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是一部关于爱情与背叛的悲剧。故事讲述了李尔王为了爱情而背叛自己的兄弟、国家和信仰,最终导致了自己和爱人的悲惨结局。影片情节扣人心弦,演员演技出色,场景布景精美。通过这部电影,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爱情的伟大与危险。
《李尔王》观后感(篇一)
全世界最好的演员之一,伊恩.麦克莱恩。最后抱着女儿尸身逝去的段落,演绎地吊砸天。
老人何时把家产分给子女,是一个不分古今中外的话题。莎翁抓住了这个主题,成就了自己的四大悲剧之一……最有感染力的台词来自李尔对女儿的诅咒,什么叫骂人骂出了文采,骂出了水平,骂出了花儿,这就是了…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剧本的硬伤自然很多,人物脸谱化的问题也有。不过他是莎士比亚,算了吧……
《李尔王》观后感(篇二)
震撼,莎士比亚在他的年代洞察到的人情世故,几百年后还是在不停不停的重现,父子误会,兄弟阋墙,就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作为子女小的时候父母构建的权威在随着你的成长变得薄弱,所以当你面对年迈还想要去在你面前展示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的时候,你是否会举起手挥向他们,甚至更深入地出现利益纠纷的时候,你是否会怀疑他们并且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考验人性的话题,在莎翁笔下太赤裸了。
站在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态度,小时候看我可能会一直站在李尔王的角度觉得大女儿和二女儿很不厚道,但是我现在可以更加客观看待,其实也不能说李尔王全然无错,所以我觉得存在一个悖论,人越老明明越容易犯错,可是现实确是越老越不允许你放错,仿佛年老之后你要更加清晰的认清楚,每一次你做出的选择都会对你后续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这对老人太苛刻了。
《李尔王》观后感(篇三)
问题引入:第一次看这种剧场演出 ,感觉既是新奇,又有些疑惑。除了服装以及一些小细节做了现代化的改编,故事依旧是原来那个故事,台词我猜想也只做了细微的调整。那这部经典反复被人演出的理由是什么?难道只是英国的贵族老爷们比较迂腐,只是喜欢看老戏吗?
我的想法:其实在开头的时候伊恩已经提到了,每个人看这部戏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思考,在18年的时候,有些人会想到特朗普,有些人会想到脱欧,这部戏更多的是就像一部历史,能激发人对现实的思考(当然演员的表演也是主要观赏的点,但是因为我看的不多,也并非专业人士,就不作过多讨论)这也是他能长盛不衰的原因吧。
同时,我想到了《是,大臣》里头有一集关于首相选民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喜欢的足球和汉弗莱为代表的贵族精英们喜欢的歌剧的讨论,国家是应该给足球这种大众都喜闻乐见的竞技娱乐项目拨更多的款项呢,还是给歌剧院这种昂贵的少部分精英阶层所享受的东西拨更多款项?如果拨给足球这类娱乐运动,能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福利,但是歌剧院也能起到类似纪念碑的作用,对整个社会而言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这之间的平衡应该很重要。
这部剧开场前,我以为很少有人会来看,但是当时去了之后,上座率并不低。那未来可不可以让更多的人,养成消费习惯,能够在每个周末走进剧院,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李尔王》观后感(篇四)
得益于NTLive 2021万达莎士比亚影像展,我第一次在影院看了时间那么长的片子(237min,几乎是4个小时了),也第一次看了莎士比亚的戏剧。
可能是评分太高,所以让我有了很高的期待,导致看完后心里产生了些许没达到期待值的落差感。
黑人,黑人,又是黑人。西方近来为了政治正确已经出现了太多OOC的情况了……最受李尔王疼爱的小女儿考迪莉亚竟然是一个高高壮壮、面目稍显狰狞的黑人orz当然,如果这位演员的演技真的很精湛的话,那么外表的OOC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是她演的也不好啊!!考迪莉亚的委屈、伤心、感动等多种情感,在这位女演员的身上都变成了皱着眉头大声吼叫。在医院唤醒自己的父亲李尔王那段,丝毫感受不到她对父亲的爱,本该对父亲自然流露的爱演成了需要旁边医护人员逐一指导如何去关心父亲的木讷。最后死在父亲怀里时的呢喃,李尔王没有听清,于是有了一段“嘿!你说什么?她的声音总是那么柔软温和,女儿家是应该这样的。”的台词。However,这个黑人大姐从头至尾没演出过“柔软温和”的感觉啊!她每次讲话我都看见她脖子上的青筋突突……好在令人出戏的演员也就这么一个。
再说说剧情方面吧。莎翁的原作设定是在8世纪左右的英国,而这一版则是将时间背景挪到了现代,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让人出戏的
《李尔王》观后感(篇五)
能看,伊恩老爷子yyds,只有辉煌的老人才知道怎样演绎辉煌和老人,好几次都担心他要撅过去,但正如开头ft他说的:不用担心我的身体,你们只负责看我演戏。演员这一职业做到他这样,真的神了。
改编架空了时代,往前推了几百年,造成悬浮感。开头分财产一幕说是讽刺川普,还有点意思,后面就尴尬得满地找头,尤其是现代作战那段,把哥们看傻了。看话剧最喜欢看疯子,all types,老爷子演到极致了,尺度拿捏得很好,一种孱弱的、临近边界的疯,当然原著设定就是那么好。三公主求求了,每到她说话我就开始玩手机,咋滴啊这对夫妇硬塞进去的?zzzq也讲点基本法吧,blm是让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不是让你毫无演技、念词念成魏璎珞也能拥有privilege拿到这么好的角色呀,善良真诚独立、参加法军的王后,尴尬得我头都飞了,一对比两个恶妇姐姐都面目可亲起来。肯特这个角色原设不知道是不是女的,也挺怪的,行吧我就是诛心,非常突兀。
很喜欢两个悲惨老头,李尔和葛劳斯特,两条线的主心骨。演技太有感染力了,两人的落幕看得我拔凉拔凉。最后一幕,本来设想李尔会抱着女儿的尸体一枪崩了自己,悲壮而浓烈,但伊恩选择拿上吊的绳子挂在自己脖子上,一种垂老的无力和悲凉,比开枪更震撼。对照现实里老人自杀的社会新闻,很多都是上吊、喝药这种蹩脚的方式,他们连决定自己的生命去留都显得无力。
《李尔王》观后感(篇六)
《李尔王》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表达的道德论点,比大多数古典悲剧 更微妙。他的关键技巧在于创造两个“主角”:主要角色李尔王, 以及陪衬情节角色葛罗塞斯特。他们两人在开始时都有道德缺陷,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沉沦,都曾面对道德层面的自我揭露,并 都经历死亡。不过我们在《李尔王》中找不到《哈姆雷特》中死亡 的那种崇高感。我们在《李尔王》中也找不到世界被拨乱反正的感 觉,例如在《哈姆雷特》中,在正派而又公正的福丁布拉斯统治 下,丹麦会变得愈来愈好。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没这么做,反而刻意聚焦于人类本质 的不道德,以及自然界的无道德状态。首先,他让李尔王和葛罗塞 斯特这两个主角犯下同样的道德错误,而且毫不留情地让他们死 去。一名国王悲剧性的陨落已够震撼,两人遭逢同样命运,则显示 某种道德昏聩的状况弥漫人间。 接着,莎士比亚让全剧唯一在道德上可谓正面的角色考狄利亚 也难逃一死,而且死法特别可怕。至于埃德加,他原是个善良但莽 撞的人,也确实击败了他的恶兄弟,以及李尔王的两个卑鄙的女儿;不过,我们处于极度震惊中而不知所措,只看到零星而破碎的 美好人生的价值。埃德加在全剧最后一句对白中说出了名言:“ 们这些年轻人永远不会看到那么多,也不会活得那么久。”换话 说,在众人皆不道德的世界,无限的痛苦经历能让一个人更深刻地 体验人生,但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对进人创作晚期的莎士比亚来 说,能对人类崇高情操抱持的期待仅止于此。
《李尔王》观后感(篇七)
叠甲:不懂戏剧,随便写写,如有冲突,你是对的。
这部戏剧关于Cordelia的评价至少可以反映出几个点——
(1)戏剧的演出包含着身体-情感的表现,但这样的表现本身是无法化约的——例如一个亚裔可能容易判断同为亚裔的人的情绪,却更难通过面部表情与体态判断一个白人或者非裔的情感,尤其是非裔——前者由于我们一直接触的电影、影视,乃至emoji,使得我们更容易接触到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却绝大程度上没有可能接触非裔的情感。
(2)戏剧作为一个全球流通的文类,包含着本土与西方的双重性质。在接触西方戏剧的时候,动作、语言与情感表现如何与本土的表达方式调和,本土的演出者又如何通过演出实现对身体的自我技术。
(3)的确,Cordelia的女演员有token black的成分,但除此之外也存在着其他问题——不是简单地说非裔是否一定要演善良的角色的问题,而是说在身体-情感表达并不能被通约的情况下,如何评判一部戏剧的成功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当然也出现在在非西方本土,由本土演员演出的西方戏剧。例如中国人排演莎剧时,仍然有很多“违和感”、“过于中国”的指责。对于NTL的这部李尔王来说更为冲突,因为它是由非裔在以白人为主的国家演出的戏剧,它的设想观众绝大程度上是有种族平等的政治正确意识的白人精英。那么演员到底是要调试自身以符合预想观众的理解,还是以原本的方式演出?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假设有一个种族,他们的人们的情感表现与常规人相反——他们感到开心的时候,我们看起来悲伤,他们感到悲伤的时候我们看起来开心。那么他们应当如何演出戏剧?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在开心的地方我们看来是悲伤的?还是以颠倒的方式,在该“开心”的地方,为了表现的开心而作出悲伤的表情?
这个问题自然不局限于戏剧这一体裁,对文学与电影同样存在。不过由于戏剧涉及到人的身体上的操演,同时又局限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与特定的观众(NTL这种以影视形式跨国传播,又是另一个问题),情况更加复杂。
《李尔王》观后感(篇八)
2022-10-09于百讲观看
并没有认认真真读过莎翁的剧,这次看完有了细读剧本的欲望和想法。看得过程中有很多的疑惑和看法
1.关于分领土、断绝和小女儿关系的部分:李尔王是老年痴呆了吗?他是不是在考验未来小女儿的丈夫,其实他还是最爱小女儿的?
个人理解整个表述爱意、分领土的过程,李尔王是自大而天真的。我觉得他其实很清楚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虚伪,因此才反复强调:尽力表达对我的爱,才能拿到领土和权利。他的富裕、常居高位使他习惯了用权利让人臣服,逐渐以为只存在一种被爱和关怀的方式——那就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利益来换取讨好者虚伪的爱意。这份认知和天真,让他自大地将所有的领土瓜分,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他以为女儿们始终都会记得,是他因她们的爱恩赐了她们这些领土,故而被赠予方理应永远地关爱自己,而赠予者始终都是高高在上的王。小女儿的真诚和坦然戳破了这虚假的谎言,李尔王的愤怒来自于他对自身信仰的维护,他与小女儿的决裂是他选择捍卫他所相信的。他决定不给予考狄利亚任何嫁妆正是为了让她失去优质的丈夫,让她明白“nothing will return nothing”,权利才能换取幸福和爱,由此来证明自己没有错。事实证明,短暂逃避只会迎来更惨痛的失去,保持清醒和对自我的审视是重要的。
2.在暴风雨剧情之前,大女儿、二女儿真的有无情的怠慢她们的父亲吗?如果是小女儿在,真的能做得更好吗?
这个问题其实让我非常困惑。在皇宫里和100个随从喝酒、大声嚷嚷说些荤段子、粗俗地殴打没礼貌的奴仆等等的确让我觉得不妥。声称退居二线,却依然以一种傲慢、高高在上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女儿,甚至不高兴时不惜诅咒她 也让我难以接受。当时在看的时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那些嫁给凤凰男却过得不幸福的故事。一个人可能会在地位比你低下、有求于你的时候对你百般依从、接受你高高在上的姿态,一旦一朝得势、压抑的部分就会涌出来,曾经的受害方顷刻间便会成为受益方,病态的讨好和冷血的掌权只是一个镜子的两面。而这一切并不全是那个一朝得势的人的责任。可以说,在暴风雨那场戏之前,我觉得两个女儿的做法并无太大问题。如果小女儿在场,她应该也会对李尔王不满。只不过考狄利亚大概不会像大姐那样善于心计、也不会像二姐那样喜欢伪装,她会直接了断的对父亲表达不满,对于不妥的地方绝不苟同,但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也了然于心。但是,对于逃避真实的李尔王来说不论是小女儿的做法还是另外两个女儿现如今的姿态都会让他心生不满和抱怨,因为他并没有准备好接受真实,所以他的悲剧似乎是注定的,与哪一个女儿都无关。
3.暴风雨那场戏真的非常精彩。李尔王被驱逐,大女儿和二女儿虚伪的相互宽慰:“其实只要没有随从,她们都是非常乐意照顾父亲的。” 二女儿的演技非常炸裂,从 一声怒吼和立即优雅地捂嘴 开始,她便彻底的撕掉了温柔虚假的面具。在葛罗斯特城堡里,三个曾经不被父亲宠爱的、不幸的、扭曲的孩子——高纳丽、丽根和爱德蒙——自此命运交织,似乎都终究圆满、获得了一直渴望的权利和各种欲望,但却最终充满悲剧的死在了一起,他们从未真正被命运偏爱过。这么说来,莎翁对待天生幸运只是过分天真的人还是仁慈的。爱德加作为一个有身份的上等人,却缺乏和自己身份匹配的城府和理性,他因为自己的天真而失去了一切,却最终在挣扎和觉悟中回归了原来的生活。李尔王作为高高在上的一国之王,在逢迎和威仪里迷失了方向,但最终还是遇见了真实。他获得了小女儿的原谅 以及 来自肯特、小女儿真正的关心。最终,他追随小女儿死去,死亡是一种解脱。
很多台词都值得反复回味和咀嚼,这也是让我有细读剧本想法的原因,希望之后细致的读完后能够获得更多细节性和更为深刻的理解。
《李尔王》观后感(篇九)
我一向是个很懒的人,看完电影从不动笔。其实李尔王对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想想觉得自己看了这些总该留下点什么,所以我决定从这一部李尔王开始。
一)剧情
如果让我找一些关键词形容莎翁,我想是:命运,复仇,爱恨和利剑。《李尔王》作为莎翁三大悲剧之一,其中充斥着壮烈的宿命感和对人世的洞察。除了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和加入了英法战争之外,这部剧并没有对原著做太大的改动。即使在几百年之后,莎翁的遣词造句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李尔王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一个国王由于昏庸而被女儿欺骗的悲剧,其中还穿插了李尔王对自身的反省,个人精神的升华,从王到疯子的转化中使李尔获得了重生,在风雨中,在雷电中,在大海的咆哮中,李尔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人的疾苦:“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会一个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他向神祈求庇护苦难的人们,为可怜的汤姆披上自己的外套,他不再仅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哭泣,他为了人世的悲苦在雨中嘶吼,他说他不再流泪,而神降下的狂风暴雨似乎化为他无穷无尽的眼泪。
而当他被军队俘虏,他不卑不亢,牵起小女儿的手,说道:“不,不,不,不!来,让我们到监牢里去。我们两人将要像笼中之鸟一般唱歌;当你求我为你祝福的时候,我要跪下来求你饶恕;我们就这样生活着,祈祷,唱歌,说些古老的故事,嘲笑那披着金翅的蝴蝶,听听那些可怜的囚徒们讲些宫廷里的消息;我们也要跟他们在一起谈话,谁失败,谁胜利,谁在朝,谁在野,用我们的意见解释各种事情的秘密,就像我们是上帝的间谍一样;在囚牢的四壁之内,我们将要冷眼看那些朋比为奸的党徒随着月亮的圆缺而升沉。”这是李尔王进一步的升华。他不再受制于肉体的苦难,不再为现世的贫贱荣华所苦。他已成为了上帝的耳目,怀抱着永恒的平静,他的灵魂已经逐渐离开俗世。他的忠臣肯特说道:“不要烦扰他的灵魂。啊!让他安然死去吧;他将要痛恨那想要使他在这无情的人世多受一刻酷刑的人。”
二)角色
我认为李尔王的死并不只是最后一幕的心碎而死,他在全剧中逐渐死去,或者说,脱离尘世,走向彼方。从他不再是国王,被两个女儿虐待开始,他脱离了自身尊贵的国王身份,这是他的第一重脱离;当他由于身体和灵魂的双重打击而逐渐丧失尊严和理智,他第一次睁开眼睛看清了下层世界的险恶面目,他彻底摒弃了原先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是他的第二重脱离;而当他被捕,小女儿死于他的怀抱之中,他的心灵掀起了在这人间的最后一丝波澜,至此他再也不为人世的苦难所困,这是他的第三层脱离。
除了李尔王以外,私生子埃德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本身角色极具复杂性,因此十分立体,并且演员活灵活现,在观剧过程中我很难对这个反面角色产生厌恶的感情。事实上这个人很有他的形式逻辑:出身低微却怀抱野心,因此不择手段,毕竟这个世界对他本身就不公平,那么耍些手段来获得平衡也并非不可。他并非绝对的坏人,你会看到在埃德蒙吐露他和父亲一路上所承受的苦难时,重伤倒地的他紧紧捂住了耳朵。就像他在最后与哥哥埃德加的对话所说的:“天道的车轮已经循环过来了。”我相信莎翁对这个角色的态度绝非批判,他贯彻了他对命运一贯的态度。不是简单的善恶终有报,而是因果常轮回。看到这里几乎使我流下眼泪。莎翁戏剧的魅力就在于你不能简单的批判任何一个角色,因为你不能责怪命运女神在漫长的岁月中埋下的线头。
弄人,一个同样引起我兴趣的角色。嬉笑怒骂中是深切的痛苦。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弄人早已在所有人之前预知了悲惨的结局,多么讽刺!愚人(Fool)却是智慧的,一国之君却是愚蠢的。在风雨夜中, 弄人唱道:“命运好坏何必管,即使风雨常来往。”我以为喜剧是最接近于荒谬本质的表达,弄人的嘲弄是如此的尖刻。世上有什么东西是不可笑的呢?荣华富贵,起起伏伏,不过是人们在宿命摆布之下的一厢情愿而已。
三)舞美
懒得写了,挺好的,虽然我更喜欢大舞台。银幕上的舞台剧的局限在于很难有现场的真实体会,所以在银幕之上我更偏好电影。
懒病犯了,想写的也写了大致,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