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动机与提示》观后感100字

《动机与提示》观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3 03:30:24
《动机与提示》观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13 03:30:24   小编:

《动机与提示》观后感:这篇文章探讨了动机和提示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心理学理论,文章指出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关键因素,而提示则可以激发和引导人们的动机。作者认为,了解和利用动机和提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和激发人们的积极行动。这篇文章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动机与提示》观后感(篇一)

爱莎士比亚,爱吃瓜,爱戏剧的,三厨狂喜。 我根本不知道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22年的相爱相杀,回来恶补背景知识,发现夫妻档还演过另一个我的最爱《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他俩在戏里好甜啊,伯顿酗酒在排练场羞辱导演,泰勒求导演原谅丈夫,说他有个酒鬼父亲,从小就知道要打回去、一刻不停的战斗,所以代丈夫来求和。泰勒说导演你是追求现代主义的古典精神,伯顿是渴望古典的现代派。 伯顿说他现在需要有人陪他醉酒、或者给他一巴掌,泰勒说我刚好满足。我在台下爆哭。 层层嵌套的戏剧结构,异常迷人。导演在台上导戏、讲戏,讲哈姆雷特的人物动机,在哪一刻应该暴虐疯狂、哪一刻应该犹疑,而不是一上来屠宰场上的血脏抛开给观众看。伯顿辩解称,现代观众就喜欢狂暴的表达,你老了。我在台下迷惑。 两场冲突后,伯顿依然演不了那个热爱父亲、渴望复仇的哈姆雷特,吉尔古德导演灵感来了,你就演一个憎恨父亲、一直在寻找复仇动机的哈姆雷特。 人生剧本已经拿到手了,改不了了,运气和主角都不在自己这边。你还可以演得很顺心,动机是理性选择,提示是激情与使命感召。台词和结局都定了,你还可以瞎想。又鸡汤了

《动机与提示》观后感(篇二)

看完the motive and cue了,是值得二刷的好剧

改编很难,改编哈姆雷特更难

虽然没办法去看现场版,但是NT live的好处就是在大荧幕上能看清很小很小的细节。Sir John两次眼泪含在眼圈里,真的很美丽(Mark Gatiss永远的神!)

在看之前补完了本尼版本的哈姆雷特,我感觉是对我自己理解剧情有很大帮助的。

最喜欢的一个编排,是在William 再次戳中Richard ego的时候,接了一段原著中Ophelia的monologue(Willow tree),随着推向探讨to be or not to be的剧情高潮。我也很喜欢后续这段的处理,哈姆雷特是否会付出现有的一切去为父报仇,又是否会be like his father,再回到他们人物本身与父亲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一些共识和情感上的联结。

关于剧本我最喜欢的是后面对theater的探讨,这个剧比较特殊,由于讲述的是戏剧的编排,所以可以把幕后对于剧院的理解搬到台前来探讨,我感觉也是编剧本人的小小私心。我很喜欢“Theater is thinking, pure thought”这句台词,包括后面说到的“Theater is bravery”(说出了我本人对剧场的爱,所以共情了

《动机与提示》观后感(篇三)

又来看NT。一个关于剧院的故事。一个历史上有文字记录的“真实”故事。剧名出自《Hamlet 哈姆雷特》。“motive 动机”是主干,是人物和关系逻辑。“cue 提示”是激情,是表演激情的触点。

两位男主。John Gielgud 约翰.吉尔古德和Richard Burton 理查德.伯顿。他们排演开始于1964年、百老汇历史上最长演出记录的《哈姆雷特》。他们分别是舞台剧导演和舞台剧演员,是老一代的哈姆雷特和新生代的哈姆雷特,是追求现代的古典主义者和追求古典的现代主义者。他们背景不同,身份不同,关于戏剧理念和表演方式,因此大相径庭。于是,他们分歧、冲突,各不妥协。

一位女主,Elizabeth Taylor 伊丽莎白.泰勒。她是共情者,更是连结者。作为伯顿的太太,泰勒把伯顿的真实成长经历告诉吉尔古德导演,建议他去改变沟通策略。原来伯顿的生父是一位有暴力倾向的矿工,没有抚养过伯顿,伯顿对他没有感情,所以无法感受哈姆雷特为父亲报仇的心理。于是,吉尔古德导演启发伯顿,“或许,哈姆雷特根本看不上他的父亲?王子根本不是因为尊敬和爱他的父亲而复仇?”他以此循循善诱伯顿,使得伯顿打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故事,与自我和解,并与角色共情,最终找到自己独有风格的哈姆雷特。

两位男主的表演,相当洗练。饰演泰勒的演员,开始一幕的表演,似乎有些紧张拘谨,后面就渐入佳境了。

导演Sam Mendes 萨姆.门德斯以此阐述剧院的魅力与意义,也折射出两代人之间的传承。而体验经济的创作者,或许也能从中感知到强烈的共鸣。“所有人的思想,在这个空间,同时凝聚在一起。”“我已经尽了我的全力,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忘了我,开始你的时代。”而那个关于剧院的最核心问题就是,“Why must the show go on?”

Es Devlin 艾斯.黛芙琳的舞美设计,绝妙呀!无数幕之间的切换,如同电影制作语言的Zoom in和Zoom out,记得她在大师课中也曾提及这个设计习惯。主要场景有两个。一是吉尔古德和伯顿的剧院排练场,风格简朴自然。一是波顿泰勒夫妇的房间,色彩浓烈鲜艳。最后10分钟,舞台上突然空无一物,三位演员,分别两两登场,进行公演前最后的对话。最后30秒,以舞台的视角,伯顿面向剧中的观众(即伯顿其实背对着看戏的我们),只有头顶的几盏射灯照着他,掌声响起,伯顿颔首谢幕。该剧至此落幕。我不禁脱口而出,“大道至简!”

门德斯和黛芙琳的合作,值得深深的信任。《The Lehman Trilogy 雷曼兄弟三部曲》每年一追、连追三年。而剧院版《Richard III 理查三世》中,门德斯的合作者,更是我尤其喜爱的Ralph Fiennes 拉尔夫·费因斯。

最后,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八卦疑问,作为Kate Winslet凯特.温斯莱特的前夫,门德斯为啥没和我们喜爱的这枚凯特合作一部舞台剧呢?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