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萨迦格言》)》这篇文章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就像大海需要汇集所有的江河来成为水的宝库一样,我们的家园也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这篇文章给人一种鼓舞和启示,提醒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家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家园(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萨迦格言》)》读后感(一)
《家园》,从上海到桑戈,从中国到瑞士,汇聚康巴藏区,是全球化时代写作者的世界视野的中国故事。
就《家园》结构而言,小说的容量丰富,人物之间的关系多声部回响。多条线索并行,首尾呼应的则是其中最明显的一条旷世爱情线,因为曲扎的一句话,斯郎措终身未嫁等待他。围绕着她,扩散出的多个故事勘探不同时代、主题、视角和层面的故事。
被迫进入无人区生活的斯郎措哥哥土登及其一家,在恶劣环境下散发出人性之光,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却微妙的关系令人动容;斯郎措的好姐妹达瓦志玛与王本昌因爱而促成的民族融合,经历的种种坎坷与幸福,阐释出中国传统家庭的伦理道德观;达瓦志玛与王本昌的儿子琪加的成长,体现出新时代青年拳拳的爱国心,也展现出改革开放后中国青年的担当与理想……
《家园(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萨迦格言》)》读后感(二)
捧读《家园》,有时似读散文,有时似读哲学,有时似读曲谱,有时似读历史……进入其中,似无法找寻出作家——其大隐但金句频出,似无法找寻出时间——其闪回但真实流淌,似无法找寻出主角——其命定但虚实融和,似无法找寻出读者——其融化但情感升华。 个人初读,觉得主要是一条大河、两个民族、三代亲人、三种文明、两个半小家、人性历史自然文化四个范畴、五个场域、几十个人物构成的宏大又深邃、现实又奇幻、狂突又柔婉、绚丽又朴实、大智又本真的大文本大故事大文学。节奏感如江水奔涌而舒畅,审美感如BBC纪录片丰厚而阅目,触及感如大哲人温良而恭俭,形式感如热贡唐卡精美而阅目。把人性的高线底线定义了出来,把信仰的直线曲线缫扯了出来,把政治的粗线细线映射了出来,把生活的红线黑线勾画了出来,也把小说的明线暗线跌宕了出来。 也许,没有什么评价能够赶得上作家自己在小说里的宏论,没有什么褒奖能够比得上神性复归的后世人对小说的赞美,没有什么启示能够比得上文字传统阅读者成为生态家园行动派与心灵守护修行者。
《家园(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萨迦格言》)》读后感(三)
小说《家园》是指空间地理与江河之源的家园。青藏高原主要是藏族居住地,面对气候和山川风物,居住、成长在这里的人们投入了独特的家乡情感。在援引藏族经典《萨迦格言》“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教义后,把叙事方向转移到贯穿祖国大地的黄河与长江的发源上,通过多个情节反复强调了青藏高原孕育了中国两条生命的江河。叙述藏族人达瓦志玛和汉族人王本昌的爱情时,说两人一个出生在长江上游的麋鹿江畔,一个出生在长江下游的上海,像茶壶的壶肚和壶嘴,他们同饮一江水,是心和心的相连。
尤其是藏族人祖祖辈辈使用的龙茶碗(这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被赋予了更加形象的内涵。即“藏族和汉族关系就像这个碗里的水,而青藏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装满了水的龙碗,长江黄河就是绕着青藏高原这个碗的龙。”龙碗预示了一个注定的依存关系:龙没有水不能活,藏汉是一家人。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关于“水”的对话和情节,特别是当地牧人所说的“有水就有家园”,直接触及了小说主题。这也是文学象征的妙处,它通过细节与重复来深化主题。
小说《家园》是指血脉传承与人物关系的家园。应该说,在小说《家园》里,人物关系始终是核心要素。由王仕钊、王本昌、琪加达瓦三代人构成的人物关系的主干,是一个具有历史传承、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大家庭。在这里,共同意识的血脉汇流,以及家族历史变迁蕴含着深刻的民族融合的意义,传达了民族认同的理念。
与此同时,小说又通过第三代人琪加达瓦,将桑布、曲扎、尤格谢福、尤素福、土登等人物串联起来,并在与他们的交谈和交往中,呈现一系列情节和故事。应该说,人物关系的支线,提供了主要人物经历的延续和理由,让小说的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和环境变迁的关系中凸显出来,增添了小说的时代历史厚度,营造了小说情节走向陌生感的文学性。
从文学审美来说,人物主线和支线交织画面,造就了叙事结构流动而不拘束、开放而不僵持的效果。
小说《家园》是指文化多元与精神升华的家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陶冶了民族情操,培育了民族精神。小说多次用看得见的文化实物,揭示人物的感情寄托和精神追求。如日本特高课抄家拿走了一批王家几世收藏的稀世珍品,其中有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这王仕钊在心里埋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
小说把民族文化放到历史发展中去理解和阐释,认为“历史上的中原和周边各民族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中华文化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可以说,小说的这些情节生动地传达了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中最深层次的认同。
小说有一百多处提到家乡的草原,这是对地理上的家园的更深意义上的强调,因为它是根本性的,是人物家园、文化家园的发端地,历史还将从这里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