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的读后感大全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1 10:20:48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21 10:20:48   小编: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这篇文章描绘了法学院生活的另一面,强调了法律教育的人文关怀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通过诗歌、音乐和绘画等形式,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同时也体验了不同文化的魅力。这篇文章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法学院,认识了法律背后的人性光辉和多元文化的魅力。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一篇

在央视认识本书作者的时候,就觉着他浑身上下都满满的潇洒劲儿。风趣幽默,大气睿智。所有故事被他一讲,都格外有趣,就连孤单寂寞冷的美国法学院留学生活也变得鲜活生动。四川重庆一带的人往往天生乐观,自带吃货属性,佳哥更是将这个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他无师自通的神奇厨艺,和经常深夜在朋友圈晒出的美食,更能触发莫名笑点的饥饿感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二篇

认真读完这本书,让我对美国留学生活有了更具象的感受。书中没有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宏观层面的对比,作者在学习和生活中体会到这种细微的、更具有画面感的文化上的差异却更有意思、更值得我们思考。而书中看到作者的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也让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希望做到却做不到的那个自己,自愧弗如因此更加崇敬作者。最后,忍不住很想和作者切磋一下做川菜的心得哈哈哈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三篇

作者对大学生活,不管是课堂、宿舍还是饮食方面都做了介绍,很真实,对计划出国或者想要了解该校的人来说,很有指导意义~~~本书中可以看到初到异国他乡的艰难,不管是语言还是饮食习惯。从自我怀疑到努力克服困难,从不会做饭到依葫芦画瓢都很真实的再现~~~另外,对课程的选择也依据个人情况给出例证。作者在书中很好的运用了歌词改写,不仅让人很熟悉,也让人很放松,值得学习~~~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四篇

书中对美国法学院的生活颇多记载,既谈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又涉及学习中与中国不一样的地方,有困难、困惑,也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克服困难、取得成就后的喜悦与反思。同时,在国外求学时的随心所感,带着顿悟与释放,跃然纸上,这对于即将要选择去美国学习的孩子来说,不啻于一部guide book,而对于那些学成归来的人来说,也可以在夜深人静时,读上几页,追忆自己曾经有过类似或者大相径庭的国外求学生涯。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五篇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 本以为在国外深造法律这种枯燥的专业,人也会变得干枯,但是该书的作者鲁佳却给我了不一样的视野。

拿到书的那一刹那,就再也不能放下了,瞬间走进了书里面,游走在布鲁明顿法学院,看着看着诗一样的文字,唱着民谣,畅快极了。学习不仅是单一枯燥的,也是声动有形的,给了出国留学的学者们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模式,受益匪浅,值得推荐。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六篇

机缘巧合看见了这本书,居然还有法学大拿陈兴良做序,心底就在想这是花了多大的代价,通过何种关系呀!陈大教授的这种推荐是不是太廉价了点?结果仔细读来,还真是应了陈教授的这句话,"这是一本令人捧上就难以放下的书。”看完后才知道原来作者跟陈教授的儿子是同学。忽然明白了陈教授的序,不仅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激励。作者在美国待的时间不长,却有勇气来写这么一本书,笔尖欢快,轻松,细节、思考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看来确实对那段经历很有感情,应该是个感情很充沛的人吧!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七篇

就像为该书作序的北大法学院陈兴良教授所言:“这是一本令人捧上就难以放下的书,也是一本令人遐想和回味的书,一本开卷有益的书。”

硕士,还是法学硕士,会给人一种“形容枯槁”和“味同嚼蜡”的条件反射。然而,作者笔意时而飘逸时而诙谐,时而恬淡时而玄深,时而汪洋恣肆时而涓流汩汩,时而爱意横溢时而鬼马精灵。总之,完全没有我们对法学、法学人和法学院的初设印象。作者以汤姆索亚的性灵,感受冒险;以曹操的野心,游猎四方;以弥尔顿的思绪,沐浴神圣;以王维的格局,品尝清雅。作者以小说家附体般的笔触,让读者从中体味他海外法学院学习和生活中的,别致的意韵。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八篇

作者在本书中主要是对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进行了生动而有趣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在异国他乡的有滋有味、原滋原味的留学生活。

这本书会告诉你,留学是另一种成长的经历,是另一种人生的体验,也是另一种选择和锻炼。从迈出国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开始学会自己掌握未来的舵盘。而在此之前,留学的见识和经验,我们要从别人的故事中吸取。

世界那么大,故事那么多,或许,这本书能教会我们如何更好的把握今天,以及如何更好的面对明天。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生》杂志副主编 周娟娟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九篇

从第一章作者描写踏上飞机开始,我也跟着书重新踏上了美国之旅。

做菜哪几个篇幅看的津津有味, 作为川菜的爱好者,看着文字都可以流口水。

游记里描写的芝加哥和田纳西我也去过。当然即使游同样的地方经历同样的事情,个人文化底蕴的差距,感受到的也是天地之别。

读到后面觉得这家伙真像个超强海绵,能把所有接触和经历的细节,贪婪的吸收过去,还有对其文字功底的深厚表示佩服。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4章的旅行的意义,这一章我觉得是最能读到作家思想的部分,作者也确实像里面描写的一样在平常的生活中打开超出常人几百几千倍的感知天线生活,所以感知到的幸福与痛苦也是常人的数百数千倍。

还记得作者离开美国的前些天,有个小型聚会我们一起参加,让他站出来说说回去的感想,他很潇洒很出乎意料的说"It's life" 然后结束了。我对作者那简明扼要的感想发表至今触动颇深,即简单又富有哲学意义。但现在看来那潇洒答案后面隐藏的感情之丰富是无法用一小段时间说得完。

美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城市- Bloomington, 只有遇见像作者一样心里藏着诗意且丰厚的文化底蕴的人时才能把它最隐秘的魅力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Bloomington 曾拥有过本书作者是它的无限幸运。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十篇

如果单纯地把读者与本书间的距离看成一条直线,那么作为读者的我恰巧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

我曾与美帝南方乡下度过了一个多月的“蜜月期”,显然无法权威而中肯地书写什么,但本书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让我找回了不少“那个夏天”的美丽与疯狂。于是,凭着这份经历,我得以站在1/3处回望。

至于对2/3段的“眺望”,则是因为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恰巧我要展开另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可以说它来得正是时候,在都柏林“凶残”房势的摧残下,本书带给我了憧憬与希望,同时,再一次、郑重地,提醒了我选择这条道路的初心。

因此,我觉得不管是不是法学生,每个曾有过留学经历的人、将拥有留学经历的人或是想拥有留学经历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它。

本书分为四辑,我最喜欢的是第二辑。读起来当真有几分李渔《闲情偶寄》的意趣。

最后关于“诗与远方”的翻译,我想押一个类似Pride and Prejudice的韵:Poetry and Punt。这里的Punt含有一个也许有些非主流的文化隐喻。在古埃及人眼中,Punt这座城市又叫做Ta netjer,即“land of the god”。因此,Punt是他们的诗与远方(见链接:Land of Punt)。当然,如果不凑这个韵又追随主流的话,我想这个远方应该是Utopia吧。虽然,对我们来说,它们是很高很高的标准,但总有人每天都在使出浑身的气力,离它近一些、更近一些。

取这个题目的原因其实也有一个隐喻:我与作者因为圣三一结识。虽然在打开快递包裹的前一秒我并不知道作者叫什么抑或做过什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难掩内心的惊讶。许多人告诉我,三十岁就能看见人生的天花板了,我想,此刻作者的头顶应当是浩瀚的繁星。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十一篇

留学之美

( 2017-08-27 )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

□覃雪梅张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全球化趋势下,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看”不仅是看风景,更多的是去思考表面现象下的深意。鲁佳的《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就是这样一本记录留学生活的书,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法学院读LLM期间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异域风情,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在美国法学院留学的诗与远方。

这是一本展现真实生活的书。作者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自己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经历描绘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留学生活是艰苦的。由于山水遥远,脱离了父母照顾的学子们学会了在柴米油盐和读书看报间自由转换,不再是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会独立而从容地生活的学子。留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课堂学习,还包括唱歌、喝咖啡、看电影、垂钓、做饭等各种活动。留学生活也是充满情趣的。在艰苦而丰富的生活中只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可以发现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在旅馆休息时,可听一首《加州旅馆》来缓解思乡之情;在图书馆学习时,可默诵弥尔顿的《失落园》以享受学习的安静气氛;在校园漫步时,可冥想伊甸园而欣赏大自然的美……花鸟虫鱼均是最美的精灵,甚至一缕阳光、一条小溪、一丝空气都是舞动的灵魂。

这是一本包容的书。作者以探索者的身份探寻着异域文化,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不同文化的敬畏,同时也保持了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书中介绍了《阿甘正传》和《白宫风云》两部电影,除了介绍剧情,对《阿甘正传》中的英语发音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美国南北文化间的一些差异,通过对《白宫风云》内容的探讨,展现了美国政治深层次的内容。在探寻、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作者既没有陷于狭隘的排外思想,也没有表现出盲目的追随,而是保持了对于不同文化的好奇与尊重。作者将自己对美国文化的中立观察细致记录下来,传播给每一位读者,也让读者对美国文化有了更加清晰而客观的看法。

这是一本实用的书。在书中,作者阐述了法学学子留学的意义,即包括对法学、文学、艺术、留学等的思考,也包括其对留学时间和择校等的建议。对于没有留学经历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可以近距离接触留学和留学生活的书,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实用的指导手册,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安排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对于已经留学归来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满载回忆的纪念册,帮助自己封存了美好的经历。本书的实用意义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文字与思想交流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读者的眼界与胸襟更加开阔。

作者自言“每天都在宁静的小镇求知与问道”,书中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异域文化的探索以及对留学生活的深入思考。愿你怀揣一颗求知探索之心,与作者一起欣赏留学之美。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十二篇

如果你有一段留学经历或者一个留学梦,读它;如果你也喜欢诗歌、音乐、文学、艺术,读它;如果你想了解美国法学院的生活,读它;如果你对川菜感兴趣,读它;如果你只是想消遣解闷,那么读它也准能让你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会心一笑。

作者鲁佳是我的同事前辈,初次见面以为比我大不了几岁,后来才得知前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竟然连大学还没上呢。拿到这本书时正是新鲜出炉,一翻开便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读完。流畅幽默的文笔,信手拈来准确对应心境的歌词,还有一个个生动的留学趣事,细致的人物描绘,让作者那段留学岁月丰满地呈现在纸上,也让人想起自己的校园时代。

鲁佳说:“我把我唱给你听,且听风吟。”

“在诗情画意的空灵与刀光剑影的充实的夹击中,我每天都在不停地感受与思考。如果想要对这段日子作一个全面的总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感受和思考慢慢写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些文章和这本书。”

很佩服鲁佳能将自己的留学生活分成三大部分,几十个小标题,把他在美国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文艺生活完美地还原成文字,细致而十分可读,既有知识性又兼具趣味性,无愧封面推荐所言:“这是一本令人捧上就难以放下的书,也是一本令人遐想和回味的书,一本开卷有益的书。”

也许是由于相似的志趣,看到鲁佳写在美国学习版权法、传媒法的课程时,有种惺惺相惜的共鸣。也由于相似的留学经历,看到美国法学院里各式各样的讲座提供的免费午餐,想到自己在台湾读书时蹭过的那些免费便当;看到他对教授们活灵活现的描绘,也想到教过我的那些老师们,个性迥然,然而却有同样的对学术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

除此之外,鲁佳写他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也十分有趣,一点点小事都生动盎然。比如他是如何从不会做菜到做得一手香满宿舍的川菜,如何从只爱喝速溶咖啡到买了咖啡机,每天一睁眼都能喝到现磨咖啡……他写美国的酒、中国的茶,写北方的饺子和重庆的火锅,写宿舍party中的可乐,还有一个人品尝烟草中乡愁的味道……

他的文章是诗与歌词的融汇贯通,他用阳春白雪诉说生活,那些烟火气叫做“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又或者是“从明天起,关心蔬菜和粮食”,懂的人自然明白这是在向张楚和海子致敬。还有那开篇,“让我在白发还没苍苍时流浪”,来自我最喜欢的女歌手之一的代表作《春分》。

鲁佳不只是文艺的,还是思辨的。美国的教会活动可谓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写他多次参加教会组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还上了一学期的圣经课程,交到一个无话不谈的教会好朋友,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把他洗脑,鲁佳甚至能在交流中向虔诚的基督徒宣传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他说“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中国人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在哲学生活中体验了那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更有趣的思辨还体现在关于理发这件事的思考。为什么在美国理发这么贵,体验还这么糟?鲁佳联想到在中国花5块钱理发的感觉与在美国花18美元理发的感觉差不多,同样都是当地的最低价,然而18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太贵了。这是由于我们中国人习惯将服务业看成低价劳动,而在美国,最贵的就是人工,更别说理发这种考验艺术美感的工作,想要找理得好的就得找更贵的。

看到鲁佳写在美国交到很多台湾的好朋友,有过多次关于两岸文化的深入探讨,我想到我在台湾遇到的那些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朋友,也许在国外,大陆和台湾同胞更容易惺惺相惜吧。鲁佳说,和台湾同学的交流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包容,我也有同感。

鲁佳是英语专业出身,他写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学生活都是充满艺术气息,多姿多彩的,因为上课可能就是在读文学作品,看原版电影,学唱英文歌,排练经典剧本。而法学专业就枯燥的多了。在这一点上,我是羡慕他的,不过好在我的大学生活也没有完全把自己淹没在枯燥的法律中,还是花了大把的时间看闲书、排话剧、听音乐会。

鲁佳引用梭罗日记中的话:“诗人(作家)的任务是连续不断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就像天文学家观察一切天象一样。这样明智而忠诚地度过漫长的一生,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期待的呢?……旅游者们周游世界,述说自然事物和现象,那么,让一个人留在家中,重视地述说他自己生活中的现象吧。”

连续不断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我想这是就鲁佳这本书形成的过程。通过不断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记录下来,并分享出去,就会产生价值和影响力。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十三篇

我和鲁佳是在北大向勇老师的课堂上认识的。

当时我在清华读研,去北大蹭课,而鲁佳正在北大攻读艺术硕士(MFA)学位。

机缘巧合,我俩一见如故。

后来我毕业了,回到上海,每每去北京,鲁佳总约我去吃这吃那(所以他的吃货人设是不会崩塌的),但是由于时间问题,未能成行。

他给我寄这本《美国法学院也有诗和远方》的时候,我是非常震惊的。

在我的印象里,他就是一枚80后文艺男青年。

活得那么悠闲自在的一个人,怎么在不知不觉间就寄来了一本他撰写的厚厚的书籍呢?

这就好比放学后,一群人正坐在烧烤摊前喝酒聊天,突然鲁佳甩出一沓厚厚的模拟卷,然后说:“看!老子的暑假作业已经做完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

羡慕嫉妒恨之后,我翻开此书,在陈兴良教授的序言里找到了答案。

陈教授评价鲁佳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

想来也是,鲁佳与我闲聊时迸发出的那些观点,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厚积薄发,所以才会金句迭出,吸引了我的兴趣。

这年头,能聊得来的人少。

与功利之人相交难免流俗,与清雅之人相交又难免无趣,与感性之人相交甜腻,与理想之人相交又过于生硬。

也许能平衡好这一点的,便是鲁佳这样游走于法律与文学边缘的人。

他的书名中正体现了这种平衡,美国法学院看起来是学术的、遥远的、刚性的,但诗和远方又让我们对此书的内容展开无限遐想。

一开始收到书的时候,为鲁佳高兴,我的情绪过于欣喜,满口包揽要替鲁佳写豆瓣书评。

但是,当我翻开此书的时候,我又胆怯了。

我承认自己是法盲,对,我就是个法盲。这并非自谦。

如果让我对法盲下个定义,并不是能背诵几条便是懂法律的人.

法理不通者,皆有盲点。

正如鲁佳在书中所说:“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不在于给我传授了多少法律知识,而在于教会了我法律思维方法,而这才是收益终生的。”

但是答应人的事,最好还是兑现。

想来我也些许认得几个字,是法盲有什么要紧,又不是文盲。

于是,我花上几天时间,仔细研读了鲁佳的这本《美国法学院也有诗和远方》,下面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悟。

首先,这是一本“土鳖”的必看之书。

这辈子我没有留过洋,是个不折不扣的“土鳖”。

《中国合伙人》中有对“土鳖”最详尽的描述,我们这些没留过洋的人,大可以此为荣。

但是每个没留过洋的“土鳖”,都对大洋彼岸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好奇。

那些“海龟”“海带”“海草”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鲁佳的这本书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留学生活气息极其浓厚的画卷。

比如,在美国,是满大街都有家具给你捡的。这听起来的确是一件非常Crasy的事,在国内,你要敢把哪位老奶奶门前剥毛豆用的爬爬凳顺走,估计她全家人能追你十条街。

又比如,在美国,快递员犹如圣诞老人,悄悄带来礼物却从不现身,在贵重的物品放在门口也不担心被别人拿走。在国内,你试试?哪个快递员要是敢把你的SONY耳机就这么丢在家门口,绝对会被投诉到怀疑人生。

再比如,

不过当土鳖也有当土鳖的好处,怡然自得,心安理得地混吃等死。

鲁佳在“不到美国不知道书有多贵”的一章中写道:“一本合同法教材,全新的书要卖120美元,如果再乘以7换算成人民币,就是840元。而国内的合同法教材最贵也才50元。一学期修5门课,就算只买5本教材,也要4000多人民币。”

所以,在鲁佳的一位师兄送给他一本价值140美元的教材时,他居然从中悟出了中美两国的深厚情谊。

好吧,看到这里,我觉得我还是像海子一样去关心粮食蔬菜吧,毕竟那些比较便宜。

第二,这是一本“法盲”的课外读物

以前我并不知道有娱乐法,更不知道娱乐法是版权法的进阶。

娱乐法,entertainment law,听起来就很happy,很easy的感觉,但深入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娱乐法和版权法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我现在从事的文创行业,每每碰上打击盗版,都感到非常头疼。甚至现在随着中国文化的强力输出,海外盗版也逐渐开始出现,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用法律来维权,这是我们要深入思考和讨论的。

工于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创作者没有一个安定的创作环境和精神上的安全感,那么势必阻挠灵感的发散与落地。保护版权,就是保护文化的发展。

第三,这是一本“孤独者”的鸡汤美文

“我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的话。

“我过得这种生活多美妙啊/成熟的苹果在我头上落下/一束束天美的葡萄在我嘴上/挤出那美酒一般的琼浆……”英国诗人马韦尔的诗。

这本《美国法学院也有诗和远方》仿佛是一座MINI公园,把那些曾经让我精神得以共鸣的句子,都串在视觉平行的树上。在兜兜转转之间,仿佛又遇见了曾经的那些感动。

最后,我还是要给鲁佳同学提几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第一, 少听歌。别什么话都能拐到歌词儿上,真成了说的比唱的好听了。不过这也怨不得他,作为一个经常戴耳机跑步的文艺男青年,歌以咏志,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情怀。

第二, Don't bite more than you can chew.不要过度消耗你的才华。灵光乍现,两三年间便也只能遇上一两次,可遇不可求尔。名利不如浮云,永远大胆地去写你想写的东西吧。好事已行,前程又有何问的必要呢?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十四篇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代后记)

这本书本来准备命名为《且听风吟》,因为我在清华法学院求学期间,曾经以一首自己原创的校园民谣《且听风吟》纪念我的毕业。这首歌在我的搭档,也是这首歌的主音吉他手,吉他水平高出我数倍的建筑系的李沂幡同学的协助下,进入了第12届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且听风吟》是一首以毕业为主题的歌。当初写这首歌,一是因为即将毕业,以为从此就永远离开校园了,于是就写首歌来纪念一下自己的校园时光,希望能像自己所欣赏的校园民谣掌门人高晓松那样青春无悔。当时并没有想到后来我的青春岁月竟然延续得那么悠长,如果把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光都可以看作是青春岁月的话。二是因为村上春树是我最爱的作家之一,著有同名小说《且听风吟》,我以此歌名向他致敬。

在多年以后,我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毕业,并写了一本记录自己在美国的大学生活的书。我首先就想到了用当年在清华写的那首以毕业为主题的《且听风吟》来作为这本书的书名,来纪念我的又一次毕业。但后来,在我写完本书的自序后,我觉得“且听风吟”这四个字更适合作为那篇序的标题。

这本书最终被命名为《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首先是因为高晓松的这段话深得我心:“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另外,我也谈谈我自己对本书这个书名的理解。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本书以我在美国法学院的生活为主线,但书中文章并不只是停留在描述法学院学子单调的法学学习上,有更多文章描写的是我在美国留学时的各种体验与思考,这些文章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体现了一种“诗与远方”的气质。

法学院的学习与生活给人的感觉本来是相对单一、枯燥的,这是留美法学学子的共同状态,法学院似乎与“诗与远方”的关系不大。但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即使是在单调的生活中,只要怀有一颗审美的心灵,也能澄怀味象,寻到平凡生活中的那一丝丝芬芳。“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如果懂得去欣赏、去品味这一丝丝芬芳,这就是一种“诗与远方”。

很多诗人都是法学院的逃逸者。本书并非鼓励法学学子都逃离法学院去做诗人。本书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并不需要从法学院逃离,诗与远方其实并不遥远,也并不神秘。法学院也可以让人诗意地栖居。诗与远方就存在于我们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当下即是云水,庙堂就是山林。只要怀着审美的人生态度,所谓的“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其实可以同时存在。从“眼前的苟且”中可以看到、也可以活出“诗与远方”。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

关于这个书名的英文翻译,尤其是怎么才能译出“诗与远方”那种飘逸空灵的意象,我还颇花了几分心思。网上有很多种译法,有译为“poetry and distance”的,有译为“poetry and the far afield”的,还有译为“poems and dreams”的,等等。其中我比较认同的是“poems and dreams”,我认为这个译法比较接近中文“诗与远方”的意境,其他译法都过于直白。我也请教了我的老友,西讯翻译的翻译总监莫乐哥,他告诉我约翰·丹佛有一首歌叫Poems, Prayers and Promises。这个歌名顿时给了我灵感,让我想到《圣经》里有一个说法叫The Promised Land,翻译成中文就是应许之地、乐土、希望之乡的意思。我觉得“The Promised Land”这个短语比较适合表达这里的“远方”,而在基督教的文化和视角中,“The Promised Land”又有了比中文的“远方”更深远的意义。此外,“poetry and the promised land”还押了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读起来比较琅琅上口。所以本书的英文名采用了这种我自己想到的译法。这是我对“诗与远方”的英文翻译的个人看法,也是一种尝试。如果读者朋友有不同的意见,欢迎与我交流,我们共同来把“诗与远方”译得更加完美。

这本书分为四辑。辑一《美国法学院的完美生活》,主要是通过记录我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经历与心得,描述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生活。辑二《法学学子的闲情偶寄》通过对留学生在美国大学的生活与衣食住行的描写,展现美国留学生活的乐趣。辑三《法学学子的诗与远方》在音乐、美剧、电影等艺术中寻觅美国文化之道,在旅游中看美国城市与美国社会,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诗与远方的气质。辑四《法学留学的意义》通过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生活体验,思考出国留学和读美国法学院的意义。

根据这四辑的不同命名,读者朋友们自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偏好的阅读内容。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爱第四辑,本辑以议论文为主,是我关于法学留学的意义的思考。我个人认为这些文章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我也特别希望就本辑的一些观点与各位朋友做进一步的交流,共同探讨留学和人生的意义。

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兴良老师不吝笔墨为本书作序。陈老师深入透彻、生动幽默、细致而又精彩的点评是这本书能够得到的最完美的对待,也是我能想到的这本描写布鲁明顿法学院生活的书的最合适的归宿。

感谢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周光权老师和陈建民老师。我在清华法学院求学期间,二位老师分别担任我的《刑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的授课老师。也正是因为有了二位老师当年为我写的推荐信,我才有了远赴美国法学院留学的可能。

感谢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生》杂志的副主编周娟娟老师。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在《留学生》杂志发表时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后来周老师竟然还在《留学生》杂志为我开辟了专栏,让我持续地在《留学生》杂志发表文章,这给了我一直写下去的动力和信心,也才有了这本书的雏形。

感谢《课堂内外》《留学》《两岸视点》《中国青年报》《旺报》《广州日报》《北美留学生日报》,感谢这些报刊为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感谢这本书的编辑李佳女士和张津女士,她们的认真严谨和精益求精让这本书的问世终于从梦想成为了现实。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

感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这些文字有缘被你们读到,在作者和读者的心中就建立起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很庆幸我们之间能够建立起这种联系。如果书中文章还能引起你们的共鸣、思考或批评,那就是我作为作者最大的幸运。我的邮箱是lujia01@tsinghua.org.cn,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交流。

最后附上《且听风吟》的歌词,纪念我们的每一次毕业。这首歌的歌词由我与本科时的室友陈佳共同完成,作曲由我完成。在清华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时,建筑系的李沂幡同学一直以他高超的吉他技艺把这首歌和其他歌都诠释得有声有色。那些在川外和清华一起弹琴唱歌的青春岁月,我至今还深深记得。

且听风吟

开始慢慢在风中消逝的誓言

火红的信纸蓝色的烟

最后回到我们最初的地点

终于来了忧伤飞扬的夏天

别了曾开满腊梅的花园

别了我所有未实现的心愿

别了还依然纯真的少年

别了女孩你那忧郁的双眼

我们为什么而来为什么离开

我不明白

为什么纠缠为什么等待

青春已不再

为什么什么都忘记了

我曾唱过

为什么什么都带走了

我曾有过

五彩的色彩淡了谁与谁无奈

漫长的思念远了转眼就在天涯外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读后感第十五篇

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代后记)

这本书本来准备命名为《且听风吟》,因为我在清华法学院求学期间,曾经以一首自己原创的校园民谣《且听风吟》纪念我的毕业。这首歌在我的搭档,也是这首歌的主音吉他手,吉他水平高出我数倍的建筑系的李沂幡同学的协助下,进入了第12届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且听风吟》是一首以毕业为主题的歌。当初写这首歌,一是因为即将毕业,以为从此就永远离开校园了,于是就写首歌来纪念一下自己的校园时光,希望能像自己所欣赏的校园民谣掌门人高晓松那样青春无悔。当时并没有想到后来我的青春岁月竟然延续得那么悠长,如果把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光都可以看作是青春岁月的话。二是因为村上春树是我最爱的作家之一,著有同名小说《且听风吟》,我以此歌名向他致敬。

在多年以后,我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毕业,并写了一本记录自己在美国的大学生活的书。我首先就想到了用当年在清华写的那首以毕业为主题的《且听风吟》来作为这本书的书名,来纪念我的又一次毕业。但后来,在我写完本书的自序后,我觉得“且听风吟”这四个字更适合作为那篇序的标题。

这本书最终被命名为《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首先是因为高晓松的这段话深得我心:“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另外,我也谈谈我自己对本书这个书名的理解。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本书以我在美国法学院的生活为主线,但书中文章并不只是停留在描述法学院学子单调的法学学习上,有更多文章描写的是我在美国留学时的各种体验与思考,这些文章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体现了一种“诗与远方”的气质。

法学院的学习与生活给人的感觉本来是相对单一、枯燥的,这是留美法学学子的共同状态,法学院似乎与“诗与远方”的关系不大。但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即使是在单调的生活中,只要怀有一颗审美的心灵,也能澄怀味象,寻到平凡生活中的那一丝丝芬芳。“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如果懂得去欣赏、去品味这一丝丝芬芳,这就是一种“诗与远方”。

很多诗人都是法学院的逃逸者。本书并非鼓励法学学子都逃离法学院去做诗人。本书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并不需要从法学院逃离,诗与远方其实并不遥远,也并不神秘。法学院也可以让人诗意地栖居。诗与远方就存在于我们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当下即是云水,庙堂就是山林。只要怀着审美的人生态度,所谓的“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其实可以同时存在。从“眼前的苟且”中可以看到、也可以活出“诗与远方”。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

关于这个书名的英文翻译,尤其是怎么才能译出“诗与远方”那种飘逸空灵的意象,我还颇花了几分心思。网上有很多种译法,有译为“poetry and distance”的,有译为“poetry and the far afield”的,还有译为“poems and dreams”的,等等。其中我比较认同的是“poems and dreams”,我认为这个译法比较接近中文“诗与远方”的意境,其他译法都过于直白。我也请教了我的老友,西讯翻译的翻译总监莫乐哥,他告诉我约翰·丹佛有一首歌叫Poems, Prayers and Promises。这个歌名顿时给了我灵感,让我想到《圣经》里有一个说法叫The Promised Land,翻译成中文就是应许之地、乐土、希望之乡的意思。我觉得“The Promised Land”这个短语比较适合表达这里的“远方”,而在基督教的文化和视角中,“The Promised Land”又有了比中文的“远方”更深远的意义。此外,“poetry and the promised land”还押了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读起来比较琅琅上口。所以本书的英文名采用了这种我自己想到的译法。这是我对“诗与远方”的英文翻译的个人看法,也是一种尝试。如果读者朋友有不同的意见,欢迎与我交流,我们共同来把“诗与远方”译得更加完美。

这本书分为四辑。辑一《美国法学院的完美生活》,主要是通过记录我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经历与心得,描述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生活。辑二《法学学子的闲情偶寄》通过对留学生在美国大学的生活与衣食住行的描写,展现美国留学生活的乐趣。辑三《法学学子的诗与远方》在音乐、美剧、电影等艺术中寻觅美国文化之道,在旅游中看美国城市与美国社会,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诗与远方的气质。辑四《法学留学的意义》通过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生活体验,思考出国留学和读美国法学院的意义。

根据这四辑的不同命名,读者朋友们自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偏好的阅读内容。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爱第四辑,本辑以议论文为主,是我关于法学留学的意义的思考。我个人认为这些文章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我也特别希望就本辑的一些观点与各位朋友做进一步的交流,共同探讨留学和人生的意义。

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兴良老师不吝笔墨为本书作序。陈老师深入透彻、生动幽默、细致而又精彩的点评是这本书能够得到的最完美的对待,也是我能想到的这本描写布鲁明顿法学院生活的书的最合适的归宿。

感谢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周光权老师和陈建民老师。我在清华法学院求学期间,二位老师分别担任我的《刑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的授课老师。也正是因为有了二位老师当年为我写的推荐信,我才有了远赴美国法学院留学的可能。

感谢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生》杂志的副主编周娟娟老师。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在《留学生》杂志发表时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后来周老师竟然还在《留学生》杂志为我开辟了专栏,让我持续地在《留学生》杂志发表文章,这给了我一直写下去的动力和信心,也才有了这本书的雏形。

感谢《课堂内外》《留学》《两岸视点》《中国青年报》《旺报》《广州日报》《北美留学生日报》,感谢这些报刊为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感谢这本书的编辑李佳女士和张津女士,她们的认真严谨和精益求精让这本书的问世终于从梦想成为了现实。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

感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这些文字有缘被你们读到,在作者和读者的心中就建立起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很庆幸我们之间能够建立起这种联系。如果书中文章还能引起你们的共鸣、思考或批评,那就是我作为作者最大的幸运。我的邮箱是lujia01@tsinghua.org.cn,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交流。

最后附上《且听风吟》的歌词,纪念我们的每一次毕业。这首歌的歌词由我与本科时的室友陈佳共同完成,作曲由我完成。在清华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时,建筑系的李沂幡同学一直以他高超的吉他技艺把这首歌和其他歌都诠释得有声有色。那些在川外和清华一起弹琴唱歌的青春岁月,我至今还深深记得。

且听风吟

开始慢慢在风中消逝的誓言

火红的信纸蓝色的烟

最后回到我们最初的地点

终于来了忧伤飞扬的夏天

别了曾开满腊梅的花园

别了我所有未实现的心愿

别了还依然纯真的少年

别了女孩你那忧郁的双眼

我们为什么而来为什么离开

我不明白

为什么纠缠为什么等待

青春已不再

为什么什么都忘记了

我曾唱过

为什么什么都带走了

我曾有过

五彩的色彩淡了谁与谁无奈

漫长的思念远了转眼就在天涯外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