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者》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反叛行为,探讨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权威之间的关系。小说中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压迫和束缚时的挣扎与选择,引发读者对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规范的思考。这部作品让人重新审视了反叛的本质和意义。
反叛者读后感(一)
Ⅵ.践行G(定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 青少年的叛逆 道德体系在身处的环境 做扭曲的抗争 本身即目的 跟成人世界不一样的嬗变 坚信不疑的最初 和最后的人生哲学 都是童话故事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坠落于生活 孩子在家庭里遭受战争般的创伤 阵痛,错误,愤怒堆积在内心 狐疑,困惑,自卑,冷漠 如何才能化解? 知识海洋的洗礼 竹篮打水一场空 焦灼的心得以安宁 这也许就是阅读的意义 偏执和偏见 需要同理心的慰藉 天才的创造力 如果没有同理心 便将成为反叛者最强大的破坏力量
反叛者读后感(二)
非常喜欢这部小说。这部小说不易读,因为很多地方写的极隐晦,但整体读下来,有好几处精彩地让人叫绝。这本书的作者马洛伊山多尔,生于匈牙利,后流亡到美国,在晚年,于孤独中自杀身亡。作者对人心的把握精准到几近残忍。故事发生在一战中的匈牙利。故事中的几个少年在读中学,他们活在充满谎言,欺骗的世界,同时面对着随时可能被应召入伍的恐惧。他们想要反叛,于是他们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来反叛丑恶的成人世界,抵御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这世界的一员的现实。
小说塑造了好多个出彩的角色: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她害怕儿子们抛弃自己,正如丈夫所做的那样,于是她紧紧抓住自己剩余的一点财产,想要获得一点对自己世界的掌控。一个自卑的鞋匠的儿子,他极力融入少爷们的小团体,并接受他们善意的帮助,但内心中,他极度憎恶这种怜悯式的帮助,这份憎恶让他扭曲,并背叛了朋友。一个沦为成人世界笑柄的剧院演员,因为内心的孤独而加入少年们的小团体,我始终觉得他是介于成人世界和青年世界之间的一个人,但这个人为了区区一点利益而利用了少年们。故事的主角,一个医生的儿子,年幼丧母,由母亲的妹妹照顾长大。他把团体中的一个伙伴当做领袖,和团体中的其他人一样,想要和这个”领袖“建立与旁人不同的独特链接。他们会为了讨好他做任何事,说出自己的任何秘密。
作者写那个惧怕父亲惩罚的孩子:“但是恐惧是好的”,非常妙,因为这一句是反常识的,前面一直在铺垫,描写孩子是如何恐惧地等待,等待父亲残暴的责打。而这种等待是如此地难熬,慢慢的,他只能告诉自己,恐惧是好的,去接受它,才能活下去。他写:“因为在这里我才能破坏掉他们的那个规矩”。少年们目睹这个令人恶心的世界,成人的世界,他们最想要抵御的也许就是变成同父辈一样的人。他写:“她生命的内容被偷光了,她也不知道小偷是谁,也不知道这是何时发生的”,让人不禁想到了电影《岁月神偷》,其实时光是最大的小偷,也是最残忍的,它偷走人最宝贵的东西,怎样都找不回来。他写:”就是那个埃尔诺曾说过的,富足的并不是钱,而是别的什么“。他想触及的应该就是阶级给人身上留下的烙印。那远不止是金钱的富足与否,而是一种气定神闲的优越感,而同时,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与这种个人主义的优越感对抗,帮助人理解他人的苦痛。
反叛者读后感(三)
在南通实习时通过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知道了马洛伊·山多尔,之后读了《烛烬》、《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和《一个市民的自白》。今天说一下他的另一本《反叛者》。
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四个18岁的男孩为了抵抗社会、家庭和学校强加给他们的牢笼而组成了“小团体”。他们以偷盗和说谎等方式反叛成年人的世界,给自己建筑起一个自己能设立规则的世界。
他们原来是性格迥异,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男孩,彼此之间没有交集。他们正生活在一种过渡状态里,在童年和成年人的过渡之间,即将踏入成年人的世界。这时,他们慌了,突然意识到,他们不了解成年人的世界,在成年人制定“规则”的世界里,找不到快乐,被挤压的气都喘不过来。这种恐慌,让他们紧紧抱在了一起。
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通常不是对彼此的好感。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受折磨的痛苦感受,让两个人感觉到,他们应该走到一起。
他们的相似之处:在家庭中很少得到温暖,社会中又弥漫着战争的阴霾,自己的存在被不断的挤压。童年应该是自由探索的时期,可在这种氛围中,他们的童年和成年人的世界交融在一起。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他们都还没有认真的做过孩子,也没有肆无忌惮玩耍过。
在乡间他们找到了一所避难所(富尔察),以这里为根据地,过起了孩子的生活。把各自家里有价值的东西都搬到这里;偷家里的钱为小团体的成员定制奇装异服;各自吹牛对女人是多么的了解(其实都是撒谎)。在成人世界里,不能做的事情,不能说的话,在这里他们都可以做。那个捆绑了他们童年的严厉监管,再也不能将触角伸进这里。
以这样戏谑的方式反叛着成年人的世界,在他们看来找到了真实世界背后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比真实的世界还要真实。毕竟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建造的童年世界终究还是要瓦解的,但他们以孩子的方式反叛过,用非常高的音量向成年人的世界呐喊,他们也需要自己的一个世界。
他们做的事情在成年人看来是荒唐的,但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一点都不荒唐,反而是真实的。他们只是想当孩子,而大人总是从大人的角度看孩子的行为,这才是荒唐的。如果孩子能自由的发声,他们看见成年人的世界,可能也会觉得成年人的世界也是荒唐的。成年人玩了把戏,他们可能比你看的更清楚。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成为父母,这本书能帮你很好的理解孩子们的心理。
所有的孩子都想攥住那只金圈儿,老菲芘也一样,我很怕她会从那只混帐马上掉下来,可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孩子们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想伸手去攥金圈儿,你就得让他们攥去,最好什么也别说。他们要是摔下来,就让他们摔下来好了,可别说什么话去拦阻他们,那是不好的。《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
反叛者读后感(四)
文/吴情
在中国读者中,马洛伊·山多尔,原本是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不过,随着译林出版社近几年先后推出他的代表作,国内读者得以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笔者曾读过《一个市民的自白》,它常被人拿来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相提并论,以家族故事带出时代背景,堪称宏大叙事与私密叙事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山多尔的创作中,除了《一个市民的自白》《分手在布达》《烛烬》,《反叛者》同样值得期待。
《反叛者》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一战”时期的匈牙利。彼时,“一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匈牙利国内一个城市中,几个不那么安分的十七八岁的青年,开始了自己叛逆的青春期。巧合的是,在战争的背景下,原本生理、心理意义上的叛逆,被赋予更多社会层面的指向,指向这场旷日持久而又惨无人道的战争,指向看似和谐宁静试着包含紧张冲突的父子关系。
【父亲与战争】
自卡夫卡书写《审判》时起,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便涉及到父子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子关系此前不太重要。在《反叛者》中的诸多年轻人看来,那场夺去无数人生命的战争,正是父亲们的“杰作”:他们竭力控制一切,不间断地为了荣誉对外扩张,最终涂炭生灵。在这一段时间内,这些年轻人不再处于父亲的控制下,然而,他们身上背负了父亲的“原罪”,这个秩序崩坏的世界,注定由他们继承,对此,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指望这群年轻人“弑父”,至少在物质世界内并不可靠,他们最终,身体健壮者,仍然会被派遣至战争,凯旋或成为炮灰;更何况,现在的他们,还是生活在父亲为他们打拼的空间内,尤其是上校的儿子迪波尔,他家境优越,对于父亲的厌恶与对立,始终敌不过内心对父亲的崇敬与模仿。
【秘密小社团】
对于此,他们的反抗是组成自己的秘密小社团,摆脱那些不堪的成人。他们从家中、自家的店铺里偷来钱财、物品,用于购买想要的东西或当掉,最终租下了一个偏远地区的小房子。这个地方,属于他们青年,不欢迎成人。他们在这里谈论自己最为恐惧的事物,谈论自己和异性间的情爱经历与身体冒险。他们一方面渴望长大,一方面不屑地拒斥成人世界的一切,努力维持小社团的凝聚力。这是他们的精神乐园。
然而,这个小社团并不稳固,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家庭背景、个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世界都存在差异。家境富裕的迪波尔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中的核心成员,即便不曾表露出优越感,但在其他成员心中,恐怕难以承认这一点,尤其是在鞋匠的儿子埃尔诺。看似与世无争的他,其实内心已满含对自己出身的不满与愤恨。这在小说之后的部分将会显露无疑。除此之外,秘密小社团向部分成人开放——首先是迪波尔的哥哥劳约什,然后是演员——也是冒险之举,尤其是演员,虽然他对小社团成员表现出主动友好举动,但他身为成年人——舞台上多变,似乎已暗示他的身份所暗藏的危机。
【反叛的儿子们】
小团体的成员信奉“其本身就是目的”这一原则,其中的阿贝尔认为,他们不为人生做准备,只为了维护小团体的团结做准备。认同父亲的世界,也就意味着卷入其中的任何结果,都须自己承受,这种对人生的态度,显然是存在主义式的,比如劳约什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胳膊,阿贝尔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拙见是,所有人都要为自己所认同的事负责。”这之后,阿贝尔甚至宣称,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危险的敌人。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自己终有一天也将为人父。
远离父亲-学校-教堂的世界,他们过着近乎无忧无虑的生活,不为外界强加的道德约束限制,自由自在,可以在脑海中宣判师长、法官的死亡。矛盾的是,他们同时渴望长大成人,特别是(劳约什身上体现出的)成人的特性——“他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与父亲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他们并非将父亲连同他的特权一起放逐,而是遗憾自己尚未成为父亲;这就像世界只有两类人——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的人与暂没成为资产阶级的人——这一划分。
在小说结尾,演员、埃尔诺对小团体的背叛,最终为人所知,小团体不复存在。在这个时候,迪波尔的父亲归来,亦宣告了儿子们反叛期的提前结束。阿贝尔的姨母或多或少知道小团体在从事哪些活动,但却很少真正放在心上,这显示出成人世界——母亲们的世界——对青年世界的淡漠,即便这场短暂的反叛不曾结下任何硕果——比如说让战争结束,比如说改变了社会的体制——但对这些参与者来说,这将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多得的回忆。毕竟许多年后,他们不出意外也会为人父母。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反叛者读后感(五)
不完美的世界,静谧地活着,反叛的魂灵。
形很散,意不散。
不像传统的故事,很阴郁很凉薄有一点诡秘,暗算。片段式的“发胀”,质询或者冷淡的迷思。又冷又灰暗。很迷惑很愤怒很破坏很无辜,有点罪恶。诡秘的场景。把流泪无措愤怒施暴无能狂怒的场面诡秘化,让它不真实,让它荒诞,让它远离记忆不再触碰。
反叛者
8.2
[匈] 马洛伊·山多尔 / 2016 / 译林出版社
青少年的古怪的带有哲学性的反叛。“与让事情和东西变得有用的理念背道而驰地做事”。他们的表现是无知且仗义地对抗物质。而后却变了味,沉迷欲海,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成果是精神满足,现实邋遢。
反抗毫无波澜,只有自我沉湎。破坏性是反抗的全部吗?青少年的疑问有时如此暴烈,眼里看不见其他。反抗失去强硬那么还有意义与作用吗?美好迷茫受伤害的青少年,难道只能再去通过伤害得知世界吗?暴力有存在的必然性吗。是否有种温柔的反叛?
很多情况下,是这样。新一代的绅士总是与父母的阶层对立,这种对立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不能说哪个更多,有时候一方多,有时候一方少。出生后再成为新的阶层,那想必他的身份是很尴尬的。新的阶层瞧不起他也许,旧的阶层他回不去。他与他的父母也开始有了矛盾与痛苦。即便鞋匠单精神层面而言是个“绅士阶层”。
“富有并不仅仅是某人有很多的钱。它完全是另一回事。那是我永远也不会有,而对于你们来说,却与生俱来,从来不曾缺少的……” 不管你可能多富有,他有多比不上你。但他就是可以凭借着一个户口、一个了不起的口音来歧视、嘲笑你。
鞋匠跟阿贝尔显得像想象中的“父子”。而鞋匠跟他亲儿子、阿贝尔跟他亲父亲间的相处却显得冷漠、尴尬与羞涩。也许很多时候,想象中的理应的关系在现实中就不存在。现实世界,敌人可能是父子,陌生人是父子,亲戚是父子,暗恋的友谊是父子,但理应的父子却不是父子。
“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在一起生活,而且一起生活了很久,但对那个人仍一无所知。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这个人已经与他再不相干。”
他好像很邪恶,但又同时那么好,对“我”那么好,他供养了“我”,他是“我”的父亲。畏惧站在镜子前,畏惧扭曲的自我。父子关系写得好揪心。冷淡的隔阂无论双方怎么努力,怎么把自己放入无比尴尬别扭不熟悉的境况下试图消除,那层门永远在,也许它会变薄变透明,但永不消逝。
故事最末的鞋匠高举着他的熟睡中的儿子回家,而四周跟随着公子们。清冷的夜晚,回去。那里等待的是什么,在这段旅程中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向前行走,行进。只要前进只要改变只要逃离就会心安。行进吧,最好在一个清冷,夜色蒙蒙的傍晚。前途未知,说是未知其实早就隐约有了砝码,是危险是流离失所是丧失了安全感,但是还是要在这么一个寒冷的夜晚行进。
最后的最后,在长大了,在不反叛了。
“在这世界的每个地方,生活都会凶险地开始,然后再无条件地变得柳暗花明,生活是各种不可思议事件的轮番上演。”
反叛者读后感(六)
背叛
7.6
倪匡 / 1991 / 明窗出版社
烛烬
8.6
[匈] 马洛伊·山多尔 / 2015 / 译林出版社
反叛者
8.2
[匈] 马洛伊·山多尔 / 2016 / 译林出版社
罗列了三本小说,是不同时代自己看的,
触动都还算不小。
三者有些近似的地方,感受也有些细微的差别,不过其中都包含着背叛和迷茫的情愫。
分着说说吧。
《背叛》是高中时在图书馆看的。在卫斯理系列中,他不是最科幻,也不是最扯淡的一部,却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部。除了这部作品偏重情感的风格跳变让我觉得格格不入之外,其中隐藏的LGBT情节当时自己还不甚明了,从而带来的冲突也是让自己费解不已。直到看多了社会事件的报道,才逐渐理解对一个人的好有时也会变成致命的负担,是承担不起的温情。两人之间,有着知遇之恩,有着战场之上过命的交情,在血淋淋的情感战场里,背叛的不是对方,而是初识对方接受对方递出那只手的自己。爱之深,恨之切,爱恨纠结,在有机会逃离之时,选择背叛似乎也没那么难以理解。
《烛烬》则是用一生时间的询问那个许是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的结局罢了。二人由于人格的吸引,互相陪伴,一路成长,但阶层还是原罪,是无法抹平的鸿沟,即使再亲近,你的还是你的,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还有女人。耿耿于怀的起初,是背叛,可漫漫时间过去,和旧情的流金岁月相比,那些背叛似乎不再那么重要,或许那次不甚成功的背叛如果成功的话,二人一阴一阳重逢,对彼此的心境会有更深的了解,变成真正的交心挚友。
《反叛者》刚刚翻阅完,感谢译者,翻译的文字很喜欢。作者那种碎碎念的短句,看起来一点都不厌烦,就像自己童年少年时夏天的阳光,在树叶中透过来,穿过闭着的双眼,暖红一片。少年的心境,结合战争大环境,有人盼望着逃离,进入成人,有人不愿由于战争的裹挟,过早的承担起社会的责任,而逐渐像晶体抱团,制定自己的规则,一起胡闹,饮酒偷窃,犹如纳投名状一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拥有自己团体的秘密。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少年记忆,柯南的侦探四人组,自己少年时的小伙伴们。共同的对成人世界的抵触,以及对彼此的厌烦反而让这个团体更坚固,出了问题,一起处理。可坚固的团体总是会先从内部开裂。成人们的加入,各怀心机的成人,将孩子们构建的梦敲击出缝隙,用言语用行动替成员们做出分析,动摇着集合的心。直到拆东墙补西墙的时刻到来,隐忍的情绪爆发,团体的秘密被人掌握在手中,分道扬镳的契机时间是大家心里默认的,原因却是不愿接受的。崩盘的情绪还是阶层这一原罪。
窃以为山多尔和曹雪芹一样,有着贵族落寞的情怀。情境上细致的无以复加,心理上,像高级医生一样,淡然高雅,让人在温情中撕开一个裂口,让赤裸的真实直面人心,让你平静的接受这一切。
下本书,市民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