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见民声》,深感作者对时事的深刻洞察和犀利批评。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作者揭示了许多人们普遍忽视的问题,引起了我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勇于发声,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见民声读后感第一篇
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是政治发言录之类的官方性发言,但是翻开来看,是外交家赵启正和吴建民与当代青年人的对话,顿时感觉很是亲切。
借回来细细读来,从提问和回答中感受到两位长辈的语言既朴实又能给人启发,丝毫没有让人乏味的感觉。善于交流对人生有莫大助益,增强自己的交流意识会使人生更美好。本书分为“交流,使人生更美好”“交流,不可漫无边际”“从这里,学会交流”“揭开公共外交的面纱”“致青年”“中国人做中国梦”等六辑。第一辑主要讲述好的交流的重要性,接下来要讲交流要做的准备,说明交流是有目的和思考在内的;第三辑是好的交流要怎样展开和进行。后面三辑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向大家展示了交流的实践。我很喜欢书中青年人提的问题,很多就是我心中思索的问题,比如梦想与现实的选择,初入职场如何与人交流,生活中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等等。作为一个过来人,很多时候经验很重要,经历的场合多了,事情自然处理的就会得当一些。两位长辈给予我们很多经验指导,并让我们充满信心。
正见民声读后感第二篇
人活在世界上多数时候都需要与人交流。海明威说: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孤独,是现代人某方面的写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可是心却越来越远。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重,各种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农耕经济及由其产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模式在一天天改变,现代人习惯了离群索居,宅,看电视上网,与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很多时候也变成了隔空问候,靠着无线电波传递的情感使我们无法想象交谈者的心情和状态。于是,各种关系变得陌生和遥远起来。
可是,没有沟通就没有合作,很多事情便也无法运转,但不恰当的沟通却也会导致更多的问题,比如相互误会和对抗,比如隔阂、理解偏差等。沟通需要真诚,但也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和原则。其实,在很多时候,沟通的技巧和原则也是做人的技巧和原则,比如相互尊重、互相信任、比如不揭人伤疤,比如适度赞美、恰当得体的建议和批评等。
《正见民声》中关于交流的学问有很多精辟的论述,赵启正与吴建民两位老师以自己丰富的外交经历和知识见识向年轻人传授说话之道,告诉年轻人如何以得体适当的沟通方式,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通过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顺利和美好。
正见民声读后感第三篇
接触《正见民声》已有一段时间,对于交流这个话题也一直比较有兴趣,健康和谐的交流,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能掌握交流这门工具会使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使得人们身心俱疲,于是我们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在找不到合适的发泄途径时无形中施加在了周围人身上。有时一句话、一个眼神不对劲都有可能点燃我们情绪的火焰,引爆一场失去理性的冲突。所以新作《正见民声》中说:“吵架是交流的大忌。克制冲动也是一种修养。”
各种各样的性格在交流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有少言寡语者,有滔滔不绝者,有能说会道者,有不善于表达者,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个性,在交流中都要学会倾听,恰如书中所言:能够洗耳恭听是一种品德。莎士比亚说过:“对于别人的话要善意接纳,你这样做要聪明很多倍。”交流能力的强弱不止体现在表达和诉说的能力上,倾听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善于倾听,才能从他人的言语中了解对方的状况和需求,也才能做出恰当的反馈和评价。
生活中很多误会的产生都源于没有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每个人的眼界、知识、阅历不同,在交流中都会产生理解和认识的偏差。网上有一句话非常流行: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因为喜欢你的人不需要而不喜欢你的人不相信。这句话充满了清高和自傲的成分,被很多人奉为经典,可事实是很多矛盾和误会如果不加以消除,喜欢的人也会彼此疏远,那不需要的前提何尝不是包容心在起作用,这也是该书在强调的交流原则:在交流中,宽容是待友的重要原则。除了宽容外,真诚也很重要,朋友之间的交往贵在以诚相待,善意的谎言对于交流而言有时是必要的,可是损人不利己的欺骗只能伤害相互之间的情感和信任,信任一旦透支交往便不再会有真诚可言。
交流中还有很多原则,比如:相互尊重,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不能以贬损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哪怕那是自己很熟悉的朋友或者亲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面子,自尊心遭受伤害对一个人来说是莫大的伤害,恶言恶语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或者落下仇恨的影子,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必要的伤害。
换位思考,这是我在中学时一位教学水平非常高的老师一直在跟我们强调的观点,如今随着年岁增长,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愈发深刻起来,很多时候在自己想不通某些事情时,试着转换角度考虑问题,便会豁然开朗起来,理解了他人的问题也减轻了自己的心理负担。通常状态下,我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因而一旦有矛盾和误会时总觉得他人不可理喻和可恶,可是角度一旦变换便能看清楚很多是非。
保持适度的距离和空间,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与人交往不是说要日日黏在一起,甚至涉足他人的隐私和私人空间。人有时候都会有好奇心作怪的情况,可有时候好奇心会让我们犯错误,干预和参与不该涉足的空间和领域,影响了他人生活也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个安全地带,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个安全地带而不要轻易践踏。虽然,孤独是可怕的,但是不分彼此和你我的交往也是可怕和不存在的。
总能看到身边有些人能非常轻松地运用交流这个工具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顺利。善于交往者并不一定是能说会道、左右逢源、善于周旋和灵活聪明机智的人,当然这样的人在交往中一定是占据优势的,但是中国还有句古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还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交流中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但是恰当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和品质才是交流能够继续和深入的保证。
我们也常说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感觉就不一样,这与传达信息的人本身的个性、语气、语调、面部表情及神态、表达的方式和前后语句的顺序等关系也很大,因此,交流还包括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懂点心理学的人懂得洞察他人心思并能从他人的状态中扑捉到重要信息,因而做出的反馈也显得很契合当事人的状态,但这种能力有人是天生的、有人需要后天学习和培养,因而了解一点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知识对交流而言也十分重要。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懂得交流,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现代人习惯宅,即鲁迅先生所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高楼大厦、铜墙铁壁封闭了空间却不能再封闭我们的心灵,离群索居不是生命的常态,人毕竟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生活在集体和各种社会关系中,应该掌握和恰当运用交流这门工具,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加从容和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