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边界的诱惑》讲述了一个少年因为好奇心而踏上寻找未知领域的旅程,最终发现了隐藏在边界背后的秘密。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追求。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作者揭示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边界的诱惑读后感(一)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结个新欢。
旧爱黯然退下,新欢欣然登场。
从看到新欢的那一刻起,我就毫不留情地将旧爱抛在脑后,喜滋滋地摩挲着新欢,跟它如胶似漆片刻不离,上哪儿都带着。吃饭、睡觉、上厕所、地铁上、地铁下……就是不看着,心里也想着……
我说的……不是人,是书
边界的诱惑读后感(二)
曾经尝试用一个玩笑来描绘我在瑞士生活的感受------瑞士人之间最大的分歧就是我的朋友是全素食,而我是蛋奶素食。均质化的富裕生活,似乎已经实现社会的理想形态,人们开始关注自身以外更广阔的领域,比如自然和环境------通过拒绝消费或消费的方式。瑞士的全民乐趣,徒步和滑雪,都是对身体中的兴奋神经递质进行合理合法萃取的有效方式。典型的西方现代自由世界,宛如三体人往阿尔卑斯山脉投出了一片二向箔,自此群山与湖泊都如风景照片般纯然美好,人也如此。
人们倾向于过平静又富足的日子,这一点是人心所向,无可厚非。所以,身在东亚的我们心中有某种复杂的情绪。第一层,我们害怕与自由世界脱节;第二层,我们习惯了压力下的生活,这种生活潜在着反抗与叛逃的可能,反抗与叛逃又意味着激情与悲情;第三层,我们知道脱离了当下的环境,我们情绪的第一层与第二层都将不复存在。所以,就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我们依恋着施虐的结构,从而从容开展某种较为复杂精巧的生活样式。
所以说,后疫情时代的我们,为什么会在前南作家的作品中寻得共鸣。我飞快地阅读《疼痛部》和《无条件投降博物馆》,虽然缺乏南斯拉夫的历史知识(谢谢《边界的诱惑》帮我补全了这部分背景知识),却不妨碍我对作品中人物的处境付出巨大的关心。作者似乎在帮忙预演一个困境,一种夹缝中的生存,内在的极化被铺开,以前还能忍受的混沌的暧昧已经被现实断层为彼此分割的疼痛。
某种融合的实现,如果不是在强人逻辑下实现就是最优解。我猜这是柏琳深受诱惑的原因,如此可以不承受割裂的疼痛。但我们都知道不能"既要又要"。我佩服作者涉向复杂之地的勇气,却不觉得这种寻找有多光明的前景。我愈发觉得弥合裂隙是对弱者的PUA,为什么要弱者容忍,要弱者缝缝补补,付出巨大的情绪价值。我在前两年还觉得上野千鹤子的智慧迷人,因为她说如果结构性的困顿让我们产生分歧,在现实生活中我选择爱具体的人,但这个逻辑反过来也同样说得通。
如果结构性的困顿让我们产生分歧,在现实生活中我选择恨具体的人。
边界的诱惑读后感(三)
这种边界,是一种人为的观念折磨——为了分清楚“我和你不一样”,无数暴行假它之手,最终摧毁了南斯拉夫本身。而我,窒息于当代社会生活无处不在的“边界”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隔阂,就像徒劳地寻找救命稻草一般,想在前南那块寂寞的土地上,寻找一些“边界消失”的慰藉,虽然这种慰藉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边界的诱惑》柏琳 提到南斯拉夫,通常对这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国家尚有兴趣的,一般都是老人家了吧,但这个几经风雨摇曳、只得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地方,却深深地吸引了青年作家、独立记者柏琳的注意,这本《边界的诱惑》即是她为寻找前南的幽魂而进行的旅程记录。她以丰富的感情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也以同等冷峻的眼光对见闻进行了不偏不倚的分析。 尽管柏琳表达自己试图寻找一个回应,可以解释阻挡爱与理解的边界是怎么生长起来的。然而,不知她自己是否感受到了,她以细腻的感知写下的对塞维利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四地风土人情的所思所感本身,就透露出了这是几个在文化和民族情感上近似却毫无人文过渡的国家,因此就像“欧洲”或“东方”不是她们应该寻找的答案一样,“巴尔干”或“南斯拉夫”其实也不是。 我觉得说存在一种“斯拉夫性格”本身是有误导性的,就人类总体而言,或许共性本就多于差异,但就身份认同而言,这个东西并不是涵盖的地理位置越广袤就越有益,之于个体的自我认知,过分包裹着多元和宽容的集合反而容易造成辨别的模糊和官僚主义。当然,个体一定是背靠某个大的文化场域的,但个体并不一定就能从顺应中汲取养分。历史提供的是一种底色,但并不是标准。或许对南斯拉夫而言,重要的是她们争取过理解与爱,但是实在不行,如今这样相安无事不也挺好。应该看到幸运的是,疗伤的过程是持续存在的。对于无法抗击时代洪流的个体而言,遗忘也不一定是坏事。 话说柏琳在书中提到了以色列作家奥兹,我想起他在《爱与黑暗的故事》里写到他的父母的婚姻最终以悲剧收场,而他搞不懂为什么两个好人却没办法把日子过好。很奇怪的就是,人们对爱与理解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执念,但是当你深入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就会发现,执着地要求包容也是另一种暴力,因为要求任何一方换一个不适合的位都会造成深切的痛苦。所以不如换个思维,有时候解决两个好人怎么把日子过好的问题,就是让他们分开。
边界的诱惑读后感(四)
最近几个月读了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两部小说《多谢不阅》和《疼痛部》。乌格雷西奇是一位来自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裔作家,她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经常以语言为切入口,融入了流亡叙事、身份认同、战争政治等议题,是对后南斯拉夫时代的南斯拉夫问题十分有力的观察与思考。当然,要想透彻理解和共情乌格雷西奇的作品,需要对南斯拉夫这一逝去的国家和遗留下的现状有清晰的了解,我也想读读这方面的书,说来也巧,《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在这个时间“诞生”了。
本书作者柏琳是一位独立记者,也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可以看出对巴尔干半岛和南斯拉夫问题很感兴趣,也很有研究。这本书是她在疫情之前、历时两年深入南斯拉夫腹地后的成果,呈现了她对这个不复存在的国家的独特观察和用心记录。
就像标题所示,“边界”是本书的关键词,也是作者想要探究清楚的问题。乌格雷西奇提起南斯拉夫时,用了“思南”一词,在她看来,提起这个国家似乎是一种痛苦:“我意识到自己是在走钢丝:激发记忆既是对过去的操纵,也是对它的禁止。我们的前国家的当局已经按下了删除键,我按下了恢复键”;“如何从过去中解脱出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是,解脱是没有的;有的只是遗忘。”“没有慈悲,没有同情,只有遗忘,只有羞辱和无尽回忆的疼痛。这就是我们从故国随身带来的教训,是我们不曾忘记的教训。”
为什么曾经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试验场变成了这个样子呢?作者亲自踏上这片土地,并与这片土地上的人进行对话,进而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人变得更好的可能性?换言之,阻碍理解的边界是如何生长出来出来的?”
本书无疑是一次打破边界的尝试,通过身体在场和思想在地,作者重新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行走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她踏进“现场”,近距离旁观不同文化与风情,并以历史审视现实,用现实碰撞思想,留下了一篇篇充满温和的感性与沉思的理性的文字。
这本书可以视为一部游记作品,但又不仅仅是游记,还是一次充满浓厚气质的私人写作,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着独特的观察,融入了作者对社会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他者与自我的思考。这也是一部十分真诚的记录,“世界”在远去,“参与”在消失,难能可贵的是,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停止,那些温和有力的文本也不会缺失。
边界的诱惑读后感(五)
你对于国与国的边界到底有多少了解呢?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未曾走到过国家的边界。《边界的诱惑》讲述的是中国的青年深入南斯拉夫的腹地,周游六国的奇妙经历。你是那个愿意靠近边界的人吗? 这本书用记实的手法为我们一览无余展现了神秘的边界。作者为什么要去南斯拉夫呢?他认为在南斯拉夫找到了生命的共振,找到了那个可以释放生命中躁动不安火焰的火把。他认为这是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地方。 边界又是什么呢?国与国之间都会有界限,而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理解是否又会被人为的边界所隔绝呢?书中谈到了国与国之间冲突的解决之道可能就是划定某种边界,所以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所说的边界不仅仅只是两个国家之间实际的界限分割,如此泾渭分明,而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内心的界限。 我们每个人其实对于不同国家的人都会在内心设置一道界限,这也是作者笔下边界的另一层含义。《边界的诱惑》带领我们去探索南斯拉夫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度。在这样一个富裕的小国,有着人性的自由,教条主义无法捆绑他们,而南斯拉夫的民族意识觉醒就像一把火从19世纪燃烧到20世纪。 《边界的诱惑》让我们对于不甚了解的南斯拉夫有了更多的神秘向往,透过这本书可以在历史的迷雾中穿行,对南斯拉夫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家有了更多的期待探索。南斯拉夫是一个曾经存在于地球的国家,也是世界主义的理想国实验场,即使南斯拉夫目前不复存在,却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浩瀚的历史遗迹。 当世界祈求救赎的时候才有了救赎,透过南斯拉夫作者再一次的告诉我们人心就如一张满是破洞的网,稳固的政权在南斯拉夫也很难建立。南斯拉夫的空间或许是彩色的,而时间是灰色的,仿佛成素描中的静物画。可以触摸但无法企及。《边界的诱惑》过滤了历史的沉重,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别样的感受南斯拉夫这个曾经神秘的国度,它的存在如此令人心碎。
边界的诱惑读后感(六)
“多年以后,当南斯拉夫的灵魂最终被悲剧吞噬,诗人的灵魂主动跳进了萨瓦河。他所创造的那些人物,都成了丧失身份的人,他似乎也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当我知道一位女性花费三年时间独自走入有着“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地区进行探访的时候,我内心是震惊的。当我知道她是如何定位走这一遭的期望和意义的,我心中更是升起了由衷的敬意。当然,对于她所给我的惊喜,这还都只是开端。
我开始对这本书没有太高的期望值,是打算将它当作一本旅记和地缘讲解书来看的。对于南斯拉夫这个名字,我们很多人熟悉又陌生。我们只知道92年南斯拉夫一分为六,但是对于这个“六”我们却知之甚少,我们也不知道当年的一分为六对这个“六”有何影响,现在的他们是否还处于当年的阴影下,是否有完成蜕变的?当年世界主义的乌托邦实验场分崩离析后,东欧大地上的幽灵是否还在飘荡?
柏琳在18-20年之间,走入了这片似乎被遗忘了的土地。如标题所言,她在这片土地上观察当地的人与物,在理解与争辩中体谅,在巨大的漩涡中感受和斡旋,在借助盘根交错的回忆中去发现建构新联系的可能性。
在置身事外和置身其中之外,她选择了另外的立场。正如她在这片土地上认识的人菲卡所言,“当我们谈论巴尔干的真相时,永远是一团糟的局面,永远没有非黑即白的判断,所有的情绪都被搅在一起”,柏琳自己也明白“世界从来不是按照两分法运行的”。
由此可知“边界”一词之义,在黑白之间,在内外之间,有一个容身的地带,就是边界。抛开不得已和现有事实,对于柏琳自身而言为何会选择置身边界,“诱惑”一词又何解?她在书中是这么解释的:
“在局外人和当事人之间,在外部进入者和主体经历者的角色之间,一定站立着一个边界上的人,他/她痛人所痛,喜人所喜,能够从内部xi得并理解一种在本地生存空间产生的本能反应,并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明白自己随时会离开”,
至于“诱惑”她在开始就曾谈到:
“当文本放弃了对一种“真相”的野心,它也许会获得另一种有温度的“真相”。”
全书读下来最让我惊喜的,一是柏琳所怀有的巨大诗意,这份磅礴的诗意来源于她口中的有温度的“真相”和她对于跨过边界,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结的期望,对“爱与理解”是否是可能的问题的考量。后者就是第二个惊喜的点,这份期望和考量让这本书跳出单纯纪实和旅记的格局,上升到了更让人期待的层面,光这一点,这本书就足以进入我的年度前十了。
至于她的期望和考量能否实现和是否有意义的问题,结尾引一段艾尔文团长的发言:
“不论拥有怎样的梦想和希望,不论过着怎样幸福的人生,都和被岩石打碎身体没有区别。那么人生是否没有意义呢?或者说,难道我们的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吗?那些离去的人也是吗?那些牺牲的人们也毫无意义吗?不,不对,那些过往和离去的人的意义将由我们赋予。那些勇敢的人,那些可悲的人,我们之所以能这么想,是因为我们是生者,我们会在这里倒下,将意义托付给下一个生者,这就是与这个残酷世界抗争的唯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