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100字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2 05:25:51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8-22 05:25:51   小编:

《健全的社会》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社会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健全社会的构想。他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具备公正、平等、自由、尊重和协作等特征。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第一篇

有没有朋友知道:

书中提到的那些好书该上哪去找呀?

很想读一读毕晓普的《万事归公》

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获得。

书里面大家自发组织起来的哪种合作社、互助组真的很让我感动。那么多本来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团结到一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各取所需,全面发展……真的太美好了。

只可惜搜不到诶,不知道是压根就没有中文译本呢,还是国内就没有呢?真的太可惜啦~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第二篇

如果默认社会是健全的,世上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衡量精神健康的标准,那么精神健康的问题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的个体,而不涉及文化本身可能存在的种种不适应情况,亦即强迫性或者歇斯底里行为是对不正常环境做出的正常反应的情况,达尔文主义很多时候被用来推卸社会加诸人身的异化及其负面的影响。

一切与人类进化的完备程度相一致的定位坐标系都应被认为是健康的,而“执着于“和“倒退到“人类已经历过的较早期的进化状态的倾向则是“病态的”。我们不应从个人是否适应社会为出发点来给精神健康下定义,而应看社会是否适应人的需要,在促进或阻碍精神健康的发展方面起了怎样的作用。

然而,现实的困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自身不再是目的,而成了他人或自己或某个非人的巨物——经济机器——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自我成为交易价值与消费主义的复合镜像,亦即人是他从事的工作,收入来源以及收入水平,消费的商品类型的总和。

人必须削足适履以达精神健康的标准,对于非精英而言需要:温驯、有耐心、守纪律等;对于精英而言需要:自信、有野心、爱竞争等,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阶级流动恰是一种杠杆,给人以跨越阶级的幻想,现实常常却是日式竹制的取水器只下不上。

弗洛姆给出的精神健康的定义是:

精神健康的人是富于建设精神、没有异化的人;他与世界友好地联系在一起,用理性客观地把握现实,他体验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与此同时,又感到同他人联系在一起,他不屈从于非理性的权威,而乐于接受良心和理性的合理的权威;只要活着,他就在不停地自我完善,并且把生命这一赠礼当成他最宝贵的机会。

同时,让我们记住,这些精神健康的目标不是必须强加给人的理念,也不是某种必须先克服‘“天性”、消灭 “固有的自私”才能达到的目标。恰恰相反,追求精神健康、幸福、和谐、爱、创造性,这些都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本性,只要他不是天生的精神上或道德上的白痴。只要有机会,这些倾向就会有力地显现出来,这可以在无数的情况下看到。要扼杀或歪曲这种人所固有的追求精神健全的倾向,需要强有力的人物和环境条件。的确,综观人类已知的大部分历史我们可知,人利用人的状况导致了人的精神反常。相信这种反常情况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就像把种子播在沙漠里并宣称它本就没有可能长大一样。

弗洛姆于20世纪50年代写出《健全的社会》,书中所述问题放在当下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第三篇

一、人什么时候会关注精神世界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含义是说,人在物质丰盈之后就开始重视精神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很残酷的一条是:大部分的普遍人都是在物质丰盈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精神世界的问题。精神病的普遍化,就是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出现的。

当人在忙乱的时候,是没有闲暇内观的;但财富自由给了人闲暇,让人有机会思考。当人开始思考的时候,多多少少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果思考的方式方法不对,就容易出问题。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什么都有了的时候,却失去了快乐。“有了钱,有了房,有了车,有了家庭,什么都有了,却怅然所失”

明明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从小就为这些东西一路奔忙,拼了半辈子刺刀,勉强站上了自己想要站上的山顶,这时候不是应该“心满意足”吗?“作为胜利者,对着一群失败者开嘲讽”吗?为什么,为什么内心很失落,很怅然若失呢?

不仅感觉自己怅然若失,甚至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愤怒。愤怒的点在于,自己站在山上,被架起来了,还下不去,也回不去。

这个时候,本来他应该从外界获得支持。但很不幸,外界恰恰诱导他堕落。“传播媒介并没有给我们介绍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音乐,而是在广告的协作下,用廉价的、缺乏真实感的垃圾,虐待狂的幻想,来充塞人民的心灵。”

人开始反思现状的时候,就是最容易陷入混乱的时候,这时候,一旦外界存在恶意诱导因素,那么,人就会走向堕落和自毁。

感觉自己前半生好像白过了?一旦脑子里开始冒出来这个想法,却没办法自己找到答案,人就开始作。一般,会有个标志性事件:把婚姻家庭搞砸掉,或者把事业搞砸掉。突然间,这个中年人,婚姻出问题,或者事业出问题。因为,他潜意识开始作死之旅。“如果人生活的条件违背了人的本性,没有达到人的成长与精神健全的基本要求,人就必定会做出反应。他要么堕落,灭亡,要么创造出一些更适合自身需要的条件”(第14页)

是的,你确实被骗了。直觉上感知到了被骗,但不知道为什么,也说不上来个子丑寅卯来。但不作死一把又不甘心,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变成神经病。

二、关注精神世界会让人痛苦

弗洛姆讨论的问题就是:人是怎么在这种精神折磨下变成神经病的,以及,怎么求解脱?

首先,人为什么会有精神折磨?因为,人类的活动一直逆自然而行,不是所有的逆行都是美的;人走出自然界,去改造自然,去投向人类社会,这本身就是反常现象。“被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无常的和开放的环境中”

其次,这种环境反自然、反人性。那么,什么是人性?弗洛姆认为,人性就是人满足存在需求所需要的一些内在必要条件。

条件之一:人需要伙伴,人害怕孤独,害怕孤身一身行走世间。为了解决孤独问题,人需要团体。但不是所有的团体都是好的,好的团体能让人感受到“爱”,在不好的团体中,人是感受不到“爱”的。在感受不到爱的团体中,人会出精神问题。

条件之二:人需要探索自己身上残留的神性。人需要超越自己作为人的束缚,就需要体验到一种掌控感,这种掌控感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创造力,一种是破坏力。创造力是很难呈现的,因为破坏力对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但破坏力是很好呈现的,只要破罐子破摔就好。让自己感觉自己就是个神。破坏力就是“如果我过不好,你们谁都别想好过”“我当年尝过的苦,要让你们挨个都体验一下”。通过破坏力的释放,人感受到了一种负向的掌控感,人在破坏中感受到自己身为“破坏神”的爽感。看,我就是有能力把事情搞砸,没有我搞不砸的事情!弄砸一切!搞坏一切!看你们谁敢不尊敬我!大略就是这种心态。

条件之三:人需要爱的链接。人需要真实的友谊,真实的爱情,通过真情在人际之间的流淌来感受自己的完整性、独立性。

条件之四:人需要信仰。借助信仰获得一种心灵的坐标,借以指导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内心平静祥和有笃定感。

人类社会是人造的自然,无法提供这些需求的社会,人身处其间就会患精神疾病。弗洛姆对人性的分析是围绕着“安全感”展开的。换言之,无法提供安全感的社会,精神上会活得很痛苦。

总的来看,人,健康的人:“人需要与他人相关,需要超越,需要有一个根,需要身份感,需要定位坐标系及信仰对象”(054页)什么时候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人?你对世界有一种“把握感”,哪怕是行走在黑暗中,也有一种笃定感。

三、痛苦源于人生剧本出了问题

要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需要人对生活有一种“把握感”。

一般人感受“把握感”都是有剧本的,常见的剧本就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人生过得相对平顺。没有赶上趟的,就会饱受折磨,尤其是饱受精神上的折磨。因为,这时候人面临的不确定性会变得更强烈。没有赶上趟的人,他要面临的心灵折磨会很多。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按部就班地完成人生剧本。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剧本突然被打断。人为什么活得痛苦,因为你承担了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为什么承担了自己不该承担的责任,因为该承担责任的人,跑路了/隐形了/消失了/蠢怂乖萌,就是不承担责任。本来你按照人生脚本一步步推进,但突然之间,因为身边人不靠谱、不负责任,让你在某个年龄体会背叛。大地突然在脚下裂开,一路坠入虚无。

而最为致命的一种情况,就是环境背叛了你,让你故意不赶上趟。如果一个社会中,大部分人都不靠谱,那么整体环境就会十分病态。病态的社会让你的人生剧本从一开始就走向虚妄。从你一出生,环境就在欺骗你。比如,你不幸生来就活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活在病态的社会里,就像是被泡在酱缸里的大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变成木得灵魂的腌制品。病态的社会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限制人的思考。为什么禁止人思考,一旦人开始思考,他就会发现这个社会的虚妄之处。

这里,弗洛姆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的虚伪性。

资本主义鼓励人反叛,并不是为了鼓励人成为完善的人,而仅仅只是为了利用人。当人从原有的庇护网络中走出来的时候,就是人最虚弱的时候。这时候人是原子化的、是虚弱不堪的、是没有任何支持力量的,也是最容易被捕获的。进入21世纪,资本主义已经进化到了将人本身作为消费品的程度。

为了让人成为消费品的过程更加顺利,资本主义的手段更温柔、更隐蔽,更难被发现。通过激活人的欲望,让人陷入到物质的洪流中而不自知,进而养成无数坏习惯,成为资本的燃料。很多普通人只有在彻底被榨干、被抛弃之后,眼睁睁看到“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个残酷的现实,才会意识到自己被榨干、被抛弃。

四、人要学会自己书写人生剧本

人在走向觉醒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被利用的。你要内心很清楚地知道,在觉醒过程中,一定有外力不怀好意来诱惑你、误导你,这都是魔考,这时候更需要坚定你的意志,勇敢地走入迷雾。借助爱、理性与信仰冲破幻境,走向全新的新生。

在体悟到人生剧本的虚妄之后,人需要重建剧本。

这时候的人生剧本,一定是以完善的自我为基础来构建的。“只有那种以对自己的力量的体验为基础的身份感才能给人以力量,而一切以集团为基础的身份经验都会使人不能自立,从而使人虚妄”。

要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需要自己体验到自己的力量。

从哪里体验自己的力量?答案是:从创造中体验力量。

当人需要创造力,尤其是原创力的时候,是需要激活自我内在的神性的。激活神性这件事的本身,会让你意识到“天人合一”的威力。“生命的目的就是认真地度过人生,完全地脱离母体,充分觉醒”(169页)。

借助创造力,去发展自己理性与爱的能力,勇敢承担决策的后果,勇敢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有能力做出决定,有能力为自己的决定所产生的任何后果负责。

走出洞穴靠孤勇,回归洞穴靠慈悲。勇敢地激活自己身上的神性,让创造力充盈自己,让自己余生活得独立又宽容。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