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说的》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它通过讲述一个人在言语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异中体会到的痛苦,揭示了人们常常以言辞掩饰真实内心的现象。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对自身言行的反思。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认识到了真诚与言辞之间的重要性,以及坦诚面对内心的勇气的必要性。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一)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用了鲁迅的文章,去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一个平时大家意想不到的傲娇形象的 鲁迅先生。他是文学大家,但是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爱吃糖,会有小心思,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更接近我们平常人的生活。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有烟火气,接地气的文学巨匠。感觉这本书才是真的把鲁迅表现像一个更真实的鲜活人物。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二)
见过“斗士”鲁迅,但真心没见过这么“凡人”化的鲁迅,好吃、好甜食,也为生活琐碎烦恼,会撒狗粮,会低调凡尔赛……《这才是我说的》中有一个可亲可敬的鲁迅!真心推荐!
其实,比起那些犀利的文章,我更喜欢这本书中的鲁迅,接地气,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剖析,对生活、写作、传统、教育等各方面的见解,真实又具体。另外,民国风的报纸和书签真是时代感满满。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三)
个人觉得这本书中的鲁迅太真实了,很有意思,尤其是他能吃糖吃到去看牙医和给它的夫人许广平的另类情书,才知道原来鲁迅也会任性,也会撒娇,会秀恩爱,这才是真实的普通人生活,这是原来从来都不敢想的情节。
鲁迅的书,大家都可以读一读,无论你是哪个阶层的人,都能读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总会有你意料之中的事,也总会有你意料之外的事。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四)
本来上中学的时候,是不喜欢鲁迅的。
原因很简单,读不懂。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很难想象和理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我听不见铁屋子里的呐喊,我只能看见一行行铅字横在课本上,老师说重若千钧,我一知半解。
但,总还是有点缘分在的。
大学时重新开始看鲁迅了,但不再是课本上横眉冷对的鲁迅了。
杂文中的鲁迅是金刚怒目,随笔、日记、书信中的鲁迅却真实可亲。
我喜欢那个喜欢吃糖和饼饵的馋嘴迅哥儿,日记本上记满了“无事”的拖延症周树人,他会在给许广平的信里藏上一片深情,给儿子周海婴编“小红象”的顺口溜。
原来我一直误解了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鲁迅自己的话,说的正是他自己。
一直以来,我们对鲁迅的刻板印象就是民族脊梁、大文豪,但这些并不能涵盖鲁迅作为一个人的全部。
真正的鲁迅是铮铮铁骨,但也心蕴柔情;是文坛大家,但亦是凡人。
历史距离我们太远,无法真实还原,好在我们还能借助文字去想象。
很惊喜地发现了这本《这才是我说的》,很贴切地符合我的期待。
市面上的鲁迅全集太重量级,不方便携带,所以我一直在期待一本鲁迅的随笔集,将那些有趣的文字汇集在一起。
而且是难得的彩色迅哥儿!摆脱了以往黑白形象的严肃鲁迅,这个设计真的很赞。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五)
上学时候的我,对鲁迅是泪流满面的,因为课文里的文章有点多,就算语文功底深,读起来也有点吃力,而课后的思考题,动不动就“概括主题思想”,还得概括到答案上,让人特别头疼。
久而久之,大家对鲁迅都敬而远之,当我大学的时候看到鲁迅很多文章被移除出教科书后,内心是开心的,毕竟在青少年时期,不应该承受太多的沉重。但是现在,被社会不断毒打后的我,面对鲁迅,后悔了。
想必是流传至今的黑白照片显得太严肃了,当鲁迅以卡通萌萌哒的形象出现在眼前时,我一阵惊呆。虽然年轻时候读不懂鲁迅的书,但毕竟也受过先贤的熏陶,自诩有点内涵,这种形象的鲁迅,想必也是为了迎合年轻人,显得接地气一些,可这样的鲁迅,被网络烂梗调侃的鲁迅,是真的鲁迅吗?
不过翻开书一看,鲁迅还是那个鲁迅,这是一本文章集而已,表面上轻轻松松,但还是那么犀利动人,《论“的”》《我要骗人》等等,无一不散发出鲁迅的性格。当然,这本文集还是相对柔和了一些,年轻人娇柔,要慢慢引导,不要一上来吓到他们。
作为养家糊口的中年加班狂,我回过头去看鲁迅的心境,已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再纠结于鲁迅的深刻,而是叹息鲁迅太少了,现在的人普遍焦虑,容易上火,但一方面却还扔隐忍甚至温顺。而鲁迅给我们的指引,恰恰是勇敢起来,“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今天的人,有几个能做到呢?
时代依然需要鲁迅,只不过鲁迅被人接受的方式已经变了。大多数人已经不喜欢被某些思想强加在头脑上,而是想通过一个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事件中,在不美溢不恶溢的情况下,去接纳某种思想。例如近年来鼎鼎大名的胡适,他在日记中没有自制力的“打牌”桥段,吸引了无数人,如果鲁迅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一直是一个符号,就算思想再深刻,又有几个人愿意去了解呢?
所以,不要苛责于鲁迅的推广方式,我们纪念鲁迅最好的方式,就是勇敢一些,哪怕乌云密布,都要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只在朋友圈,哪怕只在朋友的聚会中,尽量地影响身边的人。就算鲁迅向年轻人强调“我不是你们的导师”,也无愧于对鲁迅的敬意。
《这才是我说的》,在嬉笑怒骂中,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立体的鲁迅,展示真我,是致敬先贤最好的方式。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六)
在我已走过的每个人生阶段,都会遇见鲁迅先生。小时候总是在课本中学习先生的作品,那是他难得充满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月色下的闰土与猹,看戏归来途中吃的罗汉豆。
长大一些再遇到便是他如同炬火一般唤醒民众的文章,辛辣讽刺、针砭时弊。穿着长衫却被人看不起的孔乙己,悲惨可怜的祥林嫂,在自我精神胜利法的安慰下日复一日生活着的阿Q。
等我不再使用课本了,又陆续会听到关于把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课本中删除的争论,也总会看到有人借着他曾说过的话或断章取义模仿他的语气发表些尖锐的言论。
无论何时,在心里总是将他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再到后来看《觉醒年代》,被那个年代的文人先生们所震撼,更是对他多了许多的崇敬。一直想要去读他的作品,但又怕自己还是无法领会到其中深意,想入一整套鲁迅文集,又怕闲置在家里反而心生愧疚。
偶然间看到《这才是我说的》这本书,封面上Q版的鲁迅先生形象设计击中了我。无论他多么高高在上,他也该是一个丰富多面的先生,并不总是口诛笔伐的战斗状态,我想这本书便是我见字识人的一个突破口。
这本书里收录了他的日记、书信、散文、杂谈、小说节选,还有一首打油诗,一共42篇作品,捧在手上感受不到太多重量,读起来却是他沉甸甸的一生。
他的日记记载很细,天气如何,收到来信,去谁家做客,又买来饼饵都一一记下,但却写得极简,常常是“十日,晴,风。夜季市贻火腿一块”便结束一日记录。
他的小说写得极好,我一向觉得能将短篇小说写得好的作家非常难得,这本书里收录的小说节选多是他写童年趣事,让我又重温了一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许多年前学过的课文此刻依然留存在我的记忆中。一行行文字随着我的目光掠过,与我记忆中的词句重合了起来,真是非常奇妙的感受。
他的散文与杂谈更是让我佩服,三太太的兔子与猫的故事一经发表,他便被扣上仇猫的骂名,他的回击原本只是风趣幽默,铺垫整篇以后,以生活琐事讽刺官兵对敌的消极政策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他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又难得见到了属于他的柔情一面。
我总是在网上看到有人拿着“鲁迅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来抨击国人劣根性云云,但实际上鲁迅先生从没说过这句话,他对我们的国家、青年恰恰是充满希望和期盼的,不然也不会呕心沥血振臂高呼。
未来他还会不会出现在课本中,他会不会被这一代青年人记住,他的作品会不会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皆未可知。但对于先生的尊敬,不该是过分的神化或魔化他,而是走近他,了解他。
一个真实的鲁迅,自然会被尊敬。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七)
之前有一段时间,模仿鲁迅先生写作风格的辞职信,上了热搜。信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到“离职”两个字,但是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干了”。 我对于鲁迅先生的记忆,最早是从课本中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少年闰土》等等,当时只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比同龄人稍微成熟点的少年,他的童年真的好快乐。后来,电视剧《觉醒年代》抓走了我空余时间的所有注意,“弃医从文、以笔代刀”在那个年代,走得太艰难。
可能是因为上学那会,背了好多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和句子,所以现在一到用“金句”的时候,出处都喜欢标注——鲁迅。我想这么做不是因为不尊重鲁迅先生,反而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喜爱。他在艰难、残酷的环境下,可以大胆发声,说出来的话犀利又直击要害,很难让人不爱。 《这才是我说的》是一本收录了鲁迅先生部分文章的文集。看完了大概是能判断出“无论她有多大错,她哭的一刹那,都是我的错”这样的话,鲁迅先生根本没说过。封面采用鲁迅先生的漫画做插图,新颖又吸引人,从封面开始,就爱住了这本书。
这本文集中的文章排版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总共6个主题,每一个主题的文章之间,大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样通过一个主题,把相关主题的文章编排在一起,看完印象深刻,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清晰又循序渐进。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糖”,鲁迅先生是一个喜爱甜食的人。几乎没次逛街一定会买上一点饼干、糕点之类。友人送的方糖,又凉又细腻,表面的柿霜还可以治疗嘴角小疮。可是吃了一半才知道这一点,顿时舍不得吃了。但是半夜又连续吃了两次,直到方糖所剩无几才停下。因为先生想到反正嘴角长疮的时间少之又少,多吃点也没关系,就随心随性了。像极了馋嘴贪吃还给自己找借口的自己,鲁迅先生对于自己来说,又亲切了几分。
熟悉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总能把“阴阳怪气”在文章中表现的恰到好处。比如在去药店买药以后,因为口渴喝了药水,顺便尝尝味道,便被路人误会是在喝“戒烟药水”。路人执着地求证过程,让鲁迅先生顿时觉得“倘不将这药认作“戒烟药水”,他大概是死不瞑目的。读到这里我实在是没有忍住,笑得前仰后翻。这种时候,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鲁迅先生是我的“嘴替”! 可能就是因为鲁迅先生足够清醒,所以才能在那个时候用手中的笔拂去青年人心上的尘。封建社会的糟粕,因为麻木了就不用管,让它继续在生活中生根发芽吗?不,不好的,给时代,给青年力量觉醒拖后腿的东西,就要及时摈弃。 他说自己不是青年人的导师,却在给青年人的文章中指明了方向。要多读书、要谦逊、要客观、要发真实之声、要辩证看待生存于生命的关系、不要纸上谈兵。没有任何说教的强制意味,只有备受鼓舞的一腔热血。我想,青年力量觉醒,就是在这时候开始的。
这才是我说的读后感(八)
在我的中学时代,有很多鲁迅先生写的文章,那时我还看不懂文章的深意,只知道大概讲了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便越来越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了,我也愈发坚定地把鲁迅当做精神偶像,督促自己发光发热了。
近些年,又听说很多鲁迅的文章在中学教材中被删减了,觉得很是遗憾,困惑。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的原因把一些网络语句也说成是鲁迅语录,这种张冠李戴的行为既显得愚蠢,又不礼貌。
最近读了《这才是我说的》这本书,这本书是鲁迅经典作品的选编集,读鲁迅的文章常常让我陷入沉思,而这本书中的某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非常个性的一面。
在鲁迅的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倘若以文化课赏析的角度来评价这句话,我不知该怎么说,但内心觉得颇有趣味,而这趣味也无法言表。
鲁迅的笔风是很锋利的,他的很多话直到今天也依旧使用,这大概是他非常不愿意看见的。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那句“教我一天比一天都看不起人”,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想到当下的我们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已,于人。 非常出乎意料的是,原来鲁迅真的写过一篇名为《论“的!”》的文章,这篇文章我看得津津有味,咳咳......
鲁迅说,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指“的!”)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 虽然现在的文化教育水平从整体层面上来看有很大的提高,但有的时候还是会听见这句。有些不愿意承认的是,其实在很多时候,我的心里都会想到这句“国骂”,因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很多觉得烦人的人或者事。
性独Artzybashev在《工人绥惠略夫》里,却使无抵抗主义者亚拉借夫骂了一句“的”。但其时他已经决计为爱而牺牲了,使我们也失却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气。这骂的翻译,在中国原极容易的,别国却似乎为难,德文译本作“我使用过你的妈”,日文译本作“你的妈是我的母狗”。这实在太费解,——由我的眼光 看起来。
鲁迅先生经过一番推理分析,认为这句话是在攻击一个人的血统,攻击传统“门第”,这种见的也颇为有趣。 鲁迅先生曾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则简直已经醇化为现在时行的“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让人警醒的,是应当严肃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鲁迅先生坦率,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