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这篇文章让我深受触动。作者以温度作为比喻,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无论是热情如火的爱情,还是冷漠的人际关系,都在不同的温度下煮沸。文章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和对温度的敏感。读完后,我不禁思考起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希望能在适当的温度下,与他人建立更真诚的关系。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一)
想法是有,但是内容不太行,撑不起来。把20篇新生代草根型女作家的散文按4个温度串起来,我看不到任何逻辑性和合理性。像个小诊所里放着的科普骨架子,用螺丝生硬把骨头凑到一起,远看是个整体,近看支离破碎,最后让人感觉凑合事儿了。可惜了里面一两篇还不错的。
特意选这本也是想看看中国普通女性的视角。结论就是局限确实不小,格局确实不大。少不了身世亲戚朋友那些事,很能叙述,喜欢抒发,收不回来。放到曾经流行的航空杂志、周刊文报啥的,蛮合适。记录记录时代的点点滴滴,就这个水平吧。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二)
一路走一路煞下,一同出发的27个学生最后只剩下了“我”自己,这样的一路减法做下来,你的心真的是冰冰凉透心凉。和这个比起来,似乎刚才的那份丑陋,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个题材居然可以借助减法这种数学运算来写,令人十分感慨,十分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格致,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这一篇散文,不仅构思非常别致,而且语言特别精彩,我不知道这位作者到底有多大的年纪,我只知道她把方块字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很少为一个作家的文笔如此惊叹,她能把那些秘密的东西写得,出人意料之外。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三)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节选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中国当代女作家生命中20篇有温度的散文,这是新的女性散文写作时代,以“她”之笔烛照时代和社会,这些陌生而新鲜的女性写作者,让我们共同见证女性在各自的世界奔走起舞,或美好、或忧伤、或疏离、或期待,不同的沸点之下,也有不一样的人生。 关于女性成长过程中的隐秘与伤痛,那些不好的记忆依然扎根在内心深处,成长历程中的矛盾、困惑和恐惧,在光照耀进来的时候也隐隐作痛。格致的《减法》让我们看到贫困村庄女孩的出路,那个年代里,重男轻女早就是普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越来越远的上学路上,面对的困难也不尽相同。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班里的同学越来越少,曾经和女主人公一起作伴上学的女同伴也放弃了,人生的道路如此狭窄,窄得在死亡与贞洁直接要毫不犹豫地选择死亡,因为生命是属于贞洁的,如果活下来却失贞,有时侥幸,也不会让家里拿出仅有的钱供女孩子上大学,选择的面和路一样狭窄。 关于女性的生存与希望,通过叶浅韵的《生生之门》,我们能感受到女性生存境况的局促和不安,如果生育了女儿,通常就是毫不手软地丢弃,生了儿子就相当于供养一套房子,节衣缩食、勤俭度日,掰着手指头盼望还清银行贷款的日子。生孩子就像四季变幻,一胎接一胎的生,苦哈哈地养。哪怕同为女性的医生护士,也喜欢“听话的优秀产妇”,把鼓励女人多多生育当作荣誉勋章。生育的苦痛和生育的甜蜜,都通过叶浅韵冷静的笔触表现出来,生育的血泪史,不知道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那些女性经历的不幸不会因为我们没有经历就不会存在,我们是幸运的,但更应该多多关注这个问题。 萨特曾认为生命是可以被文字的圈套所捕捉的,而我在阅读这本书中女性作家的文字时觉得,时不是有时感觉伤感零落抑或积极阳光的是生命本身,虽然那些书写出来的也许是生命中已经消逝掉的复制品。也许人的一生中最习以为常、无处不在的事物都终会消失,但那些日常、记忆、印象、经历却可以成为永恒。不是所有情感都在相同的沸点翻腾,在不同的沸点,也有别样精彩的人生。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四)
“我们奋身跃入万千生命热望汇成的热气蒸腾, 与生活短兵相接, 切肤体验它能给予的所有。”
必须承认,这本书恰如其分地长成了我喜欢的样子。 先说封面。女性微微扬起的下巴,颀长的脖颈,凹陷的锁骨窝,那是一种疑惑探寻,又略带小小傲娇的姿态。我发现这是自己经常会有的姿势,或许也正是你和她不经意间的微动作。 再说书名。水的沸点只有100度,而人不是,身为女性,我们绵长的一生中,总会在不同的沸点,散发属于自己生命的热度。这个视角很是吸引我,吸引着我翻书一窥究竟。
文学评论家张莉,堪称中国女性文学研究集大成者,这一次集结了20位老中青女作家的20个有温度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女性独白的饕餮盛宴。 这些故事散文被按照温度划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0℃的秘密与成长、38℃的血缘与情感、86℃的远游与故乡,以及100℃的生存与希望。 0℃,标准大气压下冰与水的碰撞,生命和秘密从此刻开始坚韧生长。我相信在每一个女孩的成长中,都曾或多或少经历过难以启齿的隐秘。 塞壬的《即使雪落满舱》,将一个十六岁女孩面对父亲牢狱经历带来的巨大创伤,刻画出揪心的疼痛。是恨,是爱,是隐痛,是执念。 周晓枫的《铅笔》里,那个早熟于同龄人的14岁女孩,带着对两性权力的困惑,以犀利的感官体验辨识隐藏的欲望,和残酷的现实。带着周晓枫特有的尖锐和深刻。
38℃,是微微发热的体温,是无处不在的人间欢愉和亲情爱情的温柔拉扯。感性是女人的天性,无论你是带着戏谑还是柔情。 脱不花的《相亲记》让我在苐一部分的隐痛中解脱出来,破天荒地笑出了声!她将相亲市场上被物化的男女,汇编成了一场笑料十足的吐槽大会。 讽刺的是这个世相,而自嘲的心态何尝不是一种乐观?她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每一颗,都好吃。 而张天翼的《欢情》,呈现的是一场浓情蜜意身心愉悦的爱恋。虽有着大型撒狗.粮现场的嫌疑,却无法否认那是属于爱情蕞美好的样子,本该有的美好。 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展现自己,圆满自己,在这一道道女性写作之光中,相信一定有让那你感同身受的沸点。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五)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张莉主编。 二十一篇文字,篇篇令人沸腾。 这二十一篇文字,包括作者所选择的二十篇文章和作者本人为这本书所写的序。
这篇序的内容非常重要,一定不要错过。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梳理了女性文学发展的道路,然后从中择选出符合主题的风格各异的二十位女作家,选择了她们有温度的散文作品,来和我们共同品读。作者说起来她所选择的这些作家作品,满怀热情,这些作家首先打动了她,然后她才和我们分享。 经常看各种选集,我觉得一个选集的好坏,主要是看选编者的眼界,看完这篇序之后,你就会知道这本书,不会错。 张教授把二十篇文章分为四组,分别用一个温度来形容。
第一组的温度是0度,里面多有一些冰冷的元素。作者把它命名为“秘密与成长”,里面会有一些女性作家不常涉及的内容。比如格致的《减法》里面,写到了一个裸露癖,小女孩最早听到的时候还以为是传言,当她亲身经历的时候,才知道“传言只是将体积小的事实扩大并复制。”
这篇文章的写作非常别致,作者用了大量的数字,有的是距离,有的是人数,有的是时间,每一个数字的出现都会令你触目惊心。 比如里面学生的人数,学校里的学生一直在失学,这就是《减法》名称的出处。学生失学原因各种各样,有的因为智力原因,有的因为淘气被夸大变成的罪恶,有的仅仅因为一条生理期染成红色的裙子,有的因为不成熟而奔向的婚姻…… 一路走一路煞下,一同出发的27个学生最后只剩下了“我”自己,这样的一路减法做下来,你的心真的是冰冰凉透心凉。和这个比起来,似乎刚才的那份丑陋,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个题材居然可以借助减法这种数学运算来写,令人十分感慨,十分佩服。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格致,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这篇散文,不仅构思非常别致,而且语言特别精彩,我不知道这位作者到底有多大的年纪,我只知道她把方块字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很少为一个作家的文笔如此惊叹,她能把那些秘密的东西写得,出人意料之外。 她写那些不懂生理卫生的女孩子的隐秘工程,那些粗糙的卫生纸不能带给女孩子安全感:“那是一条奋力修补还要决口的堤坝。”作者笔下的“我”虽然在与这个堤坝的斗争中,手忙脚乱,无人帮忙,但她仍然在努力,“我并未绝望。”看得令人又心疼又钦佩。 第二部分38度,这是人体的温度。 这部分的文字是最有人间气的,读起来也最过瘾。特别推荐脱不花的《相亲记》,感觉配上声音就是一个绝好版的脱口秀,有周奇墨的冷峻感。
作者写了自己10余年的相亲史,写了在相亲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奇葩,这种故事很容易写成吐槽版的或者可怜版的,不过作者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观察版的。 作者仿佛从这个繁琐甚至部分猥琐的过程中跳出了自己,冷眼旁观,让我们看到了种种奇葩和种种不靠谱。初看起来十分欢乐,细想起来又有几丝悲哀。
第三部分是86度。是珠峰上水沸腾的温度。和第四部分100度不太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个温度在很多人看来还不算沸腾,是一种假沸腾。 至于100度的4篇,为整本书画下圆满的句号,100度是可以由量变到质变的温度,你猜作者会写些什么呢?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六)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张莉主编。
二十一篇文字,篇篇令人沸腾。
这二十一篇文字,包括作者所选择的二十篇文章和作者本人为这本书所写的序。
这篇序的内容非常重要,一定不要错过。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梳理了女性文学发展的道路,然后从中择选出符合主题的风格各异的二十位女作家,选择了她们有温度的散文作品,来和我们共同品读。作者说起来她所选择的这些作家作品,满怀热情,这些作家首先打动了她,然后她才和我们分享。
经常看各种选集,我觉得一个选集的好坏,主要是看选编者的眼界,看完这篇序之后,你就会知道这本书,不会错。
张教授把二十篇文章分为四组,分别用一个温度来形容。第一组的温度是0度,里面多有一些冰冷的元素。作者把它命名为“秘密与成长”,里面会有一些女性作家不常涉及的内容。比如格致的《减法》里面,写到了一个裸癖,小女孩最早听到的时候还以为是传言,当她亲身经历的时候,才知道“传言只是将体积小的事实扩大并复制。”这篇文章的写作非常别致,作者用了大量的数字,有的是距离,有的是人数,有的是时间,每一个数字的出现都会令你触目惊心。
比如里面学生的人数,学校里的学生一直在失学,这就是《减法》名称的出处。学生失学原因各种各样,有的因为智力原因,有的因为淘气被夸大变成的罪恶,有的仅仅因为一条生理期染成红色的裙子,有的因为不成熟而奔向的婚姻……
一路走一路煞下,一同出发的27个学生最后只剩下了“我”自己,这样的一路减法做下来,你的心真的是冰冰凉透心凉。和这个比起来,似乎刚才的那份丑陋,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个题材居然可以借助减法这种数学算法来写,令人十分感慨,十分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格致,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这一篇散文,不仅构思非常别致,而且语言特别精彩,我不知道这位作者到底有多大的年纪,我只知道她把方块字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很少为一个作家的文笔如此惊叹,她能把那些秘密的东西写得,出人意料之外。
她写那些不懂生理卫生的女孩子的隐秘工程,那些粗糙的卫生纸不能带给女孩子安全感:“那是一条奋力修补还要决口的堤坝。”作者笔下的“我”虽然在与这个堤坝的斗争中,手忙脚乱,无人帮忙,但她仍然在努力,“我并未绝望。”看得令人又心疼又钦佩。
第二部分38度,这是人体的温度。
这部分的文字是最有人间气的,读起来也最过瘾。特别推荐脱不花的《相亲记》,感觉配上声音就是一个绝好版的脱口秀,有周奇墨的冷峻感。
作者写了自己10余年的相亲史,写了在相亲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奇葩,这种故事很容易写成吐槽版的或者可怜版的,不过作者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观察版的。
作者仿佛从这个繁琐甚至部分猥琐的过程中跳出了自己,冷眼旁观,让我们看到了种种奇葩和种种不靠谱。初看起来十分欢乐,细想起来又有几丝悲哀。
第三部分是86度。是珠峰上水沸腾的温度。和第四部分100度不太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个温度在很多人看来还不算沸腾,是一种假沸腾。
至于100度的4篇,为整本书画下圆满的句号,100度是可以由量变到质变的温度,你猜作者会写些什么呢?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七)
最近,我对女性力量、她文化很感兴趣。我想是因为最近接触的事情、看的电影、阅读的书,都多多少少跟“女性主义”有关联。而且有意思的是,尽管我是一名正正的女性,正正风华正茂的年纪,正正处于一个大好时代,在这之前,我对这个命题,却毫无感觉。
这种毫无感觉,除了显现出我对性别差异的钝感,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件好事。因为从我记事以来,好像没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受到性别差异给我带来的强烈不适。
带着这种矛盾的想法,我对“女性精神”愈加好奇。
我没有刻意去在一些影视作品、书籍当中去寻找答案。但似乎在书籍《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播客节目《我让10万人看到轮椅生活》、电影《阿凡达:水之道》中获得一些新的思路。
一。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
有部分豆瓣网友评价它,“概念很好,内容撑不起”,但我想说,我愿意当这个为概念买单的傻瓜。它的概念是,20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人生际遇的女性,围炉而坐,娓娓讲述属于她们的生命际遇,展现现代女性的人生百态,以及各自或坚韧、或俏皮、或自洽、或安然的人生态度。每读一个故事,就像度过了属于她的珍宝般的人生片段。
像这样一个概念,我愿意买单,我愿意买票见证现代独立女性的进阶之路。
其中,让我惊喜且感动良久的是,郑小琼的《女工记》。其他篇目中,文笔远超郑小琼的大有人在,但作者无意识展示出的女性力量,以及她与工友们的女性友谊,却是自然且珍贵的。
《女工记》里,她为女工群体发声,“世界原本是由小人物组成,正是这些小人物支撑起整个世界,她们的故事需要关注”,看到这里,我想说,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文字质朴,但是真诚、恳切、在理,作者是女工出身,即使现在已经进阶为一名作家,仍然深切地共情女工群体,恳切地为她们发声。
她将“为女工发声”作为自己的一生使命,带着对工友们命运的共情,她时而迷茫,时而惋惜,时而无奈,却终能坚定信念,“她们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一个个具体的名字,来自哪里,做过些什么,从人群中找到她们或者自己,让她们返回个体独立的世界”。
当人们从一个阶层跃升到另一个阶层,往往会远离甚至鄙夷以往的同伴、生活,郑小琼也曾不自觉地将自己和她们划开,但后来她看到一个成功者对待前工友的态度,她清醒过来,“她的行为让我彻底愤怒了,正是这种愤怒,使我重新找到了自己,我为自己在内心与她们划开感到耻辱。”
我想,不只是她写下的一篇篇以女工姓名作为标题的文章里的女性人物,能彰显工厂里、街市中、城中村里的女性精神,作者从女工出身,凭借写作实现阶层跃升后,依然心系女工的生存环境和心路历程的行为,是另一种坚韧的女性力量。
二。
《我让10万人看到轮椅生活》
前阵子听了TIANYU2FM的一期播客节目,标题为《我让10万人看到轮椅生活》,作客的是B站UP主大程子好妹妹,他们谈论着关于残障人士的从业体验、当下残障群体所遇困境,以及社会的接纳问题等。但我没想到,我从她与主持人的对话中,看到了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感受到了自信不羁的女性力量。
听了播客,才了解到大程子自幼患上脊髓灰质炎,常年与轮椅为伴,但她在视频平台上,用轻松快乐的氛围,将自己与其他残障人士的真实生活,呈现到公众面前,慢慢地打破了人们对残障群体的刻板印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大程子被问到,“作为一名残障人士,当你爱人的家长无法接受你的时候,要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她回答道,“残障不是我的问题,对方家长无法接受我,他们也没有错,这是社会这些年积淀下来的对于残障人士的刻板印象,不要被外界的偏见伤害到,不要以此自我指责,保护好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波伏瓦在《第二性》里说的,“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这里的“强”,并不是引导女性慕强、强势、野心勃勃,而是倡导女性在纷繁世俗当中,深刻了解自己,对于对错有个准确的判断,葆有准确是非观和正向价值观,正视外界的声音。
三。
《阿凡达:水之道》
看《阿凡达1》的时候在上高二,我躺在被窝里,看着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莱坞制作出的震撼我世界观的顶级科幻片,当时给我的更多的感受是科技感、新奇感。
而2022年即将结束之际,我看了《阿凡达:水之道》,除了依然震慑我的科技感,治愈我的“一家人就要永远在一起”的温情家庭观之外,最让我振奋的,应该属奈蒂莉从大儿子纳特亚姆被杀害的绝望中,迅速调整情绪,投入战斗,因为两个女儿还在敌方手里,奈蒂莉迅速抓起弓箭,攀上坐骑、奋力迎战的状态,让人心疼又敬慕。
那个姿态,就是女性精神的最好的解读了吧。为人妻、为人母之前,她是森林中的骁勇善战、擅长射击的战士,为人妻母后,在她依旧葆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战斗精神,射击技术依旧让敌方闻风丧胆。
攀上坐骑,飞向天际,瞄准目标,精准射击,这一刻,她不仅是庇护儿女的母亲,更是凌冽善战的她自己。
现在,你问我女性精神、女性力量、girl power到底是什么,我还没找到答案。但是在接下来的生活、工作、感情中,我会更加有责任感、正向、勇敢地去面对。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读后感(篇八)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是一本女性散文选,但看完书中的故事之后,我们会发现将它称为女性小说选也无不可。
恰如本书主编张莉在开篇所说,这本书的主题是“女性叙述之声”,书中收录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女作家关于女性生活与女性精神的理解,集中呈现了我们时代丰富多样的女性生活。
很多读者在看到书名的时候估计会眼前一亮,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给人一种生命的多样可能的感觉。
为了呼应这个书名,张莉将书中的故事分为了四个温度层次,分别表达不同的主题:秘密与成长,血缘与情感,远游与故乡,生存与希望。
但张莉也向读者强调,这样的分类只是权宜,主题与主题,温度与温度之间并非截然分开。这一点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会有体会。
女性写作是当下非常引人关注的话题,作为一本女性散文选(小说选),编者张莉也在开篇谈及了这个话题,她认为,真正的女性写作是丰富的,丰饶的,而非单一与单调的,它有如四通八达的神经,既连接女人与男人、女人与女人的关系,也连接人与现实、人与大自然。
同时她也强调,真正的女性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隐秘的性别秩序,但又不被性别权力塑造。
上述观点可以与本书中的故事互证。当女作家们书写属于她们的文字时,她们的笔触是丰富而又细腻的,她们书写身而为女的故事,同时也书写身而为人的故事。换句话说,女性写作,关注女性的故事,同时又不单单局限于此。
这也正是戴锦华老师所持的观点,她认为女性文学具有丰富的面向,它不只关乎于女性。
在本书所收录的《带灯的人》一篇中,作者草白写到了一个细节,在她的家乡,所有六十岁以上的人都要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这是一个专属于女性的习俗。
而在《个人史》一篇中,作者连亭则借奈保尔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书谈及了人所面对的困境与选择——而不单单是女性。
奈保尔笔下的毕司沃斯先生,为一套并不十分坚固的房子,泯灭理想,负债累累,耗尽一生,最后如同落叶般枯死。
这个故事戳中了无数现代人的痛点。连亭在故事中则写道,“我只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世界,房子是居所,也可能是牢笼,将更广阔的天地隔绝在方寸之外。”
在这一困境与选择面前,性别的标签显得过于狭窄而不再适用,我们每个人只是一个纯粹的人而已。
婚姻和生育是本书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人生的重点。不过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单身也是一种可以成立的选择,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偏见与压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社会对于单身人士并不友好,这种不友好既针对女性,同时也针对男性。
在《对岸》一篇,作者孙莳麦直面社会对于单身女性的偏见。单身女性往往会被视为是残缺的,甚至是不正常的,“老处女”正是这种偏见下的产物,是对单身女性的污名化。
上述观察非常合理,不过接下来作者对于单身男性的观点却似乎有失偏颇。她认为相比于“老处女”的歧视,社会对于单身男性的称谓则非常体面,会将他们称为“黄金单身汉”。
但在我看来,作者的这一观察并不对等,因为“黄金单身汉”的体面并不来源于他们的单身,而来源于他们的“黄金”,换句话说来源于他们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这种物质条件的话,对于单身男性的称谓将会变成“老光棍”——这才是与“老处女”相对应的偏见真相。
无论是老处女还是老光棍,都无疑是对单身人士的偏见与污名,这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男女皆受其害。
克莱尔·佩恩在其著作《单身偏见》一书中曾深刻地剖析这种偏见: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关于“正常”人生轨迹的强烈认知。它由政府宣传,在广告和流行文化中被美化,规划着我们从幼儿期一直到退休的生活。
所谓的正常正是说正常的婚姻,正常的家庭。而单身则不被包含于“正常”之内。克莱尔在上述著作的结尾提出,美好生活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我们需要自己发现并决定。
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都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该被污名化。
当然,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单身还是结婚,都是个人的自由,而非是被提倡乃至于被强迫的选择。
当下很多人似乎有一种误解,女性主义在提倡独身与不婚主义。这并非事实,女性主义真正提倡的是独立,这一点并不取决于单身或者婚姻。
恰如女权先锋斯坦顿所说,我们可以拥有朋友、爱情、友情、同情和仁爱,以此消除生活道路上的障碍,但每个人都独立地体验着苦难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