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认为要把世界还给世界,就需要先还给自己。只有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并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文章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引人深思。
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读后感(一)
春树的不安分仿佛深植骨髓。
三十岁奔赴德国,与十六岁离开学校的决然,如出一辙。这一次离开,不是旅行,而是生活的重新开始。
青春期已经离去,青春的热情却意外地留了下来。走过国内很多城市,游历国外诸多地方,春树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地方,以旁人看似近乎折腾的方式。
她去纽约、巴黎、伦敦、柏林……一次次去感触、体会每一座城市文化的细微脉动,寻找最应和自己频率的那一个。少年时,她曾迷恋英国式朋克、纽约式的混搭和意大利式的性感,写诗称:巴黎呆在阴沟里我喜欢纽约。现在,却更享受平缓舒适、自得其乐的所在。
春树一直在路上的状态,与追求简单自然的自由状态,矛盾,又和谐。春树认为,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是一种独有的体验,就像自己结婚,现在孕育宝宝,尝试不同的生活,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曾经的“北京娃娃”是春树,现在向往“褡裢里有三斗米,炉灶边有一捆柴”生活的也是春树。曾有读者在听闻春树结婚的消息后发来私信,表示自己受到深深的背叛,因自己的青春也在春树的小说里。面对此类质疑,春树很淡然,她说:“我的青春是我的,你的青春是你的。我不给任何人指路,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愤怒,去实践,去生长。我就是我,不管我的社会身份是什么,不管是为人妻还是为人母,我都是写诗和写小说的我。”这种热情探寻一切又与一切保持疏离的状态,被一位诗人好友敏锐地捕捉到,用作了春树的新书名字——《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
“我静下来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不疾不徐地前行。”自由与洒脱依旧,执着与倔强依旧。
纵观春树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成长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春树常写各种人际关系:与亲人的,与爱人的,与朋友的,与同性的,与异性的,甚至与邻人的和陌生人的……夹杂繁复人情的关系,在她的笔下,时而温润有度,时而凛冽克制,产生了诸多纠结与阻梗,也完成了许多吸纳与宽解。人物关系在故事进程中递进、折转,渐次蜕变。
成长可能是春树一生的无怨宿命。除社会身份外,自我也逐渐分裂出差异性的切片——女孩性,女人性,爱人性,伴侣性,妻性和母性,甚至主人性。这些属性间的交接磨合过程,也意味着成长如蜕但不彻底,它可能终身伴随着这个敏感的、勇敢的文学创作者。
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读后感(二)
最近在看《奇葩大会》,里边不止一个人说到“刻板印象”这个名字,80后,也是一个刻板印象吧。60后的人现在是不是广场斗舞,70后的人深谙办公室文化,已做到高层,而今的80后,处于离婚热潮了吧,毕竟前几天新闻标题,92年已至中年,让一个作为85后的单身女子要感叹几秒。曾经的80后,在90后还小学时,那是多么叛逆的青春的代名词,春树,卫慧,韩寒,郭敬明,多么响亮的文学名字,含有张悦然等等,多为新概念出道吧,其实看看,主要是85前,仿佛80后被划了一道线,那几个比较厉害的写手,诗人,或者作家大都是82,83的,85后貌似黯淡许多,没有85前的对社会不满和叫嚣的文字,也没有90后所谓的“脑残”,他们静静的开着,然后被仿佛被这个时代所遗弃,太乖的孩子向来不被大人注意。
买这本书,纯粹是在博库书店旧书打折,作者是春树,以前读过她的《北京娃娃》,可惜看的太晚,已经错过所谓的叛逆期,仿佛是另外一种味道。这,也许就是年龄带给你的所谓的成熟。
这本书都是不长的文字,我放在洗手间里,去厕所的时候看一篇,因为排便习惯不好,所以这本书真心看了很长时间,个人感觉,在厕所里看还不错,没有任何侮辱或褒奖之意。
里面多是生活琐事,记得她讲过,自己竟然最终结婚,回归家庭,挺好的。其实曾经恣意生活过得女孩子,最终都会是这种美好结局,也许,社会并不是都那么公平。反例,一直都是作为乖乖女,生活也不错,工作也不错,长相也说的过去的我,没有什么大的缺点,依旧单身,没有任何反讽之意,这是说,在大众眼里,本应该的人却没有,本不该的人却反而那样。春树的文字,曾经有点撕扯,可能就是青春期该有的肆意,而今,淡然了很多,温暖了很多,也冷艳旁观了很多事情,其实,也许,大概吧,她言语叛逆,青春,其实骨子里挺传统的。书中说起曾经一起写过诗歌的伙伴再聚首,也是有点感动的,那些我们一起划过青春的小伙伴,我们曾经畅谈的过去,梦想,好多时候,我们不敢再聚,再谈,因为,很多时候,那只能留在回忆里,只能在午夜梦回,感到怅惋,对于那些实现自己青春梦想的小伙伴,由衷表示敬佩。
书看完了,我想,也许有生之年,不知何时再会翻阅一次,也许永远不会再看,有段文字,摘录下来-------形容一个人常用动若脱兔静若处子这句话,我想我更偏向前者。至于选择了写作这个行业,也许只是出于偶然。或者就是运动能解决许多问题,但精神世界的探索仍然需要静静地一个人思考,能耐下心来学习和思考的难度,不亚于把自己变成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因为思考往往是痛苦的,却又是必不可少的。
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读后感(三)
前几天看到个冷笑话,说人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都爱幻想自己是个作家,因为那个年纪里想法太多却又无所事事。然而我们知道,真的如愿以偿成为作家的很少,成名的更是寥寥,春树算是一个时代里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作家了。
这本新书是个杂烩,有生活随笔,有读书札记,有游记,有小说,唯独没有专门为诗做一个章节。春树是以诗人闻名的,这么做有点儿讽刺意味。后来仔细看书才发现,在每一章的开头部分都穿插了一首小诗作题眼,也算是别出心裁。
现在很多人都爱分享成功经验,讲自己是如何涨粉丝如何出书的,以前那些真的成名了的作家似乎并不喜欢写这些。他们更多的是写“作家”身份之外的生活,就像这本书的标题一样: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
所以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作家”身份之外的春树,看她吃、喝、玩,照顾猫儿子,游泳,旅行,跟爱打听别人隐私的邻居大妈斗智斗勇。看她大大方方地讲自己不爱收拾屋子家里乱糟糟,看她坦言遭遇写作瓶颈抓耳挠腮的时候爱喷香水。也可以看到她探讨80后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个人对“逃离北上广”类似口号的思考。她写得并不深入,亦不动情,文字都是淡淡的,置身事外的态度倒也客观冷静。
我最喜欢的是读书札记部分,有篇关于“闲书”的文章深得我心。现在很多人说不喜欢看书了,觉得看书太累;但与之对应的,“闲书”在一些人中间越来越流行。这种书当然不是专业工具书,里面没有高深的学问也不能帮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但就是能吸引你。春树把这种书分成两类,“写得差的好书”和“写得好的差书”。“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文字可能差点,但有趣、有灵。后者像流水线上操作出来的,文字没问题,故事没问题 ,但看了跟没看似的——明显是为了卖钱而写的,一丝一毫的诚意都没有。”这么直白不怕得罪人的言论恐怕也只有这个曾经的“叛逆少女”敢写,我很想问她她的书要算到哪一类。
我还喜欢看她写的“曾经的事”。“80后”快奔四了,已经进入集体怀旧阶段了,春树也不例外。她的文章里有大把的文艺男女,为诗,为音乐,为爱情,为书,作天作地。理想主义的血液奔流得不懂节制,在青春文学的浪潮里扑腾过,有人最终沦为为了稿费而写的写手,也有人守在10平米的小平房里与书本为伴。写热血的时光,文字却不热血,我相信作者已经开始老去。
但是就像有句话说的:“我知道那些放弃过理想的人的表情,只有说到从前,他们的眼睛才会光亮,他们的表情,才会生动。”穿插在书中的诗句都是动人的。
“假设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有痛苦/挣扎/假设生活就像电影/不用等太久/就有答案/假设他们也能在夜晚流泪/那我的所作所为/就是正确的/就不应该/遭到嘲笑”
看到这样的诗句,我就继续相信,诗人会老,诗歌却不会。春树和很多作家一样,也许在前进的路上走得并不容易,甚至步履艰难,但她看到了光,向后面的人表述,别人也因此获得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