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经典观后感1000字

《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经典观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8 16:00:26
《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2-18 16:00:26   小编:

《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是一部关于岛屿上作家的纪录片。影片通过展示他们的生活、写作过程和创作灵感,呈现了岛屿文学的独特魅力。作家们在这片孤岛上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城市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部纪录片让观众感受到了岛屿上的文学氛围和创作的独特魅力。

《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观后感(一)

我被动地去解构自身,与城相融合。从执笔表述自身的情结,又在年月过后,以“飞熊”制作为归处。

导演的用心存在此处,她通过西西文学意象或是手作意象的展示,去构建她书中的情境,并将看似童话的幻想与现实结合,从而去展现西西的世界。

观看的过程中,我总觉得西西对她书写的内容是一种回避的态度,她仿佛是用文字记录下曾经的情感历程,已然不想再度回望。她在当下努力生活,制作自身的心爱之物,并不像《化城再来人》般落入佛与玄奥,亦不像《姹紫嫣红开遍》般将文化融入传承。她似乎是守着现世的光景,将自身的想法通过手作去表达,而将她曾经的思绪,放在曾经走过的路上。

我觉得她对生活是有期待的,这份期待似是在珍惜之中。她作为文学的灯盏,照亮过后人,亦将历史的庞杂磨碎在奇想的文字中。

从他人之眼中了解西西,读完《飞毡》的我,又有一种时光轮回的感觉。而我觉得,我们通过作品去了解作家的历史,亦通过作家的历史去体会她笔下的情与义。这是作者与作品的镜面,亦是读者与作者的贴近。

情绪的流动是自由的,历史只是一种被认可的记录。我们无从知晓作家敏感内心的背后,对社会的认知是否隐匿在日复一日的“我城”里。我们只能看到人还在生活,历史还在前行。

《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观后感(二)

看完西西的这几天,这句话常常从脑子里蹦出来。

西西在“协恩中学”读了六年,然后大学毕业后在这所中学对面的“农圃道官立”小学当了19年的小学教师。拍摄者感叹道: “那你整个青春都耗在这里了”。西西笑说:“是啊,不是这里,就是别处啰”

她的回答那么轻松自然,肯定是早就看透了这个问题。对于 生活在别处、第二种青春的可能、第二种人生的选择,这样的问题,西西应该是一点都不会再去幻想,去期待的了。 人生到了这个份上,她一定明白 人生永远是在当下,就算过去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别处度过,一生可能也不会有多大的不同。重要的是要认真对待当下的生活与时间,这样,在白驹过隙后,就不会有时光蹉跎之感,也不会终日遐想着人生的其他可能。

《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观后感(三)

15年出了一部《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专访港台两地知名作家和诗人,以纪录片的形式,一人一节,叙述一生的文学轨迹。

其中,香港女作家西西的故事,也借由这个纪录片,从故纸堆转到影像,首次展现了她的生活。

纪录片沿用了西西那本最历久弥新的《我城》为名,由陈果执导。本土导演拍本土作家,两个只关心平凡生活的浮城述梦人,一场造梦经历,是最纯粹的《香港制造》。

如今因为西西的辞世,又把这部片子找出来重温。人隔万重山,只能以此纪念她。

故事的开始,并非围绕着西西。而是邀请来很多她的友人们,说往事,说对某篇作品的欣赏,说她为人的朴素却了不起之处——但她也不以为意。

早年在邵氏采访明星,没有仰视与趋炎,她只说,把明星当成一个人,而不是明星;

给电影写剧本,却因为当中过于文艺又平静的对白,而自觉并不适合从事这样的工作。

于是转而又回到纯文学的世界。写小说,写散文,写评论。

西西的世界里,永远有一种坦率的童真。一种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因为和加缪那本《西西弗神话》重名。搜索的时候总会夹在各种版本的西西弗神话中间,要在手机划几页才能看到一本她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比起实际已出版的几十本书,真是寥寥又寂寞。但其实又像极了她和这些书的处境。谢晓虹直言,西西的书在香港是没有市场的。看到这话丝毫也不觉得惊讶,就像很多人问,香港有文学吗?是一样的。

人们关心经济,关心发财之道,关心修身养性。唯独文学,总像一个另类。尤其在经济发展的香港,它并不是一个必须。但在台湾,她的书却被奉上神坛,洪范出版的那一套作品集,至今看来都很用心。后来甚至习惯这种排版,小小一粒的竖排繁体,仿佛手稿还原。盈掌开本,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放在我的包里。

纪录片里有一幕是素叶出版社的同仁们聚餐,下一个镜头便是书柜那一整排素叶出版的作品集。许多书早已绝版,他们就像珍珠,静静的趟在那里。当年青春飞扬的作者们,如今皆是苍苍白发。甚至擦肩而过也不知其人是谁。

你不能说可惜,慧眼识珠,也得是那个有缘人才行。

比如马世芳谈起联考后去书店买书,拿起《我城》就被这样一种新奇的叙述所吸引,直觉自己一定会喜欢这本书;潘国灵说,她的小说里没有特别沉重的东西,但却在轻松的背后,把那种深意表达出来。

几十岁的陈果在西西面前,已不是那个满获殊荣的大导演,而是回到了文学青年。他拿着一沓稿纸问到,“你还记得写过的这句吗?金句啊,我真的觉得特别好。”

整部纪录片没有特意围绕作品,却可以从每件事中看到书写之所以变成作品的原因。西西说自己习惯住在城市,因为好方便,可以吃到好吃到东西,可以去买喜欢到玩具。“我唔识写乡下,我又唔识写天堂或地狱,咁就写城市咯。”

她写城市里的人,都是小小的,朴素生活着的,像她一样的女子。是流动风景里,三餐四季的平凡生活。

有一段是去探访西西的中学,走在路上她说,这条路走了几十年。只因为马路边的中学她念了几年,大学毕业后又在对面教书19年。陈果不禁感慨,那你的青春都在这里咯?西西只是很坦然的说,不在这里,也会在别处啰。

想到黄碧云多年前提到自己曾在深夜给西西去电,问:“你的人生到底光采不光采。”西西答,“我的人生很普通,没有什么光采。”

都可以,没什么。彻底脱离了浮华光采这样一件事。始终朴素又安定,非常了不起。

回溯起小时候在上海新闸路念书的时光,童年经历;中年教书,以及中间去各地旅游的照片;到后来因为患癌,而练习左手生活、写作,缝制熊娃娃。好像一生就是这样了。片段中散落的经历在其后捡起,拼贴。已经并不完整了,但一定是珍贵的过往。很像她缝制的那些熊娃娃,穿针引线的布块与布块之间,选择的,都用心对待。在她的布艺展览上,会轻轻拿起小熊,给她围上粉色丝巾,珍而重之。她是无论身处任何境地,都可以把生活安排妥帖的那种人。

纪录片有一幕是西西去照相馆拍照,如今这种老牌的营生,早已不多见了。老板说,有空自己就去听粤曲,到处去。“自己认为快乐不就好啰?钱是赚来花的,这个好难解释给你听。”想想又补充到:这是哲学一种高级的想法。

这样一段,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对应。早年西西和莫言这些大陆作家见面的适合,一定要请大家吃饭。他们觉得香港来的,肯定很富裕,但后来才知道,原来她生活很清贫。这样一看,待人热情的西西,其实快乐就好,并不在意。

陈果在镜头前给予了西西最大的自由。他拍西西独自吃饭、订餐、缝熊、写作、在街上散步、去码头看海、去以前常锻炼的公园。孤独又完整。他们的香港,是人群往来的旺角,是破落的唐楼记忆,和天台上晾晒的衣服。

繁华是一种表现,但他们并不关心。

想到她曾写过的一首诗

「請不用把我記掛/ 再過一些日子 / 如果你們 / 已經把我忘記 / 我也明白的 / 那就/ 忘記好了」

但你我心里清楚,并不会。因为,有人、有字、就有历史。感谢文字,把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得以记念方式。

「她现在是纯粹地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了。」

但我又希望,她去的那个世界,有纯真、有爱、有光明。

2022年12.19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