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实时放逐》读后感100字

《实时放逐》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24 16:45:15
《实时放逐》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4-24 16:45:15   小编:

《实时放逐》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在这里,人们被实时放逐到另一个维度,面临着种种挑战和考验。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勇气。读后让人深思,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实时放逐读后感(一)

我一直没搞清楚陆最后是怎么回来的?她们事先能约定好会和的时间吗?

还是说,顺着陆一路留下的记号,然后剩余的人类跃迁的陆停留的时间?

这部小说的很多概念太奇特了,几乎没人想到能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考虑时空旅行:如此轻而易举,带着文奇特色。

1/5页

实时放逐读后感(二)

这本书充分体现了科幻所独有的广阔舞台,一览纵横千万年未来的漫长时光中发生过出现过的奇妙事情,同时题材也很新颖,摆脱了一般时间旅行题材故事设定的窠臼。比如实时放逐,就是全人类都在前往千万年后的未来途中把一个人流放到现实时间,面对空无一人的整个世界,由于其他所有人向未来时间旅行中途不受外力影响,所以这个人获救可能微乎其微,只能一个人在难以想象的孤独中消失在漫长的时间之河中,书中把这种绝望和孤独用各种角度描写的很是带感。而遥远未来的生物,地球景象,社会形态也充满了作者独特思辨,唯一一点麻烦就是作者的一些情节设想得太过于匪夷所思了,不过这也算一种写作风格吧。总之,是本好书

2/5页

实时放逐读后感(三)

跟文奇的其他小说节奏一样,前中期几乎没什么阅读快感,等人物背景悬念都交待得差不多才开始对你进行感官轰炸。这算得上是一本科幻背景下的推理小说,好的小说人物都很鲜明,这一点在本书中尤为明显。因为交待的未来背景中能聚集到的人本身都必须是偏执狂和疯子。圆球就是加强版的冬眠系统,这种设定在后来大刘的《时间移民》里也有,《飞出个未来》里也有时间环的设定。喜欢这种看似藐视时间,但更敬畏时间的设定。

通过玛塔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一副未来狂野的自然景象,又通过威尔的视角向我们提供未来几何级数发展的高科技,两者相得映彰形成反差冲击力惊人。最后胡安那段描写真的绝,你能深深感受到那种孤独的绝望在时间中一个人是怎么被磨灭的,经过时间和孤独的洗礼我们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看着挺绝望。说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那就是人类到底去哪儿了这个悬念最后也没有解开。不过懂的人都懂,肯定在其他书里写过啊,找来看看就知道了。

3/5页

实时放逐读后感(四)

五千万年之后,地球上只剩下在圆球存活的三百多人,在停滞圆球的内部,时间停止不前,人类长生不老。这时面临两个选择:是留下来建立居民区,重启人类文明,还是在圆球里直到时间尽头,见证宇宙演变呢? 小说核心设定是可以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的圆球,故事主线威尔调查玛塔被独自放逐在圆球之外的案件。圆球的设定很强,对未来的想象非常壮观,跨越的时间尺度也特别长,但是节奏缓慢,故事性稍弱,作为主线的推理部分也很一般。 玛塔日记的部分最让人动容,她一个人被放逐到实时,独自在荒野里度过漫长的四十年,凭借着自身超强的意志力,克服了荒寂、孤独和自身的衰老,至死也没有放弃,并在日记里留下了隐晦的线索,为案子找到了突破口。 直到最后也没有揭晓“大灭绝”的谜题,不知道是人类自身因素还是外星人入侵,不过我更愿意相信像黛拉猜想那样,人类并不是灭绝了,而是实现了升华。 特别喜欢书中的女性角色,活了九千年曾独自在太空旅行寻找答案的黛拉,在被放逐的漫长岁月里忍受着绝望与孤独的玛塔,失去玛塔后肩负起重建文明责任的耶琳,还有玛塔和耶琳那跨越时空坚定不移的感情:你离开后,我活成了你,一个人完成我们的梦想。

4/5页

实时放逐读后感(五)

头一天看完了阿西莫夫的 永恒的终结,然后今天把实时放逐看完了。

在 永恒的终结里面,核心的机械是一种 时空壶 的设备,类似于穿梭机,在时间流里面不断的穿梭。这是一个双向设备,所以存在这蝴蝶效应,存在这祖父悖论。而整个故事的核心也是:你改变过去的历史,对现在也会产生连锁反应。

而实时放逐里面,是一个圆球,有一定空间。然后人在球内,看世界在球外不断的时间掠过。这是一个单向行驶的路径,不能回到过去,但是可以控制去哪儿。

两者的构思上面都用到了时间穿梭这个概念。但是很不一样的是 实时放逐的圆球不会改变现实,智慧让角色去选择现实。

不同于很多科幻作家,例如刘慈欣,例如阿西莫夫,他们很擅长大场景的描写,很擅长严密的思维逻辑。

弗伦文奇的作品,不管是真名实姓,还是实时放逐,还是巨作 天渊 等。。他对于细节的描写,对于那些非科幻之外的描写,是非常的生动的。

例如 在真名实姓中,滑溜先生第一次进入虚拟世界的时候,实时放逐里面 被放逐在实时里面的人的生活经历,一步步的适应自然的过程。他描写的是多么的细腻和自然。

所以我想说他的内心一定是否非常丰富,不仅仅有那些大故事,大丝路,在细节方面也是做的很好,想的很多。

--------------------

现在他走在浅水洼的泥浆里,周遭是浓密的树林与灌木丛。闪闪发亮的大蛛网横张在小路前方和路旁的树丛间。

头顶上方的枝丫丛中,一只拳头大小的红斑蜘蛛突然的滑落到他眼前,动作像个溜溜球。“小心,小心。”蜘蛛湿漉漉的嘴巴里发出细细的声音,“小心,小心。”翻来覆去就是这个词儿,在滑溜先生脸畔来回晃悠。

--------------------

大家不知道发现没有,在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里面,对于小细节的描写,基本都是一种掠过的形式,从来没有描绘过建筑的样子,舰船的模样,也没有描写过任何关于环境的细节说明。---这个是阿西莫夫的特点,在他的机器人系列里面,也只能看到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思想。

而弗伦文奇此类的则不同,我们在看到他的作品的时候,不仅仅可以看到时光飞逝,也能看到花草虫鱼。。

回到这个作品上面说,总觉得这个作品的翻译太过生硬,小说读起来有一定的晦涩难懂。这不是弗伦最好的作品,但是他的很多奇思妙想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实时放逐 这个概念来说,单单才文章最后对胡安的惩罚,几万年的实时放逐的描写,居然感觉到有一种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样子。

而另一个让我惊讶的是,通过圆球将百年,千年,万年的地球如电影一般掠过,把沧海桑田就在一瞬间展现出来,将人类放置在整个大的环境下,是多么渺小的存在。所以说---人类会起起伏伏,而地球一直在那里。

很多人说这个里面的侦探内容有一点牵强,确实如此。其实文章的核心故事就是探索的过程,通过的探索的过程,把时间圆球的过去,现在说清楚,通过探索把每个圆球的代表的势力说清楚,把他们之间的矛盾说清楚。胡安这个个人的历史的插入,以及对被放逐的人的思考也过于牵强。

5/5页

还剩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