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交流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作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例如要注意语气、使用简明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避免误解和不必要的矛盾。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一)
简单做了一个思维导图 基本上每个章节看一下小标题就差不多 这类工具书是这样的 读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启发 虽然实践不一定用得上 积累多了还是会有一些东西为自己所用
书里强调的几个观点是 表达要尽量简洁(一分钟表达完一个观点)表达的结构(先概括 然后三个要点 举例补充说明 然后再概括)把表达说清楚的一些方法(对方情绪 举例 自问自答 语速 关键词)最后是日常生活中如何训练“把话说清楚”的能力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二)
本书的观点确实不算新颖,但胜在结构清晰,并且本书的结构基本也遵从了自己的观点,不废话,要素得当。可以快速的审查自己的演讲和日常发言能力,快速上手。
说明不是每个主题都需要一个大部头,不过不管是演讲还是日常讲话,临场(控场)能力更重要,真正掌握还是要多训练。
下面的思维导图要每一层级我也尽量控制在三要点内 ,标题也运用了本书的技巧(笑)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三)
有人说,学着“好好说话”是人生的必修课,而“把话说清楚”就是“好好说话”的必修课。
因为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与人沟通,与人沟通,最有效的就是语言沟通。而据调查,很多人其实是很难把话说清楚的,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楚的表达出来,这些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影响职场的晋升,引发家庭矛盾。
深知现代人沟通需要的日本人气沟通术教练斋藤孝把自己的经验写成了《如何把话说清楚》这本书。
其实,本书讲清一件事:1分钟时间内,简单、准确、生动地表达。
专讲“短时间说清楚”的职场工具书,47条实用技巧,平均3页一条,3-5分钟读完。
在这本《如何把话说清楚》书中,作者详细讲解说明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力,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这种能力,帮助大家架构起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除了口头表达能力,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比如如何总结最近读过的一本书?
首先就是写下书名,然后用大约三四行,也就是120字左右写出这本书的中心意思。
然后将中心意思用3点来详细的说明。
第四步,选择三段阅读时深受打动的引文。
最后一步用一句具有宣传与风格的文字。将这本书最亮眼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将其放在整段概括的开头部分。
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阅读的人,所以我对他的方法实践后,也觉得非常的有用。
以前我觉得读完一本书没有多大的收获,但是自从使用了《如何把话说清楚》介绍的这种方法以后,我觉得对一本书的感悟更加深刻了。
这本书阅读起来也比较轻松,本身文字就很简洁易懂,而且它的方法实操性非常强。收获颇多。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四)
现在的社会不是光有能力就能升职加薪,而是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 因为在职场上,时间就是jin钱,花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传递信息,为自己,为他人节约时间。 一旦进入社会,能把一件事很好地讲清楚就会变成一种极为看重的能力。
在职场上,上司经常要求自己的下属有条理清晰地解释一个问题,如果你在这方面表现地越好,就越受到欢迎。 很多人想要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很少人知道用什么办法去提高? 《如何把话说清楚》一书的作者日本通俗心理学家斋藤孝,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地教导了读者如何在职场和生活中做到简单、准确、生动的表达。 通过47个实用技巧,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说清楚的能力,让每一分钟的交流都变得更加高效和有力。
在书中,斋藤孝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指出学着“好好说话”是人生的必修课,而“把话说清楚”就是“好好说话”的必修课。 他深刻地剖析了在不同场景下应该使用何种方式去说清楚,帮助读者建立起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训练。 本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容的简洁精准,每个学习项目都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并且都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
通过这些技巧,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误解和沟通不畅。 另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和小贴士,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教导。 总的来说,斋藤孝的《如何把话说清楚》给予了读者很多启发。
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学到实用的说话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明白沟通的本质逻辑,建立起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训练。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这些技巧都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有效地表达自己。 因此,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希望提升自我表达能力的读者。 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一定能够在沟通中游刃有余,成为说话的高手。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五)
罗胖说过一句话: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不论我们跟谁打交道,或者做什么事,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自己的观点,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是不会说话,或者说不清楚,轻则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重则惹人厌恶,得罪人。
如何把话说清楚,是我们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
日本沟通专家斋藤孝,有个与众不同的习惯,他随身带着秒表,只要是当众发言,他就打开秒表,规定自己在一分钟内说完他想说的内容。
因为时间有限,他必须严格控制自己的表达内容,提高说话效率,用最简洁、准确且不失生动的方式,说完要说的内容。
这个方式也被他推广到教学中,他要求听课的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在30秒之内,把最重要的内容提炼出来。
然后,他会把时间延长到一分钟,再让学生来归纳一次。
得益于限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思考自己该如何开口,才能把最想要说的重点说清楚,让听众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斋藤孝为此写了一本书《如何把话说清楚》,书中提到了几点内容,十分有趣:
书中说到,当我们给对方讲一个他从未听过的事物,如果按部就班从正面解释,恐怕我们怎么说,他都不会听懂。
就像东方人给西方人解释什么是“禅思想”一样。
这时,不妨换个思路,用西方人日常中会出现,同时又跟“禅意”相关的场景,来给他们解释什么是禅。
比如,静坐,冥想,体现当下等。
会说话的本事,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的。
平时,我们可以模拟发言现场,比如自我介绍,给自己15秒,看看如何介绍自己更准确,更有吸引力。
一次失败不要紧,持续训练,我们就能打磨出一套自我介绍的高效模板。
除此之外,其他我们需要陈述的内容,都可以通过15秒训练,避免啰嗦冗长、抓不住重点。
刻意练习,会培养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力,知道多久时间能输出多少内容。
总结规律是智者必不可少的操作。
书中介绍了优秀表达的基本结构,作为初学者,拿这个结构来练习,会事半功倍。
这个结构就是四句话:
第一句:“关于XXX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XXX”
第二句:具体来说有XX点,(记得,最多三点)
第三句:比如XXX,用案例或是个人经历来补充说明。
第四句:总之XXX,一句话总结。
别忘记打开计时器,在一分钟之内,来合适的话语填充这个结构。
不会说话,容易给人一种“思路不清”、“不太聪明的样子”,学会说话,把话所清楚,就是留给别人好印象的不二法门。
很多人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口才水平,但很少有人知道有效的方法。
斋藤效的这本书,就是一本保姆级使用手册,你可以直接阅读他给的操作方法,包括很多细节:如何安排内容的出场顺序,音色和语气如何调整,如何增加关键字眼,让听众被你抓住注意力等。
这本书绝不是看完就束之高阁当摆设的,请带着它,随用随学,放到工作和生活场景中,大胆实操,假以时日,你一定会被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自己惊艳到。
-------------鱼白原创--------------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六)
从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已有6年,我越发觉得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个了不得的能力,也是作为职场打工人晋升管理层之路必备的技能。
但是,脑子转得快跟口齿伶俐并不是一回事,不信你可以试试,在不经过特殊训练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在回答问题,或讲述一件事情时,总会断断续续。
毕竟我们接受的传统的应试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哑巴教育,我们习惯了动笔如有神,至于”口吐莲花”的地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至在面对他人突然的发问时,我们经常组织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或发表有逻辑性的观点来回应,尴尬卡壳是常态,最终只能以挠头作为回应。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工具书方面,彼岸那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倒是写得多,其中斋藤孝的《如何把话说清楚》,便将如何训练表达力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得到大多数职场打工人的认可。
书中推荐一种说明时常用的基本结构,大家可以用这个框架,构建自己的内容:
看起来,我觉得这个基本方法,其实就是学生时期写议论文用到的总分总结构,要点清晰,更让人能够快速抓到重点。
其次,大家应该都很讨厌说话啰里啰嗦,没有丝毫逻辑和重点的人。
所以,我们在前期锻炼表达能力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给自己规定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段文字或者一件事,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但是,理论归理论,如果不能结合实践去施行,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丝毫用处。
因此借此机会,我推荐一些优秀的关于表达能力的综艺和书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通过模仿和借鉴,更能飞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bi看书单:
1.《非暴力沟通》
2.《精准表达》
3.《好好说话》
4.《关键对话》
5.《演讲的力量》
bi看综艺:
1.《和陌生人说话》
2.《奇葩说》
3.《圆桌派》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七)
记录: 2023年阅读第024本——微信公众号《非哥笔记》 , 天天都读书,目标五百本。
书名:《如何把话说清楚》
作者:日/斋藤孝(读书届奥斯卡级别的阅读大师,著名沟通专家,日本家喻户晓的教育家、通才作家之一,对于阅读、沟通等都有深厚的研究,每天可以读10多本书。并荣获了各类文化大奖。)
摘要:
1、说明力:把一件事说清楚的能力。包含时间感知力、概括力、例举力。
2、掌握时间感知力就是养成从时间角度管理发言的习惯。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在一分钟之内能讲多少话,十五秒内又能讲多少话。所以,通过实际体验去理解时间感是十分重要的。
3、一个概括力强的人往往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事物本质。所以,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说明,他会立即做出反应,用一句话就把事情讲清楚;如果时间比较充足,他也能先点中主要观点,再逐一阐述各个分论点。概括力差的人则会一直拐弯抹角,先绕大圈,再绕小圈,好不容易触及核心内容,却已经花费了太长时间。听的人始终无法掌握事情的全貌,一直搞不清要点。
4、例举力:用大致能懂的东西,解释不容易听懂的东西。
5、一种说明时常用的基本结构,大家可以用这个框架,构建自己的内容。“关于……这件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一句话概括事物本质,形式类似宣传语。)↓“具体来说……” (详细列出要点,最多三条。注意按照重要程度或听的人的关注度来安排顺序。)↓“比如……”(举例,用案例或个人经验进行补充说明。)↓“总之……”(用尽量简短的句子,对以上所有内容进行总结。)
6、使用比较的方式进行说明,是一种十分方便人理解的说明技术。我在大学教书时,很多课程都是通过A和B的比较进行下去的。比如我会说“一般作家会这样写,但是芥川龙之介的写法是……”“《今昔物语》的原文是……但经芥川龙之介之手后变成了这样……”经过这样一番讲解,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确大不相同。”
7、想去介绍A,其实不必深入挖掘A的特点,只要搬来B做对比即可。这种对比产生的区别能更快地被理解。这种方法并不是只能用来比较完全不同的人和物,还可以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段上的状态。比如:“十年前是……五年前是……如今则是……”使用比较法进行说明时,有两种模式非常有效。第一种模式是:“看似相像,其实各有不同”。第二种模式是: “看似完全不同,其实有相近之处”。两种模式相结合,你几乎能把任何事情都介绍清楚。例如,想要介绍紫式部和清少纳言这两位作家,可以把两人做个比较。她们的共同之处是,同为女性作家,生于同一时代,并且于宫廷之中供职。然而她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也不少。比如二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作品形式亦不相同。紫式部的代表作《源氏物语》是小说,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是随笔……按照以上方式去讲解,能够让听的人一次性对这两位作家有所认识。
8、所谓“理解”,就是明白语句中的意义,而正如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所说:意义源自差异。人类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语言之中的差异非常重要,这种差异聚集起来,就形成了语言体系。比如“固体”这个词,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其意义来自和“液体”“气体”这两个词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只有把固体、气体、液体放在一起解释,才能把三者都说清楚。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在说明中也应该尽量去明确这种差异性。突出差异,才能让说明更加好懂。
9、有一本叫《信息的历史》的书,它是一份年表,用同一时间轴把日本史和世界史串联起来,把相同时间点上日本和其他国家发生的事件并列排在一起,这就是一种练习比较说明法的好思路。
10、前几天,我和一位老师见面。他曾是我的学生,我们已经一年多没见了。如果我当时问他:“这一年怎么样呀?”那他也许只能含含混混地说:“这一年吗?嗯……发生了很多事。”因为我的提问没有明确指向性,让人很难回答。所以我是这样问他的:“这一年,有没有发生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啊?”这样提出具体问题,对方就能有针对性地回忆过去,回答起来也更加轻松。
11、一开场马上吸引住对方的“普遍观点+但是”说明法。比如,想一开场就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就要用好“普遍观点+但是”这个句式。用法是,先在开场时搬出这样一句话:“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应该是……”然后再逐渐添加各要素进行说明。具体结构如下:“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应该是……”(开场)↓“具体来说……”(详细说明,最多举出三大要点)↓“例如……”(具体举例、事例、数据等)↓“总而言之……”(进行整体总结)其实,大部分论文都是按照以上方式进行架构的。先提出一个“普遍观点”,再点明“其实应该是……”,并做进一步展开。不过,即便是写论文,如果对普遍观点的介绍过长,绪论部分膨胀过度,进入正题慢,也会给人冗长拖沓的印象。所以我们在具体运用这个方法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介绍普遍观点的部分渲染得更有冲击性。销售人员在推销时经常说:“在同类产品中,其他公司都是主打……但我们公司的产品与众不同,它的卖点在于……”医生在给患者普及健康知识时会说:“人们普遍认为……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但实际上……才是罪魁祸首。”这些都是有用的表达方式。可以说,越是能将一段话的开头部分表达得有力,就越能体现说明力的高超。这种讲述方法中包含的意外性,能够在一开局就紧紧抓住对方的心。
12、说明结束,需要有一个出色的收尾。抓住你说明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最后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再强调一遍。
13、只有能被对方记忆下来的说明,才称得上是好的说明。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八)
高效沟通,首先要注意的效率和沟通成果,能简明快速地把一件事说清楚,就是在节约自己和别人的时间。毕竟,“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说话啰里啰嗦词不达意,往往会增加双方沟通的时间成本和情绪成本,耗费时间精力。
而说明能力沟通能力强的人,反而能高效处理信息,节省自己和他人的时间精力,快捷解决问题。所以,优秀的说明能力意味着优秀的时间感知力。这也是对时间和生命最大的尊重。
而部分“脑子好”的人,能迅速理解错综复杂的情况,在自己头脑中将这些情况梳理得井井有条,并在头脑中将要述说的情况排列成一个更方便他人理解的说明顺序,从而让他人更方便地理解。
所以说,在处理一些纠纷时,理解能力强的人能直接找到问题本质,快速得出“应该这样做”的结论。而那些没有准确掌握本质要点的人,缺乏从交流中提炼要点的能力和概括力。
其实,就和“推销自己”一样,面试时,一份能把自己的能力“说清楚”的简历,一段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自我介绍,往往能吸引面试官的兴趣,让一个求职者顺利通过面试。
而有些人之所以会错失良机,往往因为他们词不达意,详略不当,无法很好地向面试官展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求职中,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知道对方最需要什么,这才是核心要点,抓住对方最感兴趣的部分,亮明自己的特长,吸引对方,才能获得对方青睐。
那么,在人际沟通中,有没有什么可以迅速套用的模板呢?
《如何把话说清楚》提供了这样一个基本结构:
第一段,“关于……这件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也即用一句话概括事物本质;第二段,“具体来说……”,详细列出要点,最多三条。要按照重要程度和沟通对象的关注度来安排顺序;第三段,“比如……”,即举例进行补充说明;第四段,“总之……”,尽量用简短的句子,对以上所有内容进行总结。
这个结构,可用于很多场合,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固定框架,往里面填充内容,就不会走偏。
另外,在“哈佛大学谈判术”里,有三大要点:利益、选择、最佳替代方案。
利益是指谈判过程中,努力发掘能令双方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方法,并重视彼此的磨合磋商。
选择是指给谈判提供多个备选方案,从而摸索出能令双方达成一致的办法。
最佳替代方案,是指要有另一个保底的谈判对象,能对当前谈判进行推进,以防在眼前谈判崩盘的情况下还有下一手进行其他预备的谈判,从而不用勉强自己被迫接受一些不合理要求。
在进行说明和沟通时,还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和学习方法本质一样。
说明时,要时刻提醒对方,当下正在说明的内容处于哪一位置,要先从整体角度掌控需要说明的内容,然后排好顺序,先在大项上做说明,然后再讲大项中包含的中等项、中等项中的小项……将每一点落实到具体位置上。
这个方法,类似于一本书的目录,或者一门学科的体系或大纲。体系、大纲、目录,是一种宏观的视角,落实到每一个章节,是微观的陈述。
目录学习法,就是将教科书目录复印下来,在目录的空白处写下二级目录和小标题,往下是三级标题、四级标题等。
在每个小标题里,要概括出理论要点和具体事例,用这种往目录大纲进行填充的方式,就有了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宏观概念。这就是目录学习法,它同样可用于沟通中。
最后,关于对说明和沟通的学习,其实完全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当我们做个细心人,就可以在一边聆听一边思考的过程中留心细节,分析这段谈话中的优点和缺点,看看别人是怎样把复杂的事情描述得简单易懂,关注别人的说话内容和说话方式,从中总结和学习。
同时,如果别人的说明方式和沟通方式让我们不舒服,很难从他们话语中提炼到重要内容,也可以主动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讲话难懂,有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也能更好地学习和避雷。
那么,还有一个小方法,我们会议或其他正式场合进行说明和讲话的时候,也可以拿一个秒表或定时器掐时间。用这种方式,既能锻炼自己的说明能力,也是对别人时间的尊重。尊重他人和自己的时间,才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九)
本书作者斋藤孝,明治大学教授,沟通术专家,毕业于东京大学,曾任庆应义塾大学讲师,现为明治大学文学院教授,专业方向为沟通论和教育学。他十几年来随身携带秒表,一旦在公众场合说话,便用秒表记录时间,提示自己要尽量简洁、准确、清晰地表达。就是用这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方式,在日本掀起了沟通术学习的热潮。著有多部与人际沟通相关的作品,风靡全日本。
本书讲清一件事:1分钟时间内,简单、准确、生动地表达。职场上我们都知道应该“说清楚”,但是怎样才算是清晰的表达?怎样在每天的生活中就训练自己说清楚的能力?在不同场景下,应该用什么相应的方式去说清楚?
这本书就是一个针对职场人的“自我表达训练教室”,共为读者设置了47个学习项目,讲清了具体的提示和训练菜单,平均3-5分钟就能读完一条。书中除了拿来就用的说话技巧,还告诉读者交流背后的本质逻辑——说话之道,让你从此举一反三,成为说话高手。
01如何把话“说清楚”
我们知道,在职场中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每个人都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说明力。要知道,说明方面能力低下的人,会不断地剥夺身边人的时间。反之,说明力强的人,则能够高效地处理信息,绝不浪费周围人的时间。
简单来说,说明力就是通过清晰地表达来告诉别人你要做什么,而不是啰啰嗦嗦半天不知道要干什么。作者在书中还说,一个人有没有说明力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才智。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多数理解能力强的人,都可以一边吸收信息,一边在头脑中排列出一个方便他人理解的说明顺序。但如果让一个理解力匮乏的人去做说明,听的人会觉得他讲话云山雾罩,搞不懂到底在说什么,从而陷入不安情绪中,还会产生“或许他对这件事很熟悉,但是智商可能还不太够吧”的印象。
所以,掌握说明力可以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技能。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说明力呢?简单来说,所谓说明力是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①时间感知力;②概括力;③例举力。
1、时间感知力
掌握时间感知力就是养成从时间角度管理发言的习惯。很多人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啰啰嗦嗦一推。并不清楚自己一分钟之内能讲多少话。所以,通过实际体验去理解时间感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如何提升时间感知力呢?你可以分别以五秒、十五秒、一分钟为限进行说明陈述,每周练习一次。大约五次之后,能对既定时间内可以讲出多少内容有一个大致感觉了。
想要在既定时间内传达更多的意思,就必定要精简掉一些无意义的词,比如“嗯”“那个”等,这样一来,说话时就会更加干脆利落。只是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能给人留下擅长说明的印象了。
如果你能把时间感知力锻炼得足够敏锐,就可以主动要求做一分钟的最后陈述,接着在一分钟之内,以一段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完美表达收尾,给全场留下良好印象。
2、概括力
什么是概括力?一个概括力强的人往往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事物本质。概括力强的人可以直达目标,先概括要点,再具体说明,这样就能使听的人对接下来的内容走向有心理准备,从而坦然地放心聆听。
所以概括力强的人,能够先直击本质,明确要点,再以干脆利落的语句和简洁的结构,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讲述,这就是出色的说明。我们要抓住一件事的核心要点在哪里?对方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把握好这两个关键点,才是让说明更易懂的根本所在。
3、例举力
所谓例举,作者将其定义为把一个不容易直接说清楚的东西,解释得让人大致能懂的说明技术。比如,以“禅思想”为例。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要让西方人明白“禅”这种冷静、顿悟的状态,难度极高。所以在解释时,可以举一些其他的例子,告诉对方“例如……也是一种禅”,就能简洁快速地令对方大致明白“禅”的意思。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禅。例举能力优秀的人绝不会让说明太过冗长,而是仅用一个例子就能彻底说清楚一件事。尤其是在说明较为抽象、很难概括的复杂事物时,与其花费大量精力细致入微地解释,不如用同等精力找一个好例子,这样更省时间,也更容易获得对方的理解与认同。
02掌握“把话说清楚”的基本套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段优秀的说明是有其基本结构的,只要有意识地按照这种结构组织内容,就能水到渠成地产生良好效果。经过足够的刻意练习之后,我们对结构的掌握会越来越熟练。那么把话说清楚的基本套路有哪些呢?
1、基本结构
“关于……这件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具体来说……”然后详细列出要点,记住最多三条。接着用举例,案例或者个人经验进行补充说明。“比如……“,最后用“总之……”来进行总结就可以了。
最开始使用这个框架做说明练习时,一定要对说明的长度心中有数。要习惯使用秒表,时常检查自己的一段说明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作者建议先将时间控制在一分钟之内,因为这是最为简练、最能让听的人觉得“总结得真到位”的说明长度。
2、选出关键词
最开始使用这个框架做说明练习时,一定要对说明的长度心中有数。要习惯使用秒表,时常检查自己的一段说明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我建议先将时间控制在一分钟之内,因为这是最为简练、最能让听的人觉得“总结得真到位”的说明长度。
标记重点时,除了注意重要段落和语句之外,还要注意数字。数字可以说是说明的好帮手。在进行概括时加入一些具体数字,如下降了百分之几、增长了几倍等,能让说明显得更具真实性,增强说服力。
作者推荐了一种方法:找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很重要的部分用红色,比较重要的部分用蓝色,并不重要但特别有趣的内容用绿色。如果遇到比较纠结的内容,无法确定应该使用哪种颜色,那就随意选一种也没有关系,再从标记好的内容中选出若干个关键词,最后串联起来做一个一分钟的说明练习。注意,选择关键词时一定要选固有名词、术语或数字。
3、打动对方的情绪
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所以,只有不断琢磨如何打动对方情绪,才能得到那句优秀的宣传语。
我们应该站在和单纯传达内容所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鲜明强烈的表现来创造意外感,以此引发人们的兴趣。不能只把关注点聚焦于对内容的概括,而应该更加重视对方的情绪。而且总结要点的时候只说三条就够了。
作者提炼出这三点以后,把它们命名为“简单谈判术”。
4、善用比较法
比较法可以瞬间把事情说清楚。选定一个主题,对两件事物进行比较说明,能够使人非常直观地记住二者的异同。想去介绍A,其实不必深入挖掘A的特点,只要搬来B做对比即可。这种对比产生的区别能更快地被理解。
5、用疑问句辅助说明
在进行说明时,提一个好问题能瞬间激发兴趣,将对方顺利地带入我们自己的讲解之中。但要注意,不能过分去吊对方的胃口。抛出问题后,应该干脆利落地回答这个问题,并快速进入说明的正轨。胃口吊得太久,听的人会逐渐丧失兴趣,并开始厌恶这种故意出题难为人的做法。
提问的作用是辅助说明,促使听的人思考:“对啊,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之前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所以紧接着就要报出答案,让听的人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啊!原来如此。”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而要塑造一个用“?”和“!”不断为说明添加动力的可持续系统。
6、开口前要先弄清楚对方的需求
我们向别人说明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对方有什么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效果。要以察觉的心与对方交流,看他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里,需要知道些什么信息,这种能力对做好说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不明白对方的需求,不仅会解释得拖拖拉拉,还会沉浸在我已经解释过了的自我满足感里,做了无用功却不自知。因此,作者建议我们,没说完一段以后都要停下来,确定对方是否理解我们说的是什么。如果对方不清楚,那么我们就要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
这本书比较简单,在书的最后一章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帮助我们提升说明力的日常训练,大家也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说明能力。总而言之,学说话,是一直要做的事;说清楚,是其中的必修课。
《如何把话说清楚》读后感(十)
现实生活中,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烦心事:公司每天都开会,会议内容都是老老生常谈的内特,没啥实质性的改进,净耽误干活和下班时间;领导每次都会说“听说我再说5分钟”,结果1个小时没说完;那个帮助自己的前辈业务能力抗打,人品也不错,就是太能叨叨,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自己工作中遇到苦难了,想要求助却总也说不清楚其中的难点问题点,以至于同事伸出援手配合都摸不清方向……
这个时候,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斋藤孝的新作《如何把话说清楚》就非常有必要了。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花3年学会了说话,却要花一辈子学会怎么闭嘴。诚然,这句话是在教导人们如何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祸从口出。可是,又有多少人并不是惹祸, 不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而是压根儿不知道怎么表达、不知道怎么把话说清楚呢?
学会说话是人生必修课,说清楚是好好说话的第一步!
现在社会节奏之快已经令人咋舌,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时间成本。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每个人都希望提高时间利用率,在有效的时间内做更多对自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而沟通表达清楚到位就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事情。
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要想维系社交关系的顺利进行,就要沟通和表达——如何在花费最少的时间把话说清楚,就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斋藤孝《如何把话说清楚》一书中强调,把话说清楚的能力又叫做“说明能力”,即“通俗易懂地表达自己”的能力。
看一看,身边那些被誉为高情商的人,哪个不是会说话、能把话说清楚的人呢?
怎么把话说清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让对方听得明白、理解清楚、懂得如何配合自己……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优秀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不浪费他人的时间、言简意赅的表达力和精准的概括力。
而这些都与“说明力”分不开!
听起来觉得《如何把话说清楚》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说教书,其实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全书共分四部分:说明力的什么以及优秀的说明力需要掌握的技能;优秀的说明力遵循哪些套路;提高说明力的日常训练方法;日常沟通中常用到的说明技巧。 其中,作者分享了一个在任何场合下都适用的模板,建议大家抄下来随身携带以备用:
关于……这件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类似宣传口号般概括性话语)
具体来说……(按照重要程度或关注度来详细罗列3条,不要再多了)
比如……(用个人经验或实事案例来做说明)
总之……(用简短的句子对以上内容做总结)
把这段公式背熟了,15秒钟绝对能让你成为众人艳羡和欣赏的榜样! 不信?试试看!
能够把话说清楚,证明这个人的“说明力”很强。
而一个说明力强的人,自然能够快速地处理收集到的信息,能够高效地从中提取有用的素材,既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这其中涉及到信息的概括能力和时间的感知能力,再加上摆事实的例举能力,一起构成了说明力的三要素。
要想提高自己的说明力,要想学着说话有重点,要想成为高情商的人,就一定要从这3个方面入手进行锻炼:
时间感知力——训练在15秒~60秒内讲述一段思路清晰、内容完整的陈述。
概括力——点明事情的核心要点;了解对方最感兴趣的部分加以简洁利落的说明。
例举力——用熟悉的事物解释不容易听懂的东西。
只要这3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即便成不了社交达人,也是人缘好的人。
既然已经知道了一段优秀的说明的基本结构,那么,什么样的说明才能打动人心,收到想要的结果呢?
1、快速信息传递(图片、影像)和慢速信息(文字)传递结合起来
这一方面,房地产的楼盘做的最到位。
楼盘广告经常使用简短的诗歌化的宣传语来做营销推广。广告中不会出现“家”这个词,而是用“宅邸”“公馆”来代替,这增加了消费者选择居住在这里的荣耀感,快速打动消费者的情感做出“买”的决定。
而关于房屋内部和费用方面的具体信息,则用小的看不清的文字做补充……想想看,楼盘、车企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套路?
既要传达清楚又要让其心动,这一招组合拳最有效!
2、使用比较法进行说明,瞬间就能把难懂的事情说清楚
在任何领域,对比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果的说明方法。
同一个人,五年前和十年前都是不同的状态。造成不同状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比较就知道生活轨迹就知道了。
同样是拍摄职场剧,TVB拍出来的剧情就是比大陆有看头,原因在哪里?制作团队的理念不同!TVB单纯地拍职场发生的事情,大陆却喜欢在其中掺杂爱情……这很容易偏离中心。
3、善用疑问句是一种提高说明质量的好方法
人都有好奇心。
遇到不解或者不明白的事情总会想要知道答案。
当进行说明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勾起人们的探知欲,效果要远远强过直白的平铺直抒。
有一点要注意:抛出问题就要赶快回答问题,且不要吊胃口太久,容易让人们失去兴趣,继而对出题人反感和讨厌。
无论是日常闲聊,还是进行专业报告,在把话说清楚之前,有一点非常重要:搞清楚对方的需求!
只有知道对方真正想要知道什么,以及对方的理解能力有多深,才能按需分配,才能做到把话说清楚。
对着农村老伯讲航天器上天的物理知识和对着航天员讲大白菜的种植,这都不是正确的。
想要练就优秀的说明力,就得在随机应变上下功夫能够应付对方的各种提问。
日常聊天中,我们又该怎么进行“把话说清楚”的训练呢?不急,斋藤孝在《如何把话说清楚》一书中非常贴心得提供了10种训练方法,绝对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训练1:通过日常聊天锻炼“说清楚”所需要的瞬间爆发力
训练2:个人经历是训练说明力的最好素材
训练3:能让说明又快又准的“15秒钟练习”
训练4:从随处可见的广告中学习说明技巧
训练5:把听的人想成小孩子
训练6:随身携带秒表,锻炼时间感知力
训练7:为别人的说明打分
训练8:总结最近读过的一本书
训练9:用三色笔整理说明思路
训练10:锻炼只用A4纸就能说清楚事情的架构能力
……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AI在多少领域能够取代人类,把话说清楚的能力属于个人能力的一部分,是极具个人特色的,是不容被取代的。
《如何把话说清楚》不仅是斋藤孝的毕生经验之作,更是简洁、准确、清晰表达自己的代表人物。
作为日本著名的沟通术专家,斋藤孝几十年来随身携带秒表,一旦在公共场合说话,便用秒表记录时间提示自己要简洁准确清晰的表达,为此社会上掀起了沟通术学习的热潮。
学会把话说清楚、学会表达、学会沟通,才是一个人情商的真实体现。里面蕴含了自己的思想、素养和眼界。
懂得如何把话说清楚是一项人人必备的谋生技能。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