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哈佛散记》,感觉作者以幽默风趣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哈佛校园和学术氛围。文章中充满了对学校历史、建筑和校园生活的独特见解,让人对哈佛这所名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在哈佛的留学经历和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学术氛围。
哈佛散记读后感(一)
最近在读《哈佛散记-与经济学的亲密接触》,很欣赏作者的观念。 一,弗里德曼曾经和作者沟通过,他认为中国不要一味关注增长,而是关注民生。但关注民生并不是一般性提升老百姓福利,而是可以更多聚焦于教育科研方面,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中国这么多年高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源丰沛。二次分配固然要关注,我们国家等我基尼系数需要压低了。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像骑自行车,一旦车慢下来,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在,西方国家那么反全球主义、反移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的蛋糕
1/3页哈佛散记读后感(二)
全文无一不袒露出作者对那些名头响当当的经济学大师的仰慕之情,到处搭话拍照留念要签名,十足做了一回追星的瘾。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粉丝,对于偶像们的大小事情,也是抓紧用做访问学者这一年时间写了一个粉丝的追星笔记——哈佛散记。
其实其书名可以恰当的理解为,《哈佛追星记——一个合格粉丝的自我修养》
2/3页哈佛散记读后感(三)
书中有一些经济学知识和专业术语,例如宏观经济、新古典主义等,以及关于经济学界内部话题的讨论,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实,看不懂。
但是,作者对在哈佛听课与生活、与大师面谈的描述,读来不禁有些憧憬,作者能深切地融入这种学术氛围浓厚的生活并乐享其中,想来作者本身也有着很强的专业水平。
而真正让我感触的是,在文章中,有很多关于国内现状的担忧与思考。而最后一章提出的几个问题及回答,对于非经济专业的读者,也是很受用的,能帮助我们理解发展经济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以本书中所引用凯恩斯的话来结尾。“当财富积累不是具有很高的社会重要性时,道德将有巨大的改革。我们将能够摒弃许多假道德准则,它们已经压迫了我们200年”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