都可以发现不同的美感。
这如他自己说过的那样:“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生活带有抒情意位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
笔者喜欢看戏,所以对作者在书中所写的戏剧之美,非常认同。
作者先写了自己和戏曲结缘的原由,然后又写了中西方人民对戏剧的看法,以及作者本身对不同戏剧和戏剧种类的观点和浅见。
作者提到自己对戏剧的认识,是那些扎根于乡村的戏班子,凭借一技之长,游走于乡村之间的红白喜事专场。没有专门的戏台,演员就在露天的场所里,那嗓音、那扮相,一分也不会偏差。这是乡村里的娱乐盛事,也是乡村人们重要的娱乐项目。
在关于《沙家浜》这篇文章中,作者叙述了此京剧名目的来源和改编的过程。
阅读到《中国京剧》序时,作者提到了卞之琳,他是浙江人,普通话不太标准,但是身在京城,对京剧耳闻目染的感受,他自己也可以分辨出街头孩子嘴里的京剧唱腔了。
作者说,京剧作为一种“非书面文化”,其影响之深远,也许只有国画和中国烹饪可以与之相比。
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笔者对作者提出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原来,京剧原本是没有剧作者的。而且部分京剧是改变了历史内容的,但是长时间以来的演变,让人们对于京剧的固定曲目产生了一种非常奇妙的感情,即便知道不正确心里还是愿意看,而且还会沉浸式的看。
同时作者提到了京剧票友都是有文化的,但他们对于京剧当中的水词并没有提出修改意见,那是因为,京剧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而票友听也是听京剧的意念、意境和感受,并非是为了较真京剧内容而听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京剧代表了中国草根文化,当然,不乏贵胄精英对京剧的迷恋和保护。
最为著名的故事,就是孟小冬嫁给了杜月笙,作为京剧迷,杜月笙一生热爱京剧,他对演员非常尊重,也喜欢和自己的“偶像”探讨有关京剧的细节和唱腔。
《唱罢莲花又一春》从内容上看食一册和戏曲有关的散文集,但是读完以后,才明白这是一本有关生活和内心平静的散文书籍。
编辑认为,在百物飞腾,人心浮躁之际,他们还能平平静静地做学问,并能在高吟浅唱,曲声笛韵中自得其乐。
或许,这也是文字的价值所在。
文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更多的附加价值,读者或是感悟、或是醒悟,文字的力量具有开化功能,让你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人生很长,繁华深处才是我们的追求,等到人过中年,才明白人生如戏,终会散场,无论你曾经如何闪耀过人间,最后也是一个人独自离开。之后内心对世界的感受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感到幸福和快乐。
如果你喜欢看戏,就请去多看一些;如果你喜欢阅读,就请多读一些。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世界将会不断向前,美的东西不被物囿,关乎于内心。
从作者的角度解读京剧之美,让我们看到更多生活中的乐趣和不同,原来更多时候,有趣就在眼前,发现生命趣事,发现人生之美。
《唱罢莲花又一春》读后感(篇三)
有一个人,其父亲画画在当地小有名气。受其父亲影响,小时候的他也很喜欢画画。高中毕业一心想考美专,到了40来岁还念念不忘想改行从头学画。在他心中,他始终认为笔墨颜色是最能直接抒发胸怀意气的。
然而,这样一个从小立志画画,矢志要以画画为生的人,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一个作家。说是作家,还不是专门在文联或文化单位专职写小说的,却在北京京剧团天天跟戏曲、剧本打交道,而这一呆就是20多年。
这样的人生经历,是不是特别好奇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师丛沈丛文,却被沈丛文称赞其“文章写得比我还要好。”并给其课堂打出了120分的大名鼎鼎的汪曾祺。他的文字干净朴实,清雅而通透,善于发现身边小事的美好,近些年来其作品也是屡屡被选入中小学课本,深受老少读者的喜好。那是什么让他从爱画画转而习文,最终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在《唱罢莲花又一春》中,就收录了汪曾祺围绕中国戏曲展开的33篇文章,其笔触细腻,情感真挚,有如一个老人娓娓道来“人生如戏”的哲理。
在《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中,汪老从自己与戏曲结缘、续缘的点点滴滴中感慨道“人的遭遇,常常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与自己画画的心愿一再偏离的现实下,汪老也依然在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一行爱一行,把普通的工作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一呆就是20多年,不仅写曲,也写小说、写散文。他改编的《沙家浜》不仅成为特殊年代的样板戏,也成为了几十年来京剧舞台不可逾越的经典。
在《晚翠园曲会》中,作者回忆了一段西南联大曲艺社的温馨时光。在那个百物飞腾,人心浮躁的年代,这些参加同期、曲会的人们,多半生活清贫,还能一边安安静静地做学问,一边在曲声笛韵中自得其乐。这一股浊世中的清流,他们心有热爱,安贫乐道,对民族复兴不失信心,后来都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不少人对文化、科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作者在《两栖杂述》中回忆自己虽然喜爱画画,但国文成绩也一直很好,从习过韦子廉老师几年。今天,我们读到汪曾祺的作品中以清淡朴实的文风写平常之人、事、物,确有归有光及桐城派的”文气“。文中,汪老还追忆了自己与恩师沈丛文的结缘,以及恩师对自己的帮助和影响。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沈丛文先生曾细致入微地提点他“千万不要热嘲”,勉励他对生活要“执着”。无论遇到多么困苦艰难的生活,也要对生活充满着热情。沈生生是这么说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一个文科教授下放咸宁干校时,也不忘写信与友人分享看花赏荷。80岁还写出了《中国服饰研究》这样的巨著。汪曾祺深受恩师的教诲和影响,也始终认为: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给这个世界增添一点好东西,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生活的爱。
于是我们读到了:
正是这样一个始终尊重、热爱文学艺术传统,又兼收并蓄、兴趣广泛的汪曾祺,才写了出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生动朴实又不凡生活情趣的好文章。
作者在《戏曲和小说杂谈》中从社会功能的不同功用分析提出:如果写作被允许可以不用很强的教育意义,但有较深的认识意义的话,那么写作的天地就会更宽广了。
书中作者还在其多年与京剧的工作中,从戏剧文学的角度,对传统京剧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汪老认为京剧本是最有艺术表现的国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青年观众越来越少,改革迫在眉睫。要挽救京剧,就要提高京剧的身价,就必须强化剧本的文学性,提高京剧的语言艺术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