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传》是一部以温州为背景的小说,描写了温州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作者通过描绘各种人物形象,展现出温州人的聪明、勤劳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小说充满了温州人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让读者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风貌。
温州传读后感第一篇
本书以文史互证的方法,融入作者切身体验, 写实与写意并行,既为后世留下了最鲜活的一手原始史料,又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与洞见;既有历史意识的自觉,更对当代生活给予充分关照。体现经济巨变的“温州模式”,展现文化内蕴的“温州气质”,以及“台海一家亲”的历史渊源……使得这部书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史学意义,更有家国命运的政治担当和叙事勇气。
温州传读后感第二篇
可读性极强的一本小书,一来文字描述真的太好了,总浮现出画面感,感觉像在看文字版的纪录片;二来结构逻辑上流畅接续,会被吸引着看下一节。信息涵盖也广,旁征博引很多,也很会突显亮点,作为非温州籍的读者,我对地名不熟悉,也会觉得很有记忆点。
文字美好可亲,这个城市也骨丰肉满、鲜活动人起来:
温州传读后感第三篇
电视剧《上甘岭》中,志愿军前线侦查人员用温州话传递情报,可见其语言生僻程度,发音优美的有“天光”“日昼”“黄昏”,在温州话中分别代表早上、中午、晚上,也有状若火星语的“尼和”“子诶外”“子诶子诶”,意思是你好、再见、谢谢,当然也有让人开口不敢再谈爱的“love”(拉屎意)。
关于温州地理方位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山海经》:“海内东南取以西者,瓯居海中。”瓯(ōu)即温州的古称。《说文》释义:“瓯,小盆也。”这个本意仅为容器的“瓯”,在温州却有很高的使用频率。穿越而过的母亲河,温州人叫“瓯江”;本地特有的柑橘品种,名为“瓯柑”;水袖飞舞间咿咿呀呀的本土戏剧,叫作“瓯剧”;百工技艺中还有风格独特的“瓯窑”“瓯塑”“瓯绣”,甚至方言口语中都带着“瓯”,“手掌瓯儿”“玉瓯花”“瓯兜相”。
温州的前世今生,都记录在《温州传》这本书中,主作者金丹霞撰有大量关于温州的著作,对温州人文历史和丝路风物多有研究,另两位作者乃记者和自由撰稿人出身,他们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尤其温州的人、物、事等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体察和思考,切肤感受,便非完全埋首故纸,溺于史料,沉于旧说,而有一种新鲜活气充溢其间。
温州,山海共育的一座城市,生长在浙江省最南端,西、北与浙江的丽水、台州相连,常常谦卑地自称“偏居东南一隅”。
它奇崛复杂的样貌与浙北的兄弟姐妹全不相同,俨然是浙江这个大家族中的异数,反倒和相邻的福建看起来更加性情相投、习俗接近。风月洞天,山水相亲,从地理上来说,温州就和南边的福建有着天然割不断的cp情缘。
起自闽北的洞宫山,绵延进入浙江,呈西南——东北走向延伸,其主脉沿着丽水及温州泰顺、文成二县蜿蜒起伏,形成了浙江地势最高的主体山脉。与洞宫山脉并驾齐驱的雁荡山脉,雄峙于东海之滨,诞生于一亿多年前的剧烈地壳运动——“燕山运动”,温州全境爆发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岩浆喷涌上天、熔岩从天而降,这样的场景持续了四千五百万年,最后凝练成雁荡山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溪涧幽谷。
远古时期的温州是漂浮在东海上的孤岛。五千年前,如今富庶的沿海平原还是一片汪洋,“沧海变桑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温州的诞生过程。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让温州西部的浅海抬升为陆地,成为山区;东部则经历了一次次海侵、海退的循环往复,在最后一次即第四纪大海侵结束之后,岸线又持续等待了千年才得以见天日。如今的瓯江、飞云江河口两岸仍有上百处以“屿”命名的地方,它们都是沧海桑田的亲历者。
正是山的骨架、海的基因,造就了温州人代代相传的个性,如山般坚韧、如海般包容。
温州在历史上第一次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任君主驺摇——如今温州人的人文始祖乃是越王勾践的后代。越亡后,越国公子蹄从钱塘江畔千里迢迢避居于此,带来较为先进的浙北文化,并与当地瓯人逐渐融合。蹄自命为东瓯王,成为这片土地的首领。另一支越王后裔占据福建,自命为闽越王。大概从那时开始,史书中出现了“瓯越”。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在浙南闽北一带设立了闽中郡。当时的闽越王无诸与东瓯王安朱被废去王位,降为“君长”,只相当于县一级的长官,被秦始皇赐姓为“驺”。反秦浪潮兴起,作为越王勾践的后代,两位瓯越王骨子里流淌着能征善战的基因,他们毫不犹豫地加入反秦的队伍,经历辗转腾挪,在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又重新获得诸侯的称号。
此番复兴的东瓯国是温州最早的建置,温州历史上第一个朝廷册封的王国,疆域包括今天的温州、台州和丽水地区。驺摇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能备受当地百姓爱戴,也成为温州如今都尊奉的地方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了一批“新温州人”。
西晋永嘉年间“衣冠南渡”,迁国都为建康(今南京),中原文化逐渐南移,曾经聚居在中原地区的文化名流们也纷纷南迁,不少人以地方官的身份来到了当时被称为永嘉郡的温州:与许询并称为“一时文宗”的东晋著名玄言诗人孙绰,补注陈寿《三国志》的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与谢灵运文才齐名的颜延之,吟出“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南朝文学家丘迟等莫不如此。
在来温的文化大咖中最著名的,或许要数一代书圣王羲之。明代赵谏在《王右军祠祭天记》载:“右军将军王羲之,晋穆帝时出守吾永嘉。”一向笔耕不辍的王羲之,在温州留下了不少踪迹。最有名的是墨池,相传他写字、洗笔,把家门前自凿的一池水都洗黑了,七百年后,粉丝米芾亲笔写下“墨池”二字,可惜失传。后来清代乾隆年间温州总兵黄大谋重书,刻于池边,现在成了墨池公园的中心景区。
温州产的华严石砚也很得王羲之青睐,“大尺余,色正赤,用之不减端石”,后来相继被北宋名人石扬休、苏轼收藏。
自我介绍时,如果有人说出“温州”两个字,大概率会触发两个buff,一是“江南皮革厂”,二就是“家里有矿”。温州,这座浙江的东南小城自带金光,走南闯北的温州人凭借出了名的敢想敢干的温州精神获得人们的衷心肯定,“生意之都”“老板之城”已经成为了温州的代名词。
其实温州并非生来如此,在建国初期,东南沿海尚不太平,但自从1978年以来,资源贫乏的温州被纳入改革开放的大棋,精明的温州人抓住一切机会,摆摊开店办市场,一夜之间“户户办工厂,家家无闲人”。如今国内市场内卷,出海便成了新一轮热潮,但这对于温州人来说算是玩剩下的。就连莫言都感叹:“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早在宋代,就有温州人走出了国门,延至近代更是兴起了出国潮。1929年温州持续的旱灾致使粮食断收,米价飞涨,民不聊生。为了谋取生路,二十出头的程志平沿瓯江而下乘船到上海,再从上海一路漂洋过海到欧洲,最后甚至到了更远的非洲。虽然只读了两年书,但温州人特有的聪明才智、精明能干的商业头脑,无论是开面包房、捕鱼,还是做木材生意,程志平一步步实现了离乡前对姑母的承诺:不混出人样不还乡。
据温州华侨史专家章志诚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出现了两次移民潮。先出去的华侨在当地站稳脚跟,创业有成时,往往带挈一地亲友同乡,这种亲帮亲的传统,使温州形成了许多著名侨乡。
从东瓯到永宁,从永嘉到温州,千年时光倏忽而过。如今,行走在温州的大街上,碧海蓝天,水网交错,如果你也想去看看这座城市,不妨打开《温州传》吧。
如今国内市场内卷,出海便成了新一轮热潮,但这对于温州人来说算是玩剩下的。就连莫言都感叹:“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早在1929年,就有温州人走出了国门。那年温州持续的旱灾致使粮食断收,米价飞涨,民不聊生。为了谋取生路,二十出头的程志平沿瓯江而下乘船到上海,再从上海一路漂洋过海到欧洲,最后甚至到了更远的非洲。虽然只读了两年书,但温州人特有的聪明才智、精明能干的商业头脑,无论是开面包房、捕鱼,还是做木材生意,程志平一步步实现了离乡前对姑母的承诺:不混出人样不还乡。
据温州华侨史专家章志诚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出现了两次移民潮。先出去的华侨在当地站稳脚跟,创业有成时,往往带挈一地亲友同乡,这种亲帮亲的传统,使温州形成了许多著名侨乡。
从东瓯到永宁,从永嘉到温州,千年时光倏忽而过。如今,行走在温州的大街上,碧海蓝天,水网交错,如果你也想去看看这座城市,不妨打开《温州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