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生命,见证爱》是一篇温暖感人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与她的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在父亲的陪伴和鼓励下,女孩坚强地面对病魔,最终战胜了疾病。这篇文章感动人心,展现了生命的坚强和爱的力量。
见证生命,见证爱读后感篇一
看了作者的演讲视频还是文章?然后就买了这本书。作者是专注于疼痛专科和生命关怀的。文中深入探讨了死亡,临终关怀,安宁病房,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和患者沟通死亡比如晚期癌症,如何安抚患者和家人,怎么样对待生命的终结。对死亡的关注也是对爱的关注。分享了很多病人和家属的经历,也分享了死亡咖啡馆,安宁病房和对安乐死和自杀的观点等。不知死,如何生。这是人生终极话题,却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往往不愿意去及早触及。现在已经把生命教育放入了义务教育,但还不够,很多年长的人也未免经历过死亡的教育和感悟。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和亲人的死亡。因为有死亡,让我们更能珍惜活着的时光,珍惜身边的人。“不怕死,不等死,不想死”是临死一种豁达状态。安静和安宁地死亡需要有心理准备也要有客观规划,对于自己的死敢想敢谈也是一种境界。书最前面怀念他二姐的信很感人。即便常年做生命关怀的作者遇到亲人离世也是焦灼不安,伤心不已。这是人之常情,度人难度己,也因为有类似体验,才能够感同身受,知道每个人最后最需要什么,家人最需要怎么样的安慰。这本书还是很有现实意义,值得一看。
见证生命,见证爱读后感篇二
发小推荐了这本书,又恰好这段时间对死亡、病痛、生命教育这样的主题感兴趣,就买来读了。差不多花了几天中的碎片化时间,把这本书读完。整体来说,还是挺易读的。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更多是在讲述病人故事的同时渗透作者关于生死的理念。里面收录了很多发生在病人身上的真实故事,呈现了他们的病痛、悔恨、不舍、依恋,还有对家人和这个世界的爱。读完这本书,我就在想,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所困扰和烦恼,殊不知,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这些琐事或许根本就不值得我们浪费宝贵的生命时光去忧虑、去烦恼。记得有位西方学者(貌似是叔本华?)说过,什么是幸福?当你发现你忧虑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时,你就是处于一种幸福的状态,因为饱受巨大人生痛苦的人是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繁琐小事的。
关于死亡教育、关于安宁疗护、关于安乐死,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国民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为死亡做好准备,没有做好跟这个世界告别的准备,甚至在生活中避讳谈论死亡相关的话题。貌似不谈论,死亡就不会来一样。以至于,在死亡来临时,恐惧、不安、慌乱、无助等负面情绪纷涌而来。我倾向于读这些主题的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让自己在未来,能够比较平静、安详地去面对和接受死亡,更好地跟爱的人、跟这个世界体面地告别。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对死亡能有多一些的了解。
这本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内容,便是“生命的决定权在谁手里”,更让我体会到了生前遗嘱的重要性。正如作者所说“在欧美国家,生前遗嘱是一项非常个人化的权利,患者有权决定自己的临终尊严。但放在中国,这项权利变得复杂了,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里,家庭整体的决策是排在个人之前的,患者的很多痛苦是与家庭相互撕扯的。”(p. 150)一个人如何死亡?是否要在毫无生活质量时接受插管治疗或其他所谓的延命治疗?自己是否有权为自己的生命如何结束做出决策?在中国的文化情境下,患者在心智尚健全的时候写下一份生前遗嘱,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患者和家人共同梳理、理清痛苦的一个好时机。
见证生命,见证爱读后感篇三
看完路桂军医生的《见证生命见证爱》(关于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我想讲两件真实的事。
第一件事,看完书我想鼓足勇气回家跟我80多岁老母说“妈,我爱您,您放心,您走的时候我会陪在您身边,我会办好所有您惦记的身后事。您一顶点儿都不用怕!”我鼓了一星期勇气,回家后这话变成了“妈,您平常一定要捡您最好看的衣服穿,最贵的衣服穿。您现在不穿,等您百年之后我姐都给您一件都不留就烧了。”囧死,我就是说不出原先准备好的话,因为这也取决于我妈对死亡的态度。若按我准备好的台词,我会担心好像跟催人“走”一样。我只能借用我妈最舍不得的东西来安慰她,比如她一柜子羊绒衫。我妈听完,说了句“我没什么场合穿啊。我也懒得穿”,然后她电视换台,不搭理我了。我侧脸看了看她的面孔,我妈是那个年代的大美人,现在落得无人赏花,空樽对月的感觉。我就凑上去亲了她一下,说“你这么漂亮,你不穿好看点,简直都对不起这个世界!”她绷了一秒钟之后,还是忍不住,绽放笑容。我想,目的达到了一部分,就是让她能少些不舍的东西。
第二件事,是我听说的。关于我朋友的闺蜜,她的母亲突然生病进了ICU,没住几天就被告知是临终状态了。闺蜜听从某个佛教朋友的劝阻,将母亲从ICU推出来送去临终助念的地方(就是佛教徒临终/或刚刚去世时集体念佛超度的地方),在路途中母亲去世了。此闺蜜悔恨之极,为自己害死了母亲。因她不信佛,但又不忍心让母亲临终插满管子,所以绝望之际,临门抱佛脚,毅然决然离开医院,移动病人去助念的地方,结果使得母亲在途中丧命。她从此恨上了信佛的人。
上面的故事都是关于面对生命告别时刻,我们真实发生的所作所为。路医生作为癌症病痛的专科医生,为了减轻临终痛苦(无论心理痛苦还是身体痛苦)写了这本书《见证生命,见证爱》。此书从家属、临终者、医生角度分别描述了对待死亡的方式。其中对我的收获是:
1. 从临终者角度去想问题,我们家属应该做些什么。
2. 死亡过程是怎样的,如何向临终者解释。
3. 在生死关键时刻,我们如何排序。(从生命的长度vs生命的质量)
道理上我们可以说,死亡不是终点,是一种生命形态转换的过程,但人类往往面对未知的状态感到害怕恐慌,有如很多人说“我不怕死,我怕死亡的过程。我不怕癌症,我怕疼。我不担心死后,我担心对身体逐渐失去控制。”有如婚姻不幸福,但一想到离婚就会让人焦虑。癌症不可怕(或许痛起来还没急性阑尾炎那么尖锐的痛)但因为癌症会接引你到未知的死亡状态,这就使得癌症比任何疾病都让人忧心忡忡。因为心赋予了癌症比“急性阑尾炎”更重的分量和无法控制“噩梦”的境界。
藏族僧人加央曾经跟我说过,“我们藏族人以前没有B超,CT什么的,我们从来不知道肿瘤癌症是什么,反正遇到治不好的病,医生会建议病人回家好好歇着,别干活了。”这种解释似乎让生命呈现更广阔的选择,也许因为没有自我恐吓的负担,这病好了。也许,在很短的恐慌和期待交替中,生命离世。总之,你脑子的知识与概念,可能比疾病本身更具备对生命力的掌控。而这些知识和概念,来自于你平日对生命的态度,习惯,周围亲人朋友影响的认知,总之,我解释为你的业力。
读这本书是在全球2021年疫情未了的阶段,全球已经有278万人死亡。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未准备好时,生命形态已经被迫转变了。读读路医生的这本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让你能准备的更充分些,从容些,让你对未知的“黑暗状态”更踏实些。道爱、道谢、道歉、道别的四道人生做的越充分,对前路的头灯就越亮一些。谁能帮你照亮未来的道路,除了你自己之外?
见证生命,见证爱读后感篇四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
——西塞罗
有没有想过自己哪天会死?多大的岁数?80岁,90岁,100岁,200岁,或是1000岁?
人面对死亡都有先天的恐惧,恐惧让我们远离,不愿意与其产生任何关系。
《见证生命见证爱》这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亲身体验临终病人如何善生、善终,家属又如何善别,总结出唯有爱,才能温暖我们的心灵。
本书的作者路桂军,是一名中国疼痛领域专家,主攻慢性疼痛诊疗,也是一名中国癌痛安宁疗护的倡导者、实践者。
作者提出:“当人们来到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们要做‘四道人生’: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唯有爱才能超越死亡。
1、什么是死亡?死亡是有层次、有过程的
人的死亡就像人的出生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演化,是有自然流程的。死亡也是一个普世问题,每个人早晚都会面对。
但当我们面对死亡时,却与恐惧相伴相生。这源于我们对死亡从未有过彻头彻尾的思考和了解,如果我们充分了解死亡,就能消除我们内心的疑惧。
那何为死亡呢?死原本指骨肉分离,亡而是被忘记的意思。
电影《寻梦环游记》从三个层面解释了什么是死亡: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层面,心跳呼吸停止就是死亡;第二个层面是个人从社会上消失,下葬即为死亡;第三个层面是有记得你的人都忘记了你,你才彻底消失了。
但是作者认为,对于死亡的理解,应该从以下五个层面去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生命体征的消失,就是心脏停止跳动,没有呼吸,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
第二个层面是字面的理解,死亡就是永远的离开。
第三个层面是心理学方面的认识,就是一个人对死亡这件事产生的情绪反映,比如说我的亲人去世了,我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这件事情对我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哀伤情绪等。
第四个层面是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出发,死亡是一体的但具有两面性,因为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所以才有“出生入死”“视死如归”这样的成语。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第五个层面是在社会学和死亡哲学上来说的,死亡是一个人关系和身份的结束,比如我与我的好闺蜜,在我死去之后,我的身份终结了,我和她之间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所以,死亡并不可怕,生命终结也是有规律的。人濒死的时候会进入一种消耗的状态。最先丧失味觉,紧接着会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再到后面睡眠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临终者逐渐在睡眠中就不知不觉走了。
所以,当我们知道生命即将要结束的时候,对当下的时间会更加珍惜,让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事业上更高效,在感情上表达更充分,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2、临终过程的死亡与爱,让人生不再留遗憾
当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凝重、安详、温情的告别时间。
作者指出:特别是当一个病人医治无望时,我们能做的是帮病人处理症状,疏导病人的心理痛苦,然后对病人的家属进行人性的抚慰。这个环节更符合现代社会在家族情感上的需求。
例如,作者曾有一位富豪的病患者,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拥有几十亿资产,管理着6000人的集团公司。
他向作者哭诉道:“走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40个亿的资产不会让我多活一天,6000名员工谁也不能让我舒服一会儿。”
“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作者问道。
“我现在最想陪我的母亲。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在我生病之前,只知道忙于工作,一年也见不到她几次,觉得挣了钱放在家里就可以了。孩子大学马上就要毕业考研究生了,他的成长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我没有接送过孩子上下学,也没有给他做过饭、买过衣服。现在觉得亏欠孩子很多。”
还有妻子,这位富豪也觉得亏欠非常多。结婚二三十年来,都没有给她一次像样的旅行。这些平凡的小事都是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尤其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于是,作者问道:“如果再给你三十年时间,你会怎么活?”
他说:“我就在家里好好陪陪亲人,要不然觉得自己白活了。”从这些平淡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生的真谛在哪里。
当生命临近终点之时,临终者往往会淡化生活中那些原本令他夜以继日忙碌的事情,而更重视亲情和爱,希望回归家庭。一般来说,人到了这个阶段,往往都活明白了,遗憾的是醒悟的太晚了。
3、死亡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的教育,唯有爱可以超越生死
书中说:“死亡教育是让人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惶恐,让整个过程变得从容一些。”
而生死教育的开展是一个人构筑自我生死观的开始,从一个人有独立意识产生以及对死亡有困惑好奇之后,应该对其进行正规的引导。刻意避谈死亡是不对的,应该直面这个问题,给孩子一个解释,然后让这个问题非常流畅地进入到孩子的生命中去。
例如,女儿在6岁时,有一次看动画片,看到一只小白兔死了,当时哭得特别伤心。她就问我:“妈妈,什么是死亡啊?”
我说:“死亡就是永远离开了,就如外公一样,他死了,我们永远再也见不到他了。”听完之后,女儿瞪大眼睛问:“妈妈,你会死吗?”
我说:“所有的人都会死,妈妈也不例外。”
女儿就哭着对我说:“妈妈,你不能死,我不想你死。”女儿越哭越伤心,我怎么安慰她也没法让她平静下来。
后来,我就把这问题忽略了。可连续几天,女儿的心情都不好,还特别的粘人,连幼儿园都不想去。在我一再保证下,我不会离开她,等她长大了也不会离开她,她心里才平静下来。
从书中我才得知,我用这种方式与女儿谈论死亡是错误的。当女儿第一次面临死亡问题的时候,我给她的答案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女儿当然无法接受。
如果换一种说法给女儿描述死亡,那么,可以这么说:“现在妈妈特别爱你,照顾你,晚上陪你睡觉,给你讲故事,你感觉到了吗?”女儿说:“我感受到了。”
“有一天,妈妈会变成天使,在天上看着你上学,放学,晚上还给你讲故事,陪着你睡觉,你感觉怎么样?”
“太漂亮了,妈妈,我也要当天使。”
这是另一种解释思考,就是通过既不特别唐突又很流畅的方法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存的另一种方式。
所以,死亡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发现爱,表达爱,把爱说出来。
尤其是对即将离世的患者来说,爱显得弥足珍贵,因为留给他们发现爱、表达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身处人生的绝境,其实也有办法让爱超越死亡。
例如,作者有一个病人,生病的时候才五十多岁,她有很多事情放不下。作者问:“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希望能够活多长时间?”
病人说:“我希望能够再活十年。等到十年以后,孙女高考了,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再选择一个好专业,她个人的事情也稳定了,我就可以放心了。”
但是,这位病人无法等十年。作者告诉她,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延展,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这位病人就开始给孙女写信、录视频,告诉孙女在小学毕业、中考前、高考前、选专业前应该做些什么。她把所有的爱都留在了当下。
归根结底,死亡教育就是让你珍惜身边的人,爱自己所爱。
4、写在最后
人生由起点,终点以及现在构成。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学会坦然等待死神的降临,超级理性的,优雅的处理自己的死亡。
而人生的道路并非坦途,可能充满着艰险。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死亡,或是面对自己所爱之人的死亡,我们会有更多的勇气、信心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