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故事。主人公通过回忆过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作者用细腻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一)
“因此,节奏不是一米一米的片段更迭,而是由镜头内部的时间压力构成。我深信,节奏才是电影主要的构成元素,而非通常认为的镜头剪辑。”塔可夫斯基认为,蒙太奇并不是电影的构成元素,完美的镜头排列方案早已经被电影的节奏所决定,在胶片中被雕刻了时光的那一瞬间,在一个理念世界已经存在了一个完美的电影图景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二)
感谢义务教育的古诗文教育,让我对作者在书中对于日本俳句的感叹稀松平常。想想让作者读下苏轼的赤壁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恐怕又能写一本书。
全文对于艺术概念的想法让我本来只是想了解电影的初衷措手不及,更多是形而上的内容,并非电影现实情况。很多词语组合在一起让我觉得云里雾里。经常一段话翻来覆去看,再看的时候还是一种没看过的感觉。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三)
十多年前,碟市刚刚兴起,文艺青年、骨灰级影迷一路猛追欧洲电影大师,各类电影书也一时纸贵,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刻》也曾应时出版,因为封面太丑(谁叫咱是封面控)、排版纸张都不理想,而且是转译,所以没买,只是简单翻了翻。今年的新版在俄文原书直译的基础上,对版式、封面都做了调整,这次,没有理由再不买了。
这本书里,与其说是塔可夫斯基在讲自己的电影观,自己怎么拍电影,倒不如说是在教大家怎么看电影,用声音、画面、光影的方法论去欣赏大银幕上流淌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四)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五)
一.表现
表现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展现生活,而非解释生活;用形象表达思想,而非做论断
向观众展示生活,他会自己评价、欣赏
过多的干预,强加导演个人的创作意图和理念,会让电影失去味道。日本俳句式的可观表现,才能让观众更加充分地结合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产生不同的观影体验
让观众感受到电影唤起的强烈情感,艺术家用精神能量去感染人
人们看电影的原因:是因为时间,为了失去或错过的时光,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
1.提出问题
2.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六)
历时十六年,从莫斯科到巴黎,这是一本坦诚到肺腑的书,老塔知行合一,如书中所说,他尊重他的影迷和观众,他愿意为他们服务,这本书就是给观众最好的礼物。
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在每天晚上看一点,总算看完了老塔的所有电影,在这个过程中也总算是把这本书读完,刚好在人生的一个路口,自己的精神压力巨大,甚至一度接近到疾病的边缘。这本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提供了事业上的解答,更是在关于生活上提供了哲学思考。有幸老塔打开了他的宇宙,能让我这个普通人窥探一二,从中获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让我醍醐灌顶,以至于这本书被贴满了书签记号哈哈。
我觉得今天我的状态好了很多,这本书也已经读完,从精神崩溃的边缘回头,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被这本书,甚至可以说被老塔一手拯救。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七)
看书的过程像是和塔神的一场聊天,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电影和艺术,还有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从最开始备考考研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电影之死”这个话题,但是,哪怕是在人们普遍陷入精神危机的今天,我都想要坚定地说,电影不会死亡,因为热爱电影的人,生生不息。 也许是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并且亲眼见证了它的没落,塔神对于世界的看法真的很透彻,包括对物欲膨胀、对政府统治、对个体私欲、对为人处世等各种问题的看法,在看的过程中顺便自省,自己有没有成为极端的一员,自己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每一个观点是为了炫耀自我还是想要解决问题,自己对于选定的理想主义是否依然如当初那般坚定,等等。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更多地看到了自己。 电影,真的是人类极致浪漫主义的产物,因为其之所以会诞生,是因为人们想要留住时间,而导演的工作,则是“雕刻时光”,像雕刻家做雕塑一样。很幸运,自己能成为热爱它的亿万影迷与创作者的一员。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八)
塔可夫斯基导演看待电影的眼光真的是独特,也充满了哲学的气息。我们眼中的电影可能更多的是为了消遣时间而生的,其实现在的院线电影基本上就是用来打发时间。没有很深刻的内涵,这都和他所倡导的紧贴生活,为了生活而记录的宗旨相去甚远。然而,这就是一种趋势,正如许许多多的好莱坞大片一样。虽然,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仅仅只存在电影这一种艺术形式,但是现代人的很多闲暇时间是花在观影上的,对于书籍的阅读已经缺失了相对应的耐心了,正因如此,我们对于电影的要求也应该更加高,这样既满足了休闲放松的需求,也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一举两得。
电影的本质也许就在于记录生活,雕刻时光,一切都是为了现实而服务,但是又要有所取舍,这些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需要导演慢慢摸索,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同时也要做到坚守住自己的原则。一切艺术都要服务现实,描述人与外界或者自身的关系。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九)
熟悉艺术电影的人把老塔奉若神明,不了解的人连1分钟都看不下去,我想这是一个优秀导演身上才能具备的品质,并不是说游刃有余的行走于艺术和商业之间,而是把艺术作为底线来创作,现在的社会正如书中所言“精神日渐死亡,物质早已形根深蒂固的体系,成为我们的生活基础、病灶和瘫痪的隐忧。”我们的思想和物质似乎出现了一种断裂,能够在当下连接此二者的唯有艺术,我们应该在文字背后找到所谓“雕刻的时光”这不仅体现在单向度的时间,更是一种自由的意志,艺术电影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抽象哲学的视觉具象再现,艺术正是承载它的载体,以至于精神与物质不会失衡。讽刺的是现在物质超越意志,实用主义思想被更多的人奉为圭臬。
真的到了有一天,艺术开始表达对理想和对永恒的渴望那么“除非冒着摧毁艺术本身去的风险”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影这一新型艺术。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十)
基于电影又超越电影的存在,穿插着电影美学的认识又升华到艺术体系的评论。碎片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但思想确实很能产生共鸣。驱使当代人进入电影院的主要因素或在于弥补个人经验的空白或在于填补精神经验的空虚又或是娱乐至上,但这些似乎离电影如果能成为一种艺术甚至超越艺术所需要的观众审美水平基础有一段距离。乃至于当今电影仍然难以脱离商业属性,又加之制度、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约束,使得依靠形象阐明观念的电影艺术更陷入泥潭。但电影艺术唯一区别于其他艺术并可以以此发展为独立艺术的一点是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直接留存时间,并且导演艺术性的“雕刻时光”使最终完整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老塔对此的解释是“以事实的形式与表现雕刻时光”,电影能开阔、丰富浓缩人的实际经验,这就是电影的力量所在,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而且是见证人。很难预知今后的电影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当初《火车进站》带给人们的视觉惊艳,我更希望我最终能在电影里看到我们的一生。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十一)
电影类丛书专业还是要看苏联的作品。雕刻时光,是从导演的专业角度分析一部电影制作过程,就似生产一个产品一样,编导需要从大量的素材中精雕细刻,去除无相关的枝节,保留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作者通过分析他的伟大作品,来传达影片拍摄的技巧与内容。同时也表明了他认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导演、表演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与修养。本书几乎囊括了电影从业者尤其是导演所面临到的所有困惑,可谓是电影业通俗易懂的教科书。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十二)
看完这本书,又消化了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一直不理解的电影,竟然有自己如此完整的艺术体系,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以事实的形式与表现雕刻时光”;并且,它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相同,一直在试图“解决世界观、精神与理想的课题”。甚至从电影诞生起的那刻,就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通过各种视像元素呈现表达自己。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者也是在通过重新构建和追述生活的创作过程中,像观众展示其对世界的认知;作为观众,在观影受众相统一的过程中,“震撼、净化”了我们感官,丰富了我们在“伦理与情感上的自我认知”。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电影作为独立的一门艺术,其重要性绝不输于其他种类。
虽然书里还讲到了很多不算容易懂的电影理论,但最打动我是作者对电影,对生活,对希望的信仰和责任,这无关说教,只是我觉得在这个一切皆娱乐的时代,还有人曾自省物质根深蒂固的体系和精神的日渐死亡,疑问我们是否“承担起对生活、对灵魂的责任”,就显得十分珍贵(虽然我也没有答案)。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十三)
断断续续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和预设进度大相径庭,但是每次合上书都有新的感悟。
如今我们还是习惯以隐喻来解读电影,事实上很多电影镜头只是为了营造电影氛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电影的内在创作逻辑和目的,想想导演还想表达些什么。
艺术家在塔可夫斯基的眼中是悲苦的。他们总是输出,分享自己的私人化经历,用电影表达出来企图获得一部分的共鸣或者唤起一些人的相似经历。现在的非商业电影生存空间还是很小,艺术家或许仍然需要多付出一些,培养观众的品味。
读到最后,塔可夫斯基应该不是很认同马克思主义,虽然他觉得人们应该有对社会的责任,但是用主义来包装政权,以维护他人利益和幸福为口号的行为是值得警惕的。这或许有些功利化。我赞同艺术家为人民服务,在同时不丧失自己的表达欲望,也就是说,在塔可夫斯基这样的艺术工作者看来,或许艺术应该和政治分离,最起码不挂钩。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十四)
“文学中不准确的用词和电影中不准确的节奏都会毁掉作品的真实性”
这句话位于本书的133页,第二段最后一行。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的翻译应该是有问题的,很多词语让人看的摸不着头脑。就如同我看见“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这四个词,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通过生活的经验,我意识到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从北京到上海路过天津和南京”。这种阅读体验充满全书。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另外一种阅读不畅是用词的问题,我不想再举例说明了。
这本书作者的原思想,从一些片段当中来看,总是让我惊讶,虽然我没看过原文。我相信原作是伟大的,充满思想的。但这本书毁掉了这伟大的思想。
《雕刻时光》读后感(篇十五)
特喜欢老塔这一篇,还记得我以前一直在思考雅和俗的关系、个人与众人的关系,我一直试图劝告自己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接受众人,可我想得太绕了,完全陷在了一种无意义的概念思辨中,这其实无助于我得到一个真实、富于智性的答案。还是老塔说得好,之前看他的电影就特别喜欢他,看了他的书,我简直是迷恋他,是要抱着他的脑袋亲起来,这是何等美妙的脑袋呀!
《雕刻时光》里的几乎每一句话,我都想重重地划下记号。我实在收获太多,老塔身上有种普世与出世的协调感,这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精神状态。我听他讲给他写信的观众、导演的原则、诗性逻辑、演员的状态、他对电影的信念、对艺术的信念……真的要感动得落下泪来。想起两年前读木心先生时也是这种感受(读尼采也是,尼采是艺术家,是诗人,他们都让我落泪。),我一直把木心先生当作文学上或者整体意义上的第一老师。现在,老塔无疑是我电影上的第一老师了。
看艺术家们写东西,总能瞧见他们骨子里的真诚。有时候会想,真诚大概就是艺术家的实质吧,艺术家是执着他们的真诚之心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