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一本描写年轻人生活的小说,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迷茫和无助,同时也充满了激情和欲望。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年轻人在现代都市中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引人深思。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读后感(篇一)
在那个探求自我的青葱岁月里,因戏谑的书名而引发好奇,翻开题记就彻底沦陷,在当时而言,几乎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了自己敏感而悸动的心弦上。 “在兵荒马乱的晚自习上,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无处倾诉的话,埋头做着功课做着世间的荣辱”,在青春的荷尔蒙燃烧最旺盛的时候,偏偏碰上最平淡乏味的中学生活,于是心底无比渴望在这些毫无意义的日子里给它生出些或悲壮、或残酷、或深情、或薄凉的各种情绪和意义,那时候渴望在青春里寻找“疼痛”,来急于证明自己好像活过! “我因此想起了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岁,因为一些小事踌躇满志,连走路的步伐伐都快了起来,仿佛急于直面人生;但是当鞋里掺进了一颗酪脚的石子儿,便又会呼天抢地,倒戈弃甲,觉得世不容我。但是终于——在其后的其后——我渐渐承认,活着的价值, 在于要有一个饱满的人生。隐忍平凡的外壳下,要像果实般有着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颗坚硬闪亮的内核。这样的种子,才能在人间深处生根发芽,把一段富有情致的人生传奇流传下去。”这段文字,被曾经的我反反复复抄写在不同的地方,支撑着我走过无数日夜、坚守和努力。 写家庭,作者在《远镇》里离家出走去新疆寻找她阔别十年的父亲,那时间的我也无比渴望离开那个小县城,做着“大不了四海为家、马革裹尸”的梦;写朋友,作者和好朋友在古镇倚着亭子晒太阳,日复一日,直至疲倦,这是怎样一种闲适和孤寂、是怎样一种陪伴和悠长?写爱情,作者反反复复读着“他”的一封来信,剪下一句“我等你的好消息”贴在课桌里,“这句如此简单的话,竟然是支撑那一年摇摇欲坠的时光的全部力量”,但最后作者却忘了带走,让当时的我也为此伤心了好久。在那个一无所有、无处安放的年纪,我们有着最丰富细腻的情感,岁月匆匆走过了十年,年华里,我们失去的是一种心情。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这句如同诀别诗一般的誓词,让我决心撕开人生的口子,把“命比纸薄、心比天高”写在本子上,渴望燃烧青春,渴望奔赴未来…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读后感(篇二)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很有名的书,但奈何在疯狂喜欢韩寒的十七八岁的年纪里,余不出一点的空闲时间去读它。书名看上去很像教导主任勉励我们勤奋读书,不要因为懒床或引申为更高层次的任何耽误学习的事情,而荒废了老师眼中应该用于学习的青春等等一类劝诫性话语。之于以上种种原因,任它在青春类文学读物中一直被推崇而从未去翻阅。直到前段时间看《谁在那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被里面七堇年作的序所吸引,于是买了很多她的作品来读,其成名作《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自然是必读作品。看完之后,觉得略有失望,一个感觉就是,应该在适合的年纪去读适龄的书。
作者的文笔非常好,书里面有非常多精彩的语句,特别是修辞的运用,总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多么抽象复杂的感情,都能够用实际的事物表达出来,流畅清新又无比贴切,能让人瞬间感同身受。青春这个议题,是现下很流行的体裁,究其原因,不过是当时年纪小,对很多事物和道理的认知理解不足,然后有诸多遗憾罢了,但一般大多数人的遗憾,也就是没有好好努力学习、对当时心动的那个ta没有正确的表达、亦或是一份友情没有延展至今,再见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怅然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青春的遗憾变得越来越套路,堕胎、自杀等等一系列事情都要发生在那个懵懂的年纪。个人觉得情节过分夸张虽然能引发深层次的情感认知,但太多不自然的巧合也过于失实,反而有一种为了疼痛而疼痛的意味。所以对于书中在即将高考的时候,可以旷课外出组乐队,请长假去旅行,或是高中生独自无目的外出游历等行为,不是特别能接受,虽然不否认这些事情可能存在,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另外,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心境的描写。作者在表达着关于那个年纪里或迷茫或执着或抑郁的心情,但真的是过了那个年纪,再也读不出那种心情了,情感上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但理智上确实没有明白作者文字的含义,无关乎作者的文笔,只能说,应该在适合的年龄去读适合的作品,个人觉得,若十七八岁的读者去读,才能知道其中滋味,更能引起共鸣吧。
全书读下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说《少年残像》,怎么说呢,很气愤、挺遗憾的故事,但个人觉得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篇文章。
每个作者都是在成长的,会继续读她其他的作品,再来同大家分享。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读后感(篇三)
七堇年的处女座《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这本被她冠以自传体的文集,曾受到风格独特洗丽的表扬,也遭受文艺过剩之诟病。而我格外喜欢,至今。反复阅读好几回。 不可否认,年少时经历了一些难,轻重无法言说,只知在她华丽纷繁的用词中,不免小题大做地迎合了某些疼,为自己深夜不眠找到借口。自己与彼时的堇年正值花季雨季,理所应当是感同身受的,理所应当,觉得自己的疼,如同她疼痛的某一部分。 而今读来她的经历,唏嘘中陡生怀疑,怀疑起故事是否有如她描写得那般巧合沉痛——一个17岁的女孩独往新疆,寻找离异的父亲,遇见另一个比自己年轻的少女,结果发现,自己与少女竟是同父异母的姐妹。 实在是狗血的剧情,这般活生生地在一人身上上演。生活是没有下集预告的电视剧,无法用快退重新来过。 大抵是我不够悲惨,却生硬地照搬了堇年的疼痛,以为自己能恰如其分地代入她字句间无奈与悲伤的情感,能够理解她的过往,理解重度抑郁的她路行远方的苍凉心境,理解她笔下的虚构故事为何总是充满疼如刀割的冷与不可逆转的悲。 我确实是没有真正读懂过她的,倘若真的读懂过,便不会不负责任地生搬硬套,假装自己也有过与她相似的青春症结,也不会在后来某天看见他人对其批评指摘而羞于承认对她的喜爱。 如今稍较年长,重读她年少时的轻狂与孤傲,悲伤与无助,才开始试着理解她,明白她。哪怕她曾受「无病呻吟」「矫情难当」的批评,我也不以为意了。是啊,同样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在她身上显得合情合理,而如我一般的人,才更应被称为矫情抑或无病呻吟吧。 她是真正执笔用字句去触摸生活的人,真正用感官去感悟生活的人,而我渺小如尘,力小势微,内心空洞又贫瘠,只好借助她的经历,与她抒发相似的情感。 令人欣慰的是,时日远去,堇年并非原地踏步,她极其聪慧且虚心接受了一切赞美批评,懂得反思并让自己进步。关注她许久,作品也接二连三发表或再版,只是近两年没了出版的消息。我想,她一直有努力以文字为盾,那般坚韧、执着地,行走于生活的刀光剑影之中,她早就练就强大而自持的内心。 几年前,她如此介绍自己:「作家。黄昏收集者。认为人生苦短,甜长。沿途只想多看风景,认认真真地浪费生命。」 我希望如她一般,敢于接受,失意与得意不分场合地降临;勇于面对,所有扑面而来的赞扬和批评……还要燃起对生活的热忱——对我来说,哪怕仅仅是对文字与阅读的坚持。 或许做到如此,我才能够说,所有的抒情都有理有据,哪怕不被理解,也无需在意。 (去年的感悟。今天偶然翻到她的文字,又想起了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