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征战》是一部以互联网平台竞争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在竞争中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部小说生动地描绘了现代社会中的竞争激烈和人性的复杂性,引人深思。
《平台征战》读后感(篇一)
今天在莘庄的新华书店,在一堆"垃圾"的计算机书籍中,居然淘到了这个异类,实在意外,随手一翻------好书,赶紧与大家分享.
想了解软件业,外包业的运作内幕吗?
想和作者一起深处思考一些软件行业发展的困惑吗?
想跳出"技术至上"的视界,从行业,人事,管理,流程,咨询的角度去解读软件行业吗?
想从制造业,硬件业的成功经验,获取些启示吗?
就请读此书罢!
1/3页《平台征战》读后感(篇二)
维系谷歌创新动力的有一条“百分之七十解决方案”,即将70%的时间用于核心业务,20%的时间用于与核心相关的业务,而10%的时间用于与核心业务不相干的新业务领域。
这本书p151讲到,云计算就是谷歌工程在20%的时间里形成的一个产品。
后来IBM董事长访问谷歌总部时看到了云计算的巨大商机,抓住机会与谷歌合作。
这里展现了两种创新:1、企业内部创新,要给员工思考未来可能性的时间;2、利用外部力量创新。
这个例子很好的同时了说明两种情况。
2/3页《平台征战》读后感(篇三)
平台加组件的观点确实是大势所趋,很多观点也是有价值的(虽然基本是IDC的观点),但是比较“泛”,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引,比如如何构建产品平台,如何将软件成果逐步组件化。所以,可以看到一些好的观点,比如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分离的趋势,服务型、产品型软件开发商的竞争力四阶段模型,人力资源结构等,但基本是引用别人的观点和成果。另外几乎就是把EOS等同于全能的技术平台在推销不是很妥,或许EOS真的不错,那不如干脆把书名直接改为“EOS平台征战”算了。
总体上,本书基本上不能称为两位作者“著”,称为“编”更加适合些。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