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透口气》是一篇讲述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需要停下来,放松心情的文章。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喧嚣中的困惑和焦虑,表达了对平静和自然的渴望。文章提醒我们要时刻留意身边的美好,透过繁忙和压力,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一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甚至觉得可笑,以前我时常会因为鸡蛋而焦虑.如果家里没有鸡蛋,或者看着鸡蛋日益减少,我的心情会随之不宁,安全感缺失爆棚,会在厨房里挥着铲子,迟迟无法下手,因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主妇,离开鸡蛋,厨房就是无用武之地,西红柿得搭档鸡蛋吧?青椒得配鸡蛋吧?各种青菜缺了鸡蛋不行吧?没有鸡蛋如何下炊啊?人生怎么能没有鸡蛋呢?所以,那时候终日眼光会局限于冰箱里的保鲜格子:鸡蛋不能缺!每次买总会多到提不动为止,满身臭汗提上楼,码好格子后,都会长叹一口,会无比欣慰,日子总算能过下去了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二篇
关于这本书起初完全是被名字给吸引住了,结果却是大意了,作者是乔治·奥威尔哎!他怎么可能会让我得偿所愿,他不会放过任何企图躲避现实捶打的人。 我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乔治,企图趁人不备悄悄浮出一下水面,却发现被作者安排的妥妥当当。无情的现实早已将水面冰封,只能透过它看到外面朦胧的天空却无法呼吸到一丝新鲜的空气。 乔治的痛苦在于他是一个被社会完全流水线制造出的人。却幻想自己有一个颗想要超脱出这一切的心。就像他那同样被流水线制造出的宛如木偶般的妻子,乔治被赋予了极度的大男子主义色彩,加上被战争夺走的青年时代和被极速工业化所夺走的儿时记忆,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走向了他所鄙夷和恐惧的“死去”。 一个人无法脱离自身以及时代的限制,所以他又能够怎么挣扎?怎么才能够避免像乔治一样在冰面上撞个头破血流然后灰溜溜的潜回池底呢? 上来透口气终究是个幻想吗?我大概已经有了答案吧。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三篇
“每个人都被老板逼得够呛,而老婆像噩梦一样老在折磨他,孩子们像水蛭一样在吸他的血”。读到这里,我就有了强烈的共鸣感。 45岁的胖子,做着一份保险经纪人的工作,出了钱,不会再有女人爱上他。除了回忆,人生没有任何盼头。可是,他还活着,还想鲜活、闪亮地活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了17英镑的意外之财,他想回老家去寻梦,去寻找记忆中的村庄、去大池塘再钓一次鱼。 结果一切都变了。村庄换了模样,池塘变成了垃圾堆,没钓到鱼。只在乡村酒吧买醉三天,同时找了一个女人。没想到又被老婆发现了,又开始争吵…… 这篇小说是写在二战前。主人公是经历过一战,战后的破碎、凌乱让主人公对生活很失望。如果当成一本反战小说来读,显然是没有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深刻,也没有茨威格《昨日的世界》的细腻,当然更没有《四世同堂》的厚重; 如果当成一本关于命运和人生的小说来读,又没有写出《斯通纳》、《活着》及《骆驼祥子》的绝望,也没有《局外人》的彻底; 如果当成一本爱情和婚姻小说来读,又没有《面纱》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深刻; 如果写人到中年后的无奈,也没有《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深刻。 但是,正是这样一本很简单的书,让人很容易引起共鸣。普普通通的人,一份普普通通的职业,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遭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对生活没有期待、没有愤怒、没有呐喊、经历着生活给予的一切。也许我也正经历着这样无意义的生活,过着这些普通的生活,读着竟然很解压。因为我发现,这世界不是只有我这样。 生活没有欺骗我们,生活一直都这样。欺骗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回忆和我们的希望。没有希望的时候你需要回忆,可是当回忆都破灭的时候呢?你只能接受。接受老婆的唠叨、孩子的聒噪和世界的不确定性。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四篇
摩登生活满目疮,像一块全是孔的奶酪,每一个孔里都藏着一个冲突,人与资本的,人与人的,人与战争的......
按知识分子的话说,摩登生活不值得细品,因为希腊以后的文明本就不值一提,生活没有进行时,一切只是对某某王朝的拙劣复刻;按普通市民的想法,这一切都不重要,只有交不完的学费、还不完的贷款以及煮卷心菜是真实的;而按乔治博林的观点,知识分子脚不着地,普通市民麻木冷漠,左翼分子又偏激得吓人。
所以结论就是,摩登生活是垃圾。它只提供了完美的虚无、真实的痛苦、和反复的摇摆三种模式。甚至连这块奶酪也是假的。因为工厂用奶做奶酪,但又用别的东西做奶。
博林当然不想在垃圾海洋里生活,于是他在兜里揣了点钱,返乡了。就像荒原狼中说的,“乡愁是我们唯一的向导”,那里有最澄澈的溪流,味道最醇正的啤酒,以及“我当时娶的要是她就好了”的这种类型的初恋。
但故乡通常只存在于记忆中,一旦付诸现实,天不蓝水不绿,啤酒有化学品的味道,初恋从水蛇变成了水桶。
原来透的那口气,不是仙气,是唉声叹气。
于是博林又回归到了他最熟悉的那个摩登生活中,天灰蒙蒙,机器轰隆隆,鱼眼珠的妻子唠唠叨叨,账单一摞叠一摞。
相当没劲,也相当实际。
而垃圾海洋里,正是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实际。
最后乔治博林也不是白白返乡一趟,至少他意识到了这一点。
鱼是没法脱离海洋的,被臭得受不了了,也只能跳到海平面上透口气。但永远不能跳跃幅度太大,不然会蹦到岸上,口渴而死。
知识分子怀念过去,普通市民忧虑未来,但人本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
所以上来透口气吧,就透一口,然后再一头扎进现在。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五篇
读完将近一个月,一直拖着书评没写,要是再拖下去,我怕是真的忘了自己曾经这本书,虽说现在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本书的原名 Coming Up for Air,译成《上来透口气》,已经非常非常形象了,但原名却更有那种生活一直在水中窒息的感觉,因为那是for air。
比起奥威尔更广为人知的另外两本,这本书的力度仿佛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开头那段关于房贷的论述 ,分十六年还清,然后就变成了忠实的奴隶云云,跟今日的现状比起来,是不是还得问一句还有这种好事?这两个事情的本质仿佛无大差别,但没想到在今天世界的某个角落,这种事情的严峻程度,却是愈演愈烈了,更多的人是根本没有机会去签订那30年的奴隶契约。
回归到书的本身,从保险职员博林出门上班开始,看到勾起回忆的海报,然后中间大段的篇幅都是在说,从少年到青年,博林都经历了些什么,又是如何成为了一个保险职员的。博林十六岁之前的故事可以跟你讲三天三夜,但成为保险职员后的十八年的故事,却可以跟你一笔带过。这就是这个阶级最真实的写照,“我那曾有过充满活力的人生,在我十六岁的时候就结束了,上班的人没有历史可言”,然后唯一可说的,那便是结婚了,然后有两个小孩。而这个婚姻,也是促成 上来透口气的事件——回童年生活的地方看一趟,那个最主要的原因。
婚姻的组成,却是在博林牢笼中又加上了一把厚重的大锁,然后有了孩子,对于博林来说像是“栓着铁球的镣铐”。在工作中忍受卖命赚钱的乏味,回到家中忍受糟糕的夫妻关系,这便是博林对枯燥生活无望的全部。这也促成了他渴望逃离七天的全部动机。至于逃离那七天,结局也早一如所预料到的那样。苦心谋划的逃离七天,那实际情况却跟幻想的差了不止一点,天翻地覆的变化,没有办法找回一点童年的记忆。在回归真实生活时,七天的逃离解决不了任何事情,更别说会让人生的未来多一点希望,要面对的仍不过是那惨淡绝望的循环。
如果是能打破循环,那也不会称为“透口气”,而那真的只是透口气,透完便回到窒息的水里。这跟如今生活却差不了多少,苦等的假期,假期结束后便仍是那拉磨的驴。所以,你真的有机会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吗?还是只能在随波逐流的在不断透口气中循环,耗尽所有人生的光阴?这本书没有答案,只有无望,但回到生活中,你还在嘲笑书里的博林,但实际上你却已经是了,甚至不如博林。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六篇
星期一,本该上班的星期一,我突然想找个借口逃到图书馆去无所事事。出门前的一刻鬼使神差在kindle书店买了《上来透口气》,连上wifi ,下载好,整理书包,带上水杯,像很早很早以前去自习室一样。
单凭这么个举动,今天看这本书再合适不过,尽管出门的时候我对内容还一无所知,只凭借1984残留的印象觉得奥威尔应该是个灰蒙蒙阴冷的石膏式的脸。
图书馆前等待开门的都是一样装扮,没有款式可言的羽绒服(今天的天气很有必要),阻隔视线的帽子,水杯,书包,准备考研或是考公,是这个时代整齐划一的东西。开门前的20分钟,我坐在有阳光的石阶上开始看《上来透口气》。
45岁戴假牙的做保险的胖子乔治,一开场情景喜剧般——笑声都是观众发出的主角都苦着脸——的生活,作为正常社会人的要素都齐全,连满腹牢骚也是标配,禁锢在讨喜的不允许有悲情色彩的胖身躯里,这么个倒霉蛋,一有契机拉开回忆的闸门,往昔记忆竟如金沙般汩汩涌出。像一栋晾着发黄变形内衣的、电线熏挂着油烟像藤蔓般四处缠绕的、构件已经粗糙变形的老房子,推开门发现里面隐藏着旧时代幽灵般衣香鬓影的宴会和舞台。
童年少年泛着柔光。一战稀里糊涂的参战经历(为一个没有存在意义的边缘机构服务收获反而是能安心看几年闲书)。战后的茫然和一点点仅仅够用的好运气。中规中矩的生活和与之相匹配的烦心事。等等。在某个换了新假牙的上午,突然坍缩成了一团,在45岁的好脾气胖子内心小小地引爆了,他想抛开老板老婆小孩账单和永远涨价的黄油奶酪所代表的一切,逃到童年时的小镇上,一周就好,的,为什么不呢。
这时候我已经在图书馆四楼座位上安顿好,这个厅类别是科学,旁边的书架标签是医学救治什么的。然后我到饮水房冲了杯挂耳,回座,有种时间倒错的舒适感。
毫不例外,这趟仓促的怀旧之旅一步一步击碎了保险员乔治的乌托邦,事实上,让一个中年人去回溯童年,无论是否成功,都一样悲怆。
还有,钓鱼佬的执念真是强大啊,那尾没有钓成的大鲤鱼,穿越了漫长时光,穿越战争,穿越一地鸡毛和鸡零狗碎,始终在内心彼岸粼粼发光:去钓鱼!去钓鱼!去钓鱼!
放弃鲤鱼,拥抱现实吧,乔治。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七篇
手中的乔治.奥威尔的《上来透口气》(Coming Up for Air)是一本从多抓鱼入手的二手书(半价!但是几乎全新!),是奥威尔先生的《1984》开启了我这一轮持续阅读的旅程,而且愈演愈烈,从2011年至今,已经持续了7年多。虽然我已经记不清《1984》中的细节描述了,可是还是对其人其作品好感浓厚。 《上来透口气》中,第二部,第七章一开头,乔治被父亲召唤去宣布下面他可能要开始工作贴补家用的时候,一段描写令我兴味盎然: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记得九九乘法表,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世界性重大贡献,以下是我找到的维基百科上关于中国乘法的描述:
我们同时在两个方面走在了数学研究的前列,一是十进制,另外一个是积项最少的乘法表。就是说,只有我们的乘法表是可以被称作“九九”乘法表的。埃及人民最朴实,他们没有乘法,考古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累次迭加法来计算乘积的。例如计算 5×13,先将13+13得26,再迭加26+26=52,然后再加上13得65。算的跟背会乘法九九表之前的我儿子一样。
回到一战前夕,书中描述的这个时间段的英国,采用的是以1820年开始推行的 “The Philosophy of Arithmetic” 中发布的99 x 99乘法表格的简化版本,12 x 12的英国人民乘法表格,这本书的作者是苏格兰数学家 John Leslie 。英国人民之所以简化乘法表到12乘积,是因为直到1971年2月15日之前的英国旧制货币进制中,一先令兑换12便士,民众日常开销计算中最常使用,故此。
如果我国先人也按照这个全表排列法展开九九乘法表,全表乘积项目就是81个,可是智慧非凡的先人,马上就发现了7 x 8跟8 x 7是一回事的事实,所以整个表消除了一少半的重复项,简化成了45项乘积,本来就不多的项目又来了个数量锐减,加上编写成口诀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儿童背诵。
民间称81项乘积的为“大九九”,45项乘积的为“小九九”,在这里,我考出了我妈常说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九九”的来源,而这么多年我从未对既然有“小”九九,那么“大”九九是什么表现出好奇心。 我打算借机教育一下儿子,你可知道作为中国人,在数学学习上占了多大的便宜。
为了找到实锤,我找到了“Coming Up for Air”的原著,以下为对应部分的节选:
Coming Up for Air 原文
可以看到此处原著写的只是:“multiplication table”,翻译成“乘法表”刚刚好,所以陈超老师此处应该是渐入佳境时代入了民族气节,是个不足为道的小谬误。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八篇
封面:上海译文出版社这一套都好有质感。非常顺眼的棕色,封面走的是简约风。精装锁线,平摊也无压力。很适合捧读。
翻译:这一版的翻译蛮自然舒服,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因为同系列的《动物农场》翻译的不好。
纸质:很不错,没有异味,也不粗糙。收藏定位的就是不一样。
—————————————
精彩摘录
—————————————
书评
小记奥威尔《上来透口气》——9.3分
开篇便勾勒出一个中年发福的男人形象,有一个唠叨持家的妻子,两个吵吵闹闹的孩子,生活不宽裕但是也不算潦倒,一家人最大的恐惧是沦落到收容所去。颇有点像现在的房奴,恐惧失业,生活压力大,经济捉襟见肘,社会处于战争的阴影下,好似随时可能爆发。
这本书里面有一种战争的恐惧,好像大家都害怕可能到来的轰炸,又好像大家都无所谓,像一具具行尸走肉。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奥威尔对这种无力感的描写,当你被生活束缚,过着重复的一天,在社会上没有价值,就像蚁巢里的工蚁一样,一生一眼就能望到尽头。这就像我的一生,我作为普通人的一生。干着一份好像没有价值的工作,可以随时被代替,就像流水线上生产的螺丝钉,要多少有多少。当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曾幻想过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后面却变成了毫无特色的莫人。
奥威尔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当他描写主角回忆的时候,好像真的把视角换成了一个幼童的视角。三次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还是伍尔夫的《海浪》。还带着点小幽默,黑色幽默,你勾勾嘴角,一时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笑还是哭。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第九篇
看完《上来透口气》特意再看《一九八四》,幸好看的是这种顺序。
《上》相对来说比较传统,有许多田园牧歌般的描写。全篇以一个中年胖保险员的口吻,述说自己的现实和童年。面对城镇发展和技术变革,他怀念混乱而落后的家乡、传统不知世事将变的家人、钓大鱼的少年时光。整本书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与《一》里冷峻的风格差异很大。
如果说《一》看完使人发冷,忍不住慢读,《上》则阅读起来非常流畅,仿佛听着身边朋友的碎碎念,说着自己少年时错过的池塘大鱼和永不回来的旧时光。 “乔治·保灵是个推销保险的中年人,身躯肥胖,性格温和,居住在伦敦郊区的一幢普通半独立式房屋中,有妻子和两个孩子,生活贫困而压抑。有一天,当拿到了一副新假牙时,他突然感到需要“上来透口气”。他回忆起童年时代在池塘边垂钓的美好时光,决心避开家人溜到他小时候生活过的下宾非尔德镇,使自己彻底放松一下。凭着从赛马中赢得的十七镑,他“像一只大海龟浮到水面上换气”一样,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下宾非尔德镇。然而,他的美梦并没有成真。昔日心爱的池塘不见了,下宾非尔德也变得让他认不出来了,到处是污水、废弃的弹壳和旧轮胎,保灵淳朴的童年时光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都不复再来。 ”——孙仲旭
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段落:
>> 这让我萌生一个念头,我把这个现代世界一口咬开了,发现它到底是用什么做的。这就是现在我们这个世界前进的方向。每样东西都是亮闪闪的流线型设计,每样东西都是用别的东西做的。到处都是赛璐珞、橡胶、镀铬钢,整晚都有弧光灯闪耀,头顶是玻璃天花板,收音机一直播放着同样的旋律。没有植被,每样东西都是水泥盖成的,假乌龟在中性水果树下漫步。但当你接触到事情的真相,当你的牙齿咬到某样真切的东西,比方说一根香肠时,你得出的真相就是,橡胶皮下包着腐烂的鱼肉,脏兮兮的东西在你的嘴里炸开。 >> 我外表是胖,但内在的我是瘦的。你有没有想到过每个胖人的内部都有个瘦人,就像有人所说,每块石头里都有座雕像?
>> 有时候,当你从思绪中醒来时,你感觉自己似乎从一潭深水中走了出来,但这一次恰好相反,当我回到1900年的时候,感觉似乎更为真实。即使到了现在,我的眼睛睁开着,那些该死的傻瓜匆匆忙忙地走来走去,街上的海报、汽油的味道和汽车引擎的噪音对我来说似乎都比不上三十八年前下宾菲尔德星期天早晨的情景来得真切。
>> 那是一个美妙的世界。我属于那个世界,你也是。
>> 这些东西一样一样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就像一幅拼图的碎片。
>> 回想起过去,那时似乎总是夏天。我可以感觉到周围和我几乎一样高的草丛和地里散发出来的热气。小路上布满了灰尘,阳光从榛子树的枝条间照射下来,绿油油的很是暖和。
>> 看一个人干自己拿手的活儿总是一件赏心乐事。看一个女人——我是说,一个懂得烹饪的女人——搓面团也一样。她带着庄严专注的神情,看上去似乎很满足,就像一位女祭司在主持神圣的祭祀。当然,在她的脑海中,她就是一位女祭司。
>> 我坐在草堤上,手里拿着鱼竿,身边嗡嗡嗡地飞舞着苍蝇,野薄荷的味道几乎会把你呛晕。看着绿色的水面上那个红色的鱼漂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虽然脸上仍密密麻麻地挂着夹杂着尘土的泪痕。
>> 当个少年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你到处乱跑,大人们逮不到你,你可以追逐耗子、残杀小鸟、扔石头、朝马车夫乱吼、骂脏话。那是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一种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害怕的感觉。而这一切的实质就是破坏规则和残害生灵。布满尘土的白色马路、衣服汗淋淋的感觉、野茴香和野薄荷的味道、骂脏话、垃圾堆酸臭的味道、橘子汽水的味道、让我们不停打嗝的气体、踩死雏鸟和鱼儿拉紧钓线的感觉——都是这种体验的一部分。
>> 你会想象着在一口宁静的池塘边一棵柳树下坐上一天——如今能找到一口宁静的池塘坐在旁边可不容易——那是属于战争之前、收音机和飞机发明之前、希特勒上台之前的时代。即使是英国那些不入流的鱼的名字听起来也让人觉得内心很平静:鳊鱼、赤睛鱼、鲦鱼、鲌鱼、触须白鱼、鲷鱼、白杨鱼、梭子鱼、鲢鱼、鲤鱼、丁鲷。这些都是好听的名字。起这些名字的人从未听到过机关枪的响声,从未生活在恐惧之中,不会吃阿司匹林度日,不会去看电影,不会想着如何躲过集中营。
>> 我仿佛觉得一把利剑刺穿了我的身体。
>> 母亲似乎也缩小了一些。我小时候记得她体型很庞大。
>> 旧式的英国生活方式是不会变更的。体面的、敬畏上帝的女人应该一辈子在大炭炉上做约克郡布丁和苹果馅饼,穿羊毛内衣,睡在羽绒被上,七月份做梅子酱,十月份做腌菜,下午读读《希尔达家居伴侣》,身边嗡嗡嗡地飞舞着苍蝇,泡着茶、拖着坏腿,带着美好的结局来到舒服的阴间。我不是在说父亲和母亲直到死去时仍没有改变。他们都觉得内心有点动摇,有时觉得心灰意懒。但至少他们死去的时候还不知道他们所信仰的一切都将变成垃圾。
>> 但愿战争把我们忘了,只要一天就行!
>> 往前看,未来有点像是一场十几幕长的悲剧,最后一幕便是穷人的葬礼。
>> 有意思,我正是为了躲避关于战争的想法才来这儿的,但是说到底,你又怎么能躲避得了?他就在你呼吸的空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