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末日松茸读后感精选

末日松茸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8 04:15:10
末日松茸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7-08 04:15:10   小编:

《末日松茸》是一部描写人类在末日生存挣扎的小说。主人公在荒芜的世界里寻找松茸为生,却发现松茸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小说通过描绘人性的扭曲和对生存欲望的探讨,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反应和选择。读后让人深思。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一篇

整本书作者都在尽力呈现一种复调的叙事,我好像能听见松树内部松树线虫的蠕动声,老挝、越南的采摘者行走在俄勒冈州松林里的脚步声,云南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声,以及松茸被运上飞机的轰鸣声。罗安清呈现了一个资本主义商品运作过程中的物的流动,同时也给我们呈现了从采摘、运输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的絮语。书中引用了大量生物学、经济学、女性主义的知识,符合她在一开始提出的多学科交流。回到最初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之上,我们应该怎么生活?答案是像松茸一样,无论怎样都要生长,即便是像孢子一样散落各地,也仍然要生活下去。生活就是活着的唯一本质。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二篇

读罗安清的《末日松茸》,数次想到上月在雨崩村遇到的一片“伐木场”,遍地拔起的残桩和横落满地的杉木躯体在春天中透露着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 伐木是人类对森林的干扰,源于附近村落旅游商业化开发,又起于三十年前的一场山难。山难废墟成了一系列生命事件的再生力量,森林的演替和周边藏族村落的发展都打破了进步主义的叙事方式,他们都在偶然的灾难中寻求生机。 无论对地球还是人类而言,在充满干扰的长河中,“涌现出环环相扣的生命小漩涡,而这正是人类思考如何补救的最佳起点,对于森林而言,尽管遭受种种损害,但它复苏的势头却从未停止”。 我们的第一步是找回好奇心和想象力,不受简化了的进步成功叙事所规训,不受线性的目的论所阻碍,打开身体的所有感官,在偶然和干扰中寻求生机,在碎片化区块中探索生存空间。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三篇

两段航班,三次夜深入睡前的阅读。在阅读末日松茸最后的几天里,它几乎萦绕在脑海里。我仿佛再度历经了当时在旁听人类学的课堂之外,阅读Live-Strauss比方忧郁的热带的一系列书的体验。作为读者,悄悄借助文字,窥探人类学在时光里默默留下的那些有血泪,但诚恳犀利的细枝末节。

末日松茸是沿着无数的采集活动娓娓道来的探索:人为何流动,为何前往,如何在转译间搭建国际贸易,怎样在异化的商品结构之中呈现其复杂又多样的精神寄托和围观社会结构。让我欣喜的或许是那一些些念想:那流落在一年前冬天以线上访谈取而代之的茶山田野。同为云南,同为一种“可传承”的叙述,同为一种试探和重构,在漫行的流动里。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四篇

拖拖拉拉,终于在8月的最后一天读完了。 看到书名和一篇书评就买了它,阅读的过程很奇异,就像作者写的,菌丝在土地下蔓延、以及人类穿越森林寻找蘑菇的过程。 从内容框架上来说,它勾联的话题极广:政治、经济、文学、族裔、性别、移民、生态…可能这就是人类学的魅力,话题细微,开一个小口却能窥知全貌,像现代化的微创手术,又像古老神秘的编制技艺。 这种研究和写作的方式其实也是“元学术”的,把不同领域的工作关联在一起,整个学术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生长蘑菇和寻找蘑菇的过程,有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缠绕。 然而这种相互交染的思考和写作方式,在精细化规则化、以进步话语为主导的学术机构中是很难看到的。另外,作者是华裔女性,提到的共同研究者很多也有少数族裔、移民的背景,或同为女性。这是此书的珍贵之处。 美中不足是翻译有些生硬,带有“学徒”的味道。但那种小心翼翼遣词造句的感觉,给人读起来好像穿越森林一样,生怕猜到脚下的蘑菇,也挺奇妙的。 要把这本书收藏在书架上,时时拿来翻阅。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五篇

大规模工业砍伐后废弃的林地中,松树以其极强的适应性占领先机,大量的生长,而与其共生的松茸也因此繁盛起来。人类作为与其他自然生命平等的一部分,其看似干扰和毁坏的行为却酝酿了另一种生机,在如今物种灭绝、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的世界语境下,似乎闪现出某种久违的希望之光。

环保主义者的预设在于将自然当成一个绝对的客体,因而人类的破坏也最终依赖于人类的保护,自然才能得以拯救。而松茸的美妙滋味却在嘲弄人的狂妄:在无人涉足的森林、腐殖质深厚的土壤难以窥探其踪迹,反而是破坏后的林地废墟上长满丰收的希望。在松树和松茸的共生图谱上,因而也有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身影。

这幅图景瞬间浸染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天地不仁,人类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与万物交染并生。那么松茸给资本主义开出的真正解药其实是驱散主体性的幻觉,事物是纠缠的复杂的,从根本上不服从简单量化的原则。

那么从今天起,做一个采摘者,奇迹的发现者,为了未知的冒险而进入森林。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六篇

松茸自身的特殊性在于真菌生长对于环境的苛刻要求,使其区别于整齐可控的农业,而农业与国家的管制技术之间的亲和性自不待言。

由此是否可以反推出与松茸相关联的一套整体生活方式是摆脱了政治经济学框架具有独特生态本真的呢?

作者倾向于用一些诸如“缠绕”“交染”听起来就很“人类学”(没错是贬义)的表达去模糊而非清晰、抽象而非具体地把握,这种写法要么是田野的深度不够要么是有意以一种非人类中心视角的新尝试。

松茸的生长所需要的具有一定人类破坏后的环境是否构成“资本主义废墟”概念,实际上是有很大问题的,但不妨碍选题上的新意与趣味性。

最吸引我的也许还不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全球供应链对各种物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之下也许还包括木材、鲸鱼等),而是美国俄亥俄山脉中不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处于一种边缘性之中的亚洲移民的生活方式。

于斯而言,采撷松茸所展现的生活方式恰恰最具有反映其非资本主义性质(值得注意的是,“非”不等同于“反”)。与此还可以延伸去研究钓鱼爱好者群体,其蕴含的可能性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七篇

“松茸”、“蘑菇”、“孢子”、”资本主义“、“自由”、“干扰”、“全球化”、“可能性”、“交染”、“转译”。

美国-俄勒冈州-保值票市场,日本-里山,中国-云南,以及芬兰的?

白人老兵、东南亚裔(柬埔寨、老挝、苗族等等)、日本学者……

以上是我读完这本书能记得住的几个词汇。

感谢罗安清让我见到了人类学著作的一种流畅的写作方式,没有看到人类学家惯常的“自证清白”仪式,没有累牍的文献综述,行文甚至没有填充页脚的注视,我就顺着作者的叙事进入了在全球流动的、追寻蘑菇的世界里。

在一蘑菇为线索的故事里,涉及的内容并不仅仅是人文社科的故事,而是把自然科学也包含进来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罗安清的自然科学,而是她与别人交谈的后续,可以看出出了独著的作者本人,作者笔下的采摘者、买手、学者、林业工作人员……所有的被研究者都成了作者的老师,成为了这本书的交染者。可以看到作者的研究产出和作者的研究本身。而这双重的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可能性,也就是一种未知。与此同时,每一个读者——所有的“我”在阅读时,交染尽了这本没有被限制的书中,《末日》像是松茸的孢子散播向世界各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真实世界的、人类学家与田野的、读者和书的交染,除此之外,还有藏在人类学家、书和读者之间的编辑们的交染。那是实践、研究、表达和阅读思考之间的多次交染。感谢顾晓清姑娘,我太喜欢你了。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八篇

本书以日本特产松茸为切入点,描述了与当下主流经济学观点有差异的创新论点:“资本主义的未来应该由不确定性来解释。”

1.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原著的风格就这样,完全有悖于线性思考,整本书呈现为网络状逻辑,不止一处出现“回顾xx章,这个将在xx章进一步阐述”,非常非常的混乱。与其说是著作,更像是随笔,整本书充斥着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的氛围,夹杂着物种、历史、经济等诸多自己的思考,恕我无法接受。

2.本书试图以“故事”的方式阐明观点,此类文章有乡土中国、小镇喧嚣珠玉在前,我对此类要求偏高。本书既不通俗(用大量的学术专有名词堆砌来展现思考),又不学术(大量毫无意义像聊八卦一样的小片段)。

3.看得出来作者对日本有着深切的好感,所以选取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毫无代表性的“松茸”商品,以此开始推测普适性原则。其选取松茸的理由主要是由于其目前无法人工培育,在干预之下,“可能”会提升产量,可是到底还是无法控制。松茸因其“无法确定性”被选为作者的切入点。但通读全文,我只看到作者预设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找寻到松茸这一证明素材,并以此为案例,得出结论:“经济学无法量化,存在着广泛的协同和相互影响,因此存在着绝对的不确定性。”这个结论我不置可否,但这一推断逻辑很难说服我。

当然本文也有部分优点:提出的反主流思考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产业链部分非常精彩,日元与美元的竞争部分也十分鲜活。

瑜不掩瑕,加一星给355页的厚度,能凑这么多废话真是辛苦您了。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九篇

蛮难读的,但还是有一些收获

1,美国俄勒冈州,也产很多松茸,并且采摘者大多来自越战期间过去的老挝和柬埔寨人,例如瑶族苗族人,也熟悉山地环境;

2,日本人对于松茸的发展变迁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并创造出里山模式和松茸十字军,就是人为干预森林,特别是对阔叶种和地表腐殖质的清理(让松树接触更多的阳光并造成土壤贫瘠使得松树更依赖于地下能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矿物质继而提供养分的松茸的菌丝体),书里也称之为农耕森林,这同美国俄勒冈州和芬兰北部的工业林完全不一样,但又有点殊途同归的意思,就是松树在森林中占了优势的生态位;

3,云南的部分,我主要get到了政策的矛盾,以及还没太接受农耕森林这套理论,还是觉得不产松茸是人为干预太多环境恶化的结果,但很可能恰恰相反,是干预不足造成的;

4,常跑昆明附近包山的干巴菌山,当地人的干预可能让我对书中这方面的内容印象深刻;

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尝试、修正、继续尝试,非常重要。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十篇

我将用较不客观且不专业的话语评价这本书。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这本书的选材非常好,松茸与松茸采摘者二者皆处于资本主义的边缘。松茸的特性决定其难以被工业化(规模化)的种植。因此其在资本主义生产的边缘。

采摘者则是在另外两重意义上的边缘。一是松茸多长在人类社会的边缘,因此采摘者多为社会边缘群体,有难民,有老兵,等等等等。另一个则是他们处于松茸产品生产的末端,他们使得松茸从野外的“矿石”变成产品。就像马克思说的惊险一跃一般,尽管在这里,惊险一跃被延展成了一个长长的链条,但采摘者们确实是在这个链条的最末端。

我期望在本书中看到松茸是如何从野生的生物变成某个产品,我期望看到在这些边缘中有着不同与主流生产的另类的结构,我渴望在其中看到新的能够指导生活的可能性,但我看完以后只感到越发困惑。作者缺乏对松茸在资本主义中如何流转的描写,只是如同蜻蜓点水一般,浅浅的略过松茸具体生产的过程。一个地区松茸年产量多少?是否稳定?松茸采摘者一个采摘季度下来能采摘多少?赚多少?一片森林能支持多少采摘者?不在松茸采摘季节的时候,松茸采摘者以什么为生?在略过这些问题后,松茸是否在资本主义边缘都是个问题。资本推动采摘松茸这个职业从日本扩散到美国、中国难道不是一种规模化的结果吗?对采摘者的关注也是非常表面,匆匆的给他们按种族分上某种特性便结束讨论。我甚至能从中感到作者并不关心采摘者们,我感受到作者就好像旅游一般,从采摘者营地经过,对采摘者们的理解也像个游客而非深入其中的研究者。

不仅如此,作者在更为抽象层面的探讨也十分的弱,无论是不确定性还是什么交染吧啦吧啦,写的真的一团乱麻。理论缺乏支撑,也缺乏力度。当然,这或许是一个哲学家需要关心的事情,作者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只需要和当地人聊聊天,写写感想便好。

总而言之,我不推荐这本书,不必为一本如此浮于表面的“游记” 耗费时间。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十一篇

资本主义的崛起,使人类的想象陷入进步的迷思,加之异化技术的传播,将人类和其他物种皆转化为资源。由于无法再依靠一个稳定的社群结构,我们被投入到不断变化的集合体中,将我们和他者一样进行重塑。——《末日松茸》罗安清 在环境史研究中,生态系统被分为“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前者指原生自然界环境,后者指遭到资本主义改造的环境。而加州大学的人类学系教授罗安清显然认为这种划分是不够的,因为还存在一个介于自然与资本主义改造之间的环境,它不符合资本主义关于进步的规训,却提供了对多元化概念再确认的有益场域。 罗安清用“松茸贸易”作为这种“第三自然”的代表的确很巧妙,因为从松茸的生长环境到采摘者,再到下游交易,既勾勒出资本主义的攫取,又表达了对其的回应和部分逃逸。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其实是松茸贸易的发起国——日本的反映。我刚去日本留学时,得知有的上等松茸一个就要几百甚至上千人民币,只有一个想法:怕不是有什么大病[Emm]。因为不同于人参,松茸甚至没有什么药用价值。但作为贵族赠礼的文化遗传,松茸的文化价值在日本人心中一直很高。 不过另一方面,战后日本为了发展经济,刻意对森林进行了改造,但也因此,让松茸失去了可以生长的环境。虽然,松茸作为商品,可以从国外进口,但直到遭遇了“失去的十年”,日本民间才意识到,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松茸,而是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是人文精神。 所以,进入世纪之交时,很多NGO或NPO发起了“复育计划”,表面看起来,是人们为了将自然环境重新恢复至宜居的努力,实际上,我认为这是日本人对渴望再次作为自然的子民,让自己重新成为“宜居”中的一份子的尝试,更进一步说,是为了处理价值观混乱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价值观的调整不仅仅发生在日本,同样发生在美国的俄勒冈州、芬兰的拉普兰、中国的云南,甚至更多地方。现代社会学研究都会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中产阶级正在消失。这意味着,现代化的进步理论并不能履行它承诺的前进的时间线,相反,它描红了不稳定因素。或许根本的症结在于,我们从来没有试过用其他的时间线和关系网去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当环境失调时,我们才会不知所措。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许是另一场启蒙运动,或文艺复兴。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十二篇

有着多物种民族志特有的说话方式(嵌套,新词;连字符和自创词汇还没看到),看到大家都在说翻译烂我就放心了。

其中致谢的“允许缠绕”中的“缠绕”可以参看haraway的when species meet第4章的第5条(可能是第4条)注释,haraway说entanglement一词是从量子纠缠那边借过来的。

以第一章为例,“plastic spotted owl in effigy”中“plastic”应该是“不自然的”而非“塑料的”(甚至这一短语被翻译成了塑料斑点猫头鹰玩偶)。

有些诗意的表达被减缩了。如中译本第11页的“给予希望又终将毁灭的地方”,原文是“sites of promise and ruin,promise and ruin”。为何没有一点说明就删了这个重复呢?

native american翻译成了印第安人,个人更喜欢美国原住民这样的表达。这一段里invisible被翻译成了“无形的”,“无形的私闯者”真的通顺吗?应该是被遮蔽、被忽略的意思。mainly not noticed 被翻成了“极为低调”,呵呵了。

一些太直白的翻译和无中生有或删减就不说了。怀疑译者是直接deepl了,真的。

又比如collaborative survival有翻成协作共存和在合作中共存的。前后能不能统一一下啊。encounter、emerge这些感觉都是很有多物种民族志气质的词,邂逅和涌现不比遭遇和出现有标志性吗?(emerge可以看edurado kohn的how dogs think)。还有drop out一次翻成漏出一次翻成后退。embedded感觉很有身体社会学的色彩…算了不展现就不展现吧。temporalities翻成时间线,不知道线在哪里。

真的有点糟心。甚至可以看出一些地方译者是如何蹩脚地使用一些比喻用法的。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十三篇

一朵蘑菇,撑着她干净的小伞

独自走进森林走进

一棵赤松、云杉或橡树的影

子她疾走,小憩,追逐一只蝴蝶

她逐渐融化

.

闪着隐秘的光

她完成一层,无法复制的意外

在夜里,她梦见了采摘者

采摘者也做了满意的梦

.

总有人,在伟大的进步中

不断跌落

阅读《末日松茸》,我才知道,蘑菇竟然和资本主义之间有这么多故事。说是故事,说的反而是它们的之间的“背道而驰”,说的是背道而驰,却能从中了解资本主义的资本累积。

蘑菇代表着复杂、不确定性,代表着一切无法被整理,也无法规模化的事物,它是资本主义逻辑的边缘事物。松茸是典型代表,至今无法被人工培植。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松茸与情感多么相似,不像工厂流水线,确定输入,就能确定产出。这复杂的不确定性,给真正的世界带来趣味,没错,就像冒险。

虽然书的开篇意图找到资本主义之外的逻辑,试图以松茸打开世界多元化的美好图景,但到了结尾我都没有找到答案,或者说,我没有找到希望。资本主义的“增长逻辑”仍然是无敌的,是主流的。作者只向我证明了一件事:“不确定性”确实存在,确凿的存在着,是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时常感到自己在那主流步伐边缘的我,仍然处在边缘,仍然感到希望渺茫。

也许希望什么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看到了边缘,有一本书在讨论边缘。在所有谈论“进步”的声音里,我听到了迟疑和反思。世界并不是一直往前,这样唯一的逻辑。所以我感到安心。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十四篇

本来被B站up主强烈推荐的书目,自己也特别想了解如何在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上找到另一个生活方式,也就是不想沦为这种打工人的重复性(每周一道周五早晨赶车上班,中午吃饭,下班后赶车匆忙回家,每天重复上一天,每周重复上一周)的命运,本以为本书会推荐一些避免这种被异化的工作方式的办法,只是可惜没有得到想得到的答案。

本书主要讲松茸这种作物,无法人工培育,只能生长在自然环境中,而且只能生长在被人类活动干预过的环境中,这种特性使得松茸无法进入资本主义所创建的产业链中(即前期生产和采摘过程中没有进入到产业链中,后期的贸易加工还是进入到产业链中),即作者提出的松茸是一种在资本主义废墟上生活的一种奇特物种。松茸之所以无法人工培育,主要在于生长过程与其他物种交染的特性(即生物学上所说的互利共存的生态关系)。

作者看来,将松茸认为是一种原始的生存方式是错误的,松茸贸易在规模化生产之前并不存在,它随着规模化生产而产生,而且生于规模化造就的废墟中(注意此处松茸不是生产在自然中未被破坏的环境中),俄勒冈州的许多采集者都是被工业化经济淘汰的,而森林本身就是规模化作用后的剩余土地。松茸的贸易和生态都依赖于规模化和它埋下的祸根之间的相关作用。作者在全书中探讨当前资本主义的扩张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剧烈破坏的担忧,以及一种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生活方式的可能(这是哲学讨论的问题,作者借松茸这种植物来表达)。在被工业化经济淘汰的人们,俄勒冈州的采集者,云南,老挝,泰国的采集者,以及偷渡到美国的自由主义者,他们通过采集松茸来实现自己自由的生存,避免卷入到工业化的涡轮中。

书中最后,介绍了一个叫松茸侠的群体:任何喜欢打猎,学习,理解,保护,教育,尊重松茸及其栖息地的人都可以成为松茸侠。松茸侠选择了处在资本主义边缘生活,他希望永远不为工资而工作,只要在森林找到一处即不需购买也不用租赁的住所即可,他探索了资本主义的极限空间,即非完全深入内部,也非徘徊于外部,那里显然是资本主义形式纪律无法完全占领的地方。松茸侠在不稳定的机会以及问题中穿梭,不稳定意味着事先无法规划,但也能激发人们的关注,因为你可以利用现用的东西。

在伟大思想家梭罗的小说《瓦尔登湖》中,他记录自己在1845-1847年在瓦尔登湖旁边建造自己小屋以及生活的过程以反抗资本主义的侵袭,何其相似的想法,只是今天换做是松茸侠而已。也许这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废墟上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方法吧。

末日松茸读后感第十五篇

一颗小小的松茸,不仅可以跨越学科知识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大主题,而且要进入多元化的语言、历史、文化与生态,这个复杂交织的世界。当我们感到身心疲惫时,是否会到公园或者森林里散步或是徒步?不知道细心的你是否会发现一株蘑菇,有时它们平平无奇,有时它们娇艳欲滴。《末日松茸》讲述了作者跟随松茸一起探索不确定以及不稳定状况的奇妙之旅。 没有想到,小小的松茸会激发好奇心,让人们知道该何去何从,如果细心了解真菌的世界,便能窥见关于松茸有关的商业贸易和生态系统,以及不稳定的生计和环境的紧密联系,作者认为“只有认识到眼前的不稳定是一种全球现象,才能理解当今世界的处境。如果持续以增长作为前提分析的话,就算时空的异质性在普通参与者和观察者严重都显而易见的时候,专家也依然置若罔闻。”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下的状况,必须要借助蘑菇的力量探索这个漫长的过程。 异化简化会产生废墟,为资产生产而遭受荒废的空间。松茸在日本的出现,是因为人类干扰而造成的,随着砍伐和赤松林的不断蔓延,松茸逐渐变成了珍惜物种。在日本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松茸也常常被用来贿赂、奖赏。松茸最终成为了资本主义商品,结束了它作为馈赠礼物的生涯,成为被异化的商品,用来计算为出口商和进口商提供的利润。攫取式的打捞积累,从非资本主义价值体质中不断创造资本主义价值。 “生命的轨迹缠结在一起:拐糖花和松茸;松茸和它的宿主树;宿主树、草本植物、苔藓、昆虫、土壤细菌和森林动物;起伏的地面与蘑菇采摘者。松茸采摘者对森林中的生命轨迹非常敏锐,这份敏锐是采摘时运用所有感官能力而练就的。这是森林的一种知识,欣赏它不需要完整的分类。相形之下,寻找让我们以主体而非客体的方式,去体验生命的活力。”想要采摘到一朵好的蘑菇,就要发动全身所有的器官。找寻蘑菇的生长轨迹,探寻蘑菇的活动轨迹,是对生命形式的真切认知。关于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人类的不断反思。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