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读后感摘抄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4 13:25:12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4-14 13:25:12   小编: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是一本启发性的散文集,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写作技巧。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学到写作的技能,更能感受到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写作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读后感(一)

作是孩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现在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写话”,直至到高三,不停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期间要会叙事、写景、抒情、论述,有些天赋异禀的孩子还学会了写散文、诗歌、散文诗甚至小说。 但事实上,对大约半数孩子来讲,写作是一件艰难的事,叙事不清、抒情干瘪、论述无力……作文是只拦路虎。 光明日报出版社取得梁实秋先生女儿授quan,特意从《梁实秋文集》里选出部分文章,按“读写卷”、“叙事卷”、“人物卷”、“抒情卷”、“议论卷”、“美食卷”六种类型分类,让孩子们多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大师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这看上去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没人明确提,全看孩子悟性。

梁实秋先生写的小品文是超一流的,所以看梁先生的叙事如缓缓溪水,娓娓道来波澜不惊,但越咀嚼越有味道,简单平实的文字里说的是家长里短,道的却实人间百味。孩子们肯定一下子掌握不了这种“返璞归真”的深厚功力,但他们会知道普通日常的事,都可以写得有味有趣,至少以后自己写作文时,不会有嘴里咬着笔头心里恨恨的状态了。 梁先生自幼饱读诗书,受过良好教育,又去国外游学过,交友颇丰,可谓见多识广,所以很多事情会有自己的见解,譬如“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梁先生自己的“三观”都蕴藏在他的文字里。学生写议论文时,其实也是自己“三观”的表述,孩子们写不好的原因一是阅历少,一是读书不够,自己的世界观还迷迷糊糊,而梁先生的文章就是一个窗口,让孩子们了解世界了解生活了解人性,做一个宽厚善良正直的人,你的三观就正,这样你的观点也就光明磊落,论述起来何怕没有论据不能服人? “美食卷”,这好像与学生关联不大,其实在梁先生著名的《雅舍小品》系列里,有专门论吃的文章,先生是文学家、翻译家,也是美食家。这部分文章先让孩子们更全面了解梁先生的生活、爱好等各个方面,而这些内容都是人间烟火,孩子的眼界也会在这些烟火气中开阔起来。再说,能让人边读边留口水的的文字,不论如何,都能让人生出美好的愉悦感来,孩子们有兴趣读了,就一定有收获,慢慢积累,总会在他写作的笔尖下流淌出来。 书中林帝浣的插画很美,平实写意却意境幽远,与梁实秋先生的文字非常搭。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读后感(二)

文 | 夏鸢的暖心小筑

你知道写作文的三个阶段吗?

在《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这套书中,作者梁实秋在开篇处讲到了写作文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学为文,这个阶段的写作一般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也会有素材枯竭的时候;第二个阶段就是度过了这个枯竭的阶段,从而会有一个上升的层次;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作文割爱,也就是说,当我们写完作文后,要学会舍弃不需要的东西,如果文字太多,就会给人一种繁琐的感觉。

这套书共有6册,分别讲述的是:人物、叙事、读写、议论、抒情和美食。

我们以人物卷为例,作者通过记录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与细节,让孩子从这些描写中学到如何写人物。人物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梁先生写下的他的母亲的故事,通过这篇简单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人物的写作,要注重的是人物细节的把控。

梁先生在介绍母亲时,先介绍了母亲的姓氏、居住地,以及母亲教给了他们读书启蒙。因为梁先生的兄弟姐妹很多,所以对于母亲来说,她的一生都是负责任且辛苦的,尤其是到了冬天,母亲会等到孩子们都睡觉了,她才能去休息。通过这些的描写,可以看出母亲这个职业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后,便开始具体描写关于母亲的一些喜欢的东西,以及自己上大学之后与母亲见面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故事的结尾,则是总结与回忆。

这就是梁实秋先生在人物卷中写到的人物,除此之外,还记录了他的一位国文老师、记诗人和对先生的悼念。当孩子在阅读梁实秋写下的这些文字时,会带给孩子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仿佛就是梁先生在对着你讲故事一样,因为这就是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只要能看得懂这些文字是如何堆砌起来的,就能够从中学到人物的写法。至于其他5册,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对应的写作规则。

写作其实并不难,把握好各个层次与结构就能写出好文章。

夏鸢的暖心小筑

绘本阅读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读后感(三)

感性的人过不了柴米油盐,理性的人过不了风花雪夜,唯有一半烟火,一半诗意,一半一半才是人生真意,一半一半才是人生最高级的活法。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却是不易。绝大多数人活着都是性格使然。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在我国文坛,有位“风花雪夜”的代表,他一生追求“赏花赏月赏秋香”,自娱自乐独善其身的文艺情怀。 他就是梁实秋。 毕业于哈佛大学硕士学位的梁实秋,在留学期间,便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他认为,“文学家就是一个比别人感情丰富、感觉敏锐、想象发达、艺术完美的人。” 正是这样的信仰,不管在任何年时代,即便刀光剑影,梁实秋会选择避世,在自己的雅舍里谈女人、谈中年、谈喝茶。 又或者风雨同舟47载的原配去世,追忆往事写下《淮源梦忆》一书,出版不到两个月,又迅速热恋、结婚。梁实秋始终真性情的坚持自己。 读梁实秋的文章,如同咀嚼生活日常,文字里泛出人间烟火的心。在梁实秋的文字里,平凡生活的缝隙都能捕捉到快乐的影子,不匆忙、不慌张、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过着每一天。 我们常说,一个能把平淡琐碎的日子过好的人,一定具有某种感知生活美好的能力。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正是描述这样人文、生活。本书一套6册涵盖了生活百科,包括“美食卷”“抒情卷”“人物卷”“议论卷”“叙事卷”“读写卷”等共计182篇文章。 书中精美国画彩插出自林帝浣之手,这位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却是一位毕业于临床医学系的高材生。 小林的画笔同样治愈,犹如轻拂你的心灵。 关于写作,梁实秋讲述了3个必经的阶段,从开始一片茫然,无处落笔,到滔滔不绝,下笔犹如快意恩仇,到最后要有所割爱。 所谓割爱,就是将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好的文章正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境界,整洁而又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想要实现写作的进步,需要充实学问增广见闻,读万卷书是当其不让的基本条件。其中,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精,辞藻不富都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 我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广而深的积累是必要的。 好的文章,与长短无关,讲究气势的宽阔、意思的深入。衡量一篇好文章,与作者年龄无关,与写作快慢无关。由此可见,找准方法,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也能成为写作高手。 读这套书,随梁实秋从民国初期开始穿越,在字行间距中看到一个世纪的岁月流转。

梁实秋给孩子的写作课

评价人数不足

梁实秋 / 光明日报出版社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