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摘抄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5 03:15:09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4-15 03:15:09   小编: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讨了人们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悲伤时的反应和态度。作者通过比较坏的哀伤和好的哀伤的区别,呼吁人们在悲伤中寻找力量和成长。这篇文章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对悲伤的理解,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一)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和贝页图书给我这次品鉴的机会

书中表达的观点很系统很仔细,将哀伤这样一种事物放在了不同的体系中进行分析比较结构,帮助读者认清它。

前不久一位朋友读了加缪的《局外人》,评价说,这本书将没有人性当作了浪漫。看完这本书再来评价,比起没有人性,可以说他是失去了一种认识自我的能力。

书中我更同意的一点是,这样一种情绪其实是人之本能,基于不同的基模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实我认为,不管哀伤是怎么样的,理性或者非理性,持久或短暂,消失或众生,由内或由外,重要的不是这种事物本身,重要的是我们要接受它。既然存在,那我们就去认真对待,好好处理。

因为真正到那种时候,所有的理论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做好自己,关注自己真正在意的一切,就足矣了。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二)

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里列举了在我们与世不合的时候,在我们缺少钱财的时候,在我们受挫折,有缺陷,伤心,碰到困难的时候,哲学带给我们的慰藉。 这本书则是更加具体系统地研究了哀伤的本质和哲学启发。我们不愿意过多地思考哀伤是因为哀伤令人恐惧,先前哲学家担忧哀伤强调了人与人的相互依赖,让人不理智,所以认为过多哀伤是羞耻。但是作者认为哲学主要功能是慰藉,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自身的处境,帮助我们找到解决生活中可能发生之事的方法。

文中有个观点我觉得很有趣,作者认为哀伤是自我关切的,广义上是自利的,所以才会有自怨自艾这个成语吧。作者通过反驳种种情况,引出了我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种类的哀伤,本质上是实践身份的投入,我们和对象之间通过实践身份进行勾连,引发我们对不同对象的哀伤,所以我们对名人的逝世,对网络陌生人的不幸遭遇都会有不同的哀伤表现。

文章类似论文的写作,抽丝剥茧分析了哀伤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做出的反应。其实哲学书之所以好看就是,哲学家们抽象出本质让我们学会和自己和他人以及和世界的和解,这就是哲学的慰藉吧。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三)

这是一本大部头的书,虽然只有16万字, 但是乔教授从开始什么哀伤,什么是伤感,进行本质上的探讨,并举了很多很多状况,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简洁有力,逻辑清晰,类似于一篇哲学论文。全书共7个章节,涵盖了哀伤的对象、本质、多样性、带来的福祉、与理性的关系、义务以及与心理治疗的联系等多个方面。这样的结构使得书籍内容既系统又深入,可能会对没有哲学背景的读者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书中不仅讨论了哀伤的负面方面,如失去亲人或遭遇不幸时的痛苦和无助,还探讨了哀伤的积极作用,比如促进个人成长、深化人际关系和增强对生活的理解。乔比教授通过结合多学科的知识,包括心理学、文学、哲学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框架来理解哀伤。

书中提到,过去的哲学家们对哀伤的态度各异,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普遍厌恶哀伤,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有节制地表达哀伤;而在中国哲学中,庄子也表达了对哀伤的反感。乔比教授认为,哀伤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值得心理学、医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深入研究,并为哀伤提供指导意义。

书中强调,哀伤不仅仅是痛苦,它还包含了多种情愫,可以从中找到自我和获得益处。乔比教授通过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哀伤的多样性、哀伤带来的福祉、哀伤与理性的关系、哀伤的义务,以及哀伤与心理治疗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哀伤的哲学框架。

这本书不仅是对哀伤的哲学研究,也是对如何面对和处理哀伤的实践指南。它鼓励读者全面接受哀伤,通过理解哀伤,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正确看待哀伤和亲人的离世,从而看到世间的一切真相,并依然热爱生活。这本书虽然不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哲学著作,但它提供了对哀伤深刻的理解和实用的指导,值得一读。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四)

十分感谢鉴书团和文汇出版社的赠书。

封面

迈克尔·乔比对于忧伤的描绘非常真实而生动。他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描绘,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忧伤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的描绘方式使得我们更容易产生共鸣,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忧伤情绪。

目录

乔比还通过这本书探讨了忧伤与治愈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忧伤虽然痛苦,但也可以成为治愈和成长的契机。通过面对和接受忧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并在痛苦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迈克尔·乔比的《坏的忧伤,好的忧伤》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对忧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提供了面对和治愈忧伤的方法和途径。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五)

再次非常幸运地被抽中参与鉴书团活动。也正由于是鉴书团赠书,就不打星了。

起初看到这本书的介绍觉得非常有意思,好奇作者会如何从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和解释某一种情绪。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哲学界好像自古以来就忽略了研究哀伤这件事。其实不只是哀伤,哲学不像心理学,对于具体某种情感的分析好像一直兴趣不大,可能是觉得切入口太窄太小,比较难形成体系以及更有普遍性的理论。

然而读了之后,却还是感到稍稍与预期不太相符。一方面不得不感叹,老外们扩写能力是真的很强,也难怪能有ChatGPT这样“正确的废话”王者诞生。同样意思的话能够翻来覆去、来来回回地写,甚至都不是靠举更多的例子来支撑。反复肯定是对于读者理解主旨会有很大帮助,但太多的反复就变成了啰嗦和无趣,在这个尺度上的把握,很多当代的英文作家,尤其是放在“ Philosophy”这个门类之下的,确实都逊色于之前很多语言凝练、铿锵有力、句句都能是punchline的上几辈作者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学术界变得越来越卷、视频飞速发展后带来对于文字表达和理解力的影响等其他社会变化的因素有关,但越是啰嗦就越被容易挤水后做成精简版、短视频版,无法真正展示语言的魅力。

另一方面,觉得作者并没有带来眼前一亮的新的观点和看法,更多像是一个心理解构和疗愈读物,倒是挺适合放在现在的“Philosophy”这个品类之下的。读的时候确实能够从中感受到哀伤尤其存在的价值,需要被承认,也需要不让其被过度“医疗化”,但细想起来都是一些不算太深刻的洞见,虽然是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的,但也留不下太深的印象。

另外,作者似乎对于哲学总有些奇怪的看法,比如提到说“哲学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害怕哀伤,是因为哀伤会揭露人性。”(第12页)这实在很难苟同,哲学应该是所有学问里最不害怕揭露人性的科目之一了,甚至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在揭露人性的本质,尤其是很多关于道德方面的研究。这句话着实有些为了预设的结论而硬套一些牵强的理由了。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六)

哀伤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之一,这是基于人的寿命有限,注定要死的结局,有限的生命,面对自然规律的无能为力,人类建立的依恋关系会丧失或者受到威胁,在这种情情况之下,哀伤是无法避免的。

死亡是最带来哀伤的最主要来源,面对人们的哀伤表现各不相同,庄子丧妻后,鼓盆而歌;孔子控制住了丧子的悲痛但是当颜渊去世后,却不禁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而孔子在论语另外一篇中给出了关于哀伤很睿智的一个标准:哀而不伤。但怎么做到哀而不伤,述而不作的孔夫子没有给出答案,而两千多年,众多哲人将哀伤作为羞耻的根源,没有深入的去探讨哀伤。

直到英国哲学家迈克尔·乔尔比(Michael Cholbi)改变了这一传统,挑战悲伤仅仅是一种情感负担的这一普遍看法,对哀伤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乔尔比深入研究了哀伤的哲学基础,,审视了它的合理性,分析了哀伤对我们身份的影响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是有深刻的文化基础的,文化规范和传统在塑造个人和社区如何体验和表达哀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哀伤伤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但它在不同社会中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能有很大差异。 在许多西方文化中,悲伤通常被视为个人和个体的经历,强调私人情感和个人咨询。 相反,在许多东方和土著文化中,悲伤被视为一种集体经历,社区聚集在一起,通过仪式和共同的哀悼活动来支持死者家属。

这本书横跨多个学科,借鉴心理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知识,提供了对哀伤的全面理解。 乔尔比认为,哀伤尽管令人痛苦,但却提供了个人成长和更深入自我理解的机会。在肯定了哀伤的价值,提出了人类应该在道德上对自己尽哀伤义务的原因,论证了哀伤是人性最珍贵的表现形式之一。哀伤在彰显我们最富人性的几种特征时,也全方位地呈现了我们作为人的本性。

在肯定哀伤的同时,他也提醒读者哀伤不都是好的,有些哀伤会破坏理性,有些或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痛苦。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七)

这本书我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挺酷的,觉得用学术的角度来探讨哀伤这件常见却被有意无意避开的事情很有趣。

但是越看就越笑不出来了,我几乎每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心情都十分低落,以至于阅读的过程十分不顺利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直到书评撰写的截止日期到了,还只是勉强看完四分之一,而向主办方申请加长阅读截止日期。

然而直到我开始动手写书评的这个时候,我也不过是阅读了二分之一,在截止日期的威逼和我个人的情绪裹挟下,我实在没办法在理想的时间内完整阅读完全书再撰写书评。

所以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在我阅读了一半的情况下,对书的内容进行的简单概括以及对书的一些或许有意义的评价,希望能帮到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读者。

首先,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能让读者去深入思考哀伤这件事情的定义以及它给人所带来的影响,作为一位抑郁症患者,我几乎无时不刻都在和消极情绪打交道,但我几乎没怎么思考过这些消极情绪的正面意义以及它们存在的价值,有些说法将抑郁情绪称为黑狗,但我一直将它们称为死神,如果我熬过了抑郁情绪,那么我就躲过了死神的追捕,我从来没有正面战胜过它们,只是一直在咬牙忍受。

可惜,前面的内容主要围绕在对哀伤这种情绪进行定义和对一些围绕哀伤的迷思进行引证和辩论,我没有熬到看到后续的正面积极内容。但是如果有人打算阅读这本书,也许可以在考虑了全文的架构情况下,对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取舍。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阅读完全书,可是现在这种目标超过了我的能力范围,所以很遗憾只能止步于此。

感谢我的伴侣在我痛苦的时候不断支持我,所以我的情况没有因为这本书变得过于恶化,但是如果有读者和我一样患有一些情绪障碍的话,也许我有必要用这篇书评提醒他们: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八)

予尝闻,哲学的意义是给人生以慰藉。最需要慰藉的莫过于在生死离别中承受哀伤的人。本书作者打破了哲学传统上对哀伤的恐惧和羞耻,将这种痛苦如拆线团一般条分缕析进行哲学思辨,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新奇和有趣,我等以概率理解世界的人听说了没有不惊奇的。

拆分这一团乱麻,要明确定义,要探求原因,知道哀伤是什么,哀伤为了什么。作者认为哀伤不止是情感,也不是情绪,而是个过程,是一种活动。正是这一复杂性造成了对人类情感千百年来的折磨。吊诡的是,作者认为哀伤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活动,而是哀伤者对逝者的关注,更准确地说是对生者-亡者关系的改变进行关注。

哀伤像普通情感一样具有实体对象和形式对象,我理解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哀伤的原因或者触发条件,即什么人/物去世会引起哀伤。本书提供了一个很抽象但很合理的回答,即投入了实践身份(practical identity)的对象去世会引起投入者的哀伤。实践身份类似于自我认知或认同,是一个人真实的“人设”。这种理论能够解释至亲好友、爱人伴侣离世造成的哀伤,也能解释公众人物、YY对象的死亡对粉丝或暗恋者的冲击。

如果把哀伤看成疾病(which作者强烈反对,此处仅是举例示意),那么本书至此做了很准确的诊断,但之后似乎开出了一个并不完全令人信服的药方。作者通过论证“哀伤对哀伤者有益”这一论断来消解一个矛盾:即为什么哀伤令人痛苦,但对人有益处。与实践身份这一概念紧密联系,作者认为哀伤培养深刻的自我认知,帮助实现圆满的心理状况。甚至哀伤过程中的痛苦情绪是对自我认知的投资,是有益的、值得追求的。说句实话,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看到这里没有不产生困惑的。

作者认为,哀伤是人的道德义务,但是是在人类追求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对自身负有的义务。从全书来看,作者对哀伤的理解都是求诸己身的,一句没有提到迎合社会或文化的期待云云。某虽愚昧,隐隐觉得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人总是会死的,哀伤是不可避免的,从哲学意义上帮助普罗大众面对这种无可逃避的痛苦,也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其功德如无量亿万恒河沙数,各个平台的网友们闻之没有不点赞的。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九)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和贝页图书这次的赠书活动,有幸读了这本书。

{美}迈克尔·乔比 著 {中}杨春丽 译

过去可能一直都没有明确把“哀伤”和“悲伤”分得很清,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哀伤是对人逝去的情感,而悲伤可以是对任何事情的情感。

这是一部关于哀伤的哲学指引,所以可能不太喜欢哲学的读者看了这本书会觉得很无聊,都是一些翻来覆去的辩证。

首先放一段书里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话:男人和女人的哀伤方式常常不同。与女人相比,男人较少地讨论自己的哀伤,谈论时也会表现得比较冷静,情绪上更忧郁。但事实上,男人的哀伤在情感上更加煎熬,令其烦恼。

也许我并不喜欢哲学,也并不喜欢这本书,但是对这段话很有兴趣。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就是读这本书的意义。

下面来简单说说这本书。

这本书通过几个章节来阐释哀伤:

一,我们为谁而哀伤

二,哀伤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三,在哀伤中找到自我

四,从痛苦中获得益处

五,哀伤过程中的理性

六,哀伤是人的义务

整理以下要点:

哀伤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情绪。

哀伤是活动,它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

当我们哀伤时,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处境能够成为安慰或消除疑惧的来源。

哀伤特别的益处在于它会培养深刻的自我认知。(特别喜欢这个观点)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哀伤在表象上并不是一个积极的情绪,但是如果我们能切身实际地从中获得正面的回应与心得,那么哀伤的益处将被无限放大。这也就呼应了这本书的名字《坏的哀伤,好的哀伤》。

Grief,你懂它,它才会懂你。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十)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和贝页提供此次机会让我能够阅读这份关于哀伤的哲学指引。 “死亡夺去我们深爱且敬重的人,它在让我们经历怆痛的同时,也必然会升华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更完美地理解逝者和我们自己。这是死亡最大的秘密,或许也是它与我们最深的联系。” 平时读的哲学书籍寥寥,作者行文用词简洁直接,虽然有的句子反复读过才能理解其中意义,需要一些阅读门槛,但还是从哲学的角度很好的引导了如何应对在重要的人离去时自己的情绪沼泽。 本书讲述了从为谁而感到哀伤和哀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到如何化解哀伤,与哀伤和平共处。最后还揭示了哀伤与疯癫,与疾病医疗的关系。 书中提到,“哀伤就像自我的丧失,是一种失去。”很多人在经历重要之人逝去时会描述到,感觉好像自己的一部分丢失了。在逝者上投射了自己的实践身份时,逝者的离开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部分消逝了。读了本书之后,能更在心理上充盈的面对对于他人逝去时关于自我那一部分的消解,更加体恤可能会面临哀伤的自己。 装帧简洁大方,用纸闻起来味道不大但是会掉渣。 ps.感觉“哀伤”这个词译法有点不太准确orz。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十一)

感谢豆瓣鉴书团给我这个机会拜读这本书,看完之后还是大受启发的。 我一直以为哲学是枯燥无味的,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觉得过程有点枯燥,但是味道还是有的,让我对待哀伤这件事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这个作者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辩证说明哀伤的阶段,哀伤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我以前也觉得哀伤这件事如果时间过长就会让人感觉你在矫揉造作在无病呻吟,其实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有些人的确是一直持续在哀伤,哀伤这件事在他的生活中慢慢和他在共存了,而不是他内心真正放下。而哀伤也不能说明这个人软弱或者不堪,恰恰能够说明他对于生活是热爱的,他是敏感的。 人对哀伤的接受过程,就是人逐渐接受自己的过程。不管是好的哀伤还是坏的哀伤,我们都要正视它。哲学让我感觉严谨,也让我理顺了对哀伤的理解。 其实,多看看哲学对我们都挺好的,能够正视人心。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十二)

最近读了贝页图书出品的《坏的哀伤,好的哀伤》,作者迈克尔·乔比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哲学教授,他运用理性和逻辑的方法,对因死亡而产生的哀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刨析。试图在哲学的范畴内,发掘出哀伤的意义。

在我的日常生活里,死亡是一个禁忌词汇。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去触别人的霉头,也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去设想自己的死亡。谈及死亡已经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遑论死亡之后的哀伤。哪怕是在死亡发生后。然而,即使不被点名,死亡也一样会来。在我看来,不曾提及的死亡,情感的冲击更加猛烈。所以,无论如何,还是要鼓起勇气,提前做一点准备,比如说读这样一本理性的,有逻辑的书。

对很多人来说,重要的人离世,情感上的痛苦更为直观。加上社会的规训和每个人对自己道德水平的预想,人总是要证明自己是有感情的、利他的,正常的,常常要在面对他人离世时,证明自己的痛苦,这样的证明又很容易的会滑向表演,最后流于形式。然而,问题并不是那些知道自己在表演的人,问题是这些表象会让真正哀伤的人产生迷惑。尤其是,至亲离世,我完成了他人认为我应该展现的痛苦,余下的那些情绪,我该如何面对,我要怎么看待自己的痛苦和因痛苦而产生的行为?也许,这本书里就有答案,也或许是答案的线索。

哀伤,是一件很私人的事。重要的人离世带来的痛苦也因人而异。我从前也认为,自己的哀伤来自自己人性的光辉,因为自己是悲悯的,所以能感受到离去的人的遗憾和痛苦。直到有一天,我重新看了一遍奶奶去世时自己写下的文字,里面充满了自己未曾完成的许诺,还有对没有奶奶的未来的恐惧。很显然,遗憾是我的,恐惧也是我的。我不得不承认,纵然是如海的深情,千般不舍,还是有更多的情感是围绕着我自己展开了。我的确很爱奶奶,但我到底没有自己原来想象的那样伟岸。

人生,也许就是一个大家互为NPC的游戏。我们互相在对方的身上标记了相应的情绪和需求。总是有那么几个NPC,和我们产生更多的联系,给我们更多的反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对这个世界的更多观念,一次又一次的成为一个新的观念集合体。我们每个人获得的观念,有些是一样的,有些又和别人不同。这些不同的排列组合让我们成为相互区别的个体。那些重要的NPC的消失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观念,如果能穿越情感和自我认知的迷雾,最后大约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吧。

面对死亡,除了悲痛万分,我们应该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注解。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十三)

当亲人离世,我们常常会陷入绵长且难以控制的悲恸中无法自拔,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的人会因此意志消沉,有的人却可以很快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情绪抒发,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情感表达,而这一整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哀伤。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为自己的哀伤感到羞耻,在公众场合表达哀伤之情要有节制。

在苏格拉底看来,哀伤是需要克服的个人缺陷,但在这本《坏的哀伤,好的哀伤》中,作者迈克尔·乔比却告诉我们,更多哲学家认为我们可以从哲学角度出发,认识哀伤的真相,并从中找到伟大而持久的安慰。

书中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哀伤的本质,它不是一种情绪,因为情感有对象,情绪却没有;同时它也不是一种情感,因为哀伤远不止于情感上的“感觉”,并且它持续的时间更长。哀伤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且并不被动,所以作者更愿意把哀伤描述为一种活动。

可以说,这本书刷新了我对哀伤的认知,其中就包括非常著名的“哀伤的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协商——抑郁——接受”,因为许多人并没有完全经历这五个情感阶段,所以这个模型从宏观上看是正确的,但从哀伤的细节看,这个模型在通常情况下是错误的。

可以看到,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虽然我们可能会从中找到一些规律,但总有个例。

在书中,作者分别从我们为谁而哀伤,为何哀伤,哀伤是什么;哀伤的价值;哀伤过程中的理性;哀伤是人的义务等角度帮助我们去理解哀伤的实质,而他得到的结论是“哀伤是人性尤为珍贵的表现形式之一”。

不可否认,我们会哀伤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我们会因为挚爱的人离开而哀伤,这并不是错误,反而是在尝试接受逝者的离开。但这个过程通常是漫长的且压力巨大,这是情感尤其难熬的生活事件,所带给我们的精神创伤和痛苦可能会令人终身难忘。但哀伤却是每个人基本都会经历的。

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儿像冗长的论文,但如果你沉下心来慢慢读,你会发现哀伤的真相。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哀伤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可以更智慧地经历哀伤,但终归无法战胜哀伤,也不应该希望自己能够战胜它。

所以,如果你按照书中所写,坦然面对哀伤,而不是想方设法战胜它,你反而很有可能找到摆脱哀伤的良方,这可能就是哲学的终极奥义吧!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十四)

感谢鉴书团赠书。

这本书是对悲伤本质的探讨,作者哲学的角度审视哀伤,他不仅探讨了哀伤和哀悼区别,更深入探讨了被忽略的哀伤的伦理和存在的维度。我本来以为这本书是探讨狭隘的哀伤,但我发现本书作者更多的是探讨与死亡有关的哀伤。很奇怪的我在看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有点无聊,因为我对死亡和生者对死亡的态度很感兴趣,但这本书的探讨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的视角,加上最近忙于硕论,也有些 ptsd,还因此做了几次噩梦。在梦里我看到大楼爆炸前很多人在楼里绝望地哀嚎,他们的声音好像置身炼狱,之后就是一阵强光和巨大的爆炸声,他们的尖叫至今让我毛骨悚然。

本书讨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

1. 悲伤的本质与过程:

乔尔比深入悲伤的本质,将其提出为对损失的自然且必要的响应。他挑战读者不仅将悲伤视为一种情绪状态,而且视为一个认知和哲学过程。通过剖析悲伤的阶段和表达方式,作者揭示了其不可预测性及其重塑个人对生活和自我理解的能力。这一部分为后续的哲学探询奠定了基础,展示了悲伤的复杂性及其对人类心理的深远影响。

2. 围绕悲伤和哀悼的伦理考量:

书中最引人入胜的讨论之一围绕悲伤的伦理展开。乔尔比质疑社会规范和对哀悼的期望,包括谁值得我们悲伤以及表达悲伤的恰当方式。这一段批判性地审视了文化实践和禁忌,促使读者反思集体对死亡和损失的态度如何影响个人的悲伤过程。乔尔比的哲学视角为悲伤的道德维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探索了个人真实性与社会一致性之间的平衡。

3. 理解悲伤的社会与个人影响:

悲伤的社会影响与其个人影响密切相关。乔尔比讨论了公众对悲伤的看法如何影响个人体验,强调了公共哀悼仪式与私人悲伤之间的张力。文本批判性地分析了现代社会如何管理或有时误管理悲伤,常常推动快速恢复正常状态,可能忽略了个人对哀悼的需要。这一讨论扩展到了悲伤的转化潜力,暗示深入社会接纳和理解悲伤可能导致更有同情心的社区。

4. 悲伤的转化潜力:

也许乔尔比工作中最乐观和启发性的方面是对悲伤转化力的探索。作者暗示悲伤虽然痛苦,却携带个人成长和哲学洞察的潜力。通过悲伤,个人有机会面对死亡、爱和生命意义的现实。乔尔比认为,通过拥抱悲伤,而非避开它,个人可以对生活的脆弱性和美丽有更大的欣赏。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给了我新的视野和想法。很多事情,我们发现直面只是第一步,但我们至少开了一个好头。作者反复提到身份/自我,我发现西方的书真的很看重这个概念,而我们国家则更看重具体的大业,而非人。我发觉人的第一要务是人,而非事,沉浸于事务之中,难免被迷失自我,而被紧紧束缚于社会的规范之中。就像《千与千寻》中,愿我们都审视自己,永远不要丢失自己的名字。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读后感(十五)

直面眼前的逝者,那种感觉,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承受。一个人从年少到年老,必然会经历生离死别,近至至亲,远至新闻中看到的讣告。而这种必然,也促使人产生哀伤的情感。心理哲学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研究来研究去,不同人又有不同的见解。现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教授Michael Cholbi(迈克尔·乔比)系统地给读者阐述了何为哀伤、人们为何哀伤、人们如何哀伤以及人们如何正确理解并妥善处理哀伤等学术理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中,给读者对哀伤作出了崭新的定义。在学术上,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的教科书;而通俗地阅读的话,它也是一款完美治愈心理创伤的灵药。

这里的哀伤,只特指丧恸的哀伤。那么,到底何为哀伤?在通读全书后,我对哀伤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层理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作者的见解,是贯彻全文的关于哀伤的本质,即哀伤与其他单一情感有所不同,哀伤不是一种纯粹单一的行为状态,而是一系列情感的表达。人们普遍认为,生离死别就是一味的悲痛。但从哲学层面上分析,它不是诸如恐惧般的单纯的消极情绪,它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情感的,它是复杂的,既消极也积极,它需要人们去正确处理、合理消化,从而使人们的心智升华。此外,作者提到,哀伤应由自我感化,而不要医疗化,我对此表示赞同,人们常常会因为消极的情绪,越陷越深,假若人们把哀伤认定了是一种自身疾病的话,人们恐怕会在消极情绪中越陷越深,我认为这种泥足深陷就相当于人们有被害妄想症,把未知的一切事物都当作恶意的恐惧一样,认为世上没有美好的东西,那就永远走不回正轨了。

人们需要哀伤,不要阻止哀伤,但也无需处处哀伤、时时刻刻哀伤。文中提及到,一个有正常伦理观的人,他/她自然而然会为逝者哀伤,而这种主动或潜意识的行为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有良性帮助的;假若一个人对身边的逝者毫无哀伤之感,这对其来说也是了无益处;作者认为,人们不应该只要闻听告丧就要感到哀伤,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发展,假如一个人的离世使我们哀伤,那么肯定是因为这个人与我们有着专属的联系。这一套理论,对我来说就很重要,基本上茅塞顿开,基于我也沉溺过在经历过失去至亲后的阴霾里。那时候的我时时怨天尤人,认为亲人的离去是老天爷的不公,是其他亲人们的处理不妥善。如果那时候的我有曾阅读过此书,可能我会少钻很多牛角尖,可能我会更早走出阴霾,化悲恸为正能量。

人生无常,身边的事与人与物说变就变,人就是应该学会思量,学会拥抱世界。或许这就是哲学的力量。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