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提出了人性的两种观点:一种是人性天生善良,另一种是人性本恶。文章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只有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塑造,人性才能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发展。
人性论读后感(一)
看到书名时,第一反应就是人性本恶,人性本善的道德观念。总企图在某个地方给一些名词下一个彻底的定义,把世界的模样钉死。期许的是一些通俗的话语,未曾想其实这本书更像是心理学的一个前身,对于人的精神属性的一个设想。
没有对人性深入,也没有感觉到能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根本缘由有深入的了解。令人意外的是,忽然发觉原来思维的提升, 哲学的提升,学科的分化,真理的显现就像是物理学里的粒子对撞一般。一切的答案都需要对撞,就仿佛思维是原动力,而逻辑便是轨道,通过思维推动一个概念之后,不同概念的定义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出更为基础的概念,更为准确的解答。
人性论读后感(二)
以前从导论性的哲学书里了解过休谟的理论。读完了《人性论》,套用书中认识论的某个观点,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感知强化了认知。不愧是其以前哲学的终结者和后来康德哲学的引玉者,确实思想深刻逻辑强大,虽说不如康德阐述起来那样严谨专业。就哲学性而言,著作的精华部分在第一卷知性论,觉得后两卷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内容(当时还没分离与兴起),人性的东西不太适合于形而上的理性分析。(请包容我以上的妄评)
休谟认为世界既无法用理性也无法用感官来认知。那休谟怎么克服这种悲观让自己活下去呢,他说是本能战胜了理性,情不自禁的假定因果关系的存在,情不自禁的依赖过去的经验,并据此采取行动,投入到多彩的生活中去,深刻的哲思只是短暂的。可见休谟是现实主义者。
读著作能体会到休谟“好人大卫”的品性之好,洞悉人性的睿智。但在《卢梭与休谟》的恩怨里,在休谟身上,理性这位感性的奴隶,服务意识是缺失的,有时任其感性肆意,很令人遗憾。
人性论读后感(三)
只对比一下第一卷第一章第七节的译文,就行了,读者自断。
台海出版社译本:
商务出版社的译本:
逻辑层次一目了然。
另外,我想问一下台海出版社,全书的引论和相关注释都去哪里了?
人性论读后感(四)
人性论
8.2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 / 2016 / 台海出版社
人类对外部的认识都来源于感官,感知包括知觉(包括视觉、听觉等)和映像(包括情绪等),认知是基于感知而产生的。人对认知和感知无法进行准确的区分,唯一区别的准则是根据感知的作用强度大于认知,强烈的认知必须依靠感知的作用力的传递,完全脱离感知经验的想象是没有力量的,不牢靠的。人的认知无法摆脱想象这一心理倾向,不充分接受基于感官经验的认知,而接受道德、教育、迷信等灌输性的知识,会致使诸多谬误的产生。 人的感知是断续的,不是持续的,因此人不能对外部事物产生持续不断的感知,进而不能产生持续不断的认知。人的感知和认知总是从一个事物转移至另一个事物,依靠的认知上的相似联系和因果联系,并最终形成对世界的综合认识,这些认识也只是一连串,一系列的印象。人总是在心灵中虚构一种同一性,使对自我对外部的认知保持持续性,甚至永恒性,以便摆脱断续认知的困扰,产生一种心理轻松稳定的状态。哲学家们一方面承认,人对外部的认识基于心灵断续的感知,另一方面,假设在脱离感知以后,人仍然对事物产生持续的认知,的持续性,并推理出实体、灵魂、永恒等概念,这是荒谬的。
人类所能准确认识的,仅仅是基于感官经验上的事物,其他的知识都是虚构的想象!
人性论读后感(五)
梳理
第一卷 论认知
第一章提出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于认知与感知两方面,两者是不同的,各自具体的涵义不作赘述。但是在实际认识过程之中经常会出现两者的混合,但是不必纠结于此,因为显然两者不同(类似于系统1与系统2)。并且提出了第一条准则,即简单感知必须先于简单认知而存在,这一点从常识上相信大家很好理解。但同时休谟也指出在没有感知的情况之下,也可能会出现认知(颜色的例子),但是从一般含义上来讲,这句话基本成立。
同时,感知与认知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这里休谟将感知划分为了知觉与映像,知觉先天存在,映像源自感知后的印记的留存以使我们得以在认知中唤起同情,从而又加强认知。同时,认知也被分为了记忆认知与想象认知,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是关于记忆与想象的一个连续函数。记忆通常鲜活生动,但比较固定局限(十分接近于认知),想象通常比较平淡抽象,但是却不受约束(喷火龙,怪兽...)。针对于后者,休谟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正是由于其抽象性,人类可以对不同认知进行联结,这种联结通常具有相似性,时空连贯性和因果性。休谟指出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它构成了复杂的认知,并说明因果双方的前者必须具备实施影响力的条件或能力。
之后又具体谈到了关联性认知,实质性认知与模式性认知和抽象认知三个部分。这几个方面不知是翻译还是什么问题,写的很乱,不好理解,所以我只简单写一些我看懂的部分。首先对于关联性认知,两个关联的认知以明显与不明显两种方式存在于想象中,并将具有联结性的特征归入了七个范畴。其次,实质性认知与模式性认知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认知具备一体性,即其他与之联结的认知可以包容进复杂认知中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认知(但不改变其实质);模式性认知并不具备一体性,比如对舞蹈的认知。最后,休谟谈到了抽象认知,首先这种抽象认知来自于(弱化的)的感知,而感知的清晰程度源于对一个物体的具体考察,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一定程度上数量与质量的知觉,“没有一定程度的数量与质量,某一感知无法成为人脑中可观的具体对象”。其次休谟还指出,当我们提到一个抽象认知,之后会浮现出它的一个具体形式,而具体形式所具备的性质,会在习惯的作用下,很容易通过关联,发现其错误与否。这种大脑的习惯并不满足于仅仅形成个体的认知,而是促使我们考察多个认知,探究其意义,明晰名词所指的范围。至于他形成的原因,休谟认为不重要。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