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有道》这篇文章讲述了人生中经历的各种阶段和成长的过程,强调了生活中的选择和抉择对未来的影响。作者通过比喻生熟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生道理,让人深思自己的选择和行为。
《生熟有道》读后感(一)
前几天生病了,耽误了几天,今天身体状态好了些,特意过来写个书评。
提到茶,咱们国人最讲究“冬喝红茶,夏喝绿茶”,且“以新为贵”,在这个新茶争霸之地,普洱茶却是特殊的存在。普洱讲究发酵,发酵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对身体也更好。讲真,未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普洱知之甚少,也就是跟日子人出差时接受款待浅尝过一两口。经此书介绍后,我了解到了在不同季节里,普洱茶是怎样一步步采摘、筛选、发酵、销售,以及世人对普洱茶从陌生到了解再到喜爱。如果茶也有江湖,那么,在红茶、绿茶占据武林之巅的“茶江湖”里,普洱能杀出重围,成为一匹黑马,也是一件极难之事。
此书内容浅显易懂,作者逻辑清晰,文笔流畅,阅读感极佳,更多时候,感觉不像是在读书,而是在以自己的五感,去感受那普洱茶,感受云南的市井文化。希望今后有机会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生熟有道》读后感(二)
生熟有道 本书获得过国际亚洲研究者大会2013-2015年度英文社会科学杰出图书奖,书中讲述了很多我们消费者不知道的关于普洱的知识。 平时只知道在超市和网上购买普洱茶,却不知道普洱的生产和贸易的一系列的产业链,这本书让我们更了解普洱这种茶,不仅仅能在喝茶的时候品尝出茶香,还能品味普洱身后的文化。 不仅仅涉及普洱的文化,还有普洱地域政治的争夺,普洱的历史,普洱的制作,普洱的起源等等,都是我们这些外行人接触不到的东西,看起来就像是品茶一样让人津津有味。 书中的图片也很丰富,图文并茂,让人清清楚楚实实在在了解了普洱这种特殊的茶,希望以后还能读到这样好的作品。
《生熟有道》读后感(三)
从书中知道,当下中国茶分六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而在每一大类下面,又可以依据细微制作方式的不同而划分出更多的类别。
按照六大茶类的标准,普洱茶被划归在黑茶之下。但是当普洱茶在21世纪初开始走红之时,有不少的专家,尤其是云南的茶叶专家,提出将普洱茶于六大茶类之外单独为一类。
本书旨在提供一种思考普洱茶的方式。普洱茶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圆饼、方砖、碗状、南瓜形,也有散茶。又生茶熟茶之分,生茶黄绿汤色,性稍生寒,可以长时间存放;熟茶则是红黑汤色,比较暖胃,也可以长时间存放。而不论生茶还是熟茶,被长期存放以后,比如五年、十年,甚至更长年份,就被称为"老茶",而判断普洱茶价格和价值的法则正是"越陈越香"。
在"江湖"的框架之下,作者尝试借由民族志本身的叙述逻辑、结构和细节来表达个人思想。当代人对普洱茶价值和口味的逐渐接受,可以说是一种渐渐'习得'的过程,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变迁的结果。就此意义而言,普洱茶没有唯一的'正宗性'。
普洱茶的发展,似乎印证了古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2007年的普洱茶市场犹如2008年的股市,兴衰瞬息间。对于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弊端与乱象,作者指出,这“不只是一时的经济资本运转的问题,而是为中国社会和文化土壤的力量所深深形塑的结果。
《生熟有道》读后感(四)
茶在我国的历史上就被附着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其经济社会发展在20世纪中后期乃至21世纪初都领先于大陆。因此,台湾地区的普洱茶消费者有机会因循我国的茶文化传统,实现对普洱茶文化形象、品味标准的率先构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台湾和大珠三角地区的茶叶消费文化得以向云南回流,重塑云南的茶叶生产过程、品味标准。与此同时,云南立足自身自然、文化资源,将农文旅作为重点产业发展,挖掘和重构本土历史文化形象;茶叶的潜在消费群体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壮大,并带有强烈的以茶叶品鉴标榜自身文化身份的意愿。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云南普洱茶产业迅速壮大且复杂化,形成了政府有意推动、茶农积极扩产、茶商伺机炒作、消费者追逐甄选的格局。群体间利益诉求的差异,使得普洱茶形象的建构与解构行为并存。用“江湖”来指涉和解释这一局面,是用模糊解释复杂,似乎带有某种诗意,但含混不清。
围绕一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商品(普洱茶)展开的商品流动、形象建构与结构过程足够复杂,因此也有很多的切入点,可以围绕普洱茶形象建构与解构的影响因素,不同群体建构/解构普洱茶形象的动因、机制等内容深入论述,借此探寻一些具有一般性的机制;社会关系网络在普洱茶流动中的作用(2023年在云南调研时曾经想做这个题目)、普洱茶产业化过程对茶农/茶商/消费者的利益/行为方式的影响,茶农和茶商如何处理普洱茶市场风险、普洱茶产业的社会文化嵌入等议题也可以讨论。本书收集了大量的田野资料,相信作者还有很多材料并未展现在书中,但本书的论述广泛而不深入,关于“江湖”、“生熟转换”等核心概念的论述不清晰,其主线地位也并不凸显。此外,作为一本新近出版的书,书中展现的内容略显陈旧,08年之后普洱茶世界的变迁并未简要而充分地补充在这一中文版本中。
《生熟有道》读后感(五)
感谢薄荷实验赠书。
在我有限的阅读史中,关于茶的研究多为历史学或美学:要么探究茶叶历史,茶叶国际贸易,要么介绍“茶道”,描绘茶器之美。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切入的,本书是第一本。这并不意味着本书是枯燥的学术研究,充满了未知的人名和理论。恰恰相反,本书的“学术部分”显得极其克制,作者将更大的篇幅留给了鲜活的“普洱茶江湖”。
书名里的生熟,一方面是普洱茶江湖里的生普熟普,不同拥趸之间的论争,另一方面则借鉴了列维-斯特劳斯的 "生 "与 "熟 "二元概念,以及人类机构在将食物从自然之物转化为文化之物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阐明赋予普洱等茶叶的各种象征性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而山林、市井与江湖,则描绘的是茶农、茶商、消费者各色人群在官方法规、市场资本控制下更具活力,更“不正规”,更狂野但也更高风险的“政治空间”。
书中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来隐喻普洱茶的发展,一方面以时间为线索,从普洱茶如何被“重新发明”,到如何被”炒到天价“,又如何”跌落神坛“,最后”转化再生“,顺着茶树生命周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云南人小喝到大的 "普通 "茶叶的含义是如何在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作用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人们如何调整自己的自然环境、社会关系与文化理解,共同创造传承与改变了”普洱茶“的认知。另一方面有时以空间为间隔,云南—台湾—香港,商业和文化是如何塑造社会关系网络。
书中展现的普洱茶的世界满满都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在书中娓娓道来,不同的立场与味蕾,创造性的再发明了普洱茶的起源历史和神话。这些故事值得更多人阅读,正如普洱茶值得更多人来进行讨论。
《生熟有道》读后感(六)
去云南旅游的话,会在一些茶馆外看见普洱茶的宣传,比如“一杯普洱,细品人生,感受岁月静好,触摸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平和,品味生活的点滴美好。”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西南部,随着人们对普洱茶的了解越来越多,人们也会习惯的把普洱云南联系在一起。
在《生熟有道》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与普洱茶有关的知识,重点展现了普洱茶是怎样从默默无闻到为人所熟知的过程。
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种植出不一样的茶品,而一种茶有多么大的名声,实际上和很多复杂的因素都有关。
普洱茶同样如此,它的声名远播一方面是由于普洱茶的口味确实很不错,另一方面也在于人们对于普洱茶功效的宣传。
一些普洱茶的经销商会大肆宣传,说普洱茶能够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平衡体内的各项机能,有美容的效果等等。
而类似的效果是否存在,我们还是应该更加倾向于去相信一些相关的科学研究数据。不过喝茶成为许多人感受生活,体验生命的一种方式,却是由来已久的习惯了。
作者说,人们对普洱茶的找寻寓含了一种对身份、个性和生活方式之“真理”或“真实”的追求。这是对过往岁月中自我个性备受压抑的年代的一种平衡,同时又是对现代化生活潮流的一种逃离和对自我的重新找寻。
普洱茶声名远播,自然有其独到之处,普洱茶有生普洱和熟普洱之分,不仅可以冲泡,还可以饮食,如做普洱糕、普洱松子等,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独具匠心,把普洱茶与江湖,市井等概念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生熟有道》读后感(七)
《生熟有道》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张静红的一部作品。张静红现在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物资,饮食,消费。我们在阅读《生熟有道》的时候,能感受到这是一本关于普洱茶的学术专著。张静红也是云南人,对普洱茶从生产到销售非常了解,为我们客观真实的展示了普洱从普通的茶叶转变为一个知名的茶叶品牌的故事。所以《生熟有道》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大众性的普及普洱茶知识的读物。
通过阅读《生熟有道》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普洱茶的前世今生。普洱茶得名于古代的“普洱府”,位于现在的宁洱县。这片区域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古时候主要供给西藏。我们耳熟能详的“茶马古道”就是指西藏的茶商南下到普洱买茶这条线路。普洱茶当时出名还在于被选为贡茶。普洱的特别之处,在于有一个“后发酵”过程,这就是从“生”变“熟”的过程。普洱的后发酵过程分为两种,一类叫老生茶,是生茶长时间的自然作用下慢慢发酵。还有一种是人工专门进行渥堆发酵,把自然发酵过程从几年缩短为几个月。而后面一种就是“熟普”。
读到这里,读者可能会心生疑虑,为何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会有两种。在上世纪初,交通不便利,普洱茶从产地要经过几个月的运输才能抵达香港台湾。茶叶在复杂的湿度变化中自然陈化,经历了天然的后发酵过程,到香港台湾的时候变成了独特的熟茶味。70年代后,为了迎合港台人的口味,聪明的云南人发明了人工发酵的方法,模拟自然发酵,在短时间里,做出了“熟茶”。
至此,普洱市场形成了一个江湖,不同产地,不同工艺标准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大家都是普洱,那么谁家的普洱最正宗,这里面不仅牵扯到经济利益和市场份额,在茶文化的背景下,还涉及到了不同茶产地的文化认同。再加上不良商贩冒充年份,以次充好,更是把普洱茶江湖搅得血雨腥风。
《生熟有道》是一部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的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普洱茶的窗口,还为我们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叶所涉及到的巨大商业利益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角度。对于普洱茶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生熟有道》读后感(八)
普洱茶,这个充满了历史沧桑的名字,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卓越的品质。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普洱茶早已在茶界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其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文化与价值,更是让人为之倾倒。
张静红老师的这本《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探讨了普洱茶的文化和相关发展。普洱茶的文化价值更是不可小觑。它不仅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云南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普洱茶曾是商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地理方面,普洱茶是云南省的珍稀地理标志产品;在文学方面,它被诗人赞美为润物细无声的佳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和茶叶文化的普及,普洱茶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收藏这一独特的茶品,期待它能带来更多的价值与享受。同时,随着普洱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围绕着普洱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也是张静红这本《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想告诉读者的。
此外,《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的语言也非常优美和流畅。张静红以其独特的笔触,将深奥的哲学思考化为平易近人的文字,使得这本书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书中的排版和设计也非常精美,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愉悦。
无论是从健康、文化还是生活的角度考虑,普洱茶都是一种具有无限魅力的饮品。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份深邃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风味,感受《生熟有道》带给我们的美好与愉悦。
《生熟有道》读后感(九)
茶,于中国人而言,熟悉又陌生。每个人都有饮茶的经历,但是却鲜有人说得清楚茶叶的前世今生。 茶文化在中国的传承更是已有千年,从最初的摘叶煮汤饮,到煎茶论道,再到如今的成熟工艺制作,每一步历程,即是茶文明的延展,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普洱茶,来自茶叶主产区云南,多以紧压型制,一是因为方便古时运输,而是便于茶叶存储。因此即使到了如今交通便捷的年代,普洱茶大多数仍然保留压制形式。 国内普遍将茶叶分为六大类,普洱一度被划分为黑茶,但也有云南当地专家认为普洱是第七类茶。普洱茶本是独居西南隅的特色茶饮,因茶马古道来到了大众的食台,又因21世纪初人们的炒作登上国际大舞台,关于它的故事渐渐多了起来。在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普洱的分类、生产,述说了普洱的历史,而且更多地通过普洱茶洞见茶叶背后的人和事。 张静红老师从春生、夏热、秋愁、冬藏四个主题,将自己了解的普洱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普洱的原产地在业界一直争论不休,易武因六大茶山历史悠久自居,勐海因老班章的崛起而不遑多让,思茅更是直接将名字改成了普洱。起源、正宗之争就如同武侠世界江湖中人一贯争论的名门正派,似乎不是出自名门,就难登大雅之堂。然而真正的茶客,对自己的口味、喜好了然于心,是否中意某款茶出于自己的心,而非商业打造。茶商们费尽心思的炒作无非是哄骗更多跟风的芸芸众生罢了。 茶叶在春天发芽,春茶往往是茶商们争抢的主要货源,普洱茶产业鼎盛之时,在普洱茶的主要产区易武几乎每天都上演着本地茶农和外地商人的斗智斗勇,那就是看不见刀光的厮杀。 在当地政府引入QS标准,用以规范普洱茶生产工艺之后,茶商和小茶农之间的比拼更加激烈了。因为QS标准要求较高,从场地、空间、员工、时长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资本购入设备将大茶厂打造起来,小茶农改造家庭作坊空间,应付检查;仍然有不少小农无法通过QS标准。无论怎样,他们的茶都会有销路,但是等级立现。经过QS认证的茶自然走向高端市场,没有认证的茶就在外包装上下功夫,印有六大茶山的白色绵纸,满眼古作的味道。 任何商品都有一个兴衰周期,当普洱茶价格高烧一退,茶农们又犯起了嘀咕,悲秋气息充斥着整个市场。然而茶叶的生产还在继续、茶农的生计仍要继续,寻求转化成了新一代普洱茶农的发展方向。 从普洱茶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农产品的发展史几乎如出一辙。从新转盛,由盛到衰,都是必然经历的过程。 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放诸四海皆准。
《生熟有道》读后感(十)
提到普洱茶,恰好我小时候赶上了它价格成为传奇,到处都有人收藏的所谓风靡一时。读到这本书我才意识到,长大后就很少有人和我提及关于普洱茶的收藏和增值的爱好了。回想当年,真是趋之若鹜般。
这本书翻开的体系,沿用了国外科普向作者的主要写作手法。基本都是自己的毕业论文,对一个知识的专题研究,最后正好是一本书的体量,作者也是把论文重新用中文写作,出版成为了《生熟有道》这本书。分为一年四季,以自己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讲述了有关普洱茶的前世今生的来龙去脉,读完基本对普洱茶的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
很有意思的几个点。首先关于制造故事和传说。如同每个景区的神话传说都是人为撰写,普洱茶的文化,也是一种人为的营销活动。其实源于台湾人对这种茶的偏好,于是才逐渐打开了大陆市场。甚至,如果不是港台的一种小众收集炫耀,有些制作工艺早已无人在做。趁着他们的奇货可居,我们才挖出了这一行当,重整旗鼓,并将之再掀风浪。普洱茶又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作为一个时期的主流网红产品,在全国折腾出了名堂,成为一种风潮。
其次关于正名溯源。就像关于曹雪芹是哪里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争议话题,普洱茶的正统原产地和发源地也是一个竞争的项目。这种背后隐藏着经济利益的纷争从未中断过。真的是自豪感的迸发么?无非是可以卖个好价钱的影响力吧。
拨开文化的套壳,发现普洱茶本身仿佛就是一个造星故事。说实话,我对茶叶的体验本身一般,能喝明白的茶叶无非是茉莉花茶,还有简单区分一下红茶和绿茶。而身边的人,对茶叶的本真之味的偏好,也是春天的新鲜绿茶多一些。茶叶本身香味对我的吸引远大于茶水的滋味,所以我很愿意家人泡一杯茶,我闻他喝。
所以,很多人估计在普洱茶正当风口的时候,也会有这般疑问,它明明没有那么好喝,究竟是为什么,大家把它抬到了一个高度,认为是陈年佳酿般的仙品。但是没有人会在众人面前真的亮出自己的困惑。书里有一个茶商也是,被迫营业进货普洱,就是因为大家都在买,所以大家都得卖。至于作为茶叶本身来说,普洱茶是否真的比别的茶高几个段位,或许从现在的市场状况可窥一斑。这个明星产品也如那些流量明星般,不过是一个时期的产物,而后成为历史的一瞬。
或许家里有普洱茶囤货的人,看到自己那些茶饼,会不会真的认为可以靠它,发家致富。看完整本书感慨究竟是什么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判断、选择。看来回望历史,我们不过是被时代操纵的小人物罢了,比如一条关于普洱茶的广告宣传,我们的蝴蝶效应就这么开启了。
《生熟有道》读后感(十一)
感谢薄荷实验赠书。
商海、江湖以及山林
普洱是商海激荡、漂洋过海的“舶来品”。这是人类学家张静红这本著作的最重要的揭示。与自然水系迥然不同,普洱漂流的径流并非海纳百川,而是倒洄溯源,从浩大无垠的海洋逆流至千丝万缕的溪泾,最终漫流到山林奔泻之间。这一发掘过程,恰好处于普洱市场大起大落、社会沸议的2007年,商海澎湃的历史与现实得到了交融呈现。
我们才知道,原来普洱的产地植株、发酵工艺、生产流程、口味鉴别、文化标识等等之类耳熟能详的“标签”,都是在极短时间内由台港商人、地方政府、各地茶商、当地能人和文人墨客一起,将“茶马古道”“皇室贡茶”的历史余烬杂糅涂抹,使得原本的新春茶叶必须要“越陈越香”。
书中随处可见这些富有意味、形象鲜明的商业现象描述,不过,在作者的分析框架里,商海与江湖是互相竞争、互相妥协的一对范畴,商海意味着难以抵制的“逆洄洋流”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生产标准、商业宣传等,而江湖则是含混不清的各种非市场、非商业、非外来的历史记忆、文化建构乃至人文理想。在我看来,这是作者相对独特的自我理解,中国的江湖,不愿或者难以消纳的应该只有“官府”,而商海反而是江湖最为宏伟宏阔的具象化身,因此如果作者认真地观察、理解乃至洞穿“江湖”对于普洱商业的塑造,那么,应该发现边陲的古旧“江湖”与沿海的现代商业的互动,其本质还是一种商业演化,而且是一种更加富有探索意味的商业演化。用张五常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县域竞争”,因为我们都知道,普洱商业的背后存在更为根本的中国政治经济结构性变化。
这让我重新又翻书查阅一些章节,在作者的叙事框架中,“官府”面目漫漶,哪怕它是搅动江湖浑浊、掀起商海波澜的主要力量,是标准流程改造、产业规划宣传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当事人。如果不是出于审查考虑,作者这样轻描淡写地处理“官府”在普洱商业中的角色,倒是有点买椟还珠的遗憾了。
不过,更大的阅读遗憾可能来自于“山林”,在作者叙事中只存在一些少数民族与普洱、与茶行的零星叙述,全书满篇的历史喟叹和现实反思,也仅仅针对聚居“山林”的汉族群众以及历史记忆,而对杂居“山林”的少数民族以及其更为复杂的历史记忆未置多词。仅此一点而论,对于普洱的人类学描写就显得“抱残守缺”了。
从这本著作给出的线索漫延思考,按照我的理解,普洱的出现应该是“茶马古道”的另一版本,是沿海与边陲终会一遇的必然产物,是1949年之后,已经断涸而又复流的历史浪潮的一朵浪花。因此,作者对所谓“茶”与“道”的描述,不仅是饮食人类学的特定套路讨论,更是一种基于现实、回溯过往的未来洞察。
《生熟有道》读后感(十二)
谢谢薄荷实验的中奖赠书。
普洱,一种传说中需要身心沉浸式体验的茶/道文化,从百年茶树上采摘下来,在西南山麓的马背上发酵,叩开皇宫大门,也走进寻常百姓的餐桌。但是普洱一度成为天价茶叶,有价无市,千金难求,则是资本下场、港台联手共同制造,但也开启了地方味蕾的自我唤醒之路。张静红的《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从春生、夏热、秋愁、冬藏四个季节来回顾了07-08年的天价和之后的跌落这一场仿若梦幻一般的资本游戏,讲述了本地茶农与港台茶文化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主体性如何被唤醒的具身性体验。
云南是重要的茶的原产地之一,滇南的本地民族驯化利用茶叶的历史有千年以上,但迟至18世纪,滇南的茶山才进入云南与中原的茶叶生产、销售之中,并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等著名茶叶产地齐名。随着现在越来越重视农产品原产地,茶山之争也浮出水面。思茅这座城市甚至改名为“普洱”,理由是历史上作为贡茶的普洱是在这里制作并装袋运输出去的。但是版纳的易武并不认可这一说法,认为六大茶山都在自己境内,才是正宗的普洱原产地。那么勐海为什么不算呢?易武的茶农宣称自己是按照古法制作,量少且精,而不是勐海茶厂的市场化批量复制。那么为什么老挝那边的茶山又不算原产地呢?
除了原产地之争以外,还有分类。中国的茶按照发酵方法来分类,不发酵(绿茶、黄茶)、部分发酵(黄茶、青茶)与全发酵(红茶、黑茶、普洱茶),以此来区分。但是当普洱茶在21世纪开始走红时,一些专家提出,普洱茶应当成为六大茶之外的单独一类。作者记录了这一争论如何伴随走红的普洱而不断出现。实际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也有生茶、老生茶和熟茶的饮用,包括茶泡饭的茶叶都是直接采摘后泡茶,而不是一定要做成熟普洱。但是台湾人一趟又一趟来“朝圣”,将熟普洱奉为圭臬,也直接影响了易武当地茶农的味觉和价值判断体系。
古法制作有评判标准吗?在普洱走红之后,当地政府引入QS标准,试图规范普洱生产工艺。QS标准对制作流程的每一环节都有规定,场地、空间、员工、时长等等。当地茶农不得不购入一些设备,改造家庭作坊空间,以应付检查。也有一些茶农没通过QS标准,但并不妨碍自家生产茶叶,并且在外包装制作上狠下功夫,白色绵纸,印上六大茶山,怎么看都是古作味道。
熟普洱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呢?作者说,初品普洱的人也许觉得普洱的土腥味太重,但也要分情况,有些普洱茶的发酵程度没有那么完全,有些普洱还需要时间来开启。这就使得普洱的制作和存放成为玄学,一些人说普洱存放需要干燥一点,一些说需要湿润但又不能发霉。一些普洱已经发霉但是拥有者却不知道(或者当做不知道),泡开的普洱当然有各种奇怪的味道了。对于制作者、品尝者来说,这都成为了玄学。
成为玄学的还包括它的价格。普洱一度炒成天价,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半数是普洱,懂茶的、不懂茶的,都下场想收一饼来存值。一些曾经做红茶、乌龙茶的生意人也进入这扇大门。但也正如其他炒红的产品一样,普洱的价格跌落之后,茶农又开始新的等待。一切交给时间来验证。
《生熟有道》读后感(十三)
普洱茶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茶,也是平日经常饮用的一个品种。笔者生活在潮汕地区,潮汕地区素有喝工夫茶的习惯,潮汕地区将茶称作“茶米”,把茶的地位等同于米,可见茶在潮汕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工夫茶所冲泡的种类不限于乌龙茶,喜欢普洱茶的茶客也不在少数。
大多数的茶叶属于消费品,购买的目的是用来冲泡饮用的。而普洱茶是具有金融属性的,品种、品相好者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因此,在普洱茶的圈子中不单单只有采茶人、卖茶人和喝茶人,还有一部分投资者等。围绕着普洱茶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形成了一个独特圈子,《生熟有道》的作者张静红将“江*湖”的概念引入其中,称其为普洱茶的江*湖。 《生熟有道》作者张静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这本《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就是以作者张静红博士论*文为基础,再增加了一部分新内容而成。茶叶是种天*然的饮品,符合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作者将这个概念引入书中,形成了四大部分春生、夏热、秋恋和冬藏共八章内容,通过这八章内容来详细讲解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作者开篇就讲述了一次非凡的饮茶经历,喝的两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品牌“双狮同庆号”和“乾利贞宋聘号”,具体喝的这两饼普洱茶至少存放了七八十年时间,喝过之后一位品茶专家用“平矜释躁,怡情悦性”来形容这两饼普洱茶带给他的美好感觉。 《生熟有道》中讲述了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和存放要求,也讨论了普洱茶的原产地、老茶树等问题。这些还仅仅是普洱茶的本身情况,书中讲述了地区为普洱茶而改名的事情。原思茅是普洱茶的一个重要产区,因2007年开始普洱茶大火之后,思茅改名“普洱”,潮汕地区因韩愈而将山水易名称“韩山韩江”,思茅因普洱茶而易名“普洱”。 普洱茶可谓是“可以喝的历史”,通过《生熟有道》让普洱茶的历史再得以延续。
《生熟有道》读后感(十四)
阳光甚好,天气回暖,春茶快要下来了,这几天在约朋友准备去采茶,在这之前,还是先把家里的熟茶拿出来喝喝。 茶之一道,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到莫名变成了一种金融市场的代替品,这个中间的变化,也许可以从这本《生熟有道》之中略微窥得一点影踪。 记得以前看过张静红老师在一席的一次演讲《普洱茶的流变与演化》。张老师笑着说,普洱茶是个江湖,不同流派的高手都各自有自己的绝招,有的人只喝生茶,有的人只喝熟茶,有的人讲究干仓……理解江湖文化的本质,有助于解读今天普洱茶鱼龙混杂的局势,以至普洱茶的行动者们在混乱中解决问题的方式策略。这个江湖的规则是模糊的,比如揉茶的方式,比如单一产地的划分,这个模糊和不规则,也是普洱江湖从业者们的生息之道。 张老师讲了自己作为一个云南人,对于普洱茶,特别是生熟普洱茶的认识,了解,研究,以及自己所做的田野调查。在对易武当地的调查中,她看到了当地政府以及茶农在普洱茶变迁的这些年中,当地人生活方式的变迁。她所认识的老茶人,家里盖起了新楼房,当地政府的地名甚至也改成了普洱市。 张静红老师回顾了自己调查到的普洱茶价格的变迁,以及在经过市场的追捧、炒作之后,普洱茶市场的大起大落,最终在经济市场上“崩盘”的过程。《生熟有道》,正是张静红老师追溯了当地茶文化从生到熟,又到回归本质的始末由来。她写了普洱茶的春收夏热,秋愁冬藏,描述了普洱茶从一种家庭手工制品到一种重要产业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跟随着张静红老师的笔触,看到了这属于普洱江湖的风云变幻。 潮流过去,也留下自己的痕迹。当地人喝茶也从习惯喝生茶,慢慢接受了普洱熟茶的滋味,也认可了向外来的客人推介自己的“老茶”。张老师称这是“习得的滋味”:“任何一种被称为正宗的标准,其实都是人为的建构,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变迁的结果。” 这也许就是生熟之道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也许是属于普洱,又不仅仅限于普洱的江湖之道。。
生熟有道
8.0
张静红 / 2024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熟有道》读后感(十五)
普洱茶,源于云南深山、具有千年历史的神奇饮品,近年来在茶市中异军突起,备受瞩目。而《生熟有道》这本书,便是对普洱茶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作者张静红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普洱茶的魅力与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带领读者领略了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
普洱茶的生长环境独特,多生长在云南高山深处的原始森林中。这些地方人迹罕至,生态环境优美,为普洱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生熟有道》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普洱茶的生长环境,如何选址、种植、采摘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正是这些苛刻的条件,造就了普洱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
除了生长环境,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讲究的。生熟有道,是普洱茶制作的核心。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普洱茶的采摘、晒干、压制、发酵等各个环节,以及如何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通过这些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普洱茶制作工艺的精湛和独特之处,更能体会到每一片普洱茶背后所蕴含的匠心与智慧。 在《生熟有道》中,作者还从文化的角度对普洱茶进行了深入剖析。普洱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在云南的市井街头,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文人墨客,都对普洱茶情有独钟。他们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品茗聊天,或独自一人细品慢饮,享受着普洱茶带来的那份宁静与惬意。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场景生动鲜活,仿佛就在眼前。
除了山林、市井,普洱茶在江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里的“江湖”,是指普洱茶的收藏与交易市场。近年来,随着普洱茶价格的飙升,这个市场也愈发活跃。在《生熟有道》中,作者对普洱茶的收藏与投资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同时,书中还介绍了普洱茶的鉴别、品鉴等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在享受普洱茶的美味之余,更能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体来说,《生熟有道》是一部全面解读普洱茶的佳作。作者张静红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普洱茶的魅力与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适合茶叶爱好者阅读,对于想要了解云南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