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并强调了陪伴孩子欣赏艺术的重要性。通过观赏这些名画,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的眼光。文章呼吁家长们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让他们能够在美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一)
看完这本书,我内心就是大写的佩服。 自古英雄出少年。 那一年赵孟頫18岁,无所畏惧。 他的画就像他的人,拼命的吸收着这个世界的美好。 冗长的的花卷可谓是一步一竟,无论是单独拿出那个部分, 都能独立成章,都可以是一幅画,真的是细节慢慢。 时代造就英雄。 宋朝是山水画的鼎盛时代,身处皇家学院学习,得天独厚。 更难能可贵的是,宋徽宗发掘了他全部的天赋。 反骨成就英雄。 隋唐以后,但凡成熟的大师作画,喜欢做减法,取舍和概括,也就是大面积的留白。 而18岁的赵孟頫,一反常态,忙着做加法,却又整齐,规整。 充满了贵气,又灵气逼人。 《千里江山图》意境高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对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大宋的美好祝愿。 全图将近12米长,崇山峻岭、江河浩渺,就像是航拍的纪录片一样。能将大宋的锦绣山河一览无遗。 该如将这样一幅鸿篇巨著讲给孩子听呢?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曾孜荣 书中,将《千里江山图》分成几个篇章: 1.水村山郭 国画从右向左欣赏,映入眼帘的是人烟稀少的青翠山谷,宁静深邃。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崇山峻岭 翻过两重山,山脚下有一座“工”字型庄园。 两个白衣书生正在水榭里欣赏美景,吟诗作对。 3、烟波浩渺 离开庄园,水天相接的江水拦住了去路。 江面上隐约飘荡着小渔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气势如虹 走进连绵的群山,巨大的流水声响彻山谷。 原来是一方瀑布,一跳三叠也是少见的壮丽景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结庐山中 绕过瀑布,进入一处山谷,里面是一处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庭院。 相传周武王时,匡裕兄弟7人在庐山修炼,得道成仙,只剩下空空的草庐。 人们将匡裕隐居的山叫做庐山,也叫匡山。 6、群山朝拜 画面的核心风景。群山环绕主峰,如众星拱月。 主峰高耸入云,雄伟非凡。宫殿在主峰下的山谷里,若隐若现。 主峰和群峰的关系,象征着君臣的“上下尊卑”。 画中暗藏的小知识: 门: 简单的篱笆门、衡门,屋宇式大门。 屋顶: 歇山顶、悬山顶、四角攒尖顶。 桥: 石板桥、石墩梁桥、木制拱桥、亭桥、简支梁桥、廊桥。
1/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二)
了解了这10幅画,就对我国绘画历史有了初步了解,这些画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不管是画家还是文学家以及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在这十幅画当中吸取经验,创造出新的作品。 而这套书的编者,贴合小朋友们的喜好: 从故事性,有趣性,游戏性这三方面对这些名画进行了解读,可以说是中小学生艺术的入门书。 说说我最喜欢的一幅画吧! 《汉宫春晓图》明代 仇英 这幅工笔重彩的画,描绘了穿着汉服的明代女子生活娱乐的场景。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知道古代后宫佳丽,她们琴棋书画,歌舞宴乐的场景,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人物的生活大有帮助。 比如绘画中的嫔妃们头戴花饰,连团扇也是花草图案,这样的花纹,正好契合生机盎然的春天,作者在画画时充分考虑了季节的变化,真是用心。 在那个年代,孔雀可是珍奇异兽,画面中一位小公主正在给孔雀投喂食物,这里好像她的专属娱乐园一般。 再往里面看,出现了古琴、梳妆盒、书籍等女性常用物品。两位女子正在对镜梳妆,一位已经收拾妥当,另一位还在插簪子。 斗草是古人很喜欢的一项春季娱乐活动。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武斗比赛,谁选的草更有韧性;另一种是文斗,看谁采摘的花草种类更多,名称更对仗。 三五美人正在雅集中下棋绣花,还有美人陶醉地看着自己的画像,另外几名女子正在熨烫布匹。 她们的妆容也值得玩味,比如三白法,是那个年代流行的经典样式。就是在额头、鼻尖、下巴处用铅粉铺得更白。 另外仕女们头上插的金凤钗也很流行,在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王熙凤就有多只凤钗。 还有难得一见的箜篌,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形状很像现在的竖琴。 最后一位娘娘端坐在画面中央,画师正在为她画画。她带着凤冠,装饰有凤凰图样的珠宝,凸显了雍容华贵之美,扇子上也有描金的凤鸟纹,说明这名女性地位很高,不是皇后至少也是贵妃。 作者仇英早年做过油漆工,后临摹了大量的唐宋名画,画技日益成熟。在这幅画中,各种颜色搭配繁复而不乱,艳丽又有感染力。 仇英还用这幅画致敬了很多前辈,同时复兴了唐代以来,重彩工笔画和青绿山水画,他终成为流芳百世的一代宗师。 另外还有《洛神赋》,《唐宫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百骏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五牛图》,《步撵图》,等你来打卡。 书名: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作者: 顾恺之等 出版:海豚出版社
2/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三)
中国绘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存笔先,画尽意存”,创造与中国诗词相互融通的精神意境,中国画因此又被称为“无声诗”。
翻开《陪孩子看中国十大名画》,序言名为《“诗情画意”是中国美学的DNA》。不愧是曾孜荣,多年致力于艺术普及工作,一下子就能抓住关键。翻开正文,《洛神赋图》《步辇图》《五牛图》《唐宫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十幅传世名画,皆是诗情,皆是画意。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所写的《感甄赋》而创作的人物故事手卷。该画为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画成,华丽富贵,意态生动。洛神体态婀娜,含情脉脉,与曹植遥遥相对,“若还若往,含辞未吐”,如丝般缠绵的情感与人物的复杂心绪,尽归于形的写照之中。
曾孜荣从甄宓的故事进入,人物情态紧扣故事情节,画面仿佛生动了起来。这是一种宏观的全局的讲解,又注重局部的细节,使得观者仿佛进入画中,感受画中人的喜乐忧愁。曾孜荣又以几种经典绘画样式分解顾恺之的画作,比如“滚尘马”,当马儿累得走不动时,它会躺在地上打滚,让尘土吸附身上的汗珠。顾恺之抓住了动物的生活特点,后世绘画中常有“滚尘马”的出场,书中此处附上李昭道《明皇幸蜀图》、赵孟頫《滚尘马图》、郎世宁《百骏图》中的“滚尘马”局部,有助于获得延伸的常识认知。
在“滚尘马”的名画旁边出现了一幅萌漫,马儿躺在地上耍赖:“走不动啦!不走啦!”全书强调故事性、游戏性和知识性,这类现代戏仿出没其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黑白线描的小图构造又不至于喧宾夺主,给全书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有锦上添花的妙趣。
《洛神赋图》的背景是三国故事,《唐宫仕女图》(系列)关涉安史之乱,《清明上河图》描绘汴京繁华中的隐忧,诸如此等,有“画史”之功用。读画就是读史,以图画证见风云际会,为孩子打开历史大门。画中人物的服饰装扮、形体姿态,居室装置、亭台楼阁等细节的剖解,让我们领略到中国物质文化的瑰丽与精美。曾孜荣很有策略,比如,说《虢国夫人游春图》,采用推理的方法,引领读者逐一分析图中的九个人物哪个可能是虢国夫人;说《韩熙载夜宴图》,揭晓“谍画”的特殊功用,高朋满座歌舞喧闹的韩府实际上重重危机步步维艰,这等讲法,谁能不好奇呢?
中国绘画的主题,人物画是一大类,占了全书大半,此外还有山水画和博物图。西蜀古道,山脉雄奇,东都江南,水波盈盈,或野逸旷达,或云雾弥漫,苍劲峭拔传递天地况味,潇湘烟雨描摹人文盛景,都在画中,都在诗词歌赋,都在文人志士的情怀之中。“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天生万物,万物有灵,韩滉画下一组牛,祈愿国泰民安,郎世宁笔下百匹马,是中西交流的结晶。
十大传世名画,都是瑰宝,各有各的好。此书名为《陪孩子看中国十大名画》,除了谈论这些名画的“好”,题眼还有“陪”。陪的过程,父母为孩子点拨迷津,父母与孩子一起获得知识,提升审美,一起加深亲情的纽带。另外,父母还能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进取心。比如,《千里江山图》因“青绿山水”而出圈,尽人皆知。王希孟绘此画时,只有18岁。青绿山水,源自隋唐,延绵数百年,倏忽间,在这18岁的少年郎手里,光华绽放,其技艺,其境界,其格局,其气象,是少年才有的意气风发,挥霍了全部的生命力和感觉挣得的“千里江山”啊!
如果说孩子都是等待成形的空白的画,只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是好画师。
3/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四)
作者: 曾孜荣 编著 / 高歌 手绘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出品方: 平行小宇宙童书
书中的讲述十幅名画分别是《洛神赋图》《步辇图》《五牛图》《唐宫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和《百骏图》这些名画通过故事性,游戏性和知识性让我们呢了解艺术与画作的完美结合,就像苏东坡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样。
《洛神赋》
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文字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了他心中的曹植洛水遇仙的故事。
初期的中国画主要是画在丝薄上,后来画在卷上,纸上,这些材质都非常的脆弱,不易保存。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一次战火,一场大雨,足以让这些画作变得如此珍贵,我们能看到的画作都是幸运儿
顾恺之画作的过程,从洛水小憩,在水一方,顾盼生姿,呼朋唤友,若即若离,众神赞颂,人神有别,越飞越远。积极追赶,夜不能寐,再回首。生动形象的展现洛水河畔这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唐宫仕女图》
一起来寻找哪位是真正的虢国夫人。在唐朝属于中国封建社会风气最开放的时期,你的地位越高,享有较多的自由,甚至可以参政。唐宫侍女们身穿绮罗头簪,琳琅面世粉黛,虽然过去了一千多年,我们依旧能通过画面欣赏到他们的风采
虢国夫人从容貌,服饰以及她的鞍鞯,障泥来寻找
障泥属于在鞍鞯下面看到的一层一层装备。他在马肚子两边防止骑手的衣裙溅上泥土灰尘。
坐骑:据史料记载,唐代皇家所骑之马颈部的鬃毛常常被修剪成三处,称为三鬃马
《韩熙载夜宴图》
描述了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叫韩熙载的人在夜晚举办宴会的情形,
第一幕听乐今夜的韩服高朋满座,大家都在听李姬弹了。
第二幕观舞在韩服的顶级舞伎擅长,当时很流行的六幺舞。随着鼓声与节拍翩翩起舞。
第三幕休憩看完表演结束后,大家有些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
第四幕清吹,宴会再次开始,韩熙载居然脱掉了长袍,袒胸露腹,悠然自得的盘腿坐在椅子上。
第五幕送别宴会结束后,客人们陆陆续续离开
《千里江山图》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宋代建筑大全
《清明上河图》是汴州,他是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也是北京时期的首都。也叫做汴梁或者汴京他集中的展现了北宋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动记录了当时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一幅幅的名画去感受艺术的魅力,而一幅优秀的画作不仅仅在技术上的画功,更多是画中背后的意义,让我们去思考古人对当时现状的反思。有的是无奈,有的是积极,正因为画作感受那个时期的潮流,也有许多名画在当时不被重视,而到后来感受到了他们的珍贵,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积累,具有普世的价值流传至今被称为经典。
4/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五)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国艺术史上的超级大IP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启蒙读物,它由曾孜荣编著、高歌手绘,介绍了中国艺术史上的超级大IP——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这本书以十个儿童可以把握并参与的视角,让孩子们零距离亲近文物,零基础读懂传世名画,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软实力。
画中有乾坤啊,被解读后的《洛神赋图》,故事和人物就丰满生动起来,知晓故事和氛围后再来欣赏这幅画,印象就越来越深刻了。顾恺之根据曹植《洛神赋》画出了曹植心中的神仙姐姐,她顾盼生辉,在洛水小憩时感受到了曹植关注的目光,在水伊人用长吟与之互动,最后作别飞走,古画表达的故事都有这么强的渲染力,用画来传达文化故事,是古已有之了,特别美妙的感觉了。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艺术史上的超级大IP——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启蒙读物。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一幅名画都配有详细的解说和图示,让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每一幅名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同时,本书还通过与现代生活的对比,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传世名画所表达的艺术思想和人文精神。此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和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五牛图》《唐宫仕女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全都是中国文化瑰宝,是中国艺术史上的超级大IP,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这些画传承的文化很厚重,所以需要大师来解读出来,不然真的会错过名画中的绘画细节、意境和故事表达了。而且这本书相当精美,颜值满分了,特别值得收藏。放在家里,篷壁生辉,可以拿来装门面,显摆了。
这本书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它采用了手绘插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高歌的手绘插画非常精美,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让孩子们可以在欣赏名画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和魅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启蒙读物,它通过介绍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让孩子们了解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提升审美素养。同时,本书的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儿童阅读,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如果您想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那么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5/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六)
记得2022年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的背景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当时孩子“哇!”的一声感叹,眼睛都直了,觉得特别的震撼,仿佛北宋就有无人机一般,在我国上空飞了一圈,把我国的绿水青山装入画卷中长久保存。而且你也觉对想不到王希孟作《千里江山图》时只有18岁。
我国孩子蕞缺的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审美力,提升孩子的审美,就从欣赏名画开始,而且欣赏名画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但是,有些名画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实地是特别难看到的。而且,就算看到了,你又真的会欣赏吗?孩子又能否听懂专业的讲解呢?针对这些局限,我在千挑万选后选中了这一本《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书中介绍了《百骏图》《汉宫春晓图》《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等14幅作品,因为《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画。
画作首先打动人的并不是绘画技巧,而是充足的生命元气带来的震撼力。给孩子讲解中国艺术和绘画,需要抓住他们注意力的三个要素:故事性、游戏性和知识性,而这本书全做到了。
本书从十大名画出发,加入了当时应景的古诗词和历史故事,以及这些画的创作时间和背景,让我们从画中了解历史,并从中学到许多人生道理。
每一幅画作都拆分成好几个部分来分析,每一处的细节都有放大并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进行具体讲解。在看《五牛图》时,孩子惊讶的发现,牛眼睛上的睫毛都根根分明,而且就连双眼皮都看得一清二楚。
画中有夹着有趣的拟声词和可爱的漫画,让孩子在欣赏画作时,不至于太严肃,且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当时的风声、
6/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七)
书名:《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作者:曾孜荣编著 出版:海豚出版社/平行小宇宙童书 —————@CATHY爱阅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一二,比如去年春晚的《只此青绿》讲的就是北宋画家王希孟18岁所做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尽人皆知的北宋张择端的大作《清明上河图》。但是对于欣赏这些名画,就要看每个人的美学造诣了。 . 带孩子认识这些名画,了解中国绘画历史和技法,学会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和艺术气质。 .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本来自于曾孜荣老师的《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曾老师现在是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对中国画颇有研究。 . 这本书有300多页,对每一幅画都进行了几十页的逐步讲解,有诗词、故事、人物、风景、器物、建筑……在页面上部展示了每幅画的全貌,并以胶卷式的方式突出显示了着重讲解的部分,让我们对整幅画了然于胸;书中还搭配了很多有趣的漫画和互动问题,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思考。 . 本书以《洛神赋图》开篇! 为什么是它?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洛神赋图》的原作者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他是我国画史上di一位有画迹存世的画家。早期人们作画都是在丝帛、娟或者纸上,不容易保存。可惜的是他的《洛神赋图》原画已经不幸流失。我们欣赏的是宋朝画家临摹的版本。 . 接下来分别介绍了: 《步辇图》:人物表情描写生动、到位 《五牛图》:是目前中国能够见到的蕞早作于纸上的画作 《唐宫仕女图》:包括《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五幅画 《韩熙载夜宴图》:这可是一幅“谍报图” 《千里江山图》:这里讲到了山水画构图的“三远法” 《清明上河图》:细看繁华背后的危机 《富春山居图》:希望《剩山图》和《无用师卷》早日合璧 《汉宫春晓图》:重彩工笔画,在画中尽情欣赏亮丽的中国传统色吧 《百骏图》:看一位外国人如何画出100匹具有中国特色的骏马 . 书中不仅讲到了这10幅画,还引用了很多其他的名画来做对比和解释。比如讲到线描中顾恺之的“春蚕吐丝描”时,还提到了游丝描、兰叶描、铁线描、柳叶描等技法。这其实就是知识的拓展,可以让孩子开拓眼界。 . 这是一本难得的带孩子欣赏国画的入门书籍,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分享!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9.3
曾孜荣 编著 高歌 手绘 / 2023 / 海豚出版社
7/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八)
还记得2022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吗,它的背景就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支舞蹈一夜之间爆火,也把古代中国画的美重新推送到了每个人面前。
对于国画的误解:
碍于大部分传统的中国画都是长卷,我们看到的印刷品都被缩小了很多倍,所以画中的细节、颜色难免会丢失很多;而且国画的主要绘画材质是丝绢和纸张,数百年流传下来都会失掉了原有的色彩,特别是珍贵的名画,各大博物馆也很少展出,我们欣赏到机会就很少;加之自北宋以来,黑白的水墨画盛行,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固有思维——中国画就是黑白的水墨画。
其实我们国画种类很多,颜色也很丰富,因为难得一见和相关知识普及的力度不足,使我们对国画既熟悉又陌生,还产生了很多误解。关于国画别说孩子了,可能很多大人都不太了解。
随着我国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度越来越高,说大一点文化振兴应该从娃娃抓起,说实际一点搞不好我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中的内容将来那天就会出现在孩子们的考卷上。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一本集故事性、游戏性和知识性与一体的国画启蒙读物,因为它是一本给孩子的书,所以它是以儿童可以把握并参与的视角写的一本书。虽然是写给孩子的书,但我觉得这本书是适合全年龄段提升审美,读懂传世名画。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中华文明是唯 一延续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的国画挥毫泼墨可以写意,笔触细腻可以工笔。中国画起源于汉代,早在照相机发明以前的数千年,古人们记录重大事件方式就是通过画师的画笔把它们画下来,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人型照相机啊。这些珍贵的画作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伟大的艺术瑰宝。
那么你知道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哪些吗?
1⃣️《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代临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
2⃣️《步辇图》——【唐】阎立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五牛图》——【唐】韩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唐宫仕女图》是一组画,包括《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
5⃣️《韩熙载夜宴图》——【南唐】顾闳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6⃣️《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7⃣️《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8⃣️《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曾不幸被烧成两段,开头一段名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院;后半段被称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9⃣️《汉宫春晓图》——【明】仇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0⃣️《百骏图》——【清】郎世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讲这十大传世名画,这本16开大的书籍用了足足三百五十多页,是有多细致。
1.每一幅画都从相关的诗文展开,内文解说中也会用到古诗,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诗情画意”吧。
2.每幅画的讲解都非常有趣,极富故事性,特别是每幅画的局部都被单独拎出来放大讲解,就像有一个博物馆讲解员在身边告诉你“看这里。。。看那里。。。”,没有说哪一处是重点,十大传世名画当然处处都是重点,所以这书它很厚。
3.这本书是会跟读者互动的,它会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好奇,变被动输出为读者的主动关注
4.书中还有很多延伸的相关知识,以及赏画小贴士,整本书中的知识非常丰富
5.书中的小漫画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当然这本书的优点远不止于我说的这些,要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我看到的太迟了。。。
8/9页《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读后感(九)
陪孩子看中国十大传统名画,走遍百大博物馆,将诗书画融入孩子的心灵,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曾经我一个人为了传统艺术感动,现在想带给孩子心灵的震撼
中国传统艺术有着独特的美学传承,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它可以是淡淡的清雅,也可以是艳丽的芬芳,水墨丹青“淡妆浓抹总相宜”。还记得2022年央视春晚的大火的舞蹈《值此青绿》吗?它的背景就来自北宋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千山图》,那是十大名画之一!!那是真正的国粹!
陪孩子看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它们是
1《洛神赋图》东晋 顾恺之
2《步辇图》唐 阎立本
3《五牛图》唐 韩滉
4《唐宫仕女图》组画 [唐]周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晚唐佚名《宫乐图》
5《韩熙载夜宴图》南唐 顾闳中
6《千里江山图》北宋 王希孟
7《清明上河图》北宋 张择端
8.《富春山居图案》元 黄公望
9.《汉宫春晓图》明 仇英
10. 《百骏图》清 郎世宁
《洛神赋图》-洛水河畔的美丽传说
洛神赋图的故事源自三国时的大诗人曹植,东晋的顾恺之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了他心中的洛神,顾恺之“才绝,痴绝,画绝”是画界的传奇,可惜原画已失,现存的宋代摹本存在辽宁省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版本讲述亮点:
1两个馆藏版本各有特色,组合欣赏更能领略传世神韵,每个细节的比较如题跋都是点睛之处。
2画中人物放大高清讲述洛神,曹植,冯夷,湘妃等,更好了解人物身世背景
3顾恺之开创了很多独特绘画样式,为后世画家所学
如“滚尘马”,马儿那在地下翻滚有些憨萌的样子出神入化,为后世的画家李昭道,赵孟頫,郎世宁所推崇;
如河伯冯夷,水神川后,女娲集会“众神加持”那与众不同的场面,在后世敦煌莫高窟329窟和北宋李公麟的《西岳降灵图》都有体现
4一段一段的分析之后,还会从头再来一遍,如果光影流动
5赏画小贴士将历史典籍《晋书》《世说新语》中顾恺之的故事再现,在他之前,画家被认为是工匠,在他之后,琴棋书画成为文人之风雅。
6由点到面,阐述古代由诗文到绘画的创作典型
《步辇图》是最早的关于吐蕃的历史画作,其中表现了
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故事,画家阎立本用画笔记录下来这外交上盛大的场面,可是你知道他是怎么学画的?又是为什么不愿意儿子学画呢?
.《千里江山图》北宋少年画家的“航拍中国”,全画长12米,将锦绣河山收入画中,令人沉浸其中。画面一帧一帧的闪现,都有诗意在其中,那山间茅舍就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王希孟的身世隐藏在蔡京的题跋中,受过皇帝画家宋徽宗的指点,半年成就此传世名画,后来英年早逝,如流星划过。你知道此画历经千年仍色彩绚丽的原因吗?
《百骏图》作者是意大利人郎世宁,他还是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师呢!这是怎样一副神奇之作可以位列传世名画之林呢?他这部中西融合的画马名作,现在又为何藏在两处呢?
.....
每一幅名画的故事都在举一反三的将中国画的独特美学意境,以及后世画家的画法神韵,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向我们传达!
本书编者是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在讲解中国艺术和绘画时,特别注重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将故事性,游戏性和知识性融入到每一幅画中,循序渐进的掌握名画的美术传承,让孩子可以如数家珍的把名画的故事讲出去,试试看,都好书后去做个小小讲解员,传播我们的美术精华!
和孩子看完十大传世名画的故事,她的眼中好像有光,历代书画家的传承,每一幅画的异同那细微之处,都被我们发现啦!馆藏真迹出展往往可遇不可常见,而这一册宝典则足以让你感悟美学艺术,如在画中游!
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