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光运动》是一篇描写自然界生物对光线的追寻行为的科普文章。文章通过介绍植物、微生物和动物在不同情境下对光线的反应,展示了生物体对光线的敏感性和适应性。通过对生物趋光运动的探讨,读者不仅了解了生物的生存策略,也对自然界光线与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趋光运动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我三年前听说的,当时残雪因为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炙手可热的候选者而重新获得关注。我在学校的书店里翻看杂志的时候,发现了残雪的名字以及简介,然后就对这位来自湖南的作家产生了深深的好感。不久之后我就买了残雪的《五香街》,书到手之后我就开始翻看,但是一直拖到去年才完整地看完。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很难读,看起来毫无章法,但是我却格外喜欢。今年寒假我又买了残雪的另一本书《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残雪童年时候的经历,包括难以融入集体、酷爱阅读以及失去至亲等等。童年的经历塑造了残雪,所以在成人之后,即使她从事了包括裁缝、赤脚医生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工作,她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我很想往她现在的生活,虽然每天都遵循着一个既定的章程,但是却能够一直去感悟、学习和创造一些新的东西。这本书相比于残雪其它的书要好读得多,毕竟是回忆性质的散文,姑且把它当成一个引子或者传记吧。
趋光运动读后感(二)
阅读过程跨越冬、春、夏三个季节,这是近两年来读得最久的一本书,原因在于实在不舍得看完,于是通常仅在睡前挑一两篇看,且并非每夜都看,而是不时拿出来看看。曾有几段时间,当我自觉当时的生活脱离本质的轨道太远时,则会诉诸于它,以期耳濡目染之后无意识的自我能够重回正轨——做个好梦。
残雪的真挚,极其罕有,在这本书中可见一斑。并非她不真诚,而是相较于她的其他作品而言,这本书中的内容更加通俗,致使发生共鸣的门槛降低了——不必预备哲学与理性思考——真情实感自然顺势流露出来。
残雪的艺术,是“高度理性状态下身体与自然的共同杰作”。早些年的日常经历,业已于隐秘处暗自勾勒、绘制其“黑暗地母”的轮廓。但那仍是自发性质的,并非其自觉所为。而在这本书里,她对童年、青年生活片段的追忆,则是一种能动的塑造与建构。逝去的光阴不会回头,人亦无法回到过去。不论当时处于何种状态、饱含何种激情,回首时绝大部分的感情均难以维系,通常只会沦为一段陈述。这个道理人人明了。但在这本书里,残雪不断追忆,不断在记忆碎片中描绘童年生活的精神图景,好像带领读者到达了她的童年,但又像是到达了某处从未涉足过的地方——这是一段极其险绝的路途。追忆的过程,并非纯粹将时间线倒带,而是以极其苛刻的自我剖析、审视为方法,将过去那些自发的、模模糊糊的所作所为(现象)涵摄于其地底世界的本质。换言之,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残雪早年生活中现象与本质的关联及其连结点。为何残雪与绝大多数读者的早年生活经历并不相仿,但仍能触发读者诸多共鸣呢?因为每个人在尚未受着色之前,其本质都是极其相似的——童年即人类作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存在时,其本质之所在。不过话说回来,残雪本人也说过,她的艺术需要读者与她共同进行,才算完整。
趋光运动读后感(三)
最初知道残雪,是被她的表达节奏所吸引。她的文字简洁而不简单,字与字之间有恰到好处的呼吸感,词与词之间有错落有致的音韵美,读来非常舒服。
但同时,读残雪的书,常常让人不寒而栗。她喜欢在小说里用“萎缩”“坏疽”“蚂蟥”、“疤”、“截肢”、“細蛛网”、“老鼠”、“砒霜”、“蚊虫”、“苍蝇”、“狐臭”、“臭虫”、“毒蛇”等形容与形象。而这些字眼和意象所构成的世界似乎丑陋而阴暗,常常带来不适,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可怖。
可以看到,残雪的字里行间里,不止有无比猛烈的苦痛记忆,更是有某种直面人性与灵魂暗面的强大勇气。这种写作对自己太过残忍,但对读者来说却难能珍贵:它就像一把无情剑,剖开所有浪漫的外壳,剑锋犀利,直指本质,剑意森森,直指人心。所有的生理不适也恰恰在提醒你,一个扭曲的世界将是何等的令人窒息。
感佩于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我无法想象,在折磨读者之前,残雪又是如何折损自己。因而对其艺术起源始终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而这种关于童年的书写,则很好地解答了我的困惑。
我们的民族从来不善于面对自己的历史,我们的个体往往也是如此。但「过去」往往隐匿着「自我」的丰富矿藏,潜藏着我们生命里那些真实而独特的内在驱动力。只是在日复一日的标准范式生活中,这些「渴望」与「本能」在不断地被驯化,被压抑,甚至消失不见。这很可惜:
“童年既不善也不恶;既非乐园也非地狱,它是二者的中和物,一个混沌的王国,你可以在那里面找到一切的起源。各种事物都戴着面具,各种事物都像要开口说话;面具后面还有面具,口张开着,话吐不出来。毫无疑问,这是最接近文学艺术的、充满了可能性的跃动的王国——当然她本身还不是艺术。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就得分离,而分离,往往是血腥的过程,丑陋的过程。”
书写一个真实世界里的「我」,残雪也是相当诚恳的。我在她的童年图景里,看到了一个感受力被充分打开的小女孩。她笃信自己「在黑暗中的造光能力」,任凭好奇心的驱使,一无所知却无所畏惧出发,一遍又一遍地以肉身实践自己的信念,不知疲倦地反复游戏,以此培养自己赤忱丰盛的创造欲,淬炼出自己独特的灵魂表达。
而我也不自觉地在她的引领下,折返自己的童年,重新审视了自己生命最初的「痕迹」。我的童年大概是一幅色彩明亮的海岸图,没有漂亮的沙滩,但有一道坚实的堤坝。我站在岸边可以看到海底隐现的暗礁,翻滚的巨浪,偶尔也有死亡的乌鸦飞过。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但并没有太强的冲击,因为堤坝为我筑起了结界,我不至于被裹挟其中,但我分明知道他们的存在,且越来越了然其背后的残酷性……
我看到了自己的确信与恐惧、渴望和怯懦。也看到了非常具象的一种自己在现实与想象之间游离的状态:当我沉浸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时,那颗石头被触不及防地扔了进来,让我突然恍惚「钝」住,这或许就是我被多次说「钝感力」的来源。
这种阅读体验,让我想起阿彼察邦的《Memoria》:通过触摸一个潜意识的「洞」,完成一次对「他人」的抵达。
所有的记忆,如同痂下的暗涌。阅读他人的传记,亦如是。当你穿越时空和雨林,来到在此深耕多年的人面前。而她如此慷慨坦诚,把所有的来路指给你看时,会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欣喜。而你一旦开始读取一个人的记忆,也将无数次往返「自我」的梦境,你或将探知更多的秘密。
由此,我也更加理解残雪书中那些诡谲的意象,自然流淌的情绪,和那种狂暴的生命张力。我已经完全突破了最初的阅读障碍,开始被这种「黑暗灵魂的舞蹈」所引诱、着迷。
于我而言,这是一种突破自我的阅读,也是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很令人振奋。
如此强大的写作,当然值得我们同样用一颗更强大的心脏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