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写作的秘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写作。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提高阅读体验、提升写作效率等等。总之,这是一本对于写作有兴趣的人不可错过的好书。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一)
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为“他们说,我说:学术写作的窍门”,编辑把中文名改为“高效写作的秘密”显然是一个聪明的举动,否则目标读者群体估计要减掉一大截了。但事实上,这里谈论的学术写作方法跟我们大多数人要经历的职场写作息息相关,比如业务汇报、回复邮件、市场分析、行业总结等,都可以用上本书的写作技巧。
既然限定了学术写作,当然重点就不在叙事和抒情,而是对话和辩论,包括对他人论述的总结、辨析和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本书的特色是总结列举了大量的写作模板或者说写作套路,甚至包括一些表达逻辑关系的关键词和具体句式,比如:在讨论______的问题中,一个争议点是______;虽然有些人认为______,但也有人提出______;等等。运用模板来写作咋一看似乎是教小学生作文的方式,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写作的基本模式是必经阶段,然后才能谈到优化和创新。
书中提及的最重要的写作模板是“他们说过……,我要说……”,简称“他说,我说”。运用模板并不是说必须一字一句的照抄关键词再填空,“他说,我说”模板本身就有很多变体,而且写作者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但始终要体现对话的主旨。本书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很好的写作建议,包括:及早引述他人观点;过程中不断回顾,避免读者遗忘;引述后应加入你自己的解读;三种回应形式——同意、反对、既同意又反对;主动探讨反对观点;直面“意义何在”和“谁会关心”这两大问题;等等。
虽然本书采用介绍套路的方式来传授写作窍门,对案例引述不多而显得有些枯燥,但总体来说仍是一本颇有价值的写作指导书。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二)
我拿着这本两公分厚的“大部头”,瞅着副标题“美国1500多所高等院校指定写作教材”一排稍显“谦逊”的小字。左手托着书脊,右手大拇指放在不浮躁的封面,其余四指托着底部,拇指轻轻拨动,书页划着优美的弧线顺次掠过。
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许多类似填空题的横线!老天,你要我重温上学时做题的“噩梦”么?噢,不,与其有这样“幼稚”的想法不如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那么我们就看看在这个自媒体为王的时代,这样一本指导性质的书有什么特立独行,点石成金的法宝呢!
在我简略通读一遍之后,我想说:对于一本指导写作类的书籍,从它所能达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来说,本书所采用的45类262个模板这种独一无二的模式,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无怪乎成为美国超半数高等院校的指定写作教材,它的实用性绝对是令人惊喜不已的。
本书的作者之一杰拉尔德•格拉夫曾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难怪将写作者的心理以及习惯揣摩的细致入微。此书已发行至第三版,首先它的初衷就是“学术写作”。使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参与到重大学术、公共议题的持续对话中”,能够通过本书拆解出的基本技法,简单明了,甚至可以套用模板,使学生揭开学术写作的面纱,并能够不那么困难的写出学术论文。
乍一听,“学术”这东西似乎高高在上,遥不可攀,而且对于我们有实际的意义吗?有的。现在高校论文,各种机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这种“学术”性质的文章已经司空见惯,并且需求量极大。更何况此书后面又紧跟时代增加了:文学评论、自然科学写作、社会科学写作,这三大类贴合实际的范例。真可谓事无遗漏,从实际出发。
此书的主轴,即最主要推崇的写作技法就是:“他说”和“我说”。这个主轴的前提是建立在:“写作者不光要提出论据严密的观点(“我说”),更要将自己的观点与其它人的观点(“他说”)联系起来。”
围绕这个基准,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他说”;第二部分即“我说”;第三部分即“整合成篇”;第四部分即“情景应用”。层层递进,解释,论证,反论证,整合,成为一篇完整文章。而对于模板这种形式到底好不好?作者也给出了答案:这种模式化的工具不是倒退,不是被动学习,不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恰恰相反,模板是个引子,它不仅有助于组织思想,更有助于思想的形成,思想的生发;它向学生点出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技法,并且鼓励修改,调整这些模板,以适应具体论证的需要。
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模板”的内容?作为一本指导写作的书,让读者在看完后,能不费力的写出来,这才算是成功。否则,如今那么多所谓“写作”的书,洋洋洒洒几十万言,高谈阔论,高屋建瓴,可是合上书本,却无从下手,岂不是贻笑大方!
而本书的法宝便是“模板”。我不认为那些理论性质的有多么高明,即便将他们阐述的明白晓畅,简单易懂,可是我仍然认为此书的最大功臣是“模板”。
它的每一章都有“模板”。所谓“模板”就是举例说明,就是实践性质的举例。比如说“引入假定或推论的模板”,“引入争议的模板”“给反动者贴标签的模板”等等,在重要的章节会夹杂有一针见血的插图,令人一目了然。甚至可以这样说:此书不需要看那些理论性质的正文,只要看那些模板,有不明白的正文便是注释。每章结束都有习题,这个习题作用甚大,如能按要求做下来,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相当于模板和习题就是实战。你甚至可以直接上来就实战,因为它都是浅显易懂的,甚至有一些词语,比如“表面主张”“表达赞同”“提出建议”用哪些词合适,都列举出来。做完这些实践,再结合正文的解说,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写作会有更深得感悟,也更得心应手。
对于这样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如此完美的书,无怪乎能让美国那么多高校采用。能够即学即用,不泛泛其谈,唯实践为上的宗旨,才是本书获得成功的意义所在。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三)
大部分在校生都需要接触并掌握的一项技能是学术写作能力,因为不论是毕业论文,还是将来入职以后的职称评定等等,都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因此,掌握这项技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大部分人眼中,写作是存在技巧的,并非完全由灵感而来。但是轮到学术写作,人们又固执地认为,这种类型的写作重在论证,而非技巧。更有甚者提出学术写作只能埋首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一点一滴写出自己对某事的真知灼见,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技巧。尽管每种看法都有其道理,但是既然写作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学术写作自然也不会例外。人们之所以产生这种偏见,仅仅只是因为这类写作被学术的外衣包裹着,所以才会受到蛊惑。其实每个写过学术论文的人,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使用一些技巧,只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下意识行为。 对于致力于写作、以此谋生或者单纯喜欢写作的人而言,市面上存在太多讲解写作技巧的书籍。这些书籍中所谈论的技巧,往往只对一部分人群或者文体管用,对学术类型的写作所起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而《高效写作的秘密》正是这样一本为我们揭开学术写作奥秘的书籍。 这本书的主轴和其他写作类书籍有着本质不同,仅从目录便可见断的。简单来说,这本书以 “他说/我说”为主线索,向读者深入介绍了学术写作中进行说服性论证的相关写作技巧,而且还精心准备了非常通俗易懂的45类262个模板,旨在帮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士撰写学术论文。截至目前,这本书是美国超过1500所高等院校的制定教材,销量突破100万册。而这本书的作者主要是两位,分别是杰拉尔德·格拉夫以及凯西·比肯施泰因。前者是一位语言学者,还是教育学教授,在教育领域可谓著作等身;而后者更是伊利诺大学讲师,曾经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因此《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的学术性是无需质疑的,而且从章节编排也能够看出作者的学术思维的严谨、细致。 《高效写作的秘密》一书中是这样阐述学术写作思路的: 1、重视“他说”。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必然建立在他人的思想成果基础之上,因此写作者需要引用或者归纳他人的观点,不能使一篇学术论文成为“无源之水”。 2、阐明“我说”。学术写作从本质来说是对他人观点的回应,因此写作者在引用他人观点的同时需要给出自己的看法并陈述清楚理由。 3、整合全文。写作者完成论文之后,需要对全文进行整合并修改,必须确保理顺文句、做到逻辑无误、条理清楚。 以上三点是本书所介绍的学术写作三个步骤 如果写作者能够认真按照这三步操作,写出完美学术论文不是梦。 据此,我也希望谈谈自身对本书的看法,旨在为其他人作为参考: 1、参考模板的必要性 《高效写作的秘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视作是模板大集合。但是又不完全如此,因为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布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本书中所提供的大量写作模板对于今天对学术写作有需求的读者来说是非常良心的存在,完全可以作为写作初学者的参考指南,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模板都是从优秀论文框架中汲取而来,因此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尽管现在提倡创新思维, 创意写作,但是学术论文是比较特殊的,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势必会引用他人的思想、结构等等方面,因此模板写作是值得提倡的写作方法。 2、引文有技巧 “他说”中的重要内容是如何引用原文。引文对学术论文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但是在实际论文写作中,仍然存在部分群体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引文,从而导致“引文虽有,效果却无”的现象存在。因此作为学术论文写作者需要在引用的同时融入自身的解释或者说明,让读者明确你引用的原因,如此才能提升引文的作用,发挥引文应有的价值。 总而言之,任何一个想要学习学术写作技巧的读者都适合阅读《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当然它不只是介绍学术写作技巧那么简单,事实上,它所教给读者的是学术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因此阅读此书,不仅能实现和其他学术写作大师的对话目的,还能够切实提升自我学术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四)
记得之前看过 一期《奇葩说》,罗振宇在里面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因为,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力,而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写作,演讲。”
没错,写作在全民参与表达的今天显得非常的重要,甚至可以当成是我们决胜未来的一种核心能力。
你可以试想想,写作是不是一直和我们如影随形。
在学生时代,我们要写作文、做读书笔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
进入职场后,我们要做工作计划、汇报、总结,职称论文。
在生活中,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小到发一个微博,发朋友圈的我们,大到一群写文章靠码字为生的网络写手。
对于网络写手来说,这是写作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呢?因为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平台,让人参与其中,但又是最坏的时代,在流量最贵的时代,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成了最难的事。只有观点独到,立意明了,逻辑紧密的文章才能杀出重围,在茫茫网海中独树一帜。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称人士,还是网络作者怎么样才能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文章呢,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构 ,展示一个逻辑清晰的观点呢?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前主席杰拉尔德•格拉夫和伊利诺大学讲师凯西•比肯施泰因合作完成的《高效写作的秘密》就是一本可以教会我们写出立意特别 ,论证有力,引用合适,逻辑清晰,深受读者喜欢的文章。
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自出版以来,英文版销量超过100万册,《纽约时报》写作类畅销书,在亚马逊的好评如潮,被美国 1500 多所高等院校指定为写作教材,在老师和学生那好评如潮,评价她会学术写作课程的最佳教材,也有老师评价他是学术圈子的会员证。
书中针对论证漏洞、观点不一致、归纳不充分、引述不当等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用实例一一做出详细的分析对比,通过45类262个写作模板清晰地呈现表达方式,并在每一章节的最后都有相对应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我们前文所学习的知识,让我们轻松地掌握写作窍门的秘密, 把每一篇文章都当学术论文打造,每一个观点提出,都做到立意特别 ,论证有力,引用合适,逻辑清晰。
作者在书中提到“优秀的写作是与他人对话”,好的文章给出符合逻辑,论据充分,前后一致的命题外,还需要与读者的交流,要做出回应。
书中提到一个引人他说的效果对比,在没有引人之前,这句话是这样的《黑道家族》剧中的人物是复杂多变的!
在引入“他说”后的呈现出的效果是这样的:有人说《黑道家族》对意大利裔美国人的刻画很单薄,但是剧中人物实际上是复杂多变的!
这种引入“他说”的效果就是给自己要说的话做铺垫,让读者知道你为什么要说这个。
引述“他说”的模版有例如:“最近,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现在人们经常忽视…”“Y和Z最近尖锐批评了…理由是…”
这些模版可以教我们组织语言,甚至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比如一种“表达既同意又反对”的模版“我对X的观点…难以取舍。一方面…我同意…;另一方面,我不确定是否…”
这种思考后得来的东西就是一篇文章它最深层次的意义和灵魂所在。
45类262个写作模板不仅仅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了进入学术界和学术界以外所需要的写作技巧,还可以引发我们对文章的思考,写出真正有灵魂的文章。
所以,无论你是正在高校求学的莘莘学子,正苦于如何撰写学术论文,还是在职场拼杀的工薪一族,正在为晋升论文苦恼,还是在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写手,恼于写不出十万加的爆文,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会让我们拥有一项决胜未来的能力。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五)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关于学术写作都是不可或缺,伴随着升学、晋升学术写作的难度和侧重点又会有所不同。 一位老师说过:把学术写作写得好,有两类人一是有钱有闲,二是经过相应的训练。我想你我都是第二类普通人。
学术写作是总结、交流、传播、普及科学成果的必要手段,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学术写作是一个公认的比较枯燥的过程,从普通写作到学术写作需要一个专门训练的过程,那么当你翻开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书,会被这本书内容吸引,学术论文的写作一直被认为是论证大于技巧,这本书核心论点是对于写作的训练是有诀窍技巧可遵循的,从中总结具体的方法,一定会在学术写作上豁然开朗。
一、 运用模板
对于运用模板,这种一听起来模式化的写作,可能老师和学生都会存在偏见,然而经
过作者之一凯茜·比肯施泰因本人的写作与文学课程教学发现,有些模板有着初步介绍、澄清疑难学术对话的作用,给出复杂论证技法所需的某些语句和套路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所学所应用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理论认证等。在这些具体的论证方法中也透露着固定的并非自创的既有套路。这与新闻学中的框架理论不谋而合,戈夫曼认为人不能认识自身所在的世界,所以需要将“主体框架”当做“基模”去认识自身的生活。站在个人角度分析,框架属于人处理以及建立信息的办法。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新闻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解为“模板”,从社会真实、符号真实到主观真实都存在相应的“框架”,对人们的真实认识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本书把常用的“套路”,用模板的方式来呈现,能够引导作者关注组织思想的形式。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让我们愚钝,疲于思考,写作水平也不能幸免。占据我们眼球的阅读器今日头条、UC等等,他们内里都是一种将主观文字的表现方式转化为,或者称之训练为,按读者喜好或其他因素决定的流量算法,其实也是模板的另一种应用。我们对于模板的使用的顾虑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模板已经存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 应用连贯
在打破了模板对我们的桎梏后,接下来就是灵活应用。这本书着重强调了“他说”和“我说”的关系。“他说”可以当做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好的论证需要融入其他人观点,这样不仅增加了权威可信度,还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从书中章节可以清楚的分为引述、归纳、引用,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是涵盖了“他说”的作用。引述:引述“名言警句、权威数据”,带来强大的说服力。归纳: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通过许多分论点和个别事例,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引用: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或者是新奇的观点,能够发人深省或者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需要掌握一个度,不然容易适得其反,显得文章拖泥带水。
“我说”可以当做论文的主要论点来重点阐述。书中基本上用“同意、反对、既同意又反对”三种回应形式来提出作者自己的论点。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还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他说”只是辅助的方式。引用他人的话是为了,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应是全文的醒目部分。
三、 一气呵成
完成“他说”和“我说”两部分《高效写作的秘密》一书给出的45类、262个写作模板,足够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文字写作中。确保“他说”和“我说”能够匹配起来,融会贯通。这里书中提供了许多常用连词和使我们逻辑连贯的模板还有使用场景供读者参考。
这本书主要提供了一种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可能在写作初期对于启发写作者有作用,比如:文科论文中常常用到的三段式写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初学者写作中只要灵活应用上千字论文不成问题,但是进阶为高级写作者这些套路会显得苍白。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六)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疑虑,对不准备写学术论文的人来说,读这本书能有什么收获?
虽然,这本书的作者,菲拉尔德·格拉夫,曾担任现代语言协会主席,常年从事写作本科教学工作。有丰富的经验,有多部相关领域著作出版,其中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更是被美国1500所高校列为指定教材。在翻开它前,我担心它像我学生时代学过教科书一样教条、晦涩。
幸运的是,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文笔流畅,言简意赅,读来全无艰涩之感。其中的45类262个模板,以帮助读者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所以非常实用。不但对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普通的写作者,在认真读了这本书后,也能受益匪浅。你不知如何下笔,但想写出见解独到、逻辑清晰的文章吗?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能为了指点迷津!
写作是可以学会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像专业的作家,他们依靠的不单是天赋,还有一套写作的基本技法。我们不必成为作家不可,但学习这些技法,将它们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会给自己带来收不少获。
但在学习写作技巧之前,先要知道写作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写作?在作者看来,写作是一种对话。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最核心的技法:他说——我说模板。就是在充分倾听他人观点的后,用相应的技巧回应,最后将两者整合到一起,形成一篇结构完备的作品。
很多初学者人以为写作仅仅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就很容易陷入自嗨式写作的误区。写作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倾听。不必担心这样做妨碍独立思考。须知,有效归纳他人观点也有助于自己观点的形成。那么,具体可以怎样做呢?
老戏骨级演员都有这样的本事:演什么角色就像什么角色,即使他们在现实中的表现完全相反。这是因为他们在拍戏时能放下自己,全情代入到角色中。优秀的作者也要有这样的本事:放下成见,以不偏不倚的立场看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不是要求你放弃自己的观点。这要你有所侧重。他说……接着……,他指出……他还说过……然后……尽可能避免这样的句子。这些句式读起来枯燥无味不说,而且没有重点。恰到好处的归纳,要考虑客观呈现他人观点,同时也要为提出你的观点服务。你可以试着在归纳时加入动词,比如,声称、坦承、宣扬、声明等。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引用原文,这能提高可信度。这似乎比归纳容易,仿佛选一段文字写进文章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找到恰当的引文,用恰当的方式予以呈现还不够,还缺最关键的一步:对引文的含义进行说明。要知道,读者未必比你了解引文的背景,如果不解释 ,会让读者一头雾水。尤其是对待争议提出的争议观点,你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准确引述、充分归纳他人观点后,接下来的一步才是回应他说,阐述你的看法。回应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赞成、反对、部分赞成,部分反对,最好开宗明义,这样能让读者了解你的观点。同意不是简单的亦步亦趋,你可以用个人经历,或作者没有提及的论据来证明,切忌照搬。比如用以下模板:
我同意,因为我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进来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同意他的说法。这个观点需要强调,因为许多人依然持有陈旧的观念。
就像同意不是无脑复述别人的观点,表达反对也不应该是鲁莽的举动。说不之后,还要说明你为什么说不。有一个逻辑反转技巧十分好用,即同意他提出的论据但通过反转逻辑,表明这条论据是在支持你的观点。或者采用废话技法,不反对他的立场,只是说他没有讲新东西。“事实诚然如此,但是我们早就知道这一点了。”
现实世界中没有太多非黑即白,这时假如你尚无定见,还需权衡,或者要表达即同意,又反对的意见,这时该怎样说呢?可以这样讲
虽然我目前认同他的观点,但我不能接受他一刀切的态度虽然他的很多言论我无法苟同,但我完全认同他最后的结论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复杂的,我支持他的观点,但又认为另一个的说法不无道理
虽然我同意,但我仍认为。。。
表达完自己的观点文章是不是完了?当然不是。因为这时的文章在行文上还不够连贯。需要把“他说”和“我说”进行整合 。
一次写作,就是是一场对话。不但要与想象的读者对话,还要和自己对话。不少人在写完文章后不再重读,这就造成了文字前后不连贯的问题。
针对这一点,本书给出了多条实用方法:
(1) 使用连接词。如想表示补充,就用还有、实际上;表示因果,可用据此、因而;做对比能说,反之,即使。等等。
(2) 加入指示词,如这个、这样。当然,代词要慎用,确保指示词附近就有可指代对象。
(3)重复关键词。
(4) 换一种方法复述,避免造成冗余。
流畅的诗,流汗地写。写作,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做的事。想写出优秀的作品,找对方法刻意练习才是王道。所以,动手写吧!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七)
很多人都认为新媒体作者是个很好的行业,既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收入不菲,一篇稿件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甚至过万,于是很多稍有文字功底的人纷纷投入自媒体写作的大军中。但也只有置身于其中,才能真正的体会,自媒体作者的容易: 无论何时何地的留意身边的人、事会不会成为写作素材;每遇到一个热门话题,都要较尽脑汁的制订文章脉络,一旦灵感突现,无论几点都要立刻记录下来,生怕一个转身就忘记了, 有时,就算选好了素材,明细了主体脉络,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一定会相应的稿酬,所认,要想通过写作“月入过万”,要轻历的何止“九九八十难”。 前段时间,我的写作进入了瓶颈期,投出去的几十封稿件要么石沉大海,没有回应,要么收到的都是拒稿的邮件,就连发布在个人平台的文章,阅读量也是少之又少。 长时间的被拒绝被否定,一度让我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在自媒体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幸获赠了一本由美国作者吉拉尔德·格拉夫和凯茜·比肯施泰因共同编著的写作类图书《高效写作的秘密》,赠书的朋友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虽然对西方的写作书籍不太了解,但能同时被美国1500多所高等院校所指定为写作教材的工具书,还是很有必要详细读一读。 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读了全书,才明白原来一篇有质量、有内涵、受人追捧的好文章真的满是“套路”,而自己的稿件之所以屡屡被拒,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不懂这些“套路”
“套路”一:“他说” 和很多写手一样,我的文章大多时候会以热点、实事案例、热搜事件作为开头,在表述完案例之后会直接代入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观点。而本书作者却认为。要写出有意义的文章,作者不仅需要阐明自己的论题,更需要点名文章在回应哪一场更广泛的对话,即“他说” 作者认为,优秀的写作,就是在用文字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话,作者不仅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更要回应他人的论述。 写作意味着要进入他人的思想,更要让也人的思想进入自己的写作中。 引入为先的写作“套路”不仅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更是让读者快速的把握作者 写作动机的主要方式方法,即融入了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又让读者清楚的的了解作者真正 要表述的真正意义,而不是沉溺在事件本身的细枝末节中。 “套路”二:“我说” “我说”既是提出自己的要表述的观点,又是对“他说”观点的回应。 回应的结果无外乎三种:同意“他说”的观点;否定“他说”的观点;对“他说”的某个观点表 示赞同,对另一些观点表示否定。无论是哪种回应,作者都需要迅速的让读者了解自己的立场。 若对“他说”的观点表示赞成,那么在自己的文章中推陈出新是十分重要,一味的鹦鹉学舌,继续他人的观点,丝毫没有新意的文章会让卖者觉得索然无味,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想法。 若对“他说”的观点表示反对,你需要做的不只是声明自己的观点,还需要给出具有说服力 的理由,说明反对的原因,让读者对你提出来的观点表示信服。 若对“他说”的观点不完全赞同,那么就要在赞同或者反对中选择侧重点,从而暗示同意或反对的倾向。如果在两者间闪烁其词,拿不定主意,势必会给读者一种“各大五十大板” 的意味,无法真切的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套路”三:整合成文 一篇有意义的文章,除了“他说”与“我说”相结合之外,最主要的是在成文前明确文章的意义和逻辑。 文章的意义在于文章成文后谁会看?谁会在意具体内容?读者在阅读后又可以收获哪些知识和道理? 而文章的逻辑性更是重中之重,一篇没有逻辑的文章,即使辞藻再丰富,文字再优美,语句再感人,也只是一盘散沙,读过之后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不知道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 在解决了上述问题,文章成文后,更要反复检查文章,确定读者可以顺读全文并准确的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如果以上三个“套路”都已经很好的运用,只是不知道如何让它们更好的连接起来,使文章整体阅读更加通顺,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下书中提供的相应模板。 提到模板,我和很多人一样,持怀疑态度,并且在内心是十分抵触“模板式写作”。直到我运用书中提供的写作“套路”与相应的模板成功的投稿并获取了相应的稿费后,才真正的相信,“模板式写作”并不是让作者按部就班,固步自封的按照模式写作,而是给众多“心里有,却写不出”的作者把“心里话”切真的书写出来的一种有效方式。 从如何引用他人的观点,到准确有效的表示自己的想法,再到如何明确文章主旨,统帅全文,《高效写作的秘密》一书给出的45类、262个写作模板,足够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文字写作中。 如果小小的你,真的有一个大大的梦一一希望可以在众多自媒体作者中发光发热,那么不妨先从《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开始吧,或许,你与那些轻松月入过万的作者之间就只差这么一本书的距离。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八)
许多人都绕不开学术写作这个圈,毕业论文、职称评定、教科研研究等都需要完成相应的学术论文。
多数人认为学术写作是思考严谨、逻辑缜密、论证有力、甚至是神秘的,因而要认认真真做学问、老老实实写文章。诚然,这也是许多成就斐然的老前辈的学术论文写作秘笈。对于上述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我又不得不说,正如做任何事都有规律可循、都有技巧可用一样,学术写作也是有窍门的,事实上,不少人在进行学术写作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使用一些自己悟到的或学习到的技法。
《高效写作的秘密》就是以“他说/我说”为主轴,指明了在写作中以文字为媒介说服性论证的关键技法,并将其总结为易懂实用的45类262个模板,适用于指导各个学科领域的写作”的一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在学术界,乃至更广大的社会交流和事务中进行思考和写作”。目前为止,这本书已经售出了超过100万册,该书也是美国1500多所高等院校的指定教材,也就是说超过美国一半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在使用该书进行教学。
《高效写作的秘密》由美国的杰拉尔德•格拉夫和凯西•比肯施泰因合作完成的。前者不但曾经担任过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还是英语和教育学教授,出版过多部对教师影响巨大的书籍;后者是伊利诺大学讲师,发表过多篇关于写作的论文。该书为第三版,根据读者需要增添了讲解文学评论写作、修订模板以及网上写作的相关章节,帮助读者能够更好的掌握学术写作的技巧。
《高效写作的秘密》里把学术写作的总体思路分解为三步:
1.关注“他说”,即引用或归纳别人的观点。
2.聚焦“我说”,即表明自己对他人观点的态度,并说明出持这种态度的理由。
3.整合修改,使文章逻辑清晰、文通字顺。
三步将学术写作纳入对话之中,揭开了学术写作的神秘面纱,助力打造完美学术论文。我结合自己一定的写作经验,与分享如下三点:
1.模板要参考。
《高效写作的秘密》一书最大的亮点就是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模板。你可能对模板不屑一顾,认为它就像科举时代的八股文,使人僵化和迂腐,殊不知这些模板是从大量优秀学术论文里提取出来的真经,并不是套在你头上限制你思考的箍。
这些模板“并没有规定内容,在内容上尽可以天马行空;而只是提出了组织语言的方式”。也就是说,这些模板是根据优秀论文总结概括的一定的学术写作规律,你尽可以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有创新的加以运用。
踩在巨人肩膀上可以让我们站的更高,同样,如果我们先掌握这些模板,从而灵活运用这些模板,进而有创新的运用这些模板,开发出新的模板,那么我们必将在学术写作的路上走得很快更远。
2.引文要配套
引用原文是关注“他说”的技法之一,但要使引文合理,达到应有的引用效果,还需把它夹到“引用三明治”里。即还需加上对该引用的说明和解释,才能使读者明白你之所以引用的原因。
在我的书评《提升抗压力,助力孩子开拓幸福人生》一文中,我最初这样做引用:
“……在锻造坚强内心时,我们会遇到的最主要的障碍来自解读方式。”
是啊,天生的缺陷给阿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阿泳因病带来了不知多少痛苦,可是她又活的是多么精彩啊。……
引用部分和后文貌似是没有联系的,后根据此书建议做了这样的修改:
“……在锻造坚强内心时,我们会遇到的最主要的障碍来自解读方式。”
是啊,阿泳将天生的缺陷带来的巨大压力解读成严峻的挑战;将因病带来的痛苦解读成对自己珍惜机遇的督促。她在拥有坚强内心的同时,活得是多么精彩啊!……
经过这样的修改,引文和事例前后照应,引用的效果是不是更好了呢?
3.赞同要补益
学术写作过程中,当我们反对某人的论点时,可能会慷慨陈词;可是,当我们赞同某人的论点时,往往就会无话可说。其实,说明赞同的理由也是有方法的。
比如在写书评的过程中,我经常增加一些自身经历来说明我赞同的理由;我还把一些他人的事迹陈述其中,用以支持我赞同的观点;有时我还会用到其他书籍中类似的说法,表明我所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赞同这个观点的。
总之,赞同的理由还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解释的,但无论选择怎样的方式,都应该对你赞同的观点是有益处和价值的。
有人在读完《高效写作的秘密》之后赞叹说,“本书将学术写作大师习以为常的窍门娓娓道来。”也有人认为该书“完整介绍了学者头脑中的写作技巧。”这些评价都是真诚而中肯的。阅读此书,精通学术写作的三个步骤,定会帮你打造完美学术论文。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九)
工作了好几年,收入没咋上涨,物价却是不停地飞涨,前些天猪肉都涨到20多元一斤,低头看看干瘪的钱包,拓展副业赚钱的心越发坚定。
投资理财?行业混乱,可能暴雷;辞职创业?没钱啊,而且风险太高。唯有写作,零风险,高回报,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可谓是业余时间赚钱的最佳选择。
可是很多想通过写作赚钱的朋友,可能会苦恼 “不知如何下笔”“没有独到观点”“内容苍白无力”“逻辑混乱不清”……
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惑,我推荐你读一下《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是美国1500多所高等院校指定的写作教材,书中给出了易懂实用的45类262个写作模板,只要掌握了这些模板,并加以灵活应用,高效写作很简单。
本书作者杰拉尔德·格拉夫,曾任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常年从事本科和研究生的写作教学工作,出版过多部对教师影响巨大的书籍,包括《从制度视角看文学史》《超越文化战争:直面冲突,复兴美国教育》《学术迷途:僵化教育对智识生活的桎梏》。另一位作者凯茜·比肯施泰因,、发表过多篇关于写作的论文,曾与格拉夫在多所高中、本科院校和学术会议中举行过百余次有关写作指导的讲座。
写作实际上就是作者与读者对话的过程,如果作者本身没啥名气,想要让读者认可自己的观点,挺难的,如果能够引用权威背书,或者归纳他人的说法举证,无疑能够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无论是权威背书,还是归纳他人的观点,都必须是有效的归纳。然而,实际上,很多人不愿意归纳,不会归纳。比如,有的人嫌查找资料麻烦,懒得归纳,直接放飞自我自行发挥;有的人对自己的观点没信心,一味地罗列堆积他人观点,完全没有自己的观点。
好的归纳应该是,既有原作者的观点呈现,又有你的理解感悟,既尊重了他人的原意,又能根据自己的核心论点组织行文。
具体说来,一篇好的归纳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的看法是可能不一样的。当我们打算引用他人观点的时候,必须要暂时抛弃我们的观点,进入到对方的视角,不偏不倚地严谨地转述对方的观点。
比如,A专家认为基站的辐射对人体无害,而你的观点是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那么,当你归纳对方的观点时,就不能带有倾向性,更不能歪曲对方观点:“A专家认为基站辐射有致癌的危险”。
他说,就是指他人的观点,我说指的是我的观点。
我们归纳总结他人的观点,目的是引出自己的观点,你必须时刻牢记:“他说”服务于 “我说”,既要忠于原文,又要有所侧重,为自己的观点做铺垫。
比如,在《请不要谴责食客》一文认为快餐公司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而你想论述的观点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而不在于快餐公司,那么你的论述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到书中关于快餐公司和父母的论述上。
具体如下:
总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论证来归纳他人的观点,确保他人的观点能够匹配我们自己的观点,二者的衔接过渡必须自然,相互之间达成平衡。
三、讽刺性的归纳是特例。
前面说过,好的归纳原则上,必须在忠实呈现了他人观点基础上,论证我们自己的观点。但是,需要注意一点:讽刺性的归纳除外。
讽刺是为了批判或者揭示缺陷,作者必然故意倾向某个观点,有时候刻意地选择,甚至断章取义对方的观点,有时候归纳之后,无须作者评论,你就能发现原观点自身的矛盾。
很多时候,一篇文章能否抓住读者注意力,关键在于文章开头能否有意义,能否让读者清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不妨试试《高效阅读的秘密》的建议:在文章开头就归纳引用他人的观点,用“他说”铺垫“我说”。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十)
随着社会不断的晴进步,已经没有工作铁饭碗一说了,两个人同时去面试一份工作,如果你的写作能力好的话,你被录用的机率就会很大了。
前段时间去参加了一个小型招聘会,发现无论是招聘行政,人事还是客服前台,除了基本职责方面的要求外,会另外再加一条写作能力优秀着优先录取,懂写作,在职场上能给你加分,在社会交往中,也能让周边的人对你高看一眼。
我有一个朋友以前在互联网公司上班,后来因为怀孕,公司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只能选择辞职,那个时候他很焦虑,觉得没工作整个人都闲下来无事可做,以前上学的时候写作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她决定记录生活,帮别人写文,做个自由职业者,现在也小有成就了。 由此可以看出,写作能力已经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呢?《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
《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是由美国杰拉尔德·格拉夫和凯茜·比肯施泰因合著,作者之一杰拉尔德·格拉夫曾为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出版过多部对教师影响巨大的书籍。此书是美国 1500 多所高等院校指定的写作教材。一经出版,便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推崇,多次再版。
使用明确的写文模版
当你不知道如何下笔如何写作的时候,模版是你必不可少的。可以把你的想法和观点直接套用到模版里,就可以得到一篇不错的文章。最开始写作使用模版,需要用明晰的方式将技法呈现出来。使用模版的方式,方便写作者组织甚至发生思想。书中罗列了 45类262 个模板,帮助读者进行思考与交流。模版写作不会限制你的思想,作者举例了做菜,开车,弹琴这些技能,最开始都是靠着技法去做,慢慢的,当这些技能内化到你的思想和行为了,你再做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做到了,没有一直想着那个技法。
当初我学五笔打字法的时候,老师首先要求我们背诵字根,而不是先去电脑上练打字,当我们把字根练习熟练之后,我们就可以练习打字,熟悉键盘与字根之前的联系,现在几年过去了,五笔输入法我用的很熟练,可是你再让我去背字根,我一句也没有记住。我想这就是模版的意义,当你真正熟悉了写作,心中自然不会一直想着模版了,写文章就是顺其自然发生的事了。
学会归纳整理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论证与人与他人进行对话,引用原文可以增加可信度,正文与引文结合,避免过度解读。好的归纳既要尊重他人的原意,又要根据自己的核心论点妥善的组织引文,归纳准确呈现他人观点,还要与全篇不谋而合。 避免完全靠“然后”“另外”“而且”堆砌起来的罗列式归纳。作者还引入了归纳模版,方便读者了解与使用。
加入反对意见
有一个词叫以退为进,有时候我们不用一直反对别人的意见,当意见相左时,可以稍作让步,听取反对的意见,加入反对角色是精进文章最快的途径。可以提前预料反对意思,并加以解释。作者提出“自己加进去的反对意见越多,批评者手里的武器就越少,如果能给出更加信服的回答就更好了”。 公平的对待反对意思,把自己放到反对者的立场去思考,不要对反对意思进行嘲讽。
把句子捋通顺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想到哪里写哪里,完全不管前后文的承接,导致读者读起来非常费力,还有可以理解不用作者的原意。所以在写作的时候要把文章的句子写通顺,本书给为每出了几个多条实用方法: (1) 使用连接词,如所以、因此。 (2) 加入指示词,如这个、这样的。 (3) 为每篇文章设置关键词。 (4) 换一种方法复述,要有一定的方法,避免造成敖余。
修定模版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回过头看自己的文章,通读文章找到第一次写作时的漏洞,引用的合适不合适,自己的观点表达是否清楚,给自己的观点是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我们凭着一时灵感下来的文章,有时候需要后期重新阅读,会产生新的想法和认识,更容易发现其中的不足与漏洞。
本书每个章节后面附有课后作业,在看完之后可以及时思考,检验你的阅读成果,帮助读者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避免看完就忘。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下笔,没有独到的观点?内容苍白无力?逻辑混乱不清?不要怕,请看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