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是一部描写情感与友谊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周二这一天的生活琐事的描述,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文章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感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会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一)
一个即将面临死亡洗礼的心理教授,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即使身体每况愈下,他也不愿停止和他的学生交流思想。在这个功利的世界,莫里也提到,无论物质上多么丰厚都满足不了自我精神上的缺失,倒不如在物质满足生存的情况下,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和朋友,给他人或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在面对死亡来临时,才不枉此生活过。我们终点都是一样,都是死亡。在身体虚弱时,什么都需要他人护理时,他心中保持宁静,他始终保持着享受的姿态羡慕。真的在面临死亡时,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二)
在那个有着红色木槿花的小屋里,午后的阳光穿过玻璃窗,洒在硬木地板上。莫里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以一种俯揽众生的姿态,和自己的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生命中的遗憾、自怜、死亡、婚姻、完美、感情、家庭。
这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的一门课程。
当我回头看看自己。时光似乎以一种加速度的姿态在快速流逝,常常深感时不待我,想要追逐更多,往往也遗憾更多。
“ 没人能擦掉生活过的痕迹,同样也不能重新在生活一次。” ,“能否后退一步,问问自己:这就是你想要的一切?”
看看自己,也环顾周围,有人在为生计奔波,有人在追逐梦想,有人在迷恋金钱拼命索取,也有人因畏惧失去而害怕变化徘徊不前。。。生活中没有“来不及”这个词,找到自己毕生要去奉献的价值,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有改变行为,才能有所结果。
与生活讲和。明白自己,内心平静。这是我从中感悟到的。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三)
神奇的是:当我带着纠缠不清的困惑欲念,随便拿起一本可能对症的书,想要寻求某种“方法”或“答案”时,我没有找到“方法”或“答案”,而是不期然受到一种更高层面精神的开导,那就是:“None of us can undo what we’ve done, or relive a life already recorded. But if professor Morris Schwartz taught me anything at all, it was this: there was no such thing as ‘too late’ in life. He was changing until the day he said goodbye.”
如果说真的找到了某种方法,那就是一种“情感处理的方法”:“体会它的感受,让泪水流淌下来,细细地品味——但最后要能说,好吧,这是我的孤独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独,现在我要把它弃之一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感情让我去体验。”“好了,这就是恐惧感,离开它,离开它一会儿。”其实不仅是孤独、恐惧,另如懊悔、歉疚等等,应该也是一样吧。过去对这种生硬的“开机重启”式的情感处理嗤之以鼻,现在却愿意相信,终归是因为愿意相信,我依然执命运之鞭,只要未曾放弃追求,所谓最美好应当总在未来。
如果说还有什么重要的,那就是它以令人信服的讲述,让我体验了站在很远处回看当下生活的视角,像坐在飞机上看陆地,一些事物和情绪的重要性配比在悄然腾挪。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四)
看书之前先看了评论,所以没有看余秋雨写的序,外文书一般没有序的较多,中文版才加了序。 看的过程虽没有哭,但还是触动了我的情绪,令我想到父亲最后的日子,父亲的病没有像莫里教授那么幸运,临走前还能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莫里教授说走的过程别太快,但也别拖的太长,太快来不及和这个世界告别,太长则身体和家人都太受折磨。 本书语言比较直白,无需任何修辞的句子,一个临终前的教授给你上的人生课怎么对待家庭,婚姻,金钱……生死。 教授虽然清楚的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也知道死是必然的,但还是会流泪。我还是想到父亲的眼泪,父亲一辈子话语不是特别多不太善于表达,虽然我们没有告诉他得的什么病,但是他凭着猜测也已知晓,就会不自觉的默默抹眼泪,那个场面至今过去三年多,我一想起也会不自觉的泪下。 每个人离去的时候都会不舍吧,好好珍惜活着的人和这个世界是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五)
这是一本读起来能让人平静的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话语和画面让人感觉到了力量,感受到了宁静。从一开始看余秋雨先生写的中文版序开始,我就一直有这种感觉,我是断断续续的读了十几天才把这本小书读完,但无论外面是什么样子的环境,我每次拿起这本书,读起里面的文字,都能够做到心平气和。
读了这本书,我有两点最深刻的感受。其一,人之将死,其思想会突然变得豁达,而正是面对死亡,你才会真正的思考什么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其二,人生得一良师或者得一知己真的是美好事情,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真的有一种去当老师的想法。
莫里在临走之前的思想,大概最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这样说起来人类的精华思想其实都是相通的,那些名利和物质的东西,都是外在的,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对于人来说,最美好的一天是平凡和平淡的一天,你心灵最自由的一天,你最幸福的时候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享受天伦之乐,你最开心的时候是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与谈论人生。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财富,拥有多少荣誉与虚名。我现在也还处于一个年轻的状态,对一些事物的理解当然谈不上深刻,只是表面上同意书本传达的观点,但是真正要理解莫里的思想,大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要表达,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拿出来与人讨论,无论对错,我们会探讨出一些相对不错的结论,然后将这些好的东西分享出去。如果你只是读书,思考,而没有把你的思考所得分享与他人、展示与他人,那这样的思考又有什么价值呢?分享你的东西,尽可能的帮助他人,哪怕是一丝良好的影响,那你在这个世界存在就是有意义的。
我十分羡慕米奇,他有这样一个好老师,很多时候我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这些年,觉得自己和刚开头的米奇是一样的,曾经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师,至今甚至都没有联系过,忘记了他们的名字和容貌。我们有时候过的太匆忙,我也希望自己拥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更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位如此让人尊敬的教练,然而一切或许只能是想象。我扳起指头来数,我能够与哪些老师或者领导形成这样无间的关系,大概有吗?再想想,这些真的不能等待,我首先想起来的是研究生的导师,想起来的领导是已经卸任的领导,但怎么建立起那种无间的,纯友谊的关系,自己需要行动起来的,如何行动,自己一无所知。大概是节日里的一生问候,或许是空闲时的一次拜访,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去追求吧,等待总不是一回事情,等待是无意义的。
“一个终身的教师。”这是莫里给自己的碑文,我们是不是要做些什么,以便将来可以用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概况自己短暂的一生。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六)
读这本书大概读了有一个星期吧,我发现一点一点地读别有另一种感觉,就像书中的星期二的课一般,不一样的是每天都在上课。
米奇在书中所写均为莫里教授对人生中困扰我们的各种方面的问题的解答,是的,一个将死之人对生活的感悟,虽然这么说有点残忍。这本书有很浓厚的鸡汤味道,但内容却不是鸡汤,而是一个将死之人对大众所说的最后的话。
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小文化,这点我非常赞同,小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生观,每个人的人生观都不尽相同,却是一定要有的。形成自己的是非对错,自己的看法,自己对社会以及生活的理解,并有自己的方式生活在其中。
与生活讲和。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的真谛对我来说并不清晰,大多数人看来生活应该是令人饱受折磨的吧,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生活=压力,其实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享受生活,听起来有点单纯,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受到莫里对生活的享受,对他自己生活的享受,有朋友,有爱人,有孩子,有阳光,,,在生活压力的摧残下,还能具备与生活讲和的能力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是第一本让我想过许多年之后,经过社会的洗礼之后再看一遍的书。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
8.3
米奇·阿尔博姆 / 2014 / 上海译文出版社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七)
在某平台阅读了电子版,总阅读时长10个多小时,包括阅读英文版。一点一点的读,读了好久。本来阅读前看了简介,被介绍深深吸引。以为可以从中找到一丝安慰与释然来缓解我最近的焦虑。读完后我发现我错了。可能是我读的时间太久,所以觉得写的有些啰嗦。就内容而言,有些鸡汤,但是又不是讲一个故事给一个道理的那种。阅读后面的英文部分,就当是锻炼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了吧。
实在给不出很高的分数。如果老教授没有生病,按照书中的描写,他的豁达以及与生命和解的态度的确令人敬佩。但是书中的场景是老教授生病了,生命在一点一滴的逝去。当书中的“我”问老教授如果有24小时的健康时间你想去做什么。老教授回答的是把上午,下午,晚上都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然后“我”就开始惊讶老教授竟然用24小时做这么简单的事,因为“我”以为老教授要飞去哪里哪里,和谁一起约饭。可是!仔细想想老教授那看似简单的24小时娱乐活动,一点都不简单!回忆一下,如果你有工作,你上次有一整天休息时间来做简单的放松的事(例如,看书,发呆,散步,完全不工作!)是多久之前了?如果你是学生,你上次有一整天休息时间不用学习是在什么时候?好,如果你回答说,前不久我就有完整休息一次。那你这么休息的频率如何?所以,总觉得老教授那简单的一天非常奢侈。
书的开始,“我”开车去拜访老教授。那是“我”时隔多年与老教授的再次相见。“我”当时在干什么?一边开车,一边打着电话处理工作。对于那样忙碌的“我”,老教授在生命快要结束时,假设有24小时的“健康时间”,他提出的那“simple”(原文用了这个形容词)的一些活动一点都不simple啊。“我”如果换做是读者,那么拼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能够有simple的生活才努力奋斗的。那种simple不是我们向往的吗?好,又有人说,只是让你在忙碌中偶尔停下来休息一下,看看窗外的景色,看,那木槿花多美!能停吗?真的能停吗?你可以停,但是很多人不能停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肩负的责任,我们不能那么任性吧。生活还得继续,所以,还是继续生活吧。
别忘了,星期二,如果不是撞上某个假期,那它是一个工作日。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
8.4
米奇·阿尔博姆 / 2014 / 上海译文出版社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八)
当你学会了如何死,也就学会了如何生! ——《相约星期二》 莫里·施瓦茨,一位善良、可爱、睿智的社会学教授,一位终身教师。他有很多名言: “接受你所能接受和你所不能接受的现实”;“承认过去,不要否认它或抛弃它”;“学会原谅自己和原谅别人”;“生活中永远别说太迟了”。 他热爱音乐和跳舞,却不幸得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ALS),必须忍受疾病一点点夺走他的行动力,不能跳舞、不能游泳,直到不能自理。但莫里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决定勇敢地面对死亡: “他要把死亡作为他最后的一门课程,作为他生活的主要课题。既然每个人都有一死,他为何不能死有所值呢?他可以让别人去研究。他可以成为一本人的教科书。研究我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观察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从我这儿学到点什么。” 于是,他与学生米奇——一位忙于工作而感受不到幸福的体育新闻专栏作家,相约每个星期二,开启了十四堂精彩的人生课。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尽管自己经受着病痛的折磨,莫里却关心着世界其他地方的疾苦,因同情他们而心酸流泪。 因为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不管对于亲人还是陌生人,彼此相爱,并勇敢地表达出来。面对死亡,这种同理心更加强烈。 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自怨自艾,似乎是一种可以无师自通的“能力”,生活再美好,都有理由顾影自怜,有时候是一会儿,有时候是一天,这时,我们会暂时丧失感知美好的能力。 而身患绝症的莫里,却很少自哀自怜,他认为,与其为逝去的美好浪费时间,不如想想还拥有的美好。看着自己的身体慢慢萎谢是悲哀的,但比突然逝去相比,他有更多时间道别。这也是一种幸运。 与莫里相比,我们有什么值得费时自怜呢? 第三个星期二——谈论遗憾 面对死亡,你有什么遗憾?很少有人现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不吉利,也太遥远。 但是,如果走到生命的终点才思考这个问题,一切还来得及吗? 为了不抱憾终身,及时思考,及时改变吧,用力生长,用力爱吧。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首先是更加珍惜生活,然后是为不留遗憾的死亡做好准备。我们会看淡物质生活,看淡抱负和金钱,去追求精神生活,关心自己和亲人,关心自然和万物。 每天都问问肩头的小鸟:是今天吗? 第五个星期二——谈论家庭 “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 家庭给了我们面对生的动力,面对死的勇气。家是我们“心理安全”的保障,这种家庭带给我们的守护,工作、名望、金钱都无法给予。 春节回家短短几天,我的体验刚加深刻:有家人、有爱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地方。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有时会背井离乡,但,爱和家人,都在心中。 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 不管什么样的感情,只有用心体验过,经历过、认识过,才能做到超脱:即远离你不喜欢的感情。 感受当下的快乐或愤怒,大笑或大哭,表达出你的感情。最后要对自己说:“好吧,这是我的孤独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独,现在我要把它弃之一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感情让我去体验。” 第七个星期二——谈论对衰老的恐惧 社会主流是崇尚年轻的,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宣传、赞美青春,于是我们都害怕变老。记得高中曾有个女同学扬言要在30岁离世,因为不愿看到衰老、丑陋的自己。很诧异,我假装懂了。毕业多年,我还频频想起她说这话时骄傲的样子,好像自己是个烈士。 现在的我越来越赞同莫里教授的观点: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它的价值,年轻时活力无限,年老时睿智豁达,都是值得期待的生命体验。况且我们改变不了衰老,不如欣然接受。衰老并非衰败,而是成熟。然后回想此生经历的种种,每一阶段都努力生活了,才不枉此生。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害怕衰老,就像杞人忧天一样愚蠢。与其担忧,不如过好现在的生活,期待更好的自己!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九)
两个下班后的晚上读完这本书,具体什么感受很难说,但多多少少有点不以为然吧,尽管我极力压制这种感觉。也许好好活着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濒死的人的感受。 到了这个年纪,我看书更倾向于看一些专业性、技能性比较强的书,因为我害怕再在书中看到谁向我讲道理、告诉我应该怎做、什么是对的或者什么是错的,也许是我意识到懂得再多道理也不可能过好这一生,也许是我不敢直视自己的失败,拒绝用任何道理去检视自己的人生。嗤之以鼻的背后有多少怯懦和自弃,只有我自己知道。 忘了是从哪里看到这本书的推荐,就和其他几本一并买了,翻看的速度很快,因为情节简单、语言都是关于日常的,没有多少思辨性,读起来自然不费力气。前天晚上只是随便翻翻没打算正式看,但刚好翻开那页就是作者对他自己之前人生的一番描述,真的特别有共性,毕业后和很多看似亲密的人都失去联系、发现这个世界并不那么吸引人、租房子、找工作、埋怨生活为什么不想自己开绿灯,还有渐渐失去生命的梦想、熄灭的热情。逐渐被社会说服,接受最普遍的那套价值观,追求大多数人人都在追求的东西,把自己硬生生往那个框子里摁,多余的棱角都咔咔的碎了,直到最后服服帖帖浑然一体,谁也看不出来你本来的样子。 莫里说不要相信我们的文化交给你的,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也许我们都质疑过、批判过,但最终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了,并按照那一套去做。为什么呢?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时候的想法是,个人无法同时代抗衡,一滴水如何能改变江河的流向,更何况人本是社会动物,既然要在这社会中生存,就不得不遵守游戏规则。虽无可奈何,也顺理成章。 个人无比渺小,任何人的存在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而地球对于宇宙来说同样可有可无,遑论宇宙之外更大的宇宙。在对价值的思辨上,我最早的思考来源于这样一句话:“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努力对生命有意义”。我曾以为这是个悖论,既然生命本来就是无意义的,那对一个无意义的东西有意义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慢慢我就明白了,生命的无意义来源于它极致的渺小,而它极致的渺小是对于整个宇宙而言的,所以生命对于宇宙而言是无意义的。但生命对于个人来说确实全部意义产生的基础,因此个人的努力对于个人的生命本身而言当然是有意义的。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以个体为界限的话,人生的意义只能向内去追索,而不能向外去追索,因为外是无穷的,外的终极是虚无。因此也就有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去想生命对什么有意义,而应去想什么对生命有意义。 我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不是自私的,也许是,因为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无不以天下为己命,也许不是,因为无论他们怎样改变了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甚至是这个世界,但最终的最终他们自己和他们留下的痕迹都会归于虚无,与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甚至和一只被人不小心踩死的蚂蚁一样,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而时间是无穷尽的。 那这样说的话好像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人活着还是死了、某件事做还是不做,都没有区别,反正都会归于无。但是人又是主观性非常强的动物,是感官动物、感性动物,对于喜怒哀乐的体会比任何其他动物都要敏锐,指引他们行动的往往是各种各样的情绪,也就是所谓的“心”。这些东西构成了个体生命的意义。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新鲜了,廖一梅在《悲观主义花朵》中就借女主角之口说,“要谈论任何问题都必须预设一个对生命的肯定答案,这样我们寻求意义的活动才能得到肯定和赞赏,但是我给不了自己这个肯定答案,我想知道在一个否定的答案下,我该如何生存下去?我在其中找到的欣喜之事就是寻求美感,这一切都跟意义无关,所有的爱情、激动、感动、慰藉、欣喜、仓惶、痛苦都不是意义,只是感官的盛宴,我想要的就是感官的盛宴。” 也许“感官的盛宴”就是人生的意义,如果失去了感受这场盛宴的能力,人将不能说成是人,也就更谈不上人生的意义了。 也许这样说有人会说,你怎么从虚无主义又掉到享乐主义中去了?我也回答不了,因为我现在这个阶段的思考只能让我给出这样一个答案。这种思考显然是纯理论性的,因为我实在是涉世未深,一切都只是站在岸边妄自揣度罢了。十年二十年后,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吧。 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建立自己的文化,这其中一个基础性的支点就是必须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本身之所在,所谓的价值观、文化都是在为这个支点工作。最重要的是,明确了这个支点才有了判断力、辨别力,脱离社会这个巨大的母体,完成独立自我的觉醒。 不行了,困得无法思考了,作为一个脱发女孩,我必须去睡觉了。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十)
看到简介,被它吸引,我立刻马上着手翻阅,本书篇幅不长,我是牺牲一个午休时间把它看完了。本书总共写了十四个星期二,而每一个星期二都有一个主题。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爱生恨,而又多少因爱而爱呢
有时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见的,你还得相信你所感觉的。如果你想让别人信任你,你首先应该感至你也能信任他——即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
你对死亡的态度,决定了你面对还活着的每一天的态度。
一旦你学会了怎么样死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生活。
推荐一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美] 保罗·卡拉尼什
验证一个人的责任心,也常常体现在家庭中。
事实上,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家庭在社会中是一个单位,人一生总要进入家庭中,它有着世间的珍爱。大诗人奥登“相爱或者死亡”
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我不会羡慕你年轻的容颜,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失,是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葬礼,从此在社会关系网里悄然离去;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个宇宙都将和你无关,是真正的死亡。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而爱是永存的感情。
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你们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
人只有在爱到威胁时才变坏。
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会受到威胁,因为他会担心失去它。当你受到威胁时,你就会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你就会视金钱为上帝。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临死前先原谅自己,然后原谅别人。
什么是最困难的?“与生活讲和”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这天下午林清玄先生去世,又看到文化界少了一股清流,心里有些落寞。他的文字里充满了禅意,都汇聚成了清欢。先生说,“清”是清净、清淡、清澈;“欢”是欢喜、欢乐、欢愉。那是不受物质束缚的,也是没有外来条件的。只要心中有情,处处在在都有清欢,都有小小而确定的幸福。他这一世确实做到了清欢,拥有了清欢,舒心、清淡,而社会学家莫里也是如清玄先生一般的人,所以我把他写在这里。
既然来是偶然,走是必然,那善良的人,一路走好。
活着的人余生一路清欢相随。
《相约星期二(汉英对照)》读后感(篇十一)
这部书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位将死的老教授的人生感悟。老教授名为莫里,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曾经是其得意的学生,辗转多年之后,机缘巧合重逢,并相约每星期二“上课”,他们共上了十四节课,分别讨论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衰老的恐惧、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我们的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道别。
自古以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我们每个人所信仰的也应该各不相同。王小波曾说:“从来如此便对吗?”,仔细想想,这世间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理,我们坚信的或者说践行的都是我们自己认为或者说是我们文化所认同的真理。我们活着的过程也许就是找寻自己认同的真理的过程吧,我们读过的书很多,但对书中的观点道理领悟少之又少,我相信大道至简,只希望在千万书中突然有一点点醒自己,自己可以去贯彻又或者说潜移默化的受到各种观点影响,让自己生活的更平淡。
我认为活着的人是极难领悟将死之人的想法的。小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超人,长大后才明白自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那么既然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是圣人,我们一定缺乏领悟深刻含义的能力,可以概括为,道理懂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期望自己领悟这部书的每一点,但愿自己的心灵受到触动,在今后的人生学会什么最重要。
关于生命中遇到过的好人
好人自然是对你好的人又或者说爱你的人,对你有帮助的人。书中的米奇生活忙碌,与他曾经很看重的老师莫里失去联系很久,在访谈节目才偶尔得知消息,要去看看将死的教授。当他见到教授时,他还在忙于工作,忙碌冲淡了他的难过。他难道忘恩负义吗?我想不是的,他卷在生活里,无法逃脱。我们一生中这样的人数不胜数,只是他们大多数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留不住。我们越来越忙,我们不可能与每一个和我们有交集的人联系,交往,聚会。就像老师,每个老师对我们有恩,可是我们根本没有时间一个一个去送祝福,一个一个去拜访,这是我们的薄情吗?不是的,我们是普通人没有能力那样做的。朋友也是,我们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朋友,微信、qq列表的人不断的更新着,一些朋友从亲密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此时此地此人最重要。珍惜此刻的时间、及时回报对你好的人、及时爱你爱的人,这样等你们相忘于江湖,你们也能各自欢喜。人不见,但温暖永存心中,我们彼此曾经相爱过。
老师
“教师追求的是永恒,他的影响也将永无止境” 亨利•亚当斯说。年龄愈大,心胸越开阔,就认识到一个人的品质是何其重要。善良的品性就是一个人做事的底线。我们无法评判其他人的所作所为,做好自己认为对的就好。教师灵魂职业。网上博士生自杀死亡,称其导师让他按窗帘、打扫杂物等,他学习成就匮乏。如果其言属实,博士导师确实没有专注学术利用学生谋取便利,我想这位老师不值得尊敬。还有各种老师威胁学生,以各种理由不给学生毕业生,谋取私利。所以,无论怎样,我们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我们底线。当然有很多老师也尽自己努力帮助自己的学生。我就遇到过,耐心你的给予你指导,告诉你人生道理。我感谢让我读读庄子《秋水》的老师,感谢各阶段给予我帮助的老师。记住,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如果你成为一名教师,你不要忘记你曾经的希冀。
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强调自己很忙,似乎每件事的借口都是“对不起,这段时间我太忙了”。我们忙着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未来,关注自己的情绪,我们理所应当的忽略身边人。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忙的都是什么呢?我们是否都在用自己的梦想去换取更大的钞票呢?我们年轻的时候有无数的小梦想,不知者无畏,勇往直前,对世俗不屑一顾,可是慢慢的发现我们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我们在意金钱,在意房子,在意别人眼光中的自己,我们多了要照顾的人,多了爱的人,我们必须努力奔跑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的文化不再允许我们停下来欣赏风景,我们绝大数人是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文化圈的,“你需要十分坚强才能说,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别去接受它”我们跟着大的文化圈,在里面旋转,奋斗,追求梦想。莫里教授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化,他情愿花时间去享享口福和赏玩自然,而从不浪费在电视喜剧或周末电影上。他建立了一种人类活动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相爱或者死亡,人生在世,爱最为重要,爱的力量无穷之大。
我们应该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圈,我们应该净化自己的生命。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琐碎的事情上。比如整日、整个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看八卦。我们美名其曰的说自己在了解实事,可是仔细想想自己其实很可笑,有什么资格在每了解事情真假的时候去评判他人,有什么资格去可怜那些人。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照顾身边的人,和他们朝夕相处。
纯净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表达爱,也要学会去接受爱。青蛙旅行、恋与制作人等游戏的火爆不得不说是我们当今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宁愿在游戏里谈男朋友,也不愿在生活中去与人接触;我们从青蛙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那个孤独的自己,一个人读书、旅行,简单,不想复杂忙碌的生活。孤独是当今时代的通病,我们在微博中发着牢骚,安慰弥生的人,在微信圈中说着自己的孤独,却不愿与身边人做游戏,简单的体验大自然。和同伴出去,无论干什么都拿着手机,不交流。这是我最讨厌的行为。你真的有那么忙吗?那你干嘛出来,我的时间也很宝贵,没空看着你玩手机。所以,世界与自己把自己压缩得越来越孤独。我们拒绝爱,怕被伤害,也不再表达爱,表达懦弱,觉得这是不坚强的行为,我们习惯一个人,我们都选择自渡,选择把事情藏在自己的肚子里。愿我们都能打开心扉,去体验生活,体验这世界上的一切,不要害怕。
总之,找到你认为重要的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珍惜此时此地身边人;爱。
句子摘要
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和你所不能接受的现实
承认过去,不要否认或抛弃它
学会原谅自己和原谅别人
生活中永远别说太迟了
因为我是个快死的人,所以人们才对我感兴趣
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然而,我在大部分时间里扔感到不满足。
进大学前我不知到人际关系的学习也可以成为一门学术性课程。我分不清什么是我自己想做的,什么是别人期望你做的。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我不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就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就完了。就几分钟的伤心,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
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
有时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见的,你还得相信你所感觉的。如果你想让别人信任你,你首先应该感到你也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可以问自己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吗”
希望你会发现伤心是一帖治愈创伤的良药。
如果你想体验怎样对另一个人承担责任,想学会如何全身心地去爱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有孩子。
别庸人自扰,一切皆是空。超脱是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能走得出来,接受所有的感情,如果你不去感受,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的,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
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你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对你是没有益处的。
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
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
你一生中遇到过一个好老师吗?他把你视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他会用智慧把你打磨的璀璨发亮。如果你幸运地找到了一条通向他们的途径,那么你在生活中就不会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