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出轨》读后感锦集

《出轨》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5 19:25:29
《出轨》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1-25 19:25:29   小编:

小说《出轨》通过描写一个平凡家庭的婚姻危机,展现了出轨对家庭、夫妻关系以及个人心灵的冲击和破坏。作品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婚姻中的矛盾与挣扎,引人深思。读后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念。

出轨读后感(一)

特雷弗有一种极致的敏感,叙述中对细节、节奏、亦实亦虚的场景的调控与时间线的推移变换犹如缓慢转动懒散的漩涡。在描述性词语达不到的情景下使用诗化的语言又毫不多余做作,刚好。 有着深处末世百无聊赖的散漫和敏感, 带着绝望毫不怜悯干净利落的表达了对个体的尊重与最终关怀。 举个例子,“当他再一次说他爱她,她听着,当他伸手去拿公文包,她看着-有好多次她都想给他把这个公文包换成新的,但终于没有换成。她微微笑了笑,站起身离开。”

出轨读后感(二)

这或许已是特雷弗最后的一个短篇集。对于人生的流离遇合、阴差阳错,他观察入微,了然于心,同时报以无限的宽容与悲悯——但绝不滥情,而且时有不怀恶意的讥讽。这是一位看透了人间的老爷子,固然有虚无之处,却绝不会将你带向空门,而是让你走向冷静的睿智或睿智的冷静,让你接纳人生所有的荒诞与温情。读特雷弗,你需要平静;读完,你会更平静——绝望、失落、若有所思的平静。此书宜配浓茶,读后不宜立即驾车、登高或赴宴。。。

最适合至少30周岁以上读者;若有少年捧读,必是心境沉潜、知觉细腻之辈。

出轨读后感(三)

很早以前,听许知远读《出轨》,听着听着睡着了,而那种迷离安静的失落感却一直记忆犹新。

后来在书展看到它,毫不犹豫买下。读第一篇就很喜欢。《坐对死人》。一个乡村寡妇会如何处理丈夫的后事?我在下班途中回想这个故事:她二十几岁就嫁给了这个男人。丈夫还活着的时候,他们有一大片田地,羊群和马房。后来他迷上赌马,有时一晚上输掉的钱,能维持他们一年的生计。即使如此,她却一直沉默着。现在,丈夫终于闭上眼睛,而她对他竟有一些思念之情。“能怎么办呢。”仿佛她从没恨过他,仿佛她静坐陪伴的不是这位已死去的丈夫,而是她二十三年来始终又不得不隐忍的生活。

其他故事也各有自己的色彩。《传统》里少年隐约躁动的欲望,《贾斯提娜的牧师》里旧秩序逐渐被替代的落寞感,《在外一晚》里,约会的中年男女在尴尬和得体间犹疑。孤独与落寞贯穿始终,在爱尔兰街头巷尾的每一个行人中,在他们喝过的每一杯咖啡或茶里。更要命的是,那些不被叙述的人物身上,这份感觉同样甚至更浓重。曾经恍惚,以为Trevor写的人物会在短篇里互串。但是没有。大家都是分散地活在这片土地上,孤独也很分散。

论及结尾,William Trevor无疑是大师。《在外一晚》《罗丝哭了》《大票子》的结尾都极有力量,足以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媲美。那些曾经美好的幻想或者耻辱的时刻都被作者的笔触拉向天空,星星点点渐渐被海风吹散,飘落在远方。有时,Trevor笔下的小镇会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故居,那里的人也都依照着这种简单的方式生活,空旷,无聊,乏味的岁月,如一个永恒的午后,长日百年。

就像柯罗最著名的那幅《孟特芳丹的回忆》,晨雾消散的时刻,树叶与风相互摩挲,安静得好像时间静止了,而那最熟悉最亲切的记忆只能被锁画中,留下满地的落寞。

出轨读后感(四)

第一次读特雷弗的小说,小说集的名称起得真好。译者本人在译后记里说,这个名字是一个小小圈套,因为书中并没有什么“玉体横陈、鱼水之欢的火热场面”,即便如此,个人觉得集子里最好的还是两篇“出轨”主题的小说。一篇是《罗丝哭了》,一篇是《出轨》,它们正如本书中的腰封所形容得那样,是作者带着无限的理解和同情讲述出来的人生故事,没有任何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在里面。

这里摘一段我尤其喜欢的文字:

“在那各自回家之前属于他们的四十分钟里,他们谈到了爱情:他们曾经的痴缠相恋,现在仍然维持的情感牵连。他们讲到了爱情的限制于约束——那是必然会有的,也讲到了爱情的深挚与热烈,爱的痛苦,恋爱中时常感觉到的笨拙可笑和徒劳;讲到了他们怎么去看电影,怎么相顾无言地坐在黑暗里,还有那屈指可数的几个夜晚,他在她的公寓里度过,一起睡到天亮,而那并不是对爱情岁月的浪费。情人们的口角分歧,或者是言语争执,也不是对恋爱时光的浪费。他们现在说着的这些,也不是浪费。——P246~P247

个人认为这段对出轨情侣的分手场面的述说之所以能让人动容源于“浪费”一词的使用。事实上世间绝大部分人在回忆与曾经的情侣相处的爱情岁月时都会发现,记忆中情意浓浓的时刻其实少的可怜,更多的还是庸庸碌碌的琐屑日常。但在作者眼中,这些日常正是爱情的一部分,而不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浪费”。更进一步说,作者在这里之所以会反复强调“浪费”一词,或许是因为文中的两个主角作为出轨的情侣,因为必然的原因相处时间比普通情侣更少,但在这本就不多的时间中却同样避免不了普通情侣之间的争执多爱怜少的事实,也更容易让人产生这些时间被浪费的错觉;又或者作者想表达的是即便是这样注定不容于世、有始无终的情缘,对于身处其中的两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生命历程,而不是对彼此生命时光的任意消遣。

P.S.没有读过英文版,只能从语言的“达”“雅”角度说,译得很好。

出轨读后感(五)

《出轨》,我听闻这本书,是从单独app的音频节目中,听许知远分享的。他一共做了两期,一期读了开头,一期读了结尾。由此我便被这篇小短篇深深地吸引了,我喜欢在睡前听他的朗读,这治好了折磨了我很久的失眠。这一篇我听了两次,第一次大概快到了凌晨一点多了,迷迷糊糊的记得他们在奇尔特恩街的小餐厅见面,幽会的场景,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只感觉梦中好像又去了那个地方。第二天中午重听了一遍,很喜欢,微妙的氛围,有趣的描写。后来又听了第二期,这次分享的是她告诉他,她离婚了的那段。两人之间情感的渲染,感情的拿捏,对爱情的渴望,又不敢过分的去争取,不得不接受无奈的分离。那一刻,我便被特雷弗的文字所吸引,决定来读这本短篇小说集。

整本书的风格和《出轨》一致,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那么多巧合,有的只是生活。仿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与一位友人畅谈,听他讲着他身边的故事,慢慢的去了解每一个主人公,了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就像《在外一晚》中他和她各怀心思的约见,一切是那么合理,却又引人深思。《大票子》中菲娜的怀疑,担忧,害怕,在特雷弗的笔下是如此真实。仿佛一闭眼,就能感受到那个海边小镇里时而点着油灯读着爱人漂洋过海的信件,时而在在小酒馆中忙前忙后,最终却在洁白的婚纱前屈服了。

特雷弗笔下的一切都是那么妥帖,如一位老者将他的人生阅历娓娓道来。对于二十刚出头的我来说,他笔下的成熟也许是我现在无法理解的。可越是无法理解,越是充满向往。与法国人疯狂的浪漫至死不同,爱尔兰人温文尔雅,他们更像绅士。他们懂得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包容,他们们明白生活中充满可无可奈何。正如最近一直单曲循环的薛之谦的《绅士》,“我想摸你的头发,只是简单地试探;我想给你个拥抱,像以前一样可以吗”。在他们笔下,成熟的绅士没有执着,没有强求,没有执念。一切都只停在了试探里,融化了所有的无可奈何。也许这才是所谓的人生。

出轨读后感(六)

12个短篇,喜欢9篇,最喜欢同名篇。2个已婚人士从办公室恋情始,后女人离开所在公司,但二人每天早中晚见三次,在三个固定的地点,后来女人离婚(她想卸下责任的重负),但男人感到女人的离婚像一张网困住他,然后男人提出分手,意料之中的结局。喜欢女人的决绝,“绝不试图去从感情废墟中刨回任何的断璧残璋”。开篇《坐对死人》也很棒,女人的丈夫死了,这个丈夫是为了她的房子跟她结婚的,且婚后冷暴力,女人对来慰问的教会姐妹诉说以往、抱怨丈夫,教会姐妹的感觉是“坐对死人”,听着有点恐怖有点心酸, “毁掉的何其多,而剩下的何其少”。《在外一晚》是作者那种经典的subtle格调,二人通过约会网站见面,各怀自己的小九九,最后互相利用各有所得,体面离去。《格来利斯的遗产》多年前有来往的爱读书的女人临终前给他留了遗产,他回忆当年放弃优厚的银行工作去图书馆,还遭到妻子的抱怨,在那里遇见了那位爱读书的女人。当然最后他拒绝了遗产保有了“尊严与荣光”。《圣像》很努力却也很失败的情形,尤其是妻子的努力,丧得彻底。《罗丝哭了》最后那一大段,罗丝哭了“为她的老师默默忍受的屈辱煎熬而哭”,……(此处还有10个为…而哭), 简直是为了全人类的伤害而哭,这里觉得作者很铺陈,情绪很释放,手法很不同。《大票子》约翰与菲娜一对恋人,说好约翰先去美国打工然后接菲娜,约翰是黑工,经常换工作,居无定所,婚期一拖再拖,最后约翰决定干脆回来结婚就留在老地方时,菲娜觉得自己不再爱约翰了,选择放手。又是一个意料之中但也很可惜的结局(也不一定可惜,也许避免了“情感灾难”。)《舞蹈教师的音乐》重点在于布里吉德听音乐的感受(大段形容,极尽誉美之词),第二天“愉悦感很丰足“,之后那音乐“不离不弃”,“是一缕不死的幽魂,飘荡徘徊”,也是少见的直白。《孤独》觉得很残酷,又有点诡异,诉说无门,童年的失误(故意)如幽灵鬼魂伴随。

正如作者接受采访时说的,“如果将小说比喻为一幅文艺复兴时期错综复杂的绘画,短篇小说就是印象派绘画。”还真是印象派画的感觉,一个瞬间,一个印象,细致微妙。

出轨读后感(七)

《出轨》所辑录的短篇延续了特雷弗标志性的简洁精确而微妙的心理描写,一流的细节刻画和氛围营造使读者得以进入文本中的“失落的”世界。

特雷弗的世界之“失落”在于一种在背景、情节和叙写方式两方面的空虚与缺失。作者笔下的爱尔兰与伦敦处在对旧日的虔诚信仰的追思、对生活终极意义的无望追索之中:“她希望在那儿接着坐下去,对这个不属于他们的中午,还有下午,不闻不问。”极简的情节偶尔在作者传达的感情张力作用之下产生波澜,但最终的高潮与结局往往不是矛盾的爆发与解决,而是忍耐、适应和消解——贾斯蒂娜最终不会去都柏林追随浪荡的朋友;无数思想斗争后几乎已下决心的绝望母亲终究没有卖掉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一对青梅竹马既不能同去新大陆打拼,也不会在被人遗忘的乡间终老——真实生活中不存在戏剧化,只存在对戏剧化的回忆或期待,频繁出现的“当年风韵犹存”的中年女性角色也暗示了这一点。

在叙写方式上,特雷弗倾向于兜转回环,而不存在直接的、有道德倾向性的评判或审视。如果说他的短篇属于鲜有思想交锋的“单调-独白”式写作,那也绝非作者自我的独白,而是小说中孤独的主角的独白,或毋宁说是被“落寞的”世界所注定的思想之独白——作者本人的身影在文本中是隐身的。也或许正因为这样主观障碍的淡化,读者很容易通过客观的白描进入书中的失败者、边缘人、异类的内心,从而对他们抱以理解、怜悯、宽容和接纳。即便是精神病的谋杀犯(《在街头》),仍然能让读者共情。

与《雨后》中的短篇有所不同的是,《出轨》中的不少故事伴有卒章显志式的抒写,将角色的情感作一个相对直露的抒发。这让《罗丝哭了》《在外一晚》《格来利斯的遗产》等具有了与经典的《雨后》所不同的力量,在不影响整体的微妙委婉的前提下强化了情感感染力。此外,本书的故事中颇有若隐若现的希望与灵魂的安宁,在认清了生活本质之后向人们展现——即便是大洋两隔的情侣、注定分别的情人或是逢场作戏的相亲客,也有可能感受一瞬的温暖、平静和希望——“未来其实也不会像现在看上去那样凄凉惨淡,未来仍然会有由于他们之间的寡言默契所带来的那份美好、满足和感激,未来仍然会有他们自己——是这一段曾经沧海的爱恋,把她和他变成了各自的样子。”

出轨读后感(八)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上说“处于自利,人类变成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依然非常孤独”,社会的发展确实如此,尽管现代人有了各种社交手段、娱乐方式,但在日趋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仍会感到孤独。

《出轨》是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由12个短篇故事构成,描写了底层各种小人物的不同境遇,尽管情节各异,但人物心底涌动的孤独却是相通的。《坐对死人》中的艾米莉是刚刚丧偶的寡妇,她的丈夫爱赛马胜过一切,艾米莉一直遭受着丈夫冷暴力对待,生活毫无生气可言;《在外一晚》中两个相亲的中年人杰弗里和伊芙琳,各有所图得在寻觅伴侣,只有在“不相干的的陌路人”面前才会失态、袒露真相; 《大票子》中的年轻情侣菲娜和约翰,彼此相爱,但最终发现两人只不过是因为心中共同期许的“美国梦”而走到一起,当梦想破碎,所谓的爱情也灰飞烟灭;同名小说《出轨》中的男女主人公背叛各自家庭偷情,女主人公离婚后身份的转变,使两人结束了这段“出轨”之情,各自启程新生活。威廉·特雷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小人物,但这些人物终究都是孤独者,在表面平静的生活下各自涌动着深深的孤独感。

卡夫卡在小说中也经常写“孤独”,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弱者,他们孤独、苦闷、恐惧,卡夫卡多采用象征、荒诞等夸张的手段进行讽刺,例如小说《变形记》中以人的异化来表现现代人的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威廉·特雷弗则是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人的孤独,多描写人物的细微心境和动作,通过场景和意识转换的手法推进故事情节。

在日本作家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里写道“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地过下去。”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孤独迷茫,但是仍要无奈地生活。威廉·特雷弗的小说也是如此,作者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对待小说中的人物,虽有孤独和压抑之感,但并不绝望,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过下去。

“厨房炉灶上,开水自沸腾,无人理睬好悲伤”。

出轨读后感(九)

说特里弗是爱尔兰的契诃夫实在是有点文不对题的比喻。古典小说家那种一定会把故事说圆满的写作习惯到了现代派的作家这里似乎已经变得一文不值。更重要的是,古典小说家类似于中国古典评书的边讲故事边评论的传统到现代作家这里也不再是受到关注的重点。不管是意识流还是充满矛盾的现代派,现代文学的一个特点似乎就是不顾一切地推进,以至于读者很难从作者自己的交代中了解作者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怎样的议论。正如现代艺术对艺术概念的影响一样,现代文学也是走上了远离生活和原有的讲故事使用功能的路线,渐渐变得让人难以理解起来。在这种艺术观念下成长的作家拿来比较古典时代的俄国作家,确实很难再有什么共同之处。

相比来说,也许我更愿意把特里弗比作是爱尔兰的耶茨。同样是英语作家,同样把目光聚焦在被社会遗忘的小人物身上,同样表达的是人因为隔膜产生的深深的孤独和无力感,两个作家的着眼点和文章基调几乎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似乎在于,特里弗对故事的处理更加随性,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人的描写上,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故事的流畅性。也许故事性正如写实性之于印象派之后的现代美术,是一种没有必要花精力去经营的细枝末节吧。对于习惯了传统小说和看故事的读者来说,这其中的审美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作者努力写,读者也得学着看才成。

在特里弗的笔下,人物的血肉骨骼总是很充盈的。然而在现代爱尔兰社会生活着的人们,大概也只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些许影子吧。特里弗似乎是反技术的,作为一本在21世纪出版的小说,这本书里居然完全没有出现任何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产品。不知道是因为作者的年纪所限制还是因为这对小说的展开有什么不利。刚刚看了一两个故事时,我甚至以为这是一本和《荆棘鸟》同时代的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那个还没有什么现代技术干扰的田园牧歌时代。然而不是的,不仅二战早已结束,书中的年代里冷战也结束了。但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故事却没有给人什么实感,终究还是脱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特里弗似乎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乡土作家。在英语文学圈里的崇高地位和对于故乡爱尔兰的深沉迷恋并不能因此带来远方读者的全心喜爱。也许,若不是因为老先生去年的去世,我永远也关注不到这样一位作家。

书中渲染的孤独虽然是爱尔兰式的,却和最近正在集中阅读的村上春树的孤独产生了微妙的共鸣。无论是在村上笔下已经人满为患的超级日本都市圈里,还是看似没有脱离旧时村落结构的爱尔兰市镇里,人因为失落带来的孤独感始终是位于支配地位的。人们忍受着生活的乏味、无奈、失望,有时候甚至还要隐瞒、欺骗、遮掩,为的只是正正常常地生活下去。读者也许不愿意承认,但是否认这些元素就等于否定自己生活的实在性,所以倒还不如就这样大大方方地承认下来。

反正,既然有这么多人一起享受这样的文字,就说明这样的负面感觉绝非是一家所独享的。

出轨读后感(十)

读完特雷弗的短篇小说集《出轨》,最喜欢的倒并不是作为书名的这篇压轴之作,按照个人喜好排列依次是《圣像》、《传统》、《在街头》、《大票子》、《在外一晚》……

昨晚和朋友谈到特雷弗,我说他的风格确实如有的评论所说“颇具中产趣味”,人物的情绪在平静的叙事下不安地涌动着,这种“涌动”在有些篇目中是一种绝望地爆发,在安宁的日常之下。比如《圣像》中的妻子,贫穷到走投无路,不得已出想出一个可悲的下策,却仍然被人回绝,而她面对熟睡的丈夫甚至无法倾吐自己的心事,只能默默地接受既定的生活。

这种“涌动”在有些篇目中最后演变成一种温情的和解,比如《在街头》,一个神经质的略显疯狂又脆弱的男人和一个同情心丰沛的彬彬有礼的女人,那种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吸引关系,最终使得这离奇的一对在对方身上获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平静。比如《在外一晚》,各怀心事的二人,在彼此短暂的利用之后,各取所需,最后满意地分手。

这种“涌动”在有些篇目中又是惆怅难解后的释然,比如《大票子》,如果按照通俗意义上平庸的叙事,那么故事走向应是“陈世美”式的负心汉抛弃未婚妻,但特雷弗写的是,未婚妻终于明白自己其实是被困于一种惯性的爱情中,一方“出走”的结果并非“留下之人”的被离弃,而是让其有了足够的距离和时间去思考那种当局者迷的关系。《出轨》中的这段婚外情可用“体面”二字来形容,令人想到《花样年华》中的那对男女。而在这篇小说中,男女之间的差异,女人的果敢坚决,男人的体贴怯懦,都被准确地传达出来。

《传统》则具有一种复杂难言的优美意味,被暗杀的群鸟,还处在青春期的男孩与中年女侍者之间微妙而又富有距离的情愫,性的张力在其中隐隐浮现,在现实中甚至没有发生任何确切的事情,这一切是靠二人的想象合谋完成的,年龄和历史带来的时间感,又使得其中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意味。

特雷弗的写作是优雅而克制的,那些在世俗意义上不堪的人物、背德的情感,在他的笔下通常总被赋予一种体面和能够为人理解的隐痛。他写女人比很多男作家都要好,没有那种凝视意味,让你觉得他写的就是一个女人真正的所思所想,他写衣饰、食物也往往周到,有时候会让人想起村上春树。写景物有种意境感,淡淡的氛围飘忽其间。

相对于石黑一雄那种平静下显露的惨烈的人生真相,令人感到刻骨的寒意和沉重的钝痛,特雷弗的风格是相对缓和的,有时候是温情,有时候是释然,即使绝望也并不彻底。同时也很同意isamoz所说,可能由于是小说主要在《纽约客》发表,他的不足在于太照顾读者了,在叙述的有些地方会给出解释,显得直白,缺少那种余置的想象空间,在结尾有时还会点题一下。与门罗那种周密的小说叙事还有些距离。

出轨读后感(十一)

读完特雷弗的短篇小说集《出轨》,最喜欢的倒并不是作为书名的这篇压轴之作,按照个人喜好排列依次是《圣像》、《传统》、《在街头》、《大票子》、《在外一晚》……

昨晚和朋友谈到特雷弗,我说他的风格确实如有的评论所说“颇具中产趣味”,人物的情绪在平静的叙事下不安地涌动着,这种“涌动”在有些篇目中是一种绝望地爆发,在安宁的日常之下。比如《圣像》中的妻子,贫穷到走投无路,不得已出想出一个可悲的下策,却仍然被人回绝,而她面对熟睡的丈夫甚至无法倾吐自己的心事,只能默默地接受既定的生活。

这种“涌动”在有些篇目中最后演变成一种温情的和解,比如《在街头》,一个神经质的略显疯狂又脆弱的男人和一个同情心丰沛的彬彬有礼的女人,那种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吸引关系,最终使得这离奇的一对在对方身上获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平静。比如《在外一晚》,各怀心事的二人,在彼此短暂的利用之后,各取所需,最后满意地分手。

这种“涌动”在有些篇目中又是惆怅难解后的释然,比如《大票子》,如果按照通俗意义上平庸的叙事,那么故事走向应是“陈世美”式的负心汉抛弃未婚妻,但特雷弗写的是,未婚妻终于明白自己其实是被困于一种惯性的爱情中,一方“出走”的结果并非“留下之人”的被离弃,而是让其有了足够的距离和时间去思考那种当局者迷的关系。《出轨》中的这段婚外情可用“体面”二字来形容,令人想到《花样年华》中的那对男女。而在这篇小说中,男女之间的差异,女人的果敢坚决,男人的体贴怯懦,都被准确地传达出来。

《传统》则具有一种复杂难言的优美意味,被暗杀的群鸟,还处在青春期的男孩与中年女侍者之间微妙而又富有距离的情愫,性的张力在其中隐隐浮现,在现实中甚至没有发生任何确切的事情,这一切是靠二人的想象合谋完成的,年龄和历史带来的时间感,又使得其中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意味。

特雷弗的写作是优雅而克制的,那些在世俗意义上不堪的人物、背德的情感,在他的笔下通常总被赋予一种体面和能够为人理解的隐痛。他写女人比很多男作家都要好,没有那种凝视意味,让你觉得他写的就是一个女人真正的所思所想,他写衣饰、食物也往往周到,有时候会让人想起村上春树。写景物有种意境感,淡淡的氛围飘忽其间。

相对于石黑一雄那种平静下显露的惨烈的人生真相,令人感到刻骨的寒意和沉重的钝痛,特雷弗的风格是相对缓和的,有时候是温情,有时候是释然,即使绝望也并不彻底。同时也很同意isamoz所说,可能由于是小说主要在《纽约客》发表,他的不足在于太照顾读者了,在叙述的有些地方会给出解释,显得直白,缺少那种余置的想象空间,在结尾有时还会点题一下。与门罗那种周密的小说叙事还有些距离。

出轨读后感(十二)

威廉•特雷弗 (William Trevor)无疑是当代最具天赋的一员小说家,尤其掌控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更是卓著大师。《出轨》(A Bit On the Side)一书展现了他最佳的几篇作品。跟随着他的笔尖,读者走过了潮湿的街道、寒冷的客厅或灯光微弱的公共场所,遇见了作者熟知的那些人物——那些选择守卫或坦露生活黑暗一面的边缘人。书中的十二个奇特的故事,深深烙着特雷弗的铭印,微妙、不安的虚构世界,倘佯着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各色人等,可一经他的笔端,却别有洞天,成功地描摹出现实困境下的特殊人群的需求和欲望。

他的文风简朴、冷静,几乎不动声色地、客观地叙事,但读得越多,越能发现他内心的热度,他想传达给读者的是一份温情,唤起对他笔下的不幸人物的仁慈、恻隐之心。无怪乎特雷弗被誉为“爱尔兰的契诃夫”,从他的短篇小说中确实可看出那位伟大的俄国作家的影子。这些角色对生命有热切渴望,但又不得不接受人生的各种无可奈何。这些人物怀抱着各种梦想,但梦想很快幻灭,现实生活里的问题仍旧挥之不去。对现实的投射和关注,体现特雷弗作为作家的良知和良心。

书中涉及的主题颇广,从英国到爱尔兰,从城市到乡村,从宗教到世俗。许多故事关照了当下棘手的问题,譬如现代的价值理念与旧日传统的宗教价值观的冲突,具体比如对通奸和或离婚的看法的嬗变。《贾斯蒂娜的牧师》一篇便是对这一冲突的体现,亦可视为作者对逝去的往昔的怀旧。像《坐对死人》、《传统》、《圣像》等几篇,检视了传统爱尔兰文化和宗教的方方面面,念旧之风力透纸面。

特雷弗擅长刻画社会边缘人群,如孤儿、中年单身男女,或婚姻危机者。在他笔下,许多不能接受现实困境的人物常以自我逃避来处理问题。他有时也会从孩童或青少年的角度述说,在《孤独》中我们读到一个可怕的故事,一起由孩子引发的罪案及其对她和她的家庭所造成的恶果,而采用的惊悚手法来探讨邪恶本质及所伴随的癫狂心智向来为特雷弗所喜。此外,就算处理现代的主题,如婚外情,他也会以保守的价值从积极的角度加以观察和分析,如《出轨》在描写情人对逝去或即将破裂的关系作融融追忆曾经的美好时,于克制的文字中亦能显出一抹浪漫。

言而总之,特雷弗的作品致力挖掘社会中下层人物的生活阴暗面,但却并不晦暗,甚至还富含高度的讽刺和幽默,读者因此能品尝出现实生活中的悲喜交集。

=======================================

译者的文笔也相当出彩,比如《出轨》中的这一段:

“就因为一个轻微的小问题,两人共同经历的朝云暮雨,一起携手度过的花晨月夕,却要宣告终结。她无法想象那将会是怎样的感受:午夜梦回,怔忡惝恍,一时间不知是什么让自己惊魂起坐,然后在蓦然闪现的意识中爬梳搜罗、寻寻觅觅,却只发现那荒寂空无的真相,怅惘茫然之际,沦陷于无能为力的绝望。”

优秀的故事加出色的译笔,大赞。

出轨读后感(十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不论看没看过《重庆森林》,大多数人一定是听过这句台词的。大概没有人会在一开始,便抗拒诸如永恒的爱情这样美好的东西,但最后仍能坚守不变的却也实在寥寥。这只是因为时间作祟,让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过期,反倒是放纵、背叛、出轨——及时行乐,除了让人空虚,至少不会导致致命的悲伤。失去永远要比得不到更让人遗憾。

写《出轨》的威廉•特雷弗,要比在《雨后》里更突出表现他所热衷的“灰色主题”。在收录的十二个故事里,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在失意与绝望之中,凭着“惯性”继续过活——远处生活的光亮,似乎早已被现实的黑暗隐去。

如果说引人从绝望走向希望的故事可以被称作是英雄故事,那么特雷弗的故事便是典型的“反英雄”叙事了。没有什么比毁掉希望更让人心碎,就像是作品集的第一篇《坐对死人》,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就算是她的丈夫曾经对她拳脚相加,只是为了获取财产才和她结婚,可当丈夫暴毙而亡,就连“生活的悲惨”也离她远去了。她并没有办法开启新的生活,因为创伤早已让她否定了生活的全部可能。她只能秉着孤灯独自守灵——死亡并不是人生最悲惨的事,无端的折磨和苦难同样不是。遭遇无尽的空白,明明晴朗,却是夜晚的日子才是。

一个小说家写的,大概只是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特雷弗说,比起非黑即白的成功,自己更倾向于写的,是“人身上的怯懦”。这一点在以偷情为主题的《罗丝哭了》一篇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老家教被邀请到学生家里,“庆祝”他的退休。而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老人的妻子每每都会在老人给孩子上课时和某先生偷情。这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被青春期的孩子拿来窃窃私语。可当老家教决定退休时,学生家长的好心邀请却成了情人间最后私会的契机。当宴请结束,老人迟疑着要不要回去,因为回去可能会撞见尴尬时,孩子再也忍不住了。一切羞耻都始于隐秘,可羞耻成了双方的默契,这看来是很好的结局,却充满无限的悲伤与罪恶。孩子说不清自己流泪的原因,旁观者却是心知肚明——但即使他们明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毕竟他们怯懦,共契的羞耻,在绝望之后,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东西。

在这本短篇集中,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流失着自己对美好的期望。其他的故事里,无论是只有一个信徒的神父,还是被爱人遗落在记忆深处的女人,他们都是特雷弗“灰色童话”的组成。正常的童话,是要让人相信未来的丰富多彩。可生活本身的样子,却总是充满了灰暗与背叛。我们诅咒时间,毕竟因为它的存在,一切美好都会“过期”。可时间也会剥落痛楚,就像是《大票子》里,也许约翰有了钱,他会回来和一直会等他的女人一起漫步海边,没有人再会去计较离别与背叛。可他不回来,时间久了,伤口却早已愈合。“哀莫大于心死”,让人哀伤的是灰色的天,可生活总还要在这样的天空下继续。也许一念之差,转身咫尺天涯,可是有了灰色,也才会有其他颜色存在的可能吧。

生活总在圆满与破败之间徘徊。也许正因如此,“灰色童话”的悲伤才应当被书写吧。

出轨读后感(十四)

严肃的文学作品情怀都是共通的,大概都在讲人生的困惑、苦闷、孤独与寂寞。所以它们能跨越时代与地区,普遍地引发共鸣。失意人生更是文学史上常写常新的主题。

所以本书在情怀上与《十一种孤独》、《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相似的:人际关系的隔阂与压抑,亲密关系中的冷漠和背叛,对已逝过去的唏嘘。人生思而不得之事十八九,失意几乎是所有人的生存常态(有评论说本书写的是边缘人物,不敢苟同,几乎都是普通人),但是在这场结局注定是死亡的人生战场上,总不能先被失意压垮了。

《舞蹈教师的音乐》、《圣像》和《贾斯蒂娜的牧师》相较集子里的其它篇章,比较明显地描写了对已逝的过去的叹息。

先来看一篇比较特殊的,《舞蹈教师的音乐》,写一个不羁的意大利舞蹈教师惊鸿一瞥的表演对一个小女仆的影响。小女仆在一个大宅内帮佣,开始时每天走路回家,路途中有山有溪水有小径。舞蹈家的音乐伴随小女仆独自爬山涉水心满意足地回家,并且影响了她一生,在她老年时,时移世易,大宅已无往日风光,往昔的主人和同僚已四散,但只有音乐一直在回响。

《贾斯蒂娜的牧师》非常有意思,一位神父感叹宗教影响力的衰落,以及过去由宗教建立的秩序的倒塌,但是却又收获了一位智力有缺陷的小女孩的虔诚信仰,她心灵纯真,打理教会事务认真虔敬。好心的神父虽然已不能为大众抚慰心灵,却给小女孩带来了慰藉。“蒙恩的幸福之光将在那童真的脸上闪耀,仿佛这人已看到上帝本尊显灵。”这也算是上帝的恩典了吧。

《圣像》里,也是由于宗教影响的衰落,从事圣像雕塑的柯利找不到手艺活,而不得不离开妻儿去做铺路工人。他去向过去的资助人法罗威夫人借钱,但夫人已无能力。而妻子为了丈夫能施展才华赚钱,甚至准备用肚里的孩子交换不孕夫妇的贷款,上帝的荣光似乎已不洒向人间,但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互助互爱的。

本书大量书写了两性关系,其中男人的面貌比较模糊,而女人的风采却非常突出。

《传统》里的贝拉,在学校餐厅帮工,年轻时是学校男人的女神,一直以来有给男学生提供性启蒙的“传统”,她喜欢年轻的男生,即使她自己现在已不年轻。她被称为“姑娘”,学校用严厉刻板的陈词滥调帮少年过渡成人,而“姑娘”则用自己惊世骇俗的方式让少年成人,很能让人想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在外一晚》里相亲的女士遇到的男人,估计现在让任何姑娘遇到都会作呕,他相亲的条件只是对方有车能帮他完成所谓的摄影事业,很像现在自以为是怀才不遇的男屌丝,而且经常骗吃骗喝,对于这么个渣渣,美丽的女士不但没有向他泼咖啡,反而听他唠叨,对他心怀同情,最后不但付了餐厅的费用,还帮他付了小费(凭啥子哦);《格莱斯利的遗产》里,格莱斯利的知己在过世后,怕他贫穷而留了一笔遗产给他,他们之前的关系就是一起分享对书籍的看法,可谓精神上的伴侣;《大票子》里主动解除婚约的菲娜,意识到自己并不爱一起长大的约翰,她感觉自己现在一人,比两人在一起时还少些孤独感;《在街头》里,精神已经有毛病的早餐侍应生,仍然得到了前妻的怜悯同情;与书名同名的《出轨》更像一个现代独立女性的故事,出轨的女主角离婚了,男人却慌张起来,女人解释道离婚也是为了自己,男人只能反复用你应该得到更好的生活来表达愧疚。

这些女人都不是什么圣徒,但我觉得她们给本书带来了温度。她们用自己的美丽、优雅、温柔和独立,抚慰了男人,她们几乎都在四五十岁的年龄,但岁月却赋予她们优雅的仪容和丰裕的内心。正是她们,让失意的人生显得不那么难熬,不那么难堪,让每个人都保留了自己的体面。可以算是一曲女性赞歌吧。

出轨读后感(十五)

文/宋薇棠

回顾那些最有名的短篇小说家们,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各自的文学世界里,都乐此不疲地扮演着不尽相同的角色:契诃夫是一位审判者,故事走向总是冷静而客观,没有值得周旋的余地;莫泊桑是一位观察者,他站在暗处不动声色,却诉说着无言的悲欢;欧•亨利则是一名游戏者,挖掘异样的精彩,在峰回路转间将棋局翻转,留下一串串“含泪的微笑”……当然,更多的小说家们则是故事的参与者,笔下的那些人物看似若即若离,却都带着自己的影子。

爱尔兰的威廉•特雷弗是个例外。

埃里希•弗洛姆说过:“人可以做出选择,上帝却不能拯救他;上帝唯一能做的,只是使人们面临选择时,鼓励他们去选择。”威廉•特雷弗就是这样的一位上帝,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简洁、耐心而真诚地允许生活袒露内己,却不加任何道义宣说”。他俯视着笔下的芸芸众生,怀着无限的宽容与怜悯,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是留下还是离开,是生存还是死去,是坚持还是放弃,是停步不前还是决绝而行……这些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小人物们,都可以在他的这部短篇小说集《出轨》里一览无余。

在《出轨》里,十二篇小说,十二种不同人生的轨迹交错,都被封印在同一个失落的时空里,或痛苦,或麻木,或孤独,或无助……每个人的心都锁在传说中的巴别塔里,没有什么意外,也没有什么真相,有的只是故事中最幽微的细枝末节,它浅浅地浮于生活表面,唯有循着特雷弗精心垂下的绳索缓慢攀援,才能逐渐看清整个故事的脉络,以及那些小人物在面对选择时,内心深处的苦苦挣扎。

《坐对死人》中的艾米莉,面对一直冷暴力的丈夫突然故去,她平静的面容背后,心却是在麻木与释然中无声徘徊;《传统》里的奥利维尔,他早已分不出自己默默关注离群索居的女工贝尔的目的,是因为怀疑她非人性地杀死了寒鸦,还是因为意识最深处的那份蠢蠢欲动;《出轨》则更加直接,有着体面工作的男人,在完整乏味的家庭与美丽失意的爱情里痛苦抉择……这些故事的结局或者早已尘埃落定,或者根本没有结局,却都是他们经历选择的过程。

所以,他通过一种幽微朦胧的情景捕捉,进行近乎于意识流的心理测绘,将现实与幻觉融为一体,来刻画短暂却又漫长的际遇:《传统》中贝尔下班时遇到了奥利维尔,所观察到的“皮肤仍然像瓷器一样润滑,虽然没有瓷器那么白,但好在也没有那种典型的白瓷肌肤容易出现的红润血色”,于是“他的声音与很久以前那些男孩的声音交相呼应、温柔呢喃”,思绪飘移,时光倒转,她却没有选择停下;《贾斯蒂娜的牧师》里柯罗赫西神父看着“熙攘喧哗的喝酒人群,夜色逐渐变得浓重”,他却开始沉思“那个至圣至善的世界已经消失遗落”,可他依旧无法否认“这份天启使命依旧按它原初的冀望对神职者提出要求和期待”,是他无法回应那份期待,记忆里贾斯蒂娜又在虔诚地擦拭祭坛,无谓的告解与赦免是他能够拥有的一切,却无从再做出新的判断。

特雷弗将这些小人物面对选择时,怯懦与勇敢、沉遁与潜行、现实与虚幻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同契诃夫后期那带着批判色彩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质地冷,口感凉。因此有人说,他是契诃夫的儿子,是爱尔兰的契诃夫。但他只安于写小城故事,只写那些身处社会边缘如履薄冰之人,他不像契诃夫承载强烈的政治色彩,他只写他最熟悉也最单纯的灰色人生,因为他深知,对于这些失意的小人物而言,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就像他曾经的人生,几乎没有回头的余地,早年为了生计奔波,当过老师,写过广告词,做过雕塑师,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没有尽头的选择堆叠而成,而选择之后就是命运的审判,人们畏惧这样的审判,他们害怕听到结果。

所以,白发苍苍的特雷弗在《出轨》最后写道:“未来其实也并不会像现在看上去的那样凄凉惨淡,未来仍然会有由他们之间的额寡言默契所带来的美好、满足和感激,未来仍然会有他们自己——是这一段曾经沧海的爱恋,把他和她变成了各自的样子。”

他用上帝坚定的温柔拥抱了每一个人,因为他知道,他们终会做出最后的选择。但并不是因为迫不得已,而是因为在生活的宽宥里,恢复了似曾相识的平静。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