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观后感(一)
标题很直接,徒步的路,人生的路。
景色之美,回味无穷。人生之美,需低头细品。
男主身体条件并不适合远行,只有坚定的信念支持他,穿越1302公里,横穿法国。
不爱说话,生性内向,但是不愿被指挥,也不愿指挥别人,遇到驴友,你可以与我同行,也可以相忘于江湖。
妹妹责怪他令人牵挂,也说出了母亲羡慕他,能拥有自由。好友陪他一段路程,也只是一段而已。
最后来到海边,实现梦想,喜极而泣,超越自我。
《在路上》观后感(二)
在北京飞往三亚休假的航班上,连上国航的wifi,随便翻了翻,看这片名挺有意思的,就看了。
男主因为大难不死,从而选择了徒步穿越国土,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一步一步的旅途中,对自己过往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恐惧来敲门,你有勇气打开的时候,会发现什么也没有。
在按部就班的舒适区中很容易让人的思维固化,旅行算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换换脑子的方式,人生一直在路上,贵在体验。走出去,去村外,去省外,去国外!阶段性审视自己的人生,好好过。
《在路上》观后感(三)
也许人的一生需要一次漫长的独自跋涉,在无人的荒野,身处亿万年地质时代的景色,世间如刹那而起的风声。
那风中有凛冽的棒喝,斯斯作响,充满了无垠的空间。如饮烈酒,飘飘然不知何夕。
——令人迷醉的生涯啊。曾经有一个同事,当过兵,身体健壮到和宅男生活不共戴天,所以在公司里看到他的时候很是亲切,尤其是那个硕大陈旧的野战军背包。如今,看到一部电影,想到了他。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野外旅行作家,中老年的男子,事故出院不久,又开始跋涉,当做一次“救赎”,或者说是一次修行,穿越1000多公里。
不禁又想到了网上的一个人,青年男子,穿越新藏无人区,历时月余,开始时骑自行车,然后推独轮车,再后来徒步,最后洁然一身,万幸地到达了公路,幸运地遇到善良人们的招待... 出发时的数十斤炒面,花生米和大蒜,早已不是何时就不知不觉的消失了。
影片中的男子,似乎没有食物和安全的压力,不带帐篷,在壮观的群山中,膝盖和腰不时作痛,老年将至,愤恨丛生,也许此情此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作家,或者爱上写作,怅然若有所得。在文明超级发达的欧洲大国,依然有壮丽的如美国国家公园般的旷野,不过转头就是隐居者的村落和热情的女郎,令人莞尔。上山,下山,乡村土路,没有堤岸的河流,5G“新农村”,住过修道院,历经各种地质现象,结识友善的陌生人,相约友人和家人... 人迹不时的出现在杳无人迹的深山。(类似所谓的“转山”?)
——“呼吸新鲜的空气,是我的命运/自由 ”
好吧,“公路电影”永远有令人难以拒绝的魅力,一如一阵优美的乐声,心弦被轻轻拨动...
佛家言,人之处世,如身在荆棘中,不动则不痛。弃智绝俗,不亦乐呼?修来世?觅解脱?心安理得?
——大道如砥!
(逃避/躺平,就是一种反抗,也是一种“自由”,更是一种幸运:如那些生活在家乡的青年人)
PS:影片中的地图真是先进啊,不是何时我们才能买到如此先进的国内地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