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人的爱和牺牲。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救儿子而燃烧自己的故事,让人感动和震撼。通过这个故事,读者深切体会到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引人深思。
《烧》读后感(一)
本作情绪铺垫得很好,第一人称叙事能很好代入到故事中去,前面大半部分是欢快的、甜蜜的、热烈的,每个人的相爱都是一阵狂风,在爱时感叹她是宝藏,在不爱时也呼啸而过,只留下一片狼藉。在蓝山和肖舟分手之后,感情基调转为了悲伤。她们分手也没有生硬地、有仪式感地提分手导致我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她们分手了,但也正常,毕竟恋爱的开始都是莫名其妙的,结束也会是莫名其妙。这是我本人的经验。 没有人可以成为别人的救赎,蓝山不可以,肖舟也不可以,在肖舟本身没办法只靠拍蓝山养活自己的时候,“唯一”这个词就变成了她们爱情的枷锁,火起来太容易了,被众人忘记也太容易了,两个人都需要长久的名气才能支持在娱乐圈生活,这很难,谈恋爱不能只有爱情,现实因素会导致爱情褪色。她们两个恰巧在同一时间生病了,两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危险,没有办法互相成为救赎,只会导致陷入亲密关系的痛苦之中,她是蓝山的肖舟,她是肖舟的蓝山,正是有爱,才让她们的精神疾病越来越严重,同时走向毁灭。 本作笔触细腻,第一人称叙事很新颖且代入感强,写的很好。剧情有的部分有点看不懂但是第二遍看,比第一遍更清晰了,所以是部越品越有韵味的小说。转折也猝不及防,把悲伤撕碎了丢给观众,后劲很大。第一次看的时候,脑袋一片空白,久久缓不过劲来。文字的力量。 【“我快乐地书写着和蓝山的重生故事,一直想到我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蓝山的消息了。” “我的人生如果是一座雪山,那么接到这个电话之后应该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开端,每一秒过去就升温十度,我不知道它的崩塌是应该以融化还是以雪崩的方式开始,可能两者都有,这样雪落下的时候也会下雨,还挺浪漫的。 但我除了至死的浪漫,还有雪融之后无尽坚硬和不可穿透的冰川。”】 【“死亡是件非常聪明的一件事,它不费吹飞之力就将你身边的人分为三六九等,你死去就死去,不算什么地震海啸或者火山爆发,对于居住在地球另一端而言的人当然是这个角落已经发生的某个坍塌,废墟无须收拾就自然风化。 但有人住在飓风核心里,灾难来临就是世界末日。 你没给过她一线生机。 我想起来纹身那天我给蓝山拍完照片,她凝视镜中人脚踝的一侧灿烂正红,伸手怜惜地碰一碰那只飞鸟,似乎是还不习惯自己身上有这样的烙印。我坐下来将镜头压低给蓝山拍照,快门声响起,蓝山轻声喃喃: “你别再飞走了。”】
1/3页《烧》读后感(二)
我一直认为女人半敞着衬衫很美 遇到蓝山时这样的欲望就更为强烈
但我那时候好穷 金钱也好 美色也罢 我都没见过世面 而蓝山出现了 她就是世面
好累 梦里都在下雨 水滴在我脸上
空空 野火 春生
有人爱我吗
有啊 我最爱你
因为没有水的话 你怎么乘舟向山行
你夸我可爱 可你爱我吗
我想被蓝山需要 或者换个说法 我想要蓝山爱我
我却在想她为什么难过 是不是因为我昨晚说 你根本没有把你最喜欢的歌唱给我
然而示弱者必有所图 蓝山想要什么呢
可蓝山你能不能记起肖舟 毕竟全世界只有她在哭 只有她在想你一定很疼 疼到连她自己都在掉眼泪啊
我的坟头应该开满玫瑰吗
我和蓝山说我又瓶颈啦 可那时候她已经在巴黎了 通常我早上起床了她还没睡觉 所以我的消息空荡荡地躺在对话框未尾好久都没有人回 好不容易等她回复了 也只有可怜的一小挖耳勺那么大的心灵鸡汤:不着急 等我回去再说 我还想说话 但蓝山又打字 今天好累 我好困 睡觉啦 晚安 我默默地把打好的字又删掉 在我应该说早安的时候和她说晚安
要走就一定要告别吗
我把我们极少的交流归罪于时差和我的忙碌 这样心里会好受一点 不然我就要死了
你会来救我吗
你还是要走 在我需要你的时候
那么放风筝的人会爱风筝吗
我有些器官又开始像溺死一样地 窒息地疼 疼到我开始胡言乱语:
"我很爱你。"
蓝山是擅长讲故事的人 连苦痛都描述得从容不迫 但我总觉得她没有彻底释怀 因为纵观那些陈旧故事的字里行间 她疲于失去 好像从来没得到过爱
她无数的深夜告白和看似平淡的叙述 在我的沉默里摔得稀碎
我好惶恐又好难过 惶恐在于蓝山难得的爱宁愿随外婆变成天上的星星也不愿给我 也难过蓝山连被爱都过于笨拙
我所说过的话成了一柄双刃剑 橫亘在我和蓝山之间 谁向前多走一步 都命悬一线
我在讨好蓝山 这比什么都重要
你刚刚 是不是快要掉眼泪了
我听了他的意见 餐厅的灯要温暖的黄 这样吃起饭来才不会太寂寞
爱的反义词是恨吗
我隐约希望她会因为和我分手而感到难过 可她始终漂亮如初
你好像总是错过很关键的东西
送给你 今年下的第一场雪 我留下来了
她仍然不需要我 和以前一样
舟舟 你的确救不了我
我话讲太迟 花火灭掉了
我甚至看不出生病的迹象 偶尔几句悲伤的话语 大概就是她曾崩溃而留下的痕迹
“骗一骗我”
“我也爱你”
被留下的人是什么感觉
蓝山赢了我 但她赌输了
你别再飞走了
2/3页《烧》读后感(三)
发现上架了赶来搬运一下自己还是高中生直女时期的书评:
第一遍读《烧》的时候感觉属实精妙属实顺滑;但由于本人阅读理解水平低➕共情能力差,看到结局,比起悲伤更多是懵逼,好好的咋就这样了?
还是说我们精神病果然还是先想办法救救自己吧,这强烈美妙奇幻疼痛的感受不是爱是trauma。。。。一边活着一边学着去爱对姆们从小到大被父权和家庭霸凌的大部分东亚女人来说就像千疮百孔了还想要飞起来。。。。
蓝山的悲剧性从童年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计划之外的诞生,寄人篱下的童年,过分敏感早慧的性格,一路走来的孤独,同时还背负着妈妈外婆的梦想和肖舟沉重的爱。前面几项像是不稳固的地基,后面的两项来自事业爱情的双重打击就像9.11事件里撞向世贸中心大楼的失控飞机
蓝山小时候很少近乎没有体会过家庭温暖和爱的教育,被妈妈接走的时候大概基础人格已经形成。妈妈很事业很忙,在教会蓝山如何去爱如何被爱之前就做了天使;教/遗传给蓝山更多的是性格上看起来很执拗的部分——必须要最好要完美无缺是唯一能被认可、生存的途径,如此锋利,易碎。
蓝山一直很厉害,但并非只对不错;她有真心的朋友,比如纹身师和阿乔妹妹,但即使在她们面前,蓝山也很少卸下防备、说出心里话;等到真吐露几句时,蓝山已经做出了最惨烈的决定。
这些问题的爆发,肖舟充当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我心中,蓝山最真实的模样,一是肖舟告白时她的不知所措,一是车站里蓝山熄灭的笑容。但是反观同居时期,蓝山一直是让人爱不释手(奇奇怪怪的形容词)的乖巧可爱,即使那些是让肖舟头秃崩溃的行为举止,都是计划内产物。
蓝山知道怎么去使用肖舟的感情,但她不明白怎么去使用自己的爱。最终也只是有心无力,无法回应。
所以即使是面对为自己放弃原则的肖舟,蓝山依旧无法得到安全感、去卸下面具。表演出肖舟喜欢的模样,浸泡在爱意里,享受着。但两人从未真实地靠近,坦诚面对对方的眼睛。
然后是肖舟:过去,肖舟生活估计也是平庸快乐的,而蓝山则为她豁开新世界的大门。门里面的美好昙花一现,想要得到必须付出很多很多努力、经历无数次成长,在成长到足够强大之前永远痛苦多于快乐,从肖舟的精神状况来看她很难承受住这些考验,而蓝山也等不了这么久。
肖舟爱蓝山毋庸置疑,但是私以为她其实更爱自己(这是好事。。。)肖舟对蓝山的爱源于她对蓝山的理解和解读,她想帮蓝山得到飞光、认为蓝山最看中的是飞光,都是掺杂自以为是的主观看法。而肖舟自以为是的想法中同样笼罩着强烈的自卑甚至自我厌弃,比如她认为蓝山不需要她,蓝山不爱她。肖舟说蓝山总是错过关键的东西,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人的自卑和自我厌弃是对爱着自己的人最大的伤害
肖舟的梦想在我心底简化为两个阶段:提升自己➕帮助蓝山。第一阶段虽然磕磕碰碰很艰辛,肖舟的能力确实有肉眼可见的提升,但第二阶段却久久无法迈出脚步,因为她并未真正地了解蓝山,亦或是说,蓝山从未允许肖舟更深入地走近自己。
面对第一次飞蛾扑火的失败,蓝山提复合时肖舟选择及时止损,这样的选择对肖舟而言无可厚非;而在蓝山的角度无异于是把棒棒糖从小孩子嘴里强行拖出来的残忍。因为此刻的蓝山,不是肖舟想象中强大冷漠自我的蓝山,而是尝试去爱的蓝山。蓝山自知被爱却不懂如何爱人,肖舟的爱在蓝山心底几乎快算不动产,所以她的退缩对蓝山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甚至无法估量。
肖舟对蓝山的爱太多太沉重,几乎让前面26年很少得到爱的蓝山不知所措,山对舟影响很大,但舟对山影响更大。在感情上,肖舟的世界有蓝山阿水陆星嘉秋历阳晞常乐blabla,蓝山的世界构成单调太多,于是更容易坍塌。在后期,肖舟让蓝山在事业和自己中做出选择,但其实在肖舟退缩的时候,蓝山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在事业上,肖舟虽然成长龟速,但她遇得到一个接一个的好模特,瓶颈期痛苦也能度过;反观蓝山,能把她拍到惊艳世界的只有肖舟。
。。。不过倒是从来没有怀疑过蓝山到底爱不爱肖舟的(怪我头脑简单)。蓝山她超爱!
撇开番外二不说,故事早期两人看完外婆,骑着车冲进隧道的时候,肖舟问蓝山是要爱还是敬,蓝山的回答是爱。(虽然这个时候可能蓝山还没有爱上肖舟,只是个诱饵,但到底还是把自己搭进去了)况且,如果蓝山不爱,肖舟怎么可能对她影响这么大。不得不说作者太狡猾(褒义),第一人称文难免带有太多肖舟的主观色彩,我们眼里的蓝山都被修饰过、无法得见原貌。
她们不合适,或者说此刻不适合,因为两个人都是自我、偏执、极端而封闭的性格,努力想走进对方心扉却忘记打开自己的心门:蓝山骄傲也傲娇,不承认自己喜欢肖舟,肖舟也被催眠认为蓝山不爱自己;肖舟把蓝山当神,但蓝山并不可能永永远远做神;到后期,我甚至觉得蓝山自己都被洗脑,不能接受跌落,陷入无法逃离的自我怀疑最终一路走到黑。她们在相互对峙中等待对方卸下防备,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就认为对方不爱了。还是那句话,肖舟得不到回应会退缩而蓝山等不了那么久。
在蓝山被当做神的时候,距离感被突出,而这显然不是蓝山想要的,肖舟的爱轰轰烈烈,但蓝山曾经的伤口更需要细水长流的温暖来慢慢修复。肖舟把蓝山当做光,但她们都是需要被照亮的月亮,这也是她们不合适的地方之一吧。像是缠在同一棵树上的藤或者是一颗恒星的两个行星,分食光源和养分,一方得到的多,另一方自然就少,能平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是作者后记里提及的神位颠倒。
另一个脑洞,肖舟并非没有走进蓝山的心,蓝山直接略过开锁过程把她放了过去,而肖舟浑然不知对着没有锁的门找钥匙;肖舟是从来没看清蓝山也认不清自己…
总之还是很喜欢两个角色,作品是镜子,大家最终还是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目光和想要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喜欢蓝山,大概也因为第一人称是肖舟视角,作为平庸大多数没办法不爱蓝山,假话当真话听,真话未必有人信。总觉得那个醉酒的晚上她突然去找舟舟是出于一种迫切的需要,让所有聪明和理智都为此让路。
目前还没办法,不爱上这种,温柔又有心气儿,永远理性偏偏要疯那一次,爱把自己炸成烟花的女人。
神位倾倒,两败俱伤,放纵过就无可挽回了,痛成那样,还是要笑。
希望那只可怜巴巴的哭唧唧小兔子真的有让她快乐过。
太喜欢噜,乌龙小岛茶你别太累了也别闲着,我要誓死捍卫您!!躁候新作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